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教科文衛名人>

柳大綱簡介

中國教科文衛名人 閱讀(2.26W)

柳大綱:中國鹽湖化學的奠基人

柳大綱簡介

徐曉白 陳敬清 張蘊珍

柳大綱,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家。是我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先驅者之一,曾從事過紫外光區和遠紅外光區分子吸收光譜的研究。他特別重視應用化學,早期從事過礦物原料化學研究,50年代以後在無機合成化學、鹽湖科學調查和鹽湖化學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在鹽湖化學領域中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是中國鹽湖化學的奠基人。還是一位優秀的科學組織家。

柳大綱,字紀如,1904年2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父親柳承元是清末秀才,一生從事國小教育工作。在其父影響下,他從小愛讀書。1920年柳大綱畢業於揚州江蘇省立第八中學,1925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學部、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他求學時正值辛亥革命運動後期,深感政治腐敗,在帝國主義侵略下,喪權辱國,因此決心走“科學救國”道路,勤奮學習。柳大綱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曾被留校任助教兼任中國公學大學部教員及中國科學社《科學》雜誌編輯部編譯員等。1929年進入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從此開始獻身於科學研究事業。

柳大綱畢生重視科學研究和工農業發展的關係,因而早期從事過礦物原料化學,曾對我國著名陶瓷玻璃的原料做過較系統的化學研究,爲我國30年代製造陶瓷和優質化學玻璃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柳大綱與物理化學家吳學周較曾長期密切合作,對紫外,遠紅外分子光譜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都得到具有科學價值的結果。他是我國分子光譜學的先驅者之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柳大綱繼續從事分子光譜研究。1946年被中央研究院選送出國深造,1948年,柳大綱獲美國羅徹斯特(rochester)大學研究院博士學位,畢業後懷着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毅然歸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以滿腔熱忱投入我國科學事業,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等職務。柳大綱一貫主張科學研究必須密切聯繫國民經濟建設。他從光譜分子結構研究基礎出發,較早地領導了x射線熒光屏硫化鋅系熒光料的試製和日光燈熒光料的研製與推廣工作。1954年,柳大綱將整套從國產原料製備無毒新型滷磷酸鈣日光燈熒光料的工藝及分析控制、光學性能測定等方法首先無償推廣到南京燈泡廠進行生產。以後又得以在北京推廣。從而結束了我國生產有毒、@標圖莫改莫刪說末@價格昂貴的硅酸鈹系日光燈熒光料的歷史,促進了我國照明事業的發展。

1952年底,柳大綱隨物理化學研究所從上海遷往長春並被任命爲副所長。他看到我國大規模工業建設及保護古建築的需要,不計較個人專業,服從組織安排,親自組團到波蘭學習電動矽化加固土壤的經驗,歸國後不但組織了學習班以推廣先進技術,而且完成了唐山林西煤礦風井流砂層和佳木斯糖廠廠房地基的加固工程。從50年代中期開始,30餘年來,柳大綱將大部分精力投入鹽湖事業的開發工作中,成爲中國鹽湖化學的奠基人,爲鹽湖化學的發展和青藏高原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之後,根據院的統一部署又積極組織開展了原子能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1955年,柳大綱被任命爲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籌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規劃該所5個研究室方向時,他考慮將科研任務與國家資源、國家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相結合。因此將稀土和稀有元素化學列爲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二個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以包頭白雲鄂博資源的開採和綜合利用爲研究對象;物理化學研究室的研究方向定爲膠體化學、溶液理論、物相體系,前兩個以黃河泥沙問題爲研究對象,後者以中國鹽湖的特性爲研究對象;有機化學研究室則以高分子化合物的單體爲對象,以發展有經濟效益的有機合成新方法爲方向,重點是探索重有機合成的條件;高分子研究室則以面向國際上正在迅猛發展的三大材料(纖維材料、塑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爲研究內容。經過近40年的努力奮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蓬勃發展,培養了幾代科學人才,成爲我國具有一定水平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並從中先後分出了感光化學研究所、環境化學研究所、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青海鹽湖研究所和上海有機氟研究組,這一切均是與柳大綱的努力分不開的。

