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歷史演義>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15篇)

歷史演義 閱讀(1.5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東周列國志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15篇)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東周列國志》這一本書。裏面講了《寒食的來歷》、《大義滅親》、《曹劌論戰》等等。我覺得《曹劌論戰》最好看。

在當時,曹劌是個隱士,很有謀略的隱士。當時魯莊公請他去當官。曹劌說:"你們吃肉的沒有謀略,幹嘛找我吃野菜的`。"莊公說:"吃野菜的聰明,吃肉就不遠了。"

當時,齊國打了勝仗,驕傲自大。齊國又來向魯國叫陣了,向曹劌擊鼓挑戰。但曹劌沒有出戰。第二次齊國又來擊鼓叫陣了,曹劌還是很冷靜,沒有出戰。直到第三次,曹劌一鼓作氣,把齊軍殺得潰敗。曹劌看到齊軍大敗,但沒有追,而是上車看旗子,看到旗子很凌亂;又下車看了車馬印,看到車馬印很亂;才下令追擊。魯莊公問:"爲什麼這樣做?"他說:"恐怕齊軍有詐。"

我要向曹劌學習,學習他的先想後做。我們家剛剛裝修好,有個木匠很有趣。他做傢俱的時候,想也不想,拿起榔頭就做,動作非常快。然後做好了,但做錯了,於是重新返工,又是砰砰地敲掉,等於白做。這個木匠師傅應該向曹劌大師學習。我要向曹劌學習他的謹慎。他下車兩次察看軍情才下令趁勝追擊。我們拿到題目,先得審題,不能馬上就做,否則會掉進陷阱,打了敗仗。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2

書是教會我們做人的良師益友,是給予我們知識的無形老師,是陶冶我們性情的神奇之藥,是引領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金色鑰匙。《東周列國志》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東周列國志》記述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烽火歲月,刀光劍影,羣雄紛爭,充滿着危機四伏的味道。書中一個個小故事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如《千金買笑》《退避三舍》《完璧歸趙》《紙上談兵》等。孫臏圍魏救趙,告訴我們要有時不能硬拼,而要攻其要害;越王勾踐殺文種告訴我們"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退避三舍告訴我們要一言九鼎,一諾千金;楚王斷帶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凡事要寬容大度。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齊桓公以管仲爲相,不計前嫌,知人善任;宋襄公仁義待人,一言九鼎;晉文公恪守承諾,終成霸王;秦穆公胸懷寬廣,以禮待人;楚莊公改過自新,問鼎中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這些君主們個性鮮明。可以說,正是靠着他們的優點才稱了霸。要當一個成功的人,就必須具備仁義、寬容、自省、任用賢能的智慧。

任賢圖志,可以興國安邦;而疏賢失政,則可以亡國亡身。衛懿公因好鶴而亡國;吳王夫差,雖然早期發奮圖強,但後來寵信佞臣伯嚭,賜死賢臣伍子胥,以致國滅。既要在王者身上看到他們的優點,也要在敗者身上看到缺點,吸取教訓,這樣才能使自己揚長避短。

《東周列國志》真不愧爲一本華夏經典!它教會了我應以史爲鑑,從前人身上看到教訓,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也教會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3

之前,我在網上買了一本書,叫《東周列國志》。它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發生的故事。我買回家讀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也感受到書中人物的內心與東周各國滅亡的原因,讓我好想走進了春秋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既混亂又精彩的時期,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新的封建社會制度開始形成。西周滅亡後,東周建立,但因沒有約束力,各地諸侯稱霸一方,經千百年的戰爭,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先後的上歷史的舞臺,演出各種精彩緊張的歷史故事。這本書中講述了春秋列國時的'許多史實,如"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

這本書中有許多道理,在負荊請罪中,藺相如爲了國家利益,沒有與廉頗不合,而是處處讓着他。而廉頗知道了藺相如的苦心,竟背上荊條向藺相如謝罪。我學到了藺相如顧全大局與廉頗知錯能改的精神。在重耳出亡中,重耳因被人打敗,逃離國家,帶着門客受苦受累。有一次,介子推端來一碗肉湯,重耳問肉哪裏來的,介子推說是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重耳淚流不止。機子推一心爲主,竟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真是一個好臣子。

《東周列國志》是一本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的書,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希望大家看一看。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4

