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孝的作文集合15篇

作文 閱讀(3.0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孝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孝的作文集合15篇

關於孝的作文1

時針在“嘀嗒嘀嗒”地輕輕地走,點點溫馨在小小的屋子裏薀染。經時間的發酵,這點點溫馨愈發香濃……

輕輕的

“鈴鈴鈴……”鬧鐘鈴響起,我猛地驚醒,然後快速地把鬧鐘關掉。我躡手躡腳地起牀,把門打開。整個房子都靜悄悄的,大家都還沒起牀,我不由得閃過一絲得意。真不虧我早早起牀。我放輕腳步,走向廚房。想了想,又轉身折回廚房門口,輕輕地拉動門,慢慢地轉動門把手,以便於廚房門能夠不發出一絲聲響就能關上。

“吧嗒”一聲,煤氣竈上的火被點燃。我心中卻一驚,這聲音不算大吧,應該不會把他們吵醒吧。我把雞蛋放入鍋內,霎時飄起縷縷油煙。想到抽菸機的嗡嗡聲,我轉身把窗戶打開了。我一邊看着鍋裏“滋滋”作響的雞蛋,一邊細細聽着外面的'動靜。正當我熄火時,母親的聲音從外面傳來,“誰在廚房?”“是我,我在給你們做早餐呢。”我端着盤子走出去,看着母親睡眼惺忪,“我吵到你了嗎?”“沒有,我調了鬧鐘。”母親笑着說,“女兒長大了啊。”看着母親盈盈的眼眸,我也笑了。

慢慢的

深夜,我放下了與作業奮鬥已久的筆,起身去客廳倒水喝。客廳裏的燈還亮着,電視也還在播放着節目。當我看到沙發上的那個身影時,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是母親靠着沙發睡着了,滿臉都是遮不住的疲憊。我心尖一抽。輕輕地擡起腳,慢慢地放下去,生怕這腳步聲會驚醒她。我慢慢地拿起遙控器輕輕地關了電視。然後緩緩地向母親靠近,拿起沙發一旁的毯子,慢慢地給她蓋上。我怕,這突然的“重量”會驚擾到她。然後我輕聲快步地走回房間。我想,只要我快點完成作業,母親就不用再陪我了,那她也就可以快些回房休息了。

靜靜的

夏日的下午總是悶熱的,大抵行人都躲在了家裏,外面靜悄悄的,隱隱約約能聽見樹上傳來的蟬鳴聲。屋內,母親聚精會神地看着電視節目,我坐在茶几邊清洗着茶具。偌大的房子裏只有電視機傳出一些零碎的聲音。我泡好茶,給母親沏了一杯。她接過,看了我一眼,抿了一口,放在了桌邊。那不是不理睬的態度,也不是一個厭煩的眼神。那是我們無需言語的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明白對方。母親仍在專注地看着電視,我在一旁靜靜地不打擾。她明白這是我的陪伴。我們都靜靜地做着自己的事,毫無衝突,毫無尷尬,更有點點溫馨在我們之間流轉。

在這小小的屋子裏,處處都瀰漫着那輕輕的,慢慢的香甜。我想,孝就是輕輕地靜靜地陪伴。

關於孝的作文2

常言道,百善孝爲先。《弟子規》中亦有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可見,“孝”對一個人的品學修養來說,至關重要。“孝”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本能地產生感恩父母的思想和報答父母的行爲。“孝”是一根教鞭,教人懂得感恩,鞭策我們在精神追求中不斷進步。“孝”能促使人積極向善、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有“孝”伴身,我們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必能走得更遠、攀得更高。

東漢末年的陸績,小時候到袁術家裏做客,臨走時偷拿了幾個橘子,被袁術發現。卻原來,他是要帶回家給母親吃,袁術也被其感動。後來他發奮讀書,求取功名,終有所成。“孝”或許不是他取得成功的絕對因素,但絕對是其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時候,有一個叫閔損的人,他的生母不幸去世,父親就娶了繼母。後來繼母又有了兩個孩子,繼母偏愛自己的孩子而冷落他。數九寒冬,父親讓他驅車,但因瑟縮發抖而繮繩脫手,父親以爲是他怠慢了,就用鞭子打他,卻見蘆花紛飛。原來繼母給他做的棉衣用的是蘆花,而給自己孩子做的所用是棉花,知道原委後,父親便欲休掉繼母,閔損卻苦苦哀求父親留下繼母,這樣兄弟三人才不會都受凍。這節操何嘗不是捨己爲人的最美詮釋啊!

