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寫出真情實感

語言運用 閱讀(2.77W)
寫出真情實感

於漪曾經說過,儘管現在大家都在提倡創新和求異,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東西,是不必質疑的,更是不可失缺的。這個精神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真情實感。但是,綜觀學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確實問題不少。或無情可抒,蒼白單薄,或機械模仿,情感失真,或感情不夠健康。那麼,怎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怎樣才能寫好“真情實感”呢?
一、尋找原動力,大膽寫“我”。現在的學生作文存在兩大毛病:一是崇尚空談,二是不敢寫“我”。這就意味着這些作文勢必流於空而不真、華而不實。只有大膽寫“我”,才能做到“感情真摯”。這也是學生的“私人作文”(日記、隨筆、書信等)卻能表現出較高寫作水平的原因。由於寫了“我”,寫了我之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以及種種喜怒哀樂,從而表現出最大的真實和可信。葉聖陶先生說:“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於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乎世理的真際,切合生活的狀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於內心的鬱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爲‘求誠’。”假如能像葉老要求的那樣,把“求誠”作爲作文的第一要着,把不吐不快、一吐爲快作爲作文的興趣、動力,並把從前那種被動作文痛苦作文變爲主動作文愉快作文,作文的現狀必將大大改觀。
二、選材要恰當貼切。有了原動力,接下來就是選材的問題了,在選材時必須堅持三個原則:①真實原則。文章的選材要貼近生活,強調真實,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談何抒寫真情,使人感動呢?尤其是寫記敘文,就應該反映生活的本質,抒發真摯的感情。當然,強調“真實”不是說不能虛構,不等於生活瑣事的簡單“拷貝”,而是說虛構的情節也應該符合生活的必然規律。這就叫“文學來之生活並高於生活。”可以講生活中從來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體會,許多同學總覺得生活很平淡,沒有什麼可寫的素材。其實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只要認真體會,用心感悟,生活中到處都有極好的題材。②細微原則。人的成長變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上反映出來的。而最能撩撥我們心絃的,也往往是一些小事。我們要善於選取有豐富內涵,能感動人的細小材料,以小見大,在平淡中見真情,於細微處見精神。③健康積極原則。有的同學布爾喬亞思想嚴重,喜歡寫“淚、愁、無端的煩惱”,無病呻吟,“爲賦新詞強說愁”,或寫超脫現實的自由,這些情感往往缺乏積極的意義,是不合時代主旋律的。爲此,我們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人性,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他們昂揚奮發的思想感情。
三、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要寫好真摯的感情,就必須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起碼必須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抒情自不待言。描寫,特別是細膩的心理描寫,對錶達感情無疑也有直接的功效。細節描寫適當的議論,能使所抒之情得到昇華。高明的記敘,本身也是一種抒情方式,如朱自清的《背影》、魯迅的《藤野先生》,都沒有刻意地渲染感情,而是通過對事的記敘、對人物的追憶,字裏行間自然而然地傾瀉出父子情、師生情。
下面我們基於上面三點來欣賞上海市一位國小生寫的“六一”週記
“六一”週記
