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打餈粑作文(精選16篇)

作文 閱讀(4.74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打餈粑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打餈粑作文(精選16篇)

打餈粑作文 篇1

小時候總覺得打餈粑是體力活,得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一下一下地把糯米放在石槽裏翻打。但這次回老家過年,我才真正瞭解到,那是以往的事了,現在大家都是用機械來打餈粑。

在親戚家,有一臺奇怪的“鐵傢伙”,讓我和妹妹疑惑不解。爸爸告訴我,這是打餈粑的機器。我和妹妹圍着看了半天也沒看個明白。這時,姑奶奶端着一個冒着熱氣的木桶從後院裏走了過來,掀開蓋子,裏面是一桶白花花的糯米飯,糯米飯的香味瞬間撲面而來。我們頓時着急了,叫大人趕快開工打餈粑。

姑爺爺和姑奶奶兩人一起,一個用大湯勺往機器口放糯米飯,一個用木棍搗,你一下我一下,我看着覺得好簡單,心裏癢癢的,忍不住想要自己嘗試,但沒想到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挺難。

我用力地往機器口搗着糯米,但糯米在我的手裏卻變得一點不聽話,經常整塊整塊的粘在木棒上,被我提起來。好不容易整好了糯米,又因力氣不夠,出口處斷斷續續,遠不如姑爺爺搗得那麼大塊。真是一件累人的活!才搗了幾下,我就累得氣喘呼呼,在大冷天竟直冒汗。

好不容易打完餈粑,我在手上抹上茶油,準備捏餈粑。

白白胖胖、熱乎乎的`餈粑被放到了桌上,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捏起了一坨,但隨後像被電了似的,縮回了手,放在嘴裏吸吮着。那種想捏,但又怕燙的樣子,把所有人都逗笑了。在一旁的姑奶奶則嫺熟地捏下餈粑,滾成一個小糰子,遞給我,讓我放到竹臺上按開。

拿着捏好的餈粑糰子,我左右手倒來倒去,迅速地把這些白又圓的小糰子放在竹臺上,用手掌輕輕按開,一個圓圓的餈粑做了出來。按照這個方法,我和妹妹在不知不覺中越做越好。最後,我拿起一塊蘸着糖和妹妹一起吃了起來。自己捏的,果然又香又軟。

這次打餈粑的快樂,我將永遠收入記憶夾中。

打餈粑作文 篇2

家鄉是我記憶深處美好又模糊的影象。寒假裏我回到了家鄉,那裏的房子都修築在水塘邊,只要站在家門口眺望,目光所及之處哪裏不是綠色?只要擡頭仰望,天空便會在你的瞳仁中滴上鮮亮的藍墨,或是俯身凝望水面,那真是好靜好美的一幅畫喲,是誰畫的呢?

畫中有山水,也有人物,我們的存在給這畫作添了不少生氣。我們親手製作了又香又糯的餈粑。打餈粑是個體力活,也是個細緻活,李伯伯用三輪車拉來了石頭缸,缸一着地,糯米就蒸好了,香噴噴冒着熱氣。木錘也洗淨了,就開始搗米,搗了一會兒,重頭戲來了,開始打餈粑。氣氛一瞬間活躍起來,一下一下地錘,一聲一聲地喊,糯米變得勁道起來,也更加有粘性,拉拽的時候就更費力了。“哎呀,不好!”不知誰喊了一聲,孩子們愣在原地,看見錘子上粘着一個白淨淨的東西,那不是餈粑嗎?李伯伯接住了差點“毀容”的餈粑,人羣裏沒有責怪聲,反而傳來一陣陣清朗的笑聲。李伯伯笑着說:“打餈粑的確是一門手藝,你們幾個年輕人沒經驗,讓我來吧。”李伯伯一上場,餈粑像見了老朋友,乖乖聽話,任憑李伯伯給它按摩,捶背,李伯伯果真是好手藝啊!在幾個人的配合下,餈粑變得又軟又糯,捶了那麼久,依舊熱氣騰騰,香飄十里。幾個嘴饞的小孩兒沒等裹上面粉就掐下一小團,品嚐着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裏化開,大家笑得滿足極了。之後我們把蒸好的餈粑送進裏屋,郭奶奶給他裹上面粉,餈粑像穿上了新衣,姐姐還捏了一個餈粑小人,白白胖胖,樣子可愛極了。我吃着香噴噴的`餈粑,心裏美滋滋的。

