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中秋節作文

作文 閱讀(6.1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中秋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秋節作文

關於中秋節作文1

今天,20xx年9月14日,是20xx年的中秋節。

今天姑媽、姑伯、昊子表哥都要來我們家吃飯。俗話說,中秋節時的月亮是圓的,表示一家人團圓,還真不耐。平時,要麼昊子哥哥到外地上大學不能回來;要麼就是姑伯要談生意,沒有時間來;再就是爸爸要去襄樊工作也不能來。現在,一家人終於能團聚在一起了。

今天菜的類容真豐富:有雞湯、紅燒肉、還有油燜大蝦,好吃極了。我先吃了一塊紅燒肉,好吃極了!又吃了一口油燜大蝦,更是好吃,簡直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餚。

一家人吃完了飯,都坐在沙發上看“中秋晚會”,主題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演的節目很精彩,裏面還表演了許多幽默的小品,逗得我們哈哈直笑。

突然,我想了一個問題,邊問媽媽:“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呀?”

媽媽笑着說:“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爲農曆即陰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哦,原來是這樣,”我說。

後來,我們又吃了宵夜——月餅。月餅有很多不同的餡,有:蛋黃餡、蓮蓉餡、豆沙餡……因爲豆沙和蓮蓉餡太膩了,於是,奶奶泡了一壺鐵觀音。以前中秋晚會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吃月餅,喝熱茶,越吃越熱。

我吃着月餅,望着天空,只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不禁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那首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吃完月餅後,姑媽、姑伯……向我們告別走了。

這真是一次愉快的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作文2

那晚,從繁忙的作業中脫身出來,已是9點多光景。這時,萬籟俱寂,一切都是靜靜的。我只身來到陽臺,去欣賞一番月色。夜晚,是那樣的悄然無聲。環顧四周,萬家燈火都已熄滅,只有星星點點的幾盞燈還亮着,想必他們與我一樣,或是在寫作業,或也是在欣賞月色吧!月光照射在窗子的柵欄之上,在地上形成了一道道的光斑。置身其中,夾帶着朦朧的月色,彷彿被罩上了一隻籠子。感受着月色的迷濛,呼吸着溫馨的氣息。

隨後,我慢慢閉上了雙眼,任皎潔的月光洗走我的疲勞。突然,一個人的身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之中。他在一個空曠的庭院裏漫步旁邊有着他知心的友人,他們聊聊說說,時而一聲大笑,時而又默默不語,似乎共同感受着月光的輕撫,又似在用心靈交談。

想到這兒,我不禁又聯想到蘇軾的境遇。

那時,蘇軾被貶到黃州,並做了一個有職無權的官,仕途可說是一波三折,但他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了熱情,而是任以閒雅之心與友人一起賞月,呵,多麼好的閒情逸致啊!

漸漸地,睡意涌上心頭,我轉身回房,心裏想着:有一種安閒自適、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是多麼重要啊!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遠在外地的人會趁着中秋節假期回到家和家人團聚。

俗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它撕裂了整片夜空,光芒尖利的穿過一朵朵的白雲,照耀在大地的每一處,天空不再黑暗,中秋節的夜是那麼的亮麗。我擡頭仔細瞧着,一輪無暇的明月在點點閃爍的夜空。此時,我由不得想起李白的一首詩:“小明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向青雲端。”這時,媽媽昨天剛買來的“沖天炮”拿了出來,我拿着打火機,把“導火線”點着了。

“砰、砰、砰”隨着美麗的煙花也升了空中,像流星一樣美極了。

奶奶拿出來一張圓桌,桌子上擺的.東西都是我愛吃的。有紅彤彤的大蘋果,黃澄澄的香蕉,紫得發亮的葡萄,圓圓的月餅。我們坐在香氣撲鼻的餐桌上賞月。月亮帶着一層淡黃色的光暈,掛在深藍色的夜空中。我靠着奶奶身邊,聽奶奶講那些美麗的傳說。

啊,這個中秋節真令人難忘!也祝你們中秋節快樂,哈哈!

