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清平樂村居作文集錦15篇

作文 閱讀(1.3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平樂村居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平樂村居作文集錦15篇

清平樂村居作文1

在一個驕陽似火的夏日,到處都生機勃勃。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旁,有一座小小的茅屋,又低又舊,偶爾有一陣風拂過,都好像要倒了似的'。茅屋旁有片青青的草地,小草們一個個都擠破了頭,爭着要往上長,就怕有一天見不到陽光。草地上有一棵茂盛的大樹,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爲人們遮風擋雨。

在茅屋裏有兩位頭髮蒼白的夫婦正聊得不亦樂乎,“你瞧!這夏天的景色真美啊!”“是啊,不僅這樣,我們的幾個兒子也真能幹啊!”這時勤勞的大兒子正在溪邊的土地上勤勤懇懇的鋤豆,他頂着烈日干活,想讓家裏人的生活好一點。而二子兒子卻心想:哥哥那麼努力幹活,我也要做點事。於是,二兒子靠着大樹,一點點的織着雞籠想讓小雞們也有個溫暖的家。

小兒子十分淘氣,正抓着蝴蝶。看見大哥二哥那麼會幹,他也要幫家裏做點事。他轉頭一看,發現小溪裏有許多魚兒在游來游去,溪中還長了幾株蓮蓬。“我就來剝蓮蓬吧!”他自言自語。於是,他趴在草地上開始剝起蓮蓬來,這樣子真可愛。

這美麗的村莊,美麗的夏日讓大家流連忘返。

清平樂村居作文2

夏日裏,靜寂的山谷顯出勃勃生機,茂密的青草似綠毯般鋪着大地。遠處的山巒隱約可見,一條小溪正潺潺流淌。

在這綠樹如茵的深山中,有一個小村莊,小溪旁,有座又低又小的茅屋。來到這青山綠水之地,就如同置身在世外桃園中。

朦朧的遠山,籠罩着一層輕紗,這愜意的`一天,被茅屋上的一束炊煙喚醒。枝頭的鳥兒發出陣陣鳴叫,門前的流水奏出優美的旋律,寓意着一天的開始。

屋裏坐着兩個白髮老人,略帶醉意,用吳地的方言談論着。一位老人說:“這山間的生活多麼美好啊!”另一位老人小抿了一口茶,笑着說:“是啊!在這裏,每天喝喝茶,談談心,多麼美好啊!”

勤勞能幹的大兒子頂着炎熱的太陽,下地耕田,豆大的汗珠從他臉頰滑落。二兒子雖不會耕作,但心靈手巧的他坐在屋前編織雞籠,竹條在他手中飛快地穿過,織成了雞籠。最可愛的便是小兒子了,他臥在小溪邊,仔細地剝着手中的蓮蓬。

這山間的一天村居生活,隨着夕陽的落下而結束了。這山谷中的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寂靜……

清平樂村居作文3

夏日的一天,在一個小村子裏,有幾座山連綿起伏,蜿蜒起伏的羣山像一條即將騰飛的臥龍,又像曲折的萬里長城。山上樹木蔥蘢,鬱郁蒼蒼,一點也不比金山銀山遜色,正所謂“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山”!

山下,十幾棵大樹疏疏朗朗,那兒一棵,這兒一株,綠得好像是用深綠顏料濃妝淡抹的一樣。旁邊一片田野一望無際,這一塊種着豆秧,那一塊種着玉米,綠油油,金燦燦,這景色也別有一番情趣。豆田裏,一箇中年人挽起褲角,戴好草帽,正在烈日下鋤草,豆大的汗珠滴入土中,正如李紳所說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啊!

田野邊上,一座茅屋後,一片茂密的小竹林青翠欲滴。茅屋前有幾棵大樹枝幹遒勁,枝葉茂盛。有對老夫妻正在絮絮談心。旁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正默默無語地編織雞籠,那雞籠即將編成。邊上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清澈見底,岸邊有許多青草生機勃勃。小溪裏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綻裂似的'。一位四五歲的小孩小心翼翼地採了一枝蓮蓬,剝出嫩嫩的、香香的蓮籽兒,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好一派農村美景呀!