漢文帝劉恆,在母親重病臥牀後,仍能百忙之中親自侍奉母親。母親的湯藥在他親自嘗過後才放心地餵給母親喝。他的仁孝感動天下,遂天下大治。而他貴爲九五之尊,究竟是什麼讓他屈尊在母親牀前精心侍奉呢?是什麼使得國泰民呢?是他的“仁”,是他的'“孝”,是“孝”讓他名垂青史。

“孝”,不侷限於古時,縱在當今現代亦被人詮釋的淋漓盡致。新中國的開國大將軍許世友曾經四跪慈母。身爲一方將領,在探親時仍能給母親磕頭問安,可見他對母親的真摯感情。他的孝心不僅在軍中廣爲傳頌,更是爲廣大人民羣衆樹立了精神楷模。

縱觀歷史長河,無論平民百姓亦或是王侯將相,但凡有所成就者,無一不有“孝”之品行。“孝”是一種精神象徵,是發自內心地對父母的感恩回報;“孝”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引導,引領我們在茫茫大海中乘風破浪,在坎坷人生路上披荊斬棘。

堅定我們的“孝”心吧,那既是對父母生養恩的回饋,也是對我們的人格要求。讓“孝”口常開,“孝”心常在。知“孝”者,海納百川;爲“孝”者,“孝”傲天下!

關於孝的作文3

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爲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還記得,我在這方面的成熟是國中的生活帶來的。

我九年級前老是和父母犟,那時我爸媽有時會特別厭煩我,對我態度也不冷不熱的,我很生氣。因爲那時我認爲雖然我說話口氣差了些,但說的內容卻也是對的,所以我在九年級前經常和父母犟。九年級開始的時候好了一些,因爲那時我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在暑假的時候。看着父母掙錢的不易,我感到了些許心酸。對父母的話也柔和了一些,也同時由於我住校的原因不經常在家,所以和父母的矛盾也不是很多了。再後來呢,也就是體育訓練期間,學校的辛苦和累更使我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我開始依賴在家時的感覺。終於,我和家人間再沒有了隔亥。我似乎也從來沒有再和父母犟過並和他們吵過,我越來越能夠從父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爸媽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和我一般計較,並且處處關心着我,愛護着我。他們也能夠從我自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了,他們也體會到我學習的辛苦和我所擁有的巨大壓力。他們爲我做他們能夠爲我做的一切。例如,會考前的一天,本來考試地點離家不遠,但我爸卻堅持讓我在考點旁邊找旅館住下。兩天的考試期間,父母和我一起住在旅館,單是那僅僅的兩天,爸媽就因爲我的`原因而自願花了幾百塊。我認爲,是與父母彼此的相互理解使父母與我相互深愛着對方。那之後,我就深切地體會到了家的寶貴,同時,也瞭解到了孝的重要性。“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訓……”孝是公民的法定義務,也是道德義務。

我曾聽說過一個叫做打虎救父的故事。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着父親去田裏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通過這則故事,我感受到了楊香的孝。“孝不分老少、富貴貧賤,是人人可行可做的。”願我們能牢記這些話。及時把握行孝的機會,切莫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慟,至此追悔已遲。

關於孝的作文4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都曾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也都曾繁盛一時,然而,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前三個文明古國都已然或化爲灰燼,或在泥土中變爲廢墟,只有古老的中國至今依然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爲什麼是我們,爲什麼只有我們?在今天,21世紀的華夏子女以及全世界的專家學者一直在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論自然資源與條件,我們不如古印度;論法律發達程度,我們不如古巴比倫;論商業發展,我們不如古印度……但終究我們還是有一個優勢的,這並不是物質或自然條件的優勢,而是一種民族精神,一種心靈深處的力量,支撐着我們走到了今天。那就是中華民族對孝道的堅守,不管歷經何種風雨,經歷何種滄桑,“孝”作爲一種民族特色,一種文化符號,深深烙印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歷久彌新……

