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爲人處世>

關於成功的典故大全

爲人處世 閱讀(1.09W)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歷淺薄,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憤怒時,不能制怒,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關於成功的典故,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成功的典故大全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1:巴金

汽車庫、儲藏室、閣樓上、樓道口、陽臺前、廁所間、客廳裏、臥房內……在巴金偌大的寓所內,曾經到處是書。巴金愛書,在文化圈內是出了名的。他的藏書之多,在當代文人中,恐怕無人可比。

藏書多,自然在於書買得多。

巴金胞弟李濟生曾談起四哥愛書、買書的情況:“說到他最喜愛的東西,還是書。這一興趣從小到老沒有變。在法國過着窮學生的清苦生活時,省吃儉用餘下來的錢,就是買自己喜愛的書。有了稿費收入,個人生活不愁,自然更要買書。‘1·28’日本侵略軍的炮火毀去了他的住處,收藏的書也隨之毀了。習慣已成,興趣所在,書慢慢地又積累起來。去日本小住1年,就買了許多英日文版書帶回來。有的名家作品他會不遺餘力地蒐集各種文字的譯本。住屋幾乎全放滿了書。解放後搬了家,房子寬敞了,書架、書櫥也隨之增多增大。書房內四壁皆書,客廳內也順牆壁一溜立上4只大書櫥,連走廊上、過道上也放有書櫥。一句話,無處不是書了。”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元銀元。蕭珊從菜場買來價廉的小黃魚和青菜,用鹽醃起來,晾乾。每天取出一點,就算全家有了葷腥蔬菜吃了。這兩隻菜,竟然支撐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一天傍晚,樓梯傳來巴金沉重的腳步。蕭珊和養子紹彌迎了上去,只見他提着兩大包剛買的書,氣喘喘的。蕭珊問道:“又買書了?”“嗯,當然要買書了。”巴金回答道。從來就十分尊重,也什麼都依着巴金的蕭珊,這時說了一句:“家裏已經沒有什麼錢了。”巴金問也不問家裏到底還有多少錢,日子能不能過下去,就說道:“錢,就是用來買書的。都不買書,寫書人怎麼活法?”

第2天,他又帶着孩子們去逛書店了。

巴金買書真的沒商量。

在現存的300多封巴金與蕭珊的通信中,有不少內容是關於寄錢買書的。1949年9月20日巴金書信蕭珊:“昨天剛寄出一信,今早又收到你的信了。我還沒有到開明去拿錢,過兩天我會去拿的。其實我自己也不需要多少錢,不過來北平一趟總得買點東西帶回去送人,我自己也想買幾本書。”從中可以看出,巴金這時在北京,準備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巴金已寄信囑蕭珊匯錢來,等不及又發信回去。

這是一封巴金寫於1956年6月23日的信,其中有這樣一段:“這次買書較少,已寄了幾包回去,大概還有幾包。”已寄了幾包回去,還有幾包,這還是買得少的,那麼多的呢?可以想像,巴金買書有多“狠”。這次寄信的地點也是在北京。據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巴金去北京,沒有一次不買書回來的。琉璃廠、王府井,都是巴金必去的地方。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2: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爲“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於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爲什麼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爲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國小讀書,以爲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爲什麼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爲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彆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爲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着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啓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爲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着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着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爲“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3:皮爾·卡丹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每天冒險騎馬登上高高的雪山,採下大塊冰,運到城裏賣給富家大戶,掙得幾個小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國小,甚至是中學時,他常被同學惡意嘲謔爲“窩囊廢”,這些中傷的話,嚴重地刺傷了一顆少年的心,所以,從小他就體會到貧窮帶來的艱難與屈辱。

在中學階段的後期,他曾參加過校內戲劇演出,從那時起,他就對舞臺產生了興趣。他夢想自己將來能成爲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舞姿。爲此,16歲那年,他毅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學,一個人獨自跑到當時的大都市巴黎,希望自己能在這個時尚大舞臺上用腳尖旋轉出精彩人生。

