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篇一

語言運用 閱讀(2.31W)
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篇一

1.閱讀《風雨中的菊花》一文,完成5—10題。(18分)
風雨中的菊花
午後的天灰濛濛的,烏雲壓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爾先生情緒很低落,他最煩在這樣的天氣出差。由於生計的關係,他要轉車到休斯敦。距離開車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他隨便在站前廣場上漫步,藉以打發時間。
“太太,行行好。”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聲音望去,他看見前面不遠處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伸出鷹爪般的小黑手,尾隨着一位貴婦人。那個婦女牽着一條毛色純正且閃閃發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趕路,生怕小黑手弄髒了她的衣服。
“可憐可憐吧,我三天沒有吃東西了。給一美元也行。”考慮到甩不掉這個小乞丐,婦女轉回身,怒喝一聲:“滾!這麼點小孩就會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腳,滿臉的失望。
多爾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聽說專門有一種人靠乞討爲生,甚至還有發大財的呢。還有一些大人專門指使一幫孩子乞討,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說不定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觀察呢。
多爾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攤着小髒手:“先生,可憐可憐吧,我三天沒有吃東西了。給一美元也行。”不管這個乞丐是生活所迫,還是欺騙,看到這個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爾先生心中一陣難過。這個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無論如何應該送他上學。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幣,遞到他手裏。
“謝謝您,祝您好運!”小男孩金黃色的頭髮都連成了一個板塊,全身上下只有牙齒和眼球是白的,估計他自己都忘記上次洗澡的時間了。
多爾先生不願意過早去候車室,就信步走進一家鮮花店。他有幾次在這裏買過禮物送給朋友。賣花姑娘認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點什麼?”小姐訓練有素,禮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說“買什麼”,以免強加於人。
這時,從外面又走進一人,多爾先生瞥見那人居然是剛纔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認真地逐個端詳櫃檯裏的鮮花。“你要看點什麼?”小姐這麼問,因爲她從來沒有想小乞丐會買。
“一束萬壽菊。”小乞丐竟然開口了。
“要我們送給什麼人嗎?”
“不用,你可以寫上‘獻給我最親愛的人’,下面再寫上‘祝媽媽生日快樂!’”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邊寫,一邊說。
小乞丐從破衣服口袋裏嘩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幣,倒在櫃檯上,每一枚硬幣都磨得亮晶晶的,那裏面可能就有多爾先生剛纔給他的。他數出二十美元,然後虔誠地接過下面有紙牌的花,轉身離去。
這個小男孩還蠻有情趣的,這是多爾先生沒有想到的。
火車終於駛出站臺,多爾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沒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車輛。突然,他在風雨中發現了那個小男孩,只見他手捧鮮花,一步一步地緩緩地前行,他忘記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體更顯單薄。多爾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塊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風雨怒放着。
火車撞擊鐵軌越來越快,多爾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強烈衝擊。他的眼前模糊了。
5.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3分)
