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有關家鄉變化的作文10篇

作文 閱讀(2.8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變化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家鄉變化的作文10篇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1

我家鄉有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澈見底。河裏有小魚,有的小魚身上畫着五顏六色的花紋,有的身上只畫了一種顏色。它們在水裏快活的游來游去。

夏天,有的人家裏停水,就到河裏洗衣服,有的孩子熱了,就到河裏洗澡,嬉戲玩耍。可是,漸漸的人們變得懶惰了,隨手將垃圾扔到了河裏,將不乾淨的水到入了河裏,使小河不再像以前那樣清澈,像以前那樣乾淨,河裏也沒有那些快活、美麗的小魚了。

我每次從那裏經過,好像都聽到小河在哭泣地說;夏天,你們家裏停水,在這裏洗衣服,孩子熱了在這裏洗澡。我全心全意地爲你們付出,可是,現在你們爲什麼這樣對我?爲什麼?我們想念以前的小河,請大家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小河,讓它們乾淨、漂亮起來吧!

我的家鄉在遂寧。它是一座環境優美的城市。可是,從前我的家鄉可沒這麼美麗,整座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綠化減少,空氣質量差,人們的環保意識很差。後來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經過全市人民幾年努力,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說觀音湖吧!以前,它叫涪江,江面漂着很多垃圾,坐船玩的人吃過的可樂瓶、水果皮隨手扔進觀音湖裏。湖裏的小魚都被臭死了,人們看着這些垃圾,只能掩着鼻子快速走過。現在,湖裏再也沒有可樂瓶、水果皮、等垃圾,小魚自由自在的遊着,觀音湖美麗極了!

我的小區原來是一個垃圾堆,人們總是隨地扔垃圾、吐痰,風一吹,塵土飛揚,人們回家總遮着鼻子和嘴巴。現在,小區環境優美,大家快樂地回家了。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2

我家鄉浦口的變化 我眼中的美麗新城是什麼?就是我家鄉的一點一滴的變化。我們家鄉的變化可大了,建築工程的變化、房屋的變化、風景的變化、高樓的變化、遊樂設施的變化、道路的變化……。比如說:到南京不用只走長江大橋,也可以走緯七路長江隧道,比走長江大橋還要方便,聯通長江隧道的那條道叫總部大道,路旁有許多樹,那些樹青翠欲滴,還有許多小花小草,有茶花、有桃花、有臘梅花……,還有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兒,既漂亮又美觀,真是美麗極了。還有,吉慶村的許多住房也開始拆遷了,這是爲什麼呢?是因爲要建緯三路過江隧道,這樣我們離南京就更近了,更加方便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雄偉壯麗的緯三路過江隧道,它將會在20xx年建成通車,以迎接在南京舉行的20xx年第二屆青奧會。在吉慶南路有一個小區叫“樂府江南”,以前那裏是一片荒地,經過三年的建設,豎起了一座座高樓,現在成爲一個既堅固又美觀的怡人小區,在它的旁邊有一所鐵路大學,到了晚上燈火輝煌,人影流動,頗有些熱鬧的景象。我們的.浦口現在變化很大很多,橋北有很多購物中心,還有一個大型遊樂場,高大的摩天輪在幾裏之外就能看到。新建的道路很多也很美觀,公交線路也多了,有168、157、603、604、漢江、鹽浦……,交通也更方便了。這,就是我眼中的美麗新城,看着我的家鄉浦口越來越美,真是開心極了。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3

大家好,我是南京市、江東門國小的一名學生。雖然我出生在南京,上學也在南京,但是我的老家在安徽的一個小村莊。

我的雖然窮了一些,都是我的左鄰右舍的人們都很熱情,不像在南京左鄰右舍誰也不認識,整天關着門。

我記得今年我們一家人回老家過年,我們到了家的時候,打開房門,由於常年在外,房子裏的灰塵很多。媽媽讓我們把行李放到一邊,讓我們一起忙打掃衛生。我和姐姐正準備拿盆和麻布打水擦桌椅時候,我鄰居家的嬸嬸來了。嬸嬸而且我們一家人回來了,就過來看看,嬸嬸看見我們在打掃衛生,她也來主動打掃衛生。

當我們打掃完衛生的時候,隔壁家的大娘來我家,讓我們去她家吃飯,大娘說﹕"你們剛回來,廚房裏什麼都沒有,我就燒了你一家人的.飯菜了。我們一家人就去了大娘家裏吃飯了,大娘燒了好多好吃的。

