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年味的作文14篇

作文 閱讀(1.2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年味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年味的作文14篇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1

年味,這樣的一個標題讓人們十分驚訝,年!又有什麼味道呢?

年這樣的一個詞,在許多中國人的心中已是根深蒂固,年早成爲了一年中必不可缺的存在。

年的味道是溫馨的。每年過年時,人的流量總是最多的,每一年春運的火車總是人滿爲患,這又是爲了什麼?爲的還不是早日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

年的味道是熱鬧的。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家裏燈火通明,一家的男女老少全部圍在餐桌前,望着餐桌那一鍋正在燃燒的火鍋,望着裏面正在翻滾的食材,吃完飯後,大家一起坐在電視機前面,一邊烤火取暖,一邊聊天,一邊看着跨年演唱會,更有甚者,坐在火爐邊,品味着美酒的芬芳,到了跨年的時候,大家情不自禁的跟着電視倒計時,這時候整個鄉村都回蕩着震耳欲聾的聲音此時,‘鄉村’難道不熱鬧嗎?

年的味道又是開心的。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早上,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豐富的食品,同樣這一天也是屬於孩子們的一天,在這一天孩子們準備好袋子,下午送祝福,在民間人們把這叫做“討餅”這時我們小朋友站在別人家門口朝裏面大聲的喊一聲:恭喜過熱鬧年!裏面的人便連忙走出來,並且將早已準備好的食物發放給每一位前來的小朋友,經過一下午的努力,當我們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去時,我們的手上總是可以提上滿滿的一袋食物,有各式各樣的。到了第二天孩子們同樣陪着家裏面的大人,挨家挨戶的去拜年。

年的味道又是懷舊的大年七年級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叫上自己的家人帶上幾隻香燭爬上自己的祖山,給自己的祖先墳前去祭拜,大家臉上的表情也是十分的凝重,這件事情在民間被稱爲祭拜祖宗,每次都是在大年三十或者大年七年級的時候。

年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有讓人感到快樂的!也有讓人感到十分懷舊的!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2

記憶中的年,總是充滿着歡聲和笑語的;記憶中的年,總是充滿着鞭炮聲與爆竹聲的;記憶中的年,總是大家歡聚一堂,相互喝彩,相互祝福的。

過年,大多都是家裏熱鬧,街上可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在小運動場才能見到些許放煙花的。年夜飯,那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吃完年夜飯,大夥兒聚在一起,談談心,聊聊天,討論着過去的一年裏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好不熱鬧。當然,春節聯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小品、歌舞秀、還有各種各樣的節目。大人們會給小孩子紅包,讓他們拿着這些錢去買文具等用品。

過了年,就該是走親訪友去拜年的時候了。在鄉下,大家走親串巷,都要帶一卷爆竹。到了親戚家門口時,膽子大的人,便去伸手點燃;膽子小的人,躲的躲,藏的藏,明明捂住了耳,卻都難免有些好奇的往門前望去。隨着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聲音,這個鞭炮總算是放完了。屋裏的'主人從裏屋拿出許多好吃的東西,招待着客人們。調皮的孩子們這裏抓一把,那裏拿幾個,忙得不亦樂乎。大人們則是忙着敘敘舊,敘敘家常。臨走前,親戚朋友們還不免塞幾個紅包,塞進小孩們的衣兜裏。

過年時,最叫人興奮的就要數放鞭炮了。“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聲音久久迴盪在耳邊,久久不能散去。小時候手上總喜歡抓着一小盒“擦炮”,點燃一個,“休!”的一聲就扔了出去。想嚇人時,趁着對方稍一個不注意,偷偷摸摸地扔在他腳邊,“啪!”的一聲,嚇他一跳。像那種一點燃就會放煙的“煙霧彈”也不錯,不過只能在白天玩,晚上黑燈瞎火的,點燃了也看不見。我最喜歡的鞭炮就莫過於“摔炮”了,不需要點火,只要使勁的往地上一摔,“啪!”的就炸響了。玩完“摔炮”後一定要及時清掃地面,那種第一次摔下去沒響的炮,說不定有人一腳踩上去,它纔會“嚇人一跳”。

過年,真是喜慶啊!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3

年味兒是什麼?如果把這句話原封不動地問我妹妹,她一定毫不猶豫地說:“年味就是吃紅燒排骨,吃麻婆豆腐!”

