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關於銷售的正能量小故事

勵志故事 閱讀(7.41K)

一個好故事不僅不會被拒絕,甚至會被快速傳播,產生社會化品牌效應。一起來看看關於銷售的正能量故事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銷售的正能量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關於銷售的正能量小故事

關於銷售的正能量小故事:給客人的汗水標價

顧客去酒店吃飯入住,一邊可以免費健身一邊還能贏得午餐,這似乎讓人有點難以想象。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酒店不僅沒有貼給顧客午餐費,反而節省了許多成本。如此雙贏,聽起來像一個天方夜譚,可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郊區的皇冠假日酒店,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創造這個雙贏局面的正是皇冠假日酒店的首席執行官艾倫·阿格霍爾姆。

20xx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舉行之後,艾倫·阿格霍爾姆首要關心的問題就是怎麼讓自己的酒店更環保。

一次,艾倫外出回來時經過一個健身中心。透過玻璃,他看見裏面很多男女正揮汗如雨。艾倫算了一下,此時健身中心有10個人在運動。他們產生的能量該是多麼可觀,可就這麼白白浪費了,真可惜!艾倫不禁自言自語。他的助手說:“健身中心可就是靠顧客的汗水賺錢呢。”

艾倫一邊點頭稱是,一邊問助手:“如果把這些汗水轉移到我們酒店怎麼樣?”

“轉移?您想把健身器材搬到酒店裏去嗎?”助手問。

“是的,我想讓顧客運動產生的能量幫我們發電!”艾倫興奮地說道。

回到酒店之後,艾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一個健身器材公司老總取得聯繫,說要高價購買幾臺健身自行車。在電話裏,艾倫希望健身器材公司的技術人員能幫他一個忙。對方答應了。

皇冠假日酒店的大堂很快就安裝了這些健身自行車。不過,自行車的出現很快就招來酒店工作人員的非議:哪個顧客願意掏錢在飯前健身,然後又滿頭大汗去吃飯?艾倫不語,只是笑着拿出一個精美的廣告牌向衆人展示:免費健身,用您的汗水贏取免費午餐吧!

隨後,艾倫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所有人。原來,他讓健身器材公司的技術人員將自行車改造過了。改制過的自行車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可以將顧客在騎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收集起來,然後轉換成電能存貯在電池裏。之後,艾倫又請來一些專家,想辦法讓電池裏的電匯入到酒店供電系統。艾倫的想法是,讓顧客免費騎車健身,然後用他們“發”的電折算餐費。爲此,他特別在廣告牌上註明了折算標準:發10度電(相當於騎固定自行車8至12分鐘)便可以獲得價值33美元的餐券。

艾倫的“騎車發電贏午餐”活動啓動之後,得到了很多顧客的認可,他們經常是一邊踩自行車,一邊瞄着計數器,看看已經騎了多久。“能夠免費健身已經很不錯,我們的汗水竟然還可以換得午餐,爲什麼不幹?”很多顧客興奮地說道。

對於皇冠假日酒店來說,他們更是大贏家,因爲他們不僅節省了發電成本,還招來了更多的顧客。最關鍵的是,皇冠假日酒店因此獲評“斯凱爾國際生態旅遊獎”,成爲世界最環保的酒店之一。

給客人的汗水“明碼標價”,艾倫·阿格霍爾姆就是這樣靠健身器材爲顧客和酒店帶來多種效益。酒店和健身器材似乎沾不上邊,但搭配上一個絕妙創意之後,它們就發揮出無窮魅力,讓人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說,創意時時有,就看我們能不能挖掘得到。

關於銷售的正能量小故事:“左位效應”賺了你的錢

你有沒有常常遇到這樣一類事:你買了一件特別漂亮的衣服,朋友問及價格,你常順口回答“一百多”、“二百多”等並不準確的大概數,而事實上,衣服的準確價格卻是199元或299元!沒錯,是你的感覺欺騙了你,這種感覺在消費者行爲學中被稱爲“左位效應”。

如果你是蘋果用戶,你也許還沒有注意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你在itunes和App store購買軟件產品後,一般會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後收到蘋果通過電子郵件發過來的發票。事實上這樣做的後果是,減少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所感覺到的“付款之痛”。經濟學家認爲,將消費和付款分爲兩個過程,減少“付款之痛”能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更可恨,他們會在一個月之後才把你的信用卡賬單寄到家,到那時你會發現。爲時已晚。

關於銷售的正能量小故事:隨性的經營,隨性的存在

店名:Just in 花式撞球俱樂部

店址:浙江中路229號百米香榭3樓

老闆娘:強展玥(26歲)、侯培麗(26歲)

營業時間:10:00——凌晨2:00

介紹:

老闆娘有着8年的球齡,撞球對於她來說,儼然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爲這份對撞球的熱愛,所以,便有了Just in 花式撞球俱樂部。俱樂部是五位合夥人合辦的,經營Just in撞球館對老闆娘來說,是一種樂趣。有了這裏,便有了5個昔日球友,如今經營夥伴的相聚場所,一起打球,一起做事業,一起看着撞球館從默默無聞到生意興隆。6年多了,現在的老闆娘似乎更雲淡風輕了,她說,Just in更追求一種隨性的經營,無需談理想,無需談規模,只要做得開心,就已經足夠了。

原因

百里香榭的商鋪一個連一個,琳琅滿目,Just in花式撞球俱樂部的店招並不顯眼,但要找到它卻一點都不難,上了三樓,“啪塔、啪嗒”撞球的聲音便成了最好的招牌。

和許多經營者開店的原因一樣,Just in誕生的初衷也是因爲興趣與愛好。老闆娘說,之前,他們幾個朋友總是聚在一起打球,每週大概會玩上2、3次,而他們算了一筆賬,如果打上30年,這筆費用就足夠開上一家撞球館了。由此,Just in便如此誕生了。

