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節日的作文集錦15篇

作文 閱讀(2.5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節日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節日的作文集錦15篇

關於節日的作文1

又一個美麗的夏天!

我的家鄉是一個偏遠的村莊。我記得當時沒有電腦,只有黑白電視,沒有電錶,只有掛鐘,沒有高科技,但是有一些場景讓我念念不忘。

沁人心脾的香味瀰漫在你的胸前,葡萄酒中有普羅旺斯薰衣草的香味。你可以和山頂的白雲手牽手唱同樣的歌,在小溪裏變成魚,在清澈的水裏徜徉,讓冰箱裏的西瓜給你整個夏天降溫。你像一個白鶴,亭亭玉立,微微皺眉,眯着眼睛沉思,像骯髒中唯一的寧靜,像嘈雜中唯一的寄宿。你輕輕的搖啊搖,隨着藍風翩翩起舞。一條長長的白裙子好迷人,優雅的音樂讓我上癮。看看下面的金色金魚,我多羨慕啊!七秒鐘的`記憶永遠不會厭倦看着你。

目光閃爍,靈魂向我走來,我剛剛看到了婀娜多姿的你?爲什麼只有清涼拂過臉頰,微風蕩蓮花?

我知道你的存在。

啤酒裏晃動的冰塊,我感受到你飽滿的激情,一飲而盡,回味一口;西瓜上翻滾的冰露,我陶醉於你的清涼,大花快熟,我沐浴在清涼的夏日;草葉與花之間,滿滿的柔情貫穿胸膛,細香細香,甜香播撒心田的泥土;錦鯉在魚竿上跳動,你在唱最後一首歌,讓垂死的魚在美麗的家鄉重生;在波濤洶涌的大海里,看着你圓舞曲,臉頰白皙,善良纏綿。

你如何像一首詩,總是令人陶醉,你如何像一首歌,撫平人們的傷口,你就像一條絲帶,左邊是春天,右邊是秋天,連接兩個天堂。

我看見你了。

你在微風中起舞,在每個人之間舞出步伐;你在蟋蟀面前,清亮的聲音教它們唱色彩斑斕的歌;你在百花間悄悄釀出甜如仙的蜜,你在白雲上織出純淨的浮雲。

我知道,沒有你我活不下去。

在鄉間小路上奔跑,努力跟上自己的腳步,卻始終跟不上;在美麗的花朵間跳躍,只爲看你的臉。你太美了,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然而,卻無法撫平我那顆奔騰的心。在山上,你在仔細梳理自己的長髮;在流水中,你在沖走污垢;在歌舞室裏,你在輕聲哼唱;在心田,你在忘我播種。

就像一首詩!

你輕輕地走,就像你輕輕地來;

你輕輕揮手,告別西方的雲。

你悄悄地來了,直到你摸我的臉頰,我才察覺。

我愛上了你,我清晰的感覺到有什麼東西是我不能放棄而離開的。不要減速,不要三步回頭,帶着無盡的留戀消失在無邊的地平線上。我不禁流下了眼淚。這是怎麼回事?

我看了看日曆。哦,現在是九月。你走了......

關於節日的作文2

盼望着,盼望着,春節終於來啦!

大家幹起活來。爸爸在忙着貼春聯,我連忙跑過去對爸爸說:“爸爸,我可以幫忙嗎?”“可以,你來幫我拿着膠布和剪刀吧!”好的,我的語音剛落,馬上就把剪刀和膠布牢牢握在手中。媽媽也來幫忙了,她幫爸爸扶着梯子,生怕爸爸掉下來。爸爸對我說:“請給我一段膠布。”我飛快地剪了一段膠布,“給!”爸爸拿着橫聯在牆上擺了擺,低下頭問我:“寶貝這個位置可以嗎?”“不行,左邊太高了得低一點。”爸爸聽了我的話後,他把左邊放低了點,再把橫樑貼在了門口的上面,很快豎聯也貼好了,就差貼福了。我搶着對爸爸媽媽說:“我要貼福。”“那好吧!”媽媽笑着答應。我正要把福倒過來貼的時候,弟弟跑過來問我:“姐姐你爲什麼要把福倒過來呀?”“傻弟弟,把福倒過來表示福到了。”