6.作者安排小乞丐向牽狗的婦人討錢的情節的作用是什麼?(3分)
7.你是如何理解標題“風雨中的菊花”?(3分)
8.品讀全文,請用簡潔的語言填寫多爾先生對小男孩的情感態度的變化。(每框不超過3字)
(3分)
9.“這個小男孩還蠻有情趣的。”句中加點詞語指什麼?(3分)
10.批註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它能及時記錄我們閱讀時的思考和感悟。批註的角度很多,請從文章中摘錄一處文字並進行批註。(3分)
摘錄內容批註

【答案】
5.多爾看到一個小乞丐討錢買花獻給死去的母親,深受感動。(3分)(或:“小乞丐用辛苦討來的錢買花獻給死去的母親”也可給分)
6.小乞丐爲討足給媽媽買花的錢,忍受侮辱。說明了討錢的艱難(1分);這個情節與後面多爾給了小乞丐1美元形成對比,表現多爾的同情心。(2分)
7.“菊花”寄託着小乞丐對母親的哀思。“風雨”的環境渲染了氣氛,更能表現出對母親的熱愛與懷念。(3分)
8.難過驚訝感動(共3分,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9.小乞丐買花獻給過生日的媽媽。(3分)(意思相近即可)
10.(3分)(摘錄1分,批註2分。答案不唯一,符合題意即可)
示例:
摘錄內容批註
他手捧鮮花,一步一步地緩緩地前行,他忘記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體更顯單薄。“一步一步地緩緩地”表現了小乞丐獻花態度的虔誠,對母親充滿了哀思與懷念
2.(2010四川達州)閱讀王鼎鈞《那樹》(有刪改),完成7-12題。(14分)
①那棵樹立在那條路邊上已經很久很久了。認識那棵樹的人都說,有一年,颱風連吹兩天兩夜,附近的樹全被吹斷,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樹屹立不動,而且據說,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這真令人難以置信。據說,當這一帶還沒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陸上臺風緊急警報聲中,總有人到樹幹上旋渦形的洞裏插一炷香呢。
②那的確是一株堅固的大樹,幾丈以外的泥土下,還看出有樹根的伏脈。在夏天的太陽下挺着頸子急走的人,會像獵犬一樣奔到樹下,吸一口濃陰,仰臉看千掌千指托住陽光,看指縫間漏下來的碎汞。
③於是鳥來了,鳥叫的時候,幾丈外幼稚園裏的孩子也在唱歌。
④於是情侶止步,夜晚,樹下有更黑的黑暗;於是那樹,那沉默的樹,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蔭庇的土地。
⑤但是,這世界上還有別的東西,柏油路、高壓線、公寓樓房……那樹被一重又一重死魚般的灰白色包圍,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但樹頂仍在雨後滴翠,有新的建築物襯托,綠得更深沉。
⑥不久,計程車像飢蝗擁來。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裏,在一片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裏,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公共汽車站搬了,水果攤搬了,幼稚園也搬了。只有那樹屹立不動,連一片葉也不落下。那一蓬蓬葉子照舊綠,綠得很。
⑦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
⑧這天,一個喝醉了的駕駛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對準樹幹撞去。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要償命。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爲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
⑨屍體的肢解和搬運連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見地上有碎葉,葉上每一平方釐米仍綠着。緩緩的,清道婦一路揮帚出現,掃到樹根,她們圍着年輪站定。一個說,昨天早晨,她掃過這條街,樹仍在,住在樹幹裏的螞蟻大搬家,由樹根到馬路對面,流成一條細細的黑河。她用作證的語氣說,她從沒有見過那麼多螞蟻,那一定是一個螞蟻國。她甚至說,有幾個螞蟻像蒼蠅一般大。她一面說,一面用掃帚劃出大移民的路線,汽車的輪胎幾次將隊伍切成數段,但秩序毫不紊亂。老樹是通靈的,它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的寄生蟲。於是弱小而堅忍的民族,決定遠征,一如當初它們遠征而來。每一個黑鬥士在離巢後,先在樹幹上繞行一週,表示了依依不捨。這是那個鄉下來的清道婦說的。這就是落幕了,它們來參加樹的葬禮。