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能歷經5000年不絕肯定是個奇蹟,但我們不相信奇蹟,能走到今天也不是奇蹟,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孝,就是我們的信仰。

孝,究其本質事對過去經驗的尊重與繼承,是對前人精神財富的珍惜,使民族的發展不盲目,有方向。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對生育自己的人有所虧欠,並要贍養;尊敬;順從養育自己的人,這就是漢文化的'公理,也是西方文化所不具備的。中華民族選擇了孝道,而這也爲中華民族帶來了5000年來社會的穩定與傳承。因此,在我們的《詩經》中,也可以看到中華文化的公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在新時期,在21世紀弘揚我們“孝”的傳統美德呢?我認爲最重要的這是內心的尊敬與服從。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爲政》,孝不僅是你贍養着父母,你們家的馬和狗你都養着它們,能說“孝”嗎?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牲口有什麼區別?即“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孟子?萬章上》。所以,孝不僅只是停留在“侍養”更要有內心的“尊重”,要從內心做起,這既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更是對前人經驗的保護,對歷史的肯定。

但,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服從父母,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要相信並服從父母的所說所爲,因爲他們是爲我們好,希望用他們的經驗幫助我們,這些經驗,往往也是經過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的檢驗,是真理。但若他們所說的與現實不相符,也要等父母說完,禮貌的提出不同意見。這既是對“孝”的傳承,也爲“孝”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使其歷久彌新……

關於孝的作文5

我剛剛讀到,“於是一個孩子醒了,她被綁在腳踝上的繩子拉了上來。”我覺得很奇怪。爲什麼要把繩子綁在腳踝上?於是我繼續好奇地讀下去:“那個女孩在李根,她是長春鐵路二國小51班的班長。李根的童年充滿了淚水,他的父親李太雲患有嚴重的肺病,導致一個肺壞死,兩個耳朵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牀不起。媽媽不能安靜地離開家。”我一讀完這一段,就發自內心的大喊:“爲什麼?”爲什麼小李根要像我們的同齡人一樣,承受如此巨大的打擊,肩負起家庭的重擔?仔細想想,李根正是帶着一種生活的勇氣和堅持,過早地咀嚼了生活的苦澀味道。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沒有文字的大書,那麼李根比我們讀這本書要早得多,他咀嚼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嚐到了世界的溫暖和溫暖,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活下去”。這場災難造就了李根堅韌、耐心和執着的性格。他比我們生活中的人好得多。李根溫柔的手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做家務,照顧父親的日常生活,做父親的護士,完成學業,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生。她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同學們,你們能堅持一下嗎?

爸爸的病總是折磨着自己。自從我父親失聰後,他只能用紙和筆作爲交流工具,但晚上我父親經常咳血,需要一根針才能吃藥。爸爸過去常常一點一點地挪到李根的牀上叫醒她,這很不方便。李根想出了一個找到尼龍繩的方法,尼龍繩的一端系在他的腳踝上,另一端系在他父親的牀邊。半夜,爸爸拉繩子時,李根知道了。這樣方便多了。每天晚上,尼龍繩一次又一次地搖晃,李根強迫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起牀,不管天氣是冷還是熱。一次又一次,李根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有時甚至四個小時都不能滿足,而李根從不抱怨。

當我讀到李根“又困又累,幾乎昏迷不醒”時,他手裏的蒲扇從未停下來爲他父親解暑。”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李根孝敬父母的精神確實值得學習。說到這裏,我似乎覺得李根的`名字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像根一樣頑強。”李根爲了擺脫睡意,用刀刺傷了他的腿”。血浸透了褲子,還要多少雙師生的眼睛!

古時候有個吊樑帶頭,現在有刀捅腿。我說錯什麼了嗎?正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李根不屈不撓的精神被創造出來。

這種愛是翻天覆地的。這不是一根普通的繩子,而是一根體現李根心血的“孝繩”!

