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文章>

要學會做自己的觀衆

勵志文章 閱讀(2.31W)

如果不做自己的觀衆,不會發現,你的生活原來如此,要學會做自己的觀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學會做自己的經典勵志文章,歡迎大家參閱學習。

要學會做自己的觀衆

偶爾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總喜歡讓腦袋充滿的都是問號,因爲,活的就是一種心境,一種態度。

喜歡追尋,那是前路,是灑脫;偶爾也需要回眸,那是品味,是沉澱。

一句看似平淡的話,但只有真正經歷過纔會懂得,痛過了就知道放手,失去了也懂的什麼是珍惜,這一切都需要一顆強大又細膩的內心,纔會讓人沉澱;沉澱並非停滯不前,而是爲了更好的昇華;同樣又有多少的人?經歷了也未必會懂,痛了還會死守,因而生活需要我們做自己的觀衆,放下腳步,去感知生活中閃現的種種點播與領悟。

看過很多感慨人生,討論人生的文章,總覺得深奧的難以理解;因爲,人生就是一個一輩子都難弄明白的大課題,年過半百,也沒有幾個人可以成爲智慧老人,能夠去點播年輕人的疑惑,這就是生活,我們就在其中,匆匆忙忙,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每天面對大事小情,突如其來,林林總總,彷彿只要用心,只要學着去思考,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爲一個生活的作家,或許是導演,但是,什麼是導演?導演就是一個影視製作的組織者,領導者,通過自己的能力,將技術、演員、環境融匯貫通,才能完成一部滿意的作品,但是,我們會發現,每個製作過程,每個片段,導演是否都在片場反覆觀看,剪輯,可否說他就是這部片子的一個盡心盡力的觀衆?是的,只有這個角度才能查缺補漏,完成自己滿意的作品,那爲了我們理想中的人生,我們是不是需要做自己的觀衆?

有時,太過認真的去探其究竟,去追逐難免不會失了方向,或是錯過了沿途美麗的景色,此刻,何不讓自己停留片刻,看看曾幾何時的風景,曾幾何時的遺失,曾幾何時的拼搏,曾幾何時的人們,不求繁華,但求無悔。

一直以來,生活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覺的發生着各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預兆,也沒有餘地,突如其來也好,命中註定也好,漸漸地,會發現,什麼是渺小,也許可以稱之爲命中註定,但會心有不甘,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生活總會變着方式的讓你感受着他的存在,但其實自己想要的就是那麼的簡單,開心就好,身邊的人幸福就好,也許,鳶飛戾天者也好,經綸世務者也好,兜兜轉轉的,最後發現,所追求的一切,何嘗不是隻爲了四個字,就是幸福快樂,讓自己所重視人,所愛的人,幸福快樂的生活,實現生命的價值,一種責任,詮釋着一種意義,平凡又不平淡。努力想做,卻發現是那麼的難,是那麼的遙不可及,所以,只能儘自己的所能,讓一切儘可能的好起來,剩下的只是不能放棄,漸漸地發現,堅強樂觀纔是真諦!偶爾停停腳步,你會發現很多不期而遇的美好。

你會發現生活,生活何嘗不是每時每刻的都充斥着悲歡,起落,離合,五味陳雜;猶如各種食材般,缺一不可,做自己的觀衆,心裏可以淡然坦然的面對,在交織錯亂中找尋自己,定位自己,依舊不變的是不忘初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大海,不畏風浪,只求奔騰不息;高山,不畏蒼穹,只求傲然矗立;人,不畏坎坷,只求腳踏實地。在紛繁複雜的世態中,做最真實得自己。這也是一種輝煌。

司馬遷,可謂一代英才,在他遭受了宮刑這一奇恥大辱時依然堅強。在別人眼裏,他失去了做人的尊嚴,但他卻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沒有被命運打敗的他寫出了千古絕唱——《史記》。誰能想到在自己的人生被黑暗嚇到的那一剎那,在很多人接受不住那一瞬間,他卻挺過來了。如今,還有誰不知道司馬遷,還有誰不熟知那“‘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困難面前,他依然翹首昂揚,在茫然之時,他穩住了信念,做最真實的自己,最勇敢的自己。成就了他獨一無二的輝煌。

20xx年5月12日是一個震撼世界的日子,這一天大自然無情地給了人類當頭一棒,四川在震動中倒塌了。天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他拯救了別人,卻犧牲了自己。在那黑色的背影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在大災大難面前,身爲軍人的他倔強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眉羽間顯露出軍人的氣息,舉手投足之間盡顯人民子弟的風姿,他是最偉大的人。在災難面前他作爲一個軍人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做最真實的自己,奉獻自己,救助他人。

有人說:只有在規矩的方圓內纔可以跳出最唯美的舞蹈,在那個狹小的空間裏,在自己的生活內做自己最有能力做的事,這纔是最真實,最燦爛的。

雷鋒在自己省吃簡用的情況下爲別人奉獻出了一份愛心,他認爲那是他力所能及的事;金晶在自己身處困境時依然保護國家的尊嚴,他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李麗用自己殘缺的身體鼓勵他人,他在別人的身上傾注了自己的精神糧食,他自信自己的殘缺不會影響她的美麗,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他們爲自己而活。他們做最真實的自己,最閃亮的自己。