餈粑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鹹的,好比我們的人生,反覆捶打,反覆磨練。這門打餈粑的老手藝值得傳承,下次我也要去學一學這門手藝。

打餈粑作文 篇3

如果說喝雄黃酒是端午的習俗,吃年夜飯是除夕的習俗,那麼打餈粑就是清明節特有的習俗了。今年清明節,我就親眼見到了餈粑的製作過程。

做餈粑的第一步就是蒸糯米。把糯米洗淨放入一個木桶中,將木桶放在一口盛滿水的大鍋上,下面生起火來,不一會,熱氣就冒出來了。經過一番蒸煮,木桶裏的糯米熟了。熱騰騰的糯米出桶時,白花花的霧氣迎面撲來,一股糯米香直衝鼻孔。整桶糯米被倒到一個大石臼中,大人們開始用石錘擊打。打餈粑可是一項體力活,那石錘少說也有幾十斤重,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提不動,因此需要有好幾個壯漢輪流擊打。一錘子下去,即使是再堅硬的東西也會被砸碎,何況是這柔軟的糯米,因此同時還需要一個靈巧的人來控制形狀,添水揉糯米。

開始時,身高八尺、力大無比的`舅舅首先上陣。只見他兩手一前一後托住石錘柄,與動作靈敏的叔叔互相配合,一起一落,彷彿在演奏一支富有節奏且歡樂流暢的樂曲。那錘子在舅舅手中得心應手,猶如金箍棒在齊天大聖手中舞動,毛筆在王羲之手中揮灑自如,不久,原本縫隙較大的糯米漸漸融爲了一團。別看舅舅打得興致勃勃,但沒過幾分鐘,他就體力不支,敗下陣來。於是,後面的人就自告奮勇地接上去,累了又輪下一個,如此交替、重複,充分顯示出了集體的力量

待打得顆粒均勻時,糯米就變成了餈粑。熱氣騰騰的餈粑出臼後,倒入覆蓋着一層面粉的面牀上,用手和擀麪杖扒平,然後劃成一條條的形狀,放入各種餡料,用刀切開,如同包餃子一般包起來,再拉長拉細。這樣,香糯可口的餈粑就大功告成了,一口咬入,嚼性十足。

打餈粑作文 篇4

“八月裏,中秋到,家家戶戶打餈粑。快喊爹,快喊娘,燒開水,蒸糯米,拿起粑槌搗糯米。”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在我的家鄉最讓我開心的就是中秋節打餈粑。

餈粑最講究的就是蒸和舂。首先要選材,糯米粒一定要選那種圓圓的纔會更糯更香。把米粒洗乾淨後再上蒸籠蒸,蒸出來的糯米飯晶瑩剔透,噴噴香香,整個村子都聞見那種香味,讓人感受到節日的喜慶。糯米飯蒸好後必須馬上放石臼裏舂,不能冷卻,否則就會舂不餈,會有很多米粒夾在中間。

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飯放在石臼裏。糯米飯不能太多,多了舂不動;不能太少,少了不好打。外公拿起一根碗口那麼粗的木棒用力舂打。一開始,有年輕人自告奮勇地來舂,可他們力氣不夠,方法不對,那晶瑩冒着熱氣的糯飯用力一舂,就粘住了木杵,怎麼也舉不起來了。於是外公這位”老將”出馬了。只見外公輕輕一舉就舉起了木杵,用暗力舂在糯米飯上,發出”咚”的聲音,再提起木杵,便有糯飯黏在木杵上。舂飯、提起,再舂再提起,漸漸的,糯米飯越來越碎,也越來越了黏,糯米飯條就拉得越長。我也想要嘗試一下,使出來全身的`勁都舉不起來。

外公不斷用力舂打,大約十分鐘,一粒粒的糯米飯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飯糰,這個時候糯米飯就算舂好了。外婆趁熱把飯糰分成乒乓球大小的一團,一碗一碗的弄好送給鄰居們一些。外婆說:"大家都吃纔會更香,好東西要一起分享。”我使勁點頭。