關於孝的作文6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孩子的責任。這個孝道字寫得好,永遠在上面,永遠在下面。今天看到這個《衆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學會了“孝”。這個人不僅有一顆充滿孝心的心,而且知道如何孝順父母。孝道,分爲很多,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孝敬哥哥的妹妹等。

黃鳳,一個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不幸從樓上摔下來,癱瘓了。就這樣,在她只有六歲的時候,她承擔了家裏所有的家務。因爲想擺脫父親的病魔,她讓焊工焊接了一副擔架,把父親放在擔架上,打算推他去上海就醫。一路上,許多好人來幫助他們的父女。她到了上海,一切都有了回報,一個院長看到他們這麼窮,就把他們的醫藥費都省了。最後,黃鳳的父親漸漸好了,但這都是因爲黃鳳的愛!你猜怎麼着她推着父親去了上海十年。

趙文龍,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不幸的是,他的父母離婚了,他的母親患有尿毒症,所以他不得不開始爲他的母親做飯。因爲家裏窮,趙文龍每天帶一個小包去學校,並在附近的垃圾桶裏找到一些塑料瓶來換錢。趙文龍每天買的塑料瓶是他自己的伙食費。他是一個非常愛吃西瓜的小男孩,因爲每當他吃西瓜的時候,他媽媽都會忍不住過來吃。爲了媽媽的.健康,他從來不在媽媽面前提西瓜這個詞。

高中的大姐姐陸玉婷,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媽媽也有尿毒症。爲了更好的照顧母親,陸玉婷給校長寫了一本一千多字的退學書。她媽媽以前是跑票的,所以身體不好,所以跑票的任務就交給了陸玉婷。每天鈴聲一響,忙碌的身影就出發了。她準備了一輛自行車,背上揹着一個小書包,開始到處跑。因爲要會考,陸玉婷每天都會帶一本書,剩下的時間都用來看書。每天回來都給媽媽按摩捶腿。

這三個人給我的印象最深。當然還有很多,比如一對相親相愛的深情兄妹。妹妹從頭看到尾,說:“我要領導哥哥一輩子!”擁有母親繡的“旭日東昇”嫁妝的許勤業,最後只能找到母親的愛。樂觀開朗的邵帥爲了母親的生命不惜一切代價捐獻骨髓。

看着這些數字,我覺得這些人比我大不了多少,甚至比我還年輕。你說他們的精神多麼可貴!

但是我們呢?沒有一點對父母的考慮,父母再怎麼做,也拿不回什麼。我們應該還是父母手裏的寶貝!如果父母做錯了什麼,我們應該責備他們。即使他們不買東西,也不能抱怨。

我現在開始爲媽媽做一些家務,但我相信如果我這樣做,也許我就無法從媽媽那裏得到愛。

關於孝的作文7

“孝,人之常情也。”——題記

孝,就是孝順,就是孝敬。很多人爲之感動,很多人因它動容。孝,能體現在很多地方,或大或小,都能體現出來“孝”。孝,不僅是給父母買大房子、買豪車,還是給父母倒一杯茶水;不僅是帶父母環遊世界,也是現在好好學習,將來給父母爭氣。孝,如此簡單,但卻偏偏有人違背這一人之常情。

上週日,我跟隨父母回老家參加一場葬禮。葬禮的內容極其繁瑣,以至於我們下午三點才吃上中午飯。後來,我從我媽口中,得知了這場葬禮背後的一段悽慘的故事。

許多年前,一個家庭中的男人(也就是此次葬禮被下葬、骨灰盒被放在棺材裏的男方)到哈爾濱當兵。後來,也不知怎麼回事,他就在哈爾濱安了家,娶了新的妻子,有了新的孩子,構成了一個新的家庭。他原先的妻子得知此事後,一氣之下,拋下自己的孩子,遠赴山東,嫁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也構成了一個新的家庭。