一會兒工夫,我們吃完飯了,剛回到自己家裏的時候,不一會兒家裏又來了幾位叔叔、大爺、大娘們的,他們說∶“看見我們回來了,都過來看看有啥需要幫忙的。”我看見爸爸媽媽和幾位叔叔、大爺、大娘們聊的很開心,我心裏想:雖然我老家窮了些,但是人們都很和諧。

我和姐姐看見他們大人在聊天,我們就跑到門外去玩,這個時候我發家鄉的空氣很清新,麥苗長得也很綠,路也修了,前年過年的時候我們就碰到了下雨天,路上全都是泥巴和水,都不能出去玩了。我跟姐姐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回來把所有農村的路修的像城市裏的一樣。”姐姐也很贊成。

可是今年我們又回到老家的時候,我和姐姐也很開心。姐姐說:“現在我們老家一點也不比城裏差,路也修好了,空氣也很好,老家的房子也很大,家家戶戶不都有一個大院子,不像在城裏住的地方很小,空氣也很差,我愛我的家鄉:農村。”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離市區幾百公里的山區,是一個山清水秀、景色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地方。

昔日,家鄉的道路坑坑窪窪,全是泥巴路,道路上冷冷清清的,很少有車輛通過,大家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行車;人們住的全是瓦房,遇到颳風下雨的氣候,重則進水,屋頂被掀去,輕則水淹牆角,讓人整天提心吊膽;至於廠礦、超市等,更是隻可想象的。穿的衣服缺乏,“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吃穿基本上是靠天吃飯,飯碗裏只有玉米飯、土豆,能吃飽就是最大的奢望了,遇到逢年過節,能打個“牙祭”就已經不錯了;而對於外界信息的瞭解,靠的就是外出人員的口述。

但是,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了一個繁榮昌盛、美麗富饒的地方。當年的泥濘小道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車輛川流不息,多數人家擁有了摩托車,有的還實現了家庭轎車;家裏結束了靠柴火做飯、取暖而基本實現了電氣化;人們的飯碗裏不再單調,每餐還講究營養搭配了;穿的也能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更新,有時還可穿上時髦的.名牌;在政府的關心下,廣大的人民羣衆經濟收入也發生了變化,有的種上了“泡核桃”、“脫毒馬鈴薯”,有的學習了科學養殖技術,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正在大踏步前進。

家鄉的變化,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也離不開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作爲國小生,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做一個對社會、對家鄉有用的人,用自己的知識才華去建設家鄉,使家鄉更加美麗,成爲我國最耀眼的明珠。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位於岳陽的一個小村莊裏,素有“漁米之鄉”的稱號。以前這裏是非常貧窮的,可在幾年,有了明顯的改變。

最先開始改變的是路。因爲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要想富裕,就必須要有發達的交通。聽奶奶講,改革開放前,這裏的交通非常閉塞,與外界聯繫主要靠一條土路,村裏之間的交通主要靠田間小道國中,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再由於缺乏交通工具,人們的出行主要靠步行,學習和工作時,走十幾裏,甚至更遠的路,是常有的事。現在,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原來與外界聯繫的那條土路已經修成了二級公路,就連村莊裏的道路也已經修上了水泥路,大大地方便了我們與外界的聯繫,使我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另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電話,從前被人們視爲金子一樣的電話機已經被淘汰了。現每家每戶都有了移動電話。有的人家還有好幾部了,人們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幾年前,我們村莊裏只有幾座老掉牙的樓房,現在,家家都蓋上了大樓房,裝上了空調,安上了太陽能,還把房子都修得非常漂亮。每個人都喜愛顏開。

這一切的變化,都得感謝黨的英明領導和市政府領導的日理萬機。我相信,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老百姓致富的道路也一定會越走越寬。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6

