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若見桃源作文

作文 閱讀(1.1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若見桃源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若見桃源作文

若見桃源作文1

“雲霧繚繞、桃花飄香、溪水流韻、漁歌飛蕩……”打開電視,是一幅幅宛若仙境的畫面。“桃源,桃源……”我輕輕地重複,把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心裏。此後,我一次次幻想:若見桃源,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有小孩子在溪中石頭上跳來跳去?會不會有漁夫唱着歌撒網捕魚?會不會有遊人在盛開的桃花樹下談笑風生?

終於有機會可以一覽桃源風光,但眼前的一切卻狠狠地打擊了我。垃圾遍地,草木都蔫蔫的,一旁臭水溝的水還在嘩啦嘩啦地流……這就是桃源嗎?這樣的桃源,怎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

上國中後,一篇《桃花源記》解開了我的疑惑。跟隨着那漂着點點桃花的溪水一直往前走,我明白了,這裏的桃源,纔是夢裏的桃源。我體會到陶翁尋尋覓覓終於找到其理想精神花園時喜極揮毫的心情。在這片自然純淨的土壤上,他可以在晨光熹微時拎着酒壺巡山探水,他也可以在某個舒適的'午後吟着詩走親訪友。原來,這恬靜安逸舒適的地方,纔是人們真正向往的桃源。

但是,在這裏,陶淵明是真的快樂嗎?少年陶淵明繼承了姥爺的超然氣質,年至弱冠,因爲面前這個沒有親和力的世界,便把第一杯酒送入口中。這時的他不用去操心那些讓世人寄予厚望的虛名。到了而立之年,他還是去做官了,爲了養家餬口的重擔和大濟蒼生的理想。然而,他漸漸發現了人世的真相,目睹了人類的殘忍與醜陋,這些都是不美好的東西,讓人無奈,甚至絕望。終於有一天,他學會了飛翔,從那個不堪的亂世逃了出來。春耕,秋收,採菊,飲酒。安貧樂道,並以此爲榮。

轉念一想,在後人稱頌的背後,你能想像那樣一番光景嗎?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蹣跚在雜草叢中,一扇簡陋的柴門通往一幢空空蕩蕩的木屋。茫茫的風雪,從頭上降落,飄散着苦寒的氣息。這就是爲那一羣不得志的文人所效仿的陶淵明啊。讀《桃花源記》,我讀到了陶淵明的寧靜淡泊,但我卻覺得,無論身在一個怎樣的社會,都應當積極入世,盡情地展現自我生命價值。你隱居了,自己是逍遙了,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在亂世中掙扎的百姓?縱使會遇到挫折,這也只是讓我們愈挫愈勇得理由,我們絕不能因此而退卻。

“一洞何奇,引千古風騷?一記誰懂,寄萬世心酸。”桃源,有美麗的風景,有淳樸的村民,有與喧囂世界相反的寧靜。若見桃源,我只會躲在竹林後,看上一眼,就悄悄離去,把它的美好永遠存放在心裏。桃源之景,於心領焉則足矣,而又何羨乎?

若見桃源作文2

若見桃源,我會從容轉身離開,縱使身後落英繽紛芳草鮮美,即便那裏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因爲它不是我的追求,我渴望更爲精彩的生活,面對挫折也積極向上的姿態。

縱橫交錯的田園小路,狗吠雞鳴。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一切是那麼平靜,日出而作起落而歸,老小健康,不用拼搏自有穩定收入,不用絞盡腦汁,瞻前顧後。這裏可以滿足你胸無大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且你無須問心有愧,因爲桃源里人都那樣。

然而,比起一潭死水般的生活,我更向往跌宕起伏的生活。我熱愛每天奮鬥清晨,早早起牀,背誦單詞。我沉醉在每天書山題海中,樂此不彼。我永遠對自己不滿足,我知道只有奮鬥纔可提升自己,雖我會失落疲憊,但澎湃的內心又再次爲我鼓勵加油。有時回到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一切被媽媽照顧好,自己只要好好重複,久而,發現過得太安逸太舒適,自己也變得懶惰,心中的奮鬥的`目標也拋之腦後。這緣由很明顯,因爲環境的改變,人也隨之會改變,若環境是和風細雨陽光明媚,人會由心生出滿足感,安於接受眼前一切,不思進取,心中的目標逐漸模糊。

再者,桃源更像一所脫離世俗寄託心中未完成理想的避難所。它是陶淵明面對黑暗的社會,複雜的官場不得已而爲之的下下策,陶淵明也想出仕爲官,也胸懷理想,可耿直的文人面對腐敗的官場,他失敗逃避了,因此寫寫文,構造個理想社會百姓安居樂業,聊以安慰罷了。

因此桃源並不是一種追求,只是軟弱之人逃避社實中種種打擊的藉口。人是社會性動物,從物質和精神都離不開社會,人在社會中求學,成長,結婚,生子,苦難總是有的。可以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苦難的造就品,千瘡百孔,但剛強之人會修修補補,羸弱之人什麼也不做,等着最後別人替他修補,可是否他足夠幸運,我們不得而知。消極逃避,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就像是落入沼澤,安靜靜謐的死亡。積極面對,直面挫折苦難,直面慘淡的人生,纔會踏它而過,迎它而上,纔不會被它羈絆,困擾。

若見桃源,我依舊轉身離開,因爲那不是我追求。我熱愛我精彩生活,我熱愛我充實奮鬥的每個清晨晌午,我更熱愛直面挫折的積極姿態。

若見桃源作文3

陶老先生筆下的桃源,早在千年前,就已成爲中國人心中最美好的淨土。桃源代表的是寧靜安逸的生活環境,是質樸純真的生活狀態,但同時也代表了隱世、避世。

在古代,隱世被看做一種潔身自好的傲骨,被世人所稱讚。但如今看來,只爲保持個人的“清”而避世,於國家於社會都是消極的。試想古代的王朝因何不能持久呢?仕途稍不得意,社會稍有衰敗腐朽,便有大批的進步文人避世,沒有正確的思想的指導,縱有再強大的武力,也會如秦國一般“一夫作難而七廟隳”。武可定國,文方可安邦。而現今的中國是飛速發展的中國,中國從來不缺乏天才與庸才,但中國缺乏的是人才,大量的人才。人才若去避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民族大業,又有誰能來扛起呢?

所以,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我們應該積極入世,實現人生的價值。

而首先要做的,便是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人生的價值亦有大小。我以爲,造福世人的數量與程度便是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標準。至於獨善其身者,我不認爲他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在無數人爲他們的成長提供了物質和精神的條件後,只爲保持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行,卻不懂得回報他人,這無疑是最大的自私,又何言其品行之高尚呢?所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不應侷限於個人,還應多想想回報社會。

人生是有限的,若將人生比作一根長線,人生價值之大小則似線所環繞的面積,自然只有當其圍成一個圓時,面積纔會最大。所以我們不應以個人爲中心,而應以自身爲出發點,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途中不斷前行,最後回到自身,實現人生價值的昇華。而人生的旅途中,不要試圖主宰某件事,耗盡精力完成一個人的“豐功偉績”,再大也只是一個點。但合作卻可以給你帶來更爲廣闊的一個面,既可以以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收穫,又可以爲社會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合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法之綱要,亦是社會最需要的發展模式。至於具體的方法,因人而異,最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所以,我若見得桃源,我會去讚美它的質樸,它的寧靜,但我必然不會留戀。因爲那裏太過安逸,安逸得使人頹廢,頹廢的人必會失敗。人的一生應是奮鬥的一生,在奮鬥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也只有奮鬥才能使人不因生命的流逝而感到悲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