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精選10篇)

作文 閱讀(6.98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精選10篇)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1

每次拿到好名次,坐在舒適的屋裏就着媽媽獎勵的豐盛菜餚,就着噴香的大碗米飯,總會不禁想起——曾經在電視新聞裏總播放着:“田地上有一個人,他時而觀望、搗襯或拿個本子記錄着什麼”。烈日下身穿一件寬鬆粗糙的白襯衣,一副老農民般的灰黃面孔是飽徑風霜留下的一條條溝壑。

小時候的我不情願地看着這名“普通”的種田“老農”,同樣是種田,爲什麼我爺爺就不能上電視呢?是因爲他更帥嗎?但也無奈,只能陪爺爺每天準時守着那唯一一臺直播電視的《新聞聯播》。

好不容易熬過“老農”在田地裏的各種無聊的鏡頭以及花式誇讚聲,之後收看了對爺爺至關重要的天氣預報,就到了例行寫作業的時間,那時的我雖說成績不錯,但沉不住心學習,像數學題一眼想不出解法的一概跳過。

遇到困難挑戰一律退縮,日程月累,甚至開始動搖自己的目標:我爲什麼要考以中山大學?爲什麼還要學習呢?最後也是依着睏意和爺爺奶奶的叫喚趕工完畢。

直到四五年級我從《品德與社會》上看到這麼個“知識鏈接——袁隆平的生活簡樸”,榮獲無數名利的他平時農穿的農作衫不過是街邊十到五十不等的那種,就是在世界頒獎這樣的國際舞臺上,穿過平生最昂貴的西裝也不過500元。有一回袁隆平在街頭一口氣買下十幾元的襯衣愛不釋手、合不攏嘴。“這種襯衣輕便透氣、結實耐用、又便宜,下地幹活再合適不過了!”

插圖中那位正微笑着撫摸被烈日曬得全黃耀眼的老人,正是曾見他多次在新聞上拋頭露面的“老農”。我開始在爸爸媽媽家的網絡電視上尋找袁隆平的身影。

袁隆平的世界那麼小,小到只有他實驗田裏的水稻,他一生與農結緣、與農相伴。從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輩子的精力和心血無怨無悔地一心撲在稻田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袁隆平堅定着爲全世界人民溫飽的信念,仍樂觀地期待着明天,更加努力地在烈日下、風雨中、稻田上埋頭工作着。

我不禁一抖,渾身直起雞皮疙瘩、淌冷汗,袁隆平爲他人在巴掌大的田地裏奮鬥了五十餘載,而我讀書是爲了自己將來更有出息,卻動搖了內心……

“搞研究的人就不要怕失敗,怕失敗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着自己的理念,“絕不以犧牲產量爲代價來換取優質”。一路走來,畝產700kg、900kg、1000kg……我國超級雜交水稻不斷取得了飛越性突破——正是田間那日漸佝僂瘦小的身影近六十載風雨無阻對夢想的追求、超越!許多人說中國的糧食夠多了、夠吃了,可他始終想:“世界這麼大,幾十億人要吃飯,糧食安全不可掉以輕心”。

我的臉滾燙,很清晰地感覺到熱血流徜,彷彿拿個雞蛋往臉上滾一滾馬上能熱熟似的,坐立不安。正是袁隆平廢寢忘食地在背後歷經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攻關,才取得如今的突破,而我輕薄浮躁、放縱懈怠,遇到一塊微不足道的絆腳石,卻束手無措,畏畏縮縮,不敢於去挑戰自我……

本該頤養天年的鮐背之年,袁隆平卻依然堅持奮鬥在科研第一線,不忘初心,讓所有人遠離飢餓!“有志不在年高”,他還懷揣着更高遠的夢想:①“禾下乘涼夢”(“坐在大數般高的水稻下乘涼滿樹花生米般大的稻米清香撲鼻……”);②“鹽鹼地稻田夢”(“世界上還有好些地方吃不飽,這些不宜農作物生產土地豈不是浪費?……”)。於是他更勤奮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我的心一顫,似有萬根針直扎我全身,疼得淚流滿面:袁隆平至今已經90歲高齡了,還在努力地去實現夢想!而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又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呢?

