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精選10篇)

作文 閱讀(6.93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足未必常樂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精選10篇)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1

古人云:“知足者常樂。”可在我看來,知足未必常樂。

我曾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家新創立的公司,在取得了一些成就後,有些員工就向經理提議說:“我們已經有這樣大的規模,您不必再如此辛苦了。”經理聽信了這些員工的話,從此便不再積極進取。然後,公司每況愈下,沒過多久就倒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知足者未必常樂,只有不斷進取,我們才能登山更高的臺階。

我還看過一個故事:一羣大學生畢業了,出來找工作。一些大學生回家鄉做起了小本生意,一些大學生則在本地的公司裏做起了白領,還有一些大學生便收拾東西,準備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一番。幾年後的同學聚會上,做小本生意的紛紛訴苦說生意之路的艱難,做白領的大學生則抱怨生活的一成不變,只有去外面闖蕩了一番的大學生們,面帶微笑地傾訴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美味佳餚。這不禁讓做小本生意和做白領的臉紅了,因爲他們的生活總是規規矩矩的,沒有高低起伏。

所以,知足者未必常樂。沒有起伏的生活就宛如一瓶水,剛開始是新鮮的,但後來就會變成一潭死水,最後慢慢發臭。人生要有一個目標,要爲目標而奮鬥着,不然,就太平淡無味了。

我堅信,知足者未必常樂,我們要有目標,要去爲目標付出努力,這樣,你才能收穫快樂!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2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題記

人們都說:“知足者常樂。”可知足者真的可以常樂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知足者未必常樂。

知足,就代表着碌碌無爲,身處在這個快時代裏,尤如在逆水中行舟,如果不拼命地滑動船槳,最終只會被時代的.潮水沖走。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裏,需要更多新鮮的血液去建設,需要更多出類拔萃的努力者去改革。

有這麼一羣人,在大學畢業後舉行了一次同學聚會。曾經想要白手起家的人都已經成了老闆,曾經想要周遊世界的人已經去了數個不同的國家;曾經要爲夢想而奮鬥的人已經成爲自己行業中的佼佼者。雖然他們一路上充滿了困難,雖然他們現在仍很忙碌,但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反觀那些大學畢業前所謂的“知足者”,他們日復一日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雖然沒有經歷什麼大風大浪,但當同學們問他們大學畢業後都幹了什麼時,他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再把目光投向歷史的長河,提起唐玄宗李隆基還可能會有人沒聽過,但若是提到那唐朝的開元盛世,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唐玄宗初期,一心只爲朝政,一手締造了唐朝最繁華的時期開元盛世。但好景不長,唐玄宗開始自滿自足了,漸漸地,他不理朝政,聽信奸臣的讒言,以爲天下仍然國泰民安,最後,這個在當時被稱爲東方最強的國家,因一場安史之亂,走向衰亡

生活在當下,就要不斷地推陳出新,而不是以“知足常樂”的心態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3

按照常人說:“知足常樂”,那我覺得一點都不好,那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思進取,則會被別人奮力趕上,所以,人應該有一些進取心。

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女皇曾說:如果讓她活200年,她會將整個歐洲踩在腳下,她努力的`讓自己國家領土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這難道不是靠不斷進取的精神嗎?

西漢的經學家——匡衡。家裏世代貧窮,他努力讀書,最終靠自己學識淵博,考取了進士,當上了丞相,本來家裏沒背景,可匡衡靠自己努力讀書,讓自己富了,如果他知足常樂,會成丞相嗎?

國學家——霍金,肌肉萎縮,只能坐在輪椅上,全身只有手才能動,可他成了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如果他不這樣努力,會成功嗎?如果他安於現狀知足常樂,會有今天的成功嗎?

華爲——5G人人知道,4G是美國技術領先,當時美國人沉浸在歡樂中,華爲卻在美國……國家的打壓,下發明瞭5G。當時人人說美國科技頂尖,華爲沒氣餒,結果率先研發5G,華爲在多國打壓下成就了5G,如果華爲沒有長遠的眼光,自己安於現狀,知足常樂他們會成功嗎?

張怡寧成功後,她還謙虛努力,如果張怡寧成功後知足常樂,那她遲早會被對手打敗,但她不知足常樂,積極向上,人們稱她爲“大魔王”,讓她找不到對手才退役了。

以上的都說明,人們都不能按於現狀,都積極向上、勇敢探索才能成功。如果人們安於現狀,則會被淘汰,所以人要知道,知足並非常樂。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4

俗話說:“知足常樂”,而我卻不這麼認爲。知足,意爲滿足於已經得到的,也就是安於現狀,這樣的生活真的好嗎?