餈粑怎麼吃呢?必須準備好豆粉和白糖搭配着糯米飯糰。先用筷子夾出一小團,然後在外面裹一層豆粉和白糖,看起來都讓人流口水,顏色也十分誘人。輕輕咬一口,糯米的軟糯,豆粉白糖的香甜讓人頰齒留香。吃完餈粑後每個人的嘴角粘滿了豆粉和白糖,你笑我,我笑你,一家人沉浸在這節日的歡聲笑語中……

每年的中秋節總少不了餈粑,香甜的餈粑寓意着團圓和甜蜜,而打餈粑也成爲我美好的童年回憶。

打餈粑作文 篇5

每年的臘月,老家的大人們都忙着打餈粑。

餈粑是老家的特產,它相當於年糕,但又不同於年糕。年糕是粳米粉做的,餈粑是用糯米飯做成,而且形狀也不同於年糕的長條,餈粑是長方塊。餈粑是過年中自家和招待客人的主要點心。

打餈粑在夜裏進行。早上將糯米浸泡在大水缸裏,黃昏時將泡脹了的糯米放在大蒸籠,蒸熟後由一個身強力壯的人抱起裝滿糯米飯的.蒸籠,將飯倒扣進大石米窯裏,緊接着由三四個人用T形木棍搗那熱氣騰騰的糯米飯,一個人喊着號子,其他人跟節拍圍着米窯快速轉圈,不一會就將糯米飯搗成粘糊狀。這時候大人們開始給小孩捏餈粑糰子,小孩們來看打餈粑就是爲這時候能吃到香噴噴的餈粑糰子。小孩們吃足以後,搗餈粑的人收起T形木棍,由一人掄起大石錘,使勁向石米窯裏的餈粑打下去,並由一個人不時地將餈粑翻動。整個過程的作用相當於和麪,將飯敲打成了和熟的面。

打熟了後再平鋪在撒有幹米麪粉的門板上。每打一米窯鋪一層。

第二天早上,餈粑幹了,用切菜刀劃成一個個大方塊,餈粑就算做成了。

老家打餈粑是集體互助活動,每家有一米窯或兩米窯,打好以後,疊放在一個門板上,早上自上而下,等着各劃各的,然後挑回自家。

餈粑有各種吃法,油煎、水煮、火烤都非常可口,但我還是最喜歡火烤的餈粑。冬天的晚上在火宕的炭火上支個大鐵火鉗,再把餈粑放在火鉗上翻烤,將餈粑烤得鼓脹鼓脹,然後在鼓脹的肚裏灌進白糖,那不僅是小時候的美味,就現在我也沒遇上比那更好的燒烤。

現在每年春節前我都託人從老家帶來餈粑,現在的餈粑跟從前的餈粑沒有不同,所不同的是早已不用手工製作,而是用機器製作。那打餈粑的場面再也難見了。

打餈粑作文 篇6

"度過了三百六十五個晝夜,地球轉了三百六十五圈,我們企盼了三百六十五個日月,終於迎來了這歡慶的日子——春節。

每到這時候,我的家鄉都會有打餈粑的習俗,今年也不例外,因爲餈粑象徵着豐收、團圓和吉祥。

別看餈粑小小的一個,做出來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個晚上,接着把米放進木桶中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米飯拿一個“T”型的大木錘反覆在石槽裏敲打成飯泥,再拿一個木板,在木板上灑下面粉,把打好的飯泥放在木板上揉搓,分成一個個平均大小的米團,再用另外一個木板放在這上邊壓一壓,不一會兒,一個一個又扁又嫩的餈粑做好了,賣相極佳,讓人看得垂涎欲滴,眼珠子都快望出來了。這時你要是站在這希望兒,肯定也很想吃呢,這可不行,這樣的餈粑還要放置陰涼處風乾,風班幹後放在水中泡起來,再保存個兩三天,就可以拿出來細細品嚐啦。

做餈粑也是聚會的大好時機,大人們不停地忙碌,小孩子們也不閒着,忙來忙去地幫大人們搬東西,這個場面右真是熱鬧,地無法形容,不過,這纔是家人過年其樂融融的樣子嘛!