他們倆原先的兒子,從小就在沒爹沒孃的悲慘的氛圍中長大。可想而知,他的童年是何其悲慘。

可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童年生活極其悲慘的人,卻有着非常大的孝心。

他長大後,很懷念自己的父母,雖然他們都拋棄了他,去了其他地方。他有一個想法,要把父母帶回家。沒想到,這個想法實現起來很艱難。

他先是遠赴山東。那時候,他的媽媽已經壽終正寢。他雖然失望,還是盡心盡力的'給那個家庭的孩子說,請求他們把他已經逝去的母親還給他,並給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悲慘故事。那家人聽後很感動,便把他母親的遺體還給了他。

他把母親葬在了地裏。

他仍不滿足,又花費了很大力氣遠赴哈爾濱,打算用同樣的方法帶回他已逝去的父親。哪知,這家人心腸惡毒,不僅不給他,還向他要錢。沒辦法,他給了那家人每人一萬,才“買”回了自己的父親。

他把父親的遺體化成骨灰,帶回了濮陽。

他把之前已經葬進地裏的母親重新挖出,和他父親的骨灰一起,再次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也就是我參加的這次葬禮。

他,六十多了。一個快七十的人,同時有着許多良好的品質:孝心、決心、恆心、耐心、寬容心……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讓他夢想成真。相反,我們再來對比一下他父親家的孩子——他給了他們每人一萬,就將父親的骨灰帶走了。我爸說,他們就是把自己的親生父親給賣了。如此之不孝,跟那位孝子真是天壤之別。

一件事,同時看出了孝與不孝,看出了人世間的善與惡、真與假、美與醜,讓我們永遠牢記這位孝子的悽慘往事,學習他身上的這些優秀品質。

讓孝,永存!

“孝,不分大小。”——後記

關於孝的作文8

《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篆體孝字:“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人們都說中國人是最懂孝敬的民族。從孝感動天的帝王舜,到親嘗湯藥的漢文帝劉恆。無論是皇室家族還是貧民百姓,都不乏孝順之子。從古代到現代,從公元前到二十一世紀,我們這個民族都傳承着孝的美德。百善孝爲先也一直作爲傳統美德被人們讚譽。

如今,當人們再次提起孝時,會想起你對父母所做的一切嗎?會想到最美孝心少年們爲父母做出的事情嗎?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愛你卻不求回報,唯一爲你付出卻從不說後悔的人。誰沒有父母?誰沒有老去的那一天?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一個人的修養與品德從孝開始。

郯子的父母年老體衰,得了眼疾,需要飲用鹿乳才能進行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羣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爲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每個人的家不同,對孝的理解不同,所做出的行動不同。或許在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孝就是讓家裏的每一個人開心;而在一個殘缺的家庭裏,孝便是讓年幼的孩子承擔起不該他們這個年齡所承擔的事務。

或許,孝是自願,亦是被迫。

最美孝心少年黃鳳,一個板車女孩,由於一次意外的摔傷,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6歲的安徽女孩黃鳳獨自撐起一個家,10年如一日照顧着癱瘓的爸爸和年邁的奶奶。她樂觀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家庭的分割沒有使她退縮,即使沒有了媽媽的幫助,她也能在課間回來給躺在板車上的爸爸翻身。黃風做飯和餵飯的時候喜歡哼唱流行歌曲,爸爸就這樣默默地聽着來自女兒的歌聲,縱使自己躺在病牀上,也不讓女兒傷心。黃鳳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爸爸能夠慢慢好起來。“不管多難,我都要好好讀書,以後還要帶着爸爸讀高中,讀大學,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

孝不是讓你在網絡上轉載一篇說說表達自己,那樣只不過是填補了自己對父母關心的缺失,更不用說,面對自己越來越老的父親母親,網絡離他們越來越遠,而你在網上表達的孝意,何時能夠傳達到他們耳中。這樣一種虛擬的孝心,對他們來說更是虛無縹緲。

所以,趁着你還年輕,你還擁有他們,將你的孝展現。人只有有了孝心,纔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從點點滴滴開始,從現在開始!