離思羈愁日欲晡,東周西雍此分塗”每當我讀到這句詩時,我都會想到我看過的一本書——《東周列國志》,它令我百看不厭。

東周列國志是一本歷史書,從昏庸無道的周幽王講至秦始皇嬴政統一戰國。中間有41個動人心絃的小故事,如:鄭莊公掘地見母,齊桓公稱霸諸侯,宋襄公仁義誤國,楚莊王一鳴驚人,孔夫子周遊列國,諸如此類。這裏面的人物一個個被作者馮夢龍描寫地栩栩如生,有雄心勃勃的秦穆公;荒淫無道的晉靈公;貪婪虛榮的楚靈王;變法富國的商鞅等等。東周列國志將這段歷史生動的展現在我們眼前,使我歎爲觀止。

東周列國志中有許多意味深長的故事,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義臣智保趙氏孤兒》,這個故事爲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晉靈公武將屠岸賈因與忠臣趙盾不和,又嫉妒趙盾之子趙朔身爲駙馬,竟殺死趙盾家300於人,僅剩孤兒趙武被韓厥大夫救起。屠岸賈下令將全國一月至半歲的嬰兒全部殺盡,就是爲了殺死趙武,以絕後患。程嬰與老臣公孫杵臼上演“偷天換日”之計,以犧牲公孫杵臼的兒子和妻子爲代價,成功保住趙氏最後血脈。20年後,孤兒趙武長大成人,程嬰繪圖告之國仇家恨,趙武就殺了屠岸賈。

這個故事讓我也想起了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就要像程嬰與公孫杵臼那樣,做善事卻不求回報。我們要懷着一顆坦誠的心,要對朋友講義氣,遇到別人羞辱你的時候,要忍耐,找到適合的時機再發揮你的才能。這就是我讀趙氏孤兒案的感言。

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很想讀一讀《東周列國志》啊?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東周列國志》,它記錄了從東周開始的一些事幾乎每個故事都在講述一個道理,其中我最欣賞的還是——"褒姒千金一笑"與"平王遷都"這兩個故事了

這兩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洪德用重金買下了褒姒,獻給了周幽王,救了入獄的父親。周幽王見褒姒從不笑便讓大臣們出主意一位大臣說:"點烽火擂大鼓讓褒姒看各位諸侯慌張的樣子興許有用。"誰知褒姒真的笑了。一段時間後,申國來犯周幽王召集諸侯時,諸侯以爲周幽王還想騙他們,便不理睬。最後周幽王被殺,褒姒被搶去作妾,隨後也自殺了。

我從這個故事聯想到了小時候大人經常講的"狼來了":一個小孩在山上放牧覺得十分無聊就以狼來了爲藉口戲弄山下大人,當狼真來了時大人不理睬,小孩被吃了。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做人就一定要守信,不能隨便騙人,否則會害己的。

後來我也想到了自己,我小的時候也十分愛惡作劇——騙個人什麼的。到頭來大家都不信任我了。後來我十分努力的`改掉了這個壞習慣,重新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欺騙別人一次,被欺騙的人會接受;被欺騙兩次,那個人會勉強接受;被欺騙三次,那個人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6

同學們!一月不見,可曾想我馬慶原麼?今天我爲大家帶來的書是《東周列國志》,相信很多同學都看過這本書,不少同學都寫了讀後感,現在,讓我來談談我對《東周列國志》的感受。

西周的最後一個皇帝"周幽王"爲了褒姒的一笑竟大動干戈,點燃了烽火臺,弄得諸侯團團轉,結果敵人真的來了,他又點燃了烽火臺結果諸侯們一個都沒來導致了西周滅亡。這是多麼愚蠢的做法,這和"狼來了"的性質不一樣麼

《臥薪嚐膽》最讓我敬佩的人是越王勾踐。他在越過輔佐君主。一次,吳國爲了報以前越國侵犯的仇,發兵伐越,結果大敗,後來吳國君主死後。波的兒夫差繼位吳王。他打敗越國後,越國勾踐求饒,吳國答應了。與施工見到了吳國養馬,而且整天穿着童僕的衣服,天天斬草料餵馬,還舔過夫差的大便,夫差見勾踐如此忠心於他,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其實,他每天都要臥薪嚐膽,不忘國恥。就這樣,20年後,文中訓練的.精兵終於滅了吳國。他那種短時忍辱,最後報仇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假如我們因爲一時衝動而導致結果不堪設想時就完了。

最後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但他逼迫百姓們修建萬里長城,是百姓們感到絕望。後來陳勝和吳廣將軍舉行了農民起義,秦朝滅亡了。

從西周到秦朝,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永恆的國家,也沒有永恆的皇帝,只有永恆的人民,還有永恆的忠臣,謝謝!這是我的理解。我們大後天見。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7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叫《東周列國志》的書。

