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人物>

靠勤奮成功的名人

勵志人物 閱讀(1.71W)

從古至今,勤奮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主旋律之一。有許多名人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爲他們的勤奮!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靠勤奮成功的名人,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靠勤奮成功的名人

靠勤奮成功的名人篇1:匡衡鑿壁借光讀書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從小喜歡學習,刻苦勤奮,可是家裏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學習。一天夜裏,他正躺在牀上默誦白天讀過的《詩經》時,發覺鄰居家燈火通明。匡衡羨慕在燈光下讀書的人,他靈機一動,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可以讀書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該如何借到光看書,燈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牆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牆上晃來晃去。小匡衡靈機一動:我如果在這邊偷偷鑿個洞,隔壁燈光就能穿牆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裏來,我不就可以藉着這點亮光讀書了嗎?

他高興地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牆壁下方偏僻處鑿了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匡衡連忙從牀頭翻出《詩經》,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亮處,專心致志地苦讀起來。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別欣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從此以後,匡衡白天幫大人忙田裏的農活,夜晚藉着那一小束從隔壁人家借來的燈光,孜孜不倦地讀書,經過不懈地努力,終於成爲一代學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界條件不是制約我們成功的決定因素,自己的努力纔是成功的關鍵。學習中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這些困難,要有吃苦的精神,培養自己的學習毅力。

靠勤奮成功的名人篇2:陳景潤認真讀書

陳景潤小時候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他常拿着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現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着別人來“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記了別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學。當老師講解數學題時,他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課後佈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數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陳景潤對於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國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並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沈元教授的課。沈元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學難題:“大約在220xx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理論。但他一出生也沒有證明出來,哥德巴赫帶着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長久以來,‘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衆多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結果,併成爲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數學比喻成自然科學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講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陳景潤。

許多年之後,陳景潤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66年,他發表了《表大偶數爲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所證明出的那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後來這條定理被命名爲“陳氏定理”。

做學問要有陳景潤那樣刻苦鑽研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那麼應該怎麼去做呢?這裏提供兩種方法借鑑:1、鞭策法:讓警官、好友監督自己,自己要儘量配合。2、自制法:爲自己找一個奮鬥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後爲了那個目標,讓自己勤快起來。並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自己的目標提醒自己 。

靠勤奮成功的名人篇3:錢惟演愛書

在讀書方面,錢惟演確實是一個奇人。在洛陽爲官時,錢惟演曾經告訴歐陽修等屬官:“平生最愛讀書。坐的時候經史,臥的時候讀小說,上廁所的時候看小詞,手中一刻也沒有放下書卷呢。”

錢惟演的話說的很好,讀書不僅僅要勤奮,對待不同門類的書還需要不同的態度。

經史乃是先賢所言,是經過治世的大道,只有端坐才能靜心閱讀,才能體現對先賢的尊敬。小說詩詞則可以隨意一些,躺着讀也可以,上廁所讀也可以。一個人若僅僅爲了工作,爲了升職加薪而讀書,未免乏味,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歐陽修很欣賞錢惟演的讀書觀,多年之後,歐陽修也成了文章大家,文壇領袖。當人們問起歐陽修成功的祕訣,歐陽修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都在‘三上’。

所謂馬上、枕上、車上啊。”白天要上班,要處理公務,自然沒有時間考慮寫文章寫詩詞,只有利用一點點滴的時間。宋代入朝多騎馬,於是馬上構思。睡覺前回顧下一天所得,也可以構思。上廁所時反正也不能處理公務,寫詩作文,正是充分利用。可以說,歐陽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利用一切時間讀書,堪稱北宋最勤奮的讀書人。

靠勤奮成功的名人篇4:白居易勤學苦讀的故事

唐朝有個寫詩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歲便開始作詩,九歲時對詩的聲韻就非常熟悉了。母親是個慈愛、嚴格又有文化的婦女,充當白居易的啓蒙教師。

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她總是拿着詩書教導兒子,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有偷懶的時候。這時,母親不去打罵他,而是講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學習任務一點一點補上。

就這樣,白居易漸漸養成了勤奮學習的好習慣。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幾首新作,來到在當時很有名望的詩人顧況俯前,顧況漫不經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開,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韻味十足的吟誦起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好哇,好!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難事!快請進!快請進!”

看到寫詩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興的與他談起作詩來,不知不覺的就談到了天黑!這一年白居易才16歲。

從此這個會寫詩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長安城傳開了。

白居易寫的詩,生動流暢,連沒有什麼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誰能想到,他那裏是什“天才”,他學寫詩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後,白居易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了。他還是一天天不停的讀了寫寫了讀......白居易給後世留下了3千多首詩歌,成爲唐代寫詩最多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