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勤儉節約作文(14篇)

作文 閱讀(2.0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勤儉節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勤儉節約作文(14篇)

勤儉節約作文 篇1

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建國初期的勤儉歌如今也只能在爺爺的口中聽到了,並且多年來始終身體力行地告訴周圍親朋好友們,什麼是勤儉。

我爺爺今年已經73歲了,他瘦瘦的,如竹竿那般纖瘦,但是你可別小瞧這“竹子”,風吹不倒,他老人家精神矍鑠着呢。前兩年的暑假,我都有回爺爺家小住一段時間。爺爺總是有很多奇怪的行爲,比如他在廚房淘米做飯的時候,有些米掉在水池裏了,他會細心地把它們一粒一粒的撿起來,洗乾淨放回去。我問爺爺爲什麼撿那些米,爺爺卻對我笑了笑,問我懂不懂得背古詩?然後他念了第一句:“鋤禾日當午……”我當然會接下去念:“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說:“這就對了,每粒大米都來之不易,我們是不是應該珍惜它們呢?”對呀,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們竟忘記“儉”了。接着,我又發現爺爺把洗菜的水倒進一個桶裏,放在衛生間,他要做什麼呢?爺爺說:“洗菜的水還可以拿來沖廁所啊,這樣就不浪費了。”我還發現爺爺只要沒人看電視了就會把電源拔掉,房間沒人就把燈都關了……

爺爺家的東西都很舊,無論是傢俱還是電器。陽臺還收了一堆沒用的東西。連他家的掃把,拖把,還有衣架都是爺爺自己做的,我問爸爸:“爺爺是不是很窮啊?”爸爸笑着說:“也許以前是,但是現在不會啊,爺爺的退休工資可多了。”“那爲什麼爺爺的電視都那麼舊了也不換?洗衣機也是壞的?”“因爲那些都還可以用啊,爺爺一輩子都節約習慣了,他能把我們三兄弟拉扯大,就是因爲勤儉節約啊!”爸爸對我說到。然而,我聽說爺爺知道老家的一個親戚生病了,沒錢治療,卻直接拿了一萬塊錢給他,我才懂得爺爺不是窮,爺爺真的是一個勤儉節約又善良的`老人家啊!我對他心生敬佩。

小的時候,我不明白爸爸爲什麼每次吃飯都把碗裏的飯吃光光的,我以爲他很餓,自從從爺爺家回來後,我懂得了吃飯要光盤,不亂花錢,而且我還開始教媽媽,淘米不要浪費,洗菜的水可以拿來沖廁所,電視電腦用完了,要及時關閉電源……媽媽誇我長大了,懂得了勤儉節約,我好開心!以後我還會教妹妹,讓她也學會勤儉節約!

爺爺用行動告訴我“勤儉”的家風,並且影響着我們家一代又一代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我們也不能丟了傳統家風,就像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說:“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纔是新時代青少年該有的生活態度。

勤儉節約作文 篇2

從小我們就學過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就告訴我們:要勤儉,要節約。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尤爲重要。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於是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爲中國地大物博,面對着“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然而,人人都說“貧不學儉,富不學奢”。當人們貧窮的時候,不用學儉省,自己就會儉省。但有“富不學奢”的嗎?我倒是覺得並不多。俗語應是“富不學儉”吧!一般人都似乎是窮時節儉,富時奢侈。但也有人窮也儉,富也儉。據我所知,李光劍就是其中一個。只求吃得飽,穿得暖。他一生儉省的那些錢,救濟了多少苦難人民!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就是有着這樣的意念,纔有這樣的成就。直到他去世前,還讓子孫繼續爲貧困人民捐獻。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