柳大綱在化學領域涉獵廣泛。他曾兼任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的學術祕書工作,積極倡導開拓新的科研領域,一貫重視方向之間、學科之間的結合與協作,且不爲偏激思潮所左右。例如當某一時期過於強調應用研究時,他則特別注視理論.和基礎學科的動向,並給予支持。化學所結構化學、分子反應動力學及動態學、電子能譜、量子化學等理論科研工作,都是在他的支持和保護下才能得到穩定發展的。另一方面,他對一些能結合工農業、醫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等應用研究,也從不忽視,一貫給予支持與鼓勵。如,腐植酸化學,就是在他的支持下,才得以開展的。

中國鹽湖化學的奠基人

1956年,柳大綱從國家資源開發利用的需要出發,選擇了物化分析(相平衡)專業,以國家將開發的青海茶卡鹽湖爲研究對象,進行了鹽湖水鹽體系物相分析的系統研究。1956年,他帶領研究組的人員到茶卡鹽湖、柯柯鹽湖實地考察。1957年,以柳大綱、袁見齊爲隊長,會同地質、水文地質、石油勘探、化工、鹽業、輕工和地方部門科技工作者組成了中國鹽湖科學調查隊,對大柴旦湖、察爾汗湖、茫崖湖、尕斯庫勒湖和昆特衣湖進行了調查。他是我國赴青藏高原鹽湖系統考察的第一位化學家。在調查中他提出了鹽湖資源都是易溶鹽,具有今天是固體也許明天變成液體的活礦性質,必須用物理化學變化的觀點來了解資源的存在與變化情況,因此由化學家參加鹽湖資源科學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柳大綱根據地球化學和物理化學原理在大柴旦湖最低窪地區佈置鑽探,經過在偏光顯微鏡下細心觀察,確認爲晶體後又進行酸性溶液分析,終於獲得了b2o3(氧化硼)品位爲13%的柱硼鎂石,從而確定大柴旦湖爲我國大型硼礦礦牀之一。這一發現和硼酸鹽的綜合利用研究於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在察爾汗湖發現光鹵石及富鉀滷水資源後,他首先提出察爾汗湖約有2億噸氯化鉀的大型可溶性鉀鹽礦牀的預測。後經普查又確認大柴旦湖底有豐富的硼資源,柴達木有巨大的鋰鹽資源。從1958年起,在察爾汗湖進行小規模鉀肥和氯化鉀生產,爲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工藝流程。在1956年至1959年的工作基礎上,1960年在北戴河召開的第一次鹽湖學術會議上,柳大綱做了《鹽湖化學任務》的大會報告,總結出我國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具有“多、大、富、全”的特點,並首次提出鹽湖化學與海水化學同樣要作爲一個分支學科,同時指出該分支學科包括鹽湖地球化學、水化學、礦物學、物理化學、成鹽元素無機化學、化學工藝學、同位素及稀有元素化學、鹽滷分析化學及化工設備等10個方面的任務與研究內容。19601962年由於三年自然災害,其它科研部門全部撒離柴達木盆地,唯獨柳大綱領導的化學研究所鹽湖組堅持在原地工作,並總結經驗,制定了發展鹽湖化學的規劃。其中基礎研究中包括髮展含硼體系、含鹽酸體系、介穩體系等結合我國資源及地區特點的水鹽體系相關的研究。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能的日曬冷凍來分離、提取各種鹽類;爲發展新技術,要開展電滲析(即膜分離)、離子交換和萃取等新手段來分離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在提取組分上,除重點進行鉀、鎂、硼、鋰提取外,也要考慮鈉、溴、碘、銣、銫、鈾、釷、重水和有關同位素的提取。湖區範圍除以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和大柴旦兩個湖區爲重點外,也要考慮西藏、新疆等地鹽湖的研究。在研究階段上,除實驗室小試外,還要在現場進行擴試,因此他提出在現場建立工作站和在大柴旦建立“萬能車間”進行擴試的建議,以期能更快推廣到生產中去。柳大綱於1963年提出了三個湖建三個廠爲主線的構想,即以氯化物類型的察爾汗鹽湖建立年產10萬噸的鉀肥廠;以硫酸鹽類型的柯柯鹽湖建立年產250萬噸的食鹽廠,以含硼鋰的硫酸鹽類型的大紫旦湖建設一個生產硼鋰的示範車間。在研究內容上包括礦牀地質、水文地質、採滷、鹽田結構、鹽田工藝、鹽田產品採運機械、產品加工、老滷利用等一整套研究方案。爲了實現這個規劃,由中國科學院、化工部、地質部分別組建鹽湖研究所和鹽湖地質所。自1956年到1966年,柳大綱不顧年老體弱,先後6次到鹽湖現場作調查研究和指導、檢查工作。他曾指導鹽湖所的同志從事鹽湖物理化學調查、鹽滷資源綜合利用、稀散元素的分離提取,以及水鹽體系、濃鹽溶液化學、鹽湖水化學、鹽滷分析化學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爲我國鹽湖化學的發展與鉀鎂硼鋰的資源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也爲我國鉀肥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柳大綱雖身受迫害,仍念念不忘開發青海鹽湖資源。1983年,他已年近八旬,還關心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青海鉀肥廠建成後穩定生產需要解決的重大技術問題,與地質學院袁見齊教授聯名上書黨中央、國務院,使此項目列爲“七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之一。直到臥病在牀,仍念念不忘這項工作。

