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精品】我春節的作文4篇

作文 閱讀(2.1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春節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我春節的作文4篇

我春節的作文 篇1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有美味的糉子;我喜歡重陽節,因爲能登高敬老;我喜歡清明節,因爲可以爬山掃墓。但我最喜歡的節日,當然還是春節。

傳說大年三十的晚上,會出來一隻無惡不作的“年”獸,人們都很害怕。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來了一個老人,當“年”獸出來之時,老人放鞭炮、貼春聯、穿紅袍,“年”獸看了非常害怕,就逃跑了。從此,就流傳下來了放鞭炮、貼春聯、穿紅袍的過年習俗。

快樂的春節快要過去了,怎麼能不受到驚嚇呢?於是到了春節的那一天,大人們早早地準備好了壓歲錢,等待孩子們前來做客領取。

拎着袋,跳着舞,小朋友們要去哪兒呢?原來,孩子們是要去別人家要糖吃呢!只要孩子們到了別人家裏,叫一聲:“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給我們一點糖吃嘛!”他們一見孩子來了,就笑容滿面地抓起一把糖果放進孩子的袋裏。

“哈哈!”孩子們的`聲音迴盪在鄉村裏,原來孩子們在打雪仗啊!只見一位小朋友右手抓起了地上的雪向前拋去,前面的孩子來不及防守,就被那團雪球砸在臉上,他的臉一下子變成了“麪糰”。逗得其他人哈哈大笑,那個孩子看到別人在笑,不由得自己也大笑起來。

啊!多麼美好的春節啊!春節是我心目中一顆最閃亮的星星!

我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到了,萬家團圓,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我還穿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穿上新鞋。媽媽說:“孩子快點吃,吃完了,我帶你往外婆家拜年。”一聽說往拜年我興奮得跳了起來。我往外婆家的路上看見了有很多人帶着禮品,有的開車,有的走路,每個人都喜笑顏開的。

  一會兒,我和媽媽到了外婆家,我看見外婆,連忙走過往說:“外婆,祝你健康長壽。”外婆笑了,摸摸我的'頭說:“你真懂事,真有禮貌。”說完,外婆從口袋裏拿出一個紅包給我,我雙手接紅包,興奮地說:“謝謝你外婆。”然後我和表兄弟表姐妹們往玩,媽媽和爸爸進外婆家的屋子裏聊天。我們往外婆的空地往玩放鞭炮,我還帶來了一架賽車,我控制賽車一邊跑一邊叫,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逗得表兄弟、表姐妹捧腹大笑。直玩到中午,吃了團圓飯纔回家。我對爸爸說:“今天我玩得很興奮,還逗得表兄弟、表姐妹捧腹大笑呢,今天我很興奮。”

  啊!過年可真好呀,我喜歡過春節。

我春節的作文 篇3

在我眼中的春節是有着古代風俗而又傳統的節日。每當春節到的時候,櫃檯上的商品琳琅滿目,路上的行人多之又多,人山人海,車水馬龍。

我眼中的春節是個團聚的節日,每到春節來的時候,人們走親訪友,家家都歡聚在一起,家家都把自己存了一年的食物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酒、肉、菜……,只見桌子上擺出了風味獨特,各式各樣的飯菜,當然客人們誰也不客氣,狼吞虎嚥的吃起來時,整個屋子都沉浸在了一種溫暖的香味裏,大年八年級的時候人們都回到了爺爺奶奶那裏,和親人們歡聚一堂,晚宴上,呈現出孩子可愛笑臉和爺爺奶奶和藹的微笑。

我眼中的春節時一個響亮的節日每當春節來的時候,是小孩最喜歡的節日,只見孩子們手裏拿着“二腳踢”,另一隻手拿着打火機,一點一扔,啪!聲音清脆悅耳饒有興趣,大人們全神貫注的盯着鞭炮,啪啪!入晴天的幾道閃電,真響呀!。

我眼中的春節是一個紙片的節日,每當春節來的時候,他是一個最吉祥的時候,他是一個象徵着福氣、財富、平安的節日,人們往往把門的兩側貼上關於平安來年幸福家庭和睦的對聯,門中間貼一個大大的福家,意味福氣的`到來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啊!

春節象一盞燈,照亮了人生前進的道路,溫暖了人間的寒冷,他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是一個人們最愛的節日,是一個福氣的節日,說心裏話我真想天過春節。

我春節的作文 篇4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拜個年”。小時候,每到年關,就會和小夥伴們拍着手唱着這首童謠,歡歡喜喜的迎接春節的到來。

這首童謠高度概括了我們北方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臘月二十三這天的晚上,是我們入冬以來最盼望過的第一個節日。小時候,家裏錢不多,一向勤儉持家的媽媽平時很少給我們零花錢,買零食的次數更是鳳毛菱角。但在這一天,是“祭竈”。家家戶戶都會買麻糖放鞭炮來祭竈神,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放完鞭炮,我們姊妹三人早排好了隊等着媽媽發麻糖,媽媽給我們一人一個,我們會歡天喜地地吃起來,吃完後,會繼續守着媽媽,直到媽媽說“真是狗窩裏放不住剩饃的東西,一人最後發一個,剩下的是你爺爺奶奶的。”這時我們纔會罷休,吃完後,高高興興的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

而現在,我們三個相繼長大,也都成了家, 平時在超市裏就會買到很多各式各樣的麻糖,有時候買多了,忘記吃,等到下次再吃,卻發現,麻糖都已經化作一坨。直接扔到了垃圾桶裏。祭竈這天,也會買麻糖,這時,不會急着去吃,而是先給孩子,這時的孩子不會排着隊領,也不會歡天喜地地拿着吃。總是叫好幾遍,“吃麻糖了,吃麻糖了”,纔會慢慢悠悠的走到我跟前,看到麻糖後會說“我當時什麼呢?原來是這個啊……”這就是80年代的我們和21世紀孩子的不同。這些不同反映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上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新年的美食成了平日裏的家常便飯,穿新衣、戴新帽等傳統習俗不再是過年纔有的享受,各種年貨也成了流水線產品在超市中隨處可見……此時的大家不禁感嘆,“年味”有些變淡了。

“年味”的濃淡變化,不止在於物質的豐盈,還在於文化的豐富和心靈的感受。細細想來,“年味”似是一種儀式感,人們在歸鄉、團圓、慶賀的過程中,如同完成着一個個儀式,在參與中感受到喜悅與溫暖。掛燈籠、放爆竹、吃年夜飯、守歲、拜年……在這其中年的味道,便是通過一個個瑣碎的細節慢慢發酵而成。“年味”又似是一種美好幸福的情感體驗,過年時節,大多數人會體會到由友情、親情的相聚所生成的`情誼,感受到家人團聚、長幼相會的認同感、歸屬感,體驗到家家掃房屋、辦年貨的勞作情緒,在團圓相聚、和睦喜慶的氛圍中,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每年的春運之際,萬千背井離鄉爲生活打拼的人爭相購票啓程,就是爲了能在短短几天的假期裏與親人共享團聚時刻。正如紀錄片《中國新年》中形容春節:“億萬人同時遷徙,只爲一次團圓。”此刻,就會感到雖然過年的方式在不斷變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從來沒有消散,年的情結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