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爲人處世>

關於成功的隨筆怎麼寫

爲人處世 閱讀(1.69W)

你是否也會在空閒的時候,寫寫生活隨筆,記錄一下生活與當下的感受呢?那麼,關於成功的隨筆你會怎麼寫呢?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關於成功的隨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成功的隨筆怎麼寫

關於成功的隨筆篇1:寂寞未央,駐守成功

“人要耐得住寂寞,也要耐不住寂寞”是盛大網絡的ceo陳天橋的一句成功經驗。

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志士不愛慕繁華,不涉足世俗,歸隱田園山林,空守寂寞的屋舍,只與筆爲伴以自然陶冶情操,而最終成爲文壇或詩壇上璀璨的明珠。只是,他們的作品往往只被後人賞識,而他們自身卻多壯志未酬。

在寂寞中可以修身明志,寧靜致遠。只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寂寞所以沉默。耐得住寂寞是本事,而耐不住寂寞也足可以證明實力。

無論是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還是唐玄宗經歷安史之亂後失去楊玉環而“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還是“鴛鴦互冷霜華重,翡翠年寒誰與共”都在向我們證實着:寂寞它不僅僅是修身養性。

當生命一次又一次的輕薄過,輕狂不知疲倦。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寂寞中固然可以成就偉業,也可以讓我們一無所有。

適當適時衝出寂寞,或許還可以達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讓人眼前一亮衝出另一番天地,呼吸另一場空氣。

或許,我們沒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更沒有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崇高。耐不住寂寞,寂寞也可以努力向前奔跑,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

耐得住寂寞與耐不住寂寞一字之差,而然卻是兩種境界,適時忍受也要適時突破,不能畫地爲牢。

李易峯在跑了八年龍套後,通過飾演《古劍奇譚》男一號百里屠蘇而名聲大燥。成功之後的寂寞就如同黑夜。鼓足勇氣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只是天亮了你還在嗎?

作爲高中生的我們也是一樣,既要在學習中不慕時尚之紛華,同時也要謹小微慎,以平靜快樂的心態面對生活。

風中吹落的樹葉,隨着瑟瑟的風,寂寞淒涼而又冷清。它耐住寂寞,獨自在風中飄落。又不住寂寞,於是融入泥土成爲樹的養分。

耐得住寂寞的同時也要讓寂寞未央,成功便不請自來。

關於成功的隨筆篇2:擔得起的成功

在粉絲中,林志炫還有個別名,“林經理”。

這是因爲林志炫除了唱歌,當明星,他還擔任着家族印刷廠的經理。廠子規模不大,只能接接學校校刊或者公司的宣傳資料這種單子,早年由他父親創立,後來交給他。在他沒有演出的時候,他都要回到印刷廠裏去管賬,跑業務,人手不夠的時候,還要兼顧小工和送貨員。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那個臺上光芒四射的大明星,居然在業務時間會是個一手油墨的印刷工人。

林自己說,他一直都過着“灰姑娘一樣的生活。”最紅的時候,他送貨到客戶那裏,客戶還以爲他是林志炫的弟弟,對他說,“回去告訴你哥哥他唱歌真的好聽。”他說:“一定一定,我一定轉告。”

在他還是優客李林的時候,白天唱歌,晚上加班,經常滿手滿臉油墨的跑去趕通告,引得另外一個成員李驥的不滿,後來因爲實在分身乏術,這個當時紅遍天的組合解散了。很多人都替他感到可惜,但他不後悔。直到現在,他還是堅持着“中午12點以前我儘量給印刷廠”的工作習慣,12點以後纔開始自己的歌手工作。

能在兩種身份中間遊刃有餘,林有訣竅,“我告訴自己,當我眼鏡戴上去的時候,我就是歌手,我自己心態就可以調整到舞臺上,具有光環的;我要把眼鏡拿下來,我就說,我現在是印刷廠的業務經理林志炫。”

他做到了,在臺灣南部的學校,很多人都看到過這位高高瘦瘦的印刷廠業務員來送貨,“有一次我要把四大包書送上六樓,有學生找我簽名,我的條件是幫我把書送上六樓,他們答應了,我好開心,籤個名就有人幫我扛書”。他到寫字樓送貨,遇到粉絲要求合影,林規規矩矩穿着工作服站在粉絲身邊,毫無明星範。

在奇葩遍地的娛樂圈,剛剛有點名氣就自命不凡兩眼向上氣焰熏天的各路“明星”多的是,林和他們相比,無疑算是一個奇蹟。他曾經很紅很紅過,紅到路人皆知,又因爲想要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而進入事業的低谷,年輕一代在“我是歌手”中看到他,還以爲是新人剛出道,這一切,都沒有改變他以“林經理”的身份來生活。

娛樂圈的繁華和喧鬧,只是一件華麗的衣裳,他也知道披上去的時候,自己有多麼光芒萬丈,他愛這種感覺,稱只有聽現場的觀衆纔是真正會聽歌的人。但他穿得上去,也脫得下來。他不會讓這件衣服成爲自己生命的負擔,不會因爲迷戀上更完美的自己而忘掉了真正的自己。有魔法的不只是他的眼鏡,而是他淡定的心。

