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詩歌>

五言律詩大全_經典的五言律詩

勵志詩歌 閱讀(1.59W)

五言律詩,又稱五律,是中國近體詩(格律詩)中的一種樣式,全詩共8句,每句5個字,三四句、五六句均爲對仗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言律詩,歡迎大家閱讀。

五言律詩大全_經典的五言律詩

  五言律詩精選3首

七步詩

作者: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暮秋山行

作者: 岑參

疲馬臥長阪,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

作者: 陳子昂

漢庭榮巧宦,雲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白首爲誰雄。

  五言律詩的古詩詞

作者: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江南曲

作者: 儲光羲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春望

作者: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夜喜雨

作者: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旅夜抒懷

作者: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前出塞

作者: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經典的五言律詩帶賞析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傳頌的名篇,其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備受稱讚的名句。全詩意境優美,情景交融,抒發了詩人旅居外地時深切的思鄉之情。“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爲學習的典範。由此,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表達出極度欽羨之情。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678-740)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詩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懷遠》等更爲千古傳頌之詩。這首詩是月夜懷人之作,情深意永,細膩入微。起句高華渾融,歷來被人傳誦。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橄欖,餘甘無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爲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查了資料,有人將其歸進五律,有人將其歸進“五言古詩”)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這首詩,歷來被詩家推爲五言律詩的代表作。這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李白的送友詩,除絕句《贈汪倫》之外,以這首五言律詩最爲有名。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緻,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李白名律)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詩現存不滿400首。《使至塞上》是唐代着名詩人王維於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途中所見所感。這是一首五言律詩,王維擅長五言詩,又因他精通音樂,故其所作五言詩容易合樂,傳播既廣,聲名亦高。接下來便是那千古傳唱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學詩時曾以此爲例,可見其膾炙人口。

《贈孟浩然》·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贈孟浩然》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李白的律詩,不屑爲格律所拘束,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飄逸之氣。詩在語言上也有自然古樸的特色,首聯看似平常,但格調高古,蕭散簡遠。前人稱“太白於律,猶爲古詩之遺,情深而詞顯,又出乎自然。”(《李詩緯》)該詩就有這樣的特色。

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的名篇《望嶽》是五言古詩,故不列入。李白七律不怎麼樣,但五律成就巨大,甚至有人也稱其“五律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