關於中秋節作文3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日復一日,彎彎的月牙慢慢的變成了皎潔的白玉盤。每年這一天,都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今年,我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早晨,我早早地去了姥姥家,姥姥正忙着做月餅呢。我心裏饞得不行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時鐘,兩根針就像在賽跑一樣,你追我趕。一晃,中午到了,我們一家九口人都到齊了,這時從廚房飄來陣陣濃濃的香味,我連忙走了過去,哇!可真豐盛啊!有糖醋排骨、燒雞公、還有我最愛吃的蕃茄炒雞蛋……看的人口水直流,席間一家人無話不說,其樂融融,每個人的心裏都充滿了美滿幸福,我的心裏甜滋滋的。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漸漸地,太陽從西邊落下來了,我最盼望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月亮從遠方緩緩升起。我吃完晚飯,就來到了一片草地上。黑夜,草地是如此安靜、祥和。剛開始的時候,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遲遲不敢露出它的身影。終於,月亮從遠方的高山上徐徐升起,它穿過一縷縷青絲似的雲朵,不一會兒,就掛在了墨藍色的天空。遠處,小河、大山都渡上了一層銀邊,湖裏的湖水浮動着月亮的'光華;近處,一座座房子摩肩接踵地排列着,它們若隱若現。哦,月亮,你終於來了!月亮就好象天上的大人,一出現就把調皮的星星孩子給鎮壓住了,羣星之上,月亮端坐着,還真像“衆星捧月”呢!月亮上,幾個黑影正在動,我知道,一定是吳剛又出來砍桂花樹了,我彷彿聽到了“咔嚓、咔嚓聲……”

蘇軾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王建說:“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李白說:“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在衆多文人墨客的筆墨中,他們都以月亮來抒發思親之情,說到這,我不由得想到了去年中秋節時哥哥陪我一起賞過月,可是今年哥哥卻沒有回來,我看着月亮,彷彿看到了哥哥圓圓的臉龐,心裏無比思念着他。

漸漸地,漸漸地,月亮被黑暗的天幕吞噬了,四周安靜下來了,風輕輕地拂過我的身體,一絲睡意也爬上了心頭,我們都要散去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就這樣過去了。

關於中秋節作文4

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間就到了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中秋節就要到了,現在過中秋節的習俗主要是和家人一起吃月餅,但我突發奇想,很想知道爸爸媽媽小時候是怎樣過中秋節的,是不是和我們這般簡單。

媽媽說,搭寶塔是她關於小時候過中秋最美的記憶。中秋節那天,村裏的孩子王會帶着全村的小朋友滿村子找瓦片和磚頭,然後在一個空曠的可以看見月亮升起的地方,搭成寶塔,再找來煤油,點上火,等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圍着寶塔拜月亮,唱着童謠,分享着彼此的勞動快樂。搖曳的燈火與皎白的月光遙輝映,格外美麗。我聽完之後,彷彿也置身其境,正和大夥一起唱呀跳呀。

另一個兒時的記憶就是拿着月餅聽他們的爺爺奶奶講故事。雖然現在電腦也能播放故事,但我更喜歡聽爸爸媽媽講他們覺得最有趣的故事,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和《吳剛伐桂》。如果我能進入故事裏,我肯定會幫玉兔搗藥,阻止吳剛砍伐那棵美麗的桂花樹的,因爲愛護植物,人人有責。

比月餅是爸爸媽媽小時候最有趣的一個活動,聽爸爸說,那時的月餅做工粗糙,只有兩種,一種是有餡的月餅,一種無餡的發餅,外面都裹着芝麻。都特別美味,不過吃起來可要小心了,稍不注意,就會被裏面的冰糖粒嗑着牙。聽說大的發餅有我們家煎牛排的`平底鍋那麼大,擁有它的小朋友會興奮地滿村子跑,把小夥伴們的月餅都比下去。雖然爸爸說餡裏的冰糖可能會嗑着牙,但我真的想有一個大大的月餅,然後再狠狠地咬上幾口,味道肯定很好。

現在的中秋節,月餅更精緻了,吃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看電腦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了,出門活動的人越來越少了。真希望能有一個和爸爸媽媽兒時一樣快樂的中秋節!真期待能品嚐到爸爸媽媽兒時中秋節那麼美好的味道呀!