一個國家不知道節儉,是繁榮不起來的;一個不知道節儉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儉,德之共也;侈,惡大之也。”的確,節儉就是一種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種罪惡。讓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夏桀、商紂、周幽王等這些暴君,他們的奢侈腐化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行動吧,那些曾經浪費的人們!貧窮方悔節儉遲。當你回望時,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積小利,成鉅富。一角錢,積少成多,你年老時,那將成一座大山;一角錢,慢慢流失,長年累月後,你會發現,那以成了一條小溪了。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提升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勤儉節約作文 篇3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這個富裕的生活條件下,我們更應該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記得小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約,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農民伯伯的汗水澆灌的。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但是,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正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許多同學的'筆用到一半就扔掉了,是因爲在和其他同學比時尚、比潮流。我們來到學校,不是比條件,而是比學習。“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當某些同學大手大腳地隨便花錢時,他們是否想過,他們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呢?當我們在水龍頭前高興的玩着潑水時,我們是否想過,那些乾旱地區因爲缺水而渴死的孩子們呢?當我們大量使用電時,我們又是否想過,貧困地區因家裏還接不上電仍使用着蠟燭勤奮學習的孩子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

節約一張紙:少用一次性紙巾、紙杯,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抽紙。節約一滴水: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後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見滴水龍頭,隨手關閉;提倡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節約一度電:照明儘量使用節能燈;光線不足時,需要開燈時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白晝長明燈,做到人走燈熄。節約一粒糧:儘量少去餐館就餐,在外就餐要文明用餐,減少糧食浪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勤儉節約作文 篇4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然脫俗,其意境千百年以來讓人無不心向神往。兒時的夢境,童話般的家園,蝴蝶飛舞的鮮花綠地,清澈見底的小溪和藍天白雲。

低碳生活很簡單,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有你有我,有我們的涓涓愛心,有我們的點滴節約,一天天一年年,我們相信,馬爾代夫不會消失,威尼斯不會消失,我們的家園會更美好。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種追求平均的民族性格,泱泱中華,十四億國民,把這一關係民族生死興亡的責任平攤到每一個人。我覺得,此種把責任攬過來而不是推出去的勇於承擔責任的思想,用在號召當代高中生“低碳生活”上是同樣的睿智合理,“低碳生活,我的責任”。南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述“禁火三日,造觴大麥粥”。《陸放翁全集.齋居記事》也記載:照書燭必令粗而短,勿過一尺。粗則耐,短則近。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脣竅中,可省油之半。燈檠法,高七寸,盤闊雲寸,受盞圈徑三寸半,擇與圈稱者。“前者是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後者是在節約燈油的方面下了工夫,這與我們的勤儉節約,低碳生活,和諧社會,科學發展也異曲同工。假如我們一味地只求發展,忘記科學;只知享受,不懂低碳,那世界將沒有花草樹木,沒有豐富果實。人們將因沒有食物而死亡,在水下生活的動物將會滅絕,太陽將會曬的'大地寸草不生,那是多麼可怕啊!《論語》有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難道不是嗎?作爲一名高中生,環境的好壞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當然更要去踐行低碳生活,做一名不折不扣的低碳人。用我們的真心,用我們的真誠,返璞歸真,讓“低碳”在我們的高中生活中舞動,尊重地球,尊重人類,尊重自己。被保護起來的籠中鳥永遠不知外面的美好,感受大自然,並不是奢望!

勤儉節約作文 篇5

資源在枯竭,能源在短缺,大自然在哭泣——浪費或許就是一剎那。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古詩,而我們又真正做到勤儉節約了嗎?歷史上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個統計報告。

在學院食堂中,你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包子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一位同學調查中發現,平均五位同學就有一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三分之一飯菜的.同學更多。一頓飯下來會裝滿好幾個泔水桶。看着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食堂裏的浪費皆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在浪費的同時,有想過這世界上一些地方每天飢腸轆轆的人們嗎?資料顯示全球每天有將近兩萬五千人死於飢餓,其中百分之五是5歲以下的兒童,飢餓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我們是否應該深思呢?

而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現象我們並不少見:多臺電視機同時開,多個電腦同時用;電視沒看時不切斷電源,長期處於待機狀態;幾十上百瓦的白熾燈同時開好幾個;飲水機24小時運作;打開水龍頭嘩嘩一放就是好幾分鐘,等到熱水出來了,才慢悠悠地洗漱。摸着良心說,以上的情況我們有多少時候遇見過。也許是不經意的一瞬間,也許是不起眼的一伸手。物質就這樣被我們浪費了,我們又是否應該懺悔呢?