我終於瞭解了這位“老農”,也明白了電視臺全國播報的用心良苦。開始不再畏懼退縮,戒驕戒躁,嘗試大膽地開始挑戰自我,追求卓越,勇敢地逐夢前行!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種着中國的農田,心裏卻裝着全世界的溫飽。他奮力逐夢的精神,不僅改變了雜交水稻,也永遠激勵着我在追夢路上奮勇前行。他就是我的偶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2

因爲熱愛祖國,錢老毅然冒着生命危險—回到祖國;

因爲熱愛水稻,袁隆平頂着閒言碎語研究雜交水稻;

因爲熱愛華夏民族,青少年投身於知識的海洋,只爲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因爲熱愛中國,我們甘願付出,只爲它明天能比今天更好。

錢學森,這位偉人的老人,他知識淵博,才華出衆,在國外學習,連外國人都稱讚他爲天才。美國政府願意支付鉅額工資,只爲讓他在美國工作。可是他卻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只是因爲心繫祖國,渴望回到祖國,將自己的才能奉獻給祖國。他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致於在美國政府以其生命威脅的條件下阻攔他返回中國,他還是毅然的帶上一家老小在周恩來的幫助下回到祖國。他爲中國貢獻是巨大的,人們親切的稱他爲“兩彈元老”。

袁隆平,他說他的願望是讓每個人都吃飽飯,讓水稻長成甘蔗一樣高,米粒像雞蛋一樣大。讓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家家過上小康一般的生活。他可不是開玩笑,雖然他並不高大,而且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人又黑又瘦,但他真的成功了,他研究出來的水稻,雖沒有雞蛋大,卻讓中國的水稻增產了好幾倍,幾乎每家都能吃飽,穿暖。當初諷刺他雜交水稻,爲自己當初的話而羞愧。袁隆平,他是全國的恩人,爲全國人帶來了飽滿的米飯。但當有人誇獎他時,他只是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我只是熱愛水稻,熱愛祖國,能專業於我熱愛的水稻,還能爲祖國帶來利益,是我的`榮幸。

不管是錢學森,還是袁隆平,他們都是因爲熱愛祖國,所以不怕困難,不畏堅辛,甘願付出畢生的精力,只爲祖國的明天更興盛,更強大。

所以我們青少年作爲祖國明天的花朵,更應該想他們看齊,爲中國的崛起而奮鬥。現在有很多青少年,因爲考試的失敗,父母的閒言碎語而想不開,以致於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認爲這是很不該的。如果我們能看着錢老和袁隆平博士爲中國付出的艱辛,是否會有愧疚的感覺。現在,讓我們昂起頭,向前走,努力學習,爲祖國的未來而學習。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3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國小生,我是在《感動中國》課外讀本上讀到了您的故事後,知道了您就是享譽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雜交水稻”的難題,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爲世界糧食安全生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今天我懷着萬分敬佩之情給您寫這封信。

“民以食爲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我們中國耕地面積僅佔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卻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您創造了奇蹟,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爲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農民伯伯都親切的稱呼您爲“米菩薩”。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從64年開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項目正朝着畝產900公斤的預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溫室裏長大的孩子,住在城市遠離農村,不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麼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以外,就只能通過在農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於農耕時節的一些事情。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穀,畝產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的糧食欠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不但是吃得飽,而且還吃得好,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

衷心感謝您袁爺爺!您在農業領域裏的無私奉獻和付出,才換來了今天我們衣食無憂的生活!四十多年來,您和您帶領的科研團隊爲研發優質高效水稻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付出了畢生精力!我知道您有一個超級水稻夢,在試驗田裏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十萬個穗子形成一棵參天大樹,你坐在稻穗下乘涼,悠閒地給我們講述着盤古開天地以來您的“水稻夢想”!我祝願您“禾下乘涼夢”早日實現!也祝願您國慶節快樂安康!

