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歷史演義>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歷史演義 閱讀(1.37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篇1

暑假裏,我有幸讀到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是:劉備本來是一位賣草鞋爲生的人,因爲聽說幽州太守劉焉招兵,於是就去投奔劉焉。在路上與張飛、關羽相遇並結爲兄弟,他們三人一起投奔劉焉去了。劉焉死了以後劉備也招了點人馬,駐紮在了新野,開始自己的事業。他們又“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來當軍師,幫助出謀劃策。開始關羽和張飛不服諸葛亮,直到諸葛亮打了一場大勝仗,他倆才心服口服。之後,通過劉、關、張三人的努力,他們與曹操、孫權一起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國號爲蜀,曹操國號爲魏,孫權國號爲吳。後來,關羽因爲太過於驕傲了,就把他把守的荊州給丟了,還被捉到吳王孫權的手裏,被殺了。張飛因爲和關羽結爲了兄弟,所以想報仇,可是卻被手下給害死了。劉備看到兩個兄弟都因爲吳國而死了,就不顧諸葛亮的`苦苦勸告,發動一百萬軍馬去打吳國,最後被打敗了,劉備也因此得了病去世了。太子劉禪繼承了父親的霸業。可他樂不思蜀,整天和姦臣一起吃喝玩樂,蜀國只好由諸葛亮來管理,過了一段時間,諸葛亮也因爲身體不好病死了。劉禪因爲沒有能力,就被抓到曹操那裏去了,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樣完了……

在這個歷史故事裏,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他對劉備忠心耿耿,對蜀漢忠心耿耿,自己死也想着蜀漢,這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種體現。諸葛亮非常聰明,打仗時不靠武力,靠智謀,也打了很多勝仗。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不能死記硬背,要用一種好方法來記,這樣才能記得快。

在這個歷史故事裏,劉備告訴我們做人要善良,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關羽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驕傲,否則就會象關羽一樣,丟了荊州又丟了性命。張飛告訴我們不要太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篇2

悟人生真諦,做平和之人——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風雲,大氣磅礴。書中人物各有千秋,講述了一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往事。

在經歷幾遍的詳讀之後,我對書中兩人頗有興趣,一是周瑜,三國時期,東吳孫權一派的少年都督;二是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劉備帳下軍師。這兩個人曾一同指揮過赤壁之戰,顯然是友;而諸葛亮又三氣周瑜,最終使一位心胸狹窄的少年英雄氣鬱身亡。

先說周瑜,他是東吳的大都督,年少便得到吳侯的賞識,又得美女小喬爲妻,可謂是春風得意,生活事業雙豐收。就是這樣一位少年得志的奇人,最後卻落得爲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氣死於馬上。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又少年得志的人,結局竟顯得如此悲慘。爲什麼,只是爲了心胸狹窄,滿足自己的虛榮,情節跌宕起伏,讀來讓人惋惜不已。

年少的周瑜只爲一是氣短,從而造成了這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這不禁讓現實社會的我們,無不好好反思。而說道孔明先生,他值得我們反思的.又有哪些呢?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與龐統並稱鳳雛臥龍。他學識淵博,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做爲軍師,他一生奇聞奇事極多。曾主持過赤壁,獨演空城計……書中提到他的情節很多。其中我最喜歡也最佩服的是他與劉皇叔的那一段隆中對,當年劉備三請孔明,終於在最後一次見到了他,諸葛亮當然也不負其所望,爲他把後來六十年的戰略方針和計劃介紹了一遍。正是這一短短的隆中對,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諸葛亮的學識,更讓劉備以下開朗起來,看到了希望。也正是它,同樣反映出諸葛亮在隆中多年的修學沒有白費,從而才早就了這樣一位亂世才子,正是這淵博學識才造就了劉備的漢室天下。

總體老說,周瑜和諸葛亮只是書中的兩個代表人物,真正吸引讀者眼球的是這跌宕起伏的情節和亂世中的這些人的真情。正是有了這些情義才造就了書中這些有血有肉,風格各異的人物。正是有了他們才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故事的結局由晉朝司馬一世統一落幕,這真正意義上見證了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古語,這場亂世最後也終得安定。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篇3

從《三國演義》裏,我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好戲:劉關張桃園結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火燒博望,空城計,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這些動人的故事真讓人拍案叫絕!

