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百善孝爲先作文(範例15篇)

作文 閱讀(1.37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爲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善孝爲先作文(範例15篇)

百善孝爲先作文1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泱泱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許多優秀的美德。一直傳承到現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應該是——孝”。

“百善孝爲先”是中國的一句古話。意思是孝敬父母應居一切美德之首。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他就會樂於助人。相反,如果他不知道該如何孝敬父母,那又如何去尊重他人,熱愛祖國呢?

“孝“是一種美德,是人真善美的結晶。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用實例來告訴我們應當如何行孝。

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子路吧,。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十分孝順。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十分貧窮,常年吃粗糧,甚至有時靠挖野菜度日。有一次,他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顆米也沒有,怎麼辦呢?於是,年幼的子路走到幾十裏外的親戚家借回了一小袋米。此後,子路便四處幫工賺錢,之後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裏買米回家孝敬父母,直到父母相繼離世。

“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裏的這句婦孺皆知的話講的就是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一天,天氣特別冷,黃香就想:這麼冷,父親一定睡不好。於是,他便悄悄的溜進父親的房間,給他鋪好被子。然後鑽進父親的被子裏,用自己的體溫把冰冷的被子捂暖和以後,再招呼父親睡下。

王祥,生母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繼母也是一個心腸歹毒的人。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是他失去了父愛,但他絲毫不計較,依然恭恭敬敬的'侍奉雙親。一個冬天,繼母想吃鯉魚,恰值天寒地凍,河面都結了厚厚的冰。於是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用體溫捂化冰塊,帶冰塊融化以後,便抓起兩條大魚,回家後燉好送到繼母手中。

子路、黃香、王祥,他們都是大孝子,這些行爲都是可貴的,是無人能比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行爲深深感動了我,但一想到如今的我們,我卻只感到了深深的慚愧。

如今的青少年彷彿已經遺忘了“孝”這個字,凡事只爲自己着想,從來不爲他人考慮,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這樣子的我們怎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因此,作爲青少年成員之一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用實際行動來繼承孝、實踐孝、發揚孝。不求有多驚天動地,只求能溫暖父母心。我想父母最希望看到我們的便是我們學習優異,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學習方面來向父母行行孝。實際上有很多方面是我們能做到的。第一是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不讓父母失望;第二是在家多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說洗碗、洗衣、來客人了泡杯茶、爲勞累一天的父母親揉揉肩、捶捶腿等等;至於這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當今青少年的一個通病,不要因爲一點小事就跟父母大吵大鬧,朝他們瞎嚷嚷。更加不要看到別人家裏多有錢,而嫌棄自己的父母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百善孝爲先,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孝的基礎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我們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等父母都離我們而去了,再去慚愧忻悔,我們要像古人一樣把孝演繹得至情至深。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風采,將孝這種美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讓孝裝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去吧,因爲我們孝了,父母便笑了。

百善孝爲先作文2

孝道可以說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人們常將它擺至與仁、義、禮、信相同的高度,古人云:百善孝爲先,百行德爲首。

可見,中國人非常重視孝心,《孝經》中把孝分爲二十四種,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須做到孝這一點,否則會爲人所不齒,甚至滄落爲十惡不赦之一。

那麼,孝道爲什麼在中國人的心中佔據瞭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父母恩賜;我們的成長,都是由父母陪伴;我們的進步,都是由父母栽培。滴水之恩尚且當涌泉相報,何況恩重如山的父母親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麼大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只有孝,纔算是對父母微不足道的安慰。

孝並不是單指人的情感,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比如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獸猶如此,人何以堪?

講孝道,踐孝行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

說起孝敬父母,我們不得不提春秋時的一位隱士,他叫老萊,年逾古稀,還特意穿着五彩斑斕的衣裳,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讓父母開懷大笑。

是啊!父母在,不言老。這是一份體諒父母的心。

若說老萊代表庶民的孝,那漢文帝就代表天子的孝。文帝母親薄姬生病,他目不交睫,衣不解帶,連湯藥都要親自嘗過才放心。這難免有誇大其詞,可他的孝心孝行,卻是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作爲一名天子,他日理萬機,還要侍奉母親,更何況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呢?

就連李逵這樣的魯莽大漢,也很重孝道。他遇到劫匪假李逵,也就是李鬼,不由得怒髮衝冠,但聽聞他家中年邁老母無人贍養,便心慈手軟放走了他。李逵不顧官府的通緝,也執意長途跋涉親自去背家中老母親到水泊梁山享清福,他的孝心可見一斑。

再看看現代社會中的'有些人,以工作忙爲由,就可以不回家關心老人。殊不知老人需要的並不是物質上的補償,而是精神上的慰藉!

央視有一則公益廣告,讓人幾欲流淚:一位老父親患上老年癡呆,丟三落四,會認錯人。有一次在宴席上甚至將一個餃子塞進了口袋。當兒子不滿、衆人震驚之時,這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顫顫巍巍地說:這是我兒子愛吃的。

這則廣告的結語是:他忘記了很多,但他不會忘記愛你。

我們每一個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可能不再年輕,可能記憶越來越差,可能頭髮開始泛白,可能性格比以前更偏執,可他們從來沒有忘記愛我們啊!(優久國中範文網:)

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報答父母纔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不懂事的時候,也難免會與父母鬧矛盾,我們始終要明白我們是一家人,應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二十四孝中的許多故事,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看來,已經有些不太現實了。但重孝道,踐孝行。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家將瞻養老人、關心老人作爲一項制度鄭重其事編入法律,我們還能說些什麼呢?

我們什麼也說不了。我們只能用行動詮釋:孝行天下!