關於孝的作文9

三皇五帝時代舜孝感天地的故事,傳至今日,四千多年的時光流過。然而,孝,依然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我想,這是因爲孝是一種傳承。《大學》有言“上老老而民興孝”。孝,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老老”的身體力行之中薪火相傳。

大至國家,孝道被大肆推崇弘揚,縱然時代更替,孝是統治者治國理政永恆的主題之一;小至家庭,父母做榜樣,兒女是學徒,在潛移默化中將孝代代相傳。

孝,是責任在肩。最先讓我體會到這一點的,便是母親。那年姥爺因車禍而身患重病,母親與姐妹幾人輪流值班,悉心照顧姥爺。哪怕工作再忙再累,母親也會精心準備,爲姥爺做平日愛吃的飯菜。然後,頂着烈日擠着公交一路顛簸來到醫院。在那裏,母親打開香噴噴的飯盒,耐心地將飯菜一口口地喂入姥爺嘴中;而後,用熱毛巾極輕極細緻地擦那張因爲子女勞苦奔波而被歲月刻刀無情刻畫的面龐;接着,用蘸着溫水的棉籤,一遍遍地將姥爺那如久旱土地般的嘴脣溼潤……一件又一件,母親都做得細緻入微,令人動容。在一旁默然觀看的我,雖然年幼,卻也品得出母親那一片孝心。母親的呵護備至,讓我意識到,孝除了有它潤物無聲的一面外,還有其沉甸甸的一面。這一面,便叫做責任。這是一份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責任。因此,它雖壓在肩上,但仍能讓人感到欣慰與幸福。母親的一舉一動都被我看在眼裏,刻在心中。它時刻叮囑我,倘有一天父母臥病在牀,定要推開一切冗雜之事奔赴家中,坐在他們的牀邊,握住他們的.手,就像他們曾對他們的父母做的那樣。

孝,是一如既往。打我記事起,父母便每週末都要回爺爺或姥姥家去看望他們,爲他們做一頓飯,捶一捶背,陪他們說說笑笑,給這位相伴自己幾十年的老人帶去歡樂,替他解一解閒悶。我也漸漸地從這一週一次的拜訪中,瞭解到老人們獨自在家的孤悶及他們對兒女陪伴的渴望。電視上有太多的公益廣告呼籲人們常回家看看,然而能像父母這樣一如既往的又有幾人呢?許多人一時熱血來潮,帶着禮品便回家看望老人,但卻好景不長;更有太多的人因爲忙碌的工作而忽視了年邁的父母,最後只得在墳前痛哭“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徒然後悔,不如好生珍惜。我相信自己長大後,定然會效仿父母,一如既往,每週一訪。

孝,是一種傳承。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兒女從父輩那裏,一點一點地體味孝,潛移默化中學會孝。孝也就這樣以言傳身教的方式不斷地傳承,歷久彌新。

關於孝的作文10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也反映中華民族極爲重視孝的觀念。

孝,善事父母者;古人在這一方面給我們極大的引領作用,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很擔心,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所以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卻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來供養母親。”於是他們忍痛決定賣掉兒子。但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的地方忽然發現一罈黃金,上面寫着“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之後,回家孝敬母親,並且養活自己的孩子。

郭巨充分的體現對父母盡孝的心,爲我們做出引領。

可能有些人說現在時代不同,我們無法做到這種事情,法律也不允許。但盡孝一定要做偉大的事情嗎?不!有可能我們作過的一件小事甚至於我們懂不記得的一件事,在父母長輩眼裏都可能使他們的心泛起滔天大浪,因爲我們是他們的晚輩我們的.一點點舉動他們都記在心裏。

有一天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的十分悲傷。孔子說:“快,快,前面有賢人。”走近一看是皋魚。身披粗布抱着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爲什麼哭得如此悲傷?”

