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清明的作文【熱】

作文 閱讀(1.35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的作文【熱】

關於清明的作文1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題記

又是一年春來到。

逢至清明,空氣漸漸溼冷,吹着寒風,細雨濛濛。正如:“逢到清明萬物愁,桃花帶淚杏白頭。晨風清冽披寒雨,荒冢焚香苄悲泣留。如今生老病死都是常態,我們不能避免此事,也不可逃避此事。及耄耋之年,甚至期頤之年可謂是樁白喜事樂,家人們並不能表現得悲傷,而是應感到高興纔是。我並不理解,也不知何來的高興。

最親的親人,便是爺爺了。

爺爺是葬在公墓,公墓一向都是整齊乾淨,除了前年落下的土灰還有留下的花兒,蠟燭。我們去就是換一張紅紙(我們沒有撕掉,直接蓋上去了),那一張張紅紙,留下了我們層層的懷念。兒時我還並不知道爲什麼要在旁邊並沒有墓碑的土上點幾根香及蠟燭 ,原來是爲了讓土地公公給爺爺一塊地。還有燒“衣服”“家電”什麼的,雖然我不大相信這個,但這也是一種寄託吧。

而後,我們去掃了祖輩的墓,這回去的人也就多了,他們都是祖輩的“孩子”。那山上的墓,早已長滿了雜草,連爬上墓的路,也全被草遮上了,真是與去年的模樣大相徑庭。叔叔公公們,有的拔草,有的掃墓,有的燒香,只爲讓墓嶄新如初。

草啊,葉啊,請你們長慢一點 ,不要蓋住我們對祖先的懷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僅有着對已故人的懷念,還要珍惜當下。總有一天親人不再是親人,而是回憶。

關於清明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又來了,據說清明節經常下雨,這不,今年的清明節又下雨了。

早晨,天剛矇矇亮,我們就被嘩嘩嘩的雨聲吵醒了,原來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趕緊起來把窗戶關上,屋裏這才平靜了下來。

今天我們要去給外太公和外太婆掃墓。我們先到舅公家,等車子來接我們去墓地,因爲掃墓的車子太多了,道路又很泥濘,所以車子堵得很厲害。我們等了很長時間,車還沒來,我不耐煩了,就拿了一把傘,到雨中去玩。

我看見屋檐上有水噴下來,感到很有趣,就用傘遮住頭在下面走來走去。水從屋檐上噴瀉而下,像瀑布一樣,打在雨傘上丁冬作響,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實在太好玩了。玩了一會兒之後,我發現褲子上都是水,原來是水從傘面落到地上,又彈到了褲子上。儘管全身打溼了,但是我玩得很開心。

車子來了,把我們接到了墓地,我們發現墓碑上的字都褪色了,就用帶來的油墨重新描上去。雨又大了起來,我們只好打着傘描那些字,快要描好的時候,雨把墓碑都淋溼了,怎麼描都描不上去,只好等以後再描了。我們擺上鮮花進行祭拜,祭拜好了之後,就坐車回家了。

清明時節果然是雨紛紛啊!

關於清明的作文3

前段時間,我和媽媽還有外婆一起在菜園子裏拔蘿蔔的時候發現了一片枝繁葉茂的艾草,我們就採了一大堆回去。

到家後,我們先將好的艾草挑選出來,經過水洗後煮沸。外婆說:“這裏有一個小竅門,爲了不讓艾草變黃,我們要加入適量的小蘇打,才能讓青團碧綠碧綠的。”接下來就要媽媽出場了,她先往一個大臉盆裏倒入兩大袋粳米粉,說:“這裏也有個竅門,我們要往粳米粉里加入適量的糯米粉,這樣做出來的青團纔會更加軟糯喔。”

隨後,把艾草連湯一起按比例倒入粉中,用手把粉揉成了一個大粉團。粉團揉好後,要蓋上溼布,以免粉團變幹變硬,然後將它分成一個個的小粉團。我取出其中一個,把它捏成一個碗形,再把事先準備好的餡料放進去。因爲我比較喜歡豆沙,爲了更好的區分口味,我在收口的時候把它捏成奇形怪狀的樣子。等所有的青團都包完了,我們就把它們放進蒸箱裏蒸二十分鐘,大功告成!碧綠碧綠的青團誕生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學會了任何事情都要學着去自己做,這樣才能理解它存在的意義。