百善孝爲先作文3

爲家庭的主人,我們不能只享受家庭賦予的溫暖,更有職責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帶着養母上大學》的主人公孟佩傑用行動詮釋了家庭的好處,靠着自我頑強的毅力帶着養母生存着。

《帶着養母上大學》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孟佩傑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重病。她是由養母劉英芳照顧的,3年後養母因病癱瘓,孟佩傑8歲時就承擔起侍奉養母的職責,20xx年,孟佩傑被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錄取,她竟然“帶着養母上大學”。12年,4000多個日子,孟佩傑不僅僅僅在生活上照顧養母,她的存在還讓劉芳英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職責。孟佩傑在20xx年獲感動中國人物,她卻說:“百善孝爲先,我不覺得自我有什麼個性的,每個女孩都會這樣做。”

比起孟佩傑,我們這些溫室裏的花朵比她幸福多了,但是從她身上,我看到了小草的一種品質:頑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這些“花朵”存在的缺陷會讓我們後悔一輩子。

記得有一次,媽媽患了重感冒,她本來想讓我煮泡麪吃,但思考到我的飲食健康,還是早早地去買菜了。那天天氣不好,下雨,再加上媽媽患了重感冒,她一回來就打哆嗦,“吳鑫雨,來幫媽媽提下菜。”我看電視看得正起勁呢,說:“沒空,你又不是沒手!”無奈之下,媽媽只好自我把菜提到廚房,就去睡覺了。臨近十一點時,我見媽媽還沒起來燒飯,跑到她牀邊大叫:“起來了,大懶蟲,快燒飯,我肚子餓的都咕咕叫了!”媽媽一齊來,便打了幾個噴嚏,病怏怏的樣貌,讓我感覺自我做的不對,這時我想起了趙靜波的一句話:“一個會愛父母的.人,將來纔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快12點了,媽媽才把飯燒好,她叮囑我先吃,自我又回房間了,我吃完了,走到媽媽房間,發現她在睡覺,便想叫她起來吃,無意間,我摸到她的額頭“怎樣那麼燙?”我驚叫起來。“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媽媽無力地對我說。“那怎樣行呢?小病不治會成大病的,我去找感冒藥。”一時手忙腳亂的我,開始翻箱倒櫃,最後找到一瓶感冒藥丸,我留意翼翼地把媽媽扶正,去倒了一杯溫開水,讓媽媽吃一顆藥丸。半小時了,還沒有見效,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媽媽見我那心急樣兒,哭了。“你怎樣哭了呀?”我很不解。“沒事,我高

興,女兒最後長大了,懂得照顧媽媽了。”想起那時我對媽媽無禮的態度,我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是,哭最終不能解決問題的,我靈機一動,想起了媽媽以前照顧我的方法,把毛巾用熱水打溼,敷在額頭上,這樣能很有效的退燒,十分鐘就換一次水,兩小時過去了,媽媽的燒最後退了,我興奮地一蹦三尺高。我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說:“您肯定餓了吧,我去煮粥給您吃吧。”媽媽見我一本正經的樣貌,笑了,說:“你以後別再挑剔我,別再撒嬌,我就已經知足了。”我們倆都爽朗地笑起來。

是呀,家庭是親情與愛的標誌,誰都離不開它,正如生命離不開水、陽光和空氣。讓我們爲自我的家帶來一屋子燦爛的陽光,讓愛住進我們的家!

百善孝爲先作文4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從小父母教導我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孝順父母已成爲我們的家風。

我小的時候,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廣告:一個小男孩兒看到她的媽媽爲姥姥洗腳,也自發的爲媽媽打洗腳水,那個小男孩兒的媽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當時我很不理解這位母親的做法,她爲什麼要流下眼淚呢?這則公益廣告在中國頓時引起了社會上的孝心熱潮。但我覺得我的爸爸媽媽就不太孝順,因爲他們總是有各種理由不去看望老人們。有時候只是光打一個電話敷衍了事。每當這時我就生氣地大聲喊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令我感到我的父母不太孝順。直到有一件事改變了我對父母的態度,也讓我明白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孝順。

那天是星期六,我來到了姥姥家。姥姥見到我十分高興,又是摟又是親,給我做完午飯後讓我給媽媽打電話,讓她和爸爸一起回家吃飯。一個電話打過去,一句熟悉的'話又響了起來:“您的撥打用戶已關機,請稍後再撥。”我的臉一下又拉得老長“怎麼又不接電話!”姥姥聽見了,對我說“爸爸媽媽忙,咱們和姥爺先吃吧。”“忙也不至於連看您一眼的時間都沒有了吧?小時候還教育我要學會孝順父母!”我一臉氣憤的大聲嚷道。就這樣,我悶悶不樂的吃過了午飯。

下午,天氣挺好的,姥姥就帶我去“小片荒”打理西紅柿。正值汛期,天氣變得像臉譜一樣快,不一會兒就下起雨來。姥姥和我迅速往外面跑。此時大雨傾盆,能見度不足五米,我和姥姥摸索着前進,但找不到了回家的方向。我們期待着姥爺來拯救我們,可這麼大的雨姥爺出來也是白搭。忽然聽到一陣電動車的鳴笛聲,向後一看原來是爸爸媽媽來了,他們披着雨披,走近了一看,他們的車把上還掛着大大小小的禮品,我發自內心的激動的喊了一聲:“爸媽,你們來啦!”姥姥也說了一聲:“芳芳,你們來啦!”爸爸下車,把雨披披在姥姥身上。我清楚地看見姥姥眼睛裏有一絲淚光。隨後,爸爸又說了一聲:“我們來了,媽,咱避一避雨。”媽媽抱起了我,把我藏在雨披下我抱住媽媽使勁的親了一下,之後我們就在雨中等待着天晴。媽媽爸爸和姥姥聊着生活和工作中的情況,我則看着每一個該發言的人,覺得他們都很親切這也許就是家的味道。十來分鐘後,雨停了,我們回到了樓下。姥爺正在樓下張望,看到我們回來就急着幫我們提東西。進了家,我們的衣服都溼透了。但我們很開心。在姥姥家洗完澡吃過晚飯後我和爸媽一起回到了家裏,走的時候,姥姥和姥爺依依不捨的目送我們漸行漸遠,我也看着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

