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國學小說>

【推薦】《西遊記》讀後感11篇

國學小說 閱讀(2.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西遊記》讀後感11篇

《西遊記》讀後感1

這個疫情期間,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西遊記》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寫的那麼精彩,引人入勝,以至於不看書的我,只喜歡玩的我都被吸引了。

在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僧中,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

唐僧——一個忠誠的佛教徒,孫悟空——本領高強的降妖鬥士,豬八戒——愚蠢又愛佔點小便宜的二師兄,沙僧——心地善良,唐僧的守護者。

我最喜歡孫悟空了。因爲,孫悟空神通廣大,一個跟斗雲十萬八千里,拿着金箍棒,穿着藕絲步雲履,鎖子黃金甲,帶着鳳翅紫金冠,好不威風。還有七十二變。如果我有這本領,該多好呀。孫悟空,把本事都用在降妖除魔、保護師傅求取真經上了,以後我也要向孫悟空學習,用自己的'本事幫助同學、朋友、親人……同時,我還喜歡孫悟空的勇往直前和堅強不屈的精神。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是遇到什麼妖魔鬼怪,都能勇敢的面對。並且堅持到勝利爲止,想想我自己平時最怕困難,作業一碰到難題就讓媽媽教,這樣才能提高成績嗎?以後,我做作業時一定要靜下心來不要想着玩,一題一題的做,認真思考,努力攻克難題,取得好成績。

我還喜歡孫悟空的忠誠和對師傅的尊敬,每次唐僧被妖怪抓去,孫悟空總是奮不顧身的去救他,唐僧飢餓時,他還不遠萬里去化齋。

看了這本書給我的啓發很大。在平常的生活中,我遇到了困難,就想起孫悟空,他彷彿在告訴我,希望就在眼前。

希望大家“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西遊記》讀後感2

高爾基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是巨大的享樂”。這句話的確很有道理。

我讀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之後,獲益匪汪。這本是是元末明清小說家吳承恩寫的。他塑造了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這本書的內容梗概如下:唐僧出世以後,經過指點,救出了曾經在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並收他爲大弟子,取名爲孫行者。繼而又收了豬八戒和沙司淨兩名弟子,從此開始了他們師徒四人的取經之路。在路上,他們歷經了81難,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終於取得真經,修成了正果。

這本書中成功塑造了四位不同的人物形象。

唐僧能夠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真經,在於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退縮,他心地善良,有一顆博大的仁愛之心,不貪名圖利,但是他也有不好的一面,他遇到困難總是一喬籌莫展,而且離開了他的幾個徒弟,他就連飯也吃不上。最糟糕的是他遇到孫司空主動除妖時,總是會阻止,閉上眼睛念緊箍咒,甚至與其斷絕師徒關係,妨礙了孫司空孤降妖伏魔。

而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了,他武藝高強、勇敢機智、聰明、活潑愛動,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時刻保護唐僧的安全。

沙悟淨則是一個忠厚誠實、任勞任怨、正直無私、謹守佛門戒律的'老實人,一心是意保護唐僧西行。豬八戒是一個憨厚淳樸、不畏妖魔的人,但他貪吃、貪睡、貪色,十分滑稽。

讀了這本書之後,給我的感受就是不管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只要樹立了明確的目標,敢於面對,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實現理想,到達成功的彼岸。

《西遊記》讀後感3

今年暑假,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西遊記》。爸爸告訴我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讓我好好把這本書讀完。

記得,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開始讀這本書了,讀着讀着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了,這本書裏的故事我特別的喜歡,讀了兩個星期左右,我知道這本書裏有四個主人公,他們分別是:騎着白馬英俊的唐僧、神通廣大、火眼金睛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白白胖胖、憨態可掬的豬八戒,還有一個挑着行李任勞任怨的沙和尚。你要問我這本書裏我最佩服的是誰?這也就是我要告訴大家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了,這本書裏我最佩服的不是很多小朋友喜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而是騎着白馬英俊的.唐僧,大家肯定覺得很奇怪,唐僧膽子那麼小又不分是非,我爲什麼佩服他呢?我喜歡他,佩服他,是因爲他做事情堅持不懈,明知道前方困難重重,他卻不怕困難,歷盡了九九八十一難,爲天下的老百姓取得了真經,造福百姓。

