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主持人口語表達藝術

語言運用 閱讀(2.99W)
主持人口語表達藝術

第一章主持人語言概述
第一節主持人的語言特點
人類在傳播信息構成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便是語言。而對於節目主持人來說,語言所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在廣播這一大衆傳播媒介中,主持人利用這一特殊的傳播符號與聽衆建立了直接的交流關係。無論主持人前期是否進行過現場採訪、寫稿、製作,但最終訴諸於聽衆的總是主持人的有聲語言。語言的交流使得主持人與受衆之間形成理解和溝通的橋樑,並使文化得以傳播,同時也得到信息的反饋……主持人用其特有的語言吸引了聽衆,引發了聽衆的興趣,激起了聽衆參與的熱情。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主持人的傳播目的也達到了。可以說,主持人就是通過語言這個工具,讓受衆認識並瞭解自己,同時形成自我獨特的風格。
那麼,在節目中主持人是如何用語言這一載體來展示自我呢?有的說"越用生活用語越好",因爲主持人節目是"近距離""一對一"的交談式,只有用生活中的那種交談,才讓人感到"近",才親切;有的認爲應該使用"藝術語言",因爲主持人本來就是語言藝術工作者,所以主持人的語言就應該是藝術語言。那麼,主持人語言究竟該如何掌握,主持人語言與生活在語言上有哪些聯繫,現在我們就對次進行探討。
一般的節目,主持人是通過與受衆交談這種形式進行的,主持人與受衆的距離也是最近的,並有"促膝談心"的感覺,因此主持人語言也必然是"交談式"的,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也是主持人語言與生活遠的共同之處。
生活是創作的基礎,主持人的語言同樣也離不開生活。在交談中,二者同要遵循中華民族語言的表達習慣,同要遵循日常生活語言的表達規律;在交談中,二者都要求表達得親切、自然、明瞭,而且都具有交談的對象、交談的範圍、交談的目的和交談準備的過程,都願意能交流成功。
儘管主持人語言與生活中所運用的語言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儘管生活是任何藝術的創作之源,但二者絕不是一回事,因而也決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由於主持人是文化的傳播者,這就決定了他所表達的內容和想要達到的效果是與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有着較大差異的。生活中的人們所使用的語言雖然也具有傳播、交流的成分,但兩者的身份、內容、形式、責任、角度、範圍等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在語言的運用、講究等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一、主持人語言與生活語言的異同
1、語言環境不同
節目本身的特點決定了主持人要以"一對一"、"交談式"的方式與受衆交流,然而主持人在傳播過程中的語言環境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環境是不同的,因此,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的"一對一"、"交談式",與生活中當中的"一對一"、"交談式"也應有所不同。
日常生活中的交談是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的,與事實面對面的。這種傳播環境的特點使得交談最大限度地保持着純樸、自然、真實的特點。傳播環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傳播雙方可以控制這個環境。比如:青年人多與青年人交談;老年人多與老年人交談;大學生多與文化層次相近的對象交談,農村人多與農村人交談……
但是主持人所面對的環境就複雜多了。這個傳播環境是開放式的,因此傳播雙方不能完全地展現生活中真實的自我,只能是"近似"地模仿。也就是說,有可能同時面對很多個"一兩個人"或"一小羣人",有可能同時面對城裏人、農村人,青年人、老年人、文化層次高的人、文化水平偏低的人……而且,有時雖然只是同某一兩個人交談但是實際上是字爲衆多的"沉默的"受衆服務。主持人要與這些衆多的、成分複雜的受衆共同分享主持人所要表達的含義,要試圖以具有魅力的語言吸引他們,影響他們,使其相互產生激勵作用,以打破或縮短彼此間的距離,產生"雙向交流",這都是生活交談所不能比擬的。
2、目的的強弱程度不同
無論是誰在談話,都不外乎要達到某種目的,但他們各自所顯示的強弱程度不同。生活中語言交談的目的性比較單一,對象意識強,也非常具體,表露時也較爲直率。雖然不乏含蓄、隱諱之處,但並不難理解。某件事的內容表述,達到什麼目的比較簡單、明瞭,而主持人語言的目的性很強。雖然如此,但由於聽衆的模糊性,主持人表達時對象意識並不是很鮮明、具體,因此主持人要表達更爲複雜、層次更多的內容。