積極組織承擔原子能化學任務

1958年,蘇聯撤走了專家,停止有關原子能科學的援助。爲了促進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柳大綱、沈玉其、劉靜宜等積極組織中國科學院所屬的幾個化學研究所的力量,接受了大量有關原子能化學的研究任務。柳大綱親自領導化學研究所三個研究室開展了核燃料前處理和後處理工藝中關鍵問題的研究。經過二年多的努力,通過對氟化動力學、四氟化鈾和六氟化鈾體系的組成、不同中間化合物的製備以及結構的研究,提出了中間化合物的生成條件及結構鑑定,爲在生產過程中消除燒結現象提供了科學依據。1965年,中國科學院又提出了“一堆(原子堆)兩法(兩種核燃料處理方法)”的戰略口號。柳大綱組織化學所無機、物化、分析等方面的科研人員乾溼法並舉,一方面採用胺類萃取劑純化鈈,並進行了鈈、鈾萃取分離以及釕、鋯—鈮等裂片元素的萃取去污條件,另一方面承擔了流化牀氟化物揮發法處理高濃縮鈾鋁合金元件的研究。最後鈾回收率的試驗結果,與當時美國阿貢實驗室發表的結果相同。全套流程後被提供到核工業設計部門。柳大綱還組織與北京大學張青蓮教授合作進行了高濃度硼同位素的富集研究,得到95%以上的硼同位素,爲中國第一次核爆炸試驗提供了測定中子流所需要的材料。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柳大綱謙虛謹慎,爲人公正,學風正派,善於聽取各方面意見,給同志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離開實驗室,走上組織領導崗位後,他從不在被領導人的論文上署名。80年代初,柳大綱又率先在化學所領導崗位上讓賢,成爲科學院退居二線的第一位所長。柳大綱不講名利,不計個人得失的思想境界,深受大家的愛戴和尊敬。