貼完對聯,我們該吃團圓飯了。奶奶和媽媽在搞團圓飯,不一會兒奶奶就叫我們吃飯了,我跑到餐桌那兒,奶奶和媽媽做的菜可真是色香味俱全,有小雞燉蘑菇,臘肉炒辣椒,紅燒魚,蒜蓉大蝦……看得我口水直流,我的手不由自主的去拿筷子,正準備夾菜品嚐時,媽媽打了一下我的手說:“小貪吃貓等大家來了才能吃!”好吧,我口水只能往肚子裏吞了。不一會大家都到齊啦,終於能開吃了。我狼吞虎嚥地吃着,真是太過癮了,結果樂極生悲,一根魚刺卡在了我喉嚨裏,上不來下去,媽媽連忙遞過一杯蘋果醋,我毫不猶豫地把蘋果醋咕咚咕咚喝了下去,魚刺終於被衝了下去。

吃完團圓飯,我聽到了放煙花的的聲音,忙跑出去看。天空成了一個大舞臺,有的煙花像欣然怒放的萬壽菊,有的煙花像瀑布,還有的'煙花像一個流行一閃即逝,這些煙花可真是千姿百態,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看完煙花,大人邊打牌邊看聯歡晚會,可我的心思卻不在聯歡晚會上,而是在紅包上。到了晚上,我等待了許久的紅包終於要發給我了,奶奶和爺爺每人發給我了一個紅包,還對我說:“祝孫女節口快樂,健康成長!”

清早醒來,我們就去外婆家拜年了。我一到外婆家門口,就對外公外婆說:“外公外婆新年好!”外婆邊說邊給我紅包和一大把的糖。拜過了外婆家我們就去拜訪其他親人了,才拜過了幾家我的口袋和帽子全部裝滿了紅包和糖果。真是滿載而歸啦!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關於節日的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只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元日》。

今天是除夕。大人們都在忙裏忙外,我這個小孩自然也得找些事情幹。燒飯、燒菜,不會。搬搬扛扛,也不會。帶小孩,勉強可以。小孩有外公外婆帶,那我就充當一個“店小二”吧!

我溜進廚房,看舅媽燒菜。一邊看,一邊直流口水,一邊在想:真香啊!我正在一旁陶醉,舅媽叫道:“佳寧,去拿一個小盤子。”“好嘞。”我立刻衝向菜櫥,拿了一個小盤子,遞給舅媽。舅媽把菜裝進盤裏,放在燒菜的桌子上。我很好奇,問她:“舅媽,不上菜嗎?”“等一下再上菜,放那裏會冷到的。”“哦”,我摸了摸自己不開竅的腦袋。

過了一會兒,菜燒得差不多了,舅媽吩咐我:“上菜,小心點,別燙到手。”“知道了。”我小心翼翼地端着菜。這是外公最喜歡的.皮蛋,還有我喜歡的海蜇。後面的菜有:紅燒肉、糖醋排骨、螃蟹、酸菜魚、肉圓、雞、鴨湯燉餃子、年糕、蒜苗炒肉片……這麼多菜,端都來不及端,可把我給忙壞了!

