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熱門】成長作文彙總7篇

作文 閱讀(2.7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成長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成長作文彙總7篇

成長作文 篇1

書籍承載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是教我們爲人處事的道理。書不僅增人智慧,還能陶冶情操。正如流向所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很多聲名卓着的文人雅士,稱讚《小窗幽記》的作者陳繼儒是能夠悟透生死關、看破名利場的智者,這並不爲過。書中有句話:“斜陽樹下,閒隨老衲清譚;深雪堂中,戲與騷人白戰”,其中安逸閒適的生活態度打動了我,不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也不是“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或曰:“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鴻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想世間清福,未有過子此也”。

青衫,淡茶,幾卷在手,書中的芳草們,如同佳人搖曳長裙,步步生蓮,紙裏含着水滴,水滴落,光透過遼闊的.海會更遼闊,眉公卻要我們保留那一份單純,讀過的書一如未讀一般,我遲遲參悟不透其中真意,但細細想起,拂嘆眉公讀書的境界之高!

最喜歡眉公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典雅華麗,看似淡然卻概無數哲理。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好書伴成長”,作者以《小窗幽記》這本書爲線索展開議論,其中引用書中的話,如“斜陽樹下,閒隨老衲清譚;深雪堂中,戲與騷人白戰”等,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語言優美,辭藻華麗。

成長作文 篇2

餘漪老師說“人有人魂,師有師魂”。校訓乃一校之魂,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是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學校迎來了又一個發展的新時段,校領導的英明決策,“讓教育上天入地,讓師生頂天立地”,引領着我們全體師生和學校在專業和教育教學方面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校訓緩解了我懶惰的壞毛病

從上幼兒園時,我就是個懶惰的孩子。不想起牀,不想上學,甚至不想穿衣、吃飯。每當看到別人風風火火地趕去哪裏時,我都會想:這麼匆忙幹什麼呀?爲什麼不慢一點兒呢!小心跑得太快會摔跤……這樣不積極的想法縱容了我懶惰的壞毛病。當踏進國小時,公告欄上的校訓讓我眼睛一亮:“讓教育上天入地,讓師生頂天立地”。從見到這條校訓開始,我就給自己規定:“不懶惰,用心做”這兩條“個人訓”。每當我寫作業寫的不認真時,我就批評自己:“你這是怎麼寫的!剛給自己規定每一件事要用心去做,怎麼又犯老毛病了?你這樣還怎麼‘頂天立地’呀!”;每當我在體育課上對待老師佈置的運動作業懶得做時,我就會想:“你不是給自己規定過不懶惰嗎?想要‘頂天立地’,就得付出努力!你這樣怎麼……”我不容自己再想下去,跑到屋外,認真的複習起廣播操來……總之,如果自己再懶的話,我會不縱容自己,直到“懶惰鬼”從我身上徹底地離開。

二、校訓讓我變成了樂觀的孩子

又是期末考試的時候,因爲我上次考得還不錯,所以就有些飄飄然了。連最基本的“考試前要複習”都沒做好。考試的那天終於來了,我信心滿滿地答完試卷,滿懷希望地交上試卷。受過了幾天的“煎熬”後,我一蹦一跳地來到了學校,考試的成績卻————你懂的,慘不忍睹……我傷心極了。走出學校時,我無意地瞧了一眼公告欄,那條校訓又映入我的眼簾:“讓教育上天入地,讓師生頂天立地”。我想:“不能遇到這麼點小挫折就放棄啊!不就是考試沒考好嗎?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重新再來!你要做‘頂天立地’的學生啊!”在那次考試事件以後,我再沒有過像那次一樣傷心,因爲我不能太悲觀了,要把事情都往樂觀的方向去想!

校訓激勵我成長,也爲我指引了前途的方向。校訓,是你改變了我!