清平樂村居作文4

盛夏時節,天氣乾燥,非常炎熱。在江南的一個小村子裏,有一所茅草屋,茅草屋門口就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了。小溪裏還有許多粉色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開了,還有的躲在了荷葉底下,像一個個羞澀的少女面帶微笑。小溪邊長滿了綠油油、青翠欲滴的`小草。

低矮的屋檐下,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坐在土炕上,手裏拿着小酒杯,一邊用地方換互相誇讚,一邊品嚐着小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頰上可以看出來,他們有些醉了。老夫妻一邊欣賞着美景,一邊看着他們的三個兒子在幹什麼。原來,他們在勞動呀。看到這些,老夫妻欣慰地笑了。

大兒子在一大片豆地裏鋤草,汗水順着臉頰往下淌,有的滴在了泥土裏,有的滴在了衣服上。他乾的多麼賣力呀!那二兒子呢?他也沒閒着,坐在院子裏的草地上,在編織雞籠。一羣小雞在他身邊走來走去,“嘰嘰嘰”的叫着,好像在說:“你真好,還在給我們做窩呢!”而尚未常年,最討人喜歡的小兒子呢,幹不了什麼事,只見他臥在小溪邊,一邊逗着小魚,搖着小腳,一邊剝着蓮蓬,津津有味的吃着,還在跟哥哥們打招呼呢!

清平樂村居作文5

一天,詩人辛棄疾無事,便到一座風景優美的小山上漫步,他走啊走啊,突然他看到了一條小溪。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上鋪滿了綠油油的荷葉,長滿了粉嘟嘟的荷花。溪中還有小魚兒和小蝦米在悠閒地、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在小溪邊有一座舊小的茅草屋,從外面可以聽見屋裏有人操着一口帶着醉意的'南方口音在說話。詩人十分好奇,走近一聽,原來是一對白髮老夫妻喝醉了在互相取笑着。“哎,老太婆喲,你怎麼才喝了一杯就醉了呀!”“哼,你還不是跟我一樣快醉了。”“我哪能跟你一樣,我當年可是‘千杯不醉’。”“‘好漢不提當年勇’除非你現在也是千杯不醉,不然啊,你就跟我一樣!”“好,好,好,我服了你了。”......

詩人聽見這對老夫妻這些話,笑了,他和妻子喝醉了酒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詩人向四周一瞟,瞧見一個小夥子在溪的東頭的豆地裏鋤豆;屋外的一棵大樹下又有一個大孩子在編織雞籠;在小溪旁還有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在剝蓮蓬。“這應該就是他們的大兒子、二兒子、小兒子了吧,真幸福,一家人能享受天倫之樂。”

於是詩人一時興起,揮筆寫下了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寫完詩後,詩人悠然離去。

清平樂村居作文6

微風輕輕吹過,午後的陽光,靜靜地灑滿了小小的山村,讓人不禁讚歎,好一派田園風光!這是一處世外桃源,溪水圍繞着一個茅草屋靜靜地流淌,小溪水是那麼的清澈,清的可以看到小小的田螺,在逆水的情況之下,慢吞吞的向前爬;還可以看到一些調皮搗蛋的,通體渾黑的小黑,有的在和同伴嬉戲有的似乎在水中呆不住,從水中,一躍而起,似乎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的則小心謹慎,好像害怕被水沖走似的,緊緊的.貼住石頭。從茅草屋裏傳來一陣陣、帶着醉意,用吳地方言的說笑之聲。

呀,這是誰家的老翁老婦呀?只聽到老翁用沉沉的聲音,開口了:“老婆子,咱的大兒子跑哪兒去胡鬧了?”老婦人聽了笑道:“哪有搗亂之說呀?他呀,現在每天都要跑去田裏除草呢,可乖了,你是不是喝醉了?”老婦人突然想起來什麼,大驚失色的問道:“哎呀,老頭子,老二跑哪兒去了?老三呢?”“你才喝醉了呢!”老翁笑道,“老二現在每天都知道雞籠,織得可好了,老三更甭提多可愛了,每天都要弄幾個蓮蓬呢。”

清平樂村居作文7

農曆六月,在一個安靜的小村莊裏,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終年潺潺的環繞着這個村莊。小河裏,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圓圓的荷葉在做日光浴。河邊有一片碧綠的草地,草地上盛開着五顏六色的花朵,幾棵高大的柳樹挺立在小河邊,柳樹的枝條那麼美,那麼自然,蝴蝶在柳樹下飛來飛去,小鳥在柳樹上婉轉地歌唱。

