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清明的作文(集錦15篇)

作文 閱讀(2.59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清明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的作文(集錦15篇)

關於清明的作文1

清明,九泉下開朗的您,是否安好?——題記

淚眼濛濛,思念捲入眼簾,深之入骨,再次走過那間木房,驀然回首,您的身影一閃而過,前二年,我還不解的望着母親:“阿太怎麼沒來?”母親遲疑許久:“阿太,她睡着了。”“去叫她吧……”母親眼角溼潤了,不應聲,我現在長大了,難道那依然還是一個簡單易了謊言嗎?我現在還是不信,見您還在那灰色遺像中默默看着我們呢。夢中,我還夢見你摸我頭呢,就像您從前那樣在,可夢還是夢,可現在不得不相信,您與我們陰陽相隔,再也不能見面……

從前,我放學回來,寫着作業,您只是坐在那把椅子上,看着我,手握一團線,等我寫完後,您也總是拿着一碗麪到我面前“孩子,作業先放在一邊,先吃完麪,與太阿去走走。”我好不聽話,扒了幾口面:“我要寫作業,我要寫作業!”您低下頭,回到隔壁,那時您已皺紋滿臉,還做着針線活,有時我在您走的時間還想:阿太依然在縫我的小毛衣嗎?隔壁一片沉默。那時我還調皮,每天只顧着玩,您在四處叫:“孩子,快回來。”越是叫我卻是調皮,等您抓住我,母親總會打我:“阿太壞!”您卻不說話……

在您走的'這些年,我只要一想到您:“孩子,作業放放,先吃完麪,跟阿太去走走。”就去隔壁叫“阿太!”可卻沒人吱聲,走在小路上,再也沒有人牽着我的手了,我也不調皮了,只希望您能再出門看我一眼,再叫我一聲:“孩子。”

阿太,今天,我來看您,您還會像以往一樣嗎?您還會在九泉下記得我這孩子嗎,阿太,您還會原諒我往日的調皮嗎,阿太……我希望您能再見我一面,再來讓我牽一次您的手,與您說話,僅一分鐘……

清明節這天,我前來祭奠您,再見,清明,再見阿太……

關於清明的作文2

清明。

寒衣不堪,清明雨上。折菊寄到,故人身旁。綿綿雨絲長伴哀歌,是逝者的輓歌,是救贖的佛音。

掃墓。

似煙般朦朧的雨,被密匝的樹林淒厲地分割成支離破碎的水霧,落在地上,隱約勾勒出張牙舞爪的猙獰樹影。風拂過的'悲泣,是天上人間一樣的思念牽掛。

漫漫山野,荒草離離。枯藤發枝蔓,原來時光已翩然輕擦。爺爺,我來看你了。

墓前的荒草已有半人高,風一吹,蕭蕭瑟索,淒涼一地。青石板的墓碑,銘着爺爺的生平,清晰地訴說,爺爺他,在我五歲時,溘然長逝。

爺爺是在秋天去世的,一把梨花木躺椅,明媚的陽光靜靜地流淌在院子中,手栽的菊淡然幽香,頭髮花白的爺爺嘴角噙着笑,一睡不醒。爺爺愛飲酒,時常在家中自己釀酒,抱着我逗我舔他手指上粘着的酒,看着我臉皺成一團,他卻笑聲震天。爺爺喜歡菊,猶記當時,他親手種菊,溫和慈藹。爺爺……零星畫面,一幀幀閃過,雜亂無章。沒被整理過的記憶。

因爲,不經意的思念太痛,不敢輕易觸碰。一碰,就會告訴我,人已不在。

當時秋,人尚在。今年春,風景不改,陌上花開,人已不在。

揮刀,斬斷寂冷和荒草。

點上線香,紅燭和冥幣,我佇立在松樹下,看火苗吞噬,從一小點到充斥眼簾。侵蝕天邊的荒草。灰燼扶搖直上,會到那個地方嗎?

一陣風冷冷地吹過身旁,一陣恍惚。聽說,人死後,會化風。爺爺,是你嗎?但,生死如河,悍然相隔,即使路過,又認得出嗎?

