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

作文 閱讀(2.64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

家鄉的春節按照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在臘月頭上的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忙着殺豬宰羊,忙着做臘肉,做好的臘肉可以吃一年。在臘八這一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米,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人們忙着大掃除。天一擦黑,家家都要忙着送竈王爺,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從這一天開始,孩子們都一天天算着春節的到來,孩子們盼望着春節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買好多好吃的糖果.爆竹等過年用的東西,大人們也很忙,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從小年到除夕,大家又忙着蒸饅頭,炸油餅,煮肉,把春節吃得,用的東西準備充足。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着做年菜,到處是酒肉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掛上了紅紅的燈籠,屋裏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顯得格外喜慶。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全家人團團圓圓,真熱鬧啊!

正月七年級開始,人們都來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每個村子開始耍獅子,舞龍燈,唱大戲。孩子們聚到一起,盪鞦韆,做遊戲,歡歌笑語傳遍了整個村子。一直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五,春節正式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又去忙着幹活了,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2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準備年夜飯的食材,一大早就能聞到雞鴨魚肉的香味。客人們紛至沓來的來到我家,大人們就會給我們小孩壓歲錢,我們小孩在新年裏最開心,因爲就要放鞭炮了。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春節帖春聯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我想:這紅燈籠難道不就代表着我們祖國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着嗎?

大人們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門口,把一個個的圓形鞭炮也放在門口。大人們拿着打火機把一個個的鞭炮全點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裏啪啦”得響,圓形鞭炮“嗖”飛上天,再“轟”得一聲爆炸。我們小孩子開心極了。

放完鞭炮後,一家人就圍着一張桌子吃團圓飯,還有吃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這吃餃子還能吃到錢,誰吃到錢了那誰在新的一年裏的運氣將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爭着吃,看誰也搶到那個有錢的餃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沒吃到的也好,這種搶着吃餃子的`氣氛是最難忘的。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讚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盪漾在客廳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3

春節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也指正月七年級以後的幾天,俗稱“過年”。我的家鄉在南方,跟北方過春節的一些習俗有所不同。

大年三十這天,我和爺爺忙着貼春聯,並把“福”字倒貼在門上。爸爸媽媽去菜場買菜,到了傍晚,一頓豐盛的晚餐就上桌了。我們小孩兒早早地圍坐在飯桌前,等着吃這頓團圓飯呢。不過,吃飯前得先祭拜祖先。我看到奶奶在每個座位前倒上一點點酒,還要燒一大堆紙錢,說是祈求祖先保佑我們四季平安發大財。然後奶奶宣佈:“開飯了!”我們纔可以大飽口福。這頓飯一直要吃到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才結束。我們小孩子沒興趣把晚會看完,便和院子裏的小朋友們一起放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直放到零點新年的鐘聲響起,爸爸便拿出三千響的紅炮仗來放。這時爆竹聲聲,煙花四起,這聲音要持續十多分鐘才結束。據說,放鞭炮是爲了趕走那兇猛的'“年獸”的。

正月七年級,奶奶早早地起來做好象徵團圓的湯圓。我們吃完湯圓,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提着精美的禮品去給長輩拜年。祝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生活幸福、快樂!這時,長輩們會給我們壓歲錢呢!

我們家鄉過春節的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大街小巷。走在大街上你隨處可見耍獅子,舞龍燈,這一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到處充滿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這氣氛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結束了。

家鄉的春節是豐富多彩的,令我們難忘的。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4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我們也興高采烈地來到爺爺家過年。

農村有貼春聯和門神的習俗。大年三十這天,由我、爸爸和媽媽貼春聯和門神。我們先把去年舊的春聯和門神撕下來,然後再把膠水粘到新春聯上,我和媽媽正準備貼的時候,卻發現我和媽媽都不知道怎麼區分春聯的上下聯。於是,我就去問爸爸,聽爸爸說小時候春聯和門神可都是他貼的,爸爸說:“先用拼音拼出最後那個字,一般有聲調區分,三聲和四聲貼在門的右邊是上聯,一聲和二聲貼在門的左邊是下聯。”我和媽媽就按爸爸說的這個方法開始動手貼了,不一會兒我們貼好了春聯,又開始貼門神。我們又不知道怎樣去貼了?爸爸告訴我們:“貼出來的.門神要臉對着臉才行。”只一會功夫,我們就貼好了門神,爺爺家在新春聯和門神的裝點下看起來喜氣洋洋的。

