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過端午作文12篇

作文 閱讀(6.4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過端午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過端午作文12篇

過端午作文1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時,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與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的時候,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過端午作文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天,我們全家就來到江邊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兩岸人潮涌動,裏三層外三層被圍得水泄不通。人人手上都拿着紅旗,各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的笑臉,我好不簡單從人羣中擠了進去。

只見江邊停着三條龍舟,分別是紅色黃色和藍色。龍頭栩栩如生,龍尾直指天空。船身刻着精美的圖案,上面擺了一架大鼓,顯得特殊有氣勢。水手們穿着紅黃藍色的馬甲,頭上綁着紅絲帶,每個人都精神抖擻,摩拳檫掌,等待比賽的到來。

“嘟――”比賽開始了,只見擊鼓人雙手高高地舉起鼓錘,用力地擊打着鑼鼓,水手們整潔劃一地划着短漿。伴隨着“咚咚咚”的擊鼓聲和“一二一二”的`口號聲,頓時,三條龍舟像離弦之箭,向前駛去。平靜的江邊一下子沸騰了,兩岸的人潮不斷地揮動着手中的旗幟。三條龍舟飛快地向前駛去,宛如一條條出海的蛟龍在水面上飛奔。每條龍舟都不甘落後,一會黃隊率先,一會紅隊在前,一會又藍隊趕上去。吶喊聲助威聲和鑼鼓聲匯成了一首激動人心的交響曲。快到終點啦!三條龍舟的20名水手齊心協力,划槳動作宛如是一個人變出來似的,那麼整潔,那麼有節奏,那麼有力量。慢慢地,鼓點越來越密,吶喊聲越來越響,水手們拼盡了全力,三條龍舟先後衝過了終點。

人們歡呼着,吶喊着,爲他們慶祝,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龍舟競渡的壯觀場面。

端午賽龍舟的畫面久久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那奮勇拼搏的精神激勵着我前進。多期待下次再來看賽龍舟啊!

過端午作文3

又要到端午節了,又要到糉子飄香的時候了,聞着迷人的糉子香,我又想起了我們的端午節。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糉子,划龍舟,掛艾草,那大家還知道有哪些活動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掛艾葉菖蒲榕枝: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榕枝,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糉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的習俗真多,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是多麼偉大!

過端午作文4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着清新的糉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糉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糉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糉子。這不,一大早糉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熱氣的糉子會吵着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糉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糉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爲這一年裏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糉子,吃到人們嘴裏,纔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糉子,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爲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爲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糉子投進江裏,後來這一習俗廣爲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糉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裏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糉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裏。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着精緻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的糉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紮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着它的到來。

過端午作文5

中國有許多節日,你猜猜我最喜歡哪個?哈哈,這個節日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很有才華。長大後就受到了楚懷王的信任,擔任左徒三閭大夫。他是深受老百姓愛戴的好官,後來因爲遭到貴族排擠、誹謗,所以被流放了。不久後,楚國國都被秦給攻破,他的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爲了保護他不被魚吃掉,就包糉子投到江裏以保住屈原屍體,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說法。

去年的端午節,媽媽的'公司舉辦了包糉子活動,媽媽說可以帶我去,我高興極了。

那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所以讓媽媽教我。媽媽拿着糉葉耐心地說:“你看把餡放進糉葉裏面,合上開口就可以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糉葉,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放了一些黏米,再挑了一個紅豆餡,小心翼翼的把餡兒放在黏米上,又蓋了一些黏米。拿着糉葉像摺紙一樣,把開口合上,最後用繩子把包好的糉子捆得緊緊的,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做好第一個,我有了經驗,就開始大膽的做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做越熟練,結果做了很多個,大家都誇我心靈手巧,我非常開心。

活動結束了,我和媽媽滿載而歸。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煮糉子。左等右等,終於等到糉子出鍋了。我讓媽媽先嚐一嘗我的手藝,媽媽吃了一口,瞪着兩隻大眼睛,拍手稱好,不停的說:“好吃!好吃!”,看到媽媽吃的津津有味,我從心裏感到高興。我也嚐了一口,嗷嗚,嗯,確實不錯。這種味道我現在還記得,每每想起這件事,口水直流三千尺,這種味道真是過嘴難忘!

糉子不僅是美食,它還承載着人們對屈原愛國精神的紀念。

過端午作文6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會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能夠把糉子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幾顆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沒想到包糉子比想象中還順利。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包的糉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比較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夠退縮,不能夠氣餒。有了失敗,我小心了很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很多像樣的糉子。

當我們坐在一起,嘗着自己親手做的糉子時,覺得今天的糉子特別甜。因爲,這是我勞動的收穫!

過端午作文7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咪。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咪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咪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咪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過端午作文8

明天是奶奶去世一年的祭日,下班前,在姐姐空間看到了,姐姐寫的日誌,端午的情節歷歷在目。今年的端午我在廣東過,明天,我的端午節去樟木頭的觀音山爲奶奶祈福,爲家人求平安健康,也爲自己心安!

