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實用的憶清明作文彙編9篇

作文 閱讀(1.1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憶清明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憶清明作文彙編9篇

憶清明作文 篇1

轉眼又到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 乘車,來到外公的墳前,墓碑上是外公慈祥的笑容,深深的.鞠了個躬,將花擺在了墓前。 20xx年了,外公離我們而去,已有七年了。 黑髮人坐在墳前看逝去人,不知作何感想,只有悲慼, 還有思念,就恨陰陽相隔! 外公啊!孫女很想您啊,想您對我們的循循善誘,想您慈祥的面孔,想您對我們的疼愛啊!當看到您眼睛深閉那一刻,我多麼想陪您一起去。 天空下起細雨,打在在墓碑上,也打在了我的心上。外公,您在天國還好嗎?孫女只得慰藉自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罷!願您安好。

憶清明作文 篇2

客居壯鄉多年,歲月流逝中,總憶起故鄉的美食,齒間的留香,穿腸過肚的痛快,是地域靈魂灼灼其華的外華,是心底鄉愁綿綿長惆悵的寄託。

時值清明,在故鄉要吃青團丸子,除了青團丸子,艾米菇也是那時的家常,和青團丸子一樣鮮綠,都是用艾米汁和米漿調和而成,做工更簡單,去菜地裏挖艾草,清洗乾淨,用工具將它的汁液擠壓出來,米漿當天製做好,用調料盆將兩者混合,搓到柔和爲止即可,將它摸成形狀,一個接一個放置好,就製作成了生的青團丸子,艾米菇也是同樣的方法,二者在氣質上都是小家碧玉,艾米菇要比青團丸子更樸素,更接近大衆的顏色。

時值清明,在故鄉要吃青團丸子,曾記得,母親一大早就起來做好青團丸子的膜,起火慢蒸,青團丸子在籠裏蒸得呼呼地冒着熱氣,母親正在生火,如果火候大了,青團丸子的味道就會改變,所以要用小火來蒸,它的味道才能保留,這樣,味道聞起來纔會香,吃起來纔會更酥軟,到了正午,青團丸子也差不多得熟了,放學回到家門口,跟我同行的孩子們聞着香味來到了廚房,正是青團丸子飄逸的香味,它們等不及起籠,直接打開籠子,夾起就吃,燙得雙腳都跳了起來,我也不例外,被一旁的母親指責道“你呀!小孩子頭的,真是個好吃鬼,看吧!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笑笑的我不說話,我知道母親裏話中有話,心裏也沒有那麼委屈,就因爲我是孩子裏最大的那個,母親罰我清掃後院衛生,正午過後,大家張羅着擺好桌椅,很明顯就要開餐啦!

民以食爲天,鬼也差不到吧!做一個飽口福的小鬼好玩多,來到廚房看看吃的,青團丸子在竈王爺的爐子上吐着打泡泡小泡泡時,整個故鄉都是綠油油的,立咬春捲、立夏吃鴨蛋、端午吃糉子、立秋吃西瓜、中秋吃月餅、冬至喝釀酒……美食讓我們記住了中國故鄉的很多節日。

美食的張力很大,看到廚房裏的采地菜煮蛋熬湯,那是三月三的食物,從腦袋回憶間跳出,家鄉各節的美食,農曆三月三,采地菜煮蛋熬湯也屬於故鄉習俗,花香氣弱遊絲,不靜下心懷不會記得它的氣味,“弦外之音”是此話的境界,地菜煮蛋,蛋墨綠,豁然如雨花石,祛風去毒,母親囑咐,雞蛋、鴨蛋各吃一個,如此習慣後,頗具有神祕感。用菜地水給孩子們洗澡,一年都不會長痱子和疹子,要少綠綠的草湯,澆出一段清爽舒暢的`童年。相比地菜而言,青團丸子的原料是——艾草,像一位優雅的姑娘,文文靜靜的站在那兒,在太陽底下猶如一位陽光的少年,想象在綠油油的艾草間曬着金色溫暖的太陽,看看近旁的美景,遠處被太陽照耀得一閃一閃的小河,似夜晚中的星星向你眨着眼睛,何等舒適,洛陽春光無限好!