在上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之後,林重新被更多人所瞭解,很多人驚歎他47歲還能保持着年輕儒雅的容貌,這或許就是因爲他內心淡泊,心態平和,沒有被慾望和名利綁架。有人說:三十歲以後人就要爲自己的相貌負責。是的,年齡可以帶來生理上的衰老,但我們的這張臉就像一張鏡子,能夠折射出內心的安穩與動盪。

這是一個崇尚成功的年代,生活的個個領域都被成功學所滲透。人們追求成功,是因爲要補償自我的缺失,總覺得要達到某個高度“我”才能成爲“我”,只要達不到自己就是失敗的,不成功的。這種成功的代價就是失掉自己真正的名字,變成某某家、某某領袖、某某明星,爲了維持別人眼中的傳奇,時刻不能鬆懈。到最後,華服變成了繩索,捆綁了自己。

人的一生只有一個名字值得人終身相隨,那就是,“我”。正是牢記着“我就是我”,林志炫在明星和經理之間穿梭自如,對高潮與低谷都淡然處之,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擔得起。而從少年就紅極一時充當着“美國甜心”的布蘭妮終於崩潰了,是因爲她一直在做着別人讓她做的事情,不是在做自己。她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是別人的成功,所以就顯得那麼重,重到無力承受。

關於成功的隨筆篇3: 成功主義時代

大約一百年前,還是個17歲少年的walter judd渴望進入內布拉斯加大學學習,他的父親告訴他,雖然家裏很願意支付他的兩個姐姐的學費,卻不打算給他一分錢。

他的父親解釋說,他雖然相信自己的兒子有天會成爲一名優秀的醫生,但同時又擔心他走錯路,而一些艱苦的體力勞動會幫助他認清方向。

於是,judd登上去往大學的火車,在上午10點半到了站,12點15分,他已經在y.m.c.a(基督教青年教會)的咖啡館找到了一份洗盤子的工作。在大學的第一年裏,他每天清晨6點起牀,甚至直到學年的最後一個星期纔有了第一次約會。

judd終於成爲了一名極具膽識的傳教醫生,還曾在1943年到1963年間擔任過國會議員。故事很簡單,卻說明了幾個問題。首先,在那個時代,通過洗盤子讀完大學是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那時的人們認爲底層的工作是高貴的,相反,上層的工作卻更加危險。也就是說,那個時代的道德體系是上下倒置的,勞動階級是自律的,有錢人卻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

這種觀念有着宗教淵源。在《舊約》中,上帝從不會挑選那些最強大的、最了不起的民族成爲自己的子民;他會選擇一個弱小的、卑微的羣族。猶太《聖經》中充滿了流亡者的身影,他們來自社會的底層,儘管如此,卻被賦予了重大的責任:摩西、約瑟夫、掃羅、大衛還有以斯帖。

在《新約》中,耶穌曾爲貧窮者祈福:“神的國是你們的”,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爲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

在《哥多林書》中,保羅寫道:“你們中許多人沒有權勢,也不曾被定義爲世俗的聰明;你們沒有高貴的出身。但上帝偏偏選擇那些愚笨的人,來讓聰明的人感到羞愧;選擇那些弱小的人,來讓強大者感到自卑。”

從這段文字中不難看出,一個人的地位不由世俗成就所定義,而取決於上帝仁慈的接納。“不要再苦苦追尋,不要再刻意表現,不要再有所企圖,只是接受你被上帝接受的樣子。”

這種倒置的體系也存在於世俗社會中。共產主義小說和電影總是把勞動階級描繪成國家道德的基石,在frank capra的電影《約翰·多伊》中,普通人是大地之鹽,富人是值得懷疑的。並不是美國人排斥成功者(這可是美國!),但如此倒置的體系確實無處不在:《聖經》中、勞動階級的理念中,甚至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觀念中,人們質疑成功,譴責那些雄心勃勃、不斷向上攀登的人。

這些年來,宗教在公共文化領域扮演着越來越不重要的角色。同時,這種倒置的體系開始分崩離析,精英主義盛行。這導致的結果是,人們越來越相信商業的律條,開始在各種領域使用經濟學的詞彙,比如“人力資源”、“機會成本”等等。大家變得不太擔心那種被william james稱爲“道德的軟弱”或者“不擇手段的成功”之類的事情,而更傾向於以職業化的標準衡量人們的日常行爲。

用以描述品性的形容詞也發生了改變,像帶有放棄意味的“自制”(renunciation)一類的詞變得不那麼流行,因爲看上去會阻礙成功,而以更積極的“自律”(self-discipline)取而代之。

富人曾一度受到排斥,在成功的愉悅和尷尬中尋找着平衡,遵循着一種被charles murray稱爲的“適宜的準則”(沒有華麗的衣服和車子)。就在不久前,富人還小心翼翼地在他們成功的光澤之上假飾銅鏽,如今,這層銅鏽已越來越薄。

現在的人們更多沉溺於各種無關事實的吹噓,從名車豪房,到某個小島的奢靡假期,還有形形色色的奢侈品,即使是在facebook上點個“喜歡”,也大半是和追逐流行相關。

或許這種基於競爭的體系也會給我們的文化帶來更多的活力。現如今,不再有一家獨大的說辭,成功者不再爲成功所困擾,而不那麼成功的人,卻已經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