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集合七篇

作文 閱讀(9.97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集合七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中國有很多節日,在衆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糉子,還能看到激動人心的龍舟賽。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中國人的習俗。各種各樣的糉子,形狀多多。有像元寶一樣的,這種糉子代表恭喜發財。有的像動物一樣的糉子,特別好看。糉子還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的、鹹的、辣的、牛肉的、水果的,但我還是愛吃我家包的.棗子枸杞糉子,因爲我家的糉子是奶奶親手給我包的,有一種特殊的香甜,而且樣子大不一,形狀也不同。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龍舟賽。寧夏的龍舟賽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有,離我家最近的就是北塔湖龍舟賽。在微風盪漾的湖面上,有七八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個人坐在龍舟前面敲鼓。衆人齊喊“一、二 、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比,岸邊圍觀的人們頂着炎熱的太陽,還依然伸着脖子,踮着腳尖目不轉睛的看着賽龍舟。再看湖中的幾條龍舟早已賽的你死我活。每一條龍舟都奮力向前,都想得第一。好多人都紛紛拿出照相機拍下這壯觀的畫面,生怕再也看不到這麼令人難忘的場面。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時肚子也想家了咕咕在叫。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令人難忘而又激動人心的端午龍舟賽。

龍舟賽明年再見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生氣勃勃的春節,秋意濃濃的中秋節……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戰國時期,秦國爲了統一中國,向楚國發兵攻打,但是卻攻打不下來。就假裝發求和信,楚懷王就打算簽下求和信。這時,愛國詩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懷王,而受到楚王和衆臣的指責,被降職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楚懷王被秦國殺害,楚國就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後,百感交集、心如刀絞。最後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楚江裏,自殺了。這時,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後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把老百姓感動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們都到楚江邊,爲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就把米飯投進江中,不讓屈原被持刀,還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出現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的端午節習俗。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不僅是端午節,還有許多節日值得我們去探索,屈原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中國有許多節日,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端午節……其中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就是端午節了。“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用來懷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聽奶奶說:“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包糉子這件事。”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糉子的`形狀各異,有三角形的,有棱形的,還有正方形的……糉子的味道也有很多種,鮮肉的、板栗的、紅棗的……味道好極了!

如今,端午節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一大早,我和媽媽從超市買回來了一些糉子,準備今天中午吃糉子。到了中午,我狼吞虎嚥的吃着糉子,媽媽在一旁說:“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我說:“我不知道。”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因爲知識淵博,所以受到楚王的重用,那些奸臣看見屈原受到楚王的重用,心裏非常嫉妒。沒過多久,懷王就去世了,屈原也被逐放到了長江以南,屈原想讓全國人民振作起來,就抱起大石頭跳河自盡。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指定爲端午節。“

媽媽剛說完,從電視裏傳出一陣聲音,我就知道賽龍舟開始了。只見江面上十八艘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這時,黃色的龍舟加快速度,爭奪第一,觀衆一起大聲吶喊:”黃色的龍舟加油,黃色的龍舟加油。“終於,黃色的龍舟不負衆望,奪得了第一。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傳統節日。

一大早,我一起牀就聽到家家戶戶在放鞭炮,我還聽到奶奶在一樓拜神,有很多祭品,這一定少不了糉子。我還知道端午節大概的來歷:

古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殺死後,楚國老百姓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以後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來源]黃酒的風俗了。

然後媽媽叫我打開電視,我一打開電視就看到有紅,黃,橙,綠,藍各五種顏色的旗子的龍船在比賽。龍船頭的人是打鼓的`,爲划船的人加油。本來是黃色旗子的龍船贏的,然後紅色旗子的龍船趕上了黃色旗子的龍船,紅色旗子的龍船就贏了。

