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紀伯倫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5.04K)

組歌(節選)課文研討

紀伯倫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1.浪之歌

紀伯倫筆下的自然萬物彷彿都是詩人的一個面影,一個道具,浸染着他的氣息,跳動着他的詩心。在他的文學世界裏,一切事物都彷彿匯流、迴旋在一個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頌着生命、自然、愛情,而生命、自然、愛情,似乎也只是宇宙運行的同一個恢弘的過程的不同表現、不同名稱,爲了去印證一個最終的和諧──這樣的思想對我們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爲它是純然東方的。

不同於真實世界,在這首散文詩裏,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爲“海岸”的情人出現,在前四節裏,鋪陳出的是一個熱戀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捨難分。接下來,這個女性化的形象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爲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惟有我徹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魚、礁石和情人組成的畫面中,它發出永恆的共鳴,“時而歌唱,時而嘆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嘆息。

也因此,我們方可領悟到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着母性的光輝──“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因爲愛着這世界,所以哪怕“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也要守護着這個世界,它的和諧,它的美。

在這裏,我們恰恰看到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正應是這世間種種美好價值的守護者,正如詩的末尾所寫:“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在這裏,海浪的形象已經幻化爲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

詩人的故國地處地中海的東端,這也許是海洋的意象在他的散文詩裏如此親切的原由。那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裏獨自往復拍打着岸邊,歌唱復如嘆息的大海的夢幻般的圖景,一定是這首散文詩詩思的緣起,而這,是僅僅在地圖上遙想大海,而未曾在海邊久久流連的人所不能寫出的。

2.雨之歌

紀伯倫常被稱作哲理詩人,但他的散文詩的內涵常常多於一般的哲理詩,就這首《雨之歌》而言,和哲理詩相同的是,它主要採用的也是擬人化的手法,但是它並不以得出某種哲理、教諭爲目標,它最終形成的是一個具有豐富感性內容的,難以被化約爲簡單的道理的形象。

在這首散文詩的絕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傳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詩中對擬人手法的靈活的多方面運用:一方面是對雨的擬人化處理,從第三節“我哭”開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關意象──花草,雲彩和田野等等──相應加以擬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時時在變化,或擬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擬人很微妙地轉換爲擬物,例如第六節“我從湖中升起,藉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進”,似乎又獲得了一隻鳥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體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擬人化,如第二節“清晨的女兒”中的清晨,以及第五節“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中的死亡,可以說是運用於無形。

文中的空間感依然是寬廣浩大的,天上地下,雷電雲霓,山河湖海,無所不至,但由於擬人手段的廣泛運用,使文中的世界成爲一個“人之境”。不過,直到第七節“窗戶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現,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原來,萬物有靈,只是因爲人的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因爲有靈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們的凝視,萬物才顯出人間的情態,有了他們的聆聽,雨點的敲擊才構成一種樂曲。

也是因爲人的存在,雨才獲得了一種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們敏感的心靈常常被引領着去觸及那些平日常常離我們很遙遠的記憶、夢想,一個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個循環,正如愛情在人類世界中意味着一個循環,它滋潤生命,傳遞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紀伯倫散文詩中的世界總處在運動之中,嘆息、淚水和微笑只是人類世界運動過程的諸面,而自然,乃是人類世界的一面運動着的鏡子。

二、問題研究

1.“嗚呼!徹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縱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這裏的連接詞使用好像不合常規?

確實如此。這也正是散文詩不同於抒情散文的地方。這裏用“然而”或“但是”來替換“縱使”,在語義上更明白一些,語法上也較合規範。不過,“縱使”,至少在漢語裏,有鮮明的強調意味,用在這裏,使文意爲之一緊,因而在效果上不僅獲得了某種轉折的味道,而且使這段話在語義層次上變得更爲豐富和有氣勢。和詩的結尾連在一起,凸顯出詩人一種類似於我們所熟悉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形象。

2.“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於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這句話如何理解?