那晚,我心裏有許多話想對爸爸和媽媽說,但有說不出口。這的確是我錯了,禮物和雨披已經能證明了很多事。爸爸媽媽那麼努力地工作,是爲了給姥姥姥爺好一點的物質生活,也是爲了讓二老不用爲我們的生活而操心。這讓我也明白了爲什麼廣告裏的母親會哭,那是因爲她的兒子的孝心感動了她。同樣,姥姥也是被爸爸媽媽的孝心感動了。

我的爸媽傳遞着這個社會的一份正能量,要知道如果想要和諧的大家,那麼,就請從小家做起,百善孝爲先。

百善孝爲先作文5

百善孝爲先,孝纔算是人世間愛的真諦。

――題記

一直以來,我以爲父母不容易老去,我以爲她們會陪我過一輩子,我習慣對她們的行爲默沒動聲,我以爲它是理所應當,我不斷壓榨着她們的血汗錢,但是,在爸爸艱辛地彎彎腰時,在母親埋怨着兩鬢斑白時,歲月跟我說,她們年紀大了。

她們不容易再像過去那般將我抱住,僅僅爲了更好地要我沉沉入睡;她們不容易再像過去那般守候我,僅僅爲了更好地讓不可怕孤獨;她們不容易再像過去那般牽住我手,僅僅爲了更好地我可以安安全全地待在她們身旁……她們能做的僅僅一如既往地說愛我,用全部的氣力說愛我。但是,我呢。慢慢長大,我卻有心生疏父母,把父母的關注置之度外,把密祕深深地藏在心中,從來不向父母提到……慢慢地,與父母的芥蒂愈來愈深,不明白愛父母,不學會感恩父母。

自小家看大夥兒,如今的社會,又有幾個真真正正地盡到孝心。當“回家看看”變爲一紙法律規定,法律法規身後,大量的是滿滿的辛酸淒涼,和父母立在大門口無止盡地等候。

孝順父母,是大家責無旁貸的義務。

從古到今,在我國孝的故事莫不打動着大家,二十四孝的.故事一直廣爲流傳迄今,在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懷橘遺親。小主角陸績六歲時,隨爸爸見袁術,袁術取出橘子接待,陸績把橘子輕放到懷中,臨走前,橘子沒了出去,袁術取笑道:“陸郎來我們家拜訪,懷中還偷藏着橘子啊”陸績迴應:“我母親喜歡吃橘子,我覺得拿走給母親嘗一嘗。”袁術聽了倍加稱讚。

陸績年紀輕輕就明白孝順父母,就算是小小一個橘子,也是濃濃的一片孝心,當他的母親見到孩子嬌嫩的人體捧着橘子到她眼前時,她的內心是該多打動,每吃一口橘子,就算是酸的,也會感覺甜似糖。由於,滿滿的是小孩給的愛。

而如今的社會,紙幣衆寵的社會發展,有幾個把一大把的紙幣往父母手上塞時,給不上的,是孝心。父母不用你多頗具,她們要的只是是這份愛。行孝要儘早,別讓孝心變成始終的悔。

錢鍾書自小就被送出,母親吃盡了一輩子的苦,在大門口不斷地盼着“早知送去了就回不去,我死都不容易把他送去”。而母親死時,錢鍾書連母親的最後一面也沒看到,當他從北京市狂奔回家,卻只有乏力地癱在母親的棺木旁痛哭流涕。母親帶上對孩子想念深深沉寂着,孩子帶上永久性地內疚和無窮地想念活著,那樣的懊悔是一生的!它是永久的悔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還在世,好好愛她們吧!

愛父母,只是是陪着父母,瞭解父母,當父母託着疲倦的人體回家了時,就算泡一杯茶,就能讓她們充足的溫暖;當父母太累了時,就算是陪她們聊聊天替她們捶捶肩,就能讓她們再次擁有魅力……愛總在一舉一動間。父母逐漸衰老,擁有歲月的印痕,大家應當好好愛她們。大家用充足多的時間去愛她們,如同她們充足多地如此愛我們。

使我們滿懷孝心去看待漸漸地變老的父母吧!用孝心去心懷感恩,去構建一個充斥着愛的路上!

孝,真愛的反映;孝,真愛的持續持續;孝,是人世間愛的真諦。

百善孝爲先作文6

百善孝爲先”。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年幼的時候曾看過《二十四孝的故事》的插畫書,當時的我僅僅覺得上面的圖畫好看,完全不能看懂上面的內容。現在再翻看這套書,有了不同的感受,也稍有一點點的感觸。

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這就是著名臥冰求鯉的故事。王祥的善舉讓我感動,面對繼母尚能如此,面對每天爲我們含辛茹苦的親生父母,難道我們就不可以爲父母做點什麼嗎?

