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爲人處世>

對成功的看法3篇

爲人處世 閱讀(2.76W)

我們人類不經過拼搏,怎能成功? 拼搏的奏出了成功的高潮。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對成功的看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成功的看法3篇

對成功的看法篇1

如果你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你將收穫很多。

——題記

少年不知愁滋味

曾經,我們相伴去探索自然的奧妙;曾經……我們一起來研究動物的奇妙;曾經,我們去體驗冒險的刺激;曾經……我們年少,我們擁有一顆好奇的心。我們想知道小草是怎樣長出來的;我們想知道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我們想知道樹林的盡頭有什麼……我們想知道的太多,我們樂於知道這一切,我們很好奇。少年時,好奇是我們快樂的源泉。

那年,那人,那心

如今的我們已是朝氣蓬勃的高中生。每日每夜都在和功課打交道。學習,這是大家共同的目標。而對於學習,古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哦,我們是學生,不斷的學習是我們該做的。不要去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別再想兒時有多快樂,更別懷念年少時對萬物的好奇!痛,這是我們該做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只會學習的人是不成功的。所以,我們仍需好奇心。我們可以對知識產生好奇,那就不再是痛,也將是成功。當你對知識產生了好奇,你就樂於探索它。這時,你依然能做你好奇的事,增長了能力,也增添了快樂。

今日,今人,今事

懷揣着一顆好奇心,一路走下去。沿途的風景你不會錯過。成功的果實你也將收穫。做自己心裏想的,探索你想知道的知識。將使你不斷的增長知識,讓你發現世界的奇妙,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驅走你的質疑煙雲,打散你的煩惱迷霧,你將更上一層樓,成功在握。

明朝,明人,明心

成功源於好奇!若你能一生保持好奇心,你將成爲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不管一切隨時間如何變化,你只需保持着你的好奇心。成功會隨你的好奇心伴你走下去。

明朝依舊陽光燦爛,明天我們已經長大,可是好奇心一定伴隨我成長。

對成功的看法篇2

只有拼搏纔會成功 。鉛筆不經歷刀削般的疼痛,怎會寫出美麗的文字?種子不經歷破殼的疼痛,怎能綻放出甜美的笑容?蛹兒不經歷破繭的掙扎,怎能化蝶,凌飛於天空?我們人類不經過拼搏,怎能成功? 拼搏的奏出了成功的高潮。

林肯的人生路上,到處佈滿了荊棘和阻石,可誰會想到,在那一個個挫折後竟是無上的光輝。人生能經歷多少次失敗?林肯卻總能在失敗處頑強地站起來。人生有多少個日子去拼搏?林肯卻堅持着永不言棄。他相信花兒敗了,有再開的時候,於是他承受住了經常失敗的痛苦。他相信再幸運的水手也會遇到風浪,於是他一次又一次競選議員,渴望迎風破浪就能看見雨後燦爛的陽光。於是他堅信了自己的信念,正視一次次失敗,收穫一個個經驗,換來經久不息的掌聲。他的拼搏換來的是萬人崇尊的,他對於人生的價值觀和對於現代經濟的獨特看法更使他成爲了一代偉人。如果林肯在其中的任何一次失敗中沉淪下去,他必定不能獲得後來的成功與喜悅。

大家都知道“邰麗華”嗎?20xx年,在富麗堂皇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邰麗華領銜主演的《千手觀音》,受到全國觀衆的一致好評。

邰麗華以其“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衆。儘管,她是個殘疾人。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她將自己變成一隻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都在舞蹈。每一次跌倒,她都勇敢的站起來,舞蹈就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哪怕在那雪白的舞裙上染上她的鮮紅的血。她也想過放棄,她也有過退縮,但是她離不開舞蹈。於是,她用心去伴奏,用生命來舞蹈,爲理想而奮鬥,讓聖潔的靈魂和美妙的舞姿感動了每一位觀衆。

梅樹經過與霜雪的拼搏,開出動人的美麗,她在刻骨的寒風中含苞怒放。

親愛的朋友們,努力吧,只有拼搏纔會成功!