⑩兩星期後,根也被挖走了,爲了割下這顆生滿虯鬚的大頭顱,劊子手貼近它做了個陷阱,切斷所有的動脈靜脈。時間仍然是在夜間,這一夜無星無月,黑得像一塊仙草冰。他們帶利斧和美製的十字鎬來,帶工作燈來,人造的強光把舉鎬揮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樓的窗簾上,跳躍奔騰如巨無霸。……不過這一切都過去了。現在,日月光華,周道如砥,已無人知道有過這麼一棵樹,更沒有人知道幾千條斷根壓在一層石子一層瀝青又一層柏油下悶死。
7.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倒坍(tān)周道如砥(dǐ)
B.虯鬚(zhá)毫不紊亂(wěn)
C.踝骨(luǒ)舉鎬揮斧(gǎo)
D.秩序(zhì)劊子手(kuài)
8.從選文①-④段看,“那樹”爲人類作了哪些貢獻?(2分)
答:
9.選文第⑤段中“那樹被一重又一重死魚般的灰白色包圍,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
但樹頂仍在雨後滴翠,有新的建築物襯托,綠得更深沉。”一句表現了“那樹”怎樣的品
質?(2分)
答:
10.選文對伐木工人挖走樹根的描寫耐人尋味,請賞析第⑩段中的劃線句。(2分)
答:
11.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作者主要以第三人稱進行敘述,但有幾處是引用他人的話,這些引用的傳說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深化主題的作用。
B.第⑧段中“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一語渲染了樹被伐倒之時莊嚴、悲壯的氣氛。
C.選文以議論結尾,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環境爲代價。
D.選文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那樹”真實的性靈,給人以沉重的悲劇感。
12.根據市政規劃,你家附近將要修建一個文化宮,以豐富市民生活,一棵百年古樹將面臨
被屠戮的命運。爲了讓“那樹”的悲劇不再上演,你將如何說服市政規劃局局長,請寫下
你要說的話。(4分)
答:
【達州答案】(14分)
7.(2分)A(B項zhá應爲qiú;C項luǒ應爲huái;D項kuài應爲guì)
8.(2分)抗擊颱風給人類樹立榜樣;給祈求平安的人心理安慰;給行人陰涼和清靜;給幼稚園裏的孩子帶來快樂;給情侶們以溫馨的感覺;加大它所能蔭庇的土地,爲人類帶來更多的福利。(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語言簡明通順,答到四點即可給全分)
9.(2分)表現了那樹無私奉獻,忍辱負重,胸懷豁達的品質。(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給分)
10.(2分)此句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劊子手”恣肆殺戮的醜態,那映在“路面上”、“窗簾上”的巨大陰影似乎也象徵着災難的魔影,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無知行爲的憤恨之情。(賞析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簡明通順即可視情況給分)
11.(2分)C(選文是以敘述結尾)
12.(4分)(此題是開放題。要求:稱謂恰當,理由合理明確,表達符合情境,語言得體)
3.(2010四川樂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題。
有家無長
高由
請問你的家長是……?
家長是幹什麼吃的?
面對這兩個極簡單的問題,如今我們卻很難回答。可能,大多數的城市家庭已經民主化,不需要“家長”這東西。只有當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或派出所填寫“戶主姓名”時,才需要這樣一個角色。於是,紛爭不斷,離婚率攀升,家庭教育失衡……
在個人主義時代,最先受到挑戰的並不是單位首長,而是家庭的家長。沒有多少人覺得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角色有多麼重要,除非家庭危機出現。
通常,家長就是無限的“支付寶”。
家長就是免費的“家政工”。
家長就是全天候的“出氣筒”。
……沒有人願意扮演這樣的角色,更無人樂意接受一個整天板着面孔管束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的傳統家長。
家,應該是溫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場。可有時家也是冰涼的地獄,刻板的作坊。天堂與地獄之間,並沒有隔着一堵牆。但是,人在“家”中,並非沒有邊界。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翁婿之間,都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家庭規則”。
試問,現代家庭幾個有家規的?誰來制定家規?制定了家規誰來遵守?