(1)日常生活中人們交談的內容是較隨意的,表達方式也是非常自由的,而主持人節目的內容是具有選擇性、社會性的。比如,主持人節目中的時效性、綜合性、知識性、娛樂性等,它包括黨的大政方針,人民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等,主持人既要傳播知識、信息,給予傳播對象以奮發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是連接政府和民衆的橋樑,連接黨和人民羣衆的紐帶。這是,主持人所說的除了他個人的立場之外,還代表着這個節目組全體,代表電臺、代表黨和人民,因而時刻體現着其語言很強的目的性。即使是娛樂性節目,也包含着某種積極向上的意義和目的,讓人們笑得愉快,笑後又有一定的意義。表達方式也受表達內容的限制,不能過分放縱,過分張揚"個性"。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甚至可能有個別庸俗之處,然而由於傳播環境的特點,人們對此是理解的、寬容的。主持人的語言也應包含通俗性,這樣才更加具有我們民族特色。他既能表現中華民族含蓄的、善良的美德,又能表現主持人良好的語言素質和功力。其中有講述大人物、大名人的成長史、奮鬥史、貢獻史,也有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既有娛樂鬆弛,也富有緊張振奮,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不允許存在庸俗。
由此決定了主持人語言在傳播過程中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不論它是直接的,還是蘊含其中的,那明確的目的性都強烈地體現在主持人語言的表述中,這一點生活語言就遜色多了。
3、準備過程不同
無論是誰,在說話之前總是要思考一下,進行適當的準備,考慮該說什麼、怎麼說,但是主持人語言和生活語言的準備過程存在明顯的不同。
(1)內容的狹窄性是日常表述時的特點,當人們要表述一件事情時,並不需要很長時間思考、準備,只是適當地在大腦中思考一下,有時還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語言不免有些羅嗦、累贅,語意也容易混亂。而主持人所要表述的內容是豐富的,要求主持人的語言精練、條理清晰,語言含義絕不允許混亂。
(2)在人際交往和交流的過程中,信息的反饋尤爲及時。傳播時除了語言之外,還可藉助人們的表情、手勢等手段,因此,可隨時修正已經發生的語言含義的混亂。而主持人在與聽衆的交流中,反闊需要一個過程,正是由於反饋有這樣一個時間差,主持人才很少有修正語言含義混亂的機會,因此主持人的表達一定要清晰明瞭,語意準確。
因而,我們可以說主持人在表述之前的思考就是一個創作的過程,他追求一種完美的藝術效果。主持人要在所表述的內容中尋找各欄目內部的篇與篇之間的內在聯繫,要籌劃欄目之間的銜接,要確定形成有聲語言時的基調,要完成每篇作品中完全結合,追求一種完美的藝術效果,完成藝術欣賞的願望。只有這樣,才能給受衆更多的機會選擇,纔會使受衆最大可能地選擇。惟有如此,才能使主持人與受衆之間形成一定的默契,達成共識,這樣的溝通和交流才具有了現實意義。
主持人這樣的創作,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創作,不僅是主持人的感覺器官在參與,而且還要投入更多的創作,動用全部的力量進行參與。包括感覺器官、心智力量、感情與理智、情緒與意志等,全身心地投入到有聲語言的創作之中,使主持人那具有魅力的語言吸引聽衆、感染聽衆,使聽衆產生共鳴,使交流成爲一種複合的、立體的、全方位的信息,從而完成整個創作過程。這實質上是主持人以一種自然的方式,表達深思熟慮的內容,將主持人的魅力充分表現。
4、聲音美感不同
我們都希望在交談時能生動地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但處於生活狀態中的交談,人的發聲器官處於懶散、鬆懈的狀態,發出的聲音並不很美。在這裏,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談話和主持人臺上的談話的比較來證明,這裏的差異非常明顯。主持人的語言力求在清晰、準確、流暢、自然的基礎上,追求聲音的美感。比如各發聲器官的正確的發聲狀態、發聲位置、氣息控制、共鳴運用、音域選擇……最終需求最富有魅力的聲音、最具美感的聲音色彩,來吸引聽衆、感染聽衆,使得"美"在節目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總之,生活是任何藝術創作的本源,任何藝術創作又都是高於生活的,語言藝術也不例外。"來源於祕書工作生活,高於生活"這話確實有道理。以生活爲創作本源,並不是指還原於生活的本來面目,進行無限循環,而是以生活爲本,呈螺旋上升的趨勢。我們從主持人指出節目時的語言和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的對比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我們可以這樣說:主持人的語言,是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具有創作過程和藝術特點的談話體語言。
如果我們不能把握主持人語言和生活語言的區別,不能駕馭整個過程,我們就不能自覺地進入這個創作過程,就不能保證每一次創作的成功。
二、主持人語言的特點
以前並沒有節目持人語言特點這一概念,它是後來隨着大衆傳播的日益發展,在播音員語言的基礎上提出的。播音員所進行的是把視覺的書面語言轉換成聽覺的有聲語言的再創造勞動。他(她)們的播音是以書面稿件爲依據,在正確理解,具體把握的基礎上,以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爲根本目的和最高要求。主持人操作和把握節目過程中要靠有聲語言、肢體語言和自身的形態條件。