在一個小院子裏,白髮蒼蒼的.父母,中午喝了小酒,趁着酒意在說笑。老爺爺說:“媳婦,你今天真漂亮呀!"老婆婆用怪異的眼神看着老爺爺:“喲,今天太陽從西邊兒出來了,你是不是又偷吃我的蜜糖了,說話這麼好聽!”老爺爺不好意思地答應了一聲。

小河的東邊有一片茂盛的豆苗,一棵棵豆苗綠得那麼新鮮,那麼喜人。大兒子輪起鋤頭正在鋤草呢!太陽高照,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他甩了一把汗說:“今年又可以收一大筐豆子啦,到時候爹孃肯定非常開心!”二兒子正在用柳條編織雞籠,他靈巧的雙手撥弄着柳條,柳條上下飛舞。他一邊幹活一邊自言自語地說:"我得快點編好籠子,把小雞們關起來,把院子搞得亂七八糟,活像一隻只土匪。”淘氣的小兒子趴在小溪邊。一隻手握着蓮蓬,另一隻手靈活的把蓮子剝了出來,塞到嘴裏咀嚼了幾下,興奮地大叫起來:“蓮子的味道真好,爸爸媽媽、哥哥們快來吃呀!”

眼前的景象被辛棄疾看到了,他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作文8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一所低小的茅草屋,靠着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小溪里長了許多粉紅色的荷花,還有如傘大的荷葉,溪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

水裏的小魚,小蝦在水中游來游去,像在玩捉迷藏,一位老人喝了一點酒,拄着柺杖跟老伴兒聊天。老夫人伸出手,用另外一隻手指着說:“歲月都把我們的雙手變了。”老人瞧了瞧:“這都是以前幹活留下的。”老人們繼續聊天。

他們的大兒子在地裏鋤草,穿着短褲,頭戴斗笠,即便是這樣炙熱的太陽,還是把她熱出汗來。他一邊用鋤頭鋤到一邊用手擦汗,看着家裏的豆田,一天比一天好,心裏想只要天天給豆田翻土,就一定會大豐收,把這些豆子拿去賣,就會有錢孝敬父母了。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二兒子正在家門口編雞籠,二兒子左手拉着稻草,眼睛看着哪裏有洞,正好補上去。三兒子正趴在地上,雙腳朝天,摘溪邊長的蓮蓬,用手把皮剝了,把蓮子拿出來,蓮子外面的皮剝掉,就一個一個的`吃,不時露出嚐到美味的蓮子,而開心的表情。

真是一個和睦的家庭。

清平樂村居作文9

溫暖的春天過去了,夏天悄悄地,悄悄地,來到大地上,走進人們的生活。

太陽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整天待在家裏也悶得慌,想想還是去小溪邊走走,沿溪看看風景。

我頂着太陽,漫步來到河邊。只見溪里長滿了碧綠的荷葉,猶如一把把大傘。在幾片荷葉之間,幾朵蓮蓬探出了它們綠油油的小腦袋,羞澀地向外張望。

往前走,遠處出現了一座茅屋,接着看見了兩個孩子,比較大的孩子頭戴斗笠,握着鋤頭正在豆田裏鋤草,可能是累了,也可能太熱,他鋤了一會兒,便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再繼續幹活。

較小的孩子,正坐在樹下,手裏不知拿着什麼。仔細一看,哦!原來是在編織雞籠。瞧他編得多仔細,多認真呀!拿起竹條一根根慢慢地拉過來穿過去,不一會便編好了。他來到兩隻雞的身邊,輕輕地把雞籠罩在兩隻雞身上。

這時,茅屋裏傳來兩人的對話。我擡頭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夫婦正喝着酒,用吳地方言聊着天。老婦人說:“你看,大兒子多勤快,每天一起牀就到地裏幹活,二兒子做事多認真、多細心,一件事一眨眼功夫便做好了。”“是呀,咱家就小兒子最淘氣,你看——”老翁補充說道。

聽老翁這麼一說,我才發現,在荷葉下面,有一個比前兩個都小的孩子,正趴在地上剝蓮蓬呢!瞧他的臉紅撲撲的,頭上扎着兩個小辮子,像兩個小鈴鐺,那雙肉嘟嘟的'小手正一下一個地剝着蓮子,真是越看越可愛!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望着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夏天的炎熱好像不值一提了。

清平樂村居作文10

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夏天,在一個美麗的小村莊裏,流淌着一條清澈的小溪。再小溪的兩旁也長滿了青草。