姐姐說:

今年的端午節,是奶奶辭世一週年的忌日。

記得小的時候,每逢過端午總是很期待。有我們最喜歡吃的黃糖,還有自家種的能讓你吃個飽的新鮮黃瓜;最重要的是,端午節這天大人們都是和和氣氣的:爺爺奶奶臉上掛着笑,媽媽也不再因爲家庭的.煩瑣事而拉着臉,有時還有來自遙遠的雲南的爸爸的祝福,我和弟弟非常喜歡這個其樂融融的節日。這天,不贊成我們吃太多糖的大人們,勸我們多吃糖;這天,我們吃黃瓜能吃到舌頭牙齒都變黃,撐到到肚子變成鼓鼓的皮球;這天中午,奶奶會在我們的額頭上塗上硃砂水,讓我們都變成小關公;這天,奶奶會突然拿這個粗糙的手紙來擦我們的嘴巴,嘴巴里還喃喃道“:童言無忌,小兒放屁”。這個舉動,我們最小的時候覺得好玩而任憑奶奶擦拭,還跟着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大一些便會躲開,再大一些就說“我們都這麼大,別擦了”,每每這時,我分明看到奶奶眼中的失望。後來等我參加工作了,奶奶也就不給我們擦了(有一回端午,我請求奶奶給我擦,奶奶雖說着你想擦自己擦咯,但還是出其不意地衝到我面前認真地給我擦了一次,等到都督生了下來,奶奶好像也給擦了一次)……小時候的端午,家裏沒有吃糉子的習慣,長大了,每每回家我都會買一些各種口味的糉子,一邊看着家人幸福地吃,一邊自己縮在一旁一片又一片地吃着黃糖,一根又一根地嚼着黃瓜。現在想來,多麼多麼地溫馨,多麼多麼地甜蜜呀!家的感覺真好!

過端午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糉子、插艾葉、吃鹹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姥姥家度過的。這一天,我和媽媽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姥姥,我來了!”我大聲地叫着。姥姥微笑着開了門,並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糉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

原來姥姥和媽媽都在做糉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姥姥說“ 還是等你姨媽和你表姐來再吃吧!

人多熱鬧嘛。”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打開一看,果然是姨媽和表姐。我拉着表姐走到餐廳,然後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個,把糉葉剝開一咬,哇!真好吃!軟軟的.,甜滋滋的,裏面還有一顆紅棗呢!

我便問姥姥:“姥姥,爲什麼糉子裏有一顆紅棗呢?”姥姥笑着回答:“糉子裏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麼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個,覺得不飽,還想吃,姥姥說:“別急,別急嘛!”這時,姥姥從廚房裏端來一碗鹹蛋,我急忙拿出一個準備剝,姥姥叫住我,“說:你和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誰的結實,誰就更健康!”我和表姐馬上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開心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着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很多,如:賽龍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過端午作文10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麼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媽媽又問:“端午是怎麼來的?”我又回答說:“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乾瞪眼,於是就抱着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糉子,扔到河裏讓魚吃。後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沒找到。爲了紀念屈原,後人將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糉子扔到河裏,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着幾個串糉子給了外婆,並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糉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將奪過糉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說:“算你識貨”便一將奪過糉子。

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衝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說是過 端午。

端午是傳統節日,全國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喜歡,我也愛端午!。 20xx年,6月,6日。劉晰,作於五嶺中學。

過端午作文11

每逢過端午節時,人們都會賽龍舟、包糉子、塗雄黃酒……關於端午節這中間還有個傳說呢!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排擠,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後因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盡,人們知道後紛紛過去用葉子過着飯糰投入河中,以免魚蝦啄食他的身體,一位老藥師倒入雄黃酒驅趕野獸,於是就有了端午節。

這天,大家要做香包和糉子。做香包要先找一塊錦布,還要找一些中草藥等藥物才能開始做。先將布縫成一個口袋裝,但兩邊要留出一個口子,一邊穿繩子。接着把繩子打一個圓口型的`結,穿進口子裏。再在袋子中放入少許棉花,最後放入藥材,紮上口子,一個簡易香包就完成了。包糉子看似簡單,其實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容易,先要將糉葉裹成圓錐形,接着把糯米、肉等材料放進裏面,再用糉葉包住。最難的就屬打結了,要把糉子五花大綁,直至包的天衣無縫才能打一個完美的結。但很多時候都是我的繩子不夠長了,所以要鬆個幾圈才能打結。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有賽龍舟呢!最有趣的莫過於此了。大家把龍舟推進湖裏,分成好幾個小隊,準備全力以赴這次“戰爭”。他們在湖上劃得賣力,我們在岸上喊得更賣力,好像是我們在劃一樣。一位隊友可能太過賣力,只聽“撲通”一聲,那位隊友已經在水下和魚兒作伴了。更搞笑的是,那個隊友居然把船弄翻了,真是“全軍覆沒”啊!終於,有一隊獲勝了,他們紛紛跳入水中,以表示慶祝。

三天小長假過去,端午節正式結束了,大人又去照常工作,孩子們又去上學了。但那些美好的場景卻一直在我們腦海中不斷閃過,但願明年端午過得更好。

過端午作文12

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鬚水,插艾枝於門,上山採青,食糉球,制糉,賽龍舟活動。早晨取龍鬚水——因爲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擡頭噴出的水能治病。

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於自家水缸裏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插艾於門——因爲艾能僻邪,這一天插艾於門上能保平安。上山採青——因爲這一天是龍擡頭噴發龍鬚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採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採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

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