到了晚上,大家就開始放鞭炮。我點了一根香柱,急步走回原地,捂住耳朵,“乒乒乓乓……”我的魂都跑到九霄雲外去了,可人還安然無恙,這聲音徹夜不絕,家家戶戶幾乎都通宵燈火。鞭炮放完,爸爸又拿出一箱在家裏準備好的煙花,別看這麼一小箱的煙花,它的威力可強了,第一聲把我嚇得目瞪口呆,我自言自語:“這小小的煙花威力好大啊!”煙花聲音個個不同凡響,而且形狀不一,真讓人讚歎!我也拿出我自己準備好的煙花,像棍子一樣的,“吱吱吱吱……”一種黃色的小東西飛出來,“哇,好美啊!”簡直是神仙下凡。我對煙花刮目相看,讚歎不已。爺爺在旁邊也看得樂呵呵:“可沒看過這麼美的煙花!”

這次我們在爺爺家過春節,我不但感受到了一家人團圓、親情的快樂,而且學到了許多知識,我真高興,我喜歡家鄉的春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5

我喜歡熱鬧的六一兒童節,我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但我最喜歡能收到紅包的春節。

今天是大年三十。大清早,爸爸就扯着嗓子叫道:“快起牀,過年了。”老媽也來了個河東獅吼,把我從被窩裏給嚇了出來。我不滿的說:“幹嘛這麼早就起來,再睡會。”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說:“今天過年,咱們一起回老家過年。”我這才恍然大悟:“哦,知道了,你們先刷牙,我馬上起來。”

匆匆的穿衣、刷牙、洗臉之後,我們沒來的及吃早餐,就出發了。爸爸開着新買的.小轎車,帶着我們開向了的老家。想着能看到慈祥的奶奶,和幽默的爺爺,我激動不已。路上的風景美麗極了,道路旁的小花小草對我微笑,此時的我快樂的像一隻小鳥,眼裏的一切事物都美好無比。

“嘟嘟——”爸爸按了按喇叭,到了老家。我看到了表姐、表哥,興高采烈的和他們玩起了遊戲。等家人都到齊的時候,天也漸漸黑下來。“噼裏啪啦,噼裏啪啦......”老爸到門前的院子裏,點燃了一串鞭炮,把我們的耳朵都快炸聾了。“嗖......啪”我點燃煙花的引線,一束五顏六色的煙花飛上天空,炸開來,將夜空點亮。鞭炮和煙花的聲音合起來像一首動人的小夜曲。

放完鞭炮和煙花,我們就開始吃期待已久的團圓飯了。勤勞的媽媽燒了一桌子的好菜,有魚頭火鍋、紅燒肉、百味雞、年糕、五香醬牛肉......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老媽剛說:“開飯。”我立馬狼吞虎嚥起來。吃完了,我摸摸皮球似的肚子,對老爸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老爸聽了放下筷子,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個大紅包。我接過來用手摸一摸,發現裏面有很多“毛爺爺”。我喜出望外,收好紅包後,提着燈籠和小夥伴玩耍去了。

我喜歡過年,你們呢?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6

“快過年了!快過年了!”我高興地喊起來。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離春節還有七天,民間稱“小年”。在童謠【過年歌】中有“二十三,糖瓜粘,吃了糖瓜過小年。”古時候,這一天有一項傳統項目,買糖瓜祭竈王爺,寓意爲竈王爺吃了糖瓜上天多說好話,一年風調雨順,莊稼有個好收成。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帶我去市場。春節前夕的市場可熱鬧了,到處都是賣春聯的,賣福字的,還有楊柳青年畫,畫中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簡直太可愛了。在市場最熱鬧的.地方,我終於看見有賣糖瓜的了,媽媽就給我買了一些。我從來沒有吃過糖瓜,心想:糖瓜是什麼味道的?好吃嗎?於是我一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的打開袋子,拿了一顆糖瓜放到嘴裏,“啊!我說不了話了!我說不了話了!我的嘴張不開了,牙和糖瓜被粘到了一起,我廢了好大得勁才把它們分開,心想:這個糖瓜也太甜太粘了,我的牙都差點被粘下來,難怪竈王爺吃了以後會給說好話,我算是領教了!

其實在我們國家過年吃了吃糖瓜,還有很多習俗,例如:蒸年糕,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餃子,互相拜年等等,還有就是小朋友會收到“壓歲錢”的呦!