漫長的小農社會,孔孟之流規則了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唱歌,婦相隨,千人吃飯,主事一人,雖然家庭的人倫悲劇是不少的,總的說來還是穩定的,穩定了幾千年。
到了社會轉型時期,中國的家庭結構改變了,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更重要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變了,過去三代同堂的家庭變爲今日的三口之家,老婆當家,小鬼當家,還是老公當家?反倒成了一個問題了。
一家之中,誰最最重要?父母,岳父母?孩子,老公?妻子?應該說家庭成員中的每個人都重要。實際上,有人把父母看得最重,因爲“我”是父母生的,老人的日子較短。有人把孩子視爲家庭核心,因爲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愛情的結晶。這些都有道理。然而,往往如此就引發家庭大戰。
誰來平衡家庭矛盾?維繫家庭的核心力量到底是血脈還是愛?契約?這實在是天下第一難的問題。
有人當得好皇帝,當不了家長;有人擅長處理複雜的國家事務與國際關係,卻處理不好家庭關係。
家庭生活中沒有“聖人”,沒有“偉人”,更沒有什麼書記、省長,學者、教授。
但家裏一定得有一個“長”,此“長”非官長,非年長,非智長,他(她)本來就在“家”裏,是一頭豬也!
古人造字,《說文》以房下有豚爲“家”,意即房子裏有豬,因爲豬在農耕時代最爲寶貴。這樣解釋得通嗎?牛、馬、雞、狗諸畜,何比豬賤?我以爲宜作新解:豬能吃苦耐勞,甘於寂寞、犧牲,堪爲一家之長。
(摘自新浪網上高由的博客)
16.聯繫文章回答第8段中加點詞“這樣”指代的具體內容。(4分)
答:
17.說出第13段中加點詞語“家庭大戰”在文中的具體含義。(4分)
答:
18.第16段“家庭生活中沒有‘聖人’,沒有‘偉人’,更沒有什麼書記、省長,學者、教授”意在說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現在哪些地方?(4分)
答:
19.第17段中,把一家之長比喻成一頭常人常常諷刺、挖苦並鄙視的豬,其理由是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答:理由是
好處是
20.仿照第9段劃橫線的句子,仍然以“家”爲對象,再寫出一組句子,表達出你對“家”的真切感受和認識。(4分)
例句:家,應該是溫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場。可有時家也是冰涼的地獄,刻板的作坊。
答:
【樂山答案】散文閱讀(20分)
16.(4分)答:無限的“支付寶”、免費的“家政工”、全天候的“出氣筒”等。(必須答完整才能得4分)
17.(4分)答:確定某個家庭成員爲最重要和核心之後而引發的激烈的矛盾衝突。
(答出“最重要和核心”2分,答出“矛盾衝突”2分)
18.(4分)答:不能用聖人、偉人的操行標準作爲依據來指導家庭生活,不能用書記、省長的行政命令作爲要求來組織家庭生活,不能用專家學者的學術理論作爲教條來規範家庭生活。
(答到一點給2分,答到兩點給3分,答到三點給4分)
19.(4分)
答:理由:他(她)本來就在“家”,《說文》以房下有豚爲“家”(1分),豬能吃苦耐勞,甘於寂寞,堪當此任。(1分)
好處:恰好突出了家長地位低下、角色尷尬,但又不可缺少;這個比喻一反常態,新穎獨到,不落俗套,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家長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能給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反思。(分號前後各得1分,意思相符即可)
20.(4分)
答案示例:家應該是明媚的春天,是美麗的花園。可有時家也是陰晦的冬天,荒涼的沙漠。
(符合仿寫要求,酌情給分。)
4.(2010四川瀘州)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0—13題。
雪地裏的迎春花
我十歲那年,父親終於決定外出謀生。他說,他得出去掙點錢,以後讓我進城念好的學校。他說話時,母親正倚在門上,用破舊的頭巾撲打着身上的灰塵。
父親走的這天,母親沒有出門送他。我以爲,母親並不在乎父親的走與留。殊不知,我卻在午後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親。正獨自默默流淚。面前的母親和一個時辰前與父親歡笑着告別的母親儼然判若兩人。
父親回來的那天,隔壁鄰居都過來看了。母親一直不說話,父親從兜裏掏出一枚精緻的黃色髮卡。我認識,那是一朵多麼漂亮的迎春花啊!黃色的蕊,黃色的瓣,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父親將它插入母親的發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聲,別在了頭上。母親於是歡喜地進了廚房,只剩我和父親在門前嬉鬧。
沒過幾天,父親又回到城裏去了。其間,他給家裏寫過兩封信,說自己在一家公司裏做搬運工,貨物雖不重,可都是高檔貨,很能賺些錢,叫我和母親不要擔心。那兩封簡短的信,不識字的母親硬是讓我念了許多遍。而她每聽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長時間。
春節前,母親收到了父親的匯款。經過一夜的深思,母親最終決定帶我去城裏添置些東西,好給父親一個驚喜。母親買了一條羊毛圍巾、兩張年畫和一個偌大的二手衣櫃。母親說,這種衣櫃,放在家裏夠氣派。
衣櫃有了,可搬運成了問題。我們只得花一點工錢,去橋頭上僱個搬運工。
橋頭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頭的幾個老練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親,便迅速起身圍了過來。
尋思間,一個聲音粗獷的男人對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來老闆了?找我啊,我力氣可大着呢,莊稼人!不偷懶兒!”
