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精選

勵志故事 閱讀(2.37W)

在中國國內,有很多關於當代名人的勵志故事都是很值得一看的,那麼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精選

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精選:被驅趕的劉德華

爲了拍攝首部打拐電影《失孤》,“天王”劉德華現身南昌,根據劇情要求,電影採用隱蔽拍攝的手法。

在劇中,劉德華扮演一位在公交站臺四處張貼尋人啓事的農民,所以他的裝扮就是地道的農民:穿着卡其色老式春秋衫,留着凌亂短髮、鬍子,斜背黃色的大包包,頗有“犀利哥”味道。農民裝扮,加上劉德華超人的演技,雖然街上人頭攢動,但沒有人認出來他竟是劉德華。喜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一名年輕的警察從此路過,發現了正在站臺張貼尋人啓事的劉德華,就毫不客氣地上前驅趕他,警告他在公共場地亂貼啓事破壞了環境,還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劉德華愣了一下,馬上明白警察把自己誤認爲是真正亂貼啓事的農民了。他沒有解釋,而是像真正的農民那樣,驚慌逃竄,一腳踩到馬路牙子上,劉德華的腳扭傷了。

警察走後,劇組的工作人員急忙跑過來扶起劉德華,關心地詢問他的腳傷,好奇地問:“你爲什麼不解釋一下,你可是大名鼎鼎的天王啊?”劉德華拍了拍身上的土說:“有什麼好解釋的,這位警察是個好警察,他在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我剛纔解釋自己是誰,他一定會不好意思。我寧願被他誤會,也希望他能繼續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說到此,劉德華幽默一笑:“再說,咱們也不吃虧啊,有了警察驅趕我,電影效果肯定更逼真,這種機遇可不是輕易能遇到的啊。”

劉德華雖是娛樂圈裏著名的“天王”,卻毫不高傲驕矜,而是把自己放到普通人的地位,懂得尊重別人的工作。他寧可自己被誤會驅趕,也要成全一位警察認真履行職責,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精選:張國立巧思妙解

馮小剛導演的賀歲電影《私人訂製》“優質剛材”新聞發佈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張國立應邀擔任該場發佈會主持人。一開場,張國立便給多年的好友馮小剛和葛優送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青花瓷瓶,待對方詢問原因,他含笑解釋說:“在得知要來這次發佈會當主持人的時候,我就在想,既然馮小剛‘訂製’我做主持人,那我也得禮尚往來,給二位‘訂製’一份禮物啊!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小小的瓷質瓶子。”“這裏面肯定有什麼說頭!”葛優忙不迭地插話道。“當然有說頭啦!你和馮小剛相交20xx年了吧?20xx年在婚姻裏叫什麼婚?瓷婚!”就在觀衆都報以掌聲時,他笑着制止道,“別急啊,還有呢!要是套用北京話,‘瓷’還能講成什麼?瓷實,也就是鐵哥們!現在可以鼓掌了!”於是笑聲一片,掌聲四起。

此中,張國立從兩個層面回答了問題。對“送禮原因”,他援引“禮尚往來”之熟語,巧取《私人訂製》之“訂製”,既理據充分又契合,自給人以智慧風趣之感。至於“送瓷瓶原因”,解說則更爲高妙,“婚姻”之比,可見友情之深。20xx年“瓷婚”之際,送上一個“瓷實”的瓷瓶,豈不是意義非凡?而張是二位共同的朋友,可謂人所共知。如此,觀衆便能從禮物中感受到他對友情的珍視,進而由衷地爲其巧思妙解而喝彩。

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精選:給自己縫最後一針

那年他只有17歲,父親生意失敗,他毅然接過壓在父親身上的負債。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電影時,有一個鏡頭需要他和許多人打打殺殺,因爲太過入戲,他不小心踢到了廢鋼,腳上頓時鮮血直流。導演望着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慘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醫院。可是他很明白:這一去醫院,勢必要換演員,自己的“星路”也許從此就斷了。此時此刻,他彷彿看到了父親爲無力償還債務而緊鎖的眉頭,便咬着牙對導演說:“我能堅持。”

於是,他忍着劇痛將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再用塑料袋簡單包住腳,穿上鞋子繼續拍攝。血,把一個塑料袋染紅了,他換了第二個,又染紅了,他換了第三個。周圍的演員看着這個17歲的孩子臉色越來越白,虛汗浸溼了他的頭髮,紛紛勸他先去醫院,他只是使勁地搖頭。拍完戲的時候,他已經換了4個塑料袋子,幾乎要暈倒了。