我們國家五千年來所積澱的文化底蘊是非常豐厚,她的歷史和文明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比擬的,我很喜歡我的國家,你們呢?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7

春節,是一個吉祥如意的喜慶日子,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放鞭炮。

有一年春節,媽媽帶着我和弟弟一起放鞭炮。當新年的鐘聲準時敲響時的一瞬間,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在空中,那一顆顆導彈似的'“沖天炮”也衝上雲霄,那聲音真是震耳欲聾,響徹天穹。禮花千姿百態,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似點綴着美麗流蘇的綠絨大傘,有的如孔雀那五彩斑斕的羽毛,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兒……我和弟弟一齊問:“媽媽,我們可以開始了嗎?”“可以了,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媽媽叮囑道。

開始點火了,我迫不及待地從媽媽手上接過鞭炮,把鞭炮放在一片空地上,手上握着一個嶄新的打火機,手掌心都出汗了,將手上的打火機小心翼翼地湊到鞭炮旁。可不知爲什麼不聽指揮的手亂顫抖起來,輕輕地把打火機扣鍵按下去,打火機射出一道火花,嚇得我心驚膽戰,心裏反覆默唸着:我是男孩子,我不怕!好不容易接上一點火星子,人就跑到九霄雲外了。弟弟笑我膽小鬼,我嘴裏嘀咕着:有本事你來啊!我不服氣,於是又大步流星地走到鞭炮旁,用打火機點燃了鞭炮,馬上又逃回了原地,“噝噝噝”鞭炮頓時射出無數火蛇,“嗚——”射向了高空,突然“啪”的爆了,又射出了大量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火花。弟弟不停地拍手大喊:“哥哥好棒!再來一根鞭炮!”我們哥倆在鞭炮雨中興奮得手舞足蹈。這時,我突然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煙花給夜空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春節也因爲了有了煙花而更加絢麗多彩!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8

天津是我的家鄉,我生在天津,長在天津,我愛我的家鄉天津!

家鄉的春節主要體現在飲食方面:在臘月初八那天,被稱爲”臘八”,在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這一天也會泡臘八蒜,就是用醋泡蒜,這樣久放也不會壞的!在該過年的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在忙着準備過年時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顯示出煥然一新的形象!在這些天裏,孩子們個個都開心的'不得了:像男孩子們都買一些爆竹在新年裏和大人們一起慶賀新年!而女孩子們買一些小禮品作爲新年禮物!

在臘月二十三的時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這就意味着春節即將來臨了!在這一天,鞭炮聲處處都有,,這就是過年的象徵吧儘管還沒到,但卻有了過年的氣息~!!這天,在街上,有一些賣糖的,就是現在孩子們所說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們非常喜歡吃它們!二十三一過去,就更忙了,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裏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過年吃的食物都準備充足!作文

在除夕這天,更是熱鬧的不得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東西!人們都穿上了新衣,門外貼着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着:福到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守歲的習俗,鞭炮聲總在耳邊響起,這纔是過年的氣氛嘛這麼的熱鬧!

等到了正月七年級那天就是人們所說的春節。在那天,人們都去拜年了,給親戚,給朋友……作文

在元宵節那天,又是春節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在那天,人們都在叫家裏吃元宵呢!一家人其樂融融……那天同樣也是耳邊總響起鞭炮聲,小孩子們同樣也燃放炮竹,只不過是那種小的花炮而已……

二月八年級俗稱“龍擡頭”,到這天爲止,春節也就這樣在歡笑中不知不覺的度過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熱鬧的春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9

每到春節,爸爸都帶我和媽媽回老家過春節。我的老家在偏遠的農村,那裏的冬天很冷,每次回去都要下大雪。我的老家住在半山腰,前幾年公路不通,我們到了山腳下,我的叔叔和哥哥就牽着馬來接我們,我們騎着高頭大馬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回到老家。

一到家,見到爺爺,奶奶和嬸嬸都很忙,爺爺負責打掃衛生,把地上和天花板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叔叔負責貼對聯,門神和給先人敬香,奶奶和嬸嬸就負責做好多好吃的東西。她們煮好多的.香腸和肉肉,說是要吃到正月十五呢!

大年三十除夕夜,我們都要玩通宵,在火堂裏燒好大的火,大人們說,火燒得越大,來年就越順利,興旺,叔叔燒香也得燒通宵,不能間斷。全村的小朋友們都要一起去各家串門玩耍,我也跟着哥哥到處去玩,每到一家都會給我們一些好吃的東西,還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和煙花玩。大人們有的看春節聯歡晚會,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將,有的在聊天,非常熱鬧。