這是清明。我路過清明。爺爺路過清明。萬萬千千的人或魂路過清明。然後就這麼擦肩而過。指尖挽不住流沙,歲月留不住年華。看得見麼?一樣的清明。蕭瑟淚欲流,墳前燭花紅。悽悽天古道,路過幾寒風。

關於清明的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曾幾時,路上的行人很少,而細雨卻下在了心裏。

——題記

天是灰色的,早晨起牀將窗簾拉開,屋裏還是一樣的不光明。順手將日曆翻開,一下就看到了——四月一日清明節。心裏有些惆悵,因爲不知何時,讓我想起了那次的清明節。

那天天不好,好像雨滴時刻都會掉下來。我和父親去了烈士林園,那時還小,不知那是一個什麼地方,所以就帶上了旅遊包,裏面裝滿了好吃的。“那一定是個好玩的公園!”我想。我們坐着車,一路顛顛簸簸,終於到了。那裏人很少,屈指可數,而那並不是我所想的那樣華麗漂亮。幾棵大樹,一片綠地——上面還立了一塊碑,很高很大。我不知道上面寫了些什麼,可從父親的眼中,我看到了少有的哀傷。我不敢說話,只是跟着父親走。

又見一片綠,那裏的碑和我當時一般高,而且有好多。每一塊碑的前面都放着幾束鮮花,有的還有香、水果。那時的我太小,也太傻了。剛想從那拿一個蘋果,就被父親厲聲呵住了。“那是給他們吃的,他們勇敢、善良,去世後,受到大家的尊敬。你們這些調皮的小孩,應該多向他們學習纔是呀。”是啊,那時的.我太小,也太傻了。連‘他們’都不知道是誰……

後來才知道,“他們‘是成千上萬的烈士!是善良勇敢的烈士!是爲了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的烈士呀!他們的偉大,是神聖的,而我們又在何時想起了他們呢?!是我們的幼稚,是我們的無知使他們那些輝煌的時刻在我們的心中淡忘,這,是我們的錯呀,怎能忘記呢?!

天,下起了雨。心中的雨激起了心河中層層漣漪。他們從不需要別人的誇獎,而只是默默的奉獻着自己。從來只是默默的……今天,是你們共同的節日,我將我對你們的祝福,寄到了通往天堂的郵箱裏,相信風,會將信帶給你們,帶到到遠方。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那個杏花村,一定很美吧,一定是這樣的……

關於清明的作文4

今天是清明節,卻沒有這個時節的“雨紛紛”,也許是春天失約了吧。

早上去奶奶家,小心翼翼地走到靠近池塘的田埂,隨手摘下幾片草葉,讓它們在靜謐的波光中隱隱地抖動。視線不經意留在一簇星狀植物上,那似是輕柔撒落的花瓣:

整朵花小得精緻,嬌弱地嵌在四片同樣軟綠的萼片連綴處,隱約可見七八絲淡紋,把它襯托得更有質感;再留下幾圈沉靜、水靈的白,直至花心處的一抹淺碧,層層染開,空靈中顯出活潑。

我失聲笑了。眼前這隨風搖曳的精靈,緊緊抓住我心中久存的輕愁,細細收去,悠悠淡去,化作淺靨,還給我時,已蛻變成完美的和顏悅色,變成鄉野的清新小詩,平平仄仄仄仄平。於是,我高興地起身,緩步,走未盡的路,看未了的風景。

黃楊葉子是芭蕉扇的改版。頂端融成圓弧後,仍保留了兩個突出的點。全體是深邃的綠,也是春的第二宗主打色,顯示着一種堅定與威嚴,質感亦不算柔軟,像皮紙。

相比之下,垂絲海棠的葉子小巧許多,油亮光滑,甚至有小蟲子在咀嚼着她的芳華。垂絲海棠葉脈錯綜複雜,像迷宮中的小道,像一張蜘蛛網;還有些連成各種不規則的形狀,似乎是上帝隨心所欲的作品。

蠶豆葉子的顏色已接近艾草了。雖然沒有絨毛,卻更細膩。它不是供觀賞、藥用的`“貴族”,十分普通,脈絡簡單清晰,幾筆勾畫,爽快玲瓏。葉脈和葉片融爲一體,難拉扯,有韌性。不得不承認,這樣尋常的葉,有更宜人的清香。

油菜葉子最爲隨性,葉片與莖都難以分離——那就不分了吧!當葉莖相連、立體捲曲時,好像一隻只高舉的青銅酒罍。我甚至誇張地認爲,這油菜葉會不會是妲己嬉樂於酒池的罪證,才被懲罰作了這一隻只青銅酒罍,永世不得超生呢?

