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致敬袁隆平作文(彙編10篇)

作文 閱讀(1.2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致敬袁隆平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致敬袁隆平作文(彙編10篇)

致敬袁隆平作文1

20xx年5月22日1:0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這位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的偉大科學家永遠的離開我們了,今天就讓我來說說袁隆平爺爺生前的事情吧。

說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爲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爲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爲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爲大公之位,可他卻謙虛的說道:“人民科學家我談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說是什麼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他希望“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穀像花生米一樣大,然後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愛提問,好自由的城市學生自立農家耕農業,5月10日在隴南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袁隆平爺爺說:“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因此作爲一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體現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只有這樣才配當一個科研工作者,也才能當好一個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轉學到博學中學期間吃的是雜糧飯,點的是桐油燈,一兩個星期纔打一次“牙祭”,但學習還是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6:00起,養成了他乾淨利落遵守時間的作風。

1947年湖北省舉行遊泳比賽,袁隆平爺爺因爲個頭小沒被選上,他很不服氣,就跟上了別人的.自行車進了賽場,體育老師發現後勉強讓他上去,沒想到竟獲得了漢口賽區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選了。還有很多很多他堅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蹟,百折不撓,勇於博擊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袁隆平爺爺我們會永遠記着你,記着您的豐功偉績,記着您對祖國的貢獻,向您學習爲祖國做貢獻。

致敬袁隆平作文2

前幾天,我看了《袁隆平》這部電影,當我走出電影院時,我熱血沸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講:袁隆平爺爺是一位只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不畏艱辛、意志堅強、奮鬥終身的人。以前的水稻產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爺爺的不懈努力下,反覆地研究和實驗,終於使水稻的產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成爲了“水稻之父”,爲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在工作中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所要具備的,這使我深有感觸。昨天,我在樓下學玩滑板,我剛站上去,媽媽還沒來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個四腳朝天。我連忙站起來,拍拍屁股上得塵土,說:“什麼破玩意兒呀?還沒等我站上去就給我送了個禮!”我賭氣地說:“不學了,不學了!”媽媽看着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將法說:“ 以前你總是纏着要我給你買滑板,現在給你買了,可你又不敢學。

嘿——我還是把它送給別人算了!反正留着也沒用!”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勇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我想:我不能讓媽媽小看我,我要讓她對我刮目相看。這時,袁隆平爺爺的影子彷彿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給了我巨大的鼓勵。我下定決心,今天我一定要學會玩滑板。可我剛一站上去,又摔了下來,害得我青一塊,紫一塊,手也擦傷了。媽媽看着有點心疼了,也勸我暫時不練了,可我卻不依了。經過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我終於學會了玩滑板。

通過觀看了這部電影和我學滑板地經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永不言敗是駛向成功的風帆!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我要讓袁隆平爺爺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做到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在學習中,要爲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努力奮鬥、頑強拼搏,爲生命奏響動聽的樂曲!

致敬袁隆平作文3

“秋天到了,稻芒劃過手掌,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穀子在陽光中畢剝作響,水田在夕陽下泛出橙黃顏色……”一位老人在田中,穿着長靴,一手握着一顆偉大種子,另一隻手放在頭頂遮着陽光,望向遠方……

這位老人就是身價早已上千億,卻獨愛15元襯衫袁隆平爺爺。一位有那麼多榮譽科學家如果想在財富上更進一步,如果想成立一個大公司爲自己推廣,顯然不需大費周折。但袁爺爺卻十分“特別又迷惑”地滿足於6000元工資,幾十塊衣服,幾百元手錶。

“我喜歡樸素生活。”細細思考,若他當初是爲了“日進斗金”而搞科研,他就不會用幾乎一輩子時間在他實驗田裏工作。

袁爺爺身上有種強大信念,是對國家民族命運憂慮大愛,也是對淡泊名利最好詮釋,這信念超越了任何物質財富。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心裏埋着這樣一個夢水稻並肩比高粱,巨禾底下可乘涼。爺爺一步一個腳印地編織了一個斑斕稻夢。在他心裏,生機盎然大自然,纔是自己歸宿。

在當時,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可他依然不放棄。他邁着雙腿,走進田地。尋找那從未被人發現稀世水稻——不育株。炎炎烈日掛在頭頂,一雙腳踩遍爛泥地,彎着腰不怕髒,不嫌累。每一顆稻穀都是他心頭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這顆偉大種子,儘管這只是第一步。無數個實驗,無數次觀察,無數篇論文,無數個春秋,他才使雜交水稻成了有可能。

他還有另外一個夢,就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希望雜交水稻不僅出現在中國,更要遍佈全球,讓全球人民不飢餓,遠離饑荒。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全球有40多個國家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700萬公頃,比當地水稻增產20%。不僅如此,在非洲國家也有了雜交水稻,並在當地不斷創造記錄,創造奇蹟,而這樣奇蹟還在持續。因爲無論處境多麼難,這位稻田守望者依然將藉助夢想力量去溫暖世界。

另一個世界裏雜交水稻,長得一定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麼大,穀粒有花生米一樣大,爺爺坐在瀑布般稻穗底下乘涼吧?