每一出好戲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個主角都有鮮明的個性。比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陰險多疑,司馬懿的自作聰明,張飛的粗中有細,關羽的忠貞仁義,周瑜的嫉賢妒能,魯肅的忠厚善良……每一個人物都被羅貫中刻畫的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如一幅幅動人的畫卷,讓人看後讚不絕口!

今天,我要重點說一說劉備和曹操。劉備是蜀國皇帝,是羅貫中心中的正統;而曹操是魏國的皇帝,同時也是作者要故意貶低的角色。此二人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孟德認爲當時天下只有劉備和他纔是真英雄,其他的.人均是無名之輩。劉備是漢室宗親,曹操是漢室之後,他們給後人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我對這兩人的看法也大相徑庭。

曹操奸詐多疑,心狠手辣。諸葛亮根據他的弱點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火燒博望,三把大火燒的曹操如驚弓之鳥,談虎色變,聞風喪膽。曹操曾經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從中不難看出他是何等心狠手辣,就連自己的救命恩人也不放過,真是恩將仇報,禽獸不如。他還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從而導致了一個個名士之死:許攸多才,曹操曾赤腳迎許攸,但後來發現他驕傲狂妄,目中無人,就借刀殺人,除掉許攸而後快。楊修是曹操肚中的蛔蟲,知道他的心腹事,只是偶爾的和他開開小玩笑,最終卻招來了殺身之禍。神醫華佗是真心真意的爲曹操看腦病,他卻以爲華佗是關羽的朋友,有意陷害她,不問青紅皁白就殺掉了一代名醫。曹操做的錯事真是比比皆是,這一個個充滿血腥的故事讓他的很多將士都心驚膽寒,敬而遠之。就連徐庶這樣的名士進曹營後也是一言不發。

再看看劉備,論才智,他可能沒有曹操聰明;論謀略,他可能沒有曹操出色;論武功,他可能沒有曹操高強。但他心繫天下,心胸寬廣。桃園三結義,劉關張許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劉備對關羽、張飛更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使關張心甘情願地爲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劉備三請諸葛亮,以誠相待,風雨無阻,這讓諸葛亮無限感激,同意輔佐劉備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三讓徐州,心胸坦蕩,不乘人之危,不愧爲真君子!劉備摔阿斗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從中不難看出他愛惜人才,知人善任;他不以貌取人,禮賢下士,正因爲這樣張鬆才心甘情願地把原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這樣的明君誰不喜歡?這樣的皇帝誰不愛戴? 這也是蜀國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主要原因。

《三國演義》不愧爲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我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想,都有很大的收穫。從一個個故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啓示:生活中我們不要爲得到一點點小便宜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工作中不要爲一點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自命不凡;人生中不要爲一點點失意就耿耿於懷,怨天尤人。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廣闊的就是人的心靈。”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也曾經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俗話說得好:“宰相肚子能撐船”。那就讓我們做一個心胸寬闊的人吧!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篇4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後,一切又從頭”

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家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衆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性格直爽的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成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歷史總是在不斷改變。

書裏的人物多種多樣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我最佩服的當然還是諸葛亮。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卻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三國演義》有兄弟,有敵人,有謀略,有忠心,有奸詐,有陰險,演繹了歷史的變遷,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感情、比星閃得還美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人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2020關於名著《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篇5

“東漢末狼煙不休,常侍亂朝野陷,阿瞞挾天子令諸侯。踞江東志在九州,繼祖業承父兄,既冕主吳越萬兜鍪……”中華歷史在“晉”這個朝代出現以前,到各路英雄紛起,吳,魏,蜀三國鼎立,再到最後的司馬氏一統天下。《三國演義》中,無數有血性,有靈魂的人物在羅貫中筆下熠熠生輝,跨過漫漫歷史的長河,震撼着我們的靈魂。