今年暑假,我隨媽媽回家鄉探親。我的家鄉坐落在鎮裏一個偏僻的地方,那裏山不高,水不清,沒有引人入勝的名勝古蹟,所以,這只是一個普通而小的村莊。

然而,這次回到家鄉,家鄉的土,家鄉的地,家鄉的人,家鄉的一切都變化了,短短三年時間,家鄉變化了,再也不是我認識的家鄉了。

一進村口,就看見那筆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心。這條路變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崎嶇不平的小路了,這讓我大吃一驚,然而,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隨着那條“主通道”,我們來到了村中心。“哇!”我禁不住喊了一聲,但眼前的情景,真是我所意料不到的—一座座新修的瓦房,兩三屋的小樓房代替了那殘舊的平房,還有幾處雞鴨滿地跑的養殖場,摩托車在村裏滿街跑。真是一派繁榮而興旺的景象。我們走着走着,便走進了陳大叔的養雞場,他看見我們來了,便笑着說:“喔!我們的城裏人來了,還記得我嗎?”我也笑着說:“陳大叔嗎!怎麼會不記得呢?您以前不是嫌養雞嗎?怎麼現在養了這麼多雞呀!”“唉,以前你大叔不幹活,可是現在不行了,地少人多,不幹專業戶福不起來。我就邊學邊幹,辦起了養雞場,這一干,還真嚐到甜頭了。”離開養雞場後,媽媽還告訴我,陳大叔早已成了“萬元戶”了。我心想:這有名的閒漢都變了,家鄉怎麼變呢?

然後,我開始獨自走在變了的家鄉。離開養雞場不遠,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叫我,我聞聲而去,原來是以前的好朋友小華。他和我們打完招呼後,便拉着我的手,說要讓我參觀他那“變”了的家。我記得他家以前是村裏色貧困戶,他父親死得早,母親拖着他和他的哥哥艱難地過日子。這次,我來到她家一看,新修的瓦房,花園試的小院子裏,並排着兩輛新自行車。小華非常高興地說:“這兩輛自行車是我和我哥哥的。”我也高興地說:“小華,以前你多麼盼望騎上自行車啊!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是啊!以前我們家窮,現在我們家既幹農活,又幹副業,有了錢。”小華說着領我進屋,隨手打開錄音機放起流行音樂來。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7

兩天沒有下樓了,可想出去透透空氣。走出秀麗小區的大門,跨過馬路,來到十四街小區。

十四街小區的大門、圍牆、路面和相應的小區設施,都是去年下半年才投資興建的。平整的瀝青路面,彩磚鋪砌的寬闊的人行道,各種嶄新的健身器材,給人以清新,祥和的感覺。加之環衛人員把整個小區打掃得乾乾淨淨。平時,這裏總是車來人往,格外的熱鬧。

我走在路上,心裏好生納悶。大年八年級,怎麼會如此的寂靜。偌大一個小區,除了幾個在健身器材跟前玩耍的孩子之外,幾乎看不到人影。

每棟樓的前面都堆得厚厚的放鞭炮留下的紅紙屑。有幾個環衛人員正在進行打掃。遠處響着稀稀落落的鞭炮聲。忽而一個清脆的高跟鞋敲擊馬路的聲音,咣,咣,咣......從馬路一側的一個樓門出來,消失在馬路另一側的一個樓門裏。

不知怎地,我的腦海裏突然閃現出上個世紀70年代過年的情景。

那時候,我還在學校教書。每逢春節,學生給老師拜年,老師之間互相拜年,學校領導給教職工拜年,同事之間、同鄉之間,同學之間自然也少不了互相走訪,說上幾句祝福的話......

整個地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常。

那時候,我家住的是隻有三四十個平米的平房,供客人落座的椅子、凳子也不足用。來拜年的同事和學生成羣結隊,先來的還沒有還沒有說上幾句話,後面的`又到了。就這樣,迎來送往,直到正月初五才慢慢地安靜下來。在這幾天中,顧不上吃午飯,餓着肚子接待客人是常有的事。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登門拜年的習俗漸漸地被其它形式代替了,先是電話,而後是手機,再而後便是電腦了。

只從我家的情景,或許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過了臘月二十三,我和老伴就陸續接到來自博友的春節祝福了。年三十和大年七年級拜年的博友達到高峯。我們自然不能慢待朋友,一個一個地回覆,抽空還要抓緊走訪或年長於我們的,或來往比較密切的,或旅居國外的博友,向他們道聲祝福。加上還要通過電話(今年我全部改用網絡電話)、電腦(QQ、MSN)同遠在內蒙老家的親人聯繫,哪裏還有時間去登門串戶的拜年呢。

再說我兒子吧。他喜歡徒步,迷戀網絡,僅年三十就有近百網友給他發短信拜年。除夕夜,他幾乎沒有閤眼。直到我們早晨起牀,他還在用手機短信和QQ給他的朋友拜年。

三十年,僅僅三十年,過年的習俗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真的想象不出,再過三十年,國人怎樣過春節呢?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8

以前,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小河的水不太深,只能沒到我的肩膀。河邊還有一大片鵝卵石灘。放假了,我們可以經常去撿石頭、玩遊戲呢!