可是,這座高傲的城市根本不屑瞟這個窮小子一眼,別說學習舞蹈的高昂學費了,就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了問題。他沒有別的特長,只有從小跟着父母學到的一點裁縫技術。憑着這點手藝,他在一家裁縫店找到了一份每天要做十多個小時的工作。

就這樣做了幾個月,他的心情越來越低落、頹廢。他不知道自己在這個裁縫店要幹多久,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登上夢中的舞臺。他苦悶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他認爲與其這樣痛苦地活着,還不如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準備自殺的當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從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佈德裏,他決定給佈德裏寫一封信,講述自己的夢想遭現實阻撓無法實現的困惑。在信的最後,他寫道,如果佈德裏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爲藝術獻身跳河自盡了。很快,他便收到了佈德裏的回信。誰知,佈德裏並沒提收他做學生的事,而是講了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佈德裏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也想當飛行員,還想成爲一名牧師,但因爲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生活……最後,他說,人生在世,現實與夢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夢想與現實生活中,人首先要選擇生存,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

佈德裏的回信讓他幡然省悟,後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並應聘於一家名叫“帕坎”的時裝店。憑着勤奮和聰慧,他的服裝設計技術提高得很快。爲了進一步開闊視野,他又投奔由着名時裝設計大師迪奧爾開設的“新貌”時裝店。在這裏,他增長了見識,積累了領導時裝潮流的設計心得和體會,他的設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這一年,着名藝術家讓·科托克拍攝先鋒影片《美女與野獸》,邀請他設計服裝。他爲法國着名演員讓·馬雷設計了12套服裝,影片公映後,他設計的服裝驚動了巴黎,美譽如潮。

那年,他23歲,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追求獨特的個性,大膽突破,設計了時代感非常強烈的“P”字牌服裝,贏得了挑剔的巴黎顧客的青睞。演藝界名流、社會上層人士、達官貴人等爭相慕名前來訂製服裝。

他就是皮爾·卡丹。

如今,皮爾·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品也遍及世界,皮爾·卡丹成了服裝界成功的典範。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夢想,當一個夢想因現實的阻撓而無法實現時,就應該勇敢地調整夢想的方向。世界是一個大舞臺,生旦淨末醜都是重要的角色,只要你腳踏實地把握準夢想的方向,那麼,總有一個夢想能在現實中開花,讓你獲得華美的人生!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4:少年拿破崙的堅持

拿破崙小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追求成功,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

小男孩們之間總難免發生“戰爭”。有一次,上四年級的拿破崙和一個大他兩歲的男生“狹路相逄”了。拿破崙身材矮小,怎麼能是大男生的對手呢,不一會兒,他就被大男生打成了熊貓眼,正巧的是,上課鈴響了,拿破崙就跑去上課。下課以後,他又跑去找那個男生,但是這次更慘,嘴巴都變成了“臘腸”。拿破崙可並沒就此罷手,他每次下課都去找那個男生,直到那個男生都被他纏煩了。

“你爲什麼老來找我?你明明打不過我嗎!”那男生終於忍不住問拿破崙。

拿破崙像個驕傲的小公雞,他理直氣壯地說:“你惹了我,必須對我說對不起!不然我會一直和你打下去的!直到你說對不起爲止!”