我喜洋洋的拿出碗來,打了一勺湯喝了起來,這久逢的味道,只有過節才能喝得到,我便更珍惜這次的機會!“好香啊!這是什麼味道?”我順着香味來到姑姑所在的廚房,“姑姑,您是在弄米粉肉嗎?”姑姑停下手中的活,“是啊,想吃了啊?準備煮好了,你去後院幫忙吧!等會就可以吃了”我並沒有想吃的意思,只是想確定一下而已,我來到後院,看着一羣忙忙碌碌的大人們,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做,有點不好意思,就去幫了忙,我將廚房的美食一道道放在桌上,感覺自己像古代中的小二在爲客人上菜,“青團丸子”“艾米菇”“米粉肉”“地菜煮蛋湯”……等等各種美食。

米粉肉也是清明節大衆最喜愛的美食,米粉和五花肉混着蒸,嫩嫩的,像急着想看外面美麗的世界——小草,灑少許紫藤汁,像紫薇花一樣的好顏色,米粉肉要趁熱吃,能吃出一臉美好幸福來,而我還是偏愛青團丸子和艾米菇,艾米菇吃完的時候,把嘴咧開,吐出綠綠的舌頭,去嚇唬在搖籃間的嬰兒,把嬰兒弄哭,我心裏感到滿足,大家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飯特開心,好的話還得零花錢。一到晚上,用爐裏的黑炭塗滿臉部,把頭髮散下來,穿着白大衣,躲着牆角中,不被人發現,看着斷斷續續來往的親人們,看到表姐抓住機會,心裏偷笑,向前嚇去“啊……”表姐的一聲尖叫,引起了母親的注意,紛忙跑過來看是啥回事,表姐被我的裝扮嚇了一跳,佩服自己此時的裝扮,偷笑着,母親看向我,一眼識破“你多大了還玩這個鬼不鬼的遊戲,有沒有禮貌啊那你,快向你表姐道歉”“對不起,表姐”表姐搖了搖頭,勸母親不要再罵我,散後,因心情不爽,自己瞬間也明白了事理,心情不好的我,便去吃青團丸子、艾米菇,瞬間心情活躍。

故鄉的食物隱藏着故鄉的靈魂,樸素、平實、一擡頭,它就在屋檐下,離開故鄉八年,對故鄉美食越發眷戀。舊時風物,在回憶的光影裏此消彼長,或許這就是鄉愁的味覺化吧,卻比單純的味道更頑固、更執着、更誘人。

憶清明作文 篇3

十三年前的清明節,學校組織我們到烈士公墓掃完墓回到學校,經過門房的時候門衛大叔將我的一封家書遞到了我的心裏。信封上依舊是父親渾圓而有力的字跡,這樣的家書我每月至少會收到兩封,大都是母親催促父親對我問寒問暖的話語。於是隨手塞進衣袋裏,下午忙着徵集社團的愛好者關於清明節的主題文藝作品,回到宿舍已是深夜。躺在牀上睡不着的時候纔想起父親的家信來,坐起身輕點蠟燭,仔細的讀了起來。

父親在信中說,盲爺在農曆二十號那天病故了。這是我離開家到省城求學以來聽到最驚天的消息。盲爺,那個看着我長大的盲爺,竟然離我而去了。我躺在牀上,不知覺兩眼的淚水縱下。父親說,盲爺亡故前沒有任何的徵兆,母親去了一次爺爺家,盲爺還說很想我,還說夢裏夢到過我呢。我已讀不下去了,眼睛變得很模糊……

自從我能記事起,盲爺的眼睛就已經看不清了。盲爺與我的外公是親兄弟,因爲眼睛看不見,一直跟着外公一起生活。我曾經問過外公關於盲爺眼睛爲何看不清什物的由頭,外公並沒有告訴過我,外婆更不清楚。村子裏與盲爺年紀相仿的老人也沒有人能說得清。後來還是父親告訴我“實際”的原因。那次我與表弟去河裏游水,從河裏上到岸上時我們發現表弟的腳上粘着一條長長的水蛭,嚇得表弟哭鬧不止。父親在這個時候告訴我盲爺的眼睛是被水蛭弄瞎的,從此以後我們再也不敢下河玩水了。現在想起,父親告訴我們的“實際”並不是真實,而是嚇唬我們這些調皮的小孩子罷了。