其實古往今來也有許多節約的榜樣人物,比如我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主席。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這位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國人做出了表率。

地球母親在哭泣,面對司空見慣的浪費,我們是否應該做點什麼?

浪費或許是一剎那,而節約也僅僅是舉手之勞。

對此,我倡議: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作文 篇6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品質。但是在今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人浪費的可恥行爲。每到這時,我都不禁替那些人深深的惋惜:他們不僅浪費了糧食,還使自己的心靈沾上了污點,這是多麼可悲啊。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外出去吃飯,吃到最後,爸爸碗裏還剩下許多,我和妹妹勸爸爸趕快把飯吃掉,不要浪費糧食,可爸爸一再推說自己飽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們是在無理取鬧一樣,卻從來沒有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說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糧食都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我們怎麼能浪費?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如果全中國上下13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食,那麼這些省下的糧食足夠5萬人吃一天。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可見,節約是非常重要的。

節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比如說及時關好水龍頭,把飯吃乾淨,不要扔還沒有用過或還沒有壞的生活用具……

有一天,我們出去散步,透過一家餐廳的玻璃看見一個孩子委屈地站在椅子旁邊,嘴裏結結巴巴地說着什麼。剛開始,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過去一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孩子的母親和一些人吃飯,吃完飯要求把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可是孩子覺得很難爲情,所以央求媽媽不要打包了,免得讓人笑話。幾番爭執後,母親生氣了,要求孩子把《憫農》背一遍。孩子背得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親的意思。背完後,母親對孩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大教育”,那母親說:“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菜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不能糟蹋它們,如果糟蹋它們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並且不浪費一點兒糧食。”看來那孩子也明白了,低頭向母親認了錯,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節儉是重要的,浪費是可恥的,作爲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決不能喪失節儉的品質。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勤儉節約作文 篇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小的時候就會背,但卻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現在我才知道,這首詩的意義是說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每一料糧食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現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了70億多,不僅僅是糧食,像水、電、煤氣、石油等這些資源也非常的珍貴,我們都要珍惜。

爸爸給我講,勤儉節約的意思是這樣的。勤,就是要勤勞、勤快,努力學習和工作。儉,就是要節約每一樣東西,不浪費一點資源。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一個新時代的國小生,我們更應該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不浪費一杯水,不浪費一度電……

先說一說節約用電吧,我們都要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都要隨手關燈,不要出現長明燈的現象。更重要的是,我在電視上看到,像電視、電腦、洗衣機、微波爐等電器,處於待機狀態的時候,是正常工作時耗電的30%。如果全國的每個家庭都注意隨手關電源,不讓這些電器處於待機狀態。那麼節省下來的電,就足夠東北三省用一年的'。所以,我們都要養成隨手關電源的好習慣。

再說說節約用水吧,要節約,不一定是不喝水、不洗澡洗手、不沖廁所,而是應該合理利用水。比如說: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可以用來測抹布,還可以用來餵動物,還可以用來沖廁所。

最後我再說一說節約糧食吧。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積極響應“光盤行動”,我們國小生更應該從我做起,做光盤行動的模範。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把自己的那一份吃完,如果實在吃不下,也不要倒掉,放在冰箱裏等下一次再吃。外出吃飯的時候,要記得提醒大人們,要吃多少點多少,如果實在吃不下的,一定要打包帶回,不要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一定要牢記這句話,繼承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勤儉節約作文 篇8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很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水龍頭嘩嘩的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爲何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勤儉節約作文 篇9

節儉這個詞語算是耳熟能詳的了,可真正做到節儉的人又有哪些呢?第一,非奶奶莫屬。而當之無愧的亞軍便是——媽媽。兩位“女強人”在節儉排行榜中位列一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很簡單,就是基因。來吧,讓我們看看她們究竟鬧出了多少“笑話”!