這本書記敘的是從西周末年周幽王朝政敗落敵人入侵,東周建立一直到六國被滅,秦始皇統一天下。

這裏講述東周時期的各位諸侯王互相爭戰,互相將自己國家的太子送到別的國家談和當人質,這種方式讓我感到古代人思想的.落後,心眼不好,而且一道各國發生矛盾,兩國交戰時,被攻的一方城內除了衛兵之外還要讓百姓也扛上斧門。棒子。錘子來守城,真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大王是怎麼想的,衛兵就要保護百姓,讓百姓先撤,如果百姓也要戰鬥,那衛兵和百姓有什麼差別,百姓當不當衛兵有什麼關係呢?這讓我感到古代人的精神、意志太落後,只會索取,會奉獻的沒幾個。而有一點讓我最痛恨的就是,爲什麼在守城彈盡糧絕時或天災人禍沒飯吃時,就把自己家的小孩子或是看到的小孩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不管是親戚的還是朋友的全都將小孩爲什麼小孩就要被大人或老人吃掉,爲什麼古時的大人就不能割兩塊自己的肉給孩子吃。古時的大人跟現在的媽爸跟本沒法比。我也不說了,大家都眼見爲實。爲什麼那麼殘忍,怎麼能他們也有捨不得的,但他們不是大家都餓着,寧願餓死,也不動孩子一個手指頭,而是兩家人交換孩子,互相吃肉!可氣!可恨!可惱

後來各國連年征戰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國,最後秦國滅了其他七國統一天下。這時東周呢?早就在歷史上記錄住了。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8

三國雖然有趣,但過於短暫;秦朝雖然勇敢,但過於殘暴;明朝雖然戰無不勝,但過於無能;只有東周呆若木雞纔是給人帶來無窮情趣。那些驚險的宮廷鬥爭,充滿智慧的外交故事、場面宏大的戰爭,各國國君賢納的感人故事,全面體會了東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

東周歷史的記載,離不開的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裏面精彩的故事,也離不開馮夢龍良苦用心地將紛繁蕪雜的.線索處理得有條不紊。《東周列國志》記述了從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五百多年的歷史事情。第一個故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從此,西周滅亡,春秋開始,春秋開始後,周王朝國力一蹶不振,取了代之的是強盛的諸侯各國們。映入腦海的是“春秋五霸”,後來,是”戰國七雄”。他們使中國國力突飛猛進,無論是軍事、教育、經濟還是政治都佔據了世界的一席之地。此外,我們現在經常用的很多成語,典故都來自《東周列國志》,如:一鼓作氣,完璧歸趙等等。

《東周列國志》最大的意義是得民心得天下的道理,在最後一回——三十回統一六國上說:二世殘暴,不得人心,雖兵甲數十萬,但義兵志也,次發反擊大戰,敵朝滅。

《東周列國志》這本書告訴我們爲人處世理,解決疑難,走出困境的事情,也有很多以理服人的論辯,我們可以從中吸取許多做人的智慧。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9

這本書由明朝的馮夢龍著作,看到第一句就會讓人想到一個人,一杯茶,一方驚木。我在書裏看到的是詩詞若干,人物如雲。而讓我喜歡的不僅是他的詩詞,感興趣的也不僅是他的故事,我在書裏看到了一個個謀略。

看穿越文的人或者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穿越者在現代是小白,到了古代就是人才。其實古代人真的就像大家想的那麼笨,那麼落後嗎?事實告訴我們並不是那樣的`,我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但是如果說文韜武略,你就算穿到古代也未必能及人家萬一。

古之智者,其思想過了千年依然讓我們歎爲觀止。除了四書五經,還有《孫子兵法》,還有《四大名著》,裏面的智慧多如繁星,而陰謀詭計也是讓人難以想象。剛看了《隋唐英雄傳》這在當下很火的一部電視劇,其中有一幕,李密使計欲讓隋朝滅於歌聲之中,結果無數歌女,孩童死於非命。這讓我想到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也深刻體會到了,權勢之爭,甚至戰爭,最遭殃的一定是百姓。而耽於享樂的楊廣竟然還聽着那個亡國之曲,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當然,李密之計很毒,縱觀歷史,這樣的毒計似乎很多,就算被稱讚的好計,也是不知傷了多少普通百姓性命。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姓名,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寥寥幾句,道不盡世事興衰。看這樣的書猶如醍醐灌頂,借古觀今,我們的安穩又是多少人的付出,在人與人的交往,對事件的處理,我們是否又能做到圓潤果敢。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知禮儀。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書都是公平的,明明白白的展現給每一個人,只是有多少人能靜觀書文,能做到學爲致用呢?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0