母親迅速撥開人羣,循聲望去。不遠處的空地上,坐着一個頭發蓬亂,衣衫襤褸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張黑黝黝的臉,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讓我辨認出,他便是我的父親。他在見到我與母親的一瞬間,驚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遠處跑,似乎是急着上廁所。
母親沒有叫他,目不轉睛地看着那個熟悉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視野裏。然後她隨便指了一個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飛也似的離開了。我氣喘吁吁地擡頭,看到母親那簌簌滴落的眼淚打溼了那條新買的羊毛圍巾。
父親出事的那天,母親正在門前掃雪。一個神色匆忙的男人從馬車上跳下來說:“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兒了!”
父親是在搬運傢俱時出事的。樓梯上有水結了冰,父親一時沒有站穩,摔了下來。那張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體。
父親最終沒能救活。擡棺那天,母親盤起了頭髮。將那朵柔黃的迎春花緩緩插入了髮際。我沒有哭,母親也沒有。
親朋散去之後,我和母親默默地收拾家裏的殘局。洗碗時,她捋着蓬亂的頭髮驚呼:“我的髮卡呢?我的髮卡呢?”
當夜,母親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尋找父親送她的那一枚黃色髮卡。我從來沒有見她如此瘋狂過。
大雪呼嘯着席捲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親趴跪在冰涼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順着掩埋父親的方向找尋而去。
母親的髮卡真丟了。父親下葬時,她不曾哭泣,如今卻在慘白的雪夜裏,爲一枚沒有生命的髮卡哭得沒了聲息。
當雪花再度悄然覆蓋了村莊,我已不覺寒冷。因爲我知道,在這個白雪皚皚的世界裏,一定有一枚溫熱的髮卡在寒冬的深處,默默地守護着一朵柔黃的迎春花。
10.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全文簡要作答。(2分)
答:
11.文中寫了母親的三次流淚哭泣,請簡要回答母親每次哭泣的原因。(6分)
答:
12.爲什麼母親每聽我讀完一遍父親寫的信,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長的時間?(2分)
答:
13.結合全文,理解畫線句的含義。(4分)
在這個白雪皚皚的世界裏,一定有一枚溫熱的髮卡在寒冬的深處,默默地守護着一朵柔黃的迎春花。答:
【瀘州答案】現代文閱讀(14分)
10.父親是一個勤勞、樸實,愛兒子、愛妻子,自尊心很強的人。(“自尊心很強”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點,1分,共2分)。
11.①母親因不捨父親離開而流淚。②看到父親窮困的處境,母親因難過而流淚。③丟失髮卡,母親因傷心而哭泣。(1點2分,共6分)
12.母親對父親非常牽掛和擔心。(共2分,答到“擔心”即可,沒答“擔心”扣1分)
13.髮卡凝聚着父母間深深的愛,(2分),無論它在哪裏,都將永遠替地下的父親陪伴母親。(1分)這種愛是溫馨的,它能抵禦嚴寒,給人溫暖。(1分)(共4分)
5.(2010四川眉山)閱讀下面的文學作品,回答25~29題。(15分)
父子應是忘年交
馮驥才
○1兒子考上大學時,閒話中提到費用。他忽然說:“從上國中開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錢繳學費。”我和妻子都吃了一驚。我們活得又忙碌又糊塗,沒想到這種事。
○2我問他:“你哪來的錢?”