老師點評:看完這篇習作,我也好像回到了純真快樂的童年。作者通過對爸爸媽媽小時候怎樣過中秋節的瞭解和現代生活的對比,表達了對真實自然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的心聲,道出了現實社會中人們普遍對傳統節日迴歸自然親情的期盼。

關於中秋節作文5

盼望着,盼望着,國慶長假來了,中秋節也快到了,一切都是歡天喜地的樣子,在祖國媽媽68歲生日之際,大江晚報舉辦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小記者做月餅活動在綠地繽紛城拉開了帷幕。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開始之前,兩位和祖國媽媽同一天生日的小記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中秋節的來歷以及和中秋有關的神話故事,接着,報社的舒老師宣佈活動正式開始,烘焙老師先爲講解了做月餅的流程:第一步,取出餅皮,在手裏搓成圓球,並把壓扁;第二步,把餡料包到餅皮中間並搓圓;第三步,把搓好的餡料和餅皮放進模具中壓花成型;最後進爐烘烤,這樣一個香噴噴的月餅就做好了。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上陣。

老師給我們每個小記者分別發了4個餅皮和4個餡料,拿到材料,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我小心翼翼的按照步驟,拆開一份餅皮和餡料,我先把餅皮放在手中心搓圓、壓扁,心想:“這也沒什麼難的嗎。”就在我得意之時,困難出現了,當我把餡料放在餅皮中間包裹時,餅皮破了,怎麼也不能把大大的`餡兒全部包住,這可怎麼辦呢,我想起媽媽曾經教我的包餃子的方法,我重新把餅皮搓圓,壓扁,這次我動作輕而慢,儘量做到既把餅皮壓成稍大的圓形,而且還不會破,吸取上次的經驗,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把餅皮揭起來,開始包餡料,包着包着,我發現皮小了,上面沒包到,下面確全是皺褶,這可怎麼辦呀?突然,我腦子裏靈光一閃,有了,我可以把皮厚的地方慢慢推到沒有皮的地方呀,我說幹就幹,果然效果不錯。

行動派的我一下子就包好了4個,接下來就是放進磨具壓花成型了,我把磨具倒過來,小心的把包好的餡料和餅皮放進模具,然後把磨具豎直放在桌子上,慢慢往下壓,一邊壓一邊看,感覺差不多時我鬆開手柄,把磨具拿起來,再輕輕往下壓動手柄,一個漂亮的小月餅就完成了。

做好的月餅被陸續放進了烘烤箱,我着急的在烤箱前等待着,大約十分鐘過後,熱氣騰騰的月餅出爐了,看着香噴噴的月餅,我的心裏滿是成就感。

巧手做月餅,歡樂迎中秋,這次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與月餅真正的親密接觸,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培養了我們動手能力,大家紛紛表示要把自己親手做的月餅送給長輩、老師或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勞動的快樂。

關於中秋節作文6

1. 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藉助爸爸的口,給我們介紹了的由來,以及作者的決心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文章語言通順流暢,如果能把聽了爸爸介紹之後的心理活動,好好描寫一番,會更好。  和許多歌頌讚揚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作者認爲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犧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獨特,構思新穎,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論述語言有理有據,富有文采。  小作者走出課堂關注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寫出自己在傳統節日中的感想。其語言清新活潑流暢,包糉子動作和人物對話的描寫更是富有童趣。讀罷全文,一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2. 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緻,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3. 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4. 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爲主題量身定製。

5. 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6. 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7. 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於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8. 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9. 想像奇妙,既源於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於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10. 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佈局的能力。

11. 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着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12. 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爲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3. 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14. 內容 前後內容關聯不夠緊密,部分內容過於孤立,與文章主體聯繫不夠密切。

15. 敘述簡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結構,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特徵。

16. 詳略安排不當,主次不夠分明。

17. 內容多爲線條式勾勒,缺乏點式的細描。

18. 與時代氣息不符,內容過於陳舊老化。

19. 主題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20. 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瞭然。

關於中秋節作文7

公園的草坪上早早就滿是賞月的人羣。有的提着小燈籠在草坪上穿梭;有的席地而坐,把小燈籠掛在頭上的樹枝上;有的在水塘邊點上蠟燭,燭光映到水裏化成一道道晃動的光影;有的在一塊柚皮上或紙船上點上蠟燭,把它放入水中,燭光飄在水面上,像是有了靈性。更有創意的是,有兩個人用幾十只小燈籠圍成一個圈,兩人浪漫地相依在一起,坐在小燈籠圍成的圈中間。此情此景,與其說是在賞月,倒不如說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人們在賞一種心情……