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那一年,我便出生了。我的出生對於父母而言喜憂過半。喜的是得了一子,憂的是父母親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裏刨食,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光景落在別人的後面。好在我的父母是同一個村莊的,不能下田幹活的盲爺成了我的“保姆”。父母每天下田時將我抱到外公家,塞到盲爺的懷裏。我是盲爺的懷裏長大,表弟和表妹還有我的兩個妹妹也都是盲爺的懷裏長大。陝甘兩地的人把“哄”小孩子稱之爲“搞摸”,於是我們都喜歡叫盲爺爲“搞爺”,意思爲“搞摸我們長大的爺爺”。

那時,躺在盲爺溫暖的`懷裏,聽着盲爺給我們唱道一首又一首的童謠。我以前會很多童謠,都是從盲爺那時學會的,只不過時間久了,大多已經遺忘開了,至今只記得童謠裏的片言碎語:

打花花手,賣涼酒。涼酒高,閃閃腰。腰裏別了個黃連刀。割黃草,喂皇馬。把皇馬喂的壯壯的,老孃騎上告狀去。告的撒狀,告的扁擔狀。扁擔不會擔水,一擔一個雞嘴。雞嘴不會掏辣辣,一掏一個瞎媽媽。瞎媽媽不會養娃娃,一養一個瞎大大。瞎大大不會耕地,一耕一個大冷屁。

娃娃乖,睡覺覺。睡着醒來要饃饃,饃饃哪,貓吃了。貓哪,上山了。山哪,雪蓋了。雪哪,消水了。水哪,和泥了。泥哪,漫牆了。牆哪,……

這些西北地區流傳甚廣的童謠,在盲爺蒼老的聲音下伴着我成長,從他的懷裏掙脫了開來。我摸着壁牆行走時,表弟又被塞到了盲爺的懷裏。一直到我了上國中,原本想我們兄妹們長大了,盲爺就會輕鬆一點,至少我們是不會討攪他了。可沒有想到的是,嫁了人的表姐這時候把她的孩子又塞到了盲爺的懷裏。盲爺笑着對她說:“我抱大了你,抱大了你們兄弟姐妹,現在又要抱你們的孩子了。嘿嘿,這孩子跟你們小時候一樣調皮。”盲爺笑着,笑得很開心。

沒有我們在他身邊吵鬧的日子,盲爺說他的生活只能用度日如年來形容。盲爺說:“被你們吵習慣了,白天晚上都是一個人,覺得失去了很多。”

我離開家鄉要到外地求學,盲爺說要送送我。他的這一提議立即遭到了外公外婆的反對:“你連咱家的院子都沒有離開過,別去了。”盲爺拉着我的手,我感覺到他的手在顫抖,溫暖而光滑的手像是捧着我至寶一樣慢慢地撫摸着我的臉龐,好像要把我的臉刻在他的腦海裏一般。

第一次放假回家,盲爺囑咐我母親讓我一回家就到我外公家看看他,他說他太想念我了。

那是我和盲爺第一次分開那麼久。而我那時見到盲爺時發現他的頭髮開始變得花白了,鬍鬚也是花白的。盲爺的鬍鬚短而剛勁,記憶中盲爺總是用他那鋼針般的短鬚“扎”我們的臉與脖頸,我們總會用稚嫩的小手邊推着盲爺的下巴邊嘻嘻呵呵地笑着。

盲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他的聽力卻非常驚人。我們兄妹在一起時,時常捏着自己的鼻子或者捂着嘴發着聲讓盲爺猜猜是哪一個。不管我們怎麼“僞裝”,總是騙不了盲爺的耳朵。盲爺說:“你們是我抱大的,你們發什麼樣的聲音我都能分得清。”

我們慢慢地長大,而盲爺卻漸漸變老。我時常看到盲爺在嚴寒的冬天穿着一件羊皮大襖,躬着身拐着他那根永不離於的柺杖,獨自摸索着到了牛圈——那個人畜合一房間。那時日子過得緊,外公在牛圈裏給盲爺設了一蹲火炕。盲爺吃完飯替外婆洗了鍋碗,自己燒了火炕就獨自睡去了。聽外公說,盲爺半夜還會起身給他房間裏的牲口們加夜草呢。