終於吃飯了,我上了餐桌,倒了一杯營養快線喝,啊!味道真不錯!我先把筷子伸向餃子,早就想吃了。“嗯,好吃好吃,舅媽的廚藝真棒”我邊吃邊誇獎。我再把筷子伸向糖醋排骨,張大嘴巴,一個排骨就被我“享受”了。邊上的爸爸說:“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我不理他,接着吃。爸爸笑呵呵地搖搖頭,又問:“要吃螃蟹嗎?”“要。”我大聲嚷嚷。爸爸幫我剝開螃蟹的殼,往裏面一看,情不自禁地喊着:“哇!這蟹膏真多呀!”“小寧,你真幸運。”“那當然。”我臉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我把剝開的螃蟹沾了點醬料,開始吃起螃蟹。吃得差不多了,收拾碗筷,幫助外公外婆帶小妹妹。

吃完年夜飯,又是一陣忙碌。舅媽擦桌子,爸爸洗碗,媽媽收拾剩菜剩飯,外公給狗準備晚飯,我和外婆帶小妹妹。忙完了,就打開電視看電視劇。不知啥時候,好幾個壓歲包塞到我手中來。電視看完了,就穿上新衣服欣賞起窗外的美景: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飛舞,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此時,祖國大地上接二連三的煙花爆竹逍遙自在,動感的造型、絢爛的色彩、吉祥的聲音,這美麗直點綴着夜空,真是美不勝收,它給我們創造了無窮的歡樂。望着天空中特有的美麗,真的想把它們永遠留住。

過年真好!過年可真好呀!有那麼多的菜,有五彩的煙花爆竹,還有壓歲錢收,有新衣服穿,真給力!嘻嘻嘻……

關於節日的作文4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糉葉飄香的端午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氣洋洋的春節,節日裏美味可口的食品、內容豐富的習俗、有趣活潑的娛樂,都薈萃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勇氣,凝結了勞動人民的汗水和力量。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國獨有的節日——春節了。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每年除夕就會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時人們都會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傷害。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會貼紅對聯、燃放爆燭,點紅燈籠,燈火通明以驅除“年”獸。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春節。

每當春節,我們一家人大清早便開始貼對聯,掛年畫,蒸年糕,包餃子,忙忙碌碌,歡天喜地,大家說着,笑着,唱着,好好一派熱鬧的景象!而我也成爲一名不可多得的小幫手,包餃子可是我的“拿手活”,不過我這也是“王婆買瓜,自賣自誇”,起初學包餃子時我也是煞費苦心呀!

那年的春節,媽媽教我包餃子,她那靈巧的手均勻而飛快地動着,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彷彿蜻蜓點水。她左手託着皮,右手拿着勺把餡放在中間,還用勺子背面把餡壓平,然後把兩邊的皮對摺,最後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同時向中間一擠,瞧!一個元寶似的餃子就這樣做好了,它圓溜溜,胖乎乎,晶瑩剔透,叫人垂涎三尺!我自言自語道:“這有何難,我的餃子一定個個都是大將軍。”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皮,放好餡兒,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皮一點一點地對摺,可是左邊還沒有捏住,右邊的餡又不聽話的往外跑,比兔子還跑得快,我的雙手怎麼也不聽使喚,真是沙漠裏盼水喝——乾着急,這時媽媽輕輕走到我身邊,用溫暖的雙手扶着我的小手,慢慢地捏成了一條完美弧線,我這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雖然一開始我所謂的“大將軍”都像打了敗仗似的,一個個垂頭喪氣,傷痕累累,但是媽媽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導,讓我信心大增。俗話說熟能生巧,經過一次次失敗後,我包的.餃子終於有模有樣了,它們威風凜凜,好像時刻準備奔赴戰場。那一年的春節對我來說有着特別的意義——一個個飽滿的餃子是我們幸福的“吉祥物”。就這樣,以後每年的春節,我都會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包餃子這項“工作”。

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歡聲笑語中吃着香噴噴的餃子,吃在肚裏卻暖在心裏,大家盡情地享受着春節的快樂!