來,廢話少說,我來給你科普科普餈粑的吃法。餈粑可以煮着吃、煎着吃、蒸着吃等等,其中最過癮的就是烤着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經常在火爐上烤火,在火爐上搭個鐵架子,把餈粑放在鐵架子上烤,烤餈粑時火不能太大,要不就只會把外皮烤焦,而裏面還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性急。等到餈粑脹得像個包子時,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餈粑里加些糖,這時你可不要被這它的外表誘惑地急於下口哦!不然燙得只可能是你自己的舌頭了,咬一口餈粑,那真是濃深米香,爽滑口感,入口即化,嫩白的色澤,一口則令人流連忘返,二口則令人其樂無窮,三口則令人樂不思蜀,四口則令人醉生夢死,五口則令人飄顠欲仙……

餈粑好,餈粑妙,過年忙,餈粑香!怎麼樣?呼了我的敘述,想吃餈粑嗎?"

打餈粑作文 篇7

大年三十這一天早晨,我起得特別早,因爲我要親眼目睹一下爸爸媽媽是怎樣打餈粑的。

只見媽媽將洗淨,泡脹的糯米倒進一個木桶裏,蓋上木蓋,放在鍋裏用大火不斷地蒸,蒸得粒粒熟透後,爸爸捧出熱氣騰騰的木桶,媽媽提着盛有水的小塑桶,招呼隔壁一個大哥哥一起打餈粑去。爸爸先將木桶裏的糯米飯倒進一個專用的石臼裏,接着用特製的.大木棒使勁壓糯米飯,而後反覆捶打,媽媽手快速地沾一下水,見縫插針地把石臼裏的糯米飯糰弄勻。

不一會兒,爸爸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接着換上大哥哥來捶打。隨着“邦邦”聲,兩人不斷地輪換着。我看得心癢癢的,也想上前試一試,我使出吃奶的勁拎起木棍,可木棍一放下去就再也拔不上來了,糯米的粘性太強了和木棍牢牢黏在一起,看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這是爸爸告訴我打餈粑要快、準、穩、狠,手中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爸爸接過我手中的木棍和大哥哥一直捶打,直到不見飯粒爲止。

然後在一塊大砧板上撒上一層炒好的黃豆粉,再將打好的糯米糰倒在砧板上,將糯米糰壓扁,做成薄薄的大圓餅,大如籮筐口,最後在表面撒上芝麻,根據個人口味撒上白糖或紅糖,這就大功告成了。我趕緊切了一塊雪白柔軟的餈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打餈粑作文 篇8

這個春節,我過得可真是豐富啊!我幹嘛去了呢?我啊,去打餈粑咯!

這天,爸媽帶我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就聞到一股香香甜甜的氣味,是餈粑的味道!我順着氣味向廚房走去,看見一盤香甜軟糯的餈粑,立即垂涎三尺,於是,我伸過手去,剛想拿來,卻不料媽媽端起盤子,說:“想吃啊?那要自己動手哦!”我開始不明白媽媽的意思,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是想讓我體驗一回做餈粑粑的過程啊!

首先,我把糯米用水浸泡幾分鐘,然後將糯米倒進電飯鍋,燒至米熟透,再將糯米倒進石舀中。接下來這可是力氣活,所以我叫來爺爺來幫忙。爺爺費力的舉起大木棰,再捶下去,這樣的`動作持續五六次後,爺爺讓我端來一盆水,將木頭棰往盆裏一浸,我好奇的問:“爺爺,爲什麼要將棰子沾水啊?”爺爺笑着說:“因爲糯米很粘人啊,就喜歡粘着木頭棰。”瞬間場面熱鬧了,歡聲笑語不斷。爺爺繼續他的動作,時不時用手把下面的糯米翻上來,壓一壓,再翻上來,壓一壓。之後的半小時爺爺一直重複着這些動作,直到把糯米打成綿軟柔韌的狀態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了。