大男孩也許是被拿破崙的話語震撼了,也許是已經厭煩了和拿破崙這個弱小的對手打架,他躊躇了半天,終於向拿破崙說了“對不起”三個字。

拿破崙雖然被打得傷痕累累,不過他聽到“對不起”三個字後,還是心滿意足地走了。

拿破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竭盡全力爭取最後的勝利,最終,他心中遠大的抱負也成功地實現了,當他坐擁自己的帝國時,一定不知道有多開心呢!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5:傑克·倫敦

1920xx年,24歲的美國青年傑克·倫敦創作的第一本小說集《狼子》出版發行後,不僅爲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一舉擠進知名作家的行列。同時,也讓他得到了一筆優厚的收入。這筆稿費讓原本生活還處於貧困線上的傑克·倫敦稍稍擺脫了困境。

由於家庭生活一直非常清貧,傑克·倫敦自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雖然現在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稿費,但他寫作起來仍像以前那樣節約:每次,在稿紙上寫作時,在寫完稿紙的正面後,再反過來寫稿紙的反面,從不浪費一丁點地方。

一天,一位朋友來傑克·倫敦家裏做客。當時傑克·倫敦正在進行小說創作。他抱歉地讓朋友稍等片刻,等他寫夠1000字後,就立刻停筆過來陪他。

十幾分鍾後,傑克·倫敦寫完字快步走了過來。朋友好奇地問他:“你天天都在寫作嗎,每天大概要創作多長時間?”

傑克·倫敦微笑着回答道:“我每天規定自己只寫上1000字左右。同時,每星期只寫作6天。剩下的那一天,我會將自己前6天的稿子再全部進行修改,並反覆推敲,決不容許文章裏有半句廢話。”

朋友好心地對傑克·倫敦建議道:“你現在的生活並不算多麼富裕,爲什麼不多揮上幾筆,每天寫上四五千字甚至一萬字,那樣的話,不就能多換一點稿費嗎?更何況,以你現在的名望和威望,還擔心編輯會不刊登你的稿子嗎?”

傑克·倫敦聽後,嚴肅地回答道:“一個人如果只考慮填飽肚子,一定寫不出好的作品來。須知,好的作品不是從墨水中流出來的,而是用心寫出來的。寫作好比砌牆,每一塊磚都必須經過鄭重選擇,這樣才能蓋起富麗堂皇、風雨不動的宮殿來!”

確實有許多捷徑可以使我們獲得一時的鮮花和掌聲。但要謹記一點,想要獲得衆人的認可,還需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下去。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6:列寧

1887年春的一天,一個神情嚴肅的年輕人走到伏爾加河邊。他一語不發,凝視着湍急的河水,似乎在思索着什麼。過了一會兒,他猛然舉起拳頭,重重地擊在旁邊的小樹上,緩慢而又堅定地說道:

“不,我們不走這樣的路,應當走的不是這種道路!”說完,年輕人莊嚴地向哺育他的伏爾加河深深地鞠了一躬,擡頭向遠方眺望,兩眼露出炙熱而又充滿希望的光芒。這位年輕人,就是剛剛17歲的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他剛剛接到親愛的哥哥薩沙被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絞死的消息,心中異常的悲痛,才走出住在辛比爾斯克的家中,來到寬闊的伏爾加河畔。

薩沙是參與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死的。在當時,俄國人民不堪專制、腐朽的沙皇統治,紛紛起來鬥爭。薩沙同一些正直的知識分子,組織了一個“民意黨”。他們鬥爭熱情很高,但始終找不到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因而就把國家落後、人民痛苦,歸結到沙皇個人頭上。1881年3月,“民意黨”組成了一個刺殺小組,在街上用炸彈炸死了亞歷山大二世。但沒有過多久,亞歷山大三世又上臺了,仍然沿襲老沙皇政治制度,人民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些單純的知識青年,又一次組織一些骨幹分子,其中就有薩沙。他們同仇敵愾,又一次行刺沙皇,可這一次沙皇早有準備,刺殺未成反被敵人抓住,薩沙表現得非常英勇,爲了保存革命實力,自己一人承擔下來,結果,對他們恨之入骨的沙皇。便下令絞死薩沙。

消息傳來之後,烏里揚諾夫全家非常悲痛,尤其是這位年輕的弟弟,聽到自己尊敬的哥哥被沙皇殺害,心中充滿復仇的火焰,但他是一個穩重而又勤于思考的青年,幾天來,他一直思考着這樣一個問題:怎麼才能解救人民的苦難,改變祖國現狀?