如果去問我媽媽,她也許會說:“年味兒啊,就是我們大家聚在一起看看春晚,談論大家感興趣的事。”

如果去問我哥哥,他會說:“年味就是團圓飯啊!年味也是和朋友玩時快樂的味兒!”

每個人心中的“年味”可能都不相似。在我心中,年味可以是一個“福”字的紅包;可以是爆竹在閃耀時刻飄進鼻子的味道;可以是團圓飯中人們談論的聲音;可以是啤酒杯碰撞在一起的聲音;可以是爸爸貼在屋子兩邊的對聯;可以是窗戶玻璃上火紅的窗花;可以是滿大街的紅燈籠…

這無一不是年味,讓我感受最深的.,也就屬老家和奶奶待在一起的年味了。

奶奶年紀很大,做很多事都不方便。我爸爸想把奶奶接到城裏來住,但是奶奶和爺爺兩口畢竟在鄉下待了幾十年,一是捨不得,二也是因爲老家他們住得慣一點。

於是我一年和奶奶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一般就是一年兩次,偶爾有空了就去鄉下陪陪奶奶。這一次過年,我許久不見奶奶,很是想念,奶奶也十分思念我,我一來就把她自己做的蒿子粑粑、紅薯片全拿了出來,等親戚都齊了轉身又去了廚房繼續做飯。

奶奶做飯時,爸爸都會給奶奶打打下手,或者是自己也做幾道菜。此時我和妹妹都會主動地坐在竈前,把枯了的葉子扔進竈前的坑裏,然後低下頭來盯着葉子燃燒成灰,樂此不疲。

奶奶的手藝也是非常好的,麻婆豆腐、酸菜扣肉、八寶飯等等,更有嘴裏叼着一塊五毛硬幣的紅燒鯽魚,寓意着“年年有餘”。

吃奶奶做的飯也是我最享受的時候,一家子圍坐在一起,桌布底下有個大火爐,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乾杯,慶祝着新年的到來。

這就是“年味”,我想這更是一種幸福的味道吧。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4

古時的年味藏在陸游筆下的“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藏在王安石筆下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藏在董必武的“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這些美麗的詩句中。現在的年味兒又藏在哪裏呢?

美食·佳餚

年味還藏在香噴噴的年夜飯裏。過年時大人們總會做一桌好吃的。有熱氣騰騰的餃子,象徵着一家團團圓圓;有個大溜圓的四喜丸子,象徵着生活圓圓滿滿;有汁多味美的紅燒魚,象徵着生活年年有餘;還有紅裏透亮的紅燒肉,象徵着日子豐厚甜美。這一桌的美食寄託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願望。於是,捨不得下嚥的餃子是年味兒,偷吃時燙嘴的肉是年味兒,永遠都擇不利索刺的魚是年味兒,這樣的年味兒充斥在每一處的空氣裏。

燈籠·耀眼

年味還藏在那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裏。在我們這裏沒有走街串巷叫賣燈籠的聲音,每個燈籠都是每戶人家自個兒做的。他們不僅在屋檐街角掛燈籠,還儘可能地把最好的大紅燈籠掛在自家最高的.地方。那紅彤彤的光輝照耀着平日裏陽光透不進的角落,映着黑夜裏的星光都黯淡了幾分。此時,它正忙着爲千里迢迢的遊子接風洗塵,把寒意從他們身上驅散,再讓他們跟着自己,走進家人的歡笑裏。

家人·團圓

年味還藏在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中。“噹噹噹”鍾忽然敲了八下,預示着八點的到來,孩子們按捺不住,趕緊打開電視,轉到中央一臺,歡歡喜喜地看着期盼已久的春晚。剛忙碌完的大人也坐在電視機前,爸爸翹着二郎腿,品着功夫茶;媽媽嫺熟地削着水果。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觀看精彩的春晚節目,笑聲此起彼伏,家裏充斥着歡樂的氣氛。年味,便在觀看春晚的笑聲裏縈繞耳畔。