再想想我自己,我臉都紅了,作業沒寫完,就想着看電視,玩手機,而唐僧卻堅持了九九八十一難。我卻連學習這一點點小事都不能堅持,我的臉熱乎乎的。

通過讀《西遊記》,我總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一件事肯堅持,就一定能成功!同學們,努力吧!做一個做事堅持不懈的好孩子!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中的四個主角形象塑造十分鮮明。

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孫悟空。孫悟空是勇敢的化身,七十二變和騰雲駕霧的本領讓我每次無不歎爲觀止,他就像現代影視裏的superman一樣除魔爲道,維護正義。他熱愛自由,性行不羈,一直是西天取經隊伍裏的主力。

唐僧,執於善心善念,一心向佛,認爲世間的所有物都是善良的,卻多次因此被妖魔鬼怪捉去。他的'善性太過於偏執,而不能明辨是非曲直,幾次錯怪孫悟空並將其趕走,這也是我討厭唐僧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但因爲他一直堅定着想要普渡衆生的信念,才團結了取經隊伍。

而豬八戒,他好吃懶做,做什麼總想着吃和偷懶,不能消除雜念一心取經,幾次三番的慫恿取經隊伍散夥,並多次在唐僧耳邊吹風,說孫悟空的壞話。但也在一直盡力努力的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沙和尚,給我的感覺一直是憨厚老實、任勞任怨的形象。隊伍裏的行李一直都是他在挑着,但他並沒有絲毫抱怨。他十分平和安靜,以至於很多時候讓人都忽略了他的存在。他在隊伍裏能力最弱,到也在一直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給別人添麻煩。

總而言之,《西遊記》中塑造的師徒四人的形象、性格特點大相徑庭,但人物個性十分鮮明。其中不同性格的人相輔相成,組合了一隻完美的取經隊伍。

這對我們今後的寫作,塑造人物形象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西遊記》是一部十分優秀、具有價值意義的神魔小說,無論看多少遍都無法厭倦。

《西遊記》讀後感5

在距離現在很遠的唐代,有一名高僧去西方取經,大約在900年後,的吳承恩寫下了四大名著中的《》,他把唐代玄奘去印度取經的神化了。在這本書中玄奘被稱爲唐僧,他又多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唐僧師徒了千辛萬苦,終於在西方的極樂世界取得了真經。從東土大唐到陌生的西方,不僅路途遙遠,還處處暗藏殺機。唐僧師徒在取經的`過程中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他們最後都化險爲夷。是什麼樣的讓他們克服了困難,完成了這麼一件了不起的事呢?難道僅僅是因爲他們的運氣好嗎?我想,一定不是這樣的。

成不不僅要看他的運氣好壞,還要看他的本事與心態如何。但是,心態纔是最重要的,心態不好,就算能上天入地也沒有用。《西遊記》中,三個徒弟忠心耿耿地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但是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妖怪,他們都沒有退縮,反而愈戰愈勇!

凡事都不能只用蠻力解決。人要學會智取。孫悟空就十分聰明,他與精大戰,但還是救不出唐僧。於是,他就從妖怪洞中的牌位着手調查妖怪的身份,最後把妖怪的義父託塔李天王及義兄哪吒請來,平息了這場戰鬥。

唐僧太膽小、太懦弱了,所以他總是被欺騙、欺壓。有善心是很重要,但勇氣也同樣重要,太沒有勇氣,就變成沒骨氣了。

讀了《西遊記》以後,我覺得,一個人只有有勇氣、有智慧、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戰勝困難,進步並取得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6

我不太喜歡看書。

開學前夜,我滿懷着對明日開學的期待上牀睡覺。不一會我就睡着了。我睡得像一頭死豬一樣。突然,腦海裏模糊地浮現出吳老師讓我們讀《西遊記》的作業。我一下子從牀上蹦了起來。時鐘顯示凌晨1點。