幾天前,我讀完了《東周列國志》,這是一本明朝作家馮夢龍寫的長篇歷史小說。

《東周列國志》講的是西周時期周幽王爲了博得妃子一笑,在驪山烽火臺上點燃燈火,戲弄各路諸侯,造成了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作亂,朝廷裏一片狼藉,天子變成了傀儡的局面。周王朝從盛興到衰敗,開始走向了末路,周王朝的各種禮制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本書最有名的要數“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和“戰國七雄”秦、齊、楚、燕、趙、魏、韓了。他們的出現和形成都和戰爭有關。如果讓我用兩個字概括整個東周時期,那我肯定是這兩個字——亂世!

《東周列國志》這本書講的是整個東周時期發生的一些歷史事件,所以一定有許多人物,最主要的有: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稱霸諸侯的齊桓公、流亡多年的晉文公、一鳴驚人的楚莊王、仁義誤國的宋襄公、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變法強秦的商鞅、兵法如神的孫武、裝瘋賣傻的.孫臏、神機妙算的孫叔敖、百戰百勝的吳起、一夜白頭的伍子胥、完璧歸趙的藺相如、負荊請罪的廉頗、瞞天過海的李斯、周遊列國的孔子、有勇有謀的白起……

看完這本書,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明白了遇到危險要保持冷靜,做事一定要謹慎小心、隨機應變,不能相信一些心術不正的人等許多道理。看來這本書是對我們很有幫助的。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1

卜世雖然八百年,

半由人事半由天。

綿延過厲緣忠厚,

陵替隨波爲倒顛。

六國媚秦甘北面,

二週失祀恨東遷。

總觀千古興亡局,

盡在朝中用佞賢。

沒錯,這就是《東周列國志》的開篇詞,講的是整個東周列國的'整體情況。《東周列國志》是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寫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主要講了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故事,並且在每一章故事後面都有一個人物介紹,生動而又傳神。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臥薪嚐膽終吞吳》。在這個故事當中,吳王夫差爲了給父親闔閭報仇,去攻打越國,並戰勝了越國。但夫差不聽大臣伍子胥的勸告,沒有殺掉越王勾踐,而是把勾踐放回了越國。勾踐回國後,沒有顧着享受榮華富貴,他時刻激勵自己,天天睡在柴草堆裏,吃飯睡覺前都要去嘗一嘗掛起來的苦膽,以此鞭策自己不忘戰敗的恥辱。過了幾年,越國慢慢強大了,於是勾踐帶領訓練好的兵士,大舉進攻吳國,打敗了夫差,爲自己報了仇雪了恨。這就是臥薪嚐膽的故事,被後人廣爲流傳。

看了《臥薪嚐膽終吞吳》這個故事之後,想起了蒲松齡的一副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

臥薪嚐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2

中國古典名著中哪部誕生的成語最多?既不是紅樓夢,也不是三國演義,而是明朝人馮夢龍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像一鳴驚人、臥薪嚐膽、紙上談兵、完璧歸趙等這些我們熟悉的成語都來自這本著作。

想知道更多的成語嗎?想知道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東周列國志》吧!古人云:“亂世出英雄。”這本書可以我們認識許多豪傑。有雄心萬丈。的君主;有經天緯地的能臣; 有徵討殺伐的將士; 還有各種能人義士…… 這些鮮明的形象,將枯燥乏味的'歷史教科書,演變成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書上的故事生動、感人,一讀就能感受到古人特別的精神。如臥薪嚐膽告訴我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雪恥,要以超人的毅力刻苦自勵。而退避三舍更反映出了古人在戰場上不忘當年承諾。總之,讀《東周列國志》,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收穫:一是勵志,它激勵我們胸懷寬廣,目光遠大,以天下事爲己任;二是益智。

從兼併戰爭和宮廷紛爭中,可以學習瞭解到古人的政治謀略,提高警惕,防範奸詐小人和陰謀詭計;三是警示我們從昏君亂臣中得到啓示,瞭解歷史規律,增長知識;四是提高文化修養,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成語及故事。我推薦大家也來讀這本書。願大家在讀這本書時能收穫快樂!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3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東周列國志》,作者是明代的馮夢龍,這本書是十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小說。

本書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許多故事,此時諸侯割據,羣雄逐鹿。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在這個時期相繼出現,經歷了興盛與衰亡。本書一共有三十四章,從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