關於節日的作文5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爲先”。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中國的飲食文化傳承至今已經五千餘年,可謂是燦爛輝煌,如若繁星。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求的是天人合一,而飲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國的飲食文化,當從神農氏開始至今,五千餘年來,中國人一直強調藥食同源的道理,而神農嘗百草正是藥食同源的最早見證。

中國的飲食分爲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講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細,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內容豐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鮮明,從古到今,歷代相傳又推陳出新。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不同的飲食習慣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的大致特點: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着差異,我國從古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

第三,講究美感。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繫,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爲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關於節日的作文6

現在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着菊花酒、二鍋頭,吃着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衝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着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爲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每當月亮像個大餅似的掛在天空時,我就想到了中秋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到了,大家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我來告訴你吧: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爲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在我們這,聽媽媽說都是跟家人一起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一起聊家常可是少不了的。哦,對了,我家這天還要吃蛋糕的,因爲這天正好是我媽媽的生日,我心裏特別期待、特別高興,還可以盡情地品賞着各種各樣的飯菜跟小吃,飯後還有很多我跟姐姐準備的小節目。逗得家裏人熱鬧開心!

關於節日的作文7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着香甜的湯圓,一邊看着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與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着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有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裏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衆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着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與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着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關於節日的作文8

正月十三,是客家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在這天裏,同一個姓氏家族的人們都聚集在一起賞燈(如今已被煙花所代替)。然而,我們家也不例外。就在這天,外公外婆帶領着我與小表弟子奇全家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公的老家——廣東興寧賞燈。

老家在鄉下的一座村子裏,我與二姨、姨爹、子奇弟弟和媽媽一起乘車前來這裏。來到老屋前的魚塘邊時,早已守候在那兒的親朋好友點起鞭炮,“噼噼啪啪”的歡迎我們的到來。走進老屋時的那一刻,屋裏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作爲主角的小子奇也不免害羞了起來。小子奇向村民們鞠躬,拍手,他們的掌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開始進餐了,姨爹、二姨、外公、外婆都和親朋好友們敬酒乾杯,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午飯後的舞龍燈最爲熱鬧。一隊年輕力壯的男青年手舉一條金色大龍,跟隨着鑼鼓隊的節奏,在老屋前上下揮舞。大金龍如青龍出海般上下翻躍,昂首擺尾,蜿蜒遊走。龍尾隨着龍頭時而升高,時而降低,時而搖晃,時而平歇。金龍前面有一位小夥子手持竹竿,竿頂有個紅色的大圓球。大圓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搶球,引得整個金龍的身體都遊走飛動。金龍走進老屋後首先就要去廚房,廚房就如同家中的老大一樣。進入廚房後,手提龍燈的一位小夥子,鞠躬參拜廚神。參拜完畢,外公拿出了個大紅包給金龍。金龍要走了,紅紅的鞭炮再次唱起了歡快的歌,歡送金龍。鑼鼓的咚咚聲越來越遠,金龍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最後,那條能讓家裏紅紅火火、大吉大利的金龍消失在了彎彎曲曲的小路上……

此時已是傍晚,吃過晚飯後的我們,正在準備這賞燈的最後一項任務,那就是搬運煙花到魚塘對岸進行點放。大家跑進跑出忙得不亦樂乎。經過大約二十分鐘的努力後,煙花終於有規律的.擺放在了魚塘對岸。負責燃放煙花的是兩位舅舅。

七點一刻,煙花準時點燃,隨着“嗖——”的一聲,煙花如火箭般飛快地竄到了大約200米的高空中,“砰——”金黃的煙花在空中瞬間開放,然後像斷了線的珠子落到了山上的樹林間,又似一顆顆美麗的流星竄到了屋前的魚塘裏,煙花還宛如頑皮的雨點一樣落到了屋頂上。我們一家都坐在老屋前仰望星空,觀賞煙花。美麗的煙花一個個陸續綻放在空中,給深藍的夜空增添了無與倫比的美麗,同時也爲我們每個人心靈裏僅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小天空譜寫上了一曲新的樂章。

關於節日的作文9

又是一年的二月,春節正一步步的到來。等到農曆的十二月八日之後,人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過年中去了。這在中華民族的勞動人民心中,自然是一年中最輕鬆的幾天,它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