此致

敬禮!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4

當金戈鐵馬的喊殺聲漸漸遠去,誰,會爲人們所崇拜?在曾經一次媒體調查中,有舞臺上的明星,有英勇的烈士,還有偉大的領袖,直到這份名單的最後,袁隆平教授的名字才擠入我的眼簾,這唯一入選的科學家默默守望着人們對科學家的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這唯一的守望者也消失了。

數年前的一個夏天,在湖南安江的一塊農田裏,一位農民模樣的人,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着頭,彎着腰,正在尋尋覓覓。他,就是袁隆平。在那時,他是安江農校的一位教師,正在尋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進行水稻雜交試驗。在次年六月份,他帶領助手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先後共檢查了1。4萬餘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植株,之後耗時六年進行試驗。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挫折,袁隆平並不氣餒,繼續堅持着。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於一九七三年培育出了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與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多養活幾千萬人口。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爲“雜交水稻之父”因爲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們帶來了福音。”

面對世人的高度評價和各項殊榮,袁隆平教授沒有居功自傲,繼續默默地探索着、奉獻着,只爲讓更多人不再忍受飢餓。功夫不負有心人,袁隆平教授又研製出一項重大發明——海水稻,然而,在中國並沒有很多人注意到這項成就,是因爲在同一時期,某某明星公佈戀情,導致網絡癱瘓。看到這件事,我不禁萬分感嘆,想起一句話:將軍冢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不正是當下社會的`寫照嗎?

爲了心中那崇高的理想,袁隆平教授鍥而不捨,廢寢忘食,兢兢業業,爲全人類帶來了巨大利益,卻鮮有人知,而某個明星的家常小事,卻引起了網絡的轟動。這是一種多麼不正常的現象啊!誠然明星優異的外表、風度、知名度會深深的吸引青少年的目光,追星行爲也無可厚非,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追星中迷失了自我?

周國平說過,有着純正追求的青春歲月纔是最美好的。在這最美好的時光中,我們崇拜的對象不應該是聚光燈下那些所謂的“星”,而是那些能夠激勵我們,充實自我的,真正爲社會做出奉獻的人。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像袁隆平教授一樣無私奉獻的“星”,讓我們與星光同熠。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5

在古代,通過鄉試的學子們千里迢迢進京趕考,爲酬壯志報國家。而今日,報國無門已成無所事事者的託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非必過“獨木橋”已成現實。但亙古不變的是“趕考精神”的傳承。

“趕”即追逐,亦有時不我待之意;“考”則可廣義的理解爲最終目標的驗收。“趕考精神”在我看來,是永無止境的追求與對美好結局的希冀,是向上求索的目標,也是腳踏實地的穩步前行。

國家在趕考,1949年三月,毛澤東將籌劃建國比喻爲進京趕考。考的不是單一的學科,而是面對複雜形式的解決能力與領導一個國家的魄力與膽識。七十年來,黨和國家以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趕考精神”

中華民族在趕考。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最堅韌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們正以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動力,走在偉大復興的趕考路上,而能推動民族前進,達到“考場”的,是少數精英的引領與大多數普通人的艱苦奮鬥。人民英雄們默默的,有意無意的推動着中華民族走在趕考路上。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堅守開山島三十二年,其對祖國的熱忱與忠誠,便是“趕考精神”的一部分。袁隆平以九十高齡奮鬥於一線,其上下求索的精神,敢於實踐樂於動手的精神,也是“趕考精神”。修理天安門廣場的“華燈班”在五十度條件下確保華燈正常運作,其於困境下的堅持亦是趕考精神。而王繼才夫婦二人守島無差漏,袁隆平“超級稻”畝產數1200,華燈於夜晚初上,都是趕考者爲國家、民族交出的不朽答卷。他們的答卷促成了國家在趕考路上的進步。

於我們自身,一次次的趕考浸透着我們的汗水與辛勞。能力與本領也得以錘鍊。正如古時的先賢,今日之先輩一般,我們也懷揣着理想走在了趕考路上,雖“道阻且長”但仍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趕考精神”走向一個又一個考場,完成人生的答卷,實現自我的價值。

魯迅先生曾說:“有一分光,發一分光,有一份力,出一份力,不必計較多少。”趕考不亦是如此嗎?積土成山而風雨興,我們亦應竭誠努力,爲自己,爲民族,爲國家發光出力!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6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土裏土氣。你想不到“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是對他的稱呼。1998年6月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曾經正式認定,水稻的“袁隆平”,品牌價值1000億人民幣,他已經爲中國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將肩負起解決下世紀16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神聖使命。