那天,盲爺睡在半夜感覺到火炕有點冷,下了炕給牲口添了夜草,推開房門到了燒火炕的地方,蹲下身子往火炕里加了點麥秸,順手摸到了火柴盒,輕輕抽開盒子,取出一隻火柴,摸着火柴頭,捏着火柴要划起來。然而,火柴並沒有划着,盲爺失望地“唉”了一聲。誰也不會想去,那一聲卻是盲爺離開人世的最後的嘆息。

外公天還沒有亮要去山下挑水,走到院子裏才發現盲爺依舊蹲在火炕填柴的地方。外公叫了一聲盲爺的名字,盲爺一動不動。外公跑到盲爺的身邊,發現盲爺早已嚥了氣。

又是一個清明,不知覺中懷念起我的盲爺來。盲爺給我了我們無限的疼愛,我們卻沒有機會報答他。家鄉的山花正豔,綠意裝扮着冰封了一個冬天的枝頭,盲爺靜靜地躺着,沒有人去吵鬧他。而此時,我的睛睛又開始變得模糊起來,耳邊依舊響着盲爺教給我的童謠。

憶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那淋漓的雨,少了往日的清新,帶給了我們淡淡的哀愁。每年清明節前夕,我們一家人都會去給奶奶上墳,以表達我們對她的思念。

奶奶去世已經十年了,我剛出生只有10天她就離開了我們。我對奶奶的瞭解只能通過奶奶生前的照片和爸爸媽媽對我的'講述。聽爸爸媽媽說,奶奶是因爲不幸患上了癌症。奶奶生前是個很好的人,溫柔、善良、賢惠。她曾是我們長陽縣的第一個女兵,在我們長陽的縣誌裏就可以找到她的名字。奶奶退役以後,一直就在長陽縣人民醫院工作,直到退休。可沒想到的是,奶奶退休後幾個月便查出了癌症。癌症的痛苦一直折磨着她,但她一直默默地忍受,甚至還安慰其他人說她沒事。當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奶奶爲了能看到我出生,一直都在堅強地與病魔作鬥爭。當我出生後,爸爸連忙把我抱給奶奶看。雖然那時奶奶的身體已經虛弱到了極點,但奶奶仍堅持抱着我,一直不願意鬆手,嘴裏還說着:“要是我能多活幾年,看着你長大該有多好!……”

奶奶雖然已經走了這麼多年,但我們的親人、周圍的鄰居、奶奶生前的同事,包括一些商店的老闆看到我就會提起奶奶:“你奶奶可是個好人!要是她還在該有多好!”是啊!要是奶奶還在該有多好,現在我們一家人一定非常幸福。

今年我們和往年一樣,來到王家棚給奶奶上墳。清明山間的小路格外幽靜,路邊的樹木和小草都掛着雨珠,猶如我此刻沉重的心情。來到奶奶墳前,爺爺細心地爲奶奶除去墳頭上的雜草,眼睛也開始變得溼潤了,輕聲說着:“培秀,我帶着孩子們來看你了!”聽着爺爺的呢喃,我的淚水也不禁流了下來。我感覺心上像壓了塊重重的石頭,有種說不出來的難受。淚眼朦朧中,我們給奶奶燒了紙錢,爸爸說這些是給奶奶在另外一個世界用的。爸爸又遞給我一隻點燃的香,看着裊裊上升的煙霧,我似乎看到了奶奶在微笑地看着我,目光是那般的溫柔、慈祥……我在心裏默默許下願望:奶奶,我一定要像您一樣,做個好人!

一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後,我們便下山了。我在心裏默默地想:奶奶,您在另外一個世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爸爸媽媽會照顧好爺爺,我也一定會聽爸爸媽媽的話,努力學習,做您的好孫女。

憶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這膾炙人口的詩句便會在耳邊響起,一遍,兩遍……

書桌上泛黃的日記,依舊是童年的回憶,一個個細節鐫刻於心;人來人往的街道,仍舊散發着曾經的氣息,那若即若離的味道啊,牽伴着幾多眷戀?無意間,發現了我珍藏已久的一根仍舊散發着淡淡甜意的棒棒糖,想起了他——我的爺爺。

