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國學經典作文【精】

作文 閱讀(1.79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經典作文【精】

國學經典作文1

假期裏懷着激動又好奇的心情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的比賽,比賽的精彩令我激動、感嘆、敬佩。

從上學就開始誦讀古詩,那麼什麼是詩詞?如果讓小時候的我來說,那就是那一句兩句難理解的句子;或者說是,隊形排列整齊的幾十個字。而現在讓我說,那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顆顆珍珠,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或者說,那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世界那麼大,爲什麼我會出生在這個地方?學習這種語言?長成這種樣子?因爲有種文化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需要我們美化和改造!然而,我唯一不解的是,這偉大的文化究竟是從何而來?是從睡夢中忽然領悟,從遊戲中忽然獲得啓發,還是……都不是!那都是古代文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是他們智慧的結晶,而那結晶封存到現在被我們再次開發,提煉出了更美的東西——詩詞!但這並不是我們改變或者改造,而是對它的深度利用,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早汗青”的愛國精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深邃理念!以及“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深刻領悟!每一句詩詞都啓發着人們去開發更美的東西……

現在的我在想念着古人時,覺得他們竟有如此智慧,爲我們文化藝術鋪好了發展的道路!那時候的人們,有鑿壁偷光的精神,有聞雞起舞的意志,有懸樑刺股的.決心……而那些所謂的精神熬到現在,卻都是化爲烏有,就好像跟着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起化蝶飛走了!其實沒有!

那些所謂的精神只是被一步步篩選掉了,因爲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我們不再需要那老掉牙的精神灌輸。現代並不等於過去,往事隨風,一吹就散,剩下的就只有回憶、悼念!

中國,隨着語言發展而發展,從文言文到白話文,而現在那些過去的語言卻又被髮掘出了另外一種價值。哦!它們應該是無價的!我覺得自己虛度了許多年華,我要好好學習,學好國學。

國學經典作文2

“請同學們向大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禮。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咦?你聽,是誰在喊禮呢?哦!原來是正在給五年(2)班同學上國學公開課的張堂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向掛在黑板左側的孔老夫子像行禮呢!

在場的不止有同學們和張老師,還有學校的一些中學部老師也來到了我們班聽課,這樣的陣勢我可是頭一回遇見,我的心裏不由得緊張起來。

開始上課了。張老師把我們全班35個同學分成了七個小組,分別以“宋、楚、秦、魯、吳、齊、燕”七個國家命名,看着桌子上放着的“春秋七雄”桌牌,我彷彿穿越到了孔子生活的時代。我所在的小組是“宋”國,而我這個小組長暫時成爲了宋國的君王。

在這次國學公開課上,老師帶領我們朗誦了《論語》課本里“述而第七”的第三十章:“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熟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張老師似乎知道我們短話有許多不解的問題,便讓我們每個小組討論後再提出三個問題。經過討論後,我代表小組提問了:“周朝爲什麼會有這樣‘同姓不婚’的禮制?巫馬期是誰?爲什麼孔子明明被人指正了錯誤仍然覺得十分幸運呢?”張老師認真地聽了每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在接下來的講解裏他爲我們一一作答。

“昭公知禮乎?”這句話是陳司敗問孔子的.,昭公指魯國的君王魯昭公。陳司敗爲什麼要問孔子魯昭公知禮乎呢?原來魯昭公娶了一位與他同姓的女子。在當時的周朝,有“同姓不婚”這樣的禮制。所以魯昭公在這一點上是違反了當時的禮制的。可孔子爲什麼還回答“知禮”呢?

張老師爲了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講了兩個故事——《棄老遺筐》和《諸葛子瑜之驢》。《諸葛子瑜之驢》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諸葛恪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字子瑜)的長子。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差人牽一頭驢來,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諸葛子瑜。大臣們看了立即議論紛紛,有的甚至哈哈大笑。諸葛恪雖然生氣,但他小小年紀怎能違抗君王呢?他靈機一動,跪下來說:“請求給我一支筆”。諸葛恪拿到筆後在“諸葛子瑜”四字後面接下去寫了:“之驢”兩個字。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諸葛恪用他的聰明才智把窘迫變成了賞賜。張老師告訴我們孔子的回答正如故事中的諸葛子瑜一樣是“爲尊者諱”。古聖先賢聞己過喜而改過自新;聞尊者過則想辦法委婉勸諫。通過“棄老遺筐”和“諸葛子瑜”的生動故事,加深了“忠告而善道之”的理解。