才清明,已開始懷念,一整個春天。

關於清明的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假如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可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關於清明的作文6

春天到了,大地顯得生機勃勃,草兒醒來了!花兒醒來了!各種各樣的植物都醒來了!我們踏着又青又軟的小草,來到了美麗的上方山,那裏春色迷人,空氣清新,輕風微微的吹着!鳥兒唱起它那動聽的歌兒!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老師帶着我們來到了孔雀園,我看見一隻孔雀開屏了,可是他老是把屁股對着我們,害得我們乾着急,真拿他沒辦法。看完孔雀,我們又去看珍珠雞,珍珠雞身上的白點、一點一點的真象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我們又去看了獼猴,獼猴真厲害,我真佩服它,獼猴的籠子裏有一根鐵鏈與一顆大樹,一隻小獼猴站在樹上,我看見它好像要跳下去,我真害怕它會摔傷,突然,它一下子跳到了那根鐵鏈上,它在上面昂然自若得走來走去,我覺得小獼猴非常可愛有很厲害,小獼猴你真棒!好笑的是,另外一隻小獼猴把珍珠奶茶的杯子套在頭上,它看不見了,不隆咚摔了一跤!

看完了這些有趣的動物,老師又帶我們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老師說,小朋友們拿出自己吃的東西吃吧!小朋友們興奮得把包拿了下來、準備吃午餐了,我與唐可沁把餐布攤好,一邊說笑話一邊吃着,說到開心的'時候,我差一點把袋子也一齊吃了。吃完以後,陳天灝拿起袋子準備撿垃圾了,好笑的是,金知怡也在撿垃圾,陳天灝與金知怡比賽看誰撿得多,金知怡說道,你們撿到的垃圾袋子全都給我、我去扔,陳天灝爲了把袋子弄得鼓鼓的,他與金知怡一齊搶垃圾!比賽完了,最後金知怡贏了,陳天灝垂頭喪氣得跑走了,我覺得雖然他們是在鬧着玩玩,不過還挺環保的。還有一件讓人難過的事,秦文軒用刀把手劃破了,老師趕忙帶着他到徐醫生那裏把手包好,我本來想秦文軒回來的時候一定會覺得非常痛的,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回來時一邊說着一邊笑着,我心裏想,你手指頭都破了還象中了大獎一樣蹦蹦跳跳的,那麼快樂!那麼開心!真是個小樂天。

今天玩得可真高興!我也像中了大獎一樣、蹦蹦跳跳的回了家。

關於清明的作文7

清明雨,匯成一條思念的河。心中是一種惶恐悵惘的憂傷。每逢清明節,天空蕩漾着人們的恩恩怨怨,空氣中飄着紙錢燃燒的氣味。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晚,現在還在下,瑟瑟春風吹着,像是掃墓人的嗚呼,那又低又暗的天空猶如人們的`心情。和外公外婆來到墓地,墓園裏一個個斷魂哭泣的人們跪在墓碑前抽泣聲怨,墓碑前是香、蠟燭、貢品、冥幣。香散出的煙是人們靈魂流的血,蠟燭點燃的是人們心中無限的哀思和惆悵,貢品是人們向先祖寄去的問候,冥幣化成灰燼的瞬間如同先祖離我們遠去的那刻。

走到太公他們的墓碑前燒香磕頭後外婆忽然開始了哭喪,我不知如何慰籍,靜靜陪在外婆身邊,雨在下,風在刮,外婆和天空一起流着淚,外婆的心如風一樣淒寒,看着外婆我呆滯了,“婆婆以後也在這了,你會哭吧?”外婆擦了擦淚冷不丁冒出這麼一句話,我實在無語,我淚點高不會哭,這樣回答外婆會怎樣?我不知道,這樣回答外婆又會怎樣?但我心會流淚吧。