年味是刻在中國人心裏的。或許有人說年味淡了,但我想說:心裏懷着憧憬,入目都是家人與煙火,無論身在何處,盼着大年三十的日子裏都有無限年味。

願新年,勝舊年,願萬事勝意,平安順遂。

願人間煙火處,都有最動人的年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5

當煙花在空中綻放,剎那間,夜空宛如靚麗奪目的百花園。眼前閃爍的煙花變得朦朧,爆竹聲蓋過了孩子的歡呼聲。人們似乎也被一種幸福感所包圍着。我注視着眼前的煙花,陷入了沉思。

記憶中的年是忙碌的,感覺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事。而我永遠是最興奮的那一個,還每過年就吵着嚷着要穿新衣,吃年夜飯時,總是第一個來到桌前,眼巴巴地望着一大桌子菜,催着所有人趕快上桌。而我最快樂的時候便是煙花綻放的瞬間,兒時的'總是會在煙花綻放時快樂地笑着,跑着。那時候的我從來對春晚沒有興趣,記得有一次我偷拿了父親的打火機跑到庭院裏自己放煙花,或許是我躲避不及,或許是我年紀太小,又或許是我被絢爛的火花所迷住。飛濺的火星燙傷了我,但現在回想起心中卻是幸福的。正月裏拜年時我總盼望着能收上一個大紅包,在別人家蹭上一頓飯,喜歡熱鬧的我總是盼望着過年。

而現如今,我對年的看法卻有所改變。兒時對年的期盼還有幸福與滿足感不知不覺消失,不再渴望新年的新衣,不再永遠第一個守候在餐桌前,不再期盼着煙花綻放的瞬間,不愛和家人聊天,捧着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再喜歡走街串巷,望着永遠叫不出的親戚,陪着笑,回答着他們的問題,收下那遲早會送出去的紅包。不知道是年變了味,還是我變了。

直到我再次點起了煙花,點起了我曾一度幻想的煙火。也許我曾盼望的並不是過年的那一件新衣裳,並不在乎年夜飯有多麼豐盛,不在乎紅包裏有多少錢,也從不在乎煙花是否美麗。我所盼望喜好的只不過家人圍坐在一起時的感覺,一家團圓的幸福。奶奶做的飯菜沒有變,這個年也未變,是我的感受變了。煙花的光映在我的臉上,這一刻我終於找回了我一直尋找的年味,短暫簡單卻又那樣簡單的美好。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6

寒假中的許多時間我都草草地虛度過去,唯有過年那幾天我是真真切切度過去。

愈利年關,過年味愈濃。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然後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天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彷彿花朵上鑲滿了水鑽,又消失了。吸吸空氣,裏面有氧氣夾雜着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着聞着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我們這城市雖不釀酒,但是十分鐘愛喝酒。在過年這麼重大的日子裏,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戶戶會在過年的前夕準備上好的陳年老酒。然後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打開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子了,他們纔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個性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蔥、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後,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然後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着醋一齊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着新年的溫馨完美。想象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溫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7

現在常聽人提起:現在過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春節將至,感覺確實如此,都市生活快節奏、車水馬龍、鋼筋水泥,攪亂了年聲音、色彩和味道。

社會物質富裕已經到達了一定階段,這固然讓人欣喜,但物質富裕並不能掩蓋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人類需求是分和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我們物質需求漸漸都能滿足了,精神需求卻突然變得非常空洞。

但是,讓我感到異常是,我們春節越發變得無人問津起來,但類似西方聖誕節、平安夜卻在中國大受追捧。爲什麼我們自己傳統節日遭受拋棄,而西方節日卻大放異彩?我想這與大部分中國人虛榮心態有關,什麼叫聖誕節?我們開始好奇,好奇了就開始研究,研究了就開始體驗,體驗後就越發感受到一種新鮮感,越發感覺到自己與國際接軌了,自己越來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是什麼理論認爲我們能夠過一過老外“春節”就一定是現代人了?反而,這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極度不尊重行爲。

