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年味的作文(合集15篇)

作文 閱讀(2.6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年味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年味的作文(合集15篇)

關於年味的作文1

又到一年春節。

街頭巷尾,張燈結綵,陸續出現在大門上“倒福”提醒着人們這個只屬於中國人節日又將來臨。

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對於無法歸家遊子,年是苦,混合着牽掛與思念,難以下嚥。

對於輾轉千里終於回家行人,年,是甜。混合着溫暖與親切,令人迷醉。

對於歷盡坎坷探索者,年,是鹹。交雜着過去一年裏受過委屈,忍受痛苦和對未來美好憧憬與祝願,神祕,複雜,刺激着味蕾。

春節,新年,不能明白道來它在我心中份量,但隱約感覺它所承載情義與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們家,一年到頭來,最忙要數奶奶,炸藕夾,炸圓子,蒸豆腐圓子,曬臘肉,小小空間裏堆滿了奶奶爲家人準備年貨。奶奶已經接近80歲了,爸爸勸奶奶休息,讓她不要再忙碌。奶奶有時也生氣地罵咧:“都要吃,又都不學着做,真是累死了,明年再也不做了。”可是每一個“明年”奶奶都拿着鍋鏟重操舊業,又罵咧下一個“明年”,不再做了。我從來不勸奶奶休息,因爲我知道一個就這麼忙碌了大半輩子人,只能以這種方式,在羊最末,表達對子女們關心。不勸,因爲勸不動。

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因爲在外求學,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家。我總是開玩笑說,人家都是省際大春運,我是城內小春運。放寒假,對很多人來說都沒什麼,但對我來說它意味着回家,意味着炸圓子,意味着“年”。圓子我只吃奶奶做,一如今年從英國回來哥哥,見到奶奶問第一句話便是:“做了粉蒸排骨嗎?”

於我而言,年,沒有久別重逢熱淚盈眶,相聚有時又何必故作傷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教育我“傳統”,“家庭”,那好像有點沉重了。它很簡單,就是奶奶炸圓子味道。重油,精廋,酥軟,咬下一口,那種嘴巴和心都被填滿充實是獨屬於“年”味道,也是這世間不可多得美妙味道。

吃了十多年圓子,只好這一口,是真好吃。

人記憶很有意思,那些在腦海了頑固盤踞東西都連接着一段段不可替代經歷或者事件。正如我,貪念圓子味道,無非也是貪念那些過去記憶。五歲,十歲,十五歲,吃着圓子,我數着年歲不斷成長。很多東西都在不斷剝落,外表漸漸模糊褪色,不再記憶。只有這玩意,與奶奶,與家人,與年,與希望融爲一體,成爲一年又一年裏,只屬於我牽掛,只屬於我年味。

去年年飯時,哥哥在英國,和我們人人都在電話裏拜了年,可是人沒到,不能叫團圓。今年年飯,他回來,反而是我因爲高三,最後回家。上桌時發現第一個菜就是他粉蒸排骨,第二個就是我炸圓子。

奶奶坐在一邊傻樂,她什麼都記得,一個不落。

酒過三巡,興致正高,大家紛紛站起舉杯。特別熱鬧。聲聲祝福裏,人人歡快飲下各自杯中,那無法言說,美妙,年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2

進入臘月,年味無處不在,它猶如一股氣息,一股與往常不一樣的氣息,令人心醉,令人回味,它象蜜糖一樣讓人甜在心頭,使我一往情深,癡迷不悔。

年味在孩提時的歡樂中。兒時的年味永遠是那麼溫馨和醇和,五彩焰火在夜空中綻放,歡樂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過年可以穿新衣、戴新帽、走親戚、討紅包、掛燈籠、放鞭炮;看跳財神,玩龍船;可以自由自在地快樂狂歡,盡情地揮灑和釋放童趣,使童心無比暢快,快樂吉祥的春節氣氛,無一天不讓我有新奇的感覺。小時的我聽着、看着,心裏總是曖融融的,它甜蜜我整個童年。

