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名言>

勵志書法名言

勵志名言 閱讀(2.53W)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那麼有哪些勵志的名句是書法常用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的勵志書法名言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勵志書法名言

勵志書法名言(簡潔版)

1) 一點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畫失所,如壯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學家陶宗儀《書史會要·書法》

2) 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3) 書之要,統於“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藝概·書概》

4) 揮毫落筆如雲煙。——杜甫

5) 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以右軍書數種贈丘十四》

6) 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衆星之列河漢。——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書譜》

7) 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8) 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張沅《石濤畫語錄》

9) 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10) 行於簡易閒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範溫

11) 時時只見龍蛇走。——唐代詩人李白

12)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朝樑皇帝蕭衍

13) 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14) 疾風吹勁草,烈火煉真金;不經寒霜苦,安能香襲人。鋒自磨礪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練,焉能藝精深。——李鐸

15)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海岳名言》

16) 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17) 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張懷聲

18) 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19) 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爲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朱文長《續書斷》

20) 翰墨之美,多以身後騰聲。——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勵志書法名言(最新版)

1) 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晉代女書法家衛夫人《筆陣圖》

2) 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

3) 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4) 怒猊抉五,渴驥奔泉。——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新唐書·徐浩傳》

5) 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鬱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6) 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趙壹《非草書》

7) 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8)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唐代詩人杜甫《飲中八仙歌》

9)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10) 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11)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12) 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13) 意在筆前,然後作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

14) 書肇於自然。——蔡邕

15)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16)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17) 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18) 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南朝梁皇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

19)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着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20) 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劉熙載《藝概》

勵志書法名言(珍藏版)

1) 筆法尚圓,過圓則弱而無骨。體裁尚方,過方則剛而不韻。

2) 熟能生巧,凡事皆然。書未熟而專事離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3) 秦漢之書,其巧處可及,其拙處不可及。

4) 工夫深,結體自穩;天姿好,落筆便超

5)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宋·蘇軾)

6) 歐陽詢:初學之士,先立大體,橫直安置,對待布白,務求其均齊。{勵志六字書法名言名句}.

7) 認真寫字快樂無窮,用心做事精彩一生。

8) 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爲書。——劉熙栽《藝概》

9)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學者揚雄

10) 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倖免薄濁,亦但爲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11)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鬆。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唐代詩人韓偓《草書屏風》

12) 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孫過庭《書譜》

13)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14) 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15)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唐代詩人杜甫《醉歌行》

16) 老夫之書,本無法也。——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山谷文集》

17) 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8) 心正則筆正。——北宋文學家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

19)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20) 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蹟石鼓。——唐代書法家張懷瓘《書斷》

21) 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