首先我們來說說人是否該知足。美國有位偉大的女作家名爲海倫凱勒,她在兩歲時因突發猩紅熱喪失了視覺和聽覺。但她不甘於此,她在六歲時向安妮莎莉文學習美式手語。在她的拼命努力下,她於1900年成爲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的新生。是她的不知足,是她的不安於現狀,讓她成爲一名優秀的作家。

孔子說:“學而不厭”。如果一個人對現在的知識感到知足,那他將永不會進步;相反,如果一個人如霍金一樣不斷追求、不斷突破自我,那他所得到的就是前者永遠觸碰不到的。由此可見,人不該知足,也不能知足,社會亦是如此。如果古人滿足於當時,那便不會有現在發達的科技、便利的生活,人類的文明將停留在鑽木取火、捕獵爲食的原始文明,這是一件多麼可怕且可悲的事情啊!

那一個國家呢?一個國家知足會怎樣?

那就會像我們的清朝一樣,成爲一隻任人宰割的小綿羊。“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是乾隆帝回覆英國國王的`話。也正是如此知足的心態,使他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閉關鎖國政策雖對西方侵略者的入侵起到了一點防衛作用,但它導致中國失去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機會,逐漸落於世界。並從而導致了近代中國無數次的被動挨打。以至於時至今日,中國都沒有完全超越西方國家,這一切的一切都因爲乾隆帝的知足!

但現在的我們不一樣了,我們不安於現狀,我們追求上進,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我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超越!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知足只會使你停滯不前,並不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只有不知足,纔會使你不斷進步,才能帶給你真正的快樂。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5

“知足常樂”好像是一個人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但我認爲,在現代社會,“知足常樂”這一觀念與時代不太相適應,我們要對知足說“不”。

“知足”也許有時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如果盲目地“知足”,卻常常會給自己,甚至是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致命的災難。明清時期我們的統治者是非常知足的,他們滿足於自己的茶葉、綢緞;滿足於前人的四大發明;滿足於各國派使者前來朝貢;滿足於天朝大國的地大物博……

但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到了近代,知足讓晚清王朝固步自封,讓原本強盛的東方文明古國沒落於世界民族之林,讓祖宗之地日削月割,連皇家園林圓明園都付之於八國聯軍的一把大火。面對此情此景,面對如此屈辱的歷史,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對“知足”說不?

今天已經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若我們還把知足當成準繩,屈辱的歷史還會重演。說過:“落後就要捱打。”爲了自身的成功,爲了社會的進步,爲了國家的強盛,爲了民族的復興,爲了十三億人民的中國富強夢,我們更要對“知足”說“不”。

還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再也沒有接受過這個烙上歷史恥辱的名詞,並且堅決地對知足說不。因爲對“知足”說不,我們從建國初時吃不飽的狀況,發展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溫飽問題,吹響了向小康社會全面邁進的號角;因爲對“知足”說不,我們經濟從GDP世界排名160多位,到一躍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奏起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樂章;因爲對“知足”說不,我們從航天飛行器的.缺乏,到實現天宮一號飛天的夢想,給宇宙帶去了中國人的身影;因爲對“知足”說不,我們從小米加步槍的窘迫,到導彈五代機航母等現代尖端武器的全面開花,發出東方雄獅覺醒的怒吼……

這所有的所有,無一不顯示出我們對“知足”的不接受,畢竟,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建設成全面的小康社會,今天菲律賓、越南、日本等國覬覦我們的領土。所以,中國不能,也不會對現狀感到知足。在時代的召喚下,在千萬中國人的夢中,在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都在涌動着,中國必定要崛起的熱潮,都希望用發展來一洗歷史的恥辱,用實力捍衛祖國領土的完整。爲此,讓我們全體中華兒女一起對“知足”說不吧!

魯迅曾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同樣的,作爲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要想讓載着夢想的車走得更遠,那就必須對知足說不,從而實現我們心中的夢想!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6

陶淵明作詩中寫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是他被貶之後隱居山林寫的。人閒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詩人擺脫世俗束縛,在那恬美安閒的田園生活中與山峯奏響輕盈的樂章,他沉醉於其中,知足於這山水之中。

但知足真的就會常樂嗎?

倘若只安於現狀,一個勁兒在安慰自己道“沒事,今天先放鬆吧,明天再開始努力還來得及的。”明天也這麼想,後天也那麼想,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只知道知足於現狀,不知積累至廣袤,需如何積攢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雲霓?

在惡劣環境下,巢氏“構木爲巢以避羣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民“鑽燧取火化腥臊”,在石頭的重壓下,青苗不甘在土壤中腐爛,死亡,衝破其障礙,茁壯成長。

貝殼在大海的衝擊下四處遊走,只因它不知足於一處,想成爲一個遊走四方的旅客;孩子不知足於課內知識,只因他想沉浸在淵博的書海,貪婪的吸吮着知識的香氣;樹木不甘於疏枝殘葉,吸收着陽光的溫暖與土壤的滋潤,追求於枝繁葉茂的偉大理念。

只有不知足於現狀,纔會去發展與創造!