5個好夥伴,共同出資100萬元,Just in從有想法到開業,只花費了半年時間,頗有些說幹就幹,速戰速決的味道。20xx年,Just in花式撞球俱樂部在位於浙江中路的百里香榭商業街開門營業,600平米,17張球桌,既專業,又休閒。老闆娘說,當初看中這塊商鋪,是因爲這裏毗鄰地鐵,交通便利,周邊商業繁華。而Just in的定位也是中高端的,花了一番心思做裝修,希望成爲一個白領打球、聚會、交友的場所。

而讓老闆娘至今比較自詡的是,Just in曾經是上海第一家純美式的撞球館,這在當時成爲了一個賣點。

“美式撞球和英式斯諾克相比,後者是嚴謹的,對氣氛和人數,甚至時間長度都有較嚴格的要求,打球的人不苟言笑,而美式撞球卻是隨性的,輕鬆的,無論多少人都可以玩,可以將玩撞球,變成一種社交的方式。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老闆娘說。

雖然,如今美式撞球館已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對於自己的突破式經營,老闆娘還是津津樂道的。

開店

沒有一家店會從一開始就門庭若市,Just in也是如此。開業之初,老闆娘也做了不少的宣傳,自己做了宣傳PPT,在朋友圈子裏傳播,朋友傳朋友。Just in也是上海第一個建立的QQ羣的撞球館,通過網絡與口碑,它的名字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挑選媒體做軟文,與電視臺合作做節目,這些是不可或缺的營銷手段,同時,銷售會員卡,也是Just in用來犒勞客人的一種方式。凡是購買會員卡的顧客,都可以享受7——9折的優惠,同時可以優先訂桌、參加俱樂部比賽,並且可以免費存放球杆。而每次裝修或搞活動時,Just in都會以較便宜的價格銷售會員卡或優惠券,而這些,都爲Just in招攬來了不少客人。

做比賽,是撞球館區別於其他經營場所的一種營銷方式。老闆娘說,經營6年多來,Just in已經做了大大小小許多場比賽,除了在自己場館內的比賽外,也包括與其他撞球館一起合作的聯賽,分主客場比賽,每週產生周冠軍,最終決出總冠軍。

老闆娘說,其實做比賽並不會招攬太多的客源,而其目的,主要是爲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有比賽就有觀賽者,這讓Just in聚集了人氣,也讓來玩的球友感受到了激烈的比賽氛圍。“玩球的人總喜歡扎堆的,人多,總是熱鬧的。”老闆娘笑着說。

Just in總喜歡求新、求變,也正因如此,在成爲上海第一家純美式撞球館後,這幾年中,Just in還誕生了好幾個“第一”。上海第一家有比賽用桌的撞球館就是其中之一。

老闆娘記得那還是20xx年開業之初的事情,那時,9號球全球錦標賽在臺灣地區舉行,而當時,比賽用桌正好是Just in訂球桌的品牌代理,於是,老闆娘他們便買下了一張。這張桌子的價格比普通球桌貴了3倍,因此,Just in便把它放在了撞球館最醒目的位置,作爲了一種營銷噱頭。雖然,在這張桌子上打球,費用要比普通桌貴一倍,但許多客人都喜歡嚐嚐鮮,感受一下國際級比賽的味道。

訣竅

或許是因爲女性的緣故,老闆娘特別能夠體會女性球迷、球友的心情,於是,從女性角度出發做一系列的營銷,也成了Just in在衆多撞球館中脫穎而出的一大訣竅。

Just in衆多個“第一”中,第一家女性免費的撞球館便是又一大賣點。在特定時間段裏,女性顧客只要在Just in點上10元的飲料,便可以在免費的女性專用桌上玩球,這一促銷手段,也因此吸引了許多女客人。

“以前,玩撞球總是男性客人居多,一桌子男生總是會顯得比較無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女性瞭解到美式撞球的魅力,從而對此產生興趣。而如果一桌客人有男有女,那玩起來會更熱鬧,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老闆娘打趣地說。

盈利

就像老闆娘的隨性那樣,Just in的經營也是如此的隨性,以至於經營一年後,老闆娘和她的夥伴們,將盈利看成了一種突如其來的喜悅。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因,只是在一次重新裝修之後,Just in就從一開始生意起起伏伏,走上了正規,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此後,Just in嘗試着在普陀區開過一家分店,大小規模與這一家類似,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有些偏,交通不方便,普陀店經營不久後,就因爲情況不理想而關門歇業了。於是,老闆娘就想着,只做現在的這家店,不去圖規模擴大,也不去圖連鎖經營,只一門心思的做,不需要賺大錢,只要不虧本就好。

截止目前,Just in已經擁有了3000多位會員,經營毛利率大約維持在20%左右。生意最好的時候,日營業額可以破萬。

如今,Just in做得最多的還是老客人,玩撞球已經成了許多人的一種習慣,有不少人是從Just in開業一直玩到現在,看着它一點點的長大,習慣已經成了一種感情。對於這些老客人,老闆娘和夥伴們也跟他們有了深厚的感情,就連結婚時的伴娘,也是這裏的球友。

老伴娘說,現在的Just in不會再做太多的活動,也不會再去追求太大的突破,他們只想把這裏當成5位好朋友聯繫感情的地方。短則2周,長則兩個月,5位好友總會在這裏碰一次面。而Just in會爲了彼此的興趣和愛好,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