接下來的這一步,我就是主力了,就是趁熱把糯米糰揉成一個個像湯糰一樣的小圓球。我和家人一起做,做着做着,我想玩點新花樣,於是我摸了摸口袋,從裏面摸出五角錢,包進了手中的餈粑粑裏。呵!那樣子,真比其他餈粑粑要豐滿得多。瞧!只要把餈粑粑放進印盒,再把印盒底翻出來,用小木棍敲上幾下,然後“啪”地一聲把餈粑粑倒出來。你看,一個個都不樣呢!有的是壽比南山,有的是花好月圓,有的是恭喜發財,各有各的特色。

最後,我們要開始做特色餈粑粑了。一般情況我們會做成形後,直接在炒過的芝麻堆裏滾一圈,然後沾着紅糖就可以吃了。今天,我們要嘗試餈粑粑的特色吃法,煎,炸,烤都可以,我們選擇了其中的油煎餈粑粑。奶奶把粑粑一個個放進燒熟的油鍋裏,煎到表皮金黃,將餈粑粑盛出。在煎的過程中,爺爺也沒閒着,他把幾塊紅糖放進鍋,加一點點水,把紅糖燒到粘稠狀,然後直接給餈粑粑淋上一層紅糖“外衣”了。

開始吃飯了,餈粑粑一端上來,我們就“紛紛出去”夾它個片甲不留,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包的五角硬幣,心想:“這五角硬幣會被誰吃到呢?”還沒等思索完,就聽見媽媽叫了一聲,“這硬乎乎的是什麼東西?媽,你放了什麼東西在裏面啊?”我忍不住噗嗤笑出來,說:“媽媽,那是我放的五角硬幣,我包的,看來今年你有福氣嘍!”“哈哈哈……”頓時,整個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真開心呀!

哦,對了,其實粑粑還有一種吃法,那就是把餈粑粑和米一起泡到灑裏面,不久之後,一罈香甜可口的餈粑粑米酒就可以喝了!這還是我爺爺最喜歡的酒呢!

俗話說得好“拜年拜年,粑粑上前。”過春節吃粑粑已成爲我們家的一個習俗了,每個春節都要吃,不然算不上過春節。

打餈粑作文 篇9

隨着新年鐘聲的響起,大年三十的夜晚格外熱鬧,屋外天空中爆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朵”和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小孩子們一人拿幾束滴滴金玩的不亦樂乎,煙花聲響徹整個夜晚。

新年的第一天,伴隨着鬧鐘“滴滴”的響聲,被一晚上煙花聲吵着沒睡着的我無奈的伸着懶腰準備新的一天。“快起來!三點半了!”媽媽的聲音充滿了整個房間。農村的新年中,第一天須三點起牀。這使睡意正濃的我感到無比的絕望。“起來做餈粑嘍!”不知誰說的這句話,讓瞬間打了一個激呤!

餈粑是農村在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餈粑象徵着團圓,是新的一年中的“開場節目”。我對所有的事情當中,唯獨對此無比的感興趣!終於盼到做餈粑了,睏意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家把工具、模板、機器一一搬到院子中,新年中,只要一有人要做餈粑,我們小孩子便會結成隊的去蹭熱鬧。我坐在外婆身邊,外婆一邊告訴我餈粑的來歷,一邊把糯米放到“大鍋“中,加入一些材料;還告訴我:在做餈粑時,一定要把米給洗淨,放入裝糯米的石盆中,並且在做時一定要做的細膩纔好吃,才柔軟。

接下來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男人們拿起石錘,奮力的向石盆中的糯米砸去,漸漸的成型後,一個砸,一個人要把盆中成型的若糯米粑粑翻面,要使它每一個角度都能被砸的柔軟。外婆微笑着讓我去試試!那個錘子特別的重,但是人們卻不喊累,爭着搶着要去捶,小孩子們也便使出吃奶的勁去捶,經過這麼大力的勞動,糯米粑粑終於弄好了!我一摸,好軟啊!人們努力捶成型後的糯米粑無比的“可愛”白白的,軟軟的。

下一步就是把成型的糯米粑放入機器當中,被機器分解後的糯米粑成爲一個條形狀的,而且是加熱過的,剛出來,小孩子們便迫不及待的去搶,也不管是否燙口,便往嘴裏塞,生怕被別人搶個光!最後一步便無比的簡單了,於是到了我大展伸手的時候了。