寒假裏,我翹首期盼的新春佳節終於加快了腳步,在我漫長的.等待中日益臨近了。

巧手的奶奶又開始包糰子了,我和媽媽也自告奮勇要求幫忙。上午,姨婆還有小區裏的婆婆、阿姨們都來幫忙,片刻不停,包好了一個又一個散發着清香的糰子,白的、綠的;媽媽將它們一籠一籠地裝上,一圈一圈,勻稱疏朗;爺爺一聲“上籠”,將它們在電飯鍋上蒸熟,15分鐘後,又是一聲“出籠”,掀開蓋子,一片熱氣騰騰,我趕緊扇扇子,糰子一個一個閃耀起光澤,引誘得我趕緊拈起一個,邊吹邊吃起來;引得撿糰子的媽媽空出一隻手打過來,大家都歡快地笑起來了。

過來。”媽媽看不過我在糟蹋阿姨們花力氣揉出來的麪糰,叫我過去包餛飩。一張張餛飩皮在媽媽手裏,像聽話的孩子:一口吃一個飽,捲起一層半,兩角一上一下各沾上水,從下粘上,翹起裙邊。一排下來,整整齊齊,如列隊的士兵。可到了我手裏,它要麼吃得太飽,要麼卷得不平,要麼繞不過去,粘不牢固:有的像條晃着大尾巴的金魚,有的像個挺着大肚子的將軍,和媽媽的似元寶、像簸箕的餛飩比較,確實醜了一點。但它們可是我自己用汗水包出來的勞動成果。每逢煮糰子下餛飩,我都要挑自己包的,雖然有的由於餡多皮都擠得快要爆炸了,但我還是吃得很香很香。

傍晚時分,爺爺、爸爸和我帶着兩袋糰子餛飩,帶着滿嘴角的甜香,伴着鄉村特有小橋流水,愜意地送到太爺爺和臥病在牀的太奶奶家去。因爲太奶奶跌倒骨折,生活不能自理,看顧的保姆休息回家了,我們祖孫三人就動手爲太奶奶下餛飩。我先打開鍋蓋,倒進一瓢水,蓋上鍋蓋,打開電磁爐,開始燒水。不久,我便聽到了冒氣泡的聲響,“咕嘟咕嘟……”鍋蓋上也蒙上了一層白白的水汽。我立馬打開鍋蓋,將餛飩小心翼翼地放入鍋中,用湯勺的背面輕輕地將它們推動,拌到鍋的四周,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爲抵制誘惑,我急忙蓋緊鍋蓋,撳好按鈕,使之進入保溫狀態。一旁的太爺爺從頭到尾一直樂呵呵的合不攏嘴,含糊地說着一些表揚我的話。

廚房裏熱氣瀰漫,充滿了溫馨的氣氛。

心懷孝道,讓長輩們的晚年生活美好,沐浴愛的陽光。

百善孝爲先作文7

我們中國人在忠孝廉恥禮儀中最講究的是孝道。古有孝感動天、蘆衣順母、臥冰求鯉的孝道故事,常常在我們的課本、課外閱讀書籍中出現。

今天重新又捧起手邊的《與美同行》的課外閱讀書。書中講述了一個個美麗、感人的故事:有誠實守信篇,感恩向善篇,愛學美篇,踏實能幹篇。一則則小故事有發生在偉人身上的,有發生在我們小朋友身邊的。我津津有味的讀着,思緒隨着窗外的白雲飄到了丁誠華同學的窗口,他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會彈琴,正在彈給添添聽呢。日行一善的小天使丁誠華同學總是樂於幫助別人。他有一顆溫暖的心,當志願者、去義演、接待殘疾小朋友,他是當之無愧的“學雷鋒小標兵”。小瑩同學的“中國夢”稿子印好了嗎?暑假裏我也在寫中國夢,我也是媽媽幫我出去打印的。小瑩同學信守諾言,答應別人的事千方百計地去完成。說話算數,我們也要做到。我喜歡游泳,我喜歡孫楊,看到孫楊的故事,我好想見見他啊。21歲的孫楊是奧運會的雙金王,他的成績來自於他的不懈努力,老師告訴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努力我相信就能取得好成績。

賣魚佬—馬福建。我深深感受到他是多麼孝敬長輩,有可能他的親生父母已經不在人間了,但他對長輩的孝心依然在。他創建起老人樂園,爲所有老人找一個家,馬福建照顧500多位老人,每天粗茶淡飯,但老人的飯菜好上百倍。他從不與老人吵架,他想讓老人渡過最後的歡樂時光。我心想他的心腸真好。

我的太婆八十歲多了,身子很弱了,腿腳眼睛都不靈活了。外婆五十多歲了,她每天都要照顧着太婆的日常生活。我每每放學回家在家門口的的小公園裏都可以看見外婆拉着太婆在散步,陪她說話。有一次太婆排泄困難,外婆居然用手幫助她解大便,我站在門外看到這一幕都驚呆了,我覺得外婆好偉大,她人真好,她對太婆的孝心是真正的孝順。還有一次,外婆皮膚過敏了,臉腫得鼓鼓的,像柿子一樣紅。外婆去醫院看病,一去就是老半天,回來的時候天色很晚了,她剛一進家門,就問太婆吃了嗎?吃得好嗎?看得出外婆一天在外面,心都掛在家裏了。她的惦記就是最平凡的孝順,最真摯的孝心。我好想問外婆:“外婆,你吃飯了嗎?”

爸爸、媽媽長輩們爲我們的付出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他們常常把我們的快樂成長當成他們的付出目標。

“媽媽,快給我拿襪子。”

“爸爸,我的.鉛筆盒呢?”

“外婆,我要吃雞翅膀。”

這些常常掛在我嘴邊的話,我想把它們收起來。是不是換成這樣子會好一點呢:

“媽媽,辛苦了,來,兒子給你敲個背。”

“老爸,要不要陪你一起下本電影看看囁?”

“外婆,你的小心肝給你剝個桔子吃吧!”

我好像感到,我有種瞬間長大的感覺,呵呵!徐老師常常教我們《弟子規》,它不是拿來背的,它是拿來做的。我決定做一做試試。

百善孝爲先,常存仁孝心。馬福建和我外婆給我做了最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長大後也會學習他們的孝心。因爲我知道“家是父親的,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溫馨的家需要每一位成員去共營造,父母呵護孩子是天性,兒女孝敬長輩是每一個兒女應盡的責任!