弗拉基米爾來到伏爾加河旁邊,面對流淌河水,終於想通了這個問題,要想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只有去發動千百萬工農羣衆,用暴力推翻腐朽的沙皇統治。讓勞動人民自己當家做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他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哥哥被害的悲傷心情也好了許多。他暗暗在心中念道:親愛的哥哥,你的鮮血沒有白流,它使我擦亮了眼睛,更是懂得了做人的神聖使命。

想到這,弗拉基米爾轉身離開了伏爾加,邁着矯健的步伐,從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就在這一年秋天,弗拉基米爾全家遷往喀山,他隨即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他發奮研究各種社會學說,並參加了青年學生小組和學生的反抗鬥爭。他鬥爭堅決,且對當前的政治問題非常瞭解,經常向同學們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學說,鼓動大家向沙皇政府作堅決的鬥爭,因此在同學中威望很高,大家親切地稱他列寧(發表文章時所使用的筆名)。

這年冬天,列寧因組織同學參加一個集會,被反對政府逮捕。在解往監獄的途中,一個警官看着走在最前面的列寧說道:

“年輕的小夥子,你爲什麼要造反呢?”警察似乎難以理解,接着便以教訓的口吻說:“要知道,在你的面前是一堵牆!”“那隻不過是一堵朽牆,只要一推就會倒掉。”年輕的列寧毫不猶豫,勇敢而堅定的答道。

這位警官一聽,心中嚇了一跳,但馬上對這個年輕人由衷的產生敬佩之情。

在監獄中,列寧與他的戰友們不屈不撓地同敵人展開了鬥爭。有一次,一位同學與列寧相互交談時問道:“你出獄後想作些什麼?”列寧回答:“在我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進行革命鬥爭!”

1887年12月19日,列寧被當局放逐到離喀山40多公里的柯庫什基諸村。在村中,他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利用這段時間,他博覽羣書。潛心自修。一年後,列寧又回到喀山,祕密參加了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認真研讀馬克思的着作,並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

1889年,列寧遷到薩馬拉來住。他刻苦學習,用兩年的時間,自學完了大學四年的課程。1891年,他以校外生的資格,參加了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的國家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授予最優等的畢業文憑,併成爲註冊的助理律師。

然而,列寧對律師職業並無興趣,他關注的是推翻沙皇政府,使人民獲得解放。因而,他刻苦學習德文、法文和英文,認真鑽研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與此同時,在薩馬拉組織了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

但薩馬拉遠離無產階級運動中心,他渴望到無產階級聚集的地區去。終於1893年8月底,23歲的列寧來到了俄國的政治中心彼得堡。

一到這裏,列寧便祕密地同馬克思主義小組取得聯繫。他多次發表演講,經常到工人居住區去,給工人講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他的積極倡導下,彼得堡很多獨立的共產主義小組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名叫“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的祕密織織,表現出他的非凡的組織才能。出於對馬克思主義者的尊敬,他成爲公認的領導者。

“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的組成,使俄國第一次完成了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也爲我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打下了基礎。但組織越大,目標就越明顯,不久,列寧便因密探盯梢而被捕。

在監獄中,列寧一面進行鬥爭,一面又勤奮學習,寫作,就在一間2米寬、3米長的單人牢房裏,他寫出了着名的《俄國資本主義發展》一書的大部分書稿。

除此之外,列寧還在獄中寫了大量的傳單和小冊子,以指導外面的工人運動。爲了把這些文字順利地傳出去,他想了一個巧妙的方法,把字用牛奶寫在要歸還的書的空白處,幹了以後一點也看不出來,然後乘家人來探望時把書帶出去,用火一烘,字跡就出來啦!