“哎呦,都和你們說過多少次了,淘米水不要倒掉,可以用來洗菜,洗菜水也可以用於衝廁和澆花,還有洗腳水,洗臉水等等,都可以用來拖地,一水要多用……”這不,奶奶又說起了她的順口溜。天天如此,日日如此。現在,這已成了習以爲常的事了。

至今,我還記得那天——一個夏季的夜晚。我正在洗澡。突然,只聽“啪”的一聲,眼前一片漆黑,龍頭中噴出的溫水也急驟地下降,沒過一會兒,水就已經冰的沒法再冰了。我又感覺只要“撲”在身上,就會結冰。我本想馬上關掉,可是忽然,那龍頭的水越來越猛,我握都握不住哩,便一下子落在了地上,龍頭如同一條水蛇忸怩着,蠕動着翻滾着,撞到了牆上,頓時,水漫金山,滿“天”的冰水朝我飛來,我被嚇得猝不及防,只是不住的企圖把它關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給關了。換好衣服後,我便向奶奶的房間衝去……

只見裏邊燭焰搖曳,如同一條火龍盤旋在燭芯之上。奶奶“心平氣和”的說:“我把電源關了,爲的是讓你快點洗,你是不知道,我們那個時候……”哎,奶奶又在念緊箍咒了,我感覺我的'頭就快被炸飛了!

晚飯時間到了,空蕩蕩的屋子中只有我和奶奶,我們迎着燭光吃起了晚飯,瞧,小蔥拌豆腐,清清白白顯廉潔(蔥花兒豆腐湯);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定人心(炒韭菜)。天哪,標準的“一菜一湯”,最關鍵的是這些都是我不愛吃的,我開始懷念媽媽做的菜了。要不是爸爸出差,媽媽加班,我在家裏也不會受這種苦了。“阿寶啊,快來吃飯,如果以前人們都像你這樣,那日子不是……”“呀,help,helpme,奶奶要‘殺人哩’!!”

這便是我的奶奶——節儉

勤儉節約作文 篇10

有這樣一則報道:走進某學校的食堂,儼然一座糧食山出現在記者的的眼前,麻雀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學生們剩下食物。,多麼令人驚歎的景象啊!

若是每個學校的食堂都出現這樣的一幕,那全中國一年要浪費掉多少糧食,國家財產將受到多大的損失。鋪張、浪費現已成爲一項極其嚴重的話題,這一危害人類未來的定時炸彈——清除迫在眉睫,倘若在人們解決它之前,一次小小的爆發都將使人類遭受極大的災難。現今社會的浪費已趨向多元化,糧食的浪費,資源的浪費,人才的浪費無不給人類的發展敲響了警鐘,這一爲世人所公厭的家族正逐漸壯大。爲什麼會這樣呢?全都是因爲我們自己,因爲我們人類肆無忌憚、毫無保留的浪費,我們的所作所爲無不滋長了浪費這一可怕家族的勢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多達400多億元。多麼可怕的數字啊!

這還僅僅是中國,世界如此之廣大,浪費資源造成的損失何只這些。而更可怕的是,現在的人們浪費的不僅僅是資源,時間成了一部分人的`浪費對象。衆所周知,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個人除去睡覺、吃飯,還能剩下多少時間,而總有一些人依舊浪費着它,難道他們不知道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自己的生命嗎?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還會生存得了多久呢?假使有一天,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繼續待下去了,人類面臨滅絕的災難的時候,人們會回過頭來想一想那是爲什麼嗎?當我們意識到是我們自己對資源的浪費,我們自己對資源的“大度”,使這個地球毀滅,使人類滅亡,我們會後悔嗎?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讓我們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抵制浪費,消滅浪費。總有一天,我們的將使“浪費”兩字在記憶中永存。

勤儉節約作文 篇1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叫周欣吾桐。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地球是我們的家,地球上的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自然資源不斷減少,資源能源問題已成爲各個國家的大難題。