袁爺爺走了,他卻留給我們珍貴雜交水稻種子;袁爺爺走了,他偉大人格就像種子一樣,卻永遠播撒在每個中國人心中。

致敬袁隆平作文4

“隆恩似海,腹飽只緣田有稻;平德如山,國哀長哭世無公”。

20xx年5月22日,“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爲世界所做出的偉大貢獻我們永遠銘記在心,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在我的腦海裏,袁隆平爺爺的形象總是定格爲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站在一望無垠的稻田裏辛苦勞作的老者。常年躬身在田間地頭,他的皮膚黝黑,與其說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是稻田的守望者,那句“把飯碗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裏”,他守護了近70年,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裏,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稻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袁隆平爺爺一生的夢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1000公斤這又是個什麼樣的一個概念呢?這是世界上農業史上迄今爲止,無人攀登的高峯,袁爺爺也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心裏很高興,就算吃再多苦也沒關係。

“讓所有人遠離飢餓”,這是多麼偉大的理想,多麼崇高的追求啊!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共同夢想,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爺爺像上緊弦的發條,拉滿弓的銳箭,展示出常人所難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過讓常人望而卻步的艱難險阻。終於,他的夙願實現了: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他讓中國遠離了飢餓。

20xx年,陽光熾熱,土地溫暖,90歲高齡的.袁爺爺依舊在埋頭苦幹,他希望自己再奮鬥10年,讓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我們的雜交水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因爲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無私奉獻的人,人民的生活纔會變得更美好。袁隆平爺爺就像一個裝滿稻穗的老人,他將自己的食物灑向中國,也灑向了全世界!我喜歡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淳樸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一個真正讓我們吃飽飯的大英雄——袁隆平爺爺。

你把雙腳浸泡在稻田裏,你把功勞寫在了大地上,你把稻香留給了全世界!

致敬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爺爺!

致敬袁隆平作文5

當我們吃着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聽了這首詩,你是否會想起對祖國糧食產量貢獻最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他讓我們從飢餓中脫離出來,他是我國不可缺少的大功臣。

袁隆平爺爺其貌不揚,經常戴着草帽,卷着褲腳在田中做實驗,你看見他,可能都想不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於1930年,在20xx年去世,他被稱爲雜交水稻之父,是因爲他的一生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他的夢想就是雜交水稻畝產達到1000公斤以上,讓雜交水稻走出國門,推廣到世界各地。

袁隆平爺爺研究水雜交水稻的初心是什麼呢?因爲他小時候曾經親身感受到飢餓的痛苦。袁爺爺的小時候正是饑荒年代,只能靠吃野菜、啃樹皮度日,整日被飢餓所折磨。當時有大批的老百姓沒有渡過難關,最後沉睡在泥土之中。而那時,袁隆平爺爺就立志要研究出高產糧食,讓人們不再活在飢餓中。

袁隆平爺爺爲了研究雜交水稻,每天不分晝夜,不眠不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可他仍然不氣餒。每次走到稻田中,他手握稻穀,於稻田中奔波,不怕夏日烈陽、秋日泥濘與冬日風雪,面朝黃土背朝天,他研究五十年的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了。

雖然袁袁隆平爺爺研製的雜交水稻使他身價千億,可他的生活卻異常簡樸,每月6000元的工資生活就讓他十分的滿意了。穿着幾十元的衣服,穿着百多元的'鞋子,這種淡泊名利的品格讓人十分佩服。

可是,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長生不老,即使是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袁爺爺也是,活了91歲的袁隆平爺爺在20xx年5月22日去世了。就算他去了天堂,他的精神和卓越的貢獻,卻永遠地留在我們的心中。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我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國士無雙,我們永遠緬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致敬袁隆平作文6

“真正的離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進一杯酒,只是在一個和往常一樣的清晨,有人永遠留在了昨天”——題記

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間地頭忙碌;他,九十歲高齡還能用流利的英語與其他國家交談;他一直有個“禾下乘涼夢”:試驗田裏,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一陣風吹來,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涼……擁有這個想法的老人究竟是誰?沒錯,他就是我最尊敬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他從一個夢想開始,爲之奮鬥了大半生。