想到明天開學吳老師會檢查,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抓起旁邊的《西遊記》硬着頭皮讀下去。原著的《西遊記》特難讀,全是文言文,動不動就來一首詩。我努力讓自己睜大眼睛,儘量保持清醒,硬是想把《西遊記》的`內容趕快記住。

“一頁兩頁,快了快了,可是後面還有500多頁呢!”我小聲地嘀咕着,“還要劃出好詞好句和中心句,完了完了。”

突然我想到看書的要求。我又從頭開始看起。

看了一個小時,我感覺黑眼圈已經悄悄地爬到我的眼眶,我想象着我的眼睛變成了熊貓眼的樣子。但我已經顧得那麼多了,繼續埋頭看書。中心句有點難找,一篇文章要讀五六遍才找出一句;《西遊記》陌生詞太多了,我時時刻刻都要把字典拿在手裏,不然吳老師提問答不出問題,那可就不行了,因爲吳老師不高興,說不定會讓我把《西遊記》抄一遍……

五點了,我媽起牀了見我一大早看書說道:“我們家的的孩子真乖巧,一大早就在看《西遊記》。”我已經來不及回答她了,看了她一眼就繼續讀下去了。

我在去學校的路上還在不停地在看最後幾頁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看完了!”我長吁一聲,倒在車座上,擦了擦自己的熊貓眼,合上眼想眯一分鐘。

下了車,揹着書包,走進學校,我長長地舒了口氣,真險!

《西遊記》讀後感7

其實,關於西遊記,我相信大家誰都不陌生。自己從小時候就開始看西遊記,雖然一開始的時候,看的斷斷續續的,但是,後來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自己也基本上算是把全集看完了。

可那會看的時候,卻只是覺得孫悟空的本領強大,讓人羨慕。豬八戒的好吃懶惰,讓人無奈。沙僧的勤懇老實讓人感到踏實,唐僧的好賴不分卻讓人倍感厭煩。

最近一段時間,自己跟着小臭聽凱叔講西遊記的故事。然後聽着聽着,自己就一邊生氣唐僧的好賴不分,一邊心疼孫悟空對師傅的執着和忠心。

然後,最近聽的時候,就感覺,西遊記,與其說是唐僧師徒四人的西天取經經歷,倒不如說是孫悟空的一部成長史。

孫悟空一開始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只顧着自己的喜好來。後來,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其實也沒有改變什麼。

後來碰上唐僧的時候,依舊是那個急性子,由着自己性子來的.猴子,只是後來在一路取經的路上,經歷過一些事之後,慢慢的就成長了。雖然有一部分成長都是被迫的,因爲有唐僧給他念緊箍咒。

反看唐僧,卻一直不吸取教訓,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誤會孫悟空,嘴裏說的仁愛道德,卻多次不信任自己的徒弟。寧願去相信妖怪,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徒弟。能夠走到最後,也只是因爲主角的光環和背景的強大。

想一下,還是喜歡孫悟空,無論是之前的,還是成長之後的。

都讓我一如既往地喜歡!

就像一如既往地討厭唐僧一樣!

《西遊記》讀後感8

最初知道《西遊記》,是在很小的年紀了。我被其中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所吸引,看起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而現在,當我再次翻開《西遊記》時,卻有不同的領悟。

我不再熱衷於它鮮明的人物個性,瑰麗的整體形象,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而開始專注於那曲折的情節中所暗藏着的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自由。

《西遊記》中那個自由的化身無疑就是孫悟空了。他在五指山下過了500年被拘束被束縛的生活,500年後終於破土而出。他“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他“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我們在讀《西遊記》時,無不羨慕他那自由自在的逍遙生活。他能夠擁有這種自由,是因爲他內心有潛在的,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所以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種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在他的品質中顯得尤爲突出。

聯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我認爲:現代人缺乏一種開闊進取,尋找自由的精神。我們總是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我們對物質的需求高於了對精神的需求,於是精神自由的需求無端地被抹殺了。我們的內心世界是嘈雜的、骯髒不堪的,我們缺乏孫悟空身上那種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

