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讓我們的語言“亮”起來

語言運用 閱讀(1.98W)
讓我們的語言“亮”起來

教學目的:準確把握作文的語言,使其有文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讓我們作文中的語言“亮”起來。
二、複習大學聯考說明對作文語言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名言,叫“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它的意思是說如果文章的語言沒有文采,是很難流傳久遠的。同樣,在我們的考場作文中,如果語言沒有文采,也是很難打動閱卷老師的心的,當然也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那麼如何讓我們作文中的語言有文采,如何讓我們作文中的語言“亮”起來呢?還是先讓我們看一下今年大學聯考說明對作文語言的要求。
展示投影。
大學聯考說明對作文語言的要求,分爲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基礎等級的要求是語言通順,這一點我們基本上都能做到。而發展等級的要求是語言有文采。具體包括四個方面:(1)詞語生動。(2)句式靈活。(3)善於運用修辭手法。(4)文句有意蘊。
三、結合大學聯考說明談談如何讓作文的語言“亮”起來。
(一)詞語生動形象
請同學們比較下面兩段文字,先請看第一段:
1、改革開放,我們打開胸襟,接納外國的優秀的思想、技術、管理模式,在引進這些先進的東西的同時,也難免泥沙俱下,如西方的一些腐朽的人生觀、價值觀,墮落的生活方式,以至於毒品也乘機進入,但我們決不能因爲改革開放有負面的影響就不繼續堅持,不能因噎廢食,我們要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同時與這些消極、腐朽的事物進行堅決的鬥爭,把它們排斥於國門之外。
這一段的中心內容是改革開放後應該怎樣對待西方文化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採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政策。同樣還是這個問題,再請看第二段文字:
2、春雨淅淅瀝瀝,田裏禾苗競翠爭綠。但是,你看河邊田壠上的雜草,由於雨水多,也長得旺盛,正跟莊稼爭水分和養料呢。但這不要緊,把它除掉就行了,可不能因爲雜草多就抱怨春雨。
這兩段文字哪段給人印象深刻呢?很顯然是第2段。原因就在於第2段把第1段中抽象的語言轉化爲生動形象的語言。因此要想詞語生動形象,可採用化抽象爲形象的方法。(投影)化抽象爲形象。
如何化抽象爲形象呢?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在議論文和散文中,經常需要對某個詞語進行解釋。如“責任感”。現在有兩種解釋,我們比較一下:
責任感
(1)定義:責任感是指人們自覺地把分內的事做好的心情。
(2)責任感是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寫就的《出師表》,責任感是孔繁森離家別母、血灑高原樹立的公僕豐碑,責任感是貝多芬挑戰人生、超越自我譜寫的《命運交響曲》,責任感是保爾•柯察金頑強拼搏、熱愛生命鑄造的烈火金鋼。
很顯然,第(2)種解釋要生動形象的多。原因在於採用了這樣一種方法,即(一)將抽象定義轉化爲形象詮釋。
第二種方法是:將邏輯推理轉化爲圖景展現。(投影)這種方法適合於議論文和說明文。如:假如時光可以倒流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們可以去感受一下炎黃時期的史前文明,可以去見識一下秦始皇的殘暴和秦二世的昏庸,可以去參觀一下那修了35年卻被項羽一把火燒掉的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可以去採訪一下曾經哭倒那勞民傷財的萬里長城的孟姜女…可以想像,此段如果採用純邏輯的推理,將是多麼的抽象和乏味,現在將它轉化爲一幅幅的圖景就生動形象多了。
現在大學聯考作文采取了一種新的形式——話題作文,而話題作文又文體不限,那麼記敘文怎樣詞語生動形象呢?請看下文兩段文
跳高
(一)
跳高架前只剩下李鶴同學一人了。這時橫杆已升到1.47米,比去年的乙組跳高紀錄高出一釐米。比賽的哨聲響了,只見李鶴同學向前飛奔而去,在離橫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了橫杆,打破了校運動會的紀錄。
(二)
哨聲響了,李鶴同學原地蹦跳了幾下,習慣性地壓壓左腿,再壓壓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氣,這才邁出輕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衝去。當快接近跳高架時,一個急轉身,雙腳一蹬,兩個動作幾乎同時完成。觀衆還來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頭部肩部就已越過橫杆,再一挺胸、收腹、翹腰,好一個“背越式”。“成功了!”破了校紀錄,四周一片掌聲,震得跳高架上的橫杆似乎也在跳躍。
請一同學進行分析。
第二段文字就“跳高”這個片斷,從動作上分解爲四個方面,這就是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因而生動形象。因此對記敘文來說,可採用如下方法:(投影)(三)把某一情節分解爲若干細節。
學生練習:以“喜悅”爲題構思一個片斷。(提示)喜悅可以寫成抒情性的,可以寫成敘事性的,還可以寫成議論性的。
[範例]喜悅是付出辛勞與智慧之後勝利時無法掩飾的心動,是你看清了世俗的紛擾之後擁有的一份超脫和寧靜;是對沉積內心深處那些祕不可宣的情愫的獨自回味,是戰勝了坎坷和苦難之後對自己真誠的祝福。喜悅是無邊碧野中那一朵含羞而立的小花,是充滿晚霞簇擁的那輪醉透了的夕陽,更是一隻蒼鷹,渾身充滿着傲視羣雄的勇力。
(二)善於運用各種修辭。
我們在複習修辭這一知識點時,曾做過大量的練習。現在我們看一段文字:
我們提倡語言美,那麼,什麼樣的語言是美的呢?我想,“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你的語言爲何能如此純潔而明淨,那是由於你的靈魂崇高而樸實,有着源頭的活水。語言是反映一個人風貌的另一面鏡子,豪放的人語多激揚而絕不粗俗;瀟灑的人言談風動而不隨便;謙遜的人含蓄蘊藉而絕不猥瑣;博愛的人旁徵博引而不蕪雜。
這段文字是談什麼樣的語言是美呢?給我們的感覺它的語言也很美,寫得也很有氣勢,原因在於它巧妙地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有設問、引用、比喻、排比。
學生練習:運用恰當的修辭,以“尊重”爲題構思一段文字。
[範例]尊重,是一縷春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溫暖的舒心丸、一針催人奮進的強心劑。給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成功的敬佩、讚美與追求;給失敗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失敗後的同情、安慰與鼓勵。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間的真情在,就有未來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後的繼續奮進,就有失敗後的東山再起。
(三)句式轉化靈活。
句式的轉化包括肯定句與否定句之間的轉化、主動句與被動句之間的轉化、長句與短句之間的轉化、整句與散句之間的轉化等。在我們的作文中,運用較多的是長句與短句的轉化和整句與散句的轉化。
請看這樣一段文字:

母親是橋,母親是帶領我們走向生命的橋。從一個特殊的細胞,到一個完整的生命,母親用她的軀體、她的營養,爲我們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橋。走過這座橋,我們便走向生命,走向一個全新的世界,走向生活的起點、命運的開端。
分析此段文字的句式。
再看另一段文字:
父親是橋,父親是培養我們人格的橋。從哭鬧着躺在搖籃裏的嬰兒,到一個有獨特性格的少年,父親用他那顆寬容的心和簡練嚴厲的詞句,築成了這一座人格之橋。走過它,便讀懂了父親;走過它,便感知了父親那顆寬容的心;走過它,我們便有了作爲人的最起碼的人格。
學生練習:以“朋友是橋”爲題構思一段話,注意句式的靈活轉化。
[範例]朋友是橋,朋友是一座用世界上最可貴的感情築起的友情之橋。當我們面臨生活的挑戰而有些怯懦時,當我們被失敗擊得遍體鱗傷時,當我們被勝利衝昏頭腦迷失方向時,當我們被厄運擺佈得幾乎絕望時……這座橋便時刻提醒和幫助着我們。走過這座由誠摯的心靈和相互的理解築成的友情之橋,我們便增強了追求的勇氣和自信,便多了一份希望,多了一份執着。走過這座橋,才深知“理解”的含義“溝通”的意義;走過這座橋,只想高呼一聲“友情萬歲”!
(四)文句要有意蘊。
所謂意蘊,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內在的意義。文句要有意蘊也就是文句要有內在的意義。如果你寫得文句內涵豐富,含義雋永,讓人看了,能夠使人受到啓發,能夠使人受到鼓舞,能夠令人回味無窮,能夠使人振作起來,這樣的文句就是有意蘊的文句。
請看下面一段文字:
壓力的兩面
同樣在壓力下,一塊脆弱的玻璃會支離破碎,而一根堅韌的彈簧卻能迸發出驚人的力量。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會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壓力。我們應當如何面對壓力呢?
在此段中,“一塊脆弱的玻璃會支離破碎,而一根堅韌的彈簧卻能迸發出驚人的力量”就是有意蘊的文句。
再如該文的結尾:
壓力是一把雙刃劍,強者藉此奮進,弱者因而沉淪。何去何從,還由自己定奪。
此段以形象作結,把壓力比喻成一把雙刃劍,引出“強者藉此奮進,弱者因而沉淪”的議論,發人深省,促人奮進。
學生練習:仿照下面“自然的啓示”類的警句,自選兩種事物,造兩個借物喻人、託物述懷的句子。
例:籃球——總是墮入圈套,因爲有人拍你。
竹——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結。
(範例)
氣球——總是爆裂,因爲有人吹你。
沙發——軟弱不一定無能。
煙花——在生命的奉獻中閃耀出動人的光彩。
膠水——在夾縫中消逝,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錶針——無論走了多長時間,都回到原來的起點。
蠟燭——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淚多命短。
鏡子——即使不發一言,也向人們展示真實。
糨糊——從不顯棱顯角,卻粘合了他人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