這次國學公開課,不僅非常有趣,還讓我們學會了“爲尊者諱”的道理。

國學經典作文3

最近,一位叫做李裏的父親火了,他穿着古樸的布衣,牽着牛繩,陪着三歲的兒子騎着大水牛上幼兒園,此事一傳到網上,就引發了熱議。原來,李裏是成都某大學的國學教授,癡迷於國學的他常帶着兒子牽着駱駝,騎着毛驢去田間散步,教兒子吟詩作對,講述古代才子進京考學的故事。有人嘲諷他“神經病”“作秀”,也有人能理解他,讚賞他甚至模仿他。

就我個人認爲,這是一種良性的現象。也許時代變了,人民的生活和從前不一樣了在這樣做就有些愚蠢了。但是就是這一份可貴的堅持,才能在今天,讓我們再一次感受的國學的魅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靈的家園。國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形成的經典文化,也是自先秦諸子百家文化爭鳴以來開始蓬勃發展的文化實體,經過歷史的沉澱和洗練,國學這一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精髓便散發出它特有的價值和光芒。

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稍懂事時,老師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說我們的成長,我們的進步,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國學都在發揮着它的重要作用,從無知到成熟,從牙牙學語到能說會道。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學的身影。

國學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就用這種態度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無論社會如何蓬勃發展,物質文明如何先進,人們總是擺脫不了心靈的困惑。《論語》早就告訴我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國學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啓明星,是我們成長、成熟、成功的基石。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的每一步都穿插國學的身影,這正是聯繫中華兒女億萬同胞的精神橋樑,是我們秉承信念團結一心的基礎。

國學經典作文4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孔夫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潤新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潤新是幸運的,因爲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潤新是幸福的,因爲潤新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國學經典作文5

從四歲起,我就開始在幼兒園學習漢語,現在上國小二年級,我已經和漢語學習密切接觸了四年。學了中文後,我改正了對長輩無禮的缺點,養成了以史爲鑑、以史爲鑑的好習慣,學會了“人有禮貌,就安全;人沒禮貌,就危險”的道理。

(一)

以前,爸爸媽媽叫我,我根本不理會;爸爸媽媽讓我收玩具,我從來不收拾,等着爸爸媽媽收;爸爸媽媽教育我,我只把頭扭向一邊,耷拉着眼睛,有時還會用手捂住耳朵;爸爸媽媽責備我時,我還和他們頂嘴。

後來,我學會了《弟子規》。在孝道上,父母不應該放慢腳步。不要懶惰。當父母教書時,他們必須尊重地傾聽。必須遵守父母的'責任。”在書中,我瞭解到古人是如何孝順長輩的。回到家裏,我答應我父母糾正這些問題。從那時起,父母給我打電話時,我會大聲回答;玩完玩具和作業後,我會收拾好玩具和書本;父母教我時,我會認真聽。如果你有什麼建議,我會給爸爸媽媽的。我父母稱讚我是個好孩子。

(二)

考試時間到一半了。大家都在認真複習。回家後,我不僅按照老師的方法複習,而且還自己複習。最後,我在半期考試中得了全班第一名。當老師問我如何取得好成績時,我調皮地說:“邊學邊學並不奇怪。”。向過去學習!”

(三)

當我們學會“人有禮貌但安全,粗魯但危險”時,我想到了我遇到的一件事。一天,我坐公共汽車上學。那裏非常擁擠。突然,一個行人走到我們前面。司機匆忙踩剎車,我們都衝上前去。其中,一名乘客踩在另一名乘客身上,乘客“哎喲”地大叫。乘客不僅沒有道歉,還認爲上車沒問題,因爲車上人太多了,他們吵了起來,最後吵了起來。我想:那時候,他們學習了中國文化,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不會打架!

學“漢語”真的很有用!