大年七年級,我們都要睡懶覺,只有嬸嬸很早起來爲我們做吃的,大概中午才叫醒我們起來吃,先吃湯圓後吃飯,我不知道爲什麼,就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每年先吃湯圓,意味着我們全家人團團圓圓的。這一天,我們基本不外出,就在家裏玩。我和哥哥在外面玩堆雪人,打雪仗,有時也玩玩遊戲,有一次,我和哥哥堆了一個小雪人,用小黑石子當眼睛,用一個紅色的小紙片當嘴巴,我們還給他取了一個不是那麼好聽的名字“可愛的小矮人”呢!大年八年級,我和哥哥要到親戚家拜年,我家親戚很多,一天都走不完,每到一家都要給我們壓歲錢,又有好吃的東西。走親戚真好,又有好吃的東西,又可以掙壓歲錢,真高興。

所以每到放寒假的時候,我就盼着回老家過春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0

春節也叫做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大家都很重視,各家各戶都在春節前半個月就忙着籌辦年貨。賣對聯、鞭炮、食品的人都會大賺一筆。

到了除夕,各家各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各式各樣的福字。遠方的親人都要趕回來吃團圓飯,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到了晚上八點鐘,大家都圍在一起看聯歡晚會。當午夜零點,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大家都起來放鞭炮,霹靂啪啦,象徵着一年新的開始。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大家按《通書》規定的'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拜年開始了,人們見面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送。小孩們給大人恭喜,大人忙着給小孩掏紅包。在這天小孩可發了大財。朋友互相訪問,親戚往來也是春節的主要活動。從年八年級到元宵節期間,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三五成羣,拿着禮物去串親訪友,談談過去一年的生活或新的一年的打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目,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吃完以後,我們都歡歡喜喜地到街上去看龍燈,龍燈的樣子各式各樣,有紙紮的,有用布做的;龍燈的形狀有大有小,顏色五彩繽紛,真是漂亮極了。最有名的要數姑田大龍了,它氣勢磅礴吸引了許許多多的觀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民間風俗——春節。我喜歡家鄉的春節,喜歡它的情趣盎然,更喜歡春節的歡天喜地。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1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春節,端午節,清明節等等,而最隆重的要數春節了。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楣上要貼上紅彤彤的春聯,媒介每戶都要包美味的餃子,吃上一頓團圓飯,放煙花和爆竹,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等,長輩們還要給小孩子們發壓歲錢,這也是我最期待的!所以,我特喜歡過春節。

有一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過年,我過得特開心。除夕那一天,大人們都很忙,因爲在這一天,我們不僅要準備團年飯,還要去市場,大街上買些東西。媽媽偶爾也要抽出點時間來包多一點餃子。過了兩三天,爸爸和我從大街上又買回來了一些煙花,準備晚上燃放。夜裏,鞭炮和煙花都點燃了:我們拿一大袋鞭炮,,玩的不亦樂乎。

我從電視上了解到除夕的來歷,這得從一個傳說開始說起: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兇猛異常。每到除夕這天,村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老人。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半夜時分,"年"闖進村。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裏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這時,婆婆的家門打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以後這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除夕那天夜裏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可是好景不長,春節又快結束了。我還沉浸在那美好的回憶中,九個春節已從我手中溜去,我是多麼懷念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2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的滿洲里,這裏冬天非常寒冷,但是我喜歡這裏,冬天有雪,可以和小朋友打雪仗、堆雪人、滑雪非常快樂!尤其喜歡過年。

除夕夜晚上,奶奶和媽媽做了一大桌團圓飯,家人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正在這時,外面突然開始了“煙花大戰”,此起彼伏的聲音讓我坐立不安。我纏着爸爸要去外面放鞭炮。爸爸、爺爺、媽媽和我一起下樓燃放煙花鞭炮。

我們來到樓下的空地上,爸爸拿出煙花,遞給我放煙花用的香。說實在的,這是我第一次親手放煙花,真有點緊張。我的手有點發抖。我對自己說:“不要害怕,你一定能做好!”我把香伸向煙花的導火線,對準導火索小心翼翼地將它點燃,“哧……”的一聲導火線着了,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向爸爸的方向,爸爸邊笑邊叫着:“別害怕。”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跑到爸爸身邊才停下來。這時一個小火球躥上了夜空,“嘭”地在空中炸開了花,接着小火球成羣結隊地一個一個躥上了天,它們在夜空中盡情開放!有的像一朵菊花,有的像一朵桃花,還有的像一顆顆彩色的炮彈,把那一片天空都染成彩色的.了。開始看的時候我還捂着耳朵,慢慢地我放開了捂耳朵的手,盡情地享受煙花帶給我的快樂。我又燃放了一些小鞭炮和煙花,真是太過癮太有意思了,夜空一片花的海洋,壯麗極了!