拿出模子,每一個模子上印着不同的形狀、有花,有動物、有植物、外婆告訴我,把長條的'糯米粑揪成一個個球,大小要差不多,隨後把它們壓扁,再放入模子裏、壓緊,然後取出來,花就印上去了。我學着外婆的動作,一步一步的做,起初我壓的並不好看,壓成了各種奇怪的形狀,要不然就是太用力,糯米粑都粘在模子上面!但是外婆不斷的鼓勵我,我自己也不斷的總結經驗,也就逐漸的邁入了正途,做出了好看的餈粑。

此時的我早已迫不及待要嚐嚐我的成果啦!放入口中,糯米在中中依然散發出香甜的氣息!味道好極了。當然餈粑會慢慢變硬。農村的方法便是把餈粑放入水中浸泡,隔一段時間給它換一次水,那就可以保存許久了。

餈粑既可能煎着吃,也可以烤着吃,在這個春節裏,大家一手一個餈粑,把它們烤成一個個大鼓包,然後往裏面加糖。那味道讓人們流年忘返,無比的好吃。

餈粑的製作包含了們辛勤的汗水,是人們自己雙手製作而成,是農村新年中特有的色彩。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農村特有的製作手藝。也展示了我們祖先們的智慧和勤勞。

來北京的前一天,外婆給我塞了好幾個餈粑到包裏,這是北京沒有的,它帶着家鄉的氣息,家鄉的傳統美食。

打餈粑作文 篇10

每到臘月底,老家都有打餈粑的風俗。去年回老家的過春節的時,我終於知道了怎麼打餈粑。

前一天晚上,爺爺把糯米用井水泡好。第二天早上,把泡得脹鼓鼓的糯米端上桌來,倒進木桶裏。用熊熊烈火來蒸。我們則把事先準備好的石盆、木棒拿出來,擺在門外。等屋子裏飄滿米香時,糯米就粒粒熟透了。把火關掉,把糯米倒入石盆。爸爸爸和伯伯操起兩根木棒,往裏面使勁一搗,還喊起了號子。媽媽則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沾着水給糯米翻個身。每搗幾下,就要沾點水,纔不會粘。

爸爸他們越打越有勁,糯米漸漸成了糊狀。剛開始搗還挺輕鬆,後來,糯米不是顆粒了,十分粘手。一搗下去,就沾着不放。必須搗一下,就沾點水才行。不一會兒,爸爸他們就滿頭大汗了。好不容易幹完了,爸爸累的頭髮都溼透了。媽媽把打好的麪糰放在竹篩上,上面鋪了一層面粉。媽媽把麪糰扭成條狀,不時揪下一團。我們則把麪糰做成餈粑。先在手掌心滾成球形,再用手一壓,又用大指拇按住中心,順着中心一邊按一邊轉,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一個。大家熱火朝天地幹着,忙的.不亦樂乎。終於餈粑出爐了,我急忙搶了一個,咬了一口,真是香甜可口呀。

我望着美味的餈粑,心想:正是我國這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才造就了餈粑這等美食啊。我們一定要繼續把這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打餈粑作文 篇11

“糯米珍珠粒粒勻,木棍石臼往來頻。”

大年九年級這天,我隨媽媽回到小陶鎮上湖口村的舅公家。一進院門,就看到了眼前這幕打餈粑的精彩表演:剛剛蒸熟的糯米飯,一粒粒晶瑩飽滿,如珍珠般透亮,香噴噴;把糯米飯倒入石臼裏,幾個舅公就輪流上陣,揮動胳膊,手拿木棍,點入臼窩,轉着圈兒將石臼中的米飯搗碎,間歇還“喲一嗬,喲一嗬”地喊着號子,聲音伴着杵棍聲有節奏地散向四周。

好奇的.我看着他們輕鬆的樣子,也想動手試試。可木杵被石臼裏黏稠的餈粑粘住,難往上提,即便有爸爸的幫忙,纔打兩下,我就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了。舅公忙接過木杵,笑着告訴我,打餈粑可不僅是個力氣活,速度要快的同時還要控制力道,速度慢了就米飯變硬,輕了餈粑又不能成形。看來,我只能站在一旁,靜靜欣賞了。

剛剛打好的餈粑又軟又黏,趁熱依喜好裹上鹹口的肉菜餡,或者甜口的花生糖漿,都好吃得不得了!你看,像奶酪一樣還能拉絲呢!