其實,過年是生活本身結晶,年味兒同樣如此,重要是用心去品味。過年是一種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暫時歇息一下,開春了再走。過年是一種企盼。子女求學求職在外,過年就是回家,長輩盼望見到子孫,過年就成了願望。過年是一種鄉愁。浪跡天涯、絕少歸期海外遊子,在客鄉複製了傳統春節,西方國家唐人街慶賀倒保留了更多傳統慶典儀式,以滿足遊子對家鄉和故土懷念,年節歡樂中夾雜着淡淡鄉愁。過年是中國人一種文化身份,是我們精神家園,讓我們體貼細心地守護着她。

總而言之,春節爲什麼在中國越來越冷?這與我們對於傳統文化了解,對於民族風俗尊重,對於自身存在那一點點虛榮都存在着千絲萬縷關係。

難道,我們都搬到國外去過年?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8

每次過年,一大清早空氣中就飄着一股煮糰子的香味兒,接着就是撥茶葉蛋的聲音。到了大約5、6點鐘,一家子鬧哄哄地從被窩時打着哈欠爬出來,這就算是一天開始了。

其實按道理來說,過年是從十二月初八至大看初四。但是就正經的,過年只有四天,從七年級至初四。但是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這車輪戰天中,能幹的事情卻不少,這四天我們我們很快樂。

爲什麼過年就一定要煮糰子、蒸年糕呢?是因爲糰子是圓的,代表日後生活團團圓圓,而年糕的“糕”諧音“高”,代表日後的財產和小孩的成績就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之後,就是換春聯。然後還要把“福”倒過來貼,代表“好運到了”或“福氣到了”。

放爆竹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但是我們買爆竹並不是正午放,而是夜晚放。到了晚上,天黑漆漆的,用打火機一點,“滋滋滋”地就亮起火來了,拿着它在空中畫個數個圓圓的小圈圈,就甭提有多美了。

我最喜歡乾的`事就是——

晚上大約11、12點從牀上偷偷地爬起來,悄悄地穿衣,拿出擦炮。“噼噼啪啪”一陣脆響,家人都醒了。我便收回擦炮,將屑子拾回盒子,回到牀上繼續若無其事地睡覺。當聽見陽臺上“誰家孩子放的擦炮,是隔壁家吧?”“寶寶睡得很熟啊!”“到底是誰呢?應該是個孩子。”……之類的話,我就會忍不住笑起來,躲在被窩裏,小聲地說道:“是我!”。

我喜歡的第二件事就是發壓歲錢。五百的、一千的……沉甸甸的,拿在手裏,有一種怪舒服地感覺。然後買吃的,好吃的東西將我的嘴巴塞得鼓鼓的,想嚼都嚼不起來了。

我們這裏有一個規矩,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都不許掃地,不許潑水,不許動土,不許動剪刀,不許曬衣服,不許說不吉利的話,不許打罵小孩。想必許多地方應該都有。

過年時,大街有許多人,許多車。處處都看味瀰漫,處處都充滿着思念和愛,處處都有着濃濃的年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9

年味是如此簡單,但也不簡單。它總會勾起一些回憶,讓人意味深長,是家人的陪伴,還是一頓豐盛的晚餐,濃濃的,揮之不去。今年的年與往年相比是與衆不同的,今年的年顯得格外清靜。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那天早晨,天空格外晴朗,根本不像往年過年時的"寒中暖",窗外隱隱約約可以聽見一些人家的煙花和爆竹聲,聽着這新年常有的"音樂",心裏想:"這就是那不變的年味了吧。"

那天午飯,我和父母還有姐姐和奶奶,一起去到了外婆家。剛一進門,屋裏打掃得格外乾淨,地上和桌椅上一塵不染。外婆正在廚房裏準備午餐,聽見我們一家進門的動靜,連忙放下廚具、關上燃氣竈上的火、熱情地向我們走來。我看見外婆踏着健步向我們走來,心裏想:“外婆已經年過古稀了,身體還這麼好。”於是我就上前去問她,她和藹地說,她每天都會去鍛鍊身體,讓我也要多鍛鍊。在她慈祥的臉上絲毫看不出她是一個七十多歲的人了。