今年中秋的月亮特別亮,夜空中並未見有絲毫的雲朵,所以今年中秋賞月的人也特別多。

公園的草坪上早早就滿是賞月的人羣。有的提着小燈籠在草坪上穿梭;有的席地而坐,把小燈籠掛在頭上的樹枝上;有的在水塘邊點上蠟燭,燭光映到水裏化成一道道晃動的光影;有的在一塊柚皮上或紙船上點上蠟燭,把它放入水中,燭光飄在水面上,像是有了靈性。更有創意的是,有兩個人用幾十只小燈籠圍成一個圈,兩人浪漫地相依在一起,坐在小燈籠圍成的圈中間。此情此景,與其說是在賞月,倒不如說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人們在賞一種心情。

我的心情也多是在公園裏的景緻,目光也像流動的.小燈籠一樣,在公園內四處溜達。妻子知道我出門常有這個“壞習慣”,並不太理會,顧自逗着兒子玩。我真正認真地賞月是因爲身邊兩個人的爭論引發的。有一個人說今晚的月亮特別圓,另一個人說今晚的月亮不是最圓,明晚的月亮才最圓,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本是很普通的一句話,兩個人卻爭得不可開交。我認真望着月亮,因爲戴着眼鏡,看起來好像月亮底部還多了一塊,並不覺得月圓。取下眼鏡,因爲看得不太真切,月亮變得有點模糊,也感覺不到月圓。我無法印證他們兩人誰對誰錯。

一個人說月亮的左下側弧線不夠圓。我再仔細觀察,像是有他說的這種現象。另一個人說因爲月亮本身的亮度不一樣,看起來不圓只是一種錯覺。我再仔細觀察,又覺得他說的也有點道理。第一次這麼認真地賞月,卻沒有把月亮看個真切。他們兩個人還在爭論,旁邊一位老人忍不住插話了:“其實十五的月亮圓不圓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月亮圓不圓就在心裏,心裏想它圓,它就圓,心裏想它不圓,它就不圓。就像人,想圓的時候,有一千個理由可以圓,不想圓的時候,有一萬個理由可以不圓。”老人的話讓他們停止了爭論

關於中秋節作文8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電視機中,一位女歌手正站在舞臺中央高歌着,慶祝中秋。月圓高掛,大街小巷都瀰漫着如同姑娘玲瓏笑聲般的骰子聲。

我靜靜地坐在窗邊,等待着與家人齊聚一堂,舉行心中期盼已久的博餅活動。在我心中,博餅活動早已拉開帷幕。隨着大伯的喊聲,家人們也都來到客廳,偌大的客廳一時充滿着親情。幾年不見的弟弟妹妹竄個不少;視力一向好的哥哥也不知何時戴上了眼鏡;就連在心中一直是年輕漂亮的嬸嬸,她的臉上也出現了皺紋。隨着時光的變遷,身邊的人就連自已也會變,但不變的是我們的內心,不變的是親人齊聚一堂時的精彩。

“叮噹”一聲,隨着碗中骰子的停下,伴着全場人的目光,奶奶一馬當先地博了個四進,大家都拍手叫好,接下來是大伯,只見他雙手互攏,將骰子緊緊攏住,搖了搖雙手,眉頭緊鎖,忽然雙手一鬆,當骰子落入碗中時,大喊“狀元!”可骰子偏偏不聽話,“唉!一秀都沒有!”大伯發出殺豬般的哀嚎,令在場所有人都捧腹大笑,就連平時嚴肅木訥的爸爸也被逗得哈哈大笑,一輪又一輪,桌上的禮品也越來越少,博餅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此時,大家的表情也是“各有千秋”:妹妹瞪大着雙眼,直盯着骰子,好像要將骰子吞入肚中似的;弟弟因不走運,吵着要看電視——一臉的無知天真;伯伯的雙眉緊皺,兩眉如同冤家死死相撞,誰也不讓誰,實在有點好笑;爸爸則是如同智者靜觀大局……大家都覺浸在精彩的博餅活動中,最後一聲“叮噹”,博餅結束。這次博餅的.收穫實在不多,但那些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記憶卻久久縈繞於腦海。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老舊的錄音機中又傳來《水調歌頭》。中秋之夜,與親人團聚,一塊月餅,一杯清茶,一次丟骰,這就是整個中秋的歡樂,精彩。

人的一生總要留下一些讓人熱淚盈眶的日子,一些讓人溫暖,懷念的記憶會一直陪伴着我們成長。家人永遠是最愛我們的,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充實、精彩的。