年味在忙碌的氣氛中。過了“臘八節”之後,各家都忙碌起來,鄉村的炊煙不斷冉冉升起,每家每戶廚房裏熱氣騰騰,空氣中瀰漫着誘人的菜香,爽朗的笑聲不時從窗口飄出,竈膛裏紅色的火光總是映着父、母忙碌的身影,蒸年糕、搓湯圓、做餡餅、包餃子;此外,掃灰塵、洗衣服、辦年貸、貼春聯、買花炮……人們的臉上浸透着幸福,處處溢滿着飄香的年味。

年味在親人的守望中。臨近過年,年邁的父親母親總是守候在村頭,企盼遠方遊子的身影,異鄉的子女歸心似箭,他們匆忙的腳步、日夜兼程,漂泊在外的心早在尋找家的港灣,那幸福的目光被親情牽掛,使相距異地的心緊緊靠攏在一起。車站、碼頭,在人們匆匆回家的腳步中,無不散發出充滿着泥土芳香的親情,友情、思鄉情,年味似乎就在人們甜甜的.守望和苦苦的期待中,變得美麗而濃郁,她是縷縷鄉情、友情的再一次歡聚,是團圓、幸福的象徵。

年味在拜年的祝福中。春節一大早,四周便響起了鞭炮聲,穿上新衣的人們放完“開門鞭”、吃過“開口糕”(高)、洗完臉後,帶上笑容、帶上祝願去拜年、拜拜雙親、拜拜長輩,獻一聲問候,道一聲平安,一聲“過年好”讓人多溫馨。鄉間的路上,一隊隊、一排排,來來往往都是拜年的隊伍,相互說着祝福的話,笑意盈盈,十分熱鬧。聽聽鄉音、敘敘鄉情、品品香味,那種幸福的感覺如一縷春風滋潤心田,使我其樂融融、陶醉其中。

年味在豐收的喜悅中。在濃濃年味的映照下,買衣服的人們,年象他們的笑容一樣在臉上綻放,那身花衣裳把年打扮得五彩繽紛;如今豐衣足食的鹽場人,還特意備上了對蝦、青蛤、縊蟶、梭子蟹、沙光魚等海鮮產品,除供串門的親友品嚐外,還作爲厚禮相贈;還會給父親母親買些廣告上做得火熱的保健品,給兄弟姐妹的小孩買上時髦的新衣裳,考究的新時裝;美滋滋的年味瀰漫着鹽場大地的每個角落。

雪裏裹着灑香,春聯寫滿吉祥,臉上掛着豐收。濃濃的年味泌人心肺,風情萬種、絢麗多彩,她是人們生活的希望,精神的寄託,安康的象徵。

關於年味的作文3

濃濃的鄉情伴隨着年味兒越來越香醇暖磬,夾帶絲絲寒意微稍縷縷春風在外風雨兼任、烈寒苦霜的一年多來只是心思切急的推開家門那一瞬間溫情滿滿的說:爸、媽,我回來了。家鄉的飯菜有很多很多童年的回憶,它牽不走多年漂泊在異地而又歸心似箭眷戀鄉土的情、帶不來沒有比那爺爺奶奶撫摸我臉頰、爸爸媽媽疼愛有佳、繁絮嘮叨的愛。

一家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圍着大圓桌吃着團年飯十分開心,每年春節過年的時候家裏總是全家總動員忙裏忙外,張燈結綵的佈置很是喜氣熱鬧惹人,不時我爸還使喚着我媽春聯沒貼好啊、福字貼歪了啊...,我咋的一看在旁偷偷樂呵呵的嘰笑,颯然間我媽就不安氾濫的輕啪幾下我的腦瓜,趕忙暈頭轉向的沒晃過神兒來.....。

從臘月初就已經進入了過年的月季,隨着這幾年城鄉一體化不斷深化改革,鞭炮似乎不再是很暢銷了,有很多街道、小區周邊都明令禁止不許放鞭炮了,自然就少了許多從小跟到大、一聲震翻天刺激暢快的伴奏樂曲。還記得小時候小夥伴們過年的時候在一起玩兒,總是要比着看誰買的鞭炮多、種類多,這不話音兒還沒落下就來了個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他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噼裏啪啦的.東邊煙火、西邊縱歌、南北搭篝。