這時,在一個低小的茅屋屋檐下,一對老翁老夫正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陶醉和互相逗趣,取樂。因爲他(她)們不僅看到了小溪,青草。還看到了他(她)們的'三個兒子正在“工作”: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面種田鋤豆,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可是自己的小兒子最頑皮和淘氣,只見他正在臥着身子,包着蓮蓬。可是當他(她)們看到這幅景象時,彷彿聊起天兒來:老翁好像說:“這不,兒子們都長大了,連小兒子都幹起活來了,可是不能讓老二和和老三兩兄弟在幹活了,應該讓他們讀書,否則長大的時候沒有出息,沒有文化,大兒子也已經長大,也該成家了。”老夫又接上來說:“是啊!是啊!兒子們該上學的上學,該成家的成家,都走了,我們也該享受我們的晚年生活了。”就這樣他(她)一句話一句話的說啊說,一直其樂融融……

《清平樂·村居》這是一首多麼平凡的事啊!可是詩中的一句一字都體現出了一家人和和氣氣的生活,和與老人們平平凡凡的一生啊!

湖南益陽赫山區益鑫泰外國語學校六年級:潘佳宇

清平樂村居作文11

中午,我一吃完午飯,便想去那片小森林裏去看看。

我走在小樹林裏,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頭兒,那裏的景色如下:在一片肥沃的草地上,有一所既低小又破舊的茅屋;遠看有那高低不平的青山;近看是一大片的竹林和樹林;還有那條小溪,小溪的水面上還有蓮花,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有的只開了一半,有的開的十分美麗,像一隻只在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的蓮花已經凋謝了,但溜了蓮蓬。

在茅屋底下,坐着一對老人家,他們喝着自己家裏釀造的米酒,他們在說着自己家鄉的.語言,好像在說:“現在都夏天了,豆子也快成熟了,再過一段時間,把豆子給收割了,給孩們做蓮藕豆子粥……”他們有說有笑。

他們的三兒子呢?大兒子在田間鬆土,他擦了擦身上的汗,心想:一定要把土鬆好,把兩三天就可以豐收了。二兒子正在編雞籠,看着他那皺着眉毛的樣子,肯定是做了一遍又一遍。只有那小兒子沒什麼事可幹,在小溪邊剝蓮蓬。

這使我忍不住吟起了那首詩: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作文1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好一幅溫馨祥和的村居美景啊!

瞧,那座小山坡上,有一個樸素大方的小院落,旁邊有一條清澈照人(見底)的小溪,裏面開滿了芳香四溢、亭亭玉立的荷花,紅的、粉的、白的…..岸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像一條綠茸茸的大地毯。

從屋裏不時傳來陣陣笑聲,這時走出來一對滿面笑容、年過花甲的老夫妻。其中老婆婆穿着一件紫色衣衫,老公公穿着金色衣袍,上面繡着一個大大的“壽”字,拄着粗大的龍頭拐仗,笑盈盈地對老婆婆說:“看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看看院落另一側,大兒子穿着綠色汗衫,頭戴斗笠,正勤勞地給東邊豆田鋤草呢;心靈手巧的二兒子也不甘示弱,他正麻利而完美地編着雞籠,這時母雞帶着一羣可愛的小雞過來了,它們圍着二兒子編織的雞籠團團轉,彷彿在說:“小主人,我們的傢什麼時候能編好啊?”

再說說老夫妻最喜愛的小兒吧!他看上去七八歲的.年紀,穿着一雙繡花鞋,烏黑的頭髮被紮成了朝天辮,圓嘟嘟的臉蛋,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秀氣的鼻子,小嘴總是笑個不停,看他正在躺在(趴在)那兒,翹着兩隻頑皮的小腳丫剝蓮蓬吃呢,還不時瞟着旁邊振翅欲飛的小蜻蜓,心想:“看我一會怎麼抓到你!”

美麗的江南村居生活,多像一幅旋麗(絢麗)的畫卷啊!