童年是一部節奏舒緩而又迷幻的電影,流動的各種聲音在我清晨的夢境裏來回川行。安靜的石板路上回蕩着行人匆忙的足音,空曠而突兀;屋檐下鳥兒拍打翅膀的聲音,旋起的風驚動了安睡的葉,綠葉搖曳,“沙沙”聲此起彼伏;自行車的鈴聲從小路的這一端傳到另一端,如蘇格蘭風笛聲般悠長;偶爾飄落鋼琴純淨的音色,旋律流淌而過,渲染了那沒有跌宕的年華。我常站在狹小的陽臺上,在朦朧而熹微的晨光裏,聽風吟唱。早晨風如此微涼如薄荷,從四面八方吹來,大大小小的水珠開始蒸發,陽光下在水滴折射下呈現出七彩斑斕的光澤,宛如旖旎華美的錦緞。這時,窗外傳來一陣陣叫賣聲;“棒棒糖嘿,買棒棒糖嘿!”我跑入家中,哭吵着爺爺買棒棒糖。

“爺爺,買棒棒糖,我要,好不好?”我在爺爺面前撒起嬌來。

“好!走,買棒棒糖,再放紙飛機,好嗎?”

“好!”

我倆大手牽小手,興奮地出去了。

我們買了兩根棒棒糖,一根我吃,另一根爺爺吃,一人手中一根棒棒糖,大手牽小手,到高處去,到底是孩子,無憂無慮。折一架架紙飛機,比誰飛得高,飛得遠,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平穩的弧線,在地上落成白茫茫一片,那瞬間的美成爲日後無以訴說的感動。而笑聲卻是一場遲來的季風,不斷蔓延,最後散落在時光深處。紙飛機總載着兩個人單純的夢想,在高空中自由翱翔,這紙飛機飛呀飛,累了,就靠在樹旁休息;體力充足,繼續向遙遠的天邊飛翔,帶着童真無邪。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雨紛紛”,遠處山上,一小兒正在重複放飛多年來的紙飛機,不過,那位慈愛的老人不見了,但紙飛機卻飛得更高。紙飛機帶着一個個純真的.思念,仍舊飛向那遠方的天穹。

星星是淡黃的遙遠的燈散佈在天幕上,而螢火蟲則是地面附近最小的燈,在昏黃的路燈下一閃一閃,遠處山上重演着幫幫糖與大手牽小手的情景,掩入耶的背景中。是紙飛機把那孩兒的思念寄到遙遠的天邊了罷……

憶清明作文 篇6

古人將一年分爲二十四個節氣。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農諺。

直到現在,腦海中依然會隱約浮現出幼時清明節,奶奶在一塊塊方正的土地中種下種子的情形。小鋤頭把土地刨出一個個土坑,一個坑,播下一粒種子,鬆軟、溼潤的土壤將種子覆蓋,賦予它愛的力量在地下成長。

就這樣,一把鋤頭,一袋種子,一抹彎腰的身影,一個上午。人們常常說勞作是苦累的,但奶奶卻格外享受這份明媚閒適的時光。那時每每看到奶奶滾落的汗珠,我都擔心奶奶會太辛苦。可奶奶總是帶着平靜而溫和的.笑容,對我說不辛苦。

清明節,奶奶帶我去掃墓。路上我望着她佝僂的背影,不禁陷入了沉思。來到墓地,奶奶沒有流淚,但臉上不再有平靜溫和的笑容。清明節,總勾起我們對已故之人的思念。褪色的墓誌銘,堅硬冰冷的墳塋,黃土之下,僅一碑之隔,卻再也無法靠近那個人了。儘管傷痛被時間慢慢沖淡,但總是無法抑制住心底的沉鬱。

死者長已矣,生者永懷悲。希望那些去世的人,真的變成了天上的星星,靈魂仍然在發光,用微弱的光默默守護者自己的天使。

憶清明作文 篇7

有人永遠地留在了這個寒冬,只爲了更多的人迎來重生的春天。

——題記

梅雨紛繁,又逢清明。天空上方一片懷念,下方即是默默緬懷。願每一個在黑暗中因鬥爭而消逝的生命,在另一個光明中一切安好。

寒冬,是很冰冷,但病毒侵入人心,更是冷上加冷。在這個冬,一場無聲息的新冠病毒戰役乍然打響了。此次病毒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默默據守在自己的醫學崗位上,次次向衆人發出通告,估量此次病毒十分嚴重並不普通,卻遭受警方口頭教育,與次次的打擊。可他,依舊置信自己的判別,依舊不停地提示人們,終於,他的提示使許多人早已有所警惕,惹起了注重。可當這新冠病毒確認時,他卻因挽救患者不幸感染,又大名鼎鼎地走了。