秋,褪去春的華美,遠去夏的蟲鳴,蕭瑟而樸實無華。秋之月夜,骰子聲遍佈大街小巷,今夜,我在心中默唸:“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於中秋節作文9

中秋聚會節,親人齊歡聚。兒女回探望,雙親心中喜。美味佳餚備,舉杯慶佳節。宴散皆歸去,父母忙辛勞。心中多慨嘆,提筆留記載。願與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說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每個孩子過生日似乎理所應當他們就是主角,他們就就應幸福的渡過、快樂的享用,如今看來不光是孩子過生日勞累的是父母。其實,依據中國傳統,過節就是聚會日,孩子都會回到父母身邊,一家人熱繁華鬧。

一聽說孩子要回來了,父母心中那叫一個樂。他們會早早地做預備,想想這個愛吃啥,那個好哪口,一切都盡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話來講,他們任務忙,一年纔回來幾次呀,回來一次就儘量讓他們吃得飽,喝得好。他們的`心思全讓孩子佔據着,做的飯也不論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動,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這些他們從不會刻意去想,哪怕是一個閃念也不曾有過。

從清早起來就末尾忙碌預備,手不停,腳不歇,眼還不時地盯着門口,等候着兒女突然就出如今自己眼前喊一聲“爸”,喊一聲“媽”,這會讓他們等候的心更踏實,更滿足。爲讓孩子好好回家享用,他們是數了又數,算了又算,總期望把兒女想吃的愛吃的都搬上桌,這樣他們預備時就似乎滿漢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擺得滿滿的,盛不下的鍋臺邊,廚櫃上也擠擠,再不行就撂着放。從這大樣小樣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長時刻,費了多少心思,他們有多等候這樣的聚會,這似乎也在通知我們自己有多長時刻沒回家探望父母了。假定一樣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那這滿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最後飯菜好了,大家圍坐一圏,邊快樂地吃着,邊開心腸聊着,氣氛十分溫馨。一頓飯父母只顧得看我們了,看我們放下筷子,他們就給我們夾菜,不讓夾還不行,爲依從父母我們吃飽了也要硬往肚裏咽,由於看我們吃他們就會很滿足;聽我們聊得歡樂,雖然他們有時會聽不懂也插不上話,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當聽衆,但只需我們快樂他們怎樣都無所謂。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永遠無怨無悔地爲兒女們付出,永遠無私無畏地爲兒女們貢獻。

關於中秋節作文10

1960年,我在離家20多里路的城鎮上讀九年級。中秋節前幾天學校放了“秋假”,那天下午,我一個人挎着個布袋子“吐踏、吐踏”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剛走出城北關不遠,看到路邊有個土廁所,就進去方便了一下。啊,蒼天賜福,我揀到了一個皮夾,翻看裏面竟有兩張三元面值的鈔票和一張五市斤的糧票!當時,天上掉下來的這個“大元寶”把我這個15歲的少年“砸”得有點暈頭轉向了。

到家以後,才知道奶奶已經病了很長時間;由於缺醫少藥,再加上沒有吃的,營養不行,所以我看到的奶奶已經成了一具尚會喘氣的骷髏。我大着膽子餵了奶奶幾口水,並問奶奶想吃什麼我去買,因爲我有揀到的錢。奶奶有氣無力地說,快“十五”了,想吃口月餅。我說行,奶奶,你等着。扭頭就出了屋門。

當時,家裏的大人們都下地幹活掙工分了,沒有任何人爲我做主;於是我就成了可以自作主張的大人。供銷社在10裏以外的公社,剛走了20多里路的我實在不願意再走那麼遠的路了。於是,我就大着膽子去本家一位大爺家借車子(那時侯全村有自行車的不過5家),正巧大娘在家,我對大娘巴瞎說我奶奶快不行了,我要去公社請大夫;大娘就千叮嚀萬囑咐地把車子借給我了。

