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孫蓀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1.61W)

回故鄉記

孫蓀簡介

作者:孫蓀

遊子還鄉總是離不了懷舊,但這一次我則時時被故鄉的新風貌新氣象所感動,所振動,並進而振奮了。

我回到家鄉,“習慣地”注意到農業的狀況。這個方面,我心中留下的歷史記憶太深刻,尤其是負面記憶。在我過去談到家鄉的文字中,總是習慣地稱作“窮鄉僻壤”的。“窮鄉”的印象,一直刻在我的心裏。糧食畝產量長期徘徊在百斤左右,年年都歸咎於自然災害嚴重,年年都是靠國家救濟。吃飯問題似乎永遠都是頭等難事。吃飽飯,不餓死人,是許多屆政府的基本目標。人生是吃飯人生,朋友是吃飯朋友,財政是吃飯財政。

只是二十幾年的時光,現在再去談論飢餓的感覺,已經有恍若隔世之感了。農業的變化,幾乎是亙古未有的奇蹟。同樣是一畝地,現在的產量是過去的5倍到10倍。生產總值年人均已經超萬元。同樣是這塊地方,現在有了這樣幾塊牌子:國家商品糧基地、小麥良種基地、優質棉基地、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全國平原綠化達標縣。

“白色經濟富百姓”。永城的糧棉油已經躍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這是從農業發展的角度來說;而從工業的角度,全市有一定規模的麪粉加工企業已有130餘家,年加工小麥30億公斤,麪粉生產能力居全國縣(市)前列,十多種麪粉產品行銷滬、京等許多省市,以拉長小麥麪粉產業鏈的深加工企業正在成批產生。永城市正在邀請國家質量監測中心在永城市面粉工業園區設立派出機構,不僅創造麪粉名牌產品,而且有望以永城麪粉作爲全國麪粉質量的標杆。

農民正在市場經濟中學會賺錢。傳統的說法叫做“生財有道”,這話並不過時。問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道”有了現代內涵和方式。過去,賣糧食,賣石頭,賣煤,一句話,賣資源換錢;這是一個最快的辦法。現在人們知道,這是一個賺錢最少的笨辦法。作爲我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能源產業給家鄉永城帶來無限生機,社會經濟發展大大提速。按照一般想法,這是大自然恩賜的,似乎不足爲奇。但是,我這次才清楚,遠非有資源就必定成功。永煤等企業的經驗告訴大家,應當向機遇要效益,向開放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質量要效益,同時,向文化要效益。

對於資源的認識,由於眼光的變化,有了新的發現,不光土地是資源,礦藏是資源,新的文化眼光把歷史文化這部大書打開了。

過去靠山“吃”山。山裏開挖出數不清的石塘,大大小小的石灰窯,水泥廠,把資源簡單轉換成錢。山體被蠶食,樹木被盜伐,僅存的樹木從乾枝到每一片葉子都積攢了厚厚的石粉灰塵。風景和文物對人反而是一種陌生的存在。

現在發現,大自然和歷史給了永城這樣的恩賜:在如大海一樣廣闊的平原上,突兀而起的這14個山峯連綿成10多平方公里的芒碭山區,使永城成爲周邊少有的有山有水的地方,特別是山中孔夫子避雨處,劉邦斬蛇起義處,陳勝墓,西漢王陵羣等名勝遺蹟,堪稱獨具特色的漢民族歷史名山,厚重河南的重要篇章。

我驚奇的是家鄉領導和人民的眼光特別是幹事的精神。不長的時間內,芒碭山文化風景區已經初具規模,有形文化遺存中的英氣神采重放光輝,其中的文化信息釋放出出人意料的能量,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與具有世界十大戰例之稱的淮海戰役陳官莊殲滅戰烈士陵園形成古今對應,成爲豫皖蘇魯邊界重要的旅遊勝地和知識課堂。

由此,我反思我潛意識中“窮鄉僻壤”的那個“僻”字。它首先是我少年時代的感覺:我的村莊和安徽省的村莊同一個地邊,往北往東北走不遠就到了山東和江蘇的地面;它也來自中原的視角:18歲以後我離家到開封讀書鄭州工作,由於家鄉不臨鐵路,如果沒有專車,雖然路並不遠,回家總要途中住一夜,在感覺中從河南省中心來到最東邊,夠遠的了。

後來自然知道,邊界縣不是“僻壤”。永城正處於黃淮海大平原腹地,2000平方公里面積,氣候溫和,日照充足,農、林、牧、副、漁皆宜。農耕時代,自然是得天獨厚的“膏腴之地”;市場經濟下,四省交界,四通八達,正是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優勢區位。

我注意到人們語言的變化。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新的語彙已經成爲家鄉人的口頭語言,而且正在根據自己的實際逐漸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理念表達。我不斷被他們富有遠見的思想抓住。家鄉人以生態建設作爲當前和今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基本目標。如何爲礦區所在地人民當前利益負責,爲子孫長遠利益着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過去能源城市發展中的經驗教訓,是他們思考的重心問題。

在家鄉讀中學時,我常常和同學一起玩味一個“趕風水”的故事。故事說的是不知某朝某代有一南方人頗有風水眼光,他測量出永城縣東北45裏一個村莊是一塊風水寶地。一條青龍潛於地下護衛全村。此地必定人才輩出。於是生出一計,說服村人打了七眼水井,結果把龍脈挖斷,風水被趕到南方去了。

這個故事未免荒誕。但那時人們幾乎想不出走出困境的辦法。比較起來,那時與現時的所有基本條件都沒有大的變化,不同的是,現在,人變了。人的思想解放了,眼界寬了,眼光遠了,思路活躍了,勁用的是地方了,一切都或遲或速地變了。原來風水並沒有被趕走,風水是跟人的。

家鄉這塊風水寶地必將大放光芒!當然,需要更努力呀,老鄉!(人民日報200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