送到醫院,大夫說,再晚來一會兒,人就完了,而且,極有可能得破傷風,甚至危及生命。清理完傷口,給他縫針前,大夫讓他籤“生死狀”。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堅強是17歲的普通孩子臉上少有的。在大夫給他縫針時,沒有打麻藥,大夫讓他閉上眼睛,可他就那麼看着——不喊、不叫、不哭,目不轉睛地看着大夫一次一次地把針插入自己的肉裏。

縫到最後一針的時候,他突然對大夫說:“最後一針讓我來縫!”那一刻大夫驚呆了。做了這麼多年的醫生,他從沒見過有人在不打麻藥的劇痛中如此淡定地看着醫生給自己縫針,更沒有人要求過自己縫最後一針。望着大夫驚詫的雙眼,他居然笑了,“沒有嘗試過的人生,我都想嘗試一下。”如此豪邁的一句話,震驚了所有在場的人。

在後來的演藝事業中,他曾折斷過胳膊和腿,仍然不曾哭過。只要能堅持,他從不退縮。

因爲他從給自己縫針的那一刻就已經明白:遇到任何事,哭是沒有用的。疼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走的一步,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打拼,沒有人會輕輕鬆鬆取得成功,即使是名人的兒子。

他就是當紅影星謝霆鋒。

中國當代勵志的名人故事精選:俞敏洪的四瓶水

在我們前面有一瓶水,因爲它是好東西,每個人都想得到它。爲了能夠得到這瓶水,我拼命向前跑,結果在我快要抓住這瓶水之前,水被別人拿走了。但是不能因爲別人拿走了這瓶水,我就不向前走,我一定還要繼續向前走。這個時候,我會發現前面還有一籃子鮮花在等着我。當然,我走到鮮花面前時,可能它又被人拿走了。但是這個時候我依然不能絕望,我知道失去了鮮花,前方還有東西在等着我。我還要繼續向前走,走得更遠,也許我心愛的人就在那裏等着我。

這就是俞敏洪經典的一瓶水理論。失去的背後,還可能得到其他東西。有時候,你失去了一瓶水,卻可能得到一籃鮮花,只要你不停下腳步。俞敏洪大學聯考三年才考上大學。第一年,他的最高目標是江蘇省常熟地區師範學院,沒考上。第二年,他的目標仍然是江蘇省常熟地區師範學院,但還是沒考上。俞敏洪堅定不移地考了第三次,結果進了北大。

這瓶水,告訴我們的是不放棄。

有一次,俞敏洪在黃河邊,用礦泉水瓶灌了一瓶子的水。黃河的水特別渾濁,簡直不忍卒睹。他就將水放在路邊,耐心地安靜地等待。一個小時之後,俞敏洪驚訝地發現,那瓶渾濁的水變成了兩部分,四分之三的水變清澈了,只有四分之一是沉澱下來的泥沙。

俞敏洪是這樣詮釋的:假如我們把這瓶水清澈的部分比喻成我們的幸福和快樂,而將那些渾濁的、沉澱的泥沙比喻成我們的痛苦。當你搖晃一下以後,你的生命中整個充滿的就是渾濁,是彌散不盡的痛苦和煩惱。但是當你把心靜下來以後,儘管泥沙總的分量一點都沒有減少,但是它沉澱下來了,就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當一個人的心沉靜下來,不瞎攪和,你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就一定是幸福和快樂的。

這瓶水,告訴我們的是不自擾。

在談到英語學習的方法時,俞敏洪常舉的一個例子是,如果你渴了,讓你喝一桶水,你肯定喝不下去,但是讓你喝一瓶水,你就能喝下去。所以當你只能喝一瓶水的時候,千萬不要有喝一桶水的胃口,否則,你會把自己撐死的。俞敏洪因此常常告誡大家,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或者能帶來良好結果的事情。

這瓶水,告訴我們的是不貪婪。

俞敏洪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如果往前追溯的話,有四瓶水,奠定了他日後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俞敏洪上大學之後,宿舍裏的四個人每人一個水瓶,打熱水很遠,需要二十分鐘的時間,一開始,各人打各人的水,俞敏洪想:打一瓶水也是打,幹嗎不一下打四瓶水呢?於是,他就每天打四瓶水,就這樣,他爲同學們打了四年的水。爲別人打一瓶水,容易;爲別人打整整四年水,就不那麼容易了。俞敏洪做到了,他爲此得到的回報是,當他艱難創立新東方的時候,他的幾位在美國的同學,毫不猶豫地放棄優厚的待遇,回國加盟,和他一起創業。

這瓶水,告訴我們的是厚德載人。

什麼樣的瓶子,就裝什麼形狀的水;什麼樣的眼光,看到的就是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胸懷,就做什麼樣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