我又去看了看門前那副格外吸引人眼球的“福”字顯得年味更加濃厚,我心裏想:“這就是那不變的年味吧。”

中午的陽光並不比早晨的陽光弱,反而更加光彩奪目。我們在這明媚的陽光下開始午餐。飯菜中有臘魚臘肉、肉丸子等過年必備菜品,吃起來不僅僅是有濃濃的香味,更是有濃濃的`年味。

在吃過晚餐(團圓飯)後,我們全家坐在一起看電視節目——春節聯歡晚會。這個節目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播出,帶給全國的觀衆喜慶熱鬧的氣氛。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終於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零點。隨着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迎來了農曆新年,在這個時刻家家戶戶放起了爆竹,來慶祝這來之不易的一年,也總結了去年的收穫。準備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地奮鬥。

我將這年味細細品嚐,體會到了快樂,收穫了我們的成長。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繼續奮鬥,不忘初心。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10

又是一個新年,家裏所有人都在爲迎接新春而做準備,期待着新年的到來。

在除夕夜的前兩天,我和媽媽終於回到了老家,剛下車就看見路邊掛滿了燈籠,還有一面專門爲了迎新年而做的鮮花牆,在回家的路上,時不時還會有小孩子玩的鞭炮的爆炸聲和他們的歡笑,路過集市車就堵了起來我望向窗外,全都是人,他們都是出來買年貨的,好生熱鬧啊。一路上飄滿了各種小吃的'味道。

幾經週轉,我們終於到家了,一回家,就看見爸爸在廚房裏做蛋糕和扣肉,這兩樣都是我最喜歡的食物。奶奶見我回來了,看見我一直盯着廚房裏的東西,於是把我叫了過去,拿出了一塊爸爸剩下的蛋皮給我,我立馬接了過來。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東西,這幾年因爲奶奶生病,所以一直沒有回老家過年,也就一直沒有吃到過。也許這就是年味吧。

晚上,伯伯知道我們回來了邀請我們去他家吃晚飯。吃晚飯,伯伯家的兩個妹妹就拉着我說要我帶他們玩煙花,說着還拿出了許多煙花。雖然說我是個女生,但是說到玩煙花,那我也是個老手了,以前在老家過年總會買一些來玩。於是我就帶她們玩起來了,她們看着美麗的煙花很興奮,一直在不停的發出哇哇聲。空氣中也充滿了煙花的味道,或許這也是年味。

終於,到來除夕夜。這一天,所有人都在忙碌着迎接新年的到來。今年,是在我家過年。上午姑姑帶着哥哥姐姐們來了,伯伯也帶着他們一家來了,這下就熱鬧了。大家都在一起一會再微信裏搶紅包,一會玩玩遊戲,大人們都在廚房裏忙着給我們做一桌好菜。不一會兒,菜就做好了。一桌子的菜,一時不知道先吃哪一樣好,整個房間裏都充滿了菜香。

吃完飯,大人們打了一會牌,也帶着家人回家去準備晚餐了。晚上,一家子聚在一起看春晚,我和兩個妹妹在外面玩煙花。與此同時,還有許多人和我們一樣都在放鞭炮,雖然還沒到零點,但此時天空已經熱鬧起來了,再一次充滿了煙花的味道,年的味道。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11

新年的鐘聲在每家每戶的的庭院裏響起,新的一年在每家每戶的歡聲笑語中升騰着,有的人愁眉苦臉有的人歡聲笑語,過年的味道不僅僅只是是家人在一起聊天而已,也是總結一年的得與失,家人的團聚!