百善孝爲先作文8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臟,失去了生命的價值。

小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把我拉扯大,他們對我疼愛有加。早晨,我會坐上外公的自行車,出去轉悠;白天,外婆會給我做各種各樣好吃的,晚上她還給我織毛衣、做棉鞋。有一回在家,我突然發高燒並且嘔吐,爺爺奶奶急得顧不上吃飯,抱着我直奔醫院,等我掛好水,奶奶卻被我折騰得病了……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下,我這棵小樹苗健康快樂的成長,我長大了,他們卻老了。每次看見他們額頭深深的皺紋,看到他們的鬢角又多出幾縷白髮,我的心裏就酸溜溜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的。”

盛夏的一天,我和媽媽回外婆家。那天,天很熱,我穿着短袖都汗流浹背的,可外婆卻穿着長袖。我很奇怪,問道:“外婆,你怎麼穿長袖,生病了嗎?”外婆支支吾吾的,我覺得事有蹊蹺,忙叫媽媽去問究竟,在我們的仔細“盤問”下,外婆才道出了實情,原來是她在工廠做工的時候,不小心被開水爐燙了手臂。我捲起外婆的袖子一看,觸目驚心的,皮膚嚴重被燙傷了,裏面紅紅的。外婆怕我們責怪,忙解釋:“沒事的,我已經上了藥,就快好了。”我急得都要哭了:“不是的,這哪裏是要好的樣子,這麼紅,怕是要感染了,外婆,你真該早點跟我們說,走,咱們去醫院讓醫生給你上點藥吧。”外婆死活不肯去,說沒事的,其實她是不想給我們添麻煩。我更急了,威脅她說:“外婆,你不肯去,那我下次就不來了。”在我的`“威逼利誘”下,外婆終於沒有拗得過我,被我和媽媽拉到醫院。幸虧去了醫院,醫生說外婆的傷口很深,需要消毒上藥,不然會感染。看着外婆一邊忍着疼給醫生上藥,一邊嘴上還說着:“沒事,沒事,不疼。”我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外婆啊,外婆,以後,我要每天給你打個電話,問問你們的好。”

從那天開始,我就養成習慣,每天晚上去爺爺奶奶家吃飯,跟他們聊聊天,講講學校的趣事;晚上睡覺前,給外公外婆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好,每個週末都要過去看看他們,和他們享受天倫之樂。

冬天來了,我無意間看到爺爺的手上粘着幾塊小膠布,這才知道,爺爺每天給我們做飯做菜,每次天一冷,手就開裂。晚上到家,我拿出自己的零用錢,去超市買了一瓶護手霜。第二天我把護手霜塞進爺爺的手心裏,爺爺的眼睛裏滿滿的都是感動,誇我真懂事!

這麼簡簡單單的幾件小事,在我看來,微不足道,可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逢人就誇獎我這個孫女懂事孝順。看來只要我們花一點小心思,就能讓長輩們感受到我的愛,這難道不好嗎?“百善孝爲先”,讓我們的孝心綻放出最美的花,結出最甜的果吧!

百善孝爲先作文9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於先。每個中華兒女知道的第一個美德就是孝道。古代的先人給我們做了好榜樣。例如:漢朝的黃香,他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那時還很小,卻十分懂禮數,完全按照規矩爲母親守孝。幻想家裏是很貧困的,母親去世後,黃香一邊勤奮讀書,一邊做家務,侍後父親。夏天天氣炎熱,黃香就用扇子去煽涼父親睡的枕蓆,讓父親炎熱時能涼快些;冬天天氣寒冷,黃香舍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父親的被褥,讓父親睡覺時不那麼冷。父親生病時黃香更是格外小心地照料。後來當地知府知道了這件事,上奏給了朝廷,皇帝知道後,十分信任黃香,讓他在身邊負責接納奏章。這正應了《三字經》的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藥王孫思邈也是有着孝,他從小就知道尊敬父母,孝順父母。孫思邈的家鄉水土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當然他的家人也不例外:父親得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東西,母親得了大脖子病,經常吃藥。一天,父親問他:思邈,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小思邈毫不猶豫地說道:我長大以後,要當一名郎中,給母親治好怪病,給父親只好夜盲症。父親聽了很是欣慰。後來,孫思邈果真精心鑽研醫學,如願以償的當上醫生,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可以獨立行醫了。孫思邈勵志要醫治好父母。他打聽到了太白山上有位陳元的人,會醫治夜盲症與大脖子病,於是就上山請教。經過長途跋涉,終於登上了人煙稀少的太白山。陳元被他的行爲所感動,便把自己的祖傳祕方傳授給他。有了先人孝道的事情,自然也少不了我們現代人又會有讓人感到的事例,例如: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則公益廣告:講的是一位年輕母親在給自己的兒子講小鴨子的故事,講完後,母親去給孩子的奶奶端洗腳水洗腳,那個年幼的孩子見了,便跑到衛生間……當媽媽給孩子的奶奶洗完腳,回到自己的房間裏時,發現兒子不見了,回頭一看,只見她的兒子正吃力地端着滿滿的一盆水,蹣跚地走過來童聲童氣地說:媽媽洗腳。媽媽臉上歲月的洗禮似乎舒展開了,多的是幾分欣慰的笑……還有:四十六歲的劉懿連續多日高燒不退,經醫生診斷,最終爲毛細胞白血病,這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唯一的治療方法是做異基因的幹細胞移植。然而,劉懿的四個姐姐經過檢測,組織配型都不合格,只有劉懿的女兒配型成功。但是,劉懿並不願意讓女兒提供幹細胞手術,並說:我已年老,千萬不要讓孩子遭這個罪啊!但女兒爲了父親的健康,願意承受。在女兒的堅持下,父女倆同時躺在了手術臺上。然而,醫生髮現女兒的血管太細,採血針頭根本無法扎入,必須在女兒鎖骨處的靜脈血管或者直接切開小腿處的靜脈血管,但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會帶來傷害。但是,女兒爲了爸爸,做了這個手術。就這樣,女兒爲爸爸迎來了生命的第二個春天。這就是生死婦女骨肉情。比湖泊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們的心!因爲心裏裝着親情。親情溫柔如流水,溫暖如春風。我們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一日一時一分一秒,因爲他們給我們留下了最珍貴的回憶。是時候孝順父母了!不要讓愛成爲癡癡地等待……