國學經典作文6

國學知識,它記載着千年歷史的變化,承載着忠臣烈士的血液。它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它指導我們是非對錯……一句句的古文演變成一幅幅畫,在我們眼前不停的搖晃,也因此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腦海裏。

還記得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整天拿着書,教我們一句一句的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到了國小我才知道這就是《三字經》,它告訴我學習是要從小,我們現在這個階段對知識的吸收更勝於爸爸媽媽。進入了國小,爸媽也給我買了幾本古學名著。

尤其是那本《弟子規》,更讓我愛不釋手。爸爸告訴我“弟子規”中的'“弟子”是指“學生”的意思,我們更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規”是規範、道理的意思。我好奇的翻着書,是懂非懂的看着,雖然我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含義,但我知道它是教我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我也慢慢的朝這個目標努力着。現在我已經是國小國小畢業班的學生了,接觸的國學知識也更多了《論語》、《大學·中庸》、《孝經》……

每次拿到《論語》我就會想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搖頭晃腦的在讀子乎者也,他們開心的學着人的子乎者也,我也衝勁十足。

《論語》是中國古代巨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所著的,孔子認爲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政令、法令,而要通過教育引導使成爲事實;德政,他通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即使百姓守端方,又使百姓有“羞恥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氣力,收到德治的成效。

作爲畢業班的我,媽媽說我和以前不一樣了,變的更加有禮貌,也更愛說話了。我好高興,因爲這都是學習國學的作用,我還要繼續學下去,我還要想像楊瀾阿姨那樣,溫文儒雅有氣質,做個女強人。

國學經典作文7

“滿招損,謙受益。”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這些話語時時刻刻在我的腦海迴響,時時刻刻的督促着我,引導着我,讓我終生受益。我愛國學!

初遇國學,枯燥無味

學校剛剛設立國學經典課的時候,大家都很不情願,誰願意平白無故的多上一節課呢?老師一喊上課,我們就磨磨蹭蹭的從書包裏拿出老師精編的“國學經典”——《論語》、《弟子規》、《誡子書》這些讓人聽上去就毫無興趣的書名。我們個個裝模作樣的讀起來。“唉,真無聊!”說完我也開始搖頭晃腦的讀起來。

感受國學,細品文韻

“讀好國學可沒那麼簡單!”老師站在講臺上神祕地說。“這有什麼難的,不就是讀嘛!”我們不以爲然地說。“我們簡簡單單誦讀的國學,那只是國學的軀殼,只有邊讀邊品,細品內涵精思義理,才能感受到國學的靈魂,感受到國學別有的韻味。”老師意味深長地說。老師的這番話震撼了我,原來我讀的並非是“真正”的國學,國學並非我所想的那麼簡單、無趣!於是我嘗試着去感受國學,有力的朗讀那一字一句,上網查閱它們的背景、寓意,字字斟酌,句句品味,去感受那種從未有過的體驗——國學,真正的國學!

領悟文學,我愛國學

不知不覺中,我發現我在漸漸的改變,對事對人對學習的.態度都有了轉變,對生活對人生也漸漸有了自己的見解,覺得自己似乎明白,領悟了什麼似的。沒錯,它就是國學——使我擁有了思想的國學!國學在潛移默化中薰陶着我,在慢慢的改變我,在逐漸的創造出一個新的我,讓我在黑暗中找到一束光,一束溫暖的光,指引着我步步前進,指引着我一步步邁向成功。我已經無法阻止的愛上了這國學,不僅是因爲它的所給,更是因爲我的所得;我已經無法停止享受國學給予我的一切,它給予我的甚至超過老師、父母。現在我想說:“感謝國學,珍惜國學!”

那份愛依舊熾熱,深深蘊藏我心,我愛國學!

國學經典作文8

何謂國學?何謂大師?何謂境界?一國之學乃國學,大家之師乃大師,無境之界方乃最高的境界也。一個人文化精神境界的深度決定的人生的最終高度,也只有這種追求境界的人才能紮根國學,看似無形卻有形地影響着世界,成爲大家之師。

曾看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和尚在得道前劈柴、挑水、唸經,得道後還是劈柴、挑水、唸經。於是就有人不解,問和尚:“你這有什麼區別嗎,何爲得道呢?”和尚說;“得道前我劈材時想着挑水,挑水時又想着唸經,一樣也做不好;現在我劈柴時就只想把柴劈好,挑水時就只想把水挑好,唸經時就一心一意念經,所以不同的是心情。”正是多了這一份心情,和尚得道了。真正的大師追求的是境界,是內心的一種素養,由裏及表。虛僞的'大師追求的是形式,是外在的一種華麗,有表卻無裏。

百家講壇上那一位位自稱國學大師的人物在講壇上講得口沫橫飛,生怕國人不知其平生所學,狠不得把中國五千年光輝歲月重頭再講。其實他們算不上真正的國學大師,他們只是對中國歷史研究透徹一些罷了,沒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沒有資格自稱大師的!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論人生三境界: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是一個非經不可的過程,但此三境界並不代表最終的境界,因爲境界沒有最終,只有在追求中不斷完善