“開始於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一句比較含混,不知道是否與翻譯有關,但基本不影響全篇的理解。和其他大多數篇目不同,這兩篇是翻譯的外國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同時又是詩歌,因此我們所讀到的已經不再是原著,而是經由母語作爲中介的譯作,在語義上可能會有所影響,同時,我們從中所感受到的文字之美相當大程度上也是由我們的母語所構成,而與原作的面貌有所不同,這是在教學時也需要注意的一點。比如兩首散文詩(的譯文)中出現大量成語和雙聲疊韻詞及少量文言詞,除了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所列之外,還有類如“碧海丹霞”“長吁短嘆”“紋絲不動”“夜闌人靜”“嗚呼”“千山萬壑”“鳴鑼開道”“不動聲色”“青枝綠葉”“酷肖”等等,都是爲了在翻譯中取得與原作大致對等的詩意效果而採用的,需要有所體察。

練習說明

一、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感情和節奏。討論一下,這兩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設題意圖是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以及理解文章深層內涵的能力。

節奏,主要是就兩首詩詩意推進的肌理和層次而言的,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漢語譯者的匠心所在。兩首詩在翻譯過來時都着意安排了相當明顯的韻腳,同時,又有很多的換韻和交韻以使得詩在聲音層面不顯得單調。在指導朗讀前,可以讓學生先將詩中的韻腳一一找出來,作爲一個練習。比如,在第一首詩中,第一節:“人”、“近”(鄰韻)、“分”;換韻爲“裏”“體”;第二節:換韻爲“晨”“盟”“中”“吟”“吻”(與第一節同,大多爲鄰韻);第三節:換韻爲“拗”“躁”;又換韻爲“心”(與前兩節相同,鄰韻);第四節:換韻爲“他”“下”,等等。由此使學生在朗讀時掌握朗讀的要點之一,並加深對兩首詩的體會。

在討論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時,要設法使學生能把握住兩首詩中各自呈現的總體形象,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使學生進一步分析出詩中語義遞進伸展的層次則更好(均可參見整體感知部分)。

二、在這兩首散文詩中,作者分別採用第一人稱,藉助豐富的想像,藝術地描繪了“浪”和“雨”的生活,表現出對人生的思考。你不妨模仿這種寫法寫一首散文詩。

設題意圖是初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感受與表達的能力。

引導學生注意兩首詩中多樣化的擬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辭手段,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它們的藝術魅力及其構成,並獲得一些初步的文學想像的技巧鍛鍊。

教學建議

一、朗讀和細讀相結合。

通過朗讀使學生對兩首散文詩形成初步的印象,對它們在辭色和聲音上的美有一個感性的體會,用更細緻的引導性的逐段分析和讀解引發他們對文意中更細微的內涵的理解,激發他們自己自覺擴展閱讀的興趣。可以把《組歌》其他幾首找來作爲學生的課外閱讀,嘗試使他們通過自己的閱讀實踐,加深對全文的印象和理解,同時對散文詩的特徵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二、篇章語義分析和自然常識講解相結合。

在這兩首散文詩中,作者的想像大多數時候是緊貼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徵來展開的,如第一首中第二、四節寫到潮汐,第二首第六節中寫到降雨過程的形成,等等,因此既合人之情,也入物之理,不妨把這兩點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理解和接受的興趣。

三、鍛鍊學生自由想像的能力。

通過對擬人手法的講解,使學生產生興趣和動手模仿的願望,人在這個階段的想像力是最爲發達的,如果想像力能得到適當的鍛鍊,對於學生的理解力、表達能力和觀察力都有莫大的益處,也有益於他們形成對更廣泛的知識領域的興趣。

四、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使他們獲得一雙有靈性的眼,一顆有靈性的心。

有關資料

一、散文詩和紀伯倫(綠原)

近年來我國盛行散文詩的寫作和出版,說明了審美趣味和鑑賞力向簡潔、淡雅、凝練的語境轉移。當然先是變化了的生活方式提出了這個要求,同時外來的啓發和相應的借鑑也不可忽視。其實,各國曆代散文詩的寫作者是很多的,多得在風格上從來沒有統一過。我們所熟知的屠格涅夫和波德萊爾,他們二位就把自己的某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確切地標明爲“散文詩”;還有一位更熟知的泰戈爾,雖沒有自稱爲“散文詩”作者,他的《飛鳥集》《吉檀迦利》等名作已從二三十年代起影響過我國不少作家。但是,世界上還有一位散文詩名家,不論從質或量來說,均堪與以上諸位比肩,他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紀伯倫。

所謂“散文詩”,顧名思義,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徵的詩。這就是說,它首先必須是詩,其次在抒情手法上相當隨和地接近散文。它不同於格律詩或自由詩,不僅在於消極方面它不分行,更在於積極方面它具有一般分行詩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內在的韻律,寬廣的抒情層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邏輯思維;它不同於詩意的散文,則在於體裁的短小和詩質的緻密,或者不如說,詩意的散文歸根到底是散文,而散文詩實際上就是一種形式特別的詩。至於作者之間,他們則以各自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內容的獨一無二性而互相區別:屠格涅夫和波德萊爾在散文詩寫作上的內容和風格之不同,恰如二位的國籍和姓名;而他們之於泰戈爾,其不同程度更如歐洲之於亞洲。正是這個緣故,紀伯倫就是紀伯倫,儘管他和以上諸位都寫過散文詩。