成長作文 篇3

從教30年,我和《語文教學通訊》相知相守了20年。從一開始素不相識的書信投稿,到後來認識了編輯部裏的張雁然、師國俊、裴海安老師,編輯老師和我約稿,20年裏,我幾乎每年都有一兩篇文章在《語文教學通訊》上發表。歲月流淌,時光荏苒,這份刊物成了我生命流裏、專業路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伴隨着我,潤澤着我。如果說我專業路上也盛開過幾多小花,也芬芳過一點花香,一定有她的滋潤與澆灌。

作爲一名一線國小語文教師,應該訂幾本對得上眼的業務期刊。什麼樣的刊物算是對得上眼呢?我的理解是,既有前瞻性,又貼實際;既有理論、理念,又深入淺出、可讀性強。正因爲《語文教學通訊》有這樣一些特點,因此,她成了我案頭的必備。我一邊讀刊,一邊也試着寫一些論文、案例。《寓理解於運用的訓練形式》便是我在《語文教學通訊》發的第一篇論文。那是20x年,那時,她的刊名叫《中國國小語文教學論壇》。

對於一名喜歡研究,愛好寫作的普通教師而言,再沒有比見到自己文章發表更欣喜的事了。在她的鼓舞下,我一邊教書,一邊讀刊、寫論文案例。這些年來,我不僅文章登上了刊物,而且帶的工作室也上了“名師工作室風采展示”欄目,工作室裏的許多學員個人風採被收入“青年名師”欄目。最讓我激動不已的是,20xx年,我成了《語文教學通訊》封面人物,刊物刊發了我七千餘字的習作教學經驗文章。在她的激勵下,我也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爲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我工作室多位學員也成長爲浙江省教壇新秀、寧波市學科名師骨幹。回望來時路,她助推了我的成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是《語文教學通訊》獲益者。我相信,全國許多國小語文教師都是她的受益者。

統計自己歷年發表文章情況,我發現在同一份刊物上刊發篇數最多的就數《語文教學通訊》了。記得那時與我常聯繫的是張雁然老師。雜誌社每年都要舉行“語文報杯”全國國小生作文大賽,需要約請全國各地名師撰寫輔導專刊,每次約稿,不僅時間緊,而且篇幅長,一般都要一萬至一萬三千字。我是一個被動型的人,有了任務驅動,纔會有動力。約稿,逼着你去思考。連續幾年的輔導專刊約稿,讓我對習作教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在雜誌社張老師約稿的驅動下,我對習作教學研究從開始時的發憷,到慢慢喜歡,再到不斷精深。不知不覺中,我竟然形成了自己的習作教學主張——玩中學寫作。我將科學小實驗、生活遊戲、社會實踐、生活體驗等與習作聯繫在一起,讓孩子們玩一玩、寫一寫,先玩後寫,玩中學寫。後來,我的專著《玩出名堂寫出精彩——國小情趣作文教學研究》也正式公開出版。

時至今日,我仍不曾與張雁然老師謀過面,但她讓我對《語文教學通訊》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愫。她也成了我不曾常聯繫,心裏卻時常惦念起的好朋友。後來聽說她因爲身體原因,離開了雜誌社,去從事其它工作了。我們的聯繫更少了。今天,在紀念創刊20週年這樣特殊的時刻,寫下這些回憶,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爲彼此生命長河的記憶。

師國俊老師是雜誌社裏我認識的第二位編輯。他不僅見證了我個人的專業成長,還見證了我所在學校的一天天發展。《語文教學通訊》在20年的辦刊歷程中,推出了許多有特色的欄目,像特色學校、名校風采、青年名師、名師工作室風采等。可以說,在我和我所在學校發展過程的每一個節點上,雜誌社都給我送來了莫大的鼓舞與鞭策。我初任校長,籌建了一所嶄新的學校,很需要擴大知名度。師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後,在封三特色學校介紹中,爲我們做專門報道。我評上特級教師之後,區域內爲我成立了“羅樹庚名師工作室”,爲了對我和工作室學員多加鼓勵,師老師又給我們做了工作室風采展示以及在青年名師欄目宣傳我工作室的學員。