○3“平時的零花錢,還有以前過年的壓歲錢,攢的。”
○4“你爲什麼要用自己的錢?”我猶然不解。
○5他不語。事後妻子告訴我,他說:“我要像爸爸那樣一切都靠自己。”於是我對他肅然起敬,並感到他一下子長大了。那個整天和我踢球、較量、打鬧並被我愛撫的捉弄着的男孩兒已然倏忽遠去。人長大不是身體的放大,不是脣上出現的軟髭和頸下凸起的喉結,而是一種成熟,一種獨立人格的出現。但究竟他是怎樣不聲不響、不落痕跡的漸漸成長,忽然一天這樣的叫我驚訝,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關注於人生的季節和社會的時令,關注那每一朵嫩苞一節枯枝一塊陰影和一片陽光,關注筆尖下每一個細節的真實和每一個詞語的準確,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邊卻早已悄悄發生變化的兒子?
○6我把這感覺告訴給朋友,朋友們全都笑了,原來在所有的父親心目中,兒子永遠是夾生的。
○7對於天下的男人們,做父親的經歷各不一樣,但做父親的感覺卻大致相同。這感覺一半來自天性,一半來自傳統。
○8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鋪。“地動山搖”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躍,撲向兒子的小牀,把他緊緊擁在懷裏,任憑雙腿全被亂磚亂瓦砸傷。事後我逢人便說自己如何英勇的捍衛了兒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氣,那份英雄感,其實是一種自享——享受一種做父親盡天職的快樂。父親,天經地義是家庭和子女的保護神。天職就是天性。
○9至於來自傳統的做父親的感覺,便是長者的尊嚴,教導者的身份,居高臨下的視角與姿態……每一代人都從長輩那裏感受這種父親的專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親就將這種專利原原本本繼承下來。
○10這是一種“傳統感覺”,也是一種“父親文化”。
○11我們就是在這一半天性一半傳統中,美滋滋又糊里糊塗的做着父親。自以爲對兒子瞭如指掌,一切一切,盡收眼底,可是等到兒子一旦長大成人,才驚奇的發現自己竟然對他一無所知。最熟悉的變爲最陌生的,最近的站到了最遠,對話忽然中斷,交流出現阻隔。弄不好還可能會失去他。
○12人們把這弄不明白的事情推給“代溝”這個字眼兒,卻不清楚每個父親都會面臨重新與兒子相處的問題。
○13我想起,我的兒子自小就不把同學領到狹小的家裏來玩,怕打擾我寫作。我爲什麼不把這看作是他對我工作的一種理解與尊重?他也沒有翻動過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寫字的紙,我爲什麼沒有看到文學在他心裏也同樣的神聖?我由此還想到,照看過他的一位老婦人說,他從來沒有拉過別人的抽屜,從不對別人的東西產生過好奇與豔羨……當我把這些不曾留意的許多細節,與他中學時代就自己繳學費的事情串聯一起,我便開始一點點向他走近。
○14他早就有一個自己的世界,裏邊有很多發光的事物。直到今天我才探進頭來。
○15被理解是一種幸福,理解人也是一種幸福。
○16當我看到了他獨立的世界和獨立的人格,也就有了與他相處的方式。對於一個走向成年的孩子,千萬不要再把他當做孩子,而要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男人。
○17我開始儘量不向他講道理,哪怕這道理千真萬確,我只是把這道理作爲一種體會表達出來而已。他呢,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時,他才介入進來。我們對彼此的世界,不打擾,不闖入,不指手畫腳,這纔是男人間的做法。我深知他不喜歡用語言張揚情感,崇尚行動本身;他習慣於剋制激動,同時把這激動用隱藏的方式保留起來。
○18我們的性格剛好相反,我卻學會用他這種心領神會的方式與他交流。比方我在書店買書時,常常會挑選幾本他喜歡的書,回家後便不吭聲的往他桌上一放。他也是爲我這樣做事。他不喜歡添油加醋地渲染,而把父子之情看得天地一樣的必然。如果這需要印證,就去看一看他的眼睛——兒子望着父親的目光,總是一種徹底的忠誠。所以,我給他翻譯的埃裏克•奈特那本著名的小說《好狗萊希》寫的序文,故意用了這樣一個題目:忠誠的價值勝過金子。
○19兒子,在孩提時代是一種含意。但長成人後就變了,除去血緣上的父子關係之外,又是朋友,是一個忘年交。而只有真正成爲這種互爲知己的忘年交,我們才獲得圓滿的做父子的幸福,才擁有了實實在在又溫馨完美的人生。(選自《譯林》,有刪改)
25.結合你對選文的理解,解釋題目中“忘年交”這個名詞。(2分)
26.選文除去第○19段分爲三部分,下面是第二部分的起止段,正確的一項是()(2分)
A.○6—○11B.○7—○11
C.○7—○12D.○6—○12
27.當“我”認識到“代溝”不足以阻礙父子之間成爲“忘年交”後,“我”與兒子是怎樣相處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8.選文中有許多或形象生動或意蘊深刻的句子,請聯繫上下文,品味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我們活得又忙碌又糊塗,沒想到這種事。(結合下文理解作者——馮驥才在“忙碌”什麼?對什麼“糊塗”?)(2分)
(2)“地動山搖”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躍,撲向兒子的小牀,把他緊緊擁在懷裏,任憑雙腿全被亂磚亂瓦砸傷。(句中加點的動詞表現了父親的什麼?)(2分)
(3)他早就有一個自己的世界,裏邊有很多發光的事物。(“我”兒子具體有哪些“發光的事物”?)(2分)
29.圍繞問題探究:你與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嗎?請你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選擇下面一個問題來回答。(要求:說真話、心裏話,50字左右,3分)
①若是,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與作者有哪些相同點?還有哪些不同點?
②若不是,你希望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向馮驥才學習什麼?
③若介於兩者之間,你的父親在教育子女上有哪些閃光處?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改進?
【眉山答案】文學作品閱讀(15分)
25.不設統一答案,與下列兩個示例意思接近亦可。(2分)
示例一:年齡或輩分不同的人之間結成的知心朋友。(詞典解釋)
示例二:除去血緣上的父子關係之外,成爲互爲知己的朋友。(文意詮釋)
26.B(2分)
27.①不要再把他當做孩子,而要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男人。②開始儘量不向他講道理,哪怕這道理千真萬確,我只是把這道理作爲一種體會表達出來而已;③對彼此的世界,不打擾,不闖入,不指手畫腳;④學會用心領神會的方式與他交流。(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滿分)
28.(1)“忙碌”:原文句子回答——“我的眼睛太多關注於人生的季節和社會的時令,關注那每一朵嫩苞一節枯枝一塊陰影和一片陽光,關注筆尖下每一個細節的真實和每一個詞語的準確。”或概括回答——忙於工作(寫作)。(1分,若概括,意思接近亦可)
“糊塗”:原文句子回答——“忽略了日日跟在身邊卻早已悄悄發生變化的兒子”;“自以爲對兒子瞭如指掌,一切一切,盡收眼底,可是等到兒子一旦長大成人,才驚奇的發現自己竟然對他一無所知。”或概括回答——對兒子的一切不瞭解(一無所知)。(1分,若概括,意思接近亦可)
(2)表現出作者做父親的天職——天性——天經地義是家庭和子女的保護神。或表現出父親對兒子的一種心靈感應(父子連心)——愛子心切,無所畏懼。(2分,若回答成“父親對兒子的愛”,只能得1分)
(3)發光的事物:①自小就不把同學領到狹小的家裏來玩,怕打擾我寫作;②沒有翻動過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寫字的紙;③從來沒有拉過別人的抽屜;④從不對別人的東西產生過好奇與豔羨;⑤自己繳學費。(2分,任意答對其中之二即可得滿分)
29.開放性試題,不設統一答案,要求符合題意,語句通順。(3分)
答題要點:①不要再把我們當做孩子,父子、父女或母子、母女應該像兩個大人,是朋友關係,是平等民主的;②對彼此的世界,不打擾,不指手畫腳;③做事不強迫、不逼迫;說話不武斷、不粗暴;④用心平氣和或心領神會的方式與我們平等地交流,而且還是客觀的。
【任意答出其中之二(或與要點意思接近)即可得滿分——要點2分,語句通順1分】
6.(2010四川內江)(一)閱讀下文,回答第13—16題(12分)
①杜小康註定要在這裏接受磨難。而磨難他的,正是這些由他和父親精心照料而長得如此肥碩的鴨子。
②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彷彿世界已到末日。四下裏,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③鴨欄忽然被風吹開了,等父子倆一起撲上去,企圖修復它時,一陣旋風,幾乎將鴨欄捲到了天上。因爲,他看到,鴨羣被分成了無數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④杜小康忘記了父親,朝一股鴨子追去。這股鴨子大概有六七十隻。它們在轟隆隆的雷聲中,倉皇逃竄着。他緊緊地跟隨着它們。他不停地用手撥着眼前的蘆葦。即使這樣,臉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蘆葦葉割破了。他感到腳鑽心地疼痛,他顧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這是頭年的蘆葦舊茬兒戳破了他的腳。他一邊迫,一邊呼喚着他的鴨子。然而這羣平時很溫順的小東西,今天卻都瘋了一樣,只顧沒頭沒離地亂竄。
⑤到暴風雨將歇時,依然不有十幾只鴨沒被找回來。
⑥杜雍和望着兒子一臉的傷痕和烏得發紫的雙脣,說:“你進窩棚裏歇一會兒,我去找。”
⑦杜小康搖搖頭:“還是分頭去找吧。”說完,就又走了。
⑧天黑了。空手回到窩棚的杜雍和沒有見到杜小康,他就大聲叫起來。但除了雨後的寂靜之外,沒有任何迴應。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尋找過去。
⑨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幾只鴨,但在蘆蕩裏迷路了。一樣的蘆葦,一樣重重疊疊無邊無際。鴨們東鑽西鑽,不一會兒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見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聲地呼喊着父親。就像父親聽不到他的迴應一樣,他也不能聽到父親的迴應。
⑩杜小康突然感覺到他已累極了,將一些蘆葦踩倒,躺了下來。
(11)那十幾只受了驚的鴨,居然一步不離地挨着主人蹲了下來。
(12)杜小康聞到了一股鴨身上的羽絨氣味。他把頭歪過去,幾乎把臉埋進了一隻鴨的蓬鬆的羽毛裏。他哭了起來,但並不是悲哀。他說不明白自己爲什麼想哭。
(13)雨後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長這麼大,還從未見過藍成這樣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麼地明亮。
(14)杜小康順手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在嘴裏嚼着,望着異鄉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親,想起許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沒有哭。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13、第(1)自然段在此文段中的作用是什麼?(2分)
14、經歷暴風雨,攏住走散的鴨子後,杜小康哭了。他爲什麼哭?(3分)
15、“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一句中“長大了”一詞的含義是什麼?(3分)
16、文中第(2)和第(13)自然段都是環境描寫,但所描寫環境的色彩卻完全不同,前者昏暗,後者明亮。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請從結構和表達上談談這樣寫的好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