騎車子10里路一會就到了。當我跑到供銷社櫃檯前說買月餅的.時候,大辮子售貨員說有錢有糧票還不行,還得要購貨本!哇,這可讓我抓了瞎。眼看着天快黑了,讓我這兩眼一抹黑的孩子上哪裏去拿購貨本?那時候的人又特別認真,任你怎麼說好話人家就是不鬆口。正在這時候,我想起了國小時的一個大同學,聽說他高小畢業後沒上中學,在公社糧所上了班。於是,我就找到了糧所,又幾經周折找到了我那個大同學;這回我沒有巴瞎,說了奶奶的情況和買月餅碰到的難題。同學二話沒說,他跟我一起去了供銷社,不僅讓我買了二斤月餅,而且他還花錢買了一斤紅糖讓我送給奶奶。樂得我連聲謝謝也沒顧得說,趕緊騎車就往回趕。

天已經擦黑了,明知道車子沒閘,我還是騎得飛快,結果一個下坡再拐彎的時候我摔了個仰八叉。爬起來一看車子沒壞就放了心,顧不得身上的疼痛,一口氣回到了家。當我捧着月餅在家人的注視下再見到奶奶的時候,奶奶已經睜不開眼了。

第二天清晨,奶奶永遠地走了。那幾塊圓圓的月餅成了奶奶靈前的供品……

關於中秋節作文11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叫團圓節和八月節等。 中秋節

中秋節這一天,在外的遊子們都要趕回家來,和家人共同度過這個象徵團圓的節日。中秋節的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就像晶瑩剔透的玉盤,掛在幕布般的夜空中,十分美麗。和家人一起品嚐着月餅,一面是歡聲笑語,一面是如玉如盤的圓月,還能有比這更令人感到>幸福、滿足的事了嗎?團圓的日子,因爲這月亮,又增添了幾分美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一天不論人們在哪裏仰望着這輪十五的圓月,都是那麼的皎潔,心中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而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正如杜甫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不僅是團圓的節日,還是傳遞思念的節日。

中秋節的另一個習俗,便是吃月餅了。月餅是圓形的。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月餅最初是用來祭拜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必備食物。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月餅,吃在嘴裏,甜在心裏,這纔有了中秋節的氣氛。

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形式,和家人在一起,是令人最幸福的一件事,中秋節,使人們真正體會到了“團圓”這兩個字的含義。

【作者心語】和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我以後要多陪陪家人,讓家裏每一天都有“中秋節”的氣氛。

【家長評語】除了春節之外中秋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全家人以什麼樣的方式聚會不重要,只要全家人團圓在一起,纔是最幸福最開心快樂的,哪怕是簡單的菜餚,也能吃出無限的幸福。

【教師評語】“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中秋節最重要內容,倘若有家人不在身邊,是一件另人傷感的事,但本文通過小作者對中秋節習俗的生動描寫及感悟,卻讓人讀後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期盼中秋節這一天家人能夠團圓。

關於中秋節作文12

中秋轉眼就到了。這是我最愛的一個節日,一是因爲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二是因爲這天是我的生日。

下午逛了整個靖江城,看看旁邊的媽媽,猛的想起爸爸還一個人在江陰上班,諾大的海事局就他一個人,越想越覺得他孤單。於是我就向媽媽提出了我的建議:“去江陰找爸爸吧,好不好,親愛的媽咪?”說着還努力睜大眼睛,裝着可愛的樣子。“當然好了,不過……你不覺得應該給他一個驚喜嗎?”媽媽調皮地衝我眨眨眼,眼睛裏滿是喜悅與自信。呵呵,果真是“母女所見略同”。

我們回到家,拿了一盒月餅,抱着堂哥送我的毛茸茸的小熊,風風火火地坐上了去江陰的.公交車。車上人真多,站在車上,我搖搖晃晃地,還好,媽媽用手護着我。

幾經輾轉,終於到了爸爸單位的門口。看着門上“江陰海事局”的字樣,我露出了一絲微笑。轉頭瞅一眼媽媽,突然發現她的笑容裏有一絲難以察覺的詭異。

我們彎着腰,弓着身子,一路小跑,不發出任和聲音,像兩隻貓,隨時準備着偷襲獵物。就在我看到爸爸,準備從背後嚇他的時候,由於走得太急,一個重心不穩,儘管我努力在空中亂舞着雙手,最後還是摔了下去,在大理石地面上留下一聲清脆的“啪”的一聲。爸爸聞聲轉過頭來,看見是我,趕緊跑到我面前,和媽媽一起把我攙到椅子上。唉,沒想到竟是以這種場面結束了我的計劃,真糗。我一邊悄悄在心裏打着小算盤,一邊揉着碰疼的膝蓋。耳邊響起爸爸有些責備的話語:“你們來幹嗎?我一個人在這裏倒好,不用弄吃的,你們來這裏又沒吃的東西。”