在他與雜誌社的鼓勵下,我們就像一艘航行在茫茫教海的船,有了燈塔與方向。記得2x4年盛夏,師老師在全國名師何夏壽校長的'陪同下,到我們學校考察、走訪。那是我第一次與師老師見面。經常在電話、QQ中交往的好朋友,終於面對面了,那種親切與驚喜,至今都是我記憶中的一份溫存。一本雜誌,一份刊物,它的每一頁,每一個欄目,對於它所引領的那個行業和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有非凡的感召力。每每翻看書架上這些印有自己文字或點點滴滴內容雜誌,我依然會怦然心動。

與裴海安主編相識,更是極富故事性。20xx年深秋,我和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郭學萍老師在內蒙古上公開課巧遇。裴主編給郭老師留言,讓她推薦一兩位名師,裴主編正在策劃20xx年雜誌封面人物計劃。裴主編和郭老師微信交流的時候,我就在郭老師邊上,她就立馬把我給推薦了過去。加了裴主編微信,我把自己的個人簡介編輯成了一段百來字說明發給了裴主編。很快,裴主編就和我約定20xx年的7-8期封面人物安排我。幸福來得太突然,我做夢都不曾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語文教學通訊》封面。

20xx年春節,我用了一個寒假,寫了篇一萬多字的習作教學思考,作爲封面人物的配文。從3月至6月,與裴主編來來回回反覆修改了不知幾次稿件,終於封面人物配七千餘字的專稿如期刊登。拿到這一期的《語文教學通訊》,我還真是激動了好久。說句誇張一點的話,對於一線國小語文教師而言,能登上《語文教學通訊》封面,就好比世界風雲人物上了《時代週刊》一般。你想想,一年12期,每期一位封面人物,就算辦刊20年,也不過是兩百多位。上封面當然不是爲了顯擺、炫耀,也不是說上了封面就多了不起。但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本雜誌封面的價值與意義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我相信,它對一位老師而言,激勵與影響將是深遠而長久的,對一個系統的感召是巨大而深刻的。

和裴主編相識之後,他和我約稿更頻繁了,20xx年,我不僅多次參與了他主編的《同步作文名師導寫》撰稿,還參與了《名師同步教學設計》撰寫。我們的友情也在頻繁的微信互動中日漸加深。

寫下這些我與雜誌社、編輯老師零零碎碎的回憶,留存一段深深淺淺的記憶。《語文教學通訊》伴我成長,我也見證着一份刊物由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的壯闊。正如歌詞中所描寫的,讓光陰見證,讓歲月體會,再過20年,那時的山,那時的水,那時的風光一定更美。一切過往,皆是序章。相信《語文教學通訊》向着明天,一路向着未來放飛,未來一定會更美。

成長作文 篇4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那麼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中,那麼他就學會了平靜幸福的生活;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那麼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那麼他就學會了自卑……大千世界中,誘人的物質信息主打生活中,要成功,又何嘗容易呢!孩子們要學會成長,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將品嚐人生百味。

媽媽的一碗熱湯,同學遞來的一方手帕,花兒的芬芳,浩瀚書海的馨香,“千里共嬋娟”的情懷,“知交半零落”的不捨……帶給我們許多感動。正是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猶如一棵未嘗抽芽的小樹苗,正在汲取老師多年積攢的“營養”,那豐富的知識滋潤着我們成長。

老師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是,同學們都在心裏選定了他們的興趣、目標、對手和夢想,我也不例外。

夢想,是偉大的.,一個人若想達到自己的目標,追上自己的夢想,就必須無止境地索取知識,讓自己滿腹經綸,我們又將在這一個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完善自己,讓自己成長。

追求,是一個永恆的信念。就像一隻不倒翁,面對烈風的侵襲,雖然搖搖欲墜,卻從不會倒下。閃爍的燭光是如此微弱,彈指的波動足以讓它熄滅,但火神般的蠟油仍讓它繼續燃燒——因爲理想中的追求,是自己不變的諾言。

跑步達到極限時,人會很難受,但是若挺過這一刻,又會慢慢地恢復正常了,運動成績往往因此得以提升;不習慣於大場面講話的人,當衆發言往往祛場,若鼓起勇氣,多鍛鍊鍛鍊,當衆發言的能力就會逐漸提高。這類超越自我的事,應該每個人都經歷過,看見過,思考過,這也是一個人成長經歷中的一部分,有了它,纔會讓自己想辦法去磨礪自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嘛。