百善孝爲先作文10

我相信每個人都明白中華民族有着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爲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爲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河南洛陽。一個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此刻已經九十多歲了,本就應膝下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的時候,可現實卻讓人震驚,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建造的毛y屋裏,四周漏風漏雨,屋頂還有一個大洞,在屋裏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裏面早已沒了熱氣。我曾看過老人的照片,那蒼白的頭髮,憔悴的`臉龐,無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軀讓人可憐,而她住在一個漏風漏雨的,搖搖欲墜的屋裏,躺在一張木板牀上,蓋着一牀烏黑潮溼的被子,枕着一個用編織袋裏面塞上一些破布製成的枕頭更讓人震驚。也許你會問他的兒女呢?怎樣沒有管的?那我告訴你,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他的二兒子就在離老人幾百米遠的老人親手蓋的磚瓦屋裏,但他不贍養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響老婆。他的大兒子在縣城有兩座房子,可死活不贍養老人。女兒們遠嫁它方,都沒有一個人照顧老人,老人的錢財也全被兩個兒子瓜分了,此刻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時來照顧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麪條。那裏的鄉長也曾親自做過調節,可最後無果而終,甚至兒女們再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看望老人,有這樣的兒女真讓人寒心啊。

這樣的事還有許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養有五個兒女,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半個月後才被人發現。還有江蘇的林蘭珠老人,待在大兒子的門口六天六夜,而大兒子卻一向不開門,直到第七天風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餓死在大兒子家門口。出現這樣的事不得不讓我們去深思,是現代教育做的不全面還是其他原因,爲什麼中華民族的美德被這些人所丟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與之構成鮮明比較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謝延信謝延信是一名普通礦工,原名叫劉延信,在妻子死後爲照顧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謝延信。他照顧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顧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個做兒子的職責。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此刻大家看看這個‘孝’子,上方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個‘子’這說明是當人老了之後由兒子揹着。這就是‘孝’字作爲一個當代中學生,我們就應繼承和發揚孝道。讓‘百善孝爲先’從我們那裏繼續流傳下去。

百善孝爲先作文11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梅李是“孝愛之鄉”,古代“二十四孝”中就有三孝發生在這裏。黃香溫席、孟宗哭竹、丁蘭刻木——“孝”,已深深印在他們的心中。古代的孝子故事仍在耳畔迴響,現代的孝子也已開始抒寫燦爛篇章。

爲了照顧患病的母親,他毅然放棄大學聯考,26年如一日細心照料癱瘓母親。誰說久病無孝子?殷健叔叔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梅李,唱響了一曲孝子之歌!

令我熱血沸騰的,是你——馥華姐姐,雖然你命運殘酷,但你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你對待養父如親生父親一般。小時候,當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你卻當起了家中的“小大人”。做飯、騎三輪車、照顧患病父親……在你稚嫩的肩膀上,扛起了做家務的重任。現在你長大了,仍不忘照顧奇瘦的父親。“全國十大好人之一”的稱號,你當之無愧!

孝,讓我們陷入沉思,年少的我們該做些什麼?我想說,也許,我們做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

如今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放棄了享清福的'美好時光,依然日夜操勞,提供給我最新鮮的蔬菜,支持着爸爸媽媽的工作和我的學業。

自從我和爸爸媽媽入住梅李新家後,除了雙休日能回鄉下來吃個晚飯,住上一夜,其他時間就一直在梅李鎮上住着。

爺爺奶奶在鄉下辛苦勞作,時時刻刻盼望着我們能回一次家。這一點,我又何嘗不知道?

我們一直在勸爺爺奶奶不要那麼辛苦了,在家裏養養花、種種草,再養幾隻小貓小狗解解悶。可他們就是捨不得這一塊塊曾揮灑汗水的土地。

從20xx年12月我們搬到梅李鎮上開始,我每天會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直到現在幾乎沒有間斷過。習慣成自然嘛!每當我吃完晚飯,就會主動拿起電話,撥下那串我已滾瓜爛熟的號碼。

爺爺奶奶總是對我說,要好好學習,要認真聽講,每天早一點兒睡覺……他們也會關注着每天的天氣預報,對我噓寒問暖:告訴我多穿件衣服,別凍着;叮囑我及時穿衣,小心感冒;對我說明天要下多大的雨,要帶好雨傘……每當聽到我們週末要回家時,他們的言語裏總是有種掩飾不住的激動與欣喜。

這些在電話中的對話,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也讓爺爺奶奶滿心歡喜地甜蜜着……

那一聲聲充滿激勵與溫暖的話語,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那普普通通的電話啊,傳遞着我們之間祖孫之間濃濃的愛。

也許只是一句普通的問候,也許只是一聲親切的問好,也許只是一時歡快的笑聲……

或許只有聽到我的聲音,爺爺奶奶那顆日思夜盼的心才能稍稍平靜一些;或許只有聽到我的聲音,爺爺奶奶那平淡無味的生活才能稍稍充實一些……

那電話裏的溫暖,讓爺爺奶奶笑口常開。如果這也是一種“孝”,我願永遠做爺爺奶奶的“開心果”!