今天我真高興。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十分熱鬧。

端午節是因爲秦國和楚國發生了戰爭。秦王要求楚王去談判,屈原勸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不聽。還將屈原逐出國,後來,楚國被滅之後,屈原憂憤地跳進了汨羅江,百姓爲了懷念屈原,將糯米包成糉子,投入了江中,希望魚羣吃米而不傷屈原身體,後來演化爲端午節,所以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裏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賽龍舟、吃糉子、包糉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包糉子了。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起牀幫媽媽包糉子,我一手拿着糉葉,一手把糉葉捲成筒狀。用手握着糉葉,然後舀些糯米放在糉葉裏面,把多的糉葉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糉子,一個糉子就在我手裏誕生了。可是,好景不長,當我準備去蒸的'時候,糉子下面突然有了一個洞,糯米像調皮的娃娃全漏出來了。我很失望。我去問媽媽:“媽媽,我明明已經包好了,爲什麼還會漏出來呢?”媽媽笑着說:“你把糉葉卷緊點。”我照着媽媽說的做,果然成功了。包出來的糉子又大又好看。不一會兒,糉子就蒸好了。我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從鍋裏飄出來。我從裏面拿出一個來,“好燙!”我發出一聲怪叫,丟回了鍋裏,等糉子冷了,我拿出一個糉子。解開繩子,剝開糉葉,我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

端午節真有趣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邁着輕快的步子來到我們家。記得前幾天,媽媽就說過端午節時,我們一起吃糉子,說時,那糉子的香味就迎面撲向我來。

只見一大清早,細雨綿綿,好象在表達着自己對端午節的喜愛。突然,雨停了,幫我們把世界沖洗的乾乾淨淨,讓我們迎接着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上拿着一些糉葉和包棕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見,她一手拿着糉葉,一手把綠豆、豬肉……放進裏面。突然,她微笑着說:“我們不如做一些甜糉子。然後,往一條糉子裏放一個硬幣。誰吃上了這甜糉子,今日就可以許上一個心願。”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氣十足的說:“這一條甜糉子一定是我吃上了。”

不一會兒,一條條糉子做好了。糉子一出來,我們就想蜜蜂似的涌上了桌子。然後,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隻,又用手摸了摸這隻。

我呢用手撓着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盯着桌上的糉子,最後,拿了一隻最大的。我開始狼吞苦咽地吃起來,只見我吃完了,年硬幣影子都沒有瞧見。忽然傳來了“啊!硬幣在我這兒!”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爸爸手裏。爸爸連忙用手揮來揮去,然後,舉起手來開始許願說:“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天天健康,天天快樂。”頓時,傳來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我們沉浸在歡呼中......

端午節,爸爸爲我們全家許下了一個心願。這個心願將會一直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在以後,我一定會爲爸爸給我們的心願而奮鬥。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喂,端午節快到了,你們肯定不會包糉子!” ,“我會。”、“我會。”、“我也會!”,端午節快到了,大家都在討論糉子,我見別人都會包,十分不服氣,我也要學!於是,我讓媽媽來都我。

媽媽讓我想想要包什麼餡的,是包甜甜滑滑的蜜棗餡,還是包鹹鹹爽爽的豬肉餡;是包令人垂涎欲滴的八寶餡,還是包香香軟軟的.豆沙餡……總之太多了。最後,還是包我最最喜歡吃的黑米餡。

這天,媽媽買好了材料,準備開始包。不過先要把黑米倒進水裏,泡上二個小時,糉葉要泡軟,這樣纔可以包。然後將閃着光芒的黑米放入碗中將水倒掉。

第一步,先把糉葉折成一個漏斗型,剛開始我不知是笨還是怎麼了居然連這包糉子的第一步都不會。試了好多次才弄好一個。不過,第一步必須不大不小適中才行。第二步,用黑米填滿糉子,並且讓它呈三角形。填東西很輕鬆,不過還要有一個三角。第三步,把糉葉按糉子的形狀裹上一層糉葉。第四步,用繩子把糉子纏繞繫緊。第五步,把包好的糉子煮一煮就可以了。那糉子十分可口,甜,潤而不膩,晶瑩剔透,一個個米粒抱在一起,入口滑、甜、香軟。

更重要的是,我也包了,自己動手做的,永遠比不勞而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