曹操,多疑險惡的陰謀家,殘忍奸詐的奸臣。在接觸《三國演義》之前,我所聽到的對曹操的評價,始終離不開詞彙。但我最初知道的曹操,是的那位樂觀奮發、自強不息的詩人。縱使熬不過歲月的洗禮,鬢已霜的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志向,創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千古名句,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畫下了絢爛的一筆。《三國演義》始終是一部野史,它融入了太多羅貫中的個人感情。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又有誰是真正無辜的呢?沉下心,不被誘導性的文字所幹擾,細細地分析《三國演義》中每一回情節,我堅信着曹操,是當之無愧的真英雄。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許劭曾這樣評價曹操。心狠手辣是他的保護色,多疑是他的心性。刺殺董卓失敗後的曹操,經陳宮的幫助,見到了呂伯奢,並受到了熱情的款待。但由於誤會,他對呂伯奢一家痛下殺手。即使後來得知真相,他卻毫無悔過之心,狂傲地說出“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人生信條,震驚了陳宮,使其棄曹而去。每當我想起曹操刀下無辜人的冤魂,都不禁頭皮發麻。狂,太狂了。曹操是一隻自私又倔強的狼,即使爪間沾滿血液,也要徑直地走向心中的遠方。

他也驕盈自滿過於輕敵。赤壁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在這場戰役中,周瑜的名字開始婦孺皆知。曹操的'部隊實力強大,但曹操因驕縱輕敵卻沒有采取正確的戰術。最終,在孫劉兩家的夾擊下一敗塗地。他也曾因慢待張鬆而坐失西川。但沿途中猛獸的攻擊並沒有使狼放棄,受了傷的他舔舐着胸口粘稠的血液,閃着幽光的眼睛盯向下一隻獵物。

“挾天子而令諸侯”,曹操把持朝堂,控制中央政權。“許田圍獵”,他縱馬直出,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獨屬獻帝的“萬歲”,伏完“爲國捐生”;耿紀、韋晃“五臣死節”。曹操是讓漢臣恨得牙癢癢的“國賊”。狡猾的狼懂得如何挾持牧羊人來達到控制羊羣的目的,他從不隱瞞自己的野心,尖牙暗中劃過牧羊人脆弱的脖頸,狼爪伸向更遠的地方。

曹操求賢若渴,重用人才。他曾跣足迎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爲了得到關羽,他多次讓步,同意了關羽三個“荒誕”的要求,甚至日行千里的《三國》名馬——赤兔。即使後來關羽離開曹營,斬殺曹將,惜才的他也沒有追殺關羽;沮授拒絕投降,曹操在殺了他之後,卻嘆息“吾誤殺忠義之士也!”命厚禮殯殮,爲其題墓“忠烈沮君之墓”。狼是羣居動物,聰明的狼從不吝將自己的肥肉與同伴共享,因爲他明白只有同伴的輔助,他才能走得更遠。

他足智多謀,指揮若定。征戰張繡時,他巧用“望梅止渴”使軍士口皆生唾,由是不渴。“安衆設伏破張劉”,“抹書間韓遂”,“割須棄袍”等,也無不體現了他過人的智慧。他還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濮陽城曹操大戰呂布,曹操領衆將,率兵入城。

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誰肯向前!”面對勁敵,狼迅速在腦中組建出進攻的方式,滿月之下,一抹玄影縱身而躍,在他的身後,黑壓壓的狼羣伺機而動。同伴們撕咬着倒下的敵人,狼仰頭長嗷,他的眸裏濺滿了興奮。

知道狼用血肉走出的道路,最終卻是狐狸竄到了終點,曹操的結局令人惋惜,但他卻在崩騰的歷史長河中打出了一束最洶涌的浪花。放眼《三國演義》,曹操,他是最真實的英雄,他有耀眼的靈魂,卓越的才能,奸雄又如何?漢賊又如何?任由他自詡三國第一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