打餈粑、吃餈粑、鬧新春、迎新年。媽媽告訴我,這餈粑早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食物,更是一份情懷和黏住友情與親情之間的紐帶。同學們,有機會的話,你們可一定要嘗一嘗!

打餈粑作文 篇12

每到春節臨近的時候,爺爺都會爲家人做上香甜可口的手工餈粑,那滋味真是好極了。

今天,爺爺又準備開始做餈粑了。首先,爺爺把浸泡過的糯米放進蒸鍋裏蒸熟,然後拿出來放在一塊乾淨的布上開始使勁揉,爺爺說:“這樣子的揉搓方法可以使做出來的.餈粑更有粘性,更加香軟可口!”一邊揉,爺爺一邊又灑了一些水在已經變成泥狀的糯米糰上,使它能變得更軟糯一些。待爺爺把糯米糰搓成長條形之後,揉搓的工作終於告一段落,爺爺的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我連忙拿起紙巾爲他擦汗,爺爺高興地笑了。

爺爺把餈粑晾乾之後,切成小塊,然後放在油鍋裏煎至兩面金黃,看得我垂涎欲滴、口水直流,我夾起一塊餈粑,蘸了糖,迫不及待地往嘴裏送,那軟糯香甜的滋味久久縈繞在我的舌尖。

那滋味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打餈粑作文 篇13

“臘二八,打餈粑”,這是恩施土家族的民間習俗。每到農曆臘月二十八,農家庭院熱鬧非凡,幾家人合夥打餈粑。爲什麼要幾家人合夥呢?因爲打餈粑必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幾家人在一起打餈粑,你一定會擔心弄錯吧?別擔心,他們自有辦法。他們把自家的糯米放在自家的甑子裏蒸,做完一家,再做下一家。

這一天,院子裏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興,大家先分好工:婦女們負責蒸米,力氣大的男人負責把蒸熟的米搗爛,老年人則負責定型,至於小孩子嘛,主要是幫忙遞東西,或者在一旁“搗亂”。

分工完畢,大家各司其職。婦女們將頭天晚上泡好的糯米用大甑子蒸熟,然後用瓢或盆把蒸熟的糯米端到碓房裏,倒進碓窩,兩個大力士各持一根棒杵,你一杵我一杵使勁搗。待搗爛成泥之後,兩人人完成後續工作——定型和印花。值得注意的是,糯米粘性很強,容易粘在手上或擱板上,所以必須準備一些芡粉防沾粘。眼看糯米搗好了,幾位老人連忙抓點芡粉放在手心裏搓一搓,準備做餈粑。一位老人像揉麪粉似的把米泥揉成條狀,分成小團,幾位老人連忙各抓一團去做。他們把米泥放在擱板上揉揉,拍拍,就像變魔術似的,幾下子就把糯米糰變成了圓溜溜的大餈粑。然後把餈粑交給“美容師”印花。給餈粑印花的盒子叫印盒,印盒底部雕刻着各種圖案,有花鳥,雙喜和“福”字,還有“龍鳳呈祥”等,既漂亮又吉祥。只要把餈粑放在印盒裏,用手板按一會兒,精美的圖案就印在餈粑上了。

正月裏拜年,別的可以不帶,但餈粑少不了,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句順口溜——“拜年拜年,粑粑上前“,意思是說拜年帶上餈粑才成敬意。

餈粑的.吃法跟年糕差不多,煎烤炸都行。土家人尤其喜歡把餈粑切成火柴盒般大小,放進甜酒裏煮了吃。

餈粑的儲藏方法也很簡單,直接把餈粑泡在清水裏,過幾天換一次水,好幾個月都不會變質。如果實在擔心時間太長餈粑會壞,就把它切成薄片曬乾,再用食品袋裝着,放進冷藏室,以後炸了吃。