“百善孝爲先”,讓我們把“孝”字銘記在心,爭做新時代的江夏黃香!願我們“孝愛之鄉”——梅李,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有活力!

百善孝爲先作文12

孝,乃百行之本,是衆善之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孝,乃不分老少,富貴貧賤,是人人可做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節日文化的國家,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但對於所蘊含的“孝”之一義的瞭解卻越來越少,他們所熟知並熱衷的是“洋節目”、“洋風俗”,而像清明節、端午節……這些具有博大精深的民俗,卻被人們日漸淡薄,不願再花費一點時間在這樣的節日裏常回家來陪陪長輩,更注重那些新興的事物以獲得刺激,發揚着一種快餐式的“節日”,不注重傳統節日的內涵、本質及歷史的傳承,不在乎家人的感受,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採取否定的態度,不去在乎家人在節日殷殷期盼的目光,那麼終有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慾斷魂”這樣對先人直白的哀惋會成爲不可觸摸的暗傷,屈原會被人遺忘,《離騷》會離我們遠去,那“所謂”的浪漫主義也將不復存在,難道非要等到那節日因那“洋節日”消失了,才知追悔己遲嗎?如今有花堪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所以在那些節日裏常家看看吧!

青春子矜,悠悠我心。

孔子認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不贊成父母健在時,兒女離家還遊,如果因此非遠遊不可,必須要先有明確的方向,在孔子這些秦年代便已懂得老人在家沒有子女的陪伴會悲傷,他們“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在那樣鳥兒回巢,人卻沒有歸家,老人們該有着怎樣“孤帆還影碧空尺,惟見長江天際流”的'感傷與惆悵。父嚴、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尊祖敬宗是他所習慣的家族本位,想有“四世同堂”、“三世同堂”這樣天倫和諧的歡娛,可現在的人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時光會等,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遲早會讓父母感到無限的榮耀與驕傲,或許是的,他們會爲你感到榮耀與驕傲,可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不需要你高官厚祿,只要你平安守在他們身邊便好。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有着多少的空巢老人似姑娘般在等待情郎一樣等待着你常回家看看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字東野,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其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有僻,他出身貧寒,早年喪父,靠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成人,他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對相依爲命的母親有着魂牽夢縈的思念,他仕途艱辛,50歲時纔得到溧陽縣尉這個小官,稍一安定,便迫不及待地恭迎母親來到溧陽,以報養育之恩,作出了感人肺腑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然而對於陽光般似的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又怎報答得了呢?所以請似孟郊般與父母同住,讓常回家看看不再成爲難事。

有歌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是身爲子女所做得到也能做得最成功的孝,每個人都需用心去解讀,用心去做用心銘記,讓“百善孝爲先”從我們這裏傳承發揚下去。

百善孝爲先作文13

孝,是回到家,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順便的一聲問候;孝,是在學習上的努力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孝,是不在父母面前頂嘴,對於一切嘮叨都要耐心接受,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許有許多人覺得遙不可及或是一個冠冕堂皇的代名詞。不,它只是一個極其平凡而普通的名詞,無時無刻不在我的心中發芽、滋長。

“不,還是住在我家吧。”“不,我家人多熱鬧,咱媽不是喜歡熱鬧嗎?”“……”哎,醫院裏傳來一聲聲爭論的聲音,是我的媽媽、舅舅們。這不,外婆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顧,外婆有三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媽媽,大舅舅和小舅舅。他們都希望自己能親自照顧外婆,儘儘孝心,在醫院裏吵得不可開交。我趁他們吵得熱火朝天是躡手躡腳地走進病房,看到了在病牀上的躺着的外婆,歲月在她飽經風霜的臉上無情的刻下了深深的皺紋,訴說着她十幾年帶大三個孩子的艱辛,花白的頭髮像落了一層細細的霜雪,傾訴着歲月的無情。望着三個大人爭吵的一幕,她的眼眶中卻亮晶晶的,有什麼東西液體在閃爍着,嘴角微微上揚着。猛的一下,我似乎懂了些什麼……

晚上,媽媽回來了,臉上像灌了鉛似的,顯得無比沉重,掛着濃濃的.黑眼圈,沉重地邁開了不在然後癱在了沙發上。不一會兒發出了響亮的鼾聲。我看到了這一幕,心裏感到一絲慚愧:媽媽照顧外婆了一天,可我什麼忙也沒幫上。突然突發奇想,從洗手間端出一盆熱水,想要以此舒緩媽媽一天的疲勞。我把媽媽的腳輕輕放入盆中,“啊,你幹什麼?”媽媽睜開了睡眼朦朧的雙眼,“我看你太累了哇,幫你洗洗這‘臭腳’。”我帶着一絲調侃。“女兒長大了,長大了。”媽媽揚了揚嘴角,發出一聲感嘆。我繼續埋頭,把手伸進盆中,折起媽媽的褲管,用手仔細搓着腳的每一個部位,媽媽的指甲顯然很多天沒剪了,但我記得她以前很在意這些。我用雙手捧起水,想要把腳踝弄溼,耐心的搓着腳上的污垢,聽着媽媽欣慰地講着我小時候幼稚可笑的故事。我儘量聽着,也儘量忍着,因爲有一股刺鼻的氣味。但想想,我深呼吸了一口,傻傻地笑了一下,因爲想起小時候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大。我看了看媽媽,她享受地睡着了。我依舊用心地洗着,媽媽的腳皺巴巴的,還有厚厚的老繭,我用手摸了摸,硬硬的。想着媽媽一生操勞,連一天好日子都沒有,只爲了我的前途而奔波,想着想着,也許是眼前的水汽氤氳了眼眶,眼前的雙腳既模糊又清晰……