“什麼嘛,我和媽媽好心來陪你過中秋,省得你一個人在這裏看月亮。雖然今天是沒有什麼月亮啦……但是你也不要這種態度對我們吧!”我嘴裏嘰嘰咕咕地念叨,當然是保證不被聽到的情況之下。

就在我極度不滿的時候,爸爸話峯一轉:“不過既然來了,那就祝你生日快樂吧。”說着他又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蛋糕,和媽媽相視一笑。

哦……原來事先他們早串通好了的。儘管有被整的感覺,我仍覺得這是我最開心的一次生日。

於是,在那個中秋之夜,就有一個女生抱着一個小熊,撒嬌的說:“呵呵,爸爸媽媽還是很有浪漫細胞的嘛。”

關於中秋節作文13

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到了,我們五(9)班師生歡聚一堂,共慶佳節,其樂融融。同學們都準備好好地品嚐美味月餅,這麼快樂的日子,可我卻和其它五位同學被罰站在講臺上。原因,哎,還得從早上說起。

一大早,教室裏正在進行着緊張的詩詞大賽,可沒想到的是,我們小組居然輸了,還要接受“懲罰”,說20種月餅的餡兒。本來前兩回輪到我時,都順利過關了。誰知第三回的時候,我實在是想不出來了,關健時刻居然卡殼了,急得我抓耳撓腮,可由於太緊張了,居然腦子一片空白,啥也想不出來了。

只好乖乖地站起來走上講臺,接受陳老師頒發的“大獎”了,所以就出現了我所說的那一幕。我的小心臟啊,緊張地都懸在嗓子眼兒了,站在講臺上的我不知所措,心裏七上八下的。陳老師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麼藥啊?我內心忐忑不安,正納悶時,只見陳老師拿出六個月餅,給我們站在講臺上的6人每人分了一個。我拿到的月餅小巧玲瓏,圓圓的,金黃飽滿,上面雕着迷宮一樣的花紋,拿在手上軟軟的,滑滑的。我望着這月餅,有些疑惑,不是說好的懲罰嗎?

突然耳朵裏傳來陳老師的聲音,“現在開始品嚐月餅,閉上眼睛開始吃。”我一聽大叫不好,因爲我剛吃過早飯,肚子裏裝得鼓鼓的,啥也裝不下了,真的有點對不起這美味月餅啊。不過還是抵擋不住它的誘惑,輕輕地咬了一口,呀,有一股蛋黃和牛肉的混合味道。總感覺怪怪的,一點都不適合我的'口味,但還是大口大口地嚼着,希望能吃快一點,下面的同學看着我們滑稽地動作笑作一團。

可我顧不了那麼多了,依然努力地嚼着,好不容易嚥下去了。哎喲,我的媽呀!好噎呀!就連眼睛都累出“汗”了!陳老師突然問,“是什麼餡兒的?”我毫不猶豫地答道“蛋黃!”可陳琳卻說不是,是椰蓉的,啊,這是什麼情況?是我味覺有問題,還是她記錯,這兩個一個鹹一個甜,根本不是一個系列的。有沒有搞錯,我欲哭無淚,誰來救救我呀!可想面知,我戰敗了!

雖然今年的中秋活動和以往與衆不同,但卻是我最難忘一箇中秋,每個同學都吃的很香,還在活動中學習了許多月餅知識,真開心呀!

關於中秋節作文14

又是一年中秋月,可偏偏漫是無邊際的黑雲把月亮着實地關在了門外,我們與國小時代的同學和老師相聚一堂,沿着那悠悠古道,伴着喃呢的清風,歡笑着。

在那座高樓的露天咖啡廳上,戴老師端着一大盤月餅款款而來,久久凝視着月光,像一位剛剛渡過歷史長河的唐代學者,向我們闡述這月之精妙。

在這當時,不遠處傳來了搖櫓聲,吟唱聲,勸飲聲。一葉扁舟,在月光浮動的江面上順流而下,對着那東山皓月,誰傾然微笑。頃刻之間,我們中間盪漾着一片祥和的海洋

戴老師笑着說,沒想到,在今年中秋夜,我們七班的同學又聚在了一起,真是美好,她感嘆說。戴老師動手分着月餅,邊遞邊跟我們說,這可是我親手做的月餅,嚐嚐吧!