《東周列國志》選取了許多內容豐富的故事,其中人物描寫比較突出。讚揚了勵精圖治、胸懷寬廣的鄭莊公和忠心耿耿、有勇有謀的管仲一行人。諷刺、批評了昏庸、殘暴、無能的周幽王、衛莊公等,和姦詐狡猾的虢石父等奸臣。

我最喜歡“秦贏政一統平天下”這個故事。秦國是先將弱小的`韓國打敗;再趁趙國發生地震、災荒時將其消滅;秦王派王賁將魏國、燕國先後打敗。楚國是一個大國,秦將李信率二十萬大軍攻楚。他驕傲輕敵,終於兵敗,隨後派王翦用以逸待勞麻痹敵軍,打敗楚國;最終打敗了四十四年無戰爭,一直過着安逸生活的齊國,一統天下。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優秀的小說,爲什麼秦國能夠一統天下?這是因爲秦王會審時度勢、抓緊機會、做事果斷、知錯能改、作戰經驗豐富。並且手下文武官員極多。贏政自幼天資料聰穎,加上後天勤奮好學,最終成爲了一位出色的君王。

秦王抓住六個諸侯國互相征戰的機會,一舉消滅所有國家。

讀完這本書後,我們不僅學會了解許多史事,還能獲得許多啓發。

我們要學習秦王的勤奮好學、足智多謀。也可以學習他的計謀,秦王從弱小國先起兵,最後征伐強國,我們做題時也可以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在比賽中先打敗弱小的對手,再與強大的對手對抗……

我合上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4

《東周列國志》講述的是20xx多年前,周幽王無能,使得各路諸侯紛紛謀反,天下大亂。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介子推。他跟着着晉文王重耳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我很敬佩他的忠誠,有一次他在幫助重耳登上王位的途中,重耳很多天沒吃東西,餓得很是難受。於是介子推便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給重耳吃。我想介子推一定也很多天沒吃東西了,但他爲了重耳,能割下自己的肉給他吃,可見介子推的忠心。他使我想到了我國在抗日期間,也有許多對祖國忠心耿耿的`英雄。如王二小,他爲了祖國,把敵人引進我軍的埋伏圈內,但自己卻犧牲了性命。這難道不是對祖國的忠心嗎?明知把敵人引進埋伏圈自己會死,但他還是義無返顧的去了。但還有一些對祖國不忠的人,就是那些漢奸,他們沒有經受住敵人的威脅,而成了對方的走狗。

介子推還有一點令我敬佩那就是他很孝順。在重耳登上王位的時候,重耳要他當官,但他不肯,要回家贍養老母。於是重耳便放火燒山,但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出來。一開始我讀的時候,我覺得介子推很傻,放着大官不做,卻要回家贍養老母。但我轉念一想,介子推的父母撫養了介子推,但介子推年輕時就跟重耳四處闖蕩,現在清閒了,就應該孝順父母。但社會上有些人卻跟介子推相反。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有一位30歲的人,他離家出走了,因爲父母沒有滿足他的願望。我覺得,他這麼大不務正業還要父母撫養,還跟父母要這要那,不滿足就離家出走實在是不應該。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5

《東周列國志》是一本歷史書,它講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故事。既然是戰爭故事,那肯定就有許多人物:男女老少、勇敢的壯士、背叛者、聰明的君主、身強力壯的將軍……我喜歡聰明的晏嬰(晏子),他只用了兩個桃子,就除掉了其過三個兇猛的隱患;也喜歡不去的藺相如,他不畏強權,在關鍵時刻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還喜歡正義的伍子胥,雖然他背叛了自己的國家。那個時候出了許多名人,就連孔丘(孔子)也是那時候的人呢!

不過有一點我不明白,那時候的.人是那麼愛殺人,就連自己國甚至自己的家人也說殺就殺。他們只要是覺得該殺,或者是報仇、嫉妒之類的,就隨意殺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生命的寶貴,自殺的也不少,自己一想不開,或者是自己沒有犯什麼錯誤,殺了敵人,覺得自己也要同歸於盡,甚至是被別人懷疑了一下就自殺。連自己都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怪別人殺你嘍!生命只有一次,你要用他爲自己的國家作出貢獻,爲什麼說死就死,你自己死了你不覺得有什麼損失,那你的家人呢?他們都會傷心的。罷、罷,現在說也來不及了!

戰爭,只會給更多的人帶來死亡,還會傷了兩個國家之間的和氣,所以,請停止吧!我不想再看血腥的場面,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停止,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