袁隆平回憶,在3年困難時期,親眼看見她(他)(它)是怎樣死在陸地,田野,橋上的,很多人餓的得了浮腫病。看到這裏我心想大家爲什麼都會餓死呢?不能和首富們一起快樂幸福的度過生活。當時“我”們農校的老師被下放到艱苦的地方鍛鍊,在集體的食堂裏,我們吃的菜就是一大鍋紅薯藤,加一小杯的油來煮,像豬食差不多。飯是雙蒸飯,用水蒸了2次,飯粒看來大,吃下去一會兒就餓了,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頓飽飯就好了,心想大家爲何不能團結友愛戰勝一切困難。團結固然可以戰勝很多困難,但是袁隆平這種爲別人着想,立志高遠的想法深深的打動了我。在困難時候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廣大的老百姓,這種精神在今天是多麼難得。我想起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爲,又何曾爲自己的父母想過,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人類能否戰勝飢餓?袁隆平認爲主要靠科技進步,在一個和平環境,通過不斷研究,取得農業科技的不斷高,就能解決飢餓問題。“我們只有團結才能戰勝一切。”

就在這時他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曾經做過一個好夢,夢見“我們”實驗種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粒子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們”幾個朋友散步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涼,這有多幸福啊!希望早日成功。

夢然只是夢。但袁隆平在他的科技研究上一天比一天強,一步比一步接近這個夢。

袁隆平通過研究在64年他發現了水稻可以雜交。他每年至少有300天是在稻田裏面度過的。在1973年,他和助手終於培育出雜交水稻。每畝水稻生產提高20%,每年可多收3·1010kg的糧食,可多養活7500萬人口。這些巨大的成就和他日以繼夜的刻苦鑽研是分不開的。我們是學生,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經常抱怨功課太難,可否想過我們自己盡力了嗎?鑽研了嗎?奮鬥了嗎?

袁隆平的故事讓我明白成功是要拿汗水和心血交換來的。同時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靈感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相信袁隆平的故事感動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激勵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就讓我們這些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去創造屬於我們的美好未來吧。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7

稻香萬里,四溢餘香,在這片名爲中國土地上,永不彌散。

默默無聞,一生奉獻,您身影也永遠映在藍天之下稻田之中。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微風撫過,整片整片稻苗都彎下了腰,他們在鞠躬,爲他們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世間一切稻苗都隨風飄起,恭送這位偉人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對於袁隆平爺爺印象,只限於圖片視頻之中。但是那幾張照片我卻印象深刻。田野間,他無聲地拿着一個本子在記錄什麼,她身着樸素衣服,一幅近似於老農民面孔,飽經風霜,他彎着腰,耕作着,種下是種子,長出卻是未來希望。

當我聽見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時,幾分驚訝,幾分遲頓,幾分傷感。萬分難受,卻哭不出來,像一塊石頭堵在心中,悶得有些喘不過氣,腦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怔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於是心中水簾陣陣垂下,甚是傷感。

突然想起之前網上一些流言蜚語,當七年級些網友就因爲袁隆平爺爺摸了一下豪車,便在網上發表侮辱性言論。現在我就想問你們,你們還有良心嗎?他是一個拯救了無數人英雄啊!他將自己畢生心血都放在了研究雜交水稻事業上。袁隆平爺爺說“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一輩子都努力在這條路上奔跑着,因爲路盡頭種着他夢想,他一步步地將這個看似不可能夢想變成了可能實現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國,有全世界。

《奶奶星星》中說人死了,便會化成天上一顆星星,給活着人照個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銀河間又會多一顆明亮閃耀星星,看着中國這一片片他一手創造稻田,落下淚水,化成雨水,去滋潤萬物,去滋潤他親手埋下希望。

謝謝了,袁隆平爺爺!

再見了,袁隆平爺爺!

願您一路走好!