家鄉的變化很大,城區改造擴建使我對家鄉的環境空然間一片盲白,經過黃帝故里才感覺到這是一場久別重逢的相遇,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會慕名而來尋根拜祖,隨着春節將近,各種各樣大小不異的中國結掛滿整個炎黃廣場,家鄉的人們臉上洋溢着喜慶,而那不時打點着年貨的老闆嘴裏清唱家鄉戲的方言很是熟洱怡心。

畫面已經持續到深夜,當萬家燈火通明到整宿是年老一歲寄託着新的一年如似往年一樣祝福家裏所有的親人平平安安。在過去的一年裏或心中還有難愈不平的各種委屈、或暫時相隔兩地對戀人彼此牽掛的訣訣衷心、或故人已去墓前哀思痛悼的無比傷情、或不能抹去災難帶給家庭永世分離的陰影、或等不及老爸老媽年三十兒久別未見的孩兒依舊未歸無以對語。

當我們長大了,都變了,被世界改造了,不會在想着小孩子手心裏的畫筆還復有當年一條條畫到海枯石爛彩色變黑白的思緒;不會在念着有沒有一個人對你說的最記憶深刻的話語;不會在放着怎麼也跑不出世界地平線放以藍天無肆飛翔的風箏假期;不會在趕着時間來到教室彌補前一天未做完的習題。但我們會留着那隻握滿手紋的畫筆、記着那段啓蒙絡繹的話語、存着那隻幼少執手的風箏、蓋着那本青嵐別趣的筆記。

而這酒香似撲鼻,煙火騰空升起,雄關從頭越,萬象更新。

關於年味的作文4

夜,深了,天空靜如一片黑色海,只是今晚,不見泛起一絲漣漪。

夜幕,寂寥,自宅,案前,零點,除夕。

20xx年最後一個夜晚,20xx年第一個凌晨,天上燈,四周靜默無聲,家中闔無一人。擡頭看,望不見那盤銀鏡,依稀數得清沉於天海幾粒白砂。除夕之夜,聽不見半點囂音,世界都沉默了,是在爲新一年祈禱?推開半扇窗,聞不見那熟悉煙火味,或是被剛洗過頭髮上殘留香波味掩蓋了?今天,到底是幾號?腦子凝滯,拒絕去思考一些沒有意義事情。感到有點口渴,走進客廳,打開燈,望了望電視紗簾,好像已積了一層灰。高三以來已經很少掀開它了,就連父母也是。今天夜裏,少了兩個人,多了兩隻倉鼠。寒假幾天不長,但一個人呆在家裏未免有些無聊,於是買了小倉鼠逗樂,但買回來後才發現,根本沒有觀察它們慵懶作息閒情。作業還堆疊如山。回到桌前,攤開化學寒假作業,沒寫兩題,又發呆望向窗外,是夜已深,人已倦?還是對這壓迫靜感到不適?以前自己是怎麼度過這段虛無時光呢?凝視着黑暗,在記憶殘片中搜索……

燈火通明,祖孫齊聚。鞭炮,電視,零點,除夕。

這是多少年前一個夜晚。那時我好像還沒上國中,家中六口—祖輩兩人,父輩兩人,還有我和表哥。大家圍在一張小茶几周圍,看着春晚,爸爸手機響個不停,他雙手互搏,左右開弓,忙得不可開交;爺爺奶奶好像在看着電視,但每次我視線落向他們,總會目光相交;媽媽一邊對抗着窗外鞭炮聲,一邊聚精會神地望着電視,生怕錯過些什麼。而我則和哥哥玩着卡牌遊戲。不大房間裏,時不時響起或沉或膩或尖銳笑聲。

零點半,大年七年級。

我陪爸爸下樓放那“一萬響”,捂着耳朵,小心地跺着碎步,地面上還有未化冰。長出一口氣,水霧融入街燈,讓那光暈更加朦朧……

一家三口,新居,高樓,煙花,雪,零點,除夕。

這大概是三年前,還是四年前?剛搬家到鬧市區第一個大年夜,天空飛下朵朵雪花,使這夜更增情趣。小區裏好像不讓放鞭炮,於是一家三口移駕到樓頂天台賞夜。這裏視野極好,踮起腳,旋轉一週,全是紅黃沖天炮與天幕熱吻。我好像站在世界中心。花火,像是給這一家三口禮讚。在地上掬一捧積雪,向天空拋撒,冰晶映着黃白燈光,在我周圍閃爍。衝父母笑了笑,父母也回望我微笑。長吸一口涼氣,沒有聞到那熟悉氣味,但是有淡淡驚喜與甜蜜飄進心間。