香火還在搖曳,燒的是過去,承載的是人們的哀念,生活在一個叫“天堂”的親友們,你們好嗎?照顧好自己,雖然我們不能相見,面對面地談一談但是我們心裏有你們,我們雖不生活在一個空間但我們在同一個精神家園渡生,我們永遠在一起。

夜晚,趴在窗邊,看不到一點星光,只有一片沉寂的夜空,這天睡得很沉,很沉,和那睡過去的人們一樣,睡得很沉。耳邊是雨聲,像是一串串玻璃珠子落到地上,碎了,心碎了。

雨絲絲綿綿,風哀聲哭泣,清明節就被這場風雨洗刷了。

關於清明的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正是清明節,我們全家在濛濛細雨中去祭奠去世已經三年的太公。

太公安葬在城北的一座公墓安賢園,離我家大概有20多公里。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腦海裏閃現着太公慈祥的面容。太公去世前,我常常跟着爸爸媽媽去看望他,太公每次都好開心,總是不斷地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要不要吃那個,生怕我餓着。當然,有時候也會詢問我學習情況,然後語重心長地和我說:要好好學習,以後纔會有出息!我總是使勁點頭,太公就會很滿足地笑了。正想着,車子已經拐進安賢園一座比公園還漂亮的`陵園。我們來得很早,陵園裏人還不多,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肅穆和哀傷,是啊,在這裏,誰能開心得起來呢?

太公的墓地在一座朝南的半山腰上,爸爸說這個位置風水很好。我們手提祭品,拾級而上,心情沉重,步伐也就沉重起來。太公墓地的兩棵松柏已經長得有我兩個人高,翠翠綠綠的,就像給太公撐着兩把傘,即可擋風又能遮雨。想必太公住在這裏會很滿意吧!爸爸把墓地周圍的雜草拔除乾淨,把墓碑擦拭得乾乾淨淨,然後把花籃和供品一件件擺放在太公的墓前。爺爺又給太公倒了杯酒,再把酒灑在墓前。原來太公生前最愛喝酒,所以我們來看他時一定要把酒給他帶來,否則太公會怪我們的。最後我們按輩分大小依次給太公鞠躬,這就算是我們這些晚輩來看望過太公他老人家了。山風吹來,一陣悲涼,姑姑都掉下了眼淚。

離開時,我還在想,如果太公還健在,我一定多去看看他老人家,一定聽他的話好好學習,讓他開心。走着走着,我不禁回望太公的墓地,太公,你一個人在這裏會寂寞嗎?沒人陪你說話會不會很冷清?轉回頭,我的眼角也溼潤了。

關於清明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一到清明節,我就想起我最愛吃的清明餜。

“媽媽,媽媽,咱們什麼時候能吃到清明餜呀?”我一個勁地追問。“那就到菜市場買幾個吧!”媽媽說。“可是我想吃奶奶做的清明餜!”一想起奶奶做的清明餜我就想流口水,奶奶可是做清明餜的能手哦!“要不咱們在周未回鄉下去,和奶奶一起做清明餜吧!”於是,周未咱們一起到了奶奶家。奶奶叫我和爸爸去加工米粉,奶奶和媽媽去採棉絲青。然後奶奶把草洗淨泡熟後放在石灰水中浸泡一會,汲幹水份切碎後和糯米粉、米粉一起搗成綠色的麪糰。

一切準備就緒,咱們就開工啦!奶奶揉麪團,媽媽負責加芝麻餡,再把它搓成小圓團,我呢?把媽媽搓好的小圓團放到圓圓的餜模子裏印上圖案,不要以爲這是最簡單的,要想印個漂亮的'圖案可不簡單啦!你瞧,我用力一按,小圓團就破了,裏面的芝麻餡流了出來,第一個清明餜就宣告失敗。可我不灰心,接着做第二個,這回我可有經驗啦,把小圓團放進餜模子,輕輕一按,心想:這下肯定可以啦!可是打開一看:清明餜上只有淡淡印跡,漂亮的花紋一點也看不見。這回可真有點泄氣了。這時奶奶說:“按壓時的力度最重要,多做幾個就有經驗啦!”於是我接着做,終於做出了漂亮的清明餜。爺爺忙把清明餜放到竈堂上燒,不一會兒,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的口水也在嘴裏不住地打轉。奶奶把清明餜夾給我說:“吃吧,小心燙!”我接過清明餜就一口咬下去,“哎呀!好燙哦!我的嘴巴……!”我大叫道,全家人都笑了!