畢淑敏說;我不美麗,但我擁有自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我們都應該帶着自信、踏踏實實、做最真實的自己,成就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人生。

To love what you do or to do what you love, that is a question. 我一直認爲生活就是一個僞命題,是一個悖論,比如說工作和愛好的關係。

進入青島新東方學校教師委員會有半年了,因爲教師委員會負責全校教師的面試工作,能碰到形形色色的面試者。面試者中不乏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和某些大學的英語老師,但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並非英語專業,比如臨牀醫學專業、獸醫專業、數學專業……可以說,只要能在大學專業目錄上出現的專業,都能出現在面試者的簡歷中。大部分非英語專業的面試者只是在英語的某些方面特別自信,其實沒有紮實的專業功底,並不知道在講臺上能夠撐多久。

我經常會問求職者,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專業?如果喜歡的話,爲什麼來新東方當英語老師?如果你不喜歡的話,爲什麼當初選擇花四五年時間來學習這個專業?面對你的專業和英語,自己更喜歡什麼?無論你怎麼回答,都不會很完美,因爲無論怎麼回答,跟新東方的精神都是背道而馳的:新東方強調夢想的價值,以及堅持的力量。

大部分應聘者來新東方的原因大概有兩個:第一,新東方能夠提供比較有競爭力的課酬;第二,新東方是教育培訓行業的翹楚,是年輕的,有活力的,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地方”。但面試者通常只會很激動地說出第二個原因,沒有人願意承認第一點。很多人真的是懷着虔誠的心,懷揣着“實現夢想”的初衷來參加面試,但有些人在進入試講後,在殘酷而必需的試講環節面前退縮了,選擇了放棄,背棄了面試時的初衷,另擇出路了。

其實,大學畢業後選擇職業和大學聯考填志願時選擇專業是相通的,看你是向所謂的“現實”妥協還是向夢想妥協。

或許,問一些喜歡和愛好之類的問題也是徒勞的,因爲當今社會已經有太多的人已經忘記了自己喜歡做什麼,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愛好”和“夢想”儼然是當今社會離我們最遠的兩個詞。所謂的現實拉開了我們與“愛好”和“夢想”的距離,我們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在瑣碎的生活中迷失,忘記了最初的夢想。

我想到了一個人,我公公。公公已經60多歲了,目前的生活很幸福。記得有一次,公公很幸福地跟我們說,人到了60歲以後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公公已經不工作了,說這些話的時候很是幸福,但我卻覺得很可悲,或者說我們工作得很可悲。我們居然混到了60歲以後才能享受生活的地步。那麼,60歲之前呢?難道60歲之前做的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嗎?然而,人能夠有幾個60年呢?

或許,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一個人能夠do what you love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爲在走出校門之前,學校就業辦公室的老師就語重心長地告訴畢業生要“先就業,再擇業”;工作以後,我們的前輩也不斷告訴我們要“幹一行愛一行,To love what you do.”但是,如果不愛的話,如何把工作做好呢?如果這份工作不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又如何去愛呢?但是,依然有相當一部分Do what they don’t love。

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只需要一個理由:因爲喜歡。但做自己不喜歡做的工作也有一個理由:爲了生活。但是豈不知,大部分的我們已經被生活“潛規則”了。

在時代和現實的條件下,有的人能夠順應潮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有所成就,最少也能獲得內心的幸福和滿足。然而,也有很多人放棄了當初的夢想,隨波逐流,曾經的夢想只留作年老以後坐在搖椅上的點點回憶。(勵志歌曲 )而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畢業幾年後,每逢同學聚會的時候,經常聽到有女同學感慨說:“哎,我就這樣了!”然後就草草嫁人生子了。年輕如我自然不知道什麼是生活的真諦,卻能體會到堅持是一件多麼辛苦卻美好的事情。

工作幾年之後,逐漸領悟到人的工作有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種:Do what you love and love what you do,這大概是天底下最幸福、最自由、最瀟灑的人。這種人爲了夢想而滿腔熱情,有強大的內心,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比如比爾?蓋茨,比如李彥宏;第二種:Love what you do even though you don′t know whether you love it or not. 這種人雖然感覺不到巨大的幸福,但是至少會因爲熱愛而有所堅持,因爲堅持而有所成就,因爲有所成就而偶感幸福,但偶爾也會感到遺憾;第三種:Do what you don′t love,這大概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一類人了。那你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呢?

據說阿里巴巴有這樣一條規定,進公司不足兩年的員工最好不要給公司提意見,理由是你的意見是片面的。作爲一名初入社會的畢業生,最好是在初入職場的時候,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奮鬥目標、自己的理想。但如果真的是汪洋職場中的一葉扁舟的話,你有理由可以迷茫一段時間,可以暫時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工作。但一段時間以後,必須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明確的目標,因爲工作總是飄搖的話,心也必定是不確定的,這種感覺十分糾結。

有的人總覺得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有條件的,而有的人卻能夠想到之後就能馬上行動起來。有的人要攢夠了100萬元纔敢環遊世界,但是有的人4萬元就能夠走遍18個國家。有太多的人認爲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但是這段距離實際有多遠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你認爲你的夢想和現實之間遙不可及,那是因爲你的夢想還不夠堅定,你想要實現夢想的慾望還沒有足夠強烈。

本站網:生活就需要我們這樣走走停停,做自己的觀衆,放飛心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