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教科文衛名人>

王渝生簡介

中國教科文衛名人 閱讀(1.25W)

爲科普而生的王渝生

王渝生簡介

用“風風火火”形容王渝生的工作幹勁和性格特點是恰當的。當你接觸到他,看他的言談舉止,看他的待人接物,看他有章有法地推廣科普工作,你一定也會得出上面的結論。又由於他身兼數職:全國政協委員兼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科技館委員會執委、國際科學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中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等職,他又太忙了。上午搞接待、下午作報告,今天去上海、明天飛三亞……以至於總想“抓”到他的我,也不得不用“耐心”二字提醒着自己。

王渝生,重慶長,重慶生(重慶簡稱“渝”),從小在嘉陵江上玩耍,白天仰望天上的太陽、雲彩,晚上凝視夜空的星星、月亮。小時的他就時常想:宇宙是怎樣生成的呢?躺在岸邊的沙灘上,將沙子放在手上捻了又捻,還用奶奶的老花鏡照了又照,沙子裏面會有什麼呢?他每天在嘉陵江裏游泳,望着兩岸的陸地,他想:海陸是怎樣形成的?再看看周圍同學和他們的父母,他又想:他們像的地方爲什麼特別多?沒想到,他小時候關心的這四個問題後來竟成了20世紀四大科學發現:宇宙的大爆炸理論、物質結構的夸克模型(基本粒子由更基本的單元所組成的一種設想)、全球大地構造的板塊學說、遺傳基因dna分子的螺旋結構。

後來,王渝生當上了中國科技館館長。有一天,一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來到科技館參觀,當碰到一羣幼兒園的孩子時,科學家問他們:“你們幾歲?”“五歲!”孩子們齊聲回答。“五歲的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如是說。說者無心卻聽者有意。王渝生想,好問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好問,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是探索和發現的原動力,是未來科學家的基本素質。好動、好實踐則是發明家的先聲。於是,王渝生又補充了一句:“五歲的孩子還是天生的發明家。”在科技館裏,王渝生儘量要求展品能動,並能讓孩子們動,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培養探索和發現的能力,鼓勵孩子們爭當未來的科學家和發明家。

王渝生認爲,科技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視科普的倡導工作和推動工作。他在科技館親自接待觀衆,無論是國家領導人、外賓或是廣大青少年學生,他都不厭其煩地介紹科普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開展等等,他應邀到全國各地作科普報告,並充分利用媒體,在電視臺、電臺、網站和報紙雜誌宣講科普。今年sars期間,他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一口氣做了18期嘉賓主持,暑假期間向中國小生播講了足足兩個月,無論在什麼地方,他宣講的中心總離不開科普。

王渝生大學的專業是數學,1966年畢業後當了中學數學老師,1978年考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著名科學家嚴敦傑教授研習數學史、科學史,相繼獲理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王渝生的著作有《自然科學史導論》、《科學尋蹤》、《科技百年》、《中華文化通志·數學卷》等,主編多種科普叢書,如《回顧與展望》、《西學東傳人物叢書》、《奮鬥與輝煌》、《中國科學家羣體的崛起》等,榮獲國家圖書獎、全國優秀科技圖書暨科技進步獎等,被評爲全國科普先進人物。前不久,他又入選“2003十大公衆科技人物候選人”,多家報紙雜誌刊登了他的簡介。最近他又擔任了國家2006-2020年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創新文化與科學普及”專題組組長。

簡歷:王渝生

1943年生。1966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數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國際科學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祕書長,中國數學會理事暨數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祕書長。著有《自然科學史導論》、《郭守敬》;主編有《數學大師》、《天文太鬥》、《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數學卷》、《中國科學家羣體的崛起》,主譯《跨越大洋兩岸的科學文化交流》。發表論文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