關於清明的作文4

又是一年清明,趁着春雨暫歇,我們一起去郊外踏青。

一路上春意盎然,一片片竹林蒼翠欲滴,一條條小溪流水潺潺,山下桃紅柳綠,鳥語花香,一池春水碧波盪漾,好一幅“千里鶯啼綠映紅”的景象。

我們來到一座小山崗前,山腳下有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走在田埂上,田邊許多野草在蓬勃生長着,嬌嫩的馬蘭頭剛長出幾片嫩綠的葉子,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小草,卻是一道美味的涼拌佳餚。田邊還有許多薺菜,有的已經開出白色的、星星點點的小花,長出了一串串愛心似的小種子,可愛極了,還有的剛長出幾片羽毛似的葉子。我們挑了些嬌嫩欲滴的小野菜,用隨身攜帶的剪刀,把他們連根挑出泥裏,收入囊中。剛出土的野菜就像汪曾祺爺爺筆下的那樣,有一種園種蔬菜缺少的清香,我想,這就是清明時節大自然饋贈的山珍野味吧!

臨近中午,收穫滿滿的我們早已飢腸轆轆。我們來到一戶農家,屋前屋後種滿了嬌豔的桃花,縈繞着悅耳的鳥鳴。店裏的`老闆娘熱情好客,我們一進店門,她就迎了上來,向我們推薦了一桌子好菜。清明,當然少不了美味的時令點心——青團,剛出爐的青團油綠如玉,咬上一口,淡淡的艾香伴着甜滋滋的豆沙,真是人間美味呀!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這盤螺螄也是美味至極呀,拿起一個放進嘴裏,吮吸幾口,肥美的螺絲肉就跑到了嘴裏。

最是一年春好處,清明踏青收穫多。

關於清明的作文5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燒香祭祖。滿山的掃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墳前叩拜,焚香燃燭,祭奠先人,祈福後人。

在我們家,俗稱“請公公”、“拜太太”。“請公公”時,要放一碟鹽和一碟米;“拜太太”時,要端上飯和燒熟的菜,如果有大塊的肉,或者是整隻雞和鴨,一定要插上筷子。酒儘量倒在小杯裏。光飯菜還不夠,還要放上一些水果。準備好了,就拜一拜,燒點兒紙錢,並祈福。這樣的儀式,不得有一點兒馬虎。

當然,我記掛清明,還因爲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的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綠,但又要比它濃一點;形狀類似於餃子,裏面的餡兒與餃子不同,比餃子要多,所以更顯得大而豐滿。

做清明果並不難,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然而奶奶總是很認真地準備餡料。果味怎樣,主要取決於餡料。清明果一般分兩類,一類是甜的,一類是鹹的,我喜歡吃鹹的。鹹的餡料需要雪菜、筍、豆腐等。

再說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葉、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調勻,再把被煮沸的艾蒿葉同翠綠的湯汁舀到木盆裏,然後反覆搓揉,直到變成嫩綠色的一團。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的果子的樣子像翠綠的元寶。果子還沒出爐,我就能聞到面料裏淡淡的清香。一出爐,就更不用說,翡翠般的色澤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無窮。

清明節一年只有一次,一年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親自參與。家鄉的清明果,是我童年的眷戀,是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關於清明的作文6

清明節,我陪着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着,聞着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對着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了故鄉的曬穀場上,車門剛打開,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夥伴孫爺爺,他拉着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裏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着幫我回答,並說“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佈:“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國小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讚歎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裏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願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關於清明的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按照習俗,我們今早該去山上掃墓。

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兩位姑姑在下午,頂着烈日,提着一大堆的東西,來到奶奶的墓前。

奶奶是在我還沒出生前因病逝世的,我不能和她說話,不能和她握手,甚至不能和她對視。我是多麼想念她啊!