過年,以往到這時往往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到鄉下時,我可以帶了一個燒烤架可以隨時在庭院裏燒烤,奶奶拿出在年前的製作的餈粑每一塊都灌注了奶奶的心血,看着餈粑在燒烤架上慢慢的膨脹,爸爸開玩笑說這就是豬肉板我笑着說呵呵這要是豬肉那不成豬排了,爸爸卻笑着跟我說那時候我們家沒錢每次爸爸上學前爺爺都會給我考一塊餈粑說這是豬肉,那時候有多艱苦啊你要好好讀書……我無語的看着爸爸又給我帶籠子不出三九句話就要扯到學習上

我只好扯開話題幫爺爺砍柴,但是我不管怎麼砍都砍不斷,爺爺笑着看着我說:一看就是官人的兒子沒看過柴,你要斜着砍纔可以砍斷,爺爺摸了摸他的白鬍子。看着火焰在在一次次的柴火添加中變得旺盛,在家鄉過年的'時候哪家的火燒的越旺盛就代表了來年這家九越旺盛,

遠處,燈火闌珊,村頭的幾個小孩子正在新高踩了的玩着花炮,追逐打鬧間我彷彿看到了我童年時代樣子也曾爲了衣服被花炮燒爛而被罵,也曾在雪地裏與表弟摸滾打趴,也曾爲了壓歲錢而和姐姐大吵大鬧,可惜如今這已都是往事如煙,

年年有歲歲,歲歲有今朝。晃眼間我已是不能像下孩子一樣和他門在地上玩耍,我知道我已經要長大了眉宇間多了幾分叛逆,長輩們的話語在我耳中已是淪爲了空氣,而我必須要學會成長

年味是家人團聚間的快樂,和自己與長輩們的交流與成長……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12

節日把家人所團聚,而家常百味凝聚家人。年無年味,索然無味。

粘板肉,我家餐桌上年年必到的貴賓。賣相和名字一般不拘小節,大段新鮮豬肉,放肆煮怎麼高興怎麼來。只放鹽,時間就是最好的調料。熟後大長筷子那麼一撈,輕提幾下把湯湯水水送回鍋裏,甩到粘板上,拿白晃晃的刀,有肥有瘦的切。巴掌大,一指厚。薄了吃起來極不爽快,厚了吃起來彆扭。

雪白白那麼一上桌,一口一片——鮮靈!鮮靈極了!瘦肉夾清甜又渾厚的肉汁肥肉Q而不膩,彈牙冒油——食品中與他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是泡菜。乳酸菌給原本新鮮的'蔬菜褪去鮮豔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獨特的風味日久彌香——清爽,脆嫩,酸冽。粘板肉加酸菜包你吃的大快朵頤。

有酒有肉纔是一餐好菜,長輩愛喝老酒,白酒,勁酒遠着聞酒香四溢,湊近一聞酒味沖鼻直往腦門那兒逼實在招架不住。還有一種級品下酒菜——魚腥草也就是折耳根。我曾舔過一小口,記憶猶新至今後怕——像在嚼金屬鑰匙。鑰匙上沾點漢聞起來什麼味道魚腥草吃起來什麼味道。

小的們愛喝米酒,桃花酒。入口味蕾感覺甘甘甜甜下肚後酒香好像在口腔裏迷路了一般良久也揮之不去,好像這口酒吧脣齒之間的空氣都給重釀了一翻。恍惚之間好似看見了白玉般的糯米在悄悄轉變,粉嫩嫩的桃花半開笑魘躺在水中更加灼灼。這種酒綿甜,不知爲什麼每次想起這就就好像看見仙女下凡。可惜年少不能嚐嚐做酒仙的滋味。

一家人的吃相也決定了年味濃不濃。就我個人認爲細嚼爛咽,鼓腹而遊,暢快淋漓,或風捲殘雲都未嘗不可。吃得高興,看得開心,做的有味。嘿!年味出來了。

燈火闌珊下,這般人間煙火鋪天蓋地,年味種在舌尖,鼻尖,心間,發芽生根帶着對年的感情結果,年味就是年記憶所在之處。年味吃到了,聞到了——年到了,回家了。

黑夜明月之下,白煙飄飄,年這個傢伙乘着充滿這家常百味的白煙熱熱鬧鬧的大搖大擺的來了。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13

熹微陽光透過紗簾,驚擾了除夕的清晨,絲絲縷縷璨然的光束映照着街邊的花叢,一派別開生面的繁飾。這些景象,藉着新年的喜氣,一草一木都頗具生機勃勃之態。換上媽媽爲我精心準備的新衣,對着鏡子微微一笑。這個年,在人們的忙碌中,悄然來臨。年味,是清晨空氣的純淨,是新衣上淡淡的香。