爲了不讓看守發現,他便用麪包做成“墨水瓶”,裏面灌上牛奶,偷偷地用它來寫東西。有一次,列寧正沉浸在寫作之中,不小心看守已開門走了進來,他急中生智,一口把小“墨水瓶”吃了下去。他曾在一封信中寫道:“我今天吃了六個‘墨水瓶’”,就這樣,列寧在獄中機智勇敢地堅持同敵人鬥爭。

列寧在監獄中被關押一年零兩個月後,於1897年5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東部的舒申斯克村。這是一個荒僻的村莊,距離鐵路有600多公里,全村連一份報紙也沒有。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列寧依然充滿着樂觀精神,忘我地進行工作。在這三年的流放生活中,列寧完成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這部着作。此外,列寧還寫了30多篇文章,翻譯了2本書。期間,列寧還一直考慮着黨的建設問題。這首先要辦份報紙,才能把工人階級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爲此,他勾勒了一個較爲成熟的計劃。

流放期滿後,列寧到了國外,1920xx年12月,這份名叫《火星報》的報紙,終於在法國萊比錫出版了。列寧寫了大量文章,來論述黨的建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這些報紙通過各渠道運回俄國,在工人手中祕密流傳。列寧的名字,也隨之傳遍到整個俄國。

經過長期的籌備工作,俄國社會民工黨代表大會,終於在比利時王國的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了。經投票選舉出黨中央機關,以列寧爲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獲得了多數票。以列寧爲首的布爾什維克黨誕生了。從此,他開始領導人民走向勝利的明天!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歷淺薄,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憤怒時,不能制怒,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關於成功的典故,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1:巴金

汽車庫、儲藏室、閣樓上、樓道口、陽臺前、廁所間、客廳裏、臥房內……在巴金偌大的寓所內,曾經到處是書。巴金愛書,在文化圈內是出了名的。他的藏書之多,在當代文人中,恐怕無人可比。

藏書多,自然在於書買得多。

巴金胞弟李濟生曾談起四哥愛書、買書的情況:“說到他最喜愛的東西,還是書。這一興趣從小到老沒有變。在法國過着窮學生的清苦生活時,省吃儉用餘下來的錢,就是買自己喜愛的書。有了稿費收入,個人生活不愁,自然更要買書。‘1·28’日本侵略軍的炮火毀去了他的住處,收藏的書也隨之毀了。習慣已成,興趣所在,書慢慢地又積累起來。去日本小住1年,就買了許多英日文版書帶回來。有的名家作品他會不遺餘力地蒐集各種文字的譯本。住屋幾乎全放滿了書。解放後搬了家,房子寬敞了,書架、書櫥也隨之增多增大。書房內四壁皆書,客廳內也順牆壁一溜立上4只大書櫥,連走廊上、過道上也放有書櫥。一句話,無處不是書了。”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元銀元。蕭珊從菜場買來價廉的小黃魚和青菜,用鹽醃起來,晾乾。每天取出一點,就算全家有了葷腥蔬菜吃了。這兩隻菜,竟然支撐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一天傍晚,樓梯傳來巴金沉重的腳步。蕭珊和養子紹彌迎了上去,只見他提着兩大包剛買的書,氣喘喘的。蕭珊問道:“又買書了?”“嗯,當然要買書了。”巴金回答道。從來就十分尊重,也什麼都依着巴金的蕭珊,這時說了一句:“家裏已經沒有什麼錢了。”巴金問也不問家裏到底還有多少錢,日子能不能過下去,就說道:“錢,就是用來買書的。都不買書,寫書人怎麼活法?”