班長帶頭喊着,戴媽媽做的真好吃!

恍惚間,霧氣散走,頭頂的滿月當空,靜謐的黑雲留住了風的影子,繚繞着許久不散的黑霧,月兒顯得十分安靜美好。

我們打開手機攝下月兒嬌羞的身影,而月兒輕輕的移動着,灑下了如水的月華。

我們在一片柔和中談笑,隻字片語間,又留出幾許憂愁。可能是大家分開時間太久,就如同星空中的那輪明月,好不容易圓了一次,但那朵愁雲以久不散,似乎暗示着又將分開。

圓圓的月亮皎潔明亮,如一盞夜燈掛在天上,繚繞着淡淡黑雲,給黑漆漆的夜晚帶來了一絲光亮一絲溫暖。月兒緩緩上升,銀河隱退了,星星疏落,夜空了像水洗過似的潔淨無暇。

我們並排坐在天台上,任輕柔軟綿的風撫弄着我們的'髮梢,月光朦朧地斑駁在少女們的脖子上,還是那麼天真的笑臉呢。“至少,我們還在一起不是嗎?好好珍惜啊!”大家閉上了眼睛,會意地點點頭,嘿嘿地傻笑起來。我們踢踏着腳,不亦樂乎地聊着中學趣事。

戴媽媽負手而立,淺笑一爾,飄逸着長髮。

“看啊!”我將手一指,只見空中烏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點綴的繁星,深邃的夜使得月兒圓得迷人,亮得晃眼。柔和似絮,輕均如絹的浮雲,簇擁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輝把周圍映成一輪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淺,若有若無。

那輪明月,是那麼璀璨耀眼,不再孤單。

我們在一片皎潔的月光中開心地笑着,笑着,又聽見了有人的搖櫓聲,吟唱聲,在訴說着月的陰晴圓缺,人的悲歡離合……

關於中秋節作文15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全國統一放假慶祝這個傳統的節日。爸爸媽媽決定回老家看望年邁的姥姥。剛開始我有些不樂意,因爲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經不住媽媽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媽媽的決定,因爲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剛上車,我就開始盤算着到姥姥家幹什麼,後來忽發奇想:今年是豐收年,一定要回老家的田野裏看看豐收的景象。我不由自主的蹦了起

來,可沒有想到剛一蹦起來,就“咣噹”一聲,我感覺腦袋發暈,我纔想起了這是在車裏,真是樂極生悲呀!,雖然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但回老家的路途比較遙遠,枯燥的旅途仍然不能讓人興奮起來,媽媽看到我悶悶不樂,就說:“兒子,媽媽給你講講中秋的來歷吧!

”於是我欣然同意,親愛的媽媽就娓娓動聽地講了起來:來自:作文大全“傳說,天空中有十個太陽,后羿射掉了九個,黃帝知道了便勃然大怒,就把后羿與嫦娥一家貶下了人間。后羿夫婦過着人間最普通的`生活,后羿每天出去打獵,突然有一天,后羿撿到一包成仙的藥,逢蒙知道了就起了歹心,就在一個月光明朗的夜裏去把仙藥偷出來,不料被嫦娥發現,於是二人便搏鬥起來,爲了不讓仙藥落入壞人手裏,在萬般無奈之際,嫦娥就吞下仙藥,飛到了月球上,因爲嫦娥飛月的那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所以人們把這天稱作中秋節”。

不知不覺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家門前有一塊菜地,種着各種各樣的蔬菜,但是去我卻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姥姥耐心地告訴我菜地裏各種蔬菜的名字,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了黃瓜、西紅柿、辣椒、豆角等許多蔬菜的名字,並且知道了它們是如何開花、結果的。我在聽姥姥講解蔬菜的生長時,就幫姥姥摘菜,就這樣半天時間一晃而過,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我也戀戀不捨地同姥姥道別,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晚上,我和小夥伴們在院裏綠茸茸的草坪上一起邊玩邊觀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真圓啊,真是美麗極了。仔細一看,似乎中間有身影在晃動,還有一棵小樹,我想:那應該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吧。

我愛中秋節,更愛中秋的月亮,因爲這天讓所有的親人像圓月一樣能夠團圓,讓遠在天邊的人更加思念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