一樣的街道上,是異於平常的氛圍,熙熙攘攘的人羣,南腔北調的.聲音,構成了新年獨有的風景。買過紅紙,回到家,鋪紙,磨墨,提筆揮毫間,飽滿的墨汁在紅紙上留下鋼筋有力的線條。一筆一劃中,傳承着古老的經典,盼望着美好的明天。年味,是紙上散發的點點沁人心脾的墨香,縈繞在房內,久久不散。

傍晚,晚霞映紅了天空,映紅了桌上一個個白玉似的餃子。奶奶的雙手不停地忙碌着。手指的飛舞見,一個個“元寶”順次排開。她的動作如此認真,彷彿包進去的不只是一團團餡,一枚枚硬幣,一顆顆花生,更是對來年風調雨順的期盼,對子女事業順利的祝福,對家庭美滿幸福的心願!廚房中各種器具相互碰撞,發出悅耳的清脆聲響。不一會,飯菜就端上了桌。年味,是餐桌上人們經過一番勞動後,親手做出的各種美食,香味四溢。

深夜,烏黑的天空被各色煙花映得如同白晝,耳邊是不絕於耳的鞭炮聲。來到一片空地,我點燃了引線。“砰”,絢爛的煙花如花朵般在天空綻放,五彩繽紛的顏色,如彩霞般耀眼。形態各異的花火,最後都如天邊的流星,稍縱即逝。年味,是那特殊的,令我難忘的煙火味。

午夜,懸掛的燈籠融入萬家燈火,“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簡單又俏皮的話語,包含的是最真切的祝福。短暫的旋律突兀響起,手機屏幕泛着微光。人們向那仍在遠方的親人送去問候。雖然屏幕上的文字是冰冷的,但人的心,因爲有了情,卻是滾燙的。年味,是隱藏在字裏行間,可以跨越一切距離的濃濃的人情味,濃厚熱烈。

情濃,年味濃……

關於年味的作文 篇14

在我記憶中,我過的最有年味的新年莫過於童年時代,可隨着時間的流逝,社會的進步,新年,失去了它固有的`本意,沒有了味道。新年,一提到它,我的腦海裏冒出一羣詞組:“鞭炮,團圓,餃子……”

大過年的,當然少不了鞭炮煙火,童年時代,在我家附近,買鞭炮的那叫一個多,不論你在那個小區,不論你在哪條衚衕,出門看看吧,總能看到擺着鞭炮的小攤,這時候,貪玩的我總會買一些,叫上小夥伴,拿上打火機,點火,就聽見一聲“砰”的響聲,當然,不止我們,別家孩子可也一塊玩呢,我們也就是開個頭,聽,一連串的鞭炮聲響了起來,接着,整個衚衕便鞭炮聲不斷,震耳欲聾,到了這個時候啊,新年的氣息便開始了,不管你在幹什麼,只要聽到鞭炮聲了,你體內的“新年鍾”就敲響了,開始忙裏忙外了。可如今呢,因爲鞭炮污染環境,部門已經下令禁放了,別說鞭炮聲,就連買鞭炮都要到正規商店買了呢。唉,少了鞭炮,沒了年味啊。

但願人們能在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加以改善和創新,這樣,隨着時代的進步,才能找回消失的年味。

大過年的,自然少不了家人們的團聚,在我童年時代,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有說有笑地,桌子上每人擺着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那叫一個幸福開心啊。可現如今呢,那些“上班族”“工作狂”們,只是冷冷的在電話裏拋下一句:“爸,媽,我今年工作忙,就不回家過年了,您老保重好身體。”只留下孤獨的老人們不知所措,重逢啊,怎麼變這麼難了呢?難道爲了掙錢就不回家看看了麼?哎,少了團圓,沒了年味啊。

大過年的,必然少不了吃餃子嘍,以往,吃一頓餃子可不是容易的事,只有在新年纔可以解解饞,那味道可真叫一個棒,可現如今呢,家常便飯都不是問題。唉,少了新奇,沒了年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