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經過多年反覆實驗,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這種雜交水稻能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袁隆平不僅是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終走在雜交水稻技術的發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爲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烈,爲解決發展中的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戰略措施,中國的雜交水稻被推廣到印度、越南、菲律賓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增產效果十分明顯,袁隆平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我國將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袁隆平,同時它也是我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的獲得者。

山河因而色變,草木爲之含悲。20xx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爺爺去世了,未曾蒙面,看到消息已淚流滿面。他終究是離開了,帶着對祖國和人民的最誠摯的最深沉的愛,踏着七彩祥雲離開了。

人類文明中總有幾個時代之子推動着族羣的前行,完成使命後又變成天上的星星,他一定是趕着去創造下一個奇蹟了,他曾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都遠離飢餓。”袁爺爺您做到了,爲天地立心,繼往開來;爲生民立命,彰顯大愛;爲萬世開太平,家國情懷。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在此,我向您致敬,袁爺爺,一路走好!

致敬袁隆平作文7

20xx年5月22日下午13時07分,一個噩耗傳來,舉國震驚。全國人民敬愛的袁隆平爺爺,在湖南長沙,永遠閉上了雙眼。

我不知道自己聽到噩耗時在做什麼。只記得,當時腦袋“嗡……”的一下,時空彷彿停止,淚水在眼眶中打轉。20xx年人民大會堂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上,一位年逾花甲,頭髮花白,面容消瘦的老人步履堅定走上領獎臺,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是不是幸運的?

只知道出生在北京的他爲了兒時單純的夢想選擇報考農業大學,畢業後又毅然從四川重慶來到湘西的偏遠農校當老師,他整天奔波在田間地頭。十年風雨艱辛,只因對夢想的執着而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華。即使當他已是高齡,即使他已獲獎無數,袁隆平爺爺依然堅持下到一線,下到泥田裏工作,用一生在追求與奉獻,在實踐着自己的一個個夢想。

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有多麼辛勞?

只知道他爲了研發雜交水稻,他和他的`團隊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寒冬酷暑中,重複着一次次旁人認爲無聊透頂的實驗。爲了給種子提供適當的環境,他們像候鳥一樣頻繁遷徙,在火車、輪船、飛機上浸種,用體溫催芽……一次次的失敗並沒有打倒他們,他帶領他的團隊一次次改進,一次次學習,勇敢地向權威挑戰。歲月不居,天道酬勤,最終雜交水稻的成功轟動了全世界。

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對中國有多麼重要?

只是記得在中國一半人正忍受着飢餓,幾萬萬人的生命快要流失時,是他站了出來。他的研究養活了半數中國人,結束了中國26年糧食受聯合國捐贈的歷史,爲時代畫上了一個驚歎號。袁隆平爺爺說,什麼獎項什麼榮譽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他這一生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遍佈全球夢。袁隆平爺爺是一位真正耕耘者,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獻給國家,是我們所有中國人應該且必須尊敬的偉大的人。

後記

來,讓我們舉起手,向袁隆平爺爺敬個禮、告個別吧!袁隆平爺爺,謝謝您!我們一定會珍惜糧食,努力學習科學,報效祖國,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致敬袁隆平作文8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在那一個大鐘面前……

兒時,暑假時節到了鄉下玩耍,父母並非回來,便感受到了久連的輕鬆。

只有爺爺,陪伴着我。

滴答!滴答!“丫頭,快起來。”爺爺總是叫我“丫頭”,他和藹地笑着

“給,芒果味的!”我興沖沖地起來,睏意全無,興奮地拆着包裝。“喏這周份的。”我開心地翻閱着這獨一無二的“爺爺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書”。”

滴答,滴答!在那一次的集市中,我看見了這大鐘,無論旁人如何喧鬧,

它指揮搖着鐘擺,滴答!滴答!地叫。我便從那時對它有一種莫名的喜愛。我軟磨硬泡地叫爺爺買,這大鐘便到了我家的客廳中。

滴答!滴答!“爺爺你在種什麼呀?”我爬在爺爺背上,“爺爺在種櫻樹,咳咳?”“噢,那是不是以後就有櫻花看了呀!”我用孩童那份獨有的天真之心,興奮地問道“對啊!咳咳,以後我丫頭也有櫻花看,咳咳,櫻花聞了!”院中久久迴盪着我的笑,與爺爺的咳嗽聲。

滴答,滴答!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個個垂喪着臉,”爺爺躺在一個沒有被子的板上。”媽媽!爺爺怎麼了?生病了嗎?快去叫醫生呀。”我還滿臉天真的看着媽媽。“孩子,爺爺老了。該息休息了。”這時我想起那個大鐘,大叫道:“有了,我去讓大鐘往回轉,爺爺就又起來了!”我興奮地大喊道,媽媽什麼也不說,一把把我摟住。眼睛,也紅了。