愛,是非常珍貴而又奇妙的東西。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充滿着愛,它伴隨着我們成長,使人勇敢,讓人感動,令人自信,促人前進。它,豐富着我們的人生。

在成長過程中,有苦難也有幸福,有成功也有失敗。面對不好的一面,我們不能灰心,也不要喪氣,要去衝破這個屏障,邁向成功。當然,在面對好的一面時,也不能太過滿足於現狀,要謙虛地去繼續努力,追求更好!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麗,不同的視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麗。有人說小草也美麗,落葉也美麗,殘月也美麗;也有人說平凡也美麗,樸素也美麗,簡單也美麗;還有人說挫折也美麗,失敗也美麗,苦難也美麗……不管怎樣,這就是孩子們在成長中該經歷的,該認識的,該對待的。所以,成長才是最美的!

成長作文 篇5

清晨,陣陣微風徐徐吹來,顯得舒適而愜意,熹微的晨光透過鵝黃色的窗簾,給幽暗的房間罩上一層金晃晃的閒適,一切事物都變得柔和起來,桌面上那本已經被我翻得有些泛黃的書被鍍上一層金邊,發着微光。我輕輕翻開它,一股淡淡的書墨香,想來,閱讀陪伴着我一路成長。

對與書,有太多的事難忘,它教會我要在失敗了100次時做第101次的英雄,它教會我即使在無邊的黑暗中也要努力尋找光芒。當我失落時,像溫柔的清風給我慰籍;當我煩惱時,像一位智者帶給我啓迪。

在成長的道路上,書一直是我最知心的夥伴。“人之初,性本善。”這從我兒時起就已經耳熟能詳的字眼,《三字經》裏面短小的三個字沒有那麼優雅華麗,卻包含了許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受用一生。在長大些,我就迷戀上了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令我深陷其中,如癡如醉。

時光不由分說的溜走,書香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揮之不去,那些書本排列的井然有序,都是我成長的痕跡。如今,我進入了書中刀光劍影的年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趙雲的驍勇善戰,岳飛的精忠報國,都無不令我震撼動容。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的高風亮節,從軍行“百戰沙場碎鐵衣”的壯志凌雲,讓我感慨萬千。

因爲書,我深深地愛上了寫作,夕陽把房間照的暖黃,我放下手中握的發燙的筆,成長中我學會了表達,我開始寫自己的故事,喜怒哀樂,當月亮代替夕陽升上天空,牀頭會有一本翻得泛黃的書,隨着微風進入夢鄉。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手捧一本書,斟一杯香茗,便是成長中最美妙的事。

成長作文 篇6

我們將要面臨的,是種種未知的困難,選擇面對,還是逃避,所得的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記得以前學校的後花園是我和小夥伴最愛去的地方,因爲那有雙槓,天梯等體育器材,在那,我們能說出各式各樣的姿勢,每一個都好玩而具有挑戰性。也是因爲這樣,我們纔對它們情有獨鍾。

而爲記憶中最深刻的便是天梯。是它讓我邁開了恐懼高空的一步。有好幾次,因爲自己的害怕,懦弱,而遠遠避開,又是想去嘗試,卻在那麼也邁不開那一步。小夥伴都能在那行雲自如,只有我,每次只能遠遠地守望。有時小夥伴也會來鼓勵我,爲我加油,我也都未能成功。終於有一次,我實在按捺不住,想去嘗試——

我爬上去,心裏有些緊張,小夥伴在旁邊爲我加油。我以“嬰兒爬”式的動作,“跪”上了天梯,我抓着欄杆,但欄杆卻已被浸溼,我心裏想退縮卻又想前進。我將一隻手放開,抓住前面那根欄杆,腿也同步跟過來。以這樣的動作前進了一半,卻早已是汗流浹背。每爬一步,心就用力地跳一下,似乎要跳出來似的,我抿着嘴,表情嚴肅。爬到一半時,我下意識地往後看了一下,天吶,我怎麼爬這麼遠了!再看看前面,還有那麼長,我開始有點後悔了,我該怎麼辦,退也不是進也不是,我使勁壓住自己想哭的.想法,別害怕,往前爬,加油,你一定能行!我爲自己加油打氣,是我停下的腳步,又動了起來。我目光鎖定前方,一步一步艱難地爬,終於,快到終點了。我鬆開一路抿着的嘴巴,很麻,但卻要笑。最後一步,成功了!我不管嘴巴的麻感,發自內心地笑了出來......