羅蘭·布歇內爾,明明可以安於那新時期的社會,但他善於發現與思索,在觀看電視時對其仔細觀察,並提出問題“如果把電視接收器作爲實驗對象,它會產生什麼反應?”通過實驗,他發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電子遊戲,從此開始遊戲機革命。

愛迪生也不曾侷限於其中,他衝破科學的重重封印,玄奘西天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遇到那麼多危險與阻礙,他沒有退縮與放棄,不知足於取經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終取得真經。

不知足於現狀,努力拼搏奮鬥,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收穫。若知足於那時,可能會收穫滿滿的失望與愁苦。

要以不知足的態度去實踐事情,去做事情收穫到更多東西,而知足於現狀,並非是件好事情,畢竟一味的安於現狀,會使人的上進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從而在不經意間,就會失去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7

凡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認爲做人應該要有“企圖心”纔對,因爲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才能始終保持前進的動力。今天我要在這裏推翻“知足常樂”這句俗語,我認爲知足未必常樂。下面請聽我細細道來……

就拿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來說吧,雖然她已經是俄國女皇了,但她擁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她說過:“如果我能活到兩百歲,我將要讓整個歐洲匍匐在我的腳下。”正因爲她有這種雄心壯志,這種永不滿足的'慾望,才能成就俄羅斯帝國的輝煌。如果你覺得這並不能推翻“知足常樂”,那就請接着看下面的事例。

戰國時期七雄混戰,正因爲當時的秦王有着“併吞八荒之心”“席捲天下之意”的凌雲之志和不足之心,才能成就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他是一位不願屈服於命運,也不願意滿足於現狀的人。癱瘓的身體並沒有使他安於殘喘,他仍用敏捷的大腦探索着整個宇宙,用跳躍的思維在思索着整個世界。他永遠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正因爲這樣,他才能被譽爲繼愛因斯坦之後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爲當今的科學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以前我聽別人說過一個故事,a國與b國同時參加了一個項目,並且正在競爭這個項目。a國的經理想出來一個非常好的方案,董事長覺得可以,就沒有再改善。b國就不這樣,他們想出來比a國更好的方案,可是他們的董事長並不安於目前的方案,一直在不斷地改善,直到公開方案的那天,最後b國以優勝取得了成功。

人人都說要知足常樂,而我並不這樣認爲。我認爲人就應該要有上進心,不能因爲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滿足,而要不斷地追求完美。

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8

俗話說“知足常樂”,這個成語想必是人人皆知,它更是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體現。但在現在,我卻認爲只有不知足常樂,纔會成功。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的這句名言就體現出了這一點。蜀漢懷帝劉禪正是在安逸中走向了死亡,雖有諸葛亮大力輔佐,但此時奸臣當道,又沒有其他國家前來侵犯。導致他在酒色中沉迷,樂不思蜀,連國家都不聞不問,因此只有不滿足於現狀,才能在你的人生中踏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歷史又將我從三國時期帶到了清朝。在這裏,我看到了外國公使正在向皇帝行跪拜禮並向皇帝進貢一箱箱外國的先進火器,然而皇帝卻從未發覺西方工業文明的浪潮,依然得意洋洋地宣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只是看了一眼外國的火器就將其放入了倉庫,在哪兒受潮生鏽。如果中國能銳悉進取,就不會成爲弱國,如果中國能早點醒悟,就不會使英法聯軍的槍管中,裝的是中國的火藥,打的是我們中國四萬萬之人民!此刻,剩下的只是無盡的.嘆息了。

在時間的漫漫長河中,總有一些人會在此樹立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將不知足纔會常樂的至道一代又一代的傳播着。

俄國科學家巴浦洛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年紀輕輕就獲得了生理學學士學位還得到了學校的金質獎章,但他並不因此而滿足,而是繼續去德國留學並對胃液的分泌做了深刻的研究,1904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獎,但他又沒有躺在榮譽上停滯不前,而是繼續轉向對大腦的研究。他的一生,便是在不知足中度過,也是因爲不知足,讓他被世界所銘記。

因此,當我們取得榮譽時,我們不應該停滯不前。

讓我們甩掉榮譽給我們背上的包袱,堅定的前進吧!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9

父母常說:人這一輩子,不可時時滿足,披荊斬棘,總有不盡意之處,於是我們便要學會“知足”,因爲“知足”才能“常樂”。其實不盡然。

“知足”即是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足,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滿足,對一切不足感到滿足……某一方面來說,“知足”就是安於天命,安於現狀,但如此人生,真的快樂嗎?電視劇《花千骨》裏,小骨歷盡一切磨難得已進入“長留”,後來被“長留”掌門白子畫收爲弟子,得起傳教。對小骨來說,每日與師傅朝夕相處,親手爲師父十束髮做羹,便是多麼難得而又幸福的事。