皋魚回答說:“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這是過失之一;自視清高,不願爲君主效力,沒有成就,這是過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聯繫,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過去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後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吧。”說完就辭世。

孔子對弟子們說:“大家要引以爲戒,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有許多弟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時光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然逝去,當我們在慢慢長大的時候,父母長輩們也在慢慢的衰老,不要讓我們想起孝敬長輩時,長輩們已然逝去。所以盡孝要乘早。不要發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

孝是前輩古人們留給我們的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的信念。孝,梯,忠,義,禮,儀,廉,恥。孝當先。古人誠不我欺也。

關於孝的作文11

百行孝爲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說。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溫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天的山裏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一定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爲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爸爸媽媽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朋友們想一想是誰用虯勁的手臂,爲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是誰贈我們傲翔的雙翅搏擊長空。我們始終飛不出那一雙牽掛的眼神。回想一下吧,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們沉睡的心靈,你們是否聽到筋絡退化的聲音,是否聽到皺紋肆意綻放的聲音,是否聽到黑髮脫落的哀怨。這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偉大的爸爸媽媽。當我們漸漸長大,已不再需要爸爸媽媽的扶攙。怎可忘記,爸爸媽媽曾因爲給我們撐起一片天,背影已變的衰老,憔悴已佈滿的雙眼。

因爲孝我們纔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爲孝纔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爸爸媽媽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作爲21世紀的青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爸爸媽媽爲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爸爸媽媽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爸爸媽媽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爸爸媽媽,無愧於天地。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築永恆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恆的奇蹟。

關於孝的作文12

孝,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它代表着一種修養與品性,它是中國式的感恩,延續千年。孝是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直到今天,我們依舊能從古籍的字裏行間品味出孝的強大魅力以及它給予我們深深的感動。

爲什麼孝的精神可以延續千年而依舊新鮮?那便要從孝的含義說起:孝是指晚輩對長輩的尊敬與愛護,這是一種愛的傳承。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孟子的母親正是偉大的中國父母的代表,而這個故事也承載着父母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付出的極大努力。孝是親情的重要部分,它基於血緣,卻沒有終點。李密在《陳情表》中真摯陳述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是一種感恩,這並非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不是禮尚往來,而是出於一種發自內心的觸動與感念——我想,這就是雖然相隔千年的時間與空間,孝的精神依舊能夠打動我們的原因。

想要做到孝,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做法爲標準呢?孟佩傑可以是典範,李密也可以作爲參考。其實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會給出不同的見解。依我之愚見,當今時代提倡孝道應當將傳統精神與時代特徵相結合,這樣的孝道纔會有現實意義與發展價值。

從孝的本意出發,我們首先應該做到尊敬、愛護長輩。他們爲生養我們付出巨大的物質代價,但最重要的是,愛的付出是無法衡量的,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都伴隨着他們的心力交瘁。待到他們年老了,我們長大了,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來重溫當初的溫暖與甜蜜。尊敬與關愛,是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基礎的孝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這是如此神奇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孝敬長輩,更要做好自己——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成爲一個可以走到哪裏把正能量帶到哪裏的溫暖的人。當長輩的腳步被歲月放緩,這種生命的活力方能使他們感到寬慰與驕傲。

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我們既不能將他們的關懷視爲無限制的愛,也不能憑臆斷敵視他們的教導。在與長輩相處時,我們不應該過於拘束與畏懼,要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但同時也不能太激進,要理性獨立地思考問題,積極與長輩溝通交流。新的時代要求我們成爲視野開闊、胸懷廣大並擁有獨立思考能力與處事能力的人,這樣的孝道也是時代所要求的。在對待長輩的態度上,我們不能時時迷信長輩的話,但也不能不聽教誨、拒絕人生經驗的傳授;我們要敢於爲自己做決定、爲自己負責任,同時也要及時使長輩知道我們的發展狀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傳誦千年的箴言,無數次地叩動沉睡的心靈。孝,是經不起追悔莫及的感恩,行孝道,於足下始!

關於孝的作文13

從小到大就聽大人們說“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這文明的社會裏,我們習慣了被父母寵愛,卻忽視了我們應該孝敬父母。

