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教科文衛名人>

吳健雄簡介

中國教科文衛名人 閱讀(1.89W)

吳健雄簡介

吳健雄簡介

吳健雄(1912~1997)美籍華裔女物理學家。1912年5月31日生於江蘇流河,1934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1936年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1940年獲博士學位。1942年與物理學家袁家騮在美國結婚。195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1958年升爲教授,同年當選爲美國科學院院士。1972年起擔任普賓講座教授,1980年退休。1975年曾任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會長。

吳健雄主要從事核物理和弱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實驗研究。最主要的貢獻是,1957年用β衰變實驗證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1956年之前,吳健雄在β衰變方面作過一些出色的實驗。1956年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在β衰變過程中宇稱可能不守恆之後,吳健雄立即領導她的小組進行了一個實驗:在極低溫(0.01k)下用強磁場把鈷-60原子核自旋方向極化(使自旋幾乎都在同一方向),然後觀察鈷-60原子核β衰變放出的電子的出射方向。她發現絕大多數電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鈷-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就是說,鈷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和它的β衰變的電子出射方向形成左手螺旋,而不形成右手螺旋。如果宇稱守恆,兩種方向應該機會均等,即必須左右對稱。現在左右手螺旋兩種情況明顯地機會不相等,所以這個實驗結果證實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這在整個物理學界產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

現代物理學發展中的其它一些重要理論問題或爭論,通過吳健雄的一系列實驗工作,也得到了解決和證明或一定程度上的澄清。1963年她對β衰變的系列實驗工作證明了核β衰變中矢量流守恆定律,在物理學史上第一次由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與弱相互作用有密切關係,對後來電弱統一理論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在1959年穆斯堡爾效應發現之後,吳健雄對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將穆斯堡爾光譜法用於生物學中大分子的結構研究。爲了證實輕子數在弱作用中守恆律的有效性,吳健雄等在深達2000餘英尺的純鹽礦中安置了測量雙β衰變儀器,證明了輕子數守恆到10-3以上。早在1950年以前,她已經做了一個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哲學的實驗,結果表明正電子與負電子的宇稱相反。1970年她的實驗小組對此作了進一步實驗,在更高程度上支持了量子力學的正統法則,再次否定隱變量理論。此外,她對粒子或輻射探測器的研製也有不少貢獻。

吳健雄以其卓越的貢獻贏得了崇高的榮譽。1958年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她名譽科學博士稱號,這是該大學首次把這個榮譽學位授予一位女性。她還獲得其它15所大學的名譽學位。美國總統授予她1975年國家科學勳章。1978年她獲得國際性的沃爾夫基金會首次頒發的獎金。她受聘爲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