紀伯倫以《舊約》式的簡練文筆和宗教式的虔誠情緒,通過瘋人、詩人、哲學家、先知、前驅、流浪漢、人子耶穌之口,歌頌了生命、自然、天真、純潔、美和愛,表達了對和諧完美的嚮往、對醜惡黑暗的憎惡,通過詩情畫意顯示了對人生各個方面如性愛、婚姻、子女、友誼、社會、時間、死亡等等的透視和徹悟,使讀者所得遠不止於一般的審美愉悅。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卷本《紀伯倫文選》,包括作者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如《淚與笑》《瘋人》《先知》《先驅者》《沙與沫》等;今年1月份出版的五卷本《紀伯倫全集》,除以上所選外,還增加了過去未曾譯介過的名篇如《叛逆的靈魂》《被折斷的翅膀》《珍趣集》《人子耶穌》《先知園》等,並且還收有他創作的插圖和繪畫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百餘幅。這兩部紀伯倫文集的出版,對於沒有讀過他的任何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讀者,無異爲他們打開一座寶庫的大門;而對於已經進入這座寶庫大門的讀者,則無異爲他們準備了一幅便於登堂入室的導遊圖,或者一份聚珍目錄。至於我國散文詩的寫作者,相信他們對於散文詩的寫什麼和怎麼寫,至少會有與過去所見不大一樣的領略。

據新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紀伯倫是“黎巴嫩裔美國哲理散文家、小說家、神祕主義詩人、藝術家”。爲什麼這樣說他呢,他不是屬於阿拉伯世界的麼?原來紀伯倫(全名爲紀伯倫·哈利勒·紀伯倫)雖然出生於黎巴嫩,具有阿拉伯血統,但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1883年他生於黎巴嫩北部貝什裏一個基督教牧民家庭,當時爲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統治;12歲(1895)隨母親去美國波士頓謀生;15歲(1898)他被送回故國,進貝魯特希克瑪學院學習阿拉伯古典文學,同時進修繪畫藝術已露才華;18歲(1901)因思想激進、創辦呼籲民間疾苦、被認爲帶有叛逆性的刊物《真理》而被驅逐出境,重新返回美國家中。後不幸家中遭遇變故,母親、長兄和小妹相繼亡故,只得帶着大妹以寫作和繪畫爲生,這時認識一位終生資助者m·e·哈斯克爾先生,後者爲他謀得赴巴黎深造造型藝術的獎學金;1908年師從大藝術家羅丹學習雕塑,由於在詩歌和藝術兩方面的成就,被羅丹戲稱爲“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因爲後者也是一位詩人兼銅版雕刻家),這個評語日後經常爲出版界作爲廣告採用;1910年重返波士頓,1912年移居紐約,與其他阿拉伯作家組織“筆會”,直至1931年(48歲)逝世。由此可見,紀伯倫在故國黎巴嫩,前後只待過15年,在法國2年,在美國生活了共31年,這就是《不列顛百科全書》所以那樣稱呼他的緣故。須知當年,由於民族、宗教等原因而移居美國的阿拉伯作家很多,紀伯倫不過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創作生活中致力於將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融爲一體,爲世界讀者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紀伯倫在中國是他們中間最知名的一位,看來不是由於他的繪畫,也不是由於小說,而是他的天籟自鳴的散文詩。

(選自2000年8月23日《中華讀書報》)

二、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伊宏)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1883—1931),作爲哲理詩人和傑出畫家,和泰戈爾一樣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同時,他又是阿拉伯現代小說和藝術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上世紀20年代初,以紀伯倫爲中堅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僑民文學”)曾聞名全球。

在短暫而輝煌的生命之旅中,紀伯倫飽經顛沛流離、痛失親人、愛情波折、債務纏身與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一個農家。故鄉的奇兀羣山與秀美風光賦予他藝術的靈感。12歲時,因不堪忍受奧斯曼帝國的殘暴統治,他隨母親去美國,在波士頓唐人街過着清貧的生活。1898年,15歲的紀伯倫隻身返回祖國學習民族歷史文化,瞭解阿拉伯社會。1902年返美后僅一年多的時間,病魔先後奪去了他母親等三位親人。他以寫文賣畫爲生,與爲人剪裁縫衣的妹妹一起掙扎在金元帝國的底層。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資助赴巴黎學畫,並得到羅丹等藝術大師的親授與指點。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長期客居紐約,從事文學與繪畫創作,並領導阿拉伯僑民文化潮流。當他感到死神將臨,決心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燒得更加光耀,遂不顧病痛,終日伏案,直到48歲英年早逝。