可是隨着小河旁的工廠越來越多,空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小河慢慢地也變成一潭黑水。人類製造的垃圾也隨處可見,昔日的'鵝卵石灘也逐漸消失了,死魚浮在水面上,讓人們看到想吐,還時不時飄來一股臭味,人們再也不想到這邊玩耍了。

但是沒辦法,那全是因爲工廠的污水和人們的貪圖方便引起的。我的表姐表妹每次回家鄉,都要臭罵一下那些工廠和隨手扔垃圾的人。

我們一直有個願望:大家共同努力,愛護家園,愛護環境,減少污染,讓小河重新清澈起來,讓我們的家園重新漂亮起來。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9

我的家鄉廣東省東莞市位於珠江口東岸,穗深港經濟走廊中段,北距廣州50公里,南距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全市有板有32個鎮區,陸地面積2465平方公里,本地戶籍人口156萬人,外來暫住人口近500萬人。

東莞是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1978年以前,東莞是一個農業縣,只有莞城、石龍、虎門3個規模不大的城鎮,絕大部地區都是農村,8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只有377家工業企業,工業產值僅佔工農業總產值的30%左右,基礎非常薄弱。除了向港澳出口少量的農副產品外,與境外的其他經濟技術合作幾乎是空白。同時部分羣衆的溫飽還沒解決。

1978年以來,東莞經過改革開放,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達到寬裕小康的水平。迅速從一個農業縣發展成爲一個以國際加工製造聞名的新興城市,創造出令世人囑目的“東莞奇蹟”。目前已有世界40多個國家與地區來東莞投資,興辦了14000多家外資企業,已成爲國際性的加工製造基地,尤其是全球重要的電腦及周邊產品生產基地,亨有“無論你在哪裏下訂單,都是東莞製造”的美譽,同時也是鞋類、服裝、玩具、傢俱等產的重要基地。

經過多年的建設,東莞已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網絡,較爲完善的城市功能,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建成有非常漂亮的東芝大道。美麗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各鎮區充分依靠與發展的自身的資源優勢、市場優勢與傳統優勢,形成的虎門服裝、厚街傢俬、大朗毛織、清溪電子、樟木頭房地產等一批特色產業城鎮。

隨着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方明程度大爲提高。東芝先後被評爲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市、全國科教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市等。今年更被評爲全國十個魅力城市之一與全國十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之一。

要說我的家鄉,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故人說“百聞不如一見”,要想了解我的家鄉,歡迎來作客。

家鄉變化的作文 篇10

今天,我回到家鄉,媽媽對我說:“今天要去奶奶家裏一趟”,我立刻把眉頭皺愁了起來問道:“我可不可以不去”。媽媽又說:“不行”。我只好勉強的和媽媽一起去。

在火車上,我一直盼望着鐵路能長些,長些,這樣我就可以不用很快到家鄉了。

“叮咚,耒陽站到了”。我立刻塞住鼻塞,戴上了耳罩。

在公交車上,我很驚奇,感到這不是我的家鄉。公交車不再在像以前那樣破破舊舊的了。四周也沒有骯髒的垃圾了。河水沒有像以前那樣渾濁了,是那麼的清澈,河裏還有許多小魚在那裏歡快地遊動着。鼻塞和耳罩不由自主掉了下來,我聞到了花香,真香呀!我聽見了鳥兒歡快的歌聲,可真好聽呀!放眼四望,一座座小山,被陽光照的金黃金黃的。

我下了車,到了奶奶家。奶奶就爲我們準備了一頓豐富的晚餐,雞、鴨、魚、肉……,還有我最喜歡的.可樂呢!

吃完以後,我就和媽媽一起出去走走。發現大家住的不再在是茅草小屋,而是兩三樓的小洋平房。

回到奶奶家,我便問奶奶:“奶奶爲什麼家鄉的變化這麼大”。奶奶又說:“是因爲改革開放後,鄉政府慢慢富裕了,所以我們這兒也變了。

我們就要回家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