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切題是作文高分的底線

作文 閱讀(6.24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切題是作文高分的底線,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切題是作文高分的底線

切題永遠是考試作文的第一要求,也是作文得高分的前提保證,因此審題自然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視。隨着考試作文改革的深入,有人提出作文要“淡化審題”。客觀地講,近年大學聯考與會考的審題難度都降低了,尤其是會考更是如此,但這並非意味着考場作文審題不再那麼重要。能不能準確地對應題目的要求來行文,依然是閱卷賦分的重要標尺,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就作文閱卷的實際來看,大學聯考基礎等級“內容”部分一般分爲四等,每一等的首句斷語分別爲“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雖然很多地區採用內容和表達分開評等的辦法限制了過分強調立意與審題的傾向,但對考場上大量的語言平平的作文而言,對題意的把握依然是文章能進入哪一檔的重要標準。這幾年的話題作文每年都有作文內容離題,重判20分左右的。會考雖然在命題時儘量考慮不設置審題障礙,但閱卷時依然會關注是否切題。在閱卷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改審題而不是改文章”的傾向依然存在。

在近年來的作文教學領域,個性與創新是一個非常受重視的方向,遺憾的是不少考生誤將追求寫作個性理解爲隨性發揮,忽視了題目限定下的共性與規則。上海大學聯考閱卷作文中心組負責人周宏在一次訪談中說:“確有考生因爲觀點的創新導致得分低於自己的預期,甚至由此引發過媒體和社會的關注。所以,有必要探究一下,問題究竟出在哪裏?筆者曾閱讀了相當一批此類大學聯考作文,結論是,得低分而與衆不同的作文(姑且稱之爲“創新作文”)有共同特點,那就是讀者難以理解其新鮮說法從何而來,和話題有何聯繫。試想,筆者用較長時間都讀不懂你的意思,要閱卷教師在短時間內讀懂,未免強人所難。”

是閱卷教師不認真嗎?衆所周知,參加閱卷的教師都是富有經驗的優秀教師,而且不少是第一線的中學教師,對學生有着深切的理解和感情以及油然而生的責任感。沒有對考生作文的整體把握和了解,他們不會隨意打分,尤其是打低分。所以,問題往往還是出在作文本身。分析表明,此類作文可分成兩種,一種觀點與題目有聯繫,審題沒錯,但論述說明或單薄或片面或生澀或武斷;一種思維跳躍,全文找不出觀點和原題目(或話題)的關係,彷彿在寫另一篇作文。這樣的作文如何肯定和鼓勵你的“創新”?套用一句歌詞:“你的情意我永遠不懂!”

考試其實通篇都是在回答問題,作文當然也不例外,不管選擇什麼文體來作文,文章都要對作文題目或明確或潛藏的問題或理性或形象地做一個明確的回答。也就是要養成在下筆前先用一句話來回答話題的問題從而明確提出觀點的習慣。文章的立意行文要與題目的要求保持一致,一般不宜標新立異,更不可與之對立。如大學聯考作文中就出現過“答案是唯一的,不可能豐富多彩”這樣的立意,偏要和命題人“打架”,自然慘遭打壓。

所以,請你在構思行文時要時時想着題目和閱卷人,問一問“我是在緊扣題目行文嗎”或“我這樣說他們會誤會嗎”,如果自覺觀點有創新但與題目要求不一致時,就應該反省斟酌,反覆思考,以使他人心悅誠服爲成功標誌。如果短時間內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老老實實去寫平穩充實的作文。

“彷彿在寫另一篇作文”確實是考試作文之大忌,建議我們的同學不要只是抱怨考試的不公,用平和的心態去研究一下下面兩篇作文,相信對我們會有所啓示。

甲文:

人情與季節

費瀅瀅

(一)端午

前幾天是端午,當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從門上拿下來,換上新的時,我聽到乾枯草木細微的碎裂聲,聞到灰塵中混有的一種特別的香氣,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兩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艾因爲有濃烈的香氣,被認爲是辟邪之物,而葉子細長的菖蒲被當作神仙手裏的寶劍,有青綠色的劍鋒,可以用來斬妖除魔。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就看見每個回家的人自行車簍裏都會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現在,我下樓時看見每個門口都空蕩蕩的,難道人們都忘了它們的含義?或者,只是覺得在每扇緊閉的門邊擺放它們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慣例,今年的元宵節我點燈到院子裏走一圈。看不見和我一樣點燈的人,整個院子只我一盞孤獨的燈在走。又因爲下雨,燈光明明滅滅,顯得格外微弱。回到家,電視裏在說,今年夫子廟的燈市也由於雨而變得冷清。“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這是歐陽修筆下的元宵。現在,人們寧願呆在家裏,連飯後的元宵也是草草了事,這樣,他們也就忽視了這個在古人眼裏相當熱鬧、便於交際的節日。