第2天,他又帶着孩子們去逛書店了。

巴金買書真的沒商量。

在現存的300多封巴金與蕭珊的通信中,有不少內容是關於寄錢買書的。1949年9月20日巴金書信蕭珊:“昨天剛寄出一信,今早又收到你的信了。我還沒有到開明去拿錢,過兩天我會去拿的。其實我自己也不需要多少錢,不過來北平一趟總得買點東西帶回去送人,我自己也想買幾本書。”從中可以看出,巴金這時在北京,準備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巴金已寄信囑蕭珊匯錢來,等不及又發信回去。

這是一封巴金寫於1956年6月23日的信,其中有這樣一段:“這次買書較少,已寄了幾包回去,大概還有幾包。”已寄了幾包回去,還有幾包,這還是買得少的,那麼多的呢?可以想像,巴金買書有多“狠”。這次寄信的地點也是在北京。據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巴金去北京,沒有一次不買書回來的。琉璃廠、王府井,都是巴金必去的地方。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2: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爲“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於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爲什麼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爲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國小讀書,以爲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爲什麼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爲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彆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爲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着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啓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爲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着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着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爲“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關於成功的典故篇3:皮爾·卡丹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每天冒險騎馬登上高高的雪山,採下大塊冰,運到城裏賣給富家大戶,掙得幾個小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國小,甚至是中學時,他常被同學惡意嘲謔爲“窩囊廢”,這些中傷的話,嚴重地刺傷了一顆少年的心,所以,從小他就體會到貧窮帶來的艱難與屈辱。

在中學階段的後期,他曾參加過校內戲劇演出,從那時起,他就對舞臺產生了興趣。他夢想自己將來能成爲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舞姿。爲此,16歲那年,他毅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學,一個人獨自跑到當時的大都市巴黎,希望自己能在這個時尚大舞臺上用腳尖旋轉出精彩人生。

可是,這座高傲的城市根本不屑瞟這個窮小子一眼,別說學習舞蹈的高昂學費了,就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了問題。他沒有別的特長,只有從小跟着父母學到的一點裁縫技術。憑着這點手藝,他在一家裁縫店找到了一份每天要做十多個小時的工作。

就這樣做了幾個月,他的心情越來越低落、頹廢。他不知道自己在這個裁縫店要幹多久,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登上夢中的舞臺。他苦悶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他認爲與其這樣痛苦地活着,還不如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準備自殺的當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從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佈德裏,他決定給佈德裏寫一封信,講述自己的夢想遭現實阻撓無法實現的困惑。在信的最後,他寫道,如果佈德裏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爲藝術獻身跳河自盡了。很快,他便收到了佈德裏的回信。誰知,佈德裏並沒提收他做學生的事,而是講了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佈德裏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也想當飛行員,還想成爲一名牧師,但因爲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生活……最後,他說,人生在世,現實與夢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夢想與現實生活中,人首先要選擇生存,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

佈德裏的回信讓他幡然省悟,後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並應聘於一家名叫“帕坎”的時裝店。憑着勤奮和聰慧,他的服裝設計技術提高得很快。爲了進一步開闊視野,他又投奔由着名時裝設計大師迪奧爾開設的“新貌”時裝店。在這裏,他增長了見識,積累了領導時裝潮流的設計心得和體會,他的設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這一年,着名藝術家讓·科托克拍攝先鋒影片《美女與野獸》,邀請他設計服裝。他爲法國着名演員讓·馬雷設計了12套服裝,影片公映後,他設計的服裝驚動了巴黎,美譽如潮。

那年,他23歲,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追求獨特的個性,大膽突破,設計了時代感非常強烈的“P”字牌服裝,贏得了挑剔的巴黎顧客的青睞。演藝界名流、社會上層人士、達官貴人等爭相慕名前來訂製服裝。

他就是皮爾·卡丹。

如今,皮爾·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品也遍及世界,皮爾·卡丹成了服裝界成功的典範。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夢想,當一個夢想因現實的阻撓而無法實現時,就應該勇敢地調整夢想的方向。世界是一個大舞臺,生旦淨末醜都是重要的角色,只要你腳踏實地把握準夢想的方向,那麼,總有一個夢想能在現實中開花,讓你獲得華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