滴答!滴答!我也曾一次次嘗試着把藏着的`棒棒糖放在你的手中,讓你醒來;也曾無數次聯想你坐起來,說:“開個玩笑,喏這周份的!”可是並沒有,你已經休息了九年,我從一個小孩變成了一名有着自我意識,現實的人了。

滴答!滴答!大鐘還繼續走着,櫻花第一次開了,可你卻走了,聞不到了,家人說你不會說話,我說:“不!你們如今的生活是在他不辭辛苦的勞動上建立的!當他一睜眼,他便知道,他要賺錢養活一個大家庭……”說着說着,我便開始吼了,吼着的吼着,我便開始哽咽了。

滴答!滴答!十二點了,大鐘狠狠地叫了一下;將我叫醒,不知是何時,我的眼眶早已通紅,眼望着大鐘,心想着爺爺……我又是何等渴望我將大鐘停止後,你笑着對我說:“丫頭,長大了;替節爺着想了!

致敬袁隆平作文9

一個人將一生獻給一片土地,只爲堅守一個夢想。——題記

您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濘的田埂上的背景,您那一件件廉價的花襯衣,您那臺“世界名車”奇瑞….這年夏天,深深烙印在我心裏。

背灼炎天光

烈日當頭,稻浪滾滾。您肩槓農具,兜揣放大鏡,在沒腿的泥中滿跚。低頭端詳,您臉上的老年斑正是歲月的勳章,花白的銀髮讓您更加精神。手捧稻穗,您深陷的眼窩漸漸有了光彩,閃爍的瞳仁與微笑流光溢彩,您用汗水澆灌出這沉甸旬的黃金稻。

從實驗田這頭一路俯首仔細觀察到那頭,身影遂漸被拉長,一趟來回,一背汗水。每日都如此艱辛,您面朝稻葉背頂炎陽,偶爾才坐到樹陰下,在夾子本上記錄所得。火熱的烈日從東方升起爬到山頂,又順着西邊的.樹梢徐徐滑下。

但惜夏長

時光如川,又是一年稻豐時。夏日轉瞬即逝,稻兒們奉出顆顆金黃,搖曳在微風中,您立於田埂之上,雙手插腰站定,極目四望,滿眼金黃,不禁咧開嘴,憨憨地笑了,滿臉的自豪與興奮。

但您總嘆息夏天太短,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是啊!“貪心”的你又怎麼可能知足呢?您將水稻每公頃15噸的產量提升到每公頃18噸,將高產水稻變成海水稻。水稻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點成長,都凝聚着您的無盡心血啊!若不是當年歷經饑荒,若不是當年的深痛怦擊,又怎麼能“貪得無厭”,怎麼能開創水稻的新紀元,救濟蒼生呢?

15元的襯衫,50元的衣服,100元的鞋子,260元的手錶,是您!懷揣着永恆的赤誠之心,是您將一生都獻給深沉的土地,一生都專注於陪伴在水稻左右,解決了全國、全洲乃至全世界的溫飽問題,向您致敬!還是您!

手執水稻,癡迷一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個夏天,稻子熟了,金浪翻滾,而您卻永遠地去了,去追求那個永恆的夢,您也許化作了天的一顆明星,閃閃爍爍間看着我們吃飯呢……

致敬袁隆平作文10

袁隆平,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大學學農的袁隆平因親身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讓他不滿足於在農業學校當了一名教師,於是轉向研究雜交水稻。半個多世紀以來,袁隆平將“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個人夢想與“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幾十年來他披星戴月,寒來暑往,爲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產量增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榮膺“國家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勳章”、“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家頂尖榮譽。

按理說,袁隆平專注水稻研究已幾十年,早已功成名就,榮譽無數,完全可以光榮退休,安享餘年,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爲自己的人生設置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這讓我又想起20xx年,當時已近七十歲的袁隆平在迴應有關他落選中科院院士話題時曾說過一句話:“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一點,我努力並不是爲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這些年來,袁隆平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選擇堅守在農業科研一線,每天戴着一頂草帽,卷着兩隻褲腿,在烈日下、在稻田裏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繼續爲實現“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夢想不懈奮鬥、辛勤耕耘。這些年來袁隆平以解決世界的糧食問題爲己任,在不斷追求的路上,服務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說,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僅向世人詮釋了一個農民科學家對糧食問題的理解,而且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實踐,讓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斷的追求。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裏,每個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燦爛的星河也確實令人嚮往,但若不腳踏實地,鍥而不捨,怎麼能到達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處呢?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以袁隆平院士爲榜樣,始終堅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精神,並融於崗位、融於日常,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敬業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擔當,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業追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