大道至簡,寧靜致遠,生活中的身邊小事簡單平凡,但內心可以在寧靜之中悟出人生真諦,豐富自己的吶內心世界。炯炯目光,透過千年塵封,看到事物最真實的本質。平庸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虛僞的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真正的智者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唯一的區別是:心情不同,境界不同。這是一種內在的修行,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伯牙絕弦謝知音正是因爲鍾子期無需言卻能洞穿伯牙的內心,達到一種共同的境界,達成共鳴,高山流水宛如天成。

文人的精神境界是高深莫測,至高無上的,活在自己的精神境界卻淨化着世界的污濁。梭羅在瓦爾登湖邊搭起一座木屋,過起自耕自食的生活。“我生在何處,我爲何而活”是他所思考的問題,他的思想就像湖水般純潔透明,像山林般茂密深邃。這纔是大師所應追求的境界,沒有工業社會帶來的污染,有的是大自然給人的澄清空氣。

境界無止境,立足國學之根本,永遠追求才是大師之風範。

國學經典作文9

同學們,你們接觸過國學嗎?國學就是要“誦讀經典,傳承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品德。而《國學小名士》就是一個很好的關於國學的節目,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爲主題,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不僅能積累很多詩句和有關國學的知識,還能修身養德,使自己變得有內涵呢!

《國學小名士》的主持人是宋磊,而每一期都會有幾位重量級評審,有魏新老師、石玲老師、劉悅坦老師、李建峯老師等。整個節目分爲三個環節,分別是“我愛記詩詞”、“舞文弄墨”、“國學相對論”。

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比賽規則是:根據主持從所給出的關鍵詞說詩句,每人一句,並且不能重複,要在五秒內答出。我認爲這一環節考驗的是選手們的日常積累,只有多積累詩句,才能快速準確的回答出,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 “雪”字,既能形容好事,又可以形容壞事,如“雪中送炭”是好事,但“雪上加霜”就是壞事了。我馬上想起“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等詩句,可是場上選手所答出的很多詩句我都不知道,看來我平時積累的太少了,以後要多看書,多積累才行。

第二環節是“舞文弄墨”,比賽規則是:主持人給出提示,選手們根據提示用毛筆寫出成語。在這個環節中我也答對了很多成語,如:這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還是一首古箏曲目。我很快就猜到是“高山流水”了,再比如:在對方急需時,給予對方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我非常確定是“雪中送炭”。因爲這些成語都在課本中學過,但是課外的我就不好掌握了。所以不僅課內的要掌握,課外的同樣也要掌握,要多積累成語,瞭解成語的意思,還要多練習毛筆字。

第三環節,是“國學相對論”,也是我最喜歡看的環節了,因爲在這一環節中不僅能學到怎樣闡述觀點,鍛鍊自己的口才,還能看好看的短片。比賽規則是:現場觀看短劇,根據所提的問題從國學的角度闡明自己的觀點。我記得一個短片名字叫《跟我走吧》,故事內容主要講的.是:一位同學正在拍戲,這時他的同學突然着急的跑過來對他說,學校的足球賽改到當天了,讓他馬上去踢足球。而拍戲的導演卻說,不能去踢足球,先拍戲再說。問題是:他該怎麼辦?對待這個問題我認爲這位同學應該選擇踢足球,因爲踢足球是集體利益,他不能因爲個人利益而損害了集體的利益。孟子說過“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令人慾也。二者不可得廉,捨生而取義者也”。意思是說;當面臨抉擇時,應該正確的去選擇,這樣對自己和他人都有益。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國學是博大精深的,我們的傳統美德是無比美好的,作爲當代國小生,我們一定要學好國學,“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把國家建設的更加強大,更加偉大,更加繁榮富強!

國學經典作文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羣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咱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裏,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大家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咱們可以得到啓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爲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爲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裏,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咱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典作文11

爲了迎接學校的國學盛典,我們經過了好幾天的辛苦排練。

今天,全校師生都早早地起了牀,爲了‘傳承國學、詠頌中華’,學校特邀家長也來感受文學氛圍,並檢驗我們在學校的才藝和學習。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只是靜靜地排隊等待着。一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也過去了,時間就像沙漏一樣墜入我們忐忑不安的心房。

“ 五年級,《滿江紅》準備”,當我們聽到吳老師的口令,立馬轉向舞臺,來到卓同大廳,“啊!好多人呀!”一位同學驚歎到。我是旗手,便拿着旗子在旁邊等候,握旗的手在不停地在顫抖,真有點緊張呢。