春節曾經也稱爲元旦,起意爲“一年之始”,相傳在遠古舜登基的那天,便將其設爲農曆一月一日,也就是現在的春節。倘若是有文獻記載,便是在《史記》中記載的漢武帝時期太原初年的時候了。元旦的歷史便從西漢中期一直到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於1912年宣佈使用公曆,元旦則變爲公曆一月一日,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雖說如此,但各地還保持着農曆一月一日過春節的習俗,直至今天也是如此此。

在人們的印像中,春節是從次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至次年的一月十五日。不過,辦法地區還有着過小年的傳統,小年的時間因各地的習俗不同而不同,其時間大約限制在農曆12月22,23,24日左右,小年只是所謂大年的開端,而過年真正的重頭戲便是除夕了。

除夕在民間也叫“大年三十”名字原本來由與“過年”相似,據說是因爲人們除掉了一個叫“夕”的怪物而得名。在這一天早上,人們便開始準備當晚要吃的'年夜飯。到了晚上,便會有一大桌豐盛的晚餐。餐桌上的食物有基本套路因南方與北方的差異而定,北方一般有春捲臘八粥等,而在南方,則一般會有雞湯扣肉等,而在不同的家庭中,又各有不同。但是,無論在哪裏,都似乎一定有餃子以及魚,餃子讀音似“交子”意已子時相交而魚則似“年年有餘”寓意十分美好。不僅僅是這兩種食品,在一桌年夜上,每一種食物都有它自己的寓意,在簡單的食物中,也包含了中國的文化,南方與北方的文化差異,甚至於是一個家庭中的文化。

大約是在晚上七點半左右,電視中開始播《春節聯歡晚會》,一直要播放到次日的一點多鐘,雖然已經有很多人不保持“守歲”的習俗了,但是,倘若是到了兩年之交的時刻——雖說不是科學上的兩年之交,但還是會鞭炮齊鳴,似乎整個昏睡的城市都被那清脆響亮的鞭炮聲驚醒了過來,投入到新的一年中的歡樂中去了,這種鞭炮聲或許會間斷地持續到第二天天亮才漸漸隱去。

春節,作爲一種傳統節日,已經在神州大地上傳承了幾千年,受中國五千年深遠文化的影響,新加坡,韓國,日本也都有過春節的習俗,而中國也正不斷受衆多“洋節日”的影響,希望它不會被那些潮流衝散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每有一種節日,就會有一種文化”春節是中國的文化,也是中國人的精神,在龍的土地上它畢將發楊下去。

關於節日的作文10

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外婆,想他以前疼愛我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乾枯手掌,指節發白。我與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外婆,竟忍受病情不斷惡化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爲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爲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爲她支付鉅額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惡化,唯一能做,只是減輕她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爲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爲了她陷入經濟上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睡眠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一剎那,我們懸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目光所刺痛。媽媽摟我哭了,她說:“該自責是我們呀!你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爲將是一個美好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感動××”人一樣,感動村裏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我感到生命悲涼與母愛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憂患中,她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思念。

關於節日的作文11

夏天的炎熱,悄悄地退去了,涼爽的秋風,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天下午一放學,我和好朋友陳憶馨和吳雅馨還有我們班的幾十位同學,一齊去博餅。來看看我們是怎樣博餅的吧!