我們待在家裏靜等春暖花開,但卻又有幾人分開了自己暖和的家,換上了白色戰服,剃掉了自己秀麗的頭髮,據守在一線,與病毒做抗爭。他們共同站在了一同,扛起了屬於自己的一份義務,等候黑慢慢貧乏,渡過艱難的白晝。

在這個清冷的冬天,生活是很苦,但能夠加點甜。甜是什麼,是他們的期盼,是對疫情勝利的美好念想。透過病房門上霧氣騰騰的.玻璃,時時辰刻都能夠看見他們忙碌時發出來的白色光輝,是那麼地道,卻又喚醒了幾人的心。

清明,把懷念託付予清風,把哀慟寄給明月,祭先祖、故人,也祭往昔,祭此次戰疫的白衣天使們,默默緬懷,送去更遠處的悲傷,告慰自省,又能身心整理。此時此刻,願凜冬散盡,銀河長明;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憶清明作文 篇8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親愛的太奶,您在天堂是否安好?

兩年前,您來到了爺爺家,慈眉善目,和藹近人,臉面上刀割般的紋路,怎也隱匿不住歲月無情的打磨,每一個斑點皺紋,都是一筆挑戰與承諾。

“叫太奶。”父親嚴肅地說。“太奶好。”我垂下眼簾,低聲囁嚅。太奶樂呵呵地笑,一步步地蹣跚過來,半是嗔怪半是欣喜地說:“你瞧你,給孩子嚇的。”又轉向我,樂呵呵地笑。

太奶最喜歡的菜就是血腸了,而且是純的,不得加面進去。而我最討厭的,就是血腸。每看見這道菜,血紅色的豬腸浮現在眼前,血腥味“噌噌”地往鼻子裏鑽。我就噁心得再也無法進食。而餐桌上,太奶總說:“萌,吃一吃,血,血腸。”我“嗯嗯”地應着,夾了一片,又偷偷地遞到老媽的碗裏,生怕太奶見到,惹她不悅。

太奶身體健康,尤其突出的是她的牙齒,潔白明亮,沒有掉過一顆,排列整齊,一口貝齒。她早晚刷牙時間固定,不得耽擱,連午餐點心過後,也要漱口,甜食冷飲從未碰過。我多麼羨慕太奶的'貝齒,卻無法抵制甜食和懶覺的誘惑,搞得太奶哭笑不得。

太奶學識淵博,精通俄文。滿腹的名言典故,再有超強的表達力,將本就精彩的故事流利地講述出來,真是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親愛的太奶,您在天堂,還安好嗎?

憶清明作文 篇9

清明節到了,好多人家都忙着祭典活動。慶幸的是我家的老人都很健康,所以我可以盡情的享受明媚春光,和大自然來個親熱擁抱。清明節既是祭奠親人,寄託哀思的日子,更是踏青的好日子。因爲它 的到來象徵着春天的真正到來!

行進在郊外的路上我看到了許多桃樹梨樹,它們全都盛裝迎春。粉一片,白一片,放眼望去,好一個千多萬朵壓枝低的景象!不難想象秋天滿樹桃李壓枝的喜景!隨後又看到了綠油油的田地,一望無際 ,好像一塊巨大的翡翠。看得我眼睛無比舒爽,心情無比的舒暢。真想天天都生活在這裏,一睜開眼一陣清香撲入鼻子!看完春天的美景我們便開始快樂尋寶活動——挖野菜。

剛開始我不禁有些發愁,上哪裏找野菜?什麼樣的野菜能吃?可實際情況可不用我發愁。遍地的.野菜多的連媽媽都叫不出名,只是來的時間有些晚,要撿嫩一些的挖。很快裝滿了一塑料袋。可頭次挖野 菜的我越挖越上癮,挖着問着:“這是什麼菜?這菜能吃嗎?”挖着喊着:“這裏更多呀,快來呀!”我的大呼小叫引得周圍人都大笑起來。沒辦法,誰叫我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呢!在大家的催促 和拉扯中我才止住了挖野菜的行動,並一再交代媽媽回去就做給我吃!

好一個長見識的節日,好一個快樂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