關於清明的作文10

春天踩踏着淡淡的節奏,伴隨着潺潺綿綿的雨滴悄然降臨人間,併爲我們捎來今天特殊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總有一些人成爲我們共同的回憶,讓我們記起。是東方升起的朝霞,和平是你們不盡的追求,讓我們深深緬懷,默默哀思。

祖國一直以來,經歷了許多風雨,所有的滄桑寫滿了歷史。但在災難的考驗面前,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都坦然面對,因爲我們知道,黨旗在這一刻,正在爲我們位於藍天上高高飄揚着,燃燒着我們心中的信念。因爲有了這份信念,我們在災難面前保持微笑,挫折打不垮我們團結在一起的勇氣與堅強。

5·12是一個永遠銘刻在我心中的、在記憶中永遠會發出隱痛的日子。在危難之際,是杜正香老師,用自己的身軀護佑孩子們走出即將塌陷的門,自己則擋住了墜落的橫樑。遺憾的是,杜正香老師沒能倖存。但幸運的是,她仍然活在我們心中,成爲我們心中不可磨滅的英雄。

我曾經天真的認爲,死亡不過是生命從反方向的軌道運行罷了。可是,當生命列車猛然轉彎的那一剎那,我突然覺悟了,死亡並不像動畫片裏的那樣輕靈灑脫。它會在掉轉車頭的那一剎那,留下無法癒合的傷痕,它會讓淚水乾涸,讓鮮血斷流,徹底的.毀掉一條活生生的生命。而它卻不會給予生死之謎的謎底。在發生災難之前,我從來沒有感受到死亡這可怕的詞彙,離我們如此相近;從來沒有感受到生死這道苦難的方程如此沉重。如果不是事實,我永遠不會相信“死亡”這個詞彙,會毫不留情地吞噬英雄的生命!

杜正香老師,最終還是攜帶着死亡離去了,但她的人生卻有一個精彩的結尾。雖然這個結尾殘酷而悽美,但是你把一生中最偉大的愛刻在了衆多人的生命裏,讓人的生命豔陽高照。國中清明作文憶清明作文

關於清明的作文11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說:“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爲?”屈原長嘆一聲說:“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爲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爲這忽視了他作爲“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爲“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爲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爲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爲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爲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爲“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纔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爲了祖國,爲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裏,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裏,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裏,活在歷史裏,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爲漫長浩渺。

關於清明的作文12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大學聯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傳統節日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關於清明的作文13

今天,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去橫大路橋祭掃抗日烈士墓。

中午十二點五十分,我們開始了走向橫大路橋的“征程”。一路上,小鳥嘰嘰直叫,風兒吹過柳樹,柳樹的枝條隨風搖曳;田野裏油菜花全都開了,金黃色的一片,這些景色真美,可我們卻無心欣賞,心情沉痛!走着走着,忽然,我聽到了一個聲音:“好累呀!腿都酸死了!”就是,我和這位同學一樣,特累,從小到大我還沒走過這麼遠的.路呢!

經過大約一個小時二十分鐘的路程,終於到了。此時,氣氛變得格外肅穆,同學們都被這氣氛感染了。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到墓碑前,瞻仰着這個墓碑,歲月的滄桑未能磨滅碑上的文字:抗日烈士永垂不朽!墓碑下就埋葬着18位先烈。想當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這些革命戰士爲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而我們走了這麼一點路就喊累,實在是慚愧呀!