大概已經零點三十了,雪越下越大,我們趕緊縮回家,趕在萬花火叢凋謝之前,把最美一幕印在腦海。

青春,拼搏,作業,大學聯考,一百天,零點三十,大年七年級。

昨天一大早,聽着父母彷彿無盡囑託,目送他們離家。今年,我不回老家了。只有我一個人看家。合上作業,想看看時間,突然想起因懶得與同學互發祝福短信,防止你來我往不可開交,我提前將手機關機了。陷進被窩,鼻腔裏充斥着洗髮香波與有助睡眠薰衣草味道。今晚就不熬夜了吧!在這令人放鬆香氣中,我感到,這也是過年纔有享受,也是一種年味吧!

關於年味的作文5

這是春風給屠蘇帶來溫暖的又一年。城市的街道安靜而空曠。工廠前面的鐵柵欄上貼着四個大字“慶祝春節”。賣鞭炮的路邊商店擠滿了鞭炮。偶爾經過我身邊的路人都帶着他們剛買的溫暖的年貨匆匆回家。我把喜慶的紅領巾裹在脖子上,帶着喜悅和期待走回家。

在電梯停下來打開之前,我隱約聽到我家高分貝的聲音在迴響劉德華的經典歌曲《恭喜發財》。我笑了。慶祝新年一直是爸爸的習慣。當我準備工作的時候,我有一個節日背景音樂,我的精力變得越來越旺盛。當我回到溫暖的房間時,一盆水仙花正在盛開。幾天前,我父親將一把枯枝插入水瓶,甚至還長出了小小的薰衣草花蕾。

"成千上萬的家庭總是用新桃子換舊桃子。"這是新年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我父親小心翼翼地把對聯貼在門上,就像雕刻一件傳世的寶玉。我作爲他的“軍事顧問”站在房子外面,時不時地“向左轉一點,是的!就是這樣!”當我遇到一個老鄰居一起出去貼對聯時,我也報以微笑。雖然在城市的日子比在農村的日子更艱難,但爸爸的興趣並沒有減少。他神奇地拉出兩串像糉子一樣的小袋,並在門的突出角落掛了一根繩子。結果,整扇門明亮而生動。

母親在廚房忙碌時,我們都在屋外玩得很開心。文火燉的.魚頭散發出魚肉特有的香味。胡椒和大蔥、姜和大蒜的混合和搭配使得產生的氣味很有吸引力.我走進熱氣騰騰的廚房,把手放在母親身上。因此,在等魚從鍋裏出來的時候,我們倆比較了包餃子的速度。在我不願意競爭之後,我同時做了幾個餃子,但是他們經不起考驗,只是從鍋裏出來“咧嘴一笑”。結果,我媽媽半生氣半笑着把我推出了廚房。

那時,我父親已經斜靠在沙發上,專注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前的後臺採訪節目。我興奮地把幾天前買的各種零食擺滿了茶几,坐在恆溫空調下,津津有味地吃着、看着。

八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時,我們的除夕夜晚餐也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菜餚,波光粼粼的雪碧,每個人的紅臉,新年帶給我們的快樂感在這一刻達到了頂峯。

窗外藍黑相間的夜晚已經見證了絢麗的煙花開始綻放。我們一家人匆忙抓起外套,每人提着一桶煙花下樓去了。

我父親的“國色天香”在天空中綻放出一朵巨大的金色牡丹,我母親的“七彩瀏陽河”在天空中蜿蜒出一個五彩斑斕的姿態,我的“華麗銀河”更像一場點綴着星星的煙花雨。

鞭炮聲在我耳邊不斷響起,人們的笑聲更是充滿了鞭炮聲。我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新年給每個人最好的祝願。

當鐘敲零時,我拉着父母的胳膊,靜靜地看着窗外這盛開的煙花。

關於年味的作文6

傳統意義上,過了臘八就是小年。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她帶着飄香的回憶溢滿了我們所有人的心間。兒時的記憶也漸漸淡了,一切似乎也久遠了,再沒有曾經的期盼與渴望,沒有了曾經的欣喜與快樂,隨着年齡的增長,也早已失去了對年的熱情,徒留下一份對逝去歲月的感懷和深深的眷戀。

我以爲這就是屬於我的年,屬於現在我們的年!但不曾想到的是一封叔叔來自江南小鎮的邀請改變這一切。

過去的許多年裏,除了除夕夜晚上在爺爺家的年夜飯和12點時響起的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我再難感受到屬於中國年的味道!