我們在塔埔的一家酒樓舉行的.活動。我們的獎品有:水筆、羽毛球拍、筆記本、鉛筆盒、遊戲棋……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啊!我們決定先從憶馨開始,叮叮噹噹的骰子聲音帶動了節日的氣氛,我們一個之後一個,到了黃楊溶了,她嘴裏嘀咕嘀咕地不停,不曉得在說些什麼。“叮――”在這一聲響下,我們這一桌的同學屏住了呼吸,“哇噻!是對堂哎!”黃楊溶興奮得一邊大喊大叫,一邊手舞足蹈,心裏了開了花!唔,楊溶的手氣可真好呀,要是我也能博到該多好啊!我心想。不一會兒,輪到我了,我用雙手捧起骰子,握在手心,一邊搖骰子,一邊在心裏默唸狀元,然後把骰子投進碗裏。只聽叮的一聲響,四進!一個不錯的獎哦!雖然不是狀元,但是我是這一桌第一個博到四進的。叮,叮,叮,在這美妙的聲音中,一輪接一輪,像小溪水一樣不停留。獎品很快就博完了,我們的狀元是……“哇,是王思凱,好厲害呀!”我們興奮得像小麻雀一樣又叫又跳。一年一度的博餅活動在歡歌笑語之下結束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吃飯!服務員姐姐上菜快極了,一個之後一個,幾乎不停留,一會兒的功夫,桌子上擺滿了菜,各式各樣,有竹筍炒大蔥、南瓜餅、魚肉、牛肉、糖醋排骨等等,每一樣菜都很好吃。服務員姐姐一端上菜,我們便蜂擁而上,一眨眼,桌上的食物就被我們一掃而光了。連媽媽都被我驚呆了,無論如何都不肯相信我能夠吃下這麼多東西:兩碗米飯,一碗湯,一大碟菜!東西吃完了,活動也結束了。

結束之後,我和周穎哲、陳靜茹還去了許富城家玩,這時我腦子裏突然蹦出一個問題――博餅誰發明的呢周穎哲、陳靜茹和許富城對這個問題似乎很感興趣,打開電腦便查起資料來。原先,據說在明朝時期,鄭成功的上司怕鄭成功帶領的士兵們常年在外打仗,有思念家鄉情緒,所以出了一個好辦法,拿一個碗,放六個骰子,再買一些東西,把規則定好,一個叫:“博餅”的遊戲就能夠開始了。至今這個小遊戲成爲閩南地區過中秋必不可少的活動。

這次博餅不但讓我和同學們感到很快樂,還讓我豐富了知識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遊戲的時候我們都要團結友愛,快樂第一,比賽第二;在比賽的時候我們也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這次博餅讓我們同學的感情更好了,真是一舉兩得啊!

關於節日的作文12

原野中白雪皚皚,雪早已停了,天也快黑了,家家戶戶都已新桃換了舊符——過年了。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不爲別的,因爲只有在那天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放煙花,也只有春節,我們一大家老老少少纔會聚在一起。大人們喝酒聊天,談論這一年的大事小事,我們小孩子很快地吃一些喝一些之後,便玩得不亦樂乎,追着,笑着,叫着。在大人們的腿邊,桌子邊轉來轉去,這時,大人們便會說,“吵死了,都出去鬧去。”我們便笑着一陣風似的跑出去,放煙火、打雪仗。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放煙花的情景。

那時我膽子特小,可還特別想玩。我拿着打火機,慢慢彎下腰,小心翼翼地靠近煙花的引線,緊張地幾次都沒打着火,我的一個哥哥在邊上直說,“讓我來”,我又怕又不捨,拿着煙花的姐姐也說“別急別急”,我又一次摁動打火機,急忙靠近導線後,轉身就跑,還差點滑倒,周圍哥哥姐姐們哈哈大笑,我再回頭一看,根本沒點着。我紅着臉,又氣又惱地跑回去,對着導線使勁摁下打火機,“吱吱”火花歡快地叫着,點着了!姐姐把煙花塞到我手裏,我趕緊把煙花舉向空中,興奮的手心直冒汗。不一會,就感覺手中的煙花棒抖動了一下,噗地一聲,一個火星飛向空中,嘩啦啦,在空中變成一個漂亮的花球,我們都叫了起來,噗地一聲,又一個飛向空中。大家都點燃了手中的煙花,比賽着誰的`煙花飛得高,誰的煙花更好看,歡聲笑語伴着劈啪啪的煙花聲響徹整個院子。