腳洗好了,我用毛巾擦乾,輕輕把腳放回到沙發上。從臥室報來被子,輕輕爲她蓋上,我看到媽媽那被生活壓抑了許久的久違的笑容,那麼燦爛。頓時,我懂了許多,這就是幸福。父母不奢求我們能爲他們做什麼,而是能夠學習進步,他們努力掙錢爲了什麼?爲的是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健康長大。

百善孝爲先,孝是民族歷史的佳話。雖然我們不能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我們要努力地詮釋它,從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敬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朋友們,珍惜僅有的時光,孝敬父母,銘記這中華民族永遠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

百善孝爲先作文14

中國有句老話---百善孝爲先。以前我很小,只知道這句話,不能深入的領會這其中的意思,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的國小生了,我知道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孝敬父母在所有美德中是佔據首位的。孝心不論年齡大小,不論距離遠近,所有的人都應該發揚光大中國的優良傳統。

我有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奶奶,奶奶脾氣特別好,從來都沒發過脾氣,對我好,對我爸爸媽媽好,對爺爺好,對太奶奶好,對奶奶的兄弟姐妹好,只要跟她有點關聯的人,她都對人特別好。記得前年冬天,奶奶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太奶奶癱瘓在牀,奶奶雖然有幾個兄弟姐妹,但是都找藉口不管,於是我奶奶把太奶奶接回了奶奶家。奶奶白天要上商場看店賣貨,所以早上早早就起來給太奶奶做飯,臨上班前叮囑爺爺白天看着太奶奶,爺爺身體也不好,眼睛那時還沒手術幾乎看不太清東西,但是也堅持照顧太奶奶。晚上奶奶下班回來也不顧自己休息,洗洗涮涮,就這樣日復一日,始終照顧着太奶奶的飲食起居。一直到太奶奶去世前一個月,都是我奶奶在照顧。那年我九歲,雖然我很小,但是每天晚上我上奶奶家吃飯時這些事情我都看在眼裏,雖然大人們從沒跟我說過這些,但是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奶奶的不容易。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是個孝順的人,但是真正做到的並不多,我奶奶就做到了。

我有一個非常愛我的媽媽,媽媽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聽媽媽說,他和奶奶認識的時間比他和我爸認識的時間還要長呢。媽媽和奶奶雖然相處了很多年,但是從來都沒有紅過臉,更別提吵架了。中國自古婆媳難相處的.問題在我家就從來沒出現過。媽媽很尊敬爺爺奶奶,她會想着給爺爺奶奶買吃的和穿的,她會提醒我爸爸什麼時候是爺爺奶奶的生日,什麼時候是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她還會總和爺爺奶奶討論要保養身體,注重養生,她還會陪伴爺爺奶奶去醫院定期做體檢。有一次爺爺住院調理身體,病房的人都以爲我媽媽是爺爺奶奶的女兒,可能是看都是媽媽在忙前忙後吧。當爺爺說出這是兒媳婦時,其他人都稱讚媽媽孝順,不知道爲什麼,我在旁邊也美滋滋的。爺爺奶奶也特別開心。

小時候,爺爺給我總給我講歷史,告訴我要多看書,告訴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記得爺爺常說的一句話: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世界和平。雖然後兩句我還不是特別懂,但是我會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做一個孝順的人,從點滴做起。我現在十一歲,我覺得孝順對我來說就是首先要好好學習,少讓爸爸媽媽操心,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自己做。長大以後,努力工作,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找個好媳婦,雖然我不喜歡小孩子,但是不是有句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嘛~我媽媽超級喜歡小孩兒,那就生兩個給我媽養着玩兒。像我們家現在這樣,母慈子孝,其樂融融。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則孝敬父母,大則孝忠祖國。我會心懷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我最親近的人,我會孝敬他們,這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努力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報效祖國。作爲炎黃子孫的我會時刻謹記,孝心無價,孝行天下。

百善孝爲先作文15

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着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爲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爲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河南洛陽。一個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本應該膝下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的時候,可現實卻讓人震驚,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建造的毛?y屋裏,四周漏風漏雨,屋頂還有一個大洞,在屋裏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裏面早已沒了熱氣。我曾看過老人的照片,那蒼白的頭髮,憔悴的臉龐,無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軀讓人可憐,而她住在一個漏風漏雨的,搖搖欲墜的屋裏,躺在一張木板牀上,蓋着一牀烏黑潮溼的被子,枕着一個用編織袋裏面塞上一些破布製成的枕頭更讓人震驚。也許你會問他的兒女呢?怎麼沒有管的?那我告訴你,老人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他的二兒子就在離老人幾百米遠的老人親手蓋的磚瓦屋裏,但他不贍養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響老婆。他的大兒子在縣城有兩座房子,可死活不贍養老人。女兒們遠嫁它方,都沒有一個人照顧老人,老人的錢財也全被兩個兒子瓜分了,現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時來照顧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麪條。那裏的鄉長也曾親自做過調節,可最後無果而終,甚至兒女們再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看望老人,有這樣的兒女真讓人寒心埃

這樣的事還有許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養有五個兒女,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半個月後才被人發現。還有江蘇的林蘭珠老人,待在大兒子的門口六天六夜,而大兒子卻一直不開門,直到第七天風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餓死在大兒子家門口。出現這樣的事不得不讓我們去深思,是現代教育做的不全面還是其他原因,爲什麼中華民族的美德被這些人所丟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謝延信謝延信是一名普通礦工,原名叫劉延信,在妻子死後爲照顧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謝延信。他照顧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顧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個做兒子的責任。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大家看看這個‘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個‘子’這說明是當人老了之後由兒子揹着。這就是‘孝’字作爲一個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孝道。讓‘百善孝爲先’從我們這裏繼續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