“下面有請五年級同學上場”“他們帶給我們的是――《滿江紅》”,我心裏又激動又緊張,當一聽朗讀人說了“豪情壯言”這一詞,我們馬上上臺,舉着旗子繞了一圈,頓時場內氣氛熱烈,掌聲不斷。一曲《滿江紅》,使場內的氣氛高漲,那古詩的韻味,回味綿長,似乎場內所有人都穿越到了古代。甚至有的家長也跟着念起來,場面氣勢磅礴,直衝雲天。

一到四年級的同學分別朗讀了《道德經》、《離騷》、《論語》,聲音稚嫩但肯定、氣勢、柔美如畫、溫馨感人。

一位家長即興走上臺來唱歌,舞蹈演員們跟隨着唱歌的家長伴起舞來,臺下掌聲熱烈,臺上彩燈四射,有節奏地跳動,時而冒出了一縷輕煙,似乎也在舞蹈。

回來過神來,我們開始有節奏的搖旗子,我發現有的同學會有的慢,有得快,旗子有的高有的矮,大家似乎也看呆了。

當練到“朝天闕"的時候我們的.旗子像是也很開心樣子。只能聽見“呼呼呼”的舞動旗子的聲音。彩旗飄飄,歌聲嘹亮,讀書朗朗,將古詩古韻發揚光大。

表演結束,我們向臺下的觀衆敬禮謝意,觀衆將雷鳴般地掌聲送給了我們,同學們的臉上樂開了花。

直到主持人宣佈本次盛典結束,禮堂裏的人久久不願離去,似乎還在品味古詩古韻。

國學經典作文12

今天我參賽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這次比賽完,也許只有後悔纔是我此時擁有的心情。我感到後悔,是因爲我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名次固然重要,其實更重要的便是之間的經歷,對此收穫卻不僅僅是不後悔,更重要的是一些方法和感悟。

首先在比賽前的等待一小時,我們來到了文化大廈的圖書館,進去一看都是我們的同齡人,都是我們同學,但他們的週六卻是與我們截然不同。每個人都拿着一個本子和一本書在那裏認真學習,瘋狂學習,不算身邊有多大事發生,他們連頭都不擡。屋子裏,沒有任何聲音,有的只是一個個勤奮的身影。我不禁試問自己,我們爲什麼做不到呢?

比賽分爲四輪,每一輪都使我感受頗深。

比賽第一輪搶答。這輪環節,因爲搶答器的種種原因,使許多同學不但沒有加分。卻吃了虧,扣了不少分。正如老師所說比賽都是運氣與實力的綜合。有的時候運氣也是會發揮一定作用的。但是對於我來說,我參加過小哥白尼的比賽,也算有些經驗,本來是準備這一輪不答,卻看着1號選手陸續加分,我便也忍不住了。可見經驗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沉穩也是成功的關鍵。

但是真正的基礎還是實力,如果沒有實力這塊磐石,運氣再好也不會沖天而上。比如第二輪畫配詩,明明已經懂得的我卻還沒有拿到全分,這是因爲什麼呢?還是學習不紮實罷了,那時我覺得自己都很搞笑,竟然錯在了不會寫字。同學們,如果你的學習很紮實,沒有這種情況的發生,那麼是不是會更優秀。

放下那顆浮躁的心,重新去審視自己。學的再紮實一點,把會的再牢固一點,心在沉穩點,學習纔會更有效率。

更重要的是,不論面臨什麼,所需要的都是沉穩和安定,不能先自亂陣腳。不論你上一道題如何,再對一下一道題的時候,就要用一種重新的安靜和沉穩去對待,就彷彿做事情,你上一件事情做的很糟糕,如果不調整心態,下件事情你也會做不好。要重新努力的去做好下一件事。這就像第三輪速答題,因爲前面的環節與搶答器的犯規是我的神情越來越緊張,而且因爲搶答題,抓的是時間,所以你的心就像繃着一根弦一樣,一直放不下來,於是我竟然把自己所有都會的題,喊了“過”不但自己不會的沒有拿到分,就是自己會的.也丟棄掉了。可見臨場的鎮定是多麼重要,會調整情緒也是致勝的法寶。