中國市場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相當於要砍伐600萬棵成年大樹。而每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以製造新紙850公斤,這樣就可以節省纖維原料500公斤,木材3立方米,水120噸。可是據統計,全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500萬噸廢鋼鐵、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以及大量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每年浪費的電將在12億度以上。一些活動講究排場,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糧食、魚肉類、蔬菜、瓜果、酒、飲料等方面的浪費不計其數。人們大手大腳用水,水資源浪費也十分嚴重。

當我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我震驚了,同時,我又想到在我們的校園裏浪費現象也隨處可見,午餐時整盆整盆的飯菜被倒掉,飯桶裏漂浮着完好無缺的水果,地上到處可見被同學們扔掉的還可以用的鉛筆,草稿紙上寥寥幾字,便把命運交給了垃圾桶。四月份天氣不熱教室開電風扇,文藝室打空調。

我們的國家每年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呼喚節約型校園,而建設節約型校園,作爲少藝校的學生,我們義不容辭!

節約既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少用一噸水,節約一度電,不掉一粒飯——在舉國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之際,從點滴入手的節約號召再度涌現,毫無疑問,要讓節約在全校蔚然成風,每個同學都有責任"潤物細無聲"。從小事做起,隨手關燈,節約用水,杜絕浪費,我們互相監督。

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不能爲了自己的一時方便透支後代的資源,環保和節約不只是嘴上的時髦,而更重要的是實際的行動。我們誰都不希望看到最後一滴沒有被污染的水是人類自己的眼淚。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爲祖國爲社會爲這個地球,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做一名勤儉節約的孩子吧!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作文 篇12

說起“節儉”首先讓我想到的是一首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艱辛苦”沒錯每一粒飯、一尺布、一滴水、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們隨手扔掉的一張紙,我們忘記關的水龍頭、我們碗裏剩下的幾粒飯都將可能變成一場災難。想到那些在乾旱地區看不到一滴水的孩子們…那可憐的眼神你怎麼還忍心讓那水龍頭嘩嘩的流淚?

我還記得那天的事情讓我懂得了節約我爸爸的幾位朋友到家裏做客,媽媽客氣的把洗好的水果端過來讓客人品嚐還讓客人留下來吃飯。轉身看到廚房裏上午剩下的飯菜,又想到外面難得見幾次面的客人,媽媽毫不猶豫的把剩下的飯菜倒到了垃圾桶裏準備新的飯菜。聽到飯菜入筒的聲音,爸爸連忙阻止:“別倒別倒!”“這是上午剩下的飯菜,讓客人吃了多不好,我想做點新鮮的。”媽媽解釋着。“這些飯菜來之不易,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的話,一年下來將會浪費多少飯菜呢!?又將會有多少人因飢餓而死亡呢!?”聽到爸爸語氣中的`堅定,媽媽也認錯似的不說話了。爸爸這一句話提醒了我一定要節約糧食,不光是媽媽,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節儉”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的問題;它在我們生活中處處見得到,但有些人卻對這方面的問題毫不在乎。我們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行爲去影響他人。看到飯店裏倒掉的飯菜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制止?見到路邊的水龍頭嘩嘩冒水我們是否要去把它擰緊?這些隨手的小事,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節儉”二字做到這些非常容易。

還記得曾經在電視上演的一個廣告嗎?一個叔叔與朋友在飯店裏吃飯,爲了要面子,剩下那麼多的飯菜沒有打包,最後的結果則是被餐廳工作人員倒進了垃圾桶。還有一位阿姨爲了讓孩子高興,點了滿滿一桌的飯菜,既浪費糧食又浪費錢。這些現象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在咱們身邊處處可見,甚至自己的父母也這麼做過,想想這些行爲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