紀伯倫是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在生命的最後歲月,他寫下了傳遍阿拉伯世界的詩篇《朦朧中的祖國》,他謳歌畢生苦戀的祖國:“您在我們的靈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裏──是我悸動的心臟。”愛與美是紀伯倫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說:“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全部人類都是我的鄉親。”他反對愚昧和陳腐,他熱愛自由,崇尚正義,敢於向暴虐的權力、虛僞的聖徒宣戰;他不怕被罵作“瘋人”,呼籲埋葬一切不隨時代前進的“活屍”;他反對無病呻吟,誇誇其談;主張以“血”寫出人民的心聲。

文學與繪畫是紀伯倫藝術生命的雙翼。紀伯倫的前期創作以小說爲主,後期創作則以散文詩爲主。此外還有詩歌、詩劇、文學評論、書信等。《先知》是紀伯倫步入世界文壇的頂峯之作,曾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紀伯倫的畫風和詩風一樣,都受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1757—1827)的影響,所以,文壇稱他爲“20世紀的布萊克”。1908~1910年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藝術期間,羅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評價紀伯倫:“這個阿拉伯青年將成爲偉大的藝術家。”紀伯倫的繪畫具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象徵主義色彩,在阿拉伯畫壇佔有獨特的地位。他畢生創作了約七百幅繪畫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國藝術館和黎巴嫩紀伯倫紀念館收藏。

在東方文學史上,紀伯倫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又有詠歎調式的浪漫與抒情。他善於在平易中發掘雋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啓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紀伯倫風格還見諸他極有個性的語言。他是一個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寫作的雙語作家,而且每種語言都運用得清麗流暢,其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東西方讀者。美國人曾稱譽紀伯倫“像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被視爲“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早在1923年,紀伯倫的五篇散文詩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紹到中國。1931年冰心先生翻譯了《先知》,爲中國讀者進一步瞭解紀伯倫開闊了文學的窗扉。近十多年來,我國又陸續出版了一些紀伯倫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這位黎巴嫩文壇驕子在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知音。

(選自1993年11月12日《人民日報》)

三、熾熱的戀情擬人的傑作──《浪之歌》賞析(徐志超)

這是一篇借物抒懷之作,也是紀伯倫著名散文詩篇之一。

讀完《浪之歌》,透過浪花、海岸這些形象,我們不禁想起了詩人自己,想起他對祖國熾熱而苦苦的戀情。熟悉詩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國──處於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統治下的黎巴嫩──給予他的並不是很多。遠在他少年時代,爲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離鄉,不遠萬里來到美國求生。後來,立志報國的詩人,又被“莫須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國土上,連立足之地也沒有,不得不長期旅居異國,身老他鄉。然而,這種因貧窮和統治階級的罪惡而造成的與故土的別離,不僅沒有淡化他對祖國的思戀,冷卻他熾熱的赤子深情。相反,他愛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將海外流離的阿拉伯作家組織起來,共同爲祖國獨立和自由民主而抗爭呼號,還常常在自己的詩作裏,對祖國寄寓深厚的戀情。《浪之歌》便是這類詩歌的代表作。他藉助海浪與海岸這對熱戀形象,曲折表達了他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情感和火熱的衷腸。

詩中的海浪形象是極爲感人的。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願;傍晚,她又爲愛情唱着祈禱的詩篇。潮漲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潮退了,她難捨難分,依戀地撲倒在情侶的腳下。面對她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異常感激的,他親吻她,還容忍了她的“任性”。但與海岸連在一起的“山崖”,卻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獻媚,微笑,傾吐心聲,始終裝聾作啞,置之不理。他這種態度,使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寂靜的夜晚,大地萬物都在睡神懷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輾轉反側,難以安眠。然而,她的戀情並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出無限的忠誠。海浪對愛情的這種態度,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點、能借以很好地表達詩人的情感之外,還具有浪的特點。如她的“任性”,總不能平靜的心胸,晨昏的情感的變化,潮水漲落時不一的舉動等等。都符合海浪的特性。由此也說明,這一擬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顯示了詩人傑出的藝術才能。

(選自《中外散文詩名篇大觀》,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