煙花不僅好看,還鍛鍊了我的勇氣。我真希望明年的春節快快到來!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3

我的家在福建晉江的一個小村子上,那裏便是“三鄉村”。那裏雖然沒有大城市繁華,卻有着自己的閃光點,尤其是過年時我們的"跳火羣”。

說起跳火羣在我們家鄉可是家喻戶曉。家鄉的男女老少都要跳火羣,跳火羣在我們那兒是一般指跨年的意思,所以也可以叫跨火羣。當我們跨過去的時候,代表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也代表來年萬事如意,步步高昇。

但是跳火羣也有它自己的規矩:小男孩跳火羣時必須要爸爸或者爺爺抱着跳過去。而在我們那裏女人和小女孩是可以免掉這個隆重的儀式的。如果你懷着好奇心也可以去試一下。

在我的家鄉不只有跳火羣,還有放煙花和放鞭炮這個重要的事情。這件事對於大人來說,可能毫無在意,可這件事對於小孩子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事”,當我們要去買菸花時,隔壁家的'小孩都不忍投入,羨慕的目光。

當你吃完飯走出門就會被這個場景所吸引:小孩們有的追逐打鬧,有的在玩仙女棒有的在放煙花還有的爬到屋頂上仰望繽紛多彩的天空。最讓人吸引的地方就是那美麗的夜空了。夜空中原本似湛藍,但因爲許多煙花的到來,而變得獨具一格。天空中點綴着無數的花朵,讓人不由得多拍幾張照。

除此之外,我們家還有許多的美食和風俗。雖然我的家不起眼,但是它有它獨特的特點。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4

春節是一年當中最盛大的節日,每個人的家鄉也都有着不同的過年的習俗,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吧!

臘月二十三,春節就拉開了帷幕。小年是“祭竈王”的日子,我們會供上香甜美味的芝麻糖和竈餅給竈爺。傳說小年那一天竈爺會上天給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功德與罪行,由此縮短或減少一些人的壽命。相傳只要竈爺吃了芝麻糖,就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這樣,過小年、祭竈王、吃芝麻糖的習俗就流傳開來。

臘月二十四,我們開始大掃除,乾乾淨淨的迎接新年,也有這辭舊迎新的寓意。

臘月二十五,也是大街上最熱鬧的時候,因爲大家都出來購買年貨,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開開心心的購買年貨,爲新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六,我們有着蒸花糕、炸丸子的風俗,花糕的'樣子像一朵花,寓意着新的一年像花一樣紅紅火火,丸子寓意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

臘月二十八,我和媽媽一起貼對聯、貼窗花,看着那一個個美麗的窗花,感覺春節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去墳地請先人們回家過年,然後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一頓年夜飯,然後在一起看春晚,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來。

大年七年級,“噼裏啪啦——噼裏啪啦——”早上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我從甜美的睡夢中吵醒了。終於過年了!我穿好新衣服,去給長輩們拜年,最高興的就是可以收壓歲錢了!大家有說有笑,高興極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

國小作文:家鄉的春節15

過春節,各家各戶都忙了起來,有的人家去市場上買春聯,有的人家去超市買年貨,到處張燈結綵、鞭炮齊鳴。這不禁讓我想起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錢,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最讓我開心的是包餃子,早上我和爸爸把門外的舊對聯換下來貼上新對聯。貼完對聯後,我對媽媽說:“我今年想和您一起包餃子。”媽媽微笑地對我說:“可以。”我舉奮地跳起來,說:“終於可以和媽媽包餃子了!”

媽媽在廚房和餡,和的餡是我最愛吃的胡蘿蔔肉餡。媽媽把餡和好,叫我把醒好的面拿過來。接着,媽媽把麪糰揉一揉,搓成長條,再把它揪成一個個小麪糰。我在一邊按麪糰,心裏美滋滋的`。然後,媽媽把麪糰擀成圓形的麪皮,我拿起麪皮包了幾個,包得太難看了。我很鬱悶,就扔下餃子,躺到客廳的沙發上。媽媽看透了我的心,叫我過來,對我說:“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我給你做一個示範。”媽媽做的示範我一下就看明白了,於是我又拿起麪皮包了起來,越包越好。

過了一會兒,餃子包好了,水也燒開了,媽媽去煮餃子,我把菜端到桌子上。一會兒的功夫,媽媽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全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了年夜飯。

吃完年夜飯,我陪着家人守歲,看新年晚會。看着看着,爸爸和爺爺都去睡覺了,我是最後一個睡的。迷迷糊糊中我彷彿聽見了新年的鐘聲,伴隨着鐘聲,我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