當您再次俯視大地,請您放心!“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未來我們會替您實現!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8

序:下垂的稻頭,是您畢生心血;挺立的稻杆,是您偉岸的身影;紮實的根基,香氣縈繞的稻花,是您不朽的精神!

就在昨天,大理、青海發生了地震,原因爲何?就在昨天,長沙的雨如淚流般而下,原因是什麼?直至聽到這個噩耗,才恍然大悟:原來天地有靈,以這種方式寄託它們的哀思,悼念曾經守望于田地的您。

“傾畢生,只爲天下溫飽。”實在覺着,這句話實屬您一生之寫照。小時候,目睹了許多人死在飢餓之中,心意忽然堅定,立志讓全國,乃至世界所有人都吃飽飯。您真的做到了!

一生都“面朝黃土背朝天”,每時每刻都在散發清香的.稻田中守望。人們說:“您不在家,就在實驗基地;不在實驗基地,就在去實驗基地的路上。”確實,您在稻田耕作,心懷天下人。您不止是爲自己,更是要讓中國人吃得飽!

聽了您的一生偉事,我想,您應該有這樣一件事:在夕陽西下,稻香十里的田地裏,您深情凝望着這片生命之地,用小提琴演奏着清新小調,像是歌頌勞動人民,又像是感慨這小小的又“巨大”的稻田。只可惜,這一幕只能在文章裏、畫作裏出現了。而您,清瘦的臉龐,弓字型的背影,爽朗的笑卻凝成了永恆。

一路走好,願天堂有稻香十里,願天堂讓您永遠保持在稻田裏的身形與身影!您永遠是稻田裏的守望者——袁隆平爺爺。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9

5月22日,這一天,永遠地刻在了我的心裏。因爲就在這一天,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袁隆平爺爺,就是栽樹的那一個人。

5月22日的'前一晚,也就是星期五晚上,大理髮生了大地震;剛好在5月22日凌晨2點4分時,青海也發生了大地震,長沙在大雨傾盆。我在想,爲什麼在同一時間內,會同時發生山河異動的現象,這是巧合嗎?不!不是!

因爲,把一生撲在稻田裏的袁隆平爺爺在長沙與世長辭。沒錯,天地有靈,爲他哭泣和哀鳴。他對世界的貢獻太大了,山河知曉,大地知曉。

他,走了,永遠地走了。鍾南山院士對他說:“忙了90年了,在天堂裏好好休息,多陪陪你母親。老朋友,好好休息吧!”

我們手裏的每一碗米飯,都是他實驗了千百遍的水稻。

明明是一位大學院士,卻成了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撲在了稻田裏的老人。

一路走好!喜歡拉琴的您,童心不老的您。這清涼的夏夜,您應該在天堂裏陪着您敬愛的母親吧!

爺爺,一路走好!

稻田的守望者袁隆平作文 篇10

在2021年5月22日中午的時候,我打開電視,看見了這樣一條新聞: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看見我手裏端的這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袁隆平爺爺生於1930年9月7日。他小的時候因爲他的媽媽條件好,他小的時候便會了英語,還會拉小提琴,他也看到過當年沒有很多糧食,被饑荒餓死了很多人,於是他立志讓全國人民吃飽,可是這麼大的願望幾乎不可能完成,但他不願意放棄開始努力學習,到了上大學的時候明明有好的機會去上更好的學校,但他偏偏去了西南農學院,研究了糧食怎樣增產,讓人民不會再爲糧食而發愁。1953年他畢業了,但是他還是在研究,這一研究就是幾十年,幾十年之後終於成功了。

在現實裏雜交水稻養活了全中國、甚至全世界。袁爺爺在生活裏是一位非常節儉的人,他辦公室裏有一個水杯已經有十幾年的年齡了,按摩椅上面的.皮也已經破爛不堪,現在袁爺爺的願望是已經實現了,可是現在更多的是浪費!很多人在餐廳吃飯時,因爲好面子要知道現在還有很多國家沒有糧食吃,我們國家也是從飢餓中過來的,不要忘記我們以前的飢餓。我作爲一名學生要讓大家一起節約糧食,讓別的國家也有糧食吃。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吃飽了,我們就要節約糧食,要銘記袁隆平爺爺給我們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