成長作文 篇7

“桐桐!吃飯不要老是漏嘴巴,米很珍貴的!”

在落葉滿天飛的中午,餐桌上,調皮的我故意把嘴巴張得大大的,一邊嚼還一邊悄悄地用舌頭把飯粒從嘴裏吐出來。媽媽皺了皺眉頭,用手點了點桌上的米粒,說:“你這也太浪費了吧!”

“吃飽啦!”我放下還未吃淨的飯碗,離開餐桌,滿不在乎地說:“鍋裏還有這麼多,米袋裏、超市裏、全世界,都有許多,還稀罕我這一兩粒嗎?”媽媽聽了,嘆了口氣說:“算了,跟你說也說不通,等下帶你去一個神祕的地方。”

媽媽整理完餐桌,我們就上車出發了。

一路上,銀杏樹的葉子一片片落了下來,機靈的小松鼠在枝頭爲冬天儲存糧食。空氣裏瀰漫着一種清香。快看!前面那一片金黃色的稻田!媽媽說那裏就是我們的目的地。稻穗低垂着頭,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旁邊一個大機器正轟鳴着在把它們“吞掉”,媽媽告訴我,這叫“水稻收割機”。

原來,機器把稻穗收進去後,就會發出一種“噼啪!噼啪!”的聲音,分離了穀子。人們再把穀子拿出來,放在寬敞的庭院裏曬乾,等把稻穀曬得乾巴巴的時候,人們就把他送進了糧食加工廠。在糧食加工廠裏,穀子將會脫下衣裳,經歷一次蛻變,就變成了白白的大米,被人們裝進各色包裝袋,放到市場上去賣了。

媽媽說這是現在先進的生產辦法,到收割這一步,也是農民伯伯付出了許多勞動。播種,除草,除蟲,灌溉,日常的呵護,都是我們看不到的辛苦。現在可以機械化了,媽媽小的時候,爺爺奶奶經歷的是全人工的。我們往前走,正看到一羣人正在手動收割呢!我激動地說:“媽媽,那讓我也經歷一下收割吧!”

我踩在微微溼軟的田裏,球鞋鞋跟處稍陷入泥裏。我學着大人的樣子,左手抓住一棵稻子,一手拿鐮刀割,就像動畫片里拉鋸子一樣,我雙手合作,割下一棵,我舉起來,像舉着獎盃一樣,向媽媽炫耀,那種清香離得那麼近,真沁心脾。就這樣,我們割了一小片地方,堆起來的'稻子像小山一樣高了。接着,我在媽媽的指導下,等着上打稻機去“骨肉分離”。

半天的勞動,我顧不及臉上觸及稻葉的癢,顧不及親過泥巴的衣服、鞋子的髒,顧不及手握了鐮刀用力後的疼,顧不及半天下來的累與酸,只覺得稻子是那樣香,想象着它包裹着的大米的美好模樣,應該是餐桌上,我飯碗裏它的模樣吧!

媽媽總結道:“孩子,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一粒米的旅行’,不知道你有沒有收穫?”我笑了笑,沒回答。

晚上,餐桌上,媽媽盛來每人一碗飯,又開始提醒:“桐桐,吃飯注意不要掉米粒哦。”我捧起碗,輕輕地聞,今天,它有一股醉人的香。我鄭重地拿起筷子,認真地吃起來。媽媽不敢相信:“今天脫胎換骨啊!”我回答:“因爲我和米飯一起旅行過了啊!”媽媽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