奶奶病了,一個多月來她一直住在醫院裏,每天都是大人們輪流陪夜。醫生說奶奶得的是癌症,非常難治。爸爸說我很小,又要學習,平時不讓我去醫院,可我總覺得心裏缺點什麼。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下午放假,我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我要到醫院去,爲奶奶做點什麼。
我進了病房,奶奶躺在哪兒,潔白的牀單使她那消瘦的臉龐益發顯得枯黃。我一眼見了就覺得傷心,那曾經是一張多麼慈祥的臉啊!我坐在奶奶身旁,輕聲地和她說話,奶奶的臉上滿是苦澀。連續一個多月的靜脈輸液,使奶奶的手、腳滿是青紫的塊。我似乎感覺到她的疼痛,輕輕用手在奶奶的輸液處撫摩。奶奶的眼角流出了淚水,說我真懂事。奶奶要小便,發、護士去拿便盆。當護士把便盆從被子底下抽出來時,我執意要去倒掉。奶奶說啥也不肯,可我堅持說:“奶奶,讓我服侍您老人家一回吧!”周圍的人聽了都很感動。那一天傍晚時分,隔壁病牀上的一位阿婆去世了,我目睹了醫生搶救的全過程,當所有電腦輸液管輸氧管都拔去,醫生宣佈料理後事時,病房裏突然爆發了一陣難以抑制的痛哭聲。這就是難以抗拒的死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黃泉之路?我的心裏第一次有了感傷,我不能想象,要是奶奶……我會怎麼樣?這個下午,我雖然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去盡情地享受歡樂,但是,我覺得自己忽然長大了許多。一種難以割捨的親情使我體會到什麼是苦難,什麼是憂傷;我忽然覺得肩頭有一種責任,一種成熟的男子漢的責任……
這樣一篇讀來叫人無語淚下的文章,出自一位國小生之手,不由讓我們深思。可以說,不是有了親身體驗是不會寫出如此真摯感人的文章的。非常慈祥,非常疼愛自己的奶奶病了,年幼的“我”並不一定知道這種病究竟有多嚴重,但“我”卻從奶奶的身體狀況感到了病魔的兇殘。“奶奶躺在哪兒,潔白的牀單使她那消瘦的臉龐益發顯得枯黃。我一眼見了就覺得傷心,那曾經是一張多麼慈祥的臉啊!”“臉上滿是苦澀”,這些已足以讓“我”感到病魔的可怕,也定下了文章的悲劇基調。接着文章有三個情節:一、“我”幫奶奶撫摩手腳上的輸液處;二、我幫奶奶倒尿盆,奶奶執意不肯;三、鄰牀阿婆去世給整個病房所帶來的悲傷。“我似乎感覺到她的疼痛”這一句樸實的話寫出了祖孫之間的心心相通。給讀者印象最深的是第二件事,“我”要幫奶奶倒尿盆,或許“我”心理已隱隱約約感到自己已沒有多少機會來服侍奶奶了,可只恨自己沒有能力再疼孫子的奶奶,怎麼會讓心愛的孫子來服侍自己呢?於是出現了祖孫之間的一次小小的爭執,這種爭執更顯露了祖孫情,讓人感動。可以想象,一位恨不得把心都掏給孫子的老人到頭來讓自己的小孫子服侍,這對老人來說是多麼大的悲哀啊?最後一個情節也就是阿婆的死使整個病房的瀰漫了悲傷氣氛,也使全文的悲劇氣氛達到頂點。阿婆的死對小作者的刺激是很大的,或許他也沒有想到這種病魔會兇殘可怕到這種程度,儘管小作者不願想也不敢想,但他還是想到了最壞的一幕,他想到了奶奶也可能象這位阿婆一樣永遠地離開他的。我們看這一段心理描寫:“這就是難以抗拒的死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黃泉之路?我的心裏第一次有了感傷,我不能想象,要是奶奶……我會怎麼樣?”在這個別的小朋友盡情享受快樂的節日裏,小作者卻承受着本不屬於他這個年齡段的悲傷。“我覺得自己忽然長大了許多。一種難以割捨的親情使我體會到什麼是苦難,什麼是憂傷;我忽然覺得肩頭有一種責任,一種成熟的男子漢的責任……”這些話可能顯得稚嫩,但絕對是發自內心的,是原生的,是人世間與之俱來的真情流溢,這些非常懂事的話讀了讓人難過,讓人心酸。至此,讀者已完全沉入到那片真情中去了,完全被打動了。
如何寫出文章的真情實感,這位國小生給了我們很多的啓示。小作者寫出了親身體驗,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是文章打動人的真正原因,是文章的成功之處,也是給我們最大的啓示。從語言的角度看,本文沒有華麗的辭藻,都是一些發自肺腑的樸實的話,全文從表達方式上來說有娓娓的敘述,有細膩的心理描寫,有真切的細節描寫,可以說正是這一切使文章充滿真情實感,獲得了成功。
文章不是無病呻吟的“塗鴉”,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託。真情實感的文章往往是得高分的主要原因。怎樣才能打動讀者呢?其實,要想打動人,首先要打動自己,自己首先要投入,要動真感情,真正的感情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然流露,當作者與讀者產生了共鳴,目的也就達到了,文章也成功了。

江蘇省東臺中學 馬亞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