可在這裏不一樣,每家每戶門口都會掛上紅彤彤的大燈籠,斑駁半舊的大門上一對對春聯都出自小鎮裏那位曾經的私塾先生,爽朗豪邁的笑聲和剛勁有力的字體都在告訴着我們所有人,他,還不老!

江南的青石小巷深遠而悠長,一片片灰白色的圍牆上如今滿是年的顏色... ...

小鎮上基本都是木頭搭的老房子,一走進門除了年的味道還有年代的.氣息。除夕這一天早上,在窗外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聲音中醒來,隨着叔叔在祠堂裏供奉先人後新的一天也就開始了。看着叔叔和嬸嬸們爲晚上的年夜飯不斷忙碌的身影,我發現我看到了不一樣年的味道... ...

閒逛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巷裏,腳邊不遠處便是河水。路過每一戶人家都會有人親切地和你說聲“新年好!”與城市裏那匆匆擦肩而過截然不同,在這裏除了濃濃的年味外,還有滿滿的人情味!

小橋流水人家,枯藤老樹新芽... ...

我發現年,不僅僅是有滋有味的,還應該是像我看到的那樣,是有形有色的。假如一定要給中國年披上一種顏色的話,在我看來就一定是如旺火一般的中國紅。

自打遠古時那一把“紅”火驅走年獸起,紅其本身 “吉祥如意”的寓意,便註定亙古不變。

中國的年比世界上的任何一種節日都要與衆不同!她的味道,是熱熱鬧鬧,是大吉大利,是春運一票再難求,冰封的路再難行,也擋不住歸心似箭和思鄉情濃的腳步。

實然在這年味裏,還蘊含着春天的氣息。這不,你看,二十四個節氣之首的“立春”,已然比羊年的春節先行了一步。她告訴我們,春天來了,新的一年也來了。

這過年的味道,是無窮無盡總是品也品不完。從除夕、到七年級、再到十五的拜年聲中,由淡變濃,由濃變淡,又由淡變無。然後,從年初到年末,開始新的期待,新的生活,新的一切。

爆竹聲中一歲除,漆黑的夜空裏盛開了火樹銀花,照亮了這斑駁灰白的圍牆和已然落漆的朱門還有那門上紅火的春聯,在這裏我體驗到了那一種不同往日的年,嚐到了特殊的難忘的年味;看到了年不一樣的顏色,許下了與往年一樣簡單而鄭重的新年願望:

希望我身邊的所有人都能幸福安康,在新的一年開心快樂。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於我而言,漫說年味,亦是人生一個未盡的話題。

關於年味的作文7

過年的習俗起源於年獸,古時候,一個正是辭舊迎新的時候,從天而降一隻龐然大物,百姓叫之年獸。年獸生性兇殘,所到之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但是卻只是在夜間出行。古人便在家門口掛上紅燈籠,讓年獸認爲還是在白天,偶然,一次幾個小孩誤用鞭炮驚退了年獸,自那以後,只要年出現,人們便用煙火炮竹嚇退它。這便有了過年掛燈籠、放鞭炮的習俗。

可是年味啊,卻在這科技日益進步的時代中逐漸失去了色彩。

大年三十,本是一家人團聚,一起熱鬧吃團圓飯的日子,但今年連人也沒到齊,外出打工的母親也是在大年七年級那天才會到家。大年三十的早上,奶奶翻出積滿灰塵的燈籠掛到門口。去年的對聯也因破舊不堪而早早撕掉了,遠遠看去,竟有些黯淡。

回想小時候的除夕夜是極美的,璀璨的星河靜靜地掛在夜空中,像一條白色的`帶子,又像一堵屏障,擋住了牛郎織女的相聚。每家每戶放起的煙火盡力展現着它們的妖嬈,我和哥哥互相用炮竹來打仗。再用焰火擺出奇怪的"外星文",而爺爺奶奶則做着年夜飯,徐徐上升的炊煙被黑夜慢慢侵噬、融合。歡聲笑語夾雜着喜悅在空中飄蕩。正所謂"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說的便是這樣吧。