過年,自然不僅只放煙花,我會爲吃到包有橘子的餃子而興奮不已;爲除夕夜的壓歲紅包眉開眼笑;爲那天的春節晚會夜不能寐……

花開了幾載,樹木綠了幾春,時隔多年,又是春節,街上人潮涌涌,熱鬧依舊,但是我的春節卻因老家的拆遷而冷清了許多。大哥哥大姐姐們有的已結婚,忙着春節拜年,年歲相仿的小夥伴也因住得遠而很難聚在一起。往年貼春聯是一家貼完再貼另一家,幾個小孩大年三十吃過午飯要熱熱鬧鬧忙一個下午,現在貼春聯成了我的獨角戲。煙花也還放,只是好像少了許多的激情,不知不覺中,年味淡了。

走在人潮中,感受春節的腳步,有的匆忙,那是在置辦年貨;有的悠閒,那是萬事俱備,只等新年的鐘聲敲響。突然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爸爸,快看,煙花,我要煙花!”我啞然一笑,小朋友雀躍的身影在我眼前飛舞,彷彿年少的我。我細看周圍,每個人的臉上的喜悅、歡愉是那麼的真切。年,何成有變?想到這,我的心頭一熱,加快了腳步,今年的春聯還沒貼呢。

關於節日的作文13

臨近春節,按照慣例,爸爸都會提前打電話給奶奶,以便奶奶給我們備好房間,並且奶奶喜歡在路邊守候我們我們回家,可是這次爸爸並沒有打電話,想給奶奶一個驚喜

小年夜上午,我們一行四人,行事匆匆收拾好行李,準備往老家趕。“媽媽我們爲什麼如此匆忙?”我抓住媽媽的衣角問道。“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雪,如果途中下雪,會很晚到家的。”下雪?那老家也一定會下的,怎麼辦,表妹瞞着我們提前告知奶奶我們的行程了,奶奶不會還到馬路邊等我們吧。車開了沒多久,天氣烏雲密佈,猶如黑雲翻墨,好像隨時都會下雪,我的心情也十分的凝重。

也不知過了多久,耳邊傳來隱隱約約的聲音:“姐姐,姐姐,快到家了,醒醒吧!”原來是表妹在喚我,原來我在車上睡着了。我揉了揉眼睛,望了望窗外。哇!外面寒風凜冽,北風捲着鵝毛大雪呼呼地吹着,看樣子,雪已經下了許久了。奶奶,這時您應該在家中做飯吧?“琪琪,快看,站在馬路邊的人是你奶奶嗎?”媽媽急切的問道。我伸長了脖子,瞪大了雙眼,心一顫:不!這不可能!這麼冷的天,怎麼會?“是的,沒錯就是奶奶,爸,您快停車,我要下車。”剛打開車門,我就衝了下去,朝着奶奶的方向飛奔而去,到了她身邊我立刻抱住了她,她用凍僵的手撫摸着我的頭說:“傻孩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等爸爸媽媽到了後,我一直用我那暖和小手來暖奶奶已經凍僵的手,我們一大家子走在鄉間的羊腸小道上,踩着“吱吱”作響的`雪花,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到了家中,奶奶的氣色漸漸恢復了,手已經不再是那麼的冰涼了,臉已經漸漸紅潤了起來。我十分擔心她,忙問道;“奶奶,您明知今天會下大雪,爲什麼不在家裏等我們呀,瞧這天多冷!”奶奶衝我笑了許久,用慈愛的目光看着我,和藹可親地說:“聽別人說你們今兒要回來,我得在馬路邊等你們呀!哈哈,有你們奶奶不怕冷。”說完我便一下子撲到她的懷裏,熱淚盈眶地說:“下次……下次再像這麼冷的天就在家裏等我們吧,別讓我們再擔心了。”“好好好,下次不去了,我的乖孫女,奶奶下次不去了。”

之後,奶奶又去忙了,我坐在窗邊,望着奶奶忙碌的背影。霎時間,我忽然明白,守望是一種無情的等待,就像外面呼呼的北風,它絕不會因爲你而減弱它的氣勢。

關於節日的作文14

早上起來,我才發現,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母親節!