(三)重陽

看過一個挺感人的故事,一位母親病了,女兒到醫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陽,於是買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災病,是吉利的象徵。糕上還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後來母親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兒,沒捨得吃。其實這是件小事,但裏面的感情卻令人動容,這樣的感情,也使節日的意義更加突出,讓我們知道,節日的形式其實是濃厚感情積累的結果,人們的真心祈願,是節日的全部內容。

(四)冬至

冬至這個名字我格外喜歡,每次我默唸,都有如老朋友來拜訪時,聽他們的腳步來到門口的幸福感覺。在古代,每到冬至這一天,皇帝都會和大臣們祭天。而老百姓在這一天會懷念老友,回憶過去。這是個溫暖的節日。但當這一天,我到學校,問同學今天是什麼日子,他們的表情都很冷漠,他們並不關心,也不在乎哪個節日在哪天。

我想,人們是因爲感情的淡漠而忽視了節日。但更可怕的是,對感情的淡漠,對人情的疏遠,使我們喪失了感知生活中我們身邊的細小事物的能力。

乙文:

情與理的抉擇

常常聽到長輩們說:“中國是個人情大國,走到哪兒都要或多或少講點人情。”

誠然,中國經歷了漫長的“人治”時代,重人情輕道理的觀念根深蒂固。也許正因爲這樣,重人情千百年來逐步形成了一種人的文化、社會的文化,甚至是國家民族的文化。皇帝君主身邊有寵臣,父母膝下有寵兒愛女,感情的親疏,確實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着一個人的待人接物的態度。俗話說“虎毒不食子”,身邊親近的人,當然也是最可信賴的人,這的確無可厚非。記得在看一部電影時聽到這樣一句對白:“中國人和洋鬼子有什麼不同?就是中國人有人情味!”這句話我記憶猶新,我常常爲自己身爲一箇中國人,有機會體味人情味這種炎黃子孫特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所學知識的增多,我對“人情重於道理”,“不講人情處處難行”這些看似實在的論斷產生了懷疑。社會上充滿了情與理的抉擇,我們應該怎樣去作出判斷?是講人情,還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感情親疏不應該繼續成爲正確認知事物的障礙,信奉道理在我這個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應當是高於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鄭培民學習的活動,有記者專門採訪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兒子的一番話令我深有感觸。他說:“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想過靠父親的職位去幫助自己什麼,走進社會後也沒想過要靠關係,因爲我知道一到父親這一關,我肯定是過不了的。”感情親疏,並沒影響鄭培民清醒認識到自己是人民的公僕,他沒有因爲個人利益而拋棄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依舊踏實勤懇、無私奉獻。他們父子的這種高潔情操,在當今社會實屬難得。

儘管中國有悠久的人情大國的歷史,但我堅信,感情親疏將不會成爲我們新一代接班人正確認知事物的障礙!

情與理,並不難作出抉擇。雖然把“重人情輕道理”變爲“道理高於人情”這條路十分漫長,也將會十分難行,但作爲未來社會主人翁的我們,擁有決心,擁有魄力,必定會將這條真理之路走闊、走好!

這兩篇作文都是20xx年大學聯考考場作文,如果僅就文而言,甲乙的水平差異是明顯的,甲文立意深刻、語言優美,小作者本人是20xx年參加首屆全球華人少年寫作徵文大賽金獎得主,其獲獎作品《平臺》還被選入高中語文讀本。她平時的很多習作多是學校的範文,曾出版過多本散文集。而乙文立意結構語言都無過人之處,作者本人顯然也沒有什麼文學才華可言。但是甲乙兩文的得分卻與他們表現出來的寫作才華恰成反比,甲文只得了25分,慘遭滑鐵盧,乙文高達59分,大勝而還。

那麼,這個看似很不合理的分數的賦分依據是什麼呢?關於甲文,江蘇大學聯考閱卷語文學科組組長何永康撰文說,費瀅瀅作文的基本立意落在“對感情的淡漠”和“對人情的疏遠”上,她強調的是“人們因爲感情的淡漠而忽視了節日”,而不是“感情親疏”與“認知事物”的“關係”,偏離了題意。而乙文,被評定爲議論文一等卷,閱卷場評語是:①切合題意,內容充實,中心突出,感情真摯。②語言流暢,無語病,符合議論文文體要求。看來,這兩個看似完全失衡的賦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槓桿在起作用,這個槓桿就是文章是否切題。

關於甲文到底有沒有離題,教育界內外都有很多爭論,從大學聯考作文題目來看,“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這是命題者明確提出來的兩個設問。設問的要義在“親疏遠近”和“正誤深淺”之間。如果沒這樣設問,單單給了一則寓言,這篇文章可以給滿分。但設了這兩個問。費瀅瀅的文章和這兩個設問基本上沒有關係。打不及格從遊戲規則上看當然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從這兩篇文章的得分情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否切題是閱卷人界定賦分檔次的重要標尺,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標尺。切題與否,真的是考試作文的生命線,我們的作文備考,萬萬不可忽視了審題方法和切題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