清平樂村居作文13

辛棄疾被放逐到鄉村當官。

他一臉憂愁,來到一條小溪邊。溪水叮叮咚咚地流着,活潑可愛的小魚在玩耍。再向前望去,有一座低小的房子,房頂用茅草遮蓋着。房頂爬着幾條南瓜藤,南瓜又大又圓,風一吹南瓜的葉子就飛舞着,時而像個芭蕾舞演員一樣,不停地旋轉,時而像個沉思者一樣靜靜地停在那兒。房屋旁一棵樹上長滿了青蔥的樹葉。樹下幾隻肥壯的雞在覓食。

茅草屋裏有一位老翁一老婦在用濃重的鄉音說笑。老翁手裏拿着一小杯酒對老婦說:“你喝了酒臉紅裏透白勝過十八歲的少女!”老婦笑笑說:“你這個老頭兒,我都快八十了你還拿我取樂!”“也是呀!我們也都老了兒子們也能幫我的忙了。”老公公說道。老婦又品了一點兒小酒望着舉起鋤頭揮汗如雨邁力地幹活的大兒子說:“你看看,我們的大兒子真懂事!地種得挺棒!他也大了,等過年了,給他取個媳婦兒吧。” “你也瞧瞧我們的'二兒子,孝順啊!你看他都把我的手藝全給學到了,織的籠子多結實。”老翁自豪地讚歎道。老婦連連說:“小兒子也招人喜歡呀!你瞧。”只見他們的小兒子正臥在溪邊。頭上織一個牛角辮,穿着一個紅色的小肚兜,手裏還不停地剝着荷塘邊的蓮蓬。真是個快樂無憂的小傢伙啊!

看到這,辛棄疾想,我爲什麼一定要在宦海沉浮呢?這不正是我向往的生活嗎?

清平樂村居作文14

我來到一個村莊中,看見了一所茅屋,這所茅屋的房檐非常低矮,看得出這所茅屋的主人非常清貧。

緊靠着茅屋旁邊,有一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溪,小溪邊上長着碧綠的青草,異常美麗。

茅屋的窗戶敞開着,從窗戶往裏看, 我看一對老翁和老婦, 親熱地坐在一起, 突然,我聽到了幾句熟悉的,溫柔的吳地方言,原來是老翁老婦在喝酒聊天啊,他們聊天時, 還帶着少許醉意,讓我感覺到這兩位老人生活儘管清貧,但也是其樂融融的。

老翁和老婦滿頭白髮,就由他們的大兒子在來支撐這個家。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的豆地裏鋤掉雜草,這可是一個粗種活兒,二兒子年紀尚小,還不能幫助哥哥做粗重活兒。於是便做了一些輔助的`活兒。因爲老翁老婦養了幾隻雞,二兒子便用一些竹條把它編起來,編織成一個雞籠,要編織好雞籠,手要很巧才行。我是喜歡的是三兒子, 他年紀很小,不知世事,只知道頑皮淘氣地玩耍,看!溪邊的花花謝了,長出了一個個蓮蓬,它看起來非常美味好吃,三兒子也許被那蓮蓬吸引了,他正躺臥在溪邊準備錄音蓮蓬呢,

茅屋裏一片溫馨,茅屋外也非常和諧,啊,我真羨慕這樣的生活啊, 這樣的生活也許不富裕, 但是這樣的生活也非常的無憂無慮,幸福快樂啊。

清平樂村居作文15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寫作、寫詩、寫詞都是需要靈感的,許多千古名句中也不乏在戶外看到的奇山異水、熱鬧街市中感覺到的'。這不,南宋詞人辛棄疾就在這小樹林中呢。

辛棄疾看到這小樹林中的青竹蒼勁有力,松樹高大無比,正要爲小樹林題一首詞時,隱隱約約地看見遠遠的地方有幾縷炊煙飄向天空。心生好奇,便走了過來。

只見這茅屋雖不大,但還算別緻。一條小溪環繞在茅屋周圍,屋裏傳出幾陣嬉笑,原來是一對老翁老婦。老翁看到有客人,道:“是朋友嗎?進來坐會兒!”主人這樣熱情,辛棄疾也就坐了進去。

喝了幾口茶,辛棄疾就開始跟着主人看他們的三個兒子。

走到田地邊,大兒子看到有客人,便放下鋤頭,很燦爛地咧嘴一笑,倒頗有幾分帥氣。進了後院,二兒子正編著雞籠,認真的神情讓辛棄疾暗歎道:“真專注啊!”躺在哥哥旁邊的是小兒子,水汪汪的大眼睛,彎眉如月,大耳朵,小巧而精緻的鼻子,扎着朝天鬏,給人一種古靈精怪的感覺。此時此刻,小兒子正百無聊賴的剝着蓮蓬,嘴數着:“一、二、三……”

這是多麼和諧的畫面啊,於是他提筆寫下了這首《清平樂·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