因爲奶奶是20世紀去世的,當時各戶人家還比較貧困,所以奶奶的墓不大、不起眼。我們來到墓前時,那裏的雜草已是多如牛毛,幾乎把奶奶的墓全部掩蓋住了。於是,大人們戴上手套,拿起鐮刀,讓我到一旁的空地去,他們便拿起鐮刀使勁地割斷那些雜草。過了許久,雜草才被割掉一把部分,總算是有了一塊空地。

之後,我把紙錢一張張地放到墓地上,用大塊的石頭壓住,爸爸拿起幾包鹽,灑在了被割斷的枝葉上,我便疑惑地問道:“奶奶生前喜歡吃鹽嗎?”引的大家哈哈大笑,爸爸一邊笑一邊說:“我聽說把鹽灑在樹枝上可以停止樹枝的生長。”聽完爸爸的話之後,我便感到了一種尷尬的心情涌上心頭。

清明節是熱鬧的,也是悲傷的,我應該懷着激動且盼望的心情迎接下一次清明節的到來,這一次的清明節更是令我難以忘懷。

關於清明的作文8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爲他是悲傷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着不一樣感受。

確,清明節充滿着悲傷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記憶,早已被深埋心底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或許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最深記憶。

但淚往往有着不同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爲清明誒是由無名悲傷與蕭瑟灌注而成。也許他們是對,清明之類是悲傷。但室,回憶過往痛苦記憶對於現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爲什麼而存,好好想想對未來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追憶而是對未來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沉浸對往事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事光,展望美好未來。那麼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着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情節卻再也不能使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爲了什麼?

現早已沒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了,沒有感情宣泄,沒有對過往追回,更沒有對未來展望了。

關於清明的作文9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開始於周代,每年冬至後108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公曆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由來。傳說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他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肉割下來烤着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說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着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着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爲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着母親出來。大火燒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與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與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先人,去給逝去先人掃墓。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說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都。清明節後天氣漸漸暖與,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

作爲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關於清明的作文10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每家每戶都緊張的準備着。我的爺爺奶奶也買了很多東西,準備在清明節用。

清明節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始於周代,到現在大約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一到,氣溫增高,降水增加,正是種植的好季節。可見清明節與農業生產有着重要的關係。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但是清明節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日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侯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哀悼已逝的親人習俗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其他習俗也是非常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等一系列體育活動。放風箏也是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每逢清明節,天上就就出現大大小小的風箏,不僅白天放,晚上在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

清明,又一年的清明,無盡的悲傷感動着大地,思念的心情,落向人間。

關於清明的作文11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愉快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小姑姑的清明節就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疼愛侄女的小姑姑爲什麼就再也不回來了?

在以前,父親母親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邊陪我。您就陪在孤獨的我身邊。我的童年因您而美麗、愉快。

透過那濛濛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草兒還是那麼嫩綠,油菜花盛開了,還有那五顏六色的小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小姑姑您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蔚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婦人不正是小姑姑嗎,她的臉色爲何這樣蒼白,爲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在婦女那嘮嘮叨叨的話語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小姑姑眼中的憂傷,老婦人是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愉快。最後就無奈地離開人世。

小姑姑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小姑姑您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卻是那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關於清明的作文12

我今天睡得正香呢,爸爸就把我叫了起來,說:“這兩天放假,帶你出去玩玩。”我一聽,累壞了,馬上就起牀去洗臉刷牙了。

洗漱好後,我和爸爸開車去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叫上了我的兩個侄子一起去玩。

我和爸爸還有兩個侄子先去了桃樹園裏,這裏的桃樹上開滿了桃花,這些桃花有粉色的、有紅色的,長得很密集,我把鼻子湊近一聞,哇!

真香!