過了一會兒,掃墓活動開始了,大隊委員敬獻了花圈,大隊委輔導員邵老師爲我們講述了烈士們的故事:當年,日本鬼子佈下天羅地網想殺死這個連的同志,爲了安全,匡連長把大家分成三個隊,分頭行動。一路上,爲了掩護其他兩個隊,匡連長和他整隊的同志們與日本人進行了一場戰爭,最終,戰鬥失敗,他們倒在了血泊之中。夜晚,老百姓偷偷地將烈士們埋葬了起來。

聽完這個故事後,大家的心顫抖起來,我們禁不住雙手合十,我們要通過默哀表達對戰士們的無限欽佩與感激!這些勇士們捨己爲人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們死得重於泰山!人們會永遠銘記他們!在活動的最後,大家圍着墓碑,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我們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要珍惜!同時,我們還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爲祖國的棟樑,成爲一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關於清明的作文14

清明節到了,老師帶我們去掃墓,同學們高興極了。老師說,掃墓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可不能嬉皮笑臉呀。大家立刻安靜下來,一個個非常莊重的樣子。

烈士陵園可真大啊,河邊是一排又一排淺綠色的柳樹,山坡上是一大片一大片蒼翠的松柏,紀念碑矗立在山頂上,人們都往紀念碑的方向走。同學們隨着人流往前走,忍不住又熱鬧起來了。

我們來到一塊巨大的石碑前,石碑上寫滿了烈士的名字,大家都在上面找啊找,都想找到跟自己同姓的.烈士名字,每找到一個,就能聽到一聲驕傲的尖叫。我找到了熊光登,熊三朗,熊益生等等,我激動地說:“我也是烈士的後代,真是感到太光榮了,我一定要向我的這些太老爺爺們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掃墓活動正式開始,《國歌》奏起來了,我們都跟着一起唱。唱到“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衆一心”時,不知怎麼的,我的鼻子酸酸的,只想哭。我的腦海裏浮現出戰場上的情景,只看到無數軍人向敵人衝過去,我的太老爺爺也在中間,只見了衝在最前面,英勇殺敵,突然一把刺刀伸向他,他倒下了……

接下來,我們朗誦詩歌《在紀念碑前》。同學們站得筆直,一個個表情嚴肅,聲音宏亮:

“五星紅旗爲什麼這麼鮮豔?”

“因爲染上了先烈們的熱血。”

朗誦完畢,我們向烈士獻上了插滿白色與黃色菊花的花籃,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老師與同學們都恭恭敬敬,我也從來沒有這麼恭敬過。

今天是我參加活動最認真的一次,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一天。

關於清明的作文15

4月5日,是今年的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搜索清明節掃墓。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清明節。清明節的始祖是介子推與重耳,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雖說人人上山掃墓,但不能大聲喧譁。

那一次,我纔剛滿六歲,與家人上山掃墓。那是我第一次掃墓,因此我懷着格外激動與愉悅的心情上了山。一路上山路陡峭,不平坦,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我沒有一絲恐慌,嘴裏還不時伴着“優美的”歌曲,讓大人們活躍了無聊的氣氛。

終於到了墓前,我感到了十分的好奇墓前有一級樓梯般的臺階左右又有松樹與松鼠遊蕩讓我童稚的心裏充滿了一絲絲癢癢,最後,終於忍不住了,如同火山爆發一般發泄出來。似靈活的小猴子,又似上蹦下竄的小兔子。

“走開!我要掃地!”就連平時愛傻笑的表妹也嚴肅起來,讓我渾身起了雞皮疙瘩。我想:爲什麼他們這麼嚴肅啊?不就是掃個墓嘛?早知道就不來了!我還是依舊我行我素,時間一長,站在一旁的媽媽再也忍不住了,說:“別調皮了!再調皮就把你賣了!”一聽到“賣了”就足以讓我魂飛魄散了。只好跟着拜幾下,燒幾張紙錢。

這時,大家兵分兩路,一面去太祖父墓前,一面要去太祖母墓前,讓我慶幸的是,我跟媽媽分開了,真是“老虎不在山猴子當大王”啊!這時,肚裏能撐船的奶奶也忍不住了:“昱景,別說話,讓閻王聽見了會吃了你的'!“西遊記我當然看過,嚇得屁滾尿流,安安靜靜的······

從此,我再也不在掃墓時鬧了。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奶奶那善意的謊言竟是我改變了那麼多。每年,我懷着依舊激動的心情上山掃墓。但與往年不同的是:我會自主掃地,幫大人們燒紙,送上鮮豔的花,拔掉長出來多餘的植物。我還會拜幾下,讓我學習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我還會種柳樹摘柳樹辟邪。

夕陽落山路,心留當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