第四輪纔是一個真正實力的考驗。有幾道題,場上包括我在內竟無人知曉。這輪搶答,只要你會,別人不搶,你就能搶到。可偏偏在與搶答器無關的情況下,又沒人搶了。從中更可以看出,其實我們的實力還是有限。的時候不要自大,要去努力的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再努力點,再紮實一點,也許結果會更好。不是一切你都懂,永遠不要囂張,因爲你絕不會知道人生的下一刻會遇到什麼下一個困難你是否能夠戰勝。

同學們,讓我們在自己的一次次經歷中去獲得教訓經驗,在一次次的學習中找到提升自己,昇華自己的方法。努力紮實的去學習,沉穩謙虛的去做事。去追求更好的自己,你會離你的夢想越來越近,總有一天,你能翱翔於更廣闊的天空。

國學經典作文13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爲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稍懂事時,媽媽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國學經典。

上了國中後,我每次做作業都很不認真,甚至是邊做邊玩。媽媽很生氣,在暑假時和我溫習了之前學過的`《論語》,論語中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每當我做作業時,思想準備又“開小差”時,我都會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果然,在新的學期,我的成績越變越好,媽媽也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心裏很高興

我上九年級時開始叛逆起來,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玩,也不喜歡喜歡學習,看誰都像欠我錢一樣。於是,爸爸買了一本《弟子規》給我讀。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時,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對之前的所作所爲後悔。

國學經典誦讀,您不但給我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裏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來的路就算再崎嶇坎坷,我也會迎難而上。我愛您!

國學經典作文1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愛讀書。而對於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國學,我更是愛不釋手。

它如黑夜中路邊的一盞街燈,指引了路人前進的方向;它又如沙漠中的一塊綠洲,點燃了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記得很小的時候,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時常依偎在爺爺的身旁,要他給我們講《三國演義》裏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趙子龍救阿斗,諸葛亮七擒孟獲,每講到精彩的`地方,我就會被故事裏面的情節深深地打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稍大點後,奶奶就開始教我們《三字經》,漸漸地,我似懂非懂的理解着《三字經》。後來我才知道《三字經》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的含義,它的意思是說:一塊玉石,如果不去認真雕琢,就不能成爲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如果不透過學習,就無法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義理,應不應該做。這句話讓我收穫深刻的人生哲理,使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認真地去學習。

再後來大點,我就開始接觸唐詩宋詞了。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寫出了天下母親對子女的慈愛,使我明白母親的愛最無私;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寫出了老師敬業奉獻的品質,讓我以後學會更加尊重老師;而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道出了友誼的難能可貴。

長大後,我就開始學習《論語》來,記得第一次接觸《論語》是母親推存的,自然也讀了,只是沒有那麼用心去讀就是了。但它還是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其中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查閱後才明白學習和思考的重要性,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讓我在以後的學習中常常溫習舊知識。

而現在,我將一往無前地去學習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國學。謝謝你讓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國學經典作文15

今天是傳統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地來到奶奶家。奶奶家裏聚集了很多親戚,大人們都在幫忙準備飯菜,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笑容,爺爺奶奶在一邊看着笑得更是合不攏嘴。

吃完晚飯我和表姐就迫不及待地把月餅和飲料搬到了陽臺的桌子上,打算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然後再到天府廣場上去觀花燈。這時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圓,越來越亮,就像一塊圓潤的寶玉掛在了天上,皎潔的月光如清水般灑向大地。我們凝神望着月亮,這時,我的腦海裏突然涌現出蘇軾的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月亮裏面真的有宮殿住着仙人嗎?正想着,媽媽就走過來給我們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邊聽邊想:嫦娥一直住在月宮裏多孤單啊!人間就是她的故鄉,她會思念親人嗎?月宮裏也有月亮嗎?她會不會像李白一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呢?不知她那裏有沒有電腦呢?我多想發QQ信息邀請她到我家來玩呀。聽說嫦娥的`舞姿很美,我們可以一起唱歌跳舞;我還可以帶她去看咱們四川可愛的大熊貓;我們還可以暢遊美麗的府南河,參觀壯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在想得開心的時候,就聽到表弟在大喊:“姐姐,廣場上好熱鬧啊!我們趕快去玩吧!”

果然,天府廣場上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廣場上到處都掛着一排排色彩絢麗的紙燈籠,裝扮得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燈謎令人大開眼界,大夥兒都猜得興趣盎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樣團聚的日子裏,看着身邊的親人,看着身邊與親人共歡笑的人羣,我感到幸福的月光溫柔地擁抱着我,還有什麼能和親人相依更幸福的呢?真心祝願所有思念故鄉的遊子們和親人早日團聚,長伴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