節儉與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浪費的每樣東西隨着數量的增多,數字也會慢慢增加。1個人、2個人、10個人…幾億個人!不久後,數量大的會讓我們每個人都驚訝。每一樣東西都有限,如果我們大家都這麼浪費下去那麼那些東西也會慢慢的消失不見,地球也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我們要時刻勤儉節約,讓缺水的人們不再爲水源苦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勤儉節約作文 篇13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育我要愛惜糧食,教育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跟我講糧食的來之不易。從那時候起,“愛惜糧食”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裏,也使我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今年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從不挑食,媽媽燒什麼,我吃什麼。長這麼大,“麥當勞”、“肯德基”店我只進過兩次,還是爸爸媽媽主動帶我去的。以前,看着電視廣告上的炸雞腿、漢堡包、冰激凌,覺得十分誘人,讓我也很心動。聽着吃過的小朋友得意洋洋地介紹,我也挺羨慕。但是,我沒有向爸爸媽媽提出過這樣的要求。吃過兩次後,我心裏在想那些雞翅之類的東西和家裏燒的並沒有很大的區別,卻要那麼貴。現在有些小朋友經常在長輩面前哭着鬧着要去,有時候吃不完又浪費在那,真是不應該。聽老師說在很多貧困山區,一些像我們這麼大的孩子沒有錢上學有的甚至連飯都吃不飽。我們和他們相比是多麼幸福,所以不能浪費。

我有一個豬豬存錢罐,爸爸媽媽每月會給我十多元錢。這些零花錢,我除了用來買學具和一些零食之外,從來不用,剩下的錢都悄悄地餵了“小豬”。一元、兩元、三元、十元、二十元……小豬“吃”得肚子滿滿的,我心裏美滋滋的。

我們當代的國小生都以獨生子女居多,在家被看作“小公主”、“小皇帝”,吃穿用玩全都最好的,還大把大把地花錢,這種不良風氣不應漸漸滋長。我們應該明白,學生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大人們給的`錢是他們勞動賺來的。平時給我們的零花錢,春節給“壓歲錢”這是大人們對我們的疼愛,我們要把長輩給的錢節省花,把這些錢花在需要的地方。

浪費是一潭深淵,一旦掉進去,就難以自拔。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更應該和風氣,讓我們共同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將勤儉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作文 篇14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育我要愛惜糧食,教我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跟我講糧食的來之不易。從那時起,“愛惜糧食”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裏,也使我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我今年上五年級,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不挑吃,媽媽燒什麼菜,我就吃什麼。長這麼大,“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我只進過兩次,還是爸爸、媽媽主動帶我去的。以前,看着電視廣告上的炸雞腿、漢堡包、冰激凌,確實十分誘人,我很動心;聽着吃過的小朋友洋洋自得的`介紹,我也挺羨慕的。但是,我沒有向爸爸媽媽提要求。後來,爸爸媽媽還是帶我去吃了兩回。我覺得肯德基的炸雞腿等東西跟小店的味道差不多,可是價錢卻貴得嚇人。我想:經常吃“麥當勞”、“肯德基”是多大的浪費呀!有些小朋友在長輩面前哭着鬧着要去,真是不應該。聽老師說:“炸薯條一類的快餐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許多人把他們稱爲垃圾食品。”我認爲,少吃這些快餐既有利於身體健康,又做到了勤儉節約,多好哇!

我有一個小豬儲蓄罐,我的爸媽每月給我十多元零花錢。這零花錢,我除了用來買學習用具外,從不買好吃的或好玩的,剩下的錢都悄悄地餵了“小豬”,一元、二元、十元、二十元……小豬“吃”得肚子滿滿的。當代國小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被看作“小公主”、“小皇帝”,吃穿用玩全都是最好的,還大把大把地花錢,並使這種不良的風氣漸漸滋長。我們應該明白,學生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大人們給的錢是他們辛苦勞動掙來的。平時給零用錢,春節給“壓歲錢”,這是大人們對我們的疼愛,我們要把長輩給的錢節省着花,把這些錢花在需要的地方。

小朋友們,浪費是一條繩索,一旦被它束縛,就難以邁步;浪費是一潭深淵,一旦掉進去,就難以自拔。而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更應該成爲一種習慣和風氣,請讓我們共同找回失去的節儉意識吧,將勤儉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