我趕緊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琢磨着該給媽媽送什麼麼樣的禮物 。一個又一個的想法在我腦海裏浮現,又一個又一個的被推翻。買吧,沒有意義。做賀卡吧,雖有意義,但又不實用……爲什麼沒有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呢?

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還是一無所獲。正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腦子裏突然靈光一現:做家務。

說幹就幹,我立刻溜到衛生間,輕輕的開了一點水,把拖把打溼,在客廳裏拖了起來。才拖了不到一個客廳,我就已經汗流滿面了。放下拖把,我鬆散的坐在沙發上,有點想放棄,沒想到拖下地會有這麼累。這時媽媽的忙碌的身影就象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裏閃現,買菜、做飯、洗衣、搞衛生,每天早在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總是聽到媽媽急促的聲音“女兒,快起牀,要遲到了”,聽到媽媽的叫聲,我還要假裝沒有聽見,還要在牀上賴一下才起。因爲媽媽白天要上班,所以媽媽總是在晚上我寫作業的時候拖地,這個時候我總是會說“媽媽,你別在我面前晃來晃去的,看着我頭暈”。媽媽便會停下手中的活。此時我才體會到:原來媽媽是這樣的辛苦!我偶爾竟然還和媽媽鬧彆扭!

我覺得有些愧疚,便繼續發憤的幹了起來,任由汗水流進我的眼睛帶來一陣陣的刺痛。

突然,媽媽從房間裏徑直走了出來,我趕緊把拖把藏到沙發下,我是想給媽媽一個驚喜,怎麼能讓媽媽提前知道!

媽媽看了我一眼,似乎今天並沒有什麼特別,說:“女兒,媽媽去買菜了“。說完,就出了門,我心裏不禁暗自高興:哈哈,她一定以爲我忘了她的節日了!

我匆忙打掃乾淨屋子,開始佈置。這些一定要在媽媽回來之前做完!

我又用卡紙做了兩頂帽子,一大一小。當然,大的一定是給媽媽準備的。

突然,門鈴響了起來,我連忙去開門。媽媽回來了,“節日快樂!”我喊道。“這些是你做的?”媽媽臉上只有驚,卻沒有喜,我有些失望。“難道你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什麼呀?”媽媽反問道。

我的心不禁顫了一下,媽媽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我的身上,她的心中只有我,沒有那些節日與快樂,我就是她的全部。有了我,她什麼都不需要。

這本應該屬於媽媽的節日,可這節日的主角,卻淡忘了這個節日。

關於節日的作文15

香噴噴的糉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憂國憂民、勵精圖治,一心想讓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靳尚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於是每年的五月五日,人們便用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糉子用碧綠的的蘆葉包裹着晶瑩的糯米和深紅的棗子做成的,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甚是好看。糉子的味道也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它既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吃着香甜可口的糉子,回味着祖國悠久的歷史,別有一番情趣。

過端午節,除了包糉子,還可以觀看緊張、刺激的龍舟賽。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在這激動人心的競技活動中我懂得了“人心齊,泰山移。獨角難行,孤腳難移。”的道理。它以獨特的方式教會了我們齊心協力,奮勇拼搏。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時節,將家中打掃乾淨,再將艾葉和菖蒲插於門楣或懸於堂中是一項很古老的端午習俗。艾葉能散發出一股奇特的芳香,能起到驅除蚊蟲,淨化空氣的效果。而菖蒲除有驅蟲的效用,形如劍,還有驅魔驅鬼之說。所以,兩者結合用來辟邪驅瘴再好不過了。每逢端午佳節,天不亮,媽媽還會把艾葉,蓋不我的身上,早上起來,讓我用泡了艾葉的水洗臉。在這幾千年的習俗裏,我盡情體會着暖暖的親情。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

我愛中國文化,我愛端午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