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從五六歲的時候開始的,然而那些之前的事情我們卻毫無記憶。當我慢慢長大,漸漸到了叛逆期,開始和父母作對,不聽父母的話等等。有一天,當我又和父母爭吵過後,奶奶語重心長的帶我到一邊對我說:“你的父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爲了你好,而你卻經常跟他們作對。”然而我卻沒什麼表情,奶奶看到這就對我說:“算了,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你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發了高燒,那個時候已經是凌晨的時候了,你爸摸了摸你的頭髮現你發燒了,就趕緊把你送到醫院。趕到醫院的時候醫生對你爸說要是再晚一會這孩子就不行了。但是幸好最後把你救回來了,那幾天你爸媽幾乎都沒閤眼,一直在一旁守護着你。”聽過這個之後我心裏感覺酸酸的,雖然這個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但卻體現了父母對我無私的愛。再想想之前與父母的爭吵,真覺得我自己做錯了,眼淚不禁就留了下來。這麼多年,父母一直給予我們關愛,這種愛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父母親爲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是我們的啓蒙老師;他們是我們的避風巷;他們是我們遮風避雨的大翅膀。

現在想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爲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麪,都會慰藉父母曾爲我們百般焦慮的心。

我們應該行動了,孝心無價。因爲人是很容易衰老的,也是很容易慢慢記性不靈,行爲遲緩,需要照顧的。理所當然的,我們這顆樹苗長大了,也要懂得爲父母這顆漸漸老去的樹遮風擋雨。風霜的欺壓,夏雷與冬雪,這棵老樹,有了我們的保護與照顧,有了我們的回報和感恩。應該得到了些許的安慰。快樂。要懂得,我們的生命由父母中來,自然也要守護他們的生命。

就讓我們把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的作文1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爲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爲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裏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着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爲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繮繩,將繮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着,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着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爲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爲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的作文15

我家旁邊住着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我和她是好鄰居好朋友。她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長長的黑髮,細腿,高個子,一張瓜子臉和迷人的微笑。她被每個人愛着,花開了。她的學習很好。她是東山國小的班長兼隊長。她的作品在許多比賽中獲獎。她多才多藝,學了很多東西,比如:拉丁舞,唱歌,畫畫,說話,寫作.她家很窮,住的房子也很窮,沒有傢俱,只有幾個破碗,一張小桌子,兩張小木牀。但是,她說:“我的家很溫暖,我的家很漂亮,足夠我們一家四口住在這裏。”她說的話讓我很苦惱。

週日早上六點,我路過她家,看到她在打掃衛生,把屋子收拾的乾乾淨淨。“孫女,過來給我穿衣服。”突然,一個微弱的聲音傳入她的耳朵,她聽到了。她立即放下工作,給老人穿好衣服。我悄悄地走進他們的房子,看見一個老婦人躺在上面,一動不動。她在給老太太穿衣服,我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說:“我來幫你。”我嚇了她一跳,她卻說:“不用。”她拿起另一隻袖子,給祖母穿上。

我看着她一步一步給她奶奶穿衣服。分發完衣服後,她幫她躺下。她在耳邊小聲說了幾句話,悄悄把我叫了出來。我問她:“這個老太婆怎麼了?她爲什麼不動?”她有點難過,說:“奶奶癱瘓了。八歲生日那天,爸爸帶着媽媽、奶奶、哥哥、姐姐和我去了遊樂園。在去遊樂園的路上,突然,一輛大卡車飛馳而過。我媽把我扔在懷裏,我奶奶抱着我姐,我哥蹲在地上。醒來的時候,車禍把爸爸媽媽帶走了,把奶奶變成了癱瘓的人,把弟弟變成了神志不清的人。”我聽着,眼淚忍不住往下掉。我哭着問:“你上學的時候誰來照顧他們?”她含着淚說:“我妹妹現在大學畢業了。我上學的'時候她照顧我。週六週日,她出去打工掙錢。“我其實有很多問題要問她,但是我不忍心傷害她。在這個安靜的房子裏,我們默默流淚。每次出門,只要看到有老人需要什麼幫助,不管她做什麼,都會去做。有一次,我和她去超市買東西。我們過斑馬線的時候,她看到一個老人站在斑馬線上,不敢動,還看到一個孕婦拿着她的東西走不動。她對我說:“我會幫助老人,送他回家。你幫孕婦送她回家。然後在公園見面。”說完,立即趕到老人身邊,把他安全送回家,併爲老人煮了飯。而我,把孕婦送回家後,受到了大人的表揚。尊老是人最重要的美德,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我要追求成爲一個有孝心有美德的漂亮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