今年的除夕夜在我看來與三百六十五天中的任何一夜沒有什麼區別,沒有餃子,沒有煙火炮竹,就連年夜飯也被我逃過。躺在牀上看着時針費力地往十二點方向爬,竟有些許睡意,不由地自嘲一聲,就連守歲我也不想了。

樓下還時不時傳來談話聲,今年賺了多少錢啊,誰家的孩子金榜題名了啊,各種各樣的話題層出不窮,彷彿永遠也講不完。

趴在窗口看向天邊,天還是一樣的黑,無數星星依然閃爍,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只是……總覺得少了什麼?是年味,是歡聲笑語,是焰火燦爛……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也許當年曾再次出現時由於科技的發達根本不需要用燈籠來僞裝,用鞭炮與嚇退它,可能只需要幾枚小小的子彈,一針藥劑便可讓它永遠消失。可是沒有焰火炮竹,沒有紅火燈籠的年,那還叫做年麼?

過年間看了一部國產電影《小門神》,講述了一個門神的故事,由於人們越來越進步,年味也因此越來越淡,各路神仙也面臨下崗危機,而門神爲了回到人們需要神仙,信仰神仙的時代,踏上了釋放年獸的不歸路……影片十分貼近生活,但影片中的美好結局卻不一定會發生。

今年的年味啊,我已經快感受不到了,在慘淡的星光中,我許下了新年的願望,望家人身體健康,願自己前程似錦,一片光明。

看着屋後人家,幾個小孩拿着焰火在追逐嬉鬧,只得暗自嘆道,希望明年的年味可以濃郁、幸福。

關於年味的作文8

寒假已經過半了,一直宅在家裏——過年!可怎麼都覺得這“年”過的沒有了一點兒興致,除了赴宴、逛街,就是睡覺,真有點兒害怕過年了。我一直認爲現在只是時間上的過年,真正的過年是在童年的時光裏。

在兒時的老家,一到臘月,對村裏人來說就是放了長假,地裏、湖裏(就是老家的莊稼地)都空了,只有小麥苗,其他的都歸倉了,偶爾有未成年的驢兒、牛兒、狗兒在湖裏和孩子們玩耍,大人們就開始打掃院子,碼好柴禾,窖好山芋,盤算着今年的年怎麼個過法。

那時,對我來說,等待過年的日子是難熬的。從天已變冷開始,就算着放寒假的日子,算着離過年的.天數。那時,我最期盼的就是我小舅過年回老家,由於我和姥姥住在一起,他回去就是到我們家。他來了除了帶我玩之外,還會從他大大的皮包裏掏出一份城裏帶來的禮物,在那時,一份從城裏帶回的禮物會讓我的心裏漫溢着驚喜。只在過年,生活的日曆上纔會出現這一抹亮色,只在過年,我的童年才能開啓這份驚喜。

終於到了期盼的過年,在兒時老家的過年是從臘月底開始的。

年前的幾天,是家裏比較忙的。父親是名教師,天一冷,學校就給孩子們放假了,父親安排好學校的事情,就會順便帶些年貨回家,父親購置的多是豬肉和家裏沒有的蔬菜,豬肉帶回家後,父親會用繩子掛在屋裏的樑上,主要是防止老鼠和貓給先吃了,由於這塊肉要用來過年招待客人,但是有時也防不勝防。一回到家,父親就會張羅給村裏的人寫春聯,老家叫寫對了,由於父親是村裏的文化人,寫得一手好字。父親在案上寫,我也在旁邊幫忙裁紙、牽紙,到了上三、四年級了,一些門邊、門楣上字我也給寫幾個呢。這一寫就是三五天,全免費的,父親到去世前幾十年一直堅持這件事,而且樂此不彼。

母親和姥姥在年前工作,我的記憶中就是熬糖、蒸饃,油炸一些麪食等。印象比較深的是農村過年蒸饃,每家都會蒸好幾籠屜,先放在外面晾,然後放在缸裏儲藏,一直能吃到出了正月。那時經濟條件差,家裏都會