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古人忍辱勵志故事_忍辱負重的經典勵志正能量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4.19K)

忍耐需要修養,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負重則是一種境界。 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人忍辱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古人忍辱勵志故事_忍辱負重的經典勵志正能量故事

  古人忍辱勵志故事1:司馬遷

支撐一個人前行的動力不是成功,而是通往成功道路中的那些信念。一些名人的出現都是不平凡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此,大家想要成功需要經歷很多的坎坷。下面爲大家介紹有關司馬遷忍辱負重的勵志故事,朋友們可以收藏本文。

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着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衆,戰敗投降。司馬遷爲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受刑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20xx年,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原來,司馬遷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史官,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籍。

爲了蒐集史料,開闊眼界,司馬遷從二十歲開始,就遊歷祖國各地。他到過浙江會稽,看了傳說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領開會的地方;到過長沙,在汨羅江邊憑弔愛國詩人屈原;他到過曲阜,考察孔子講學的遺址;他到過漢高祖的故鄉,聽取沛縣父老講述劉邦起兵的情況……這種遊覽和考察,使司馬遷獲得了大量的知識,又從民間語言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給司馬遷的寫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以後,司馬遷當了漢武帝的侍從官,又跟隨皇帝巡行各地,還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帶視察。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承父親的職務,做了太史令,他閱讀和蒐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準備着手寫作的時候,就爲了替李陵辯護得罪武帝,下了監獄,受了刑。他痛苦地想:這是我自己的過錯呀。

現在受了刑,身子毀了,沒有用了。但是他又想:從前周文王被關在羑里,寫了一部《周易》;孔子周遊列國的路上被困在陳蔡,後來編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眼睛瞎了,寫了《國語》;孫臏被剜掉膝蓋骨,寫了《兵法》。還有《詩經》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憂憤的情況下寫的。這些着名的着作,都是作者心裏有鬱悶,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時候,才寫出來的。我爲什麼不利用這個時候把這部史書寫好呢?

於是,他把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爲止的這段時期的歷史,編寫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字的巨大着作《史記》。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對古代一些着名人物的事蹟都作了詳細的敘述。他對於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吳廣,給予高度的評價;對被壓迫的下層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態度。他還把古代文獻中過於艱深的文字改寫成當時比較淺近的文字。人物描寫和情節描述,形象鮮明,語言生動活潑。因此,《史記》既是一部偉大的歷史着作,又是一部傑出的文學着作,司馬遷依靠自己的信念,創造了奇蹟。

  古人忍辱勵志故事2:越王勾踐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每天睡在柴草上,臨睡前,用舌頭舔舔鹿膽的苦味,以此來提醒自己過往苦日子,要發奮圖強,報仇復國。

原來吳王夫差發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伕,日夜侍候馬匹。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實在是非常難堪的。但是勾踐暗下決心,一定要恢復自己的國家,所以他沒有露出絲毫的抗拒神態,老老實實養馬。

勾踐還裝出對夫差忠心耿耿的樣子。用心替他駕馭馬車,態度謙卑。夫差認爲勾踐真心歸順了,就放他回國。

勾踐回國後,決心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就“臥薪嚐膽”,還常自問:“你忘了在吳國的恥辱嗎?”

勾踐又給吳王送去美女西施。吳王夫差就更加只顧吃喝玩樂,無心國政,弄得國家日漸衰弱。經過二十年的充分準備,勾踐看時機已經成熟,就在吳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領兵把吳國打得大敗。夫差感到很羞愧,舉劍自刎而死。

  古人忍辱勵志故事3:孫權

蜀主劉備不顧將軍趙雲等人的反對,出兵攻打東吳,以奪回被東吳襲奪的戰略要地荊州(今湖北江陵),併爲大意失荊州而被殺的關羽報仇。東吳孫權派人求和,劉備拒絕。

於是孫權任命年僅38歲的陸遜爲大都督,率領5萬兵馬前往迎敵。 次年初,劉備的軍隊水陸並進,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在長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設置了幾十處兵營,聲勢十分浩大。陸遜見蜀軍士氣高漲,又佔據有利地形,便堅守陣地,不與交鋒。

當時,東吳的一支軍隊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軍包圍,要求陸遜增援。陸遜不肯出兵,並對衆將說,夷道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等我的計謀實現,那裏自然解圍 陸遜手下的將領見主將既不攻擊蜀軍,又不援救夷道,以爲他膽小怕戰,都很氣憤。衆將領中有的是老將,有的是孫權的親戚,他們不願聽從陸遜的指揮。於是陸遜召集衆將議事,手按寶劍說:“劉備天下知名,連曹操都畏懼他。現在他帶兵來攻,是我們的勁敵。希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爲重,同心協力,共同消滅來犯敵人,上報國恩。我雖然是個書生,但主上拜我爲大都督,統率軍隊,我當克盡職守。

國家所以委屈諸位聽從我的調遣,就是因爲我還有可取之處,能夠忍受委屈,負擔重任的緣故。軍令如山,違者要按軍法從事,大家切勿違反!” 陸遜這一席話,把衆將領都鎮住了,從此再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了 陸遜打定主意堅守不戰,時間長達七八個月。直到蜀軍疲憊不堪,他利用順風放火,取得了最後勝利。

劉備逃歸白帝城,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