不過,在此強調主持人語言的特點,並不是說主持人語言與播音語言存在着衝突,恰恰相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應該具有良好的播音語言功力。規範性、莊重性、鼓動性、時代感這些播音語言明顯的特質,在主持人的語言中也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播音員播音與主持人的語言表示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創作活動過程,故而也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創作原則、要求。
1、注意親和力
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通常都會以"我"的身份出現,與受衆構成如同朋友交談一般的非常和諧的傳播情境,平心靜氣、娓娓道來,親切而自然、通俗而平白。這與播音員的字正腔圓、規範莊重的語言風格是有所不同的。主持人的語言狀態是輕鬆的口頭語,而播音員則相對嚴謹,帶有書卷氣。前者散淡通俗,後者規整凝練。
口語要追求通俗,但絕非粗俗、低劣,是親切而不是媚俗;是自然而不是隨意。人們日常口頭語言經過篩選加工,最後提煉出的自制品纔是主持人語言的口語化。高爾基談到文學語言創作時曾經說過:"雖然它是勞動大衆的口語中汲取來的,但它和它的來源已大不相同,因爲用來描述的時候,已拋棄了口語中那一切偶然的、暫時的、變化不定的、發音不正的、由於種種原因與基本精神--全民族語言結構--不合的東西。"支持人對民間口頭語言的選擇使用,是一個淨化、純化的過程,即捨棄其中不規範、不純潔的語言現象,努力使之更準確、順暢、健康,這樣,纔可以使節目最初設計的本意完整地表達出來。
2、真情付出
主持人節目從根本上來說是屬於人際傳播的一種,富有人情味、情感味,並因此吸引廣大受衆。那麼,主持人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爲先導,與受衆進行面對面的、直接的、平等的、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只有以誠相待,真心付出,纔有可能使受衆很快地接受。
主持人要始終有一顆真誠坦蕩的心對待每一個受衆,誠於中必形與於外,慧於中必秀於形。主持人語言有了真誠的情感因素做催化劑,又何愁失去其成功的源泉呢?
3、展示個性
主持人主持節目更強調個性,從節目個性的不同而將不同的節目區別開來。體現在主持人的語言表達上就是不同的主持人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由於欄目不同,自身修養、閱歷不同,音質不同,語言習慣不同等,有的熱情爽朗,有的幽默機智,有的節奏短促,快人快語,有的細語慢談,緩緩道來……主持人節目個性化的追求,爲主持人語言個性化的形成發展提供了保證。
別林斯基說:"風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合中按上自己的個性和精神獨特性的印記。"因此構成主持人節目一道道靚麗風景線的重要因素便是獨具特色的主持人個性化語言。尤其對於廣播節目主持人,多少聽衆曾被那些優秀主持人極具磁性、充滿魅力的語言吸引,惟其是聽!對於主持人來說失去個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而語言的個性化在主持人的個性的構成中又何其重要。
4、相互溝通交流感
主持人在交流中與受衆始終處於一對一、面對面的局面。因此,主持人的語言具有明顯的對象感、交流感。主持人語言要有信息反饋性,這種反饋是現場的反饋,這樣便產生了交流,而不能是擲地無聲、死氣沉沉的感覺。受衆是主持人的朋友,主持人在和朋友交談,告訴朋友所見所聞,幫助朋友排憂解難。儘管主持人的面前通常只有冷冰冰的話筒、鏡頭,但在主持人的心中、眼前始終要有交談對象,這個隱型的對象默默地牽引着支持人的思路,激發着主持人的靈感火花,促使主持人去強烈地表現"自我"。根據交流對象的不同分成以下幾點:
(1)與搭檔交流
節目主持人與搭檔的對話,從某種角度來說近似於話劇或者影視劇演員對白那樣(從某些風趣的對話來看,更象是說相聲),說話時言語行動要積極,說出後還要敏銳地注意對方的反應,檢查自己說出去的話的效果,從中及時得到反饋,引申出新的話語。聽話時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認真傾聽,專心思考。即便事先明明知道對方要說的話,但也要做到真正從對方的話語中獲得自己說話的根據。總而言之,節目主持人之間的對話總是在相互激發,這種激發在語言的交流中完成。
(2)與受衆交流
主持人與受衆的對話,也是節目進行中的一種常見方式。
節目主持人在與受衆說話時,雖然一般不會形成對話的格局(有時面對面的受衆也會有隻言片語的呼應),但是此時此刻節目主持人心中的交流對象是十分清楚而具體的。節目主持人特別關注和在乎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在受衆中引起的反饋,即主持人要積極地與受衆進行交流。
(3)與演員交流