正月來到恩施,走進土家人的廚房,你一定能看到家家戶戶的水缸裏,躺着白花花的餈粑,饞得讓人流口水。

打餈粑作文 篇14

隨着春節的臨近,我們村又開始玩汽巴了。今天我和爸爸也去打麻木感了,但是來的太早了。當我們到達那裏時,沒有人。過了一會兒,慢慢人多了。

開始尷尬了。我看到他們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蒸,說這是做糯米的第一步,我們帶的米飯泡了一天。當它們冒着熱氣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去玩了。

之後,他們把蒸好的米飯倒進古代的臼裏。父親用一根粗木頭打麻,另一個人一點一點往麻餅里加水。過了一段時間,一個人累了,另一個人繼續玩。我看見兩個人在玩,一個高個子和一個矮個子。然而,高個子很快就失去了力量。相反,矮個子有很大的力氣。很快就準備好了。

接下來,他們開始了第二步切割。切的時候一定要和豆黃粉混合。他們說這樣會更香,我聞了聞,覺得“臭”。後來他們切了,來了好多人,都是來吃糯米糕的。他們可能沒吃過我們楓橋糯米糕!他們邊吃邊說好吃。

也是第一次吃人工糯米糕,真好吃!如果你想嘗一嘗,來參觀我們。

打餈粑作文 篇15

“噼啪噼啪”,一串鞭炮在門前響了起來,一股股餈粑粑的糯米香飄着。是過年了吧?是!

過年是少不了一樣:打餈粑。

“呵喲,呵喲”大漢子一聲聲喚,掄起錘子使勁地錘,姑娘趁錘擡起時把粑粑翻過來,一捶一翻,真是一幅熱鬧的場景。我也來掄掄這把大錘!

雪白的糯米一粒粒地洗淨,放進大鍋,半個時辰後,一揭,哇!一大堆水蒸汽像關了好幾十天的小牛犢一下子見了天,迫不及待地衝了出來。我們幾個小夥伴將大鍋子裏的`飯倒進一個裏面凹進去的“大石杯”中,將糯米用手揉一下。幾十雙小手指放進“杯子”裏揉來揉去,你這兒掐掐,我這兒捏捏,你笑笑,我打打,開心極了!

來錘咯!2個大漢子一個在左一個在右,輪流打。那團糯米被打得軟綿綿的,但還是頑強的躺在那裏,一動不動。這麼容易?我也試一錘?此話當真!來,接過錘子,看得容易,拿着難,似有萬斤似的,擡不起來,剛準備下去,卻被錘子給“扯”了過去,哎呀,疼死了!摸摸頭,真不應該耍威風,哎……

吃餈粑呢!一口咬下去,酥酥的,嫩嫩的,外酥裏嫩,又彷彿有一絲甜味,讓人不知不覺感到甜蜜,快樂。過年了,吃餈粑!

打餈粑作文 篇16

春節來臨了,可是今年的春節感覺不到一點年味,於是我纏着老爸讓他講講他小時候的春節。

爸爸告訴我,他小時候過了臘月二十五,村裏的人就紛紛忙着打餈粑了,那場景很是壯觀,三、五戶相約,將浸泡好的'糯米搬到村中一個寬敞的大院內,準備好大竈大鍋以及乾柴,先將糯米倒入一個大木桶的蒸籠內,蒸籠放在大鍋裏,點燃乾柴,熊熊的大火不一會就將蒸籠的糯米蒸的熱氣騰騰,香糯的蒸汽香飄數裏。趁大人們將蒸熟的糯米倒入“地窩子”裏抓上一把香噴噴的糯米塞進口中。接下去有四五個壯年男子各持一根木棒,圍着“地窩子”快,準,穩,狠地杵起來。“嗨喲!嗨喲!”十分有節奏感。小孩子們也圍着“地窩子”蹦跳蹦跳。過了不大一會,潔白的糯米飯就被打成了白色的黏糊了,男人們用木棒將白色黏糊撬起來,放在撒有面粉的桌板上,幾位心靈手巧的阿姨用塗滿油的手將糯米做成了一張張大圓餅,象徵着團圓和圓滿。

原來這就是爸爸小時候的過節習俗呀,我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