於我們來說,小骨應該“知足”了。確實,花千骨也確實知足,只是她真的快樂嗎?師傅身中劇毒,自己體藏洪荒之力,又意外得知自己竟是的師傅的生死劫……長留棄她於不顧,天下是她爲妖魔,被設計潑絕情池水毀容,被貶蠻荒……這一樁樁一件件,她又做錯了什麼?她從未想過傷害任何人,她也很“知足”,可是快樂在哪呢?我只看到了眼淚,只看到心傷,只看到了那堅強笑容下的一片瘡痍……遊記結尾時花千骨一句話,至今讓我震撼驀然,她無限悲愴的聲音,至今響徹在我的耳畔:“愛我的,爲我而死,我愛的',想要我死!”這是何等的悲愴與淒涼!如此,你還敢說“知足常樂”嗎?竹子因爲不足於一寸之地,不安於和其他野草比肩的現狀,所以不斷向上,不斷拔高,最終,得以成爲歲寒三友之一。

若它“知足”是否如今它也只是萬千普遍野草中的一顆呢?屈原不足於楚國外憂內患的格局,勇於進諫,雖死猶榮。

幾千年的歷史的薰陶和洗滌,他卻依然未被後人忘卻,難道他不欣慰嗎?舊中國舊社會因不足於科技落後,生產文化薄弱的現象,不斷改革,不斷髮展,不斷創新,終於建立了偉大文明的新中國,若它知足,面對敵強我弱的局面,舊中國真能“快樂”嗎?如此可見,“知足”未必“常樂”,而“不知足”,方能開拓,方能永恆,方能新生,方能笑傲歷史舞臺!“知足”是一種態度,而“不知足”纔是“常樂”的笑料。

知足未必常樂作文 篇10

有一座山,山上有兩塊石頭。有一天,來了一位高明的工匠想找一塊石頭做雕塑。這兩塊石頭一個說:“我不去,我待在這裏青山綠水環繞,挺好的。”另一塊石頭思考了一會兒說:“我跟你去。”工匠帶走了第二塊石頭,並把它製成了一座精美的雕塑,被人們收藏、觀賞,流傳了下來。另一塊石頭在山裏經過幾年的風吹日曬雨淋,被風化成了沙塵,灰飛煙滅。

同樣的兩塊石頭,爲什麼差別如此之大?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有人說:“知足常樂。”可我想說:“知足未必常樂。”就像剛纔的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不思進取,滿足於現狀;第二塊石頭想去探索更多未知,結果截然不同。

先來談談知足吧。有人是精神上的知足,表面上看起來他與世無爭,過得逍遙快活。其實這只是“短樂”,不能達到“長樂”甚至“常樂”。因爲這種精神上的知足實際是一種思想上的懶惰與不思進取。比如汽車、飛機等的發明,這正是發明家們因爲不滿足於慢吞吞的自行車、不滿足於只在地面上活動而發明出來的;袁隆平正是因爲不滿足於低產的普通水稻才發明研製出高產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人類的吃飯問題;西漢時的項羽正是因爲不滿足於眼前的發展而不斷地征戰,最終有了“西楚霸王”的稱號流芳百世。這些不都是因爲精神上的不知足而取得的成就嗎?但如果在物質上不知足,就會變得貪婪無度,瘋狂地追求物質上的富有會使自己疲憊不堪。所以,我們在物質上要知足常樂,在精神上則應不滿足現狀,積極進取。

再來說說樂。樂分兩種,一種是因舒適閒居,整日遊蕩而樂,這樂是空虛的、短暫的;一種是因整日忙碌卻體現了自身價值而樂,這樂是充實的、持久的。比如退休的登山隊員七旬老人夏伯渝。退休後他原本可以閒居在家安度晚年,卻執意要彌補年輕時沒登上珠峯的缺憾。最後他戴着假肢,含着歡喜的眼淚成功登上了珠峯頂。我想,這種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生出的樂不比空虛度日整日遊蕩得到的樂更持久嗎?所以,我們在精神上不滿足的同時,更要把這種不知足化爲動力,付諸在實踐中,只有這樣,纔不會“短樂”,而是會“長樂”甚至“常樂”。

作爲中學生,我們更應該有一顆不知足的心,積極進取,不滿足於現狀才能攀上更高的山峯!知足未必常樂,但有不知足的心再加上實踐與努力,纔會得到更持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