節目主持人與演員的交流在節目進行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節目主持人與舞臺上參加演出的演員進行的語言交流中臨時配合即興的成分比較多,往往不如與另一位節目主持人搭檔交流那樣順暢。打個比方,這樣的交流就象新組合的球隊那樣,配合起來缺少一種默契。如果把話語比做一隻球,那麼傳球給對方要看準方向,要看對方接到球沒有;接對方的球,也要看準球傳過來的方向,不斷調整自己的腳步。所以,節目主持人與舞臺上參加演出的演員進行交流,就更要注意與演員的互相配合。
5、注重內容間的關聯性
我們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節目主持人在說話時往往會被搭檔或節目或受衆打斷,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正是由於有這些侷限,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內容既要保證完整性,又要具有連貫性,尤其是語意間的深層銜接。
(1)句與句的關聯
句與句之間的關聯是指主持人與其搭檔之間說話內容的關聯。以前的報幕員也有兩個人合作的,但大多數爲輪番上陣,各司其職。如今的兩位節目主持人是搭檔關係,共同完成節目之間的串聯,因此話語之間的關聯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如果隨意抽出一位主持人的話語,可以聽出他所表達的內容既不完整也不連貫暢通。
(2)段與段的關聯
對於一些談話主持人來說,主持人除了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關聯外,段與段的關聯則顯得更爲重要,因爲這類節目中,主要就是靠主持人的語言將話題拓展深入,啓承轉合。
(3)首與尾的關聯
節目主持人的語言不僅要注意到段間關聯,而且還要做到首尾關聯,給受衆以首尾照應的整體感覺。
6、注意受衆的多層次性
節目主持人這個行業使得某些主持人成爲受衆眼中的"大衆情人",而且受大衆的關注度也偏高。一方面是因爲電臺、電視臺的媒介作用,是他們在電臺、電視臺節目中頻頻"亮相",另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在言談中能保持中立角度,看問題較爲公正合理。因此,在溝通時,要注意:
(1)亦莊亦諧
傳播文化的一個大的特點便是教育,這也是節目製作的目的之一。要"教"的主題無論是大是小,總是嚴肅的,然而受衆在一天緊張的學習工作之餘,坐在舞臺電視機、收錄機前欣賞節目的目的,則希望能擺脫形形色色的精神壓力,以得到放鬆和獲得樂趣。因此,節目主持人此時的語言要講究溼度的原則,不要太過於沉重莊嚴,以免受衆產生厭惡感,當然也不能流於低俗。
(2)雅俗共賞
主持人要根據預先設想的節目內容、形式使節目做的偶雅有俗。由於職業、性格和文化等因素,人們的愛好也有典押與通俗之分,因此,節目主持人無論是指出哪類節目,勢必要體現出話語的兼顧性,做到雅俗共賞,說每一位觀衆都愛聽的"情話",做"大衆情人"。
(3)男女同好
由於性別的不同肯定會導致受衆在一些問題上的觀點、看法產生差異,而主持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語言將這些差異表現出來,但又不會過分激化。聰明的主持人絕對不會顧此失彼,拋開任何嚴格百分之五十的支持,即使是爲某性別主持的節目,也同樣如此。
(4)老少皆宜
受衆的層次可以有很多分法,而年齡也是其中一種,因此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還必須做到"老少兼顧",體現出話語的兼顧性,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對主持人所說的話語感興趣,願意聽,聽得懂。正因如此,節目主持人的話語必須做到老少皆宜。
7、語言形式的多樣性
由於語言任務及職能的限制,使得節目主持人傳遞信息的方式上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這種獨特又帶來了語言形式的多種變化。
(1)獨說
在很多情況下,節目主持人是以一人獨說這種形式來主持節目的。說的時間有長有短,但多用口語,詞句比較通俗,語氣語調比較自然,聲音也不十分張揚,接近平常說話,使之生活化。
(2)對談
兩人對談也是節目主持人語言的表達形式的一種。所謂談,乃相互交談之意。談與說有相同之處,即仍然口語化特點較明顯,雙方語調、語氣不必誇張,聲音不必修飾;不同之處,即你來我往,圍繞共同的話題,各抒己見,相互溝通,以示受衆。
(3)衆議
三人成衆,節目中幾個人在一起談論訴說,就是衆人羣議的形式。
衆議,乃大家評說事理之意。議當與說和談一樣,口語化是第一要素,節目主持人不必拿腔拿調,聽來覺得極不自然。與上面兩種口語形式不同之處,只是人數多少而已。議的人數較多,你一言,我一語,他一句,顯得比較熱鬧。
(4)朗誦
"誦"是主持人除了說、談、議等主持形式之外的又一種重要的節目主持方式。節目主持人往往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把自己豐富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
總之,從主持人語言與生活語言的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之間的不同點頗多,而這些不同點恰恰正是主持人語言的特點所在。如何在做節目時將主持人語言和生活語言很好地區分開但又不會完全割裂,如何熟練而有技巧地將主持人語言的點融入到自己的節目中,這是個需要非常重視的問題,也是作爲一名主持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