柳大綱除本職工作外,還擔負着許多社會工作。他從30年代起就是中國化學會的積極分子,曾當選爲該會副理事長,併兼任應用化學委員會和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等,他具體籌劃化學會的各項工作,積極支持組建了應用化學委員會、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委員會等。他想方設法恢復和創建了十多種學術期刊,使化學會的刊物基本上作到學科齊全、配套成龍。他還親自長期擔任《化學通報》期刊的主編,付出了大量心血。1982年9月,柳大綱親自領導籌備“慶祝中國化學會成立五十週年學術報告會”和“中國化學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等活動。在他的長期努力下,中國化學會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柳大綱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的事業,曾被選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第五屆、第六屆代表。他於1951年參加了九三學社,195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1年被評爲中國科學院直屬單位模範黨員。柳大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他仍能堅持真理,實事求是,他的一身正氣,贏得了人們的欽佩與崇敬。1983年2月,當柳大綱80壽辰和他從事化學工作55週年之際,中國化學會爲這位德高望重的化學家舉行了隆重的祝賀活動。盧嘉錫院長親致祝詞。1991年9月14日柳大綱不幸因病與世長辭,人們懷着悲痛的心情深切地悼念他,李政道夫婦也前來弔唁,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鬍亞東寫了如下輓聯,概述了柳大綱的一生:

爲科學 嘔心瀝血 建化學 創鹽湖 功豐績偉 芳名永垂

倡節義 訓勉後學 善創新 推平等 衆贊羣擁 高風亮節

簡歷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25—1927年 任東南大學物理系助教。

1927年 任上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教員。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28—1929年 任中國科學社《科學》編輯部編譯員。

1929—1949年 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46—1948年 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研究生院進修,獲博士學位。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49—1954年 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1955—1991年 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代所長、所長、名譽所長。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54—1956年 參加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處工作。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55年 當選爲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學部委員。

1957—1963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鹽湖科學調查隊隊長。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63—1991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73—1986年 任《化學通報》主編。

1978—1990年 當選爲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二十一屆、二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0年 當選爲中國科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1904年2月8日 出生於江蘇省儀徵縣。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數理化部學習。

1924—1925年 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91年9月14日 病逝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柳大綱.數種著名國產陶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集刊第二號,1930.

2 王璡,柳大綱.宜興陶業之初步化學觀察.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集刊第三號,1931.

3 柳大綱,周慶祥.活性炭檢驗.中央研究院民國二十年度總報告,1932:85.

4 萬鎮,柳大綱.玻璃原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國二十一年度總報告,1933:81.

5 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onjun.the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of the cyanogen molecule.j.chin.chem.soc.,1935,3(4):301—307.

6 wu xuezhou,liu dagang(ta-kong liu).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cyanic acid and some isocyanates.j.chem.phy.,1935,3(9),544—546.

7 wu xuezhou,liu dagang.not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zinc and cad-mium cyanides.j.chin.chem.soc.,1936,4(6):518—521.

8 zhou tongqing,wu xuezhou,liu dagang.on the under waterspark absorption band of cuh.j.chinese phys.,1937,3(1):20-26.

9 wu xuezhou,liu dagang.the new absorption system of cyanogengas in the near ultraviolet system i.j.chem.phys..1937,5(3):161—165.

10 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onjun,wu chi.the.near.ultreyi-olet bands of acetylene.j.chem.phys.,1938,6(3):240—246.

11 柳大綱,鍾煥邦.雲南中部岩鹽礦的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工程會志,1942,9:42.

12 柳大綱,鍾煥邦.雲南—平浪精鹽廠製作法的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工程會志,1945,12:11.

13 liu dagand,a.b.f.dunca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ethy-lene oxide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j.chem.phys.,1949,17:241.

14 liu dagang,genge moe,a.b.f.dunca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sulfur hexafluoride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j.chem.phys.1951,19:71.

15 柳大綱.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豐富.光明日報,1959年3月1日.

16 程祖良,胡克源,柳大綱.氯化鋰與鋁酸鈉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中國化學會1963年年會論文摘要集,1963:52.

17 柳大綱,陳敬清,張長美.各類型鹽湖的分佈.第一屆全國鹽湖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65:33.

18 柳大綱,胡克源.鹽湖化學.中國化學五十年,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