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

作文 閱讀(1.98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

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1

諸葛孔明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傳頌,即使經歷萬載的時光,也從未被世人從歷史的記憶中抹去。深究緣由,大概是出於每個人對他的卓越的有心而發的崇敬。而這種卓越的理解,在今天看來,已是人盡皆知,顯而易見的了。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才”。說到諸葛亮的才能,沒有人可以不肯定。因爲即使是在社會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現在,能與諸葛亮比肩的智士,也寥寥無幾。

也正是他這超人的智慧,讓劉備三次進草廬拜訪,留下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而不論是隆中對中一針見血的政治藍圖,還是赤壁之戰中巧借東風的火燒戰船,都毫無保留地把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先攻荊益,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和諧睦鄰,思維的開闊、邏輯的嚴謹令人驚異。火燒戰船中趁蔣幹盜書之際請龐統出山,採納徐庶建議,再巧借東風,從而取得大勝。

這種“才”,是一種天生而來爲基礎而又不全依靠先天賦予的可遇不可求的才能。在我看來,先天的天賦只是幼苗,倘若讓其成爲參天大樹,還要在生活中養成善於思考、樂於推敲的品質。而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就是最好的印證。我們無人能否認諸葛亮的天資。但試想,諸葛亮本只是個彎腰種地的農民,卻通曉歷史、地理,精通各事。除了知識積累外,善推敲也是功不可沒的。如果沒有這種品質,大概諸葛亮就不會免於終生種地的命運,更不會揚名於天下,名垂在青史。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勇”。俗話常說“有勇有謀”,兩者常被聯繫在一起。而諸葛亮就是這樣,可以說“才”是基礎,而“勇”是“才”變成“成”的反應條件。若沒了實施的勇氣作支柱,莫大的`“才”也不能走向成功,取得成果,而“才”又有何用?所以說,沒“勇”的“才”不是真“才”,而沒“才”的“勇”便是瞎“勇”,兩者間是緊密相連的。

草船借箭中,魯肅多次來催,告誡到期不交差當斬,諸葛亮也不爲所動,心中算好了就認準了,毫不動搖。這份堅定是難得的,即使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這種品質也是能促成大事的。一個人沒有坐得住的穩沉勁兒,做事總火急火了,聽風便成雨,風來便動搖,這類人必不成大事,越關鍵時越冷靜,不動搖,堅持自己主張的人,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這,便是堅持、堅定之“勇”,亦是我眼中最大的諸葛亮的“勇”。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忠”。“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第一次讀出師表,便被諸葛亮的忠心所打動,腦海中泛現場景,便幾度要曾落淚。本想在亂世中苟且偷生,卻遇到了劉備的賞識和認同,從而許其以驅馳,二十年間征戰南北,出駛東西,只爲了一個興復漢室的偉大夢想。對劉備之於劉禪的肺腑之言,令人感動。同時也向我們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而這真誠則是人間最美的品德,諸葛亮一生,前爲劉備進盡謀略,屢出妙計,後爲劉禪苦心教誨,幫助照顧,可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枉被視爲千古臣倍之中的典範了。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從三顧茅廬開始徵走天下,到五丈原病逝離去,爲劉備,爲漢室,出盡無數謀略,用盡全部心血。後來劉備白帝城託孤,把兒子交給了他,便精心教育培養,寬容照顧。雖生前先帝有言若劉禪無能可廢,而諸葛亮卻未敢獨霸政權。一生都在爲自己興復漢室的理想作着一個全然的輔佐者,這是人生的大智慧,亦是諸葛亮最加動人的“忠”。

“諸葛孔明,臥龍也。”他既有着龍的智慧和勇氣,又皆備“臥”字的淡泊名利,甘作配角,他在中華歷史上了無聲息地書寫了一條龍的傳奇。或許臥龍兩字便是對諸葛亮一生所有卓越成功最真實、最確切的寫照吧。

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2

若論英雄輩出之世,我必選三國;若論三國英才豪傑,我必選諸葛孔明;若將三國時期各路英雄豪傑比作夜空中的繁星,那麼,諸葛亮就是那最爲耀眼的幾顆之一。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人,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爲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爲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在漫漫歷史的長河裏,千餘載轉瞬即逝,關於諸葛亮,雖有諸多史料記載,但時至今日卻依舊衆說紛紜。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足見他雖爲布衣之身但卻早已心繫天下蒼生。後來,他爲報劉玄德“三顧茅廬”之恩,毅然放棄了安逸的田園生活,出山輔佐劉玄德,忠心耿耿,日夜操勞,使蜀國一步步壯大,實現了“三足鼎立”之勢。再後來,劉玄德白帝城託孤,他領益州牧,穩定軍心,率兵南征,興師伐魏,五月渡瀘,北伐中原。令人痛惜的是,在再次北伐途中病故五丈原。