我終於明白爲什麼《西遊記》能夠傳承至今了。原來,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認爲:儘管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受約束的世界,我們無法達到像孫悟空那樣的自由的境界。但我們依然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西遊記》讀後感9

《西遊記》這本書,我從一年級開始每年都會看一遍,在一二年級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只感覺到了好玩,好笑,有意思。但當我三四年級再去看的時候,我發現書中主人公其實各有各的特點,比如唐僧很喜歡嘮叨聽信小人,還會莫名其妙地念緊箍咒。

豬八戒肥頭大耳,喜歡打小報告。沙和尚就是個和事佬,不參與任何是非,和誰都是好好好。孫悟空很正直也很勇敢,但是處理事情缺乏思考,做事情魯莽不夠冷靜。從而我聯想到我身邊的人,我們家我、媽媽、爸爸其實就可以和書中的人物相匹配。我就像孫悟空做事總是不經大腦惹出很多事情,媽媽像唐僧一聽到我不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頓嘮叨,有時候嘮叨不夠還要動手了才解氣,爸爸就是沙和尚在我和媽媽之間總是充當着老好人,他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今天我又翻開了《西遊記》這本書,細細品味起來。突然發現這本書不光寫了師徒四人的人物性格,書中作者還表達了另外的意思。作者當時生活的環境有很大關係,作者通過書中每個人物性格特徵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並把希望寄予與師徒四人身上,通過他們在取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完成任務來表達自己美好願望。再次讓我明白了一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原來就是這個道理呀。

《西遊記》讀後感10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朝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共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西遊記》中最厲害的人物就要屬孫悟空了。孫悟空的本領可多了:會念避水決,會翻筋斗雲,一個筋斗雲就能行十萬八千里,還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般變化……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可威風了,玉帝怕他到處惹事就封他爲“弼馬溫”。不久,孫悟空得知這是個看馬的芝麻小官就生氣地回花果山了。於是玉帝又封他“齊天大聖”的.頭銜,並讓他掌管蟠桃園。看到這裏,我終於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心想:孫悟空是猴子,天生愛吃桃,讓猴子看桃園,豈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嗎?果真他把桃子吃了個精光,緊接着又到瑤池那兒喝酒,弄得一片狼藉,等喝足了,還把太上老君辛苦煉成的金丹全吃了。玉帝大怒,派十萬天兵捉拿悟空,但卻不是他的對手,最後只好請如來佛祖把他壓到了五行山下。直到五百年後,唐僧的出現解救了孫悟空,師徒踏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上,併發生了一段段驚險曲折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我再一次重新認識了孫悟空,他真不愧是一個法力高強的神猴!如果沒有他,唐僧也取不到真經、修不成正果。同時,在這本書中,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會有很多坎坷,我們要努力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西遊記》讀後感11

假日裏,我重讀了明朝作家吳承恩寫的《西遊記》。

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經過再次的閱讀,我明白了,唐僧的善良,但很古板;明白了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但很自大驕傲;明白了八戒的貪吃,膽小;明白了沙僧的勤勞,忠誠。

看了這本書,我覺得能夠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孫悟空的出世,成長。第二部分是唐僧收徒,第三部分是師徒四人克服路上的困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每一部分都很精彩,但讓我印象深刻,比較搞笑的`要數過西樑女兒國的時候,師徒四人到了女兒國,口渴了,唐僧和八戒喝了女兒國河裏的水,肚子鼓起來了,原先他們要生孩子了,看到那裏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之後辛虧孫悟空找到了解胎水,唐僧和八戒就沒事了。

還有禿頭國王這個故事也很好看!他們四人來到了一個國家,那裏要殺和尚,可他們也都是和尚呀!怎樣辦呢?夜裏孫悟空偷偷的溜進城堡裏,把所有人的頭髮都剪光變成了光頭,第二天,他們就向師徒四人道歉,並廢掉了殺和尚的規定。於是他們又繼續趕路。

讀了這本書,我可真期望自我擁有一顆蟠桃樹啊!這樣我們吃了蟠桃就能夠長生不老了;我期望擁有孫悟空的“筋斗雲“,我能夠用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到達很遠的地方;我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