對成功的看法篇3

誰都想成功,當一個成功人士。可成功是怎麼一回事呢?沒有多少人知道。

在國人的心目中,大多數人認爲,凡是官比別人大的、錢比別人多的、學歷比別人高的、這就是成功的標誌了。於是,從古到今,想當官的人如若要排隊,可以從海南島的天涯海角10人一行排到北京的故宮;想擁有錢財的人,你隨便在東北的馬路邊,在南海村莊,在建築工地,在四川的麻將桌旁問1000個人:"您想當一個有錢人嗎?"大約有95%以上的人說:"去!問這麼傻的問題,誰不想當有錢人呢!"

讀書的事就不用說了,全國的孩子,從讀國小開始,就被家長、老師灌輸一個"成功"的夢:必須贏,必須不輸在起跑線上(儘管他們也搞不清什麼是起跑線),必須交1份滿意的答卷,考上大學!而且,不少地方還出臺了獎勵標準,凡是考上清華、北大等全國著名大學的,獎勵現金幾十萬元!決不食言。

這些成功的標準,幾乎家喻戶曉,幾乎是國人的夢。你要說"這夢是不對的",人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覺得你纔是瘋子。你說這夢是"代表了我們的心,人就應該這樣"。於是,有識之士冷漠地看着你,認爲你太膚淺了,人應該有崇高的理想,有多種成功的標誌,成功要有豐富的內涵。所以,很難表達什麼是成功,不同的階層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近日,筆者看到一個朋友轉給我的一個視頻,是一個美國女教師,對了,是黑人女教師的演講,這個演講十分成功,感動了許多人。當然,也包括了筆者。她這個演講爲時7分鐘,十分簡單,整個演講內容就是說1個道理: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爲成功人士,關鍵是你怎麼塑造他,關鍵是你怎麼理解"成功"兩個字。在她的眼裏,一個調皮,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只要有一點點的改變,一點點的進步,都屬於成功的標誌,不必用一個很高大、難以做到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學生。

聽了這個演講,筆者很感動。筆者的感動來自於這位教師對教育深刻的理解,但又通過十分自然的細節、小事釋放出去,很感人。筆者認爲,這才充分表現了一位教師的責任感,把真正愛的教育落實在每個不同的學生身上,是愛的感染、傳遞,是閃着人性之光的大愛的傳承。

我們的先賢孔子就是這樣的人,有教無類,能來上學的人即便沒有錢,交幾斤臘肉乾肉也可以上學。而且,他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是培養人認識自己,向別人學習,認識社會,知道規矩,懂得禮儀,做好人,做善事,爲天下。孔子的成功就在這裏,他講授愛的教育,禮的教育,律己的教育,寬恕別人、理解別人的教育。因此,千百年來,許多人都敬重他。當然,也有人不同意孔子的學說、觀點,這也是正常的。就像有人從小被父母親打罵,長大後他說"打是親,罵是愛"。也有人從小成長在講理、講人情的環境,長大後他說感謝父母給予我這麼好的人文環境。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觀點,爲什麼我們的教育非要把人往幾個狹隘的標準上靠呢?如果都想着當官、當有錢人,學歷高,那麼,全世界大多數的學校都是不及格的,基本上所有的中專、中技、職業學校都是不大成功的,基本上大多數的工人、農民、體力勞動者都沾不上"成功"的邊。這種傳道,這樣膚淺的評價人的氛圍,正常嗎?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爲和偏見。

我們有些地方教育的不成功,就是因爲拋棄了孔子那一套教育規範,不是孔孟的教育的本意,是另搞什麼"應試教育"、"文憑教育"、"英才教育",大搞一些愚人之見的分數、排名、機械記憶以及批量生產尖子生。這其中有些學校,有些家長,有些培訓機構,他們高喊:"提高一分幹掉千人。"他們通過訓導在暗示你、明示你:"你要成功,而且你要把別人打下去,不能讓他成功。"這種聲音天天灌輸進學生的耳朵,使他們慢慢成爲一個只關注自己、仇視他人的人。最終,每個人都難以成功。爲什麼呢?因爲他們都想自己好、自己成功,去打壓別人、控制別人。結果誰都是這樣想的,誰都忙着窺探,忙着打別人、打對手,天下便不可能太平,心裏便容易糾結,人生的目標全搞錯了,大錯特錯!這是教育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謹記!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提高自己,並助人爲樂,你助人成事了,人家忘不了你,便會親近你,推崇你,一旦進入良性互動,大家便都"成功"了。如若只想自己成功,想別人不成功,容易"互鬥",結果都忙於內耗,那是難以成功的。即便有個別被別人認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人,也已傷痕累累,風光不再,只能捂着傷口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