我正陶醉在這桃樹園裏時,爸爸把我們叫走了。

我們離開桃樹園後又來到了田野裏,田野裏的莊稼長得很高、很綠,可是旁邊的雜草也不甘示弱,隔三差五的長在莊稼邊上。看過莊稼後,我們又拿起風箏,在一邊的空地上開始放風箏了。我和兩個侄子拿起風箏就開始放,誰知我們剛放起幾米,風箏就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這時爸爸笑眯眯得走過來拿起風箏往天上一扔,然後跑了幾步後站在原地抖風箏線,沒想到風箏竟然飛了起來,風箏越飛越高,變得越來越小,最後差點都沒看到。

到了家我很累,但是我非常開心,因爲我今天玩得很爽!

關於清明的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到清明之際,這首唐詩,總會引起人們對是是親人的懷念之情。

清明節是一個莊重肅穆的節日,在這一天,無論是身處異國他鄉,還是工作忙碌的人都會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回到自己的家鄉祭拜逝世的先人。

早晨!儘管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我與家人早已走在了踏青的路上。經過春雨滋潤後的大地,充滿了勃勃生機。冬去春來,四季更替,大樹現在張開翠綠的巨大傘蓋高高的聳立在小路旁。小草探出了頭,花兒笑開了臉……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墓地前,氣氛頓時變得沉重,嚴肅,父親首先擺好幾瓶,然後點上蠟燭。對着先人的墓碑默哀,祝他們在天堂那邊能夠過的與我們一樣幸福快樂,也祈求他們保佑自己能夠一切平安。之後就燒了一些紙錢,從而表達對親人的懷念之情。在山中,前來掃墓的人絡繹不絕。他們都帶着嚴肅,沉着以及對親人的懷念來到墓地前,有的人悲痛欲絕,不經在目前流下了傷心的眼淚。最後,我們對墓碑周圍的草進行修剪。然後再獻上鮮花,墓地頓時煥然一新。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關於清明的作文14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題記

應是“一心苦讀聖賢書”久了,亦或是今年的清明來得悄無聲息,當我瞥見輕巧飛行的燕子時,我才驚覺:春色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

令人頗爲詫異的,應是今年的清明破例遇上個大晴天,全然失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我已習慣了年年清明都逢雨,總覺得那雨是漫天飛舞的淚花,只有此種情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籍,所以今年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

這份心情與意境上的殘缺,大抵只能用清明特有的美食彌補吧!正如宋朝王禹俏所言:“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清明除了迷濛的煙雨,品嚐時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比如江南吃青團,客家人吃艾飯,廈門吃薄餅,我們清明節是要吃雞蛋的。

民間習俗認爲,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僅供玩賞。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希望能世代相傳。

關於清明的作文15

“清明節”,一個既讓人悲傷,又讓人憂愁得詞,清明節似乎都會下雨,更加了那令人斷腸得景象,杜甫得那一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比準確地描述了那讓人傷心不已得場面。

那是一年清明。我隨着汽車得“轟隆”聲,奔回了老家,老家還是那樣:樸素得人們、蔚藍得海面、乾淨整潔得街道、零零星星得車輛。

天上得烈日,肆虐地灸烤着路面,似乎連老天都在勸我們不要太悲哀,可是燦爛得陽光並沒有遮掩住人們得悲傷,街上依然死氣沉沉。我也默默無聞地走在路上,山上林茂草豐,走起來不免有些困難。

忽然,腦中隱約現出細時外公與我之間發生……

那是一歲得時候,那時稚嫩得我還不會走路,總爬在自家得地磚上,身上不免有些髒髒。外公見我還不會走路,便伸出那粗糙得雙手,扶了我一把。我望望外公,固執地走起自己得路來,一步、兩步、三步,我倒,剛走了三步,又摔了下來,我心中得無名怒火沒處撒野,只好讓外公受罪,外公和藹地說:“別急,馬上就學會了,來,一二一,一二一,不一會兒,我便走得十分流暢。外公看了看我,會心地笑起來……

經過千難萬險,終於到了外公得墳墓,想起火葬場得那一幕,我仍然心有餘悸。

外公得墳墓建在一個斜坡上,那斜坡十分陡峭,摔下去保證屍骨無存。

我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向下走去,腳下得沙石不經意得滑落,我慢吞吞地走到墓前,望着那墳墓上得一字一句,眼淚不禁溢滿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