三國往事紛紛,我感動於白帝城託孤。章武二年八月,劉備東征奪回荊州未果,次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於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可以安邦定國,終可成就大事。若嗣子劉禪可輔佐,便輔佐他;若他無才幹,你可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臣必定竭盡股肱之力,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爲止!”之後,劉備讓劉禪視諸葛亮爲父。劉備逝世後,諸葛亮不辭辛勞,竭盡畢生所學,爲蜀國立下赫赫功勞,卻從未以此爲傲。雖未能實現“北定中原”,但如此赤誠肝膽,怎不教我們爲之動容?

從“躬耕隴畝”到“出山助蜀”,他心存抱負;從“隆中對策”到“赤壁大戰”,他神機妙算;從“先主託孤”到“病逝五丈原”,他赤誠肝膽。我欣賞於他初出茅廬,便假借劍印,調兵遣將,火燒博望坡;我驚歎於他奇謀借箭,又巧借東風,平定荊南,妙布八陣圖;我感慨於他知己知彼,卻臨危不懼,大開城門,坐唱空城計;我動容於他不負先帝,忠心耿耿,輔佐劉禪,星落五丈原……如此赤誠,天地可鑑!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是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是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是他;“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還是他!

諸葛亮,他就像夜空中的一顆流星,雖然短暫,但是他耀眼的那一瞬,已經定格在千千萬萬人的心目中。

千秋諸葛我評說作文3

是誰?雖爲布衣,卻使昭烈帝不惜三顧其於茅廬;又是誰?雖身在草廬,卻兼濟天下不忘救世之方;又是誰?雖身居要職,卻一心鞠躬盡瘁,輔佐後主治理江山。是的,他正是三國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軍事家,他就是孔明先生。

身雖躬耕於南陽,心卻早已兼濟天下。一次隆中對,深謀遠慮,定足三分,知己知彼。一個薄弱的王朝,在他的輔佐下得以強大,與曹魏、孫吳鼎足三分。成爲三國曆史上的佼佼者。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一代軍師,南征北戰,出任丞相,兩朝元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豐功偉績,孰堪伯仲。

巧借東風,決勝赤壁;木牛流馬,巧得軍糧;永安託孤,貞良死節;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輔佐後主,一絲不苟。恰當措施,穩固漢業,南征北討,收復中原。只可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豐功未建,身卻先亡;一代奇才,終英年早逝,遺恨萬載。

永安託孤,恐辱使命;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先帝遺詔,永生不忘。每當夜臨,先帝涕哭之面仿若就在眼前;“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遺言依舊在耳畔迴響。“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的忠貞承諾,句句牢記在心,字字不忘,輔佐後主,至死不渝。

爲達統一大業,平息南方叛亂,留後主以安定天下,不惜長途跋涉,於公元二百二十七年率兵北伐討魏,奪取涼州,爲安後方,臨走上疏。言辭懇切,話語委婉,力勸後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興復漢室,以還於舊都。言出肺腑,字裏行間,流露出孔明先生對先帝知遇之恩的時時不忘,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的淋漓盡致。

輔佐後主,只爲報恩;言辭懇切,志慮忠純。“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一出師表,一份忠臣心。爲遺後世太平天下,不惜六次北伐,終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一代名將嶽鵬舉,中興大宋手書前後出師表。蜀相之心,與他不謀而合。共存北定中原之心,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爲定國安邦,以攻代守,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至今想來,雖爲大錯,弊大於利,但今人畢竟事後諸葛,爲是太晚。坐視不管,更難逃滅亡之運。

他是一代英才,三顧茅廬成真名;他是一代賢臣,輔佐玄德定大業。保後主,進忠言。

“正統不慚傳萬代,莫將成敗論三分。”不以成敗論英雄,漢室之路以絕,三分天下並非失敗,亂世之間能將天下三分,已是不易。一代丞相,兩朝元老,兼濟天下,報效主恩。不失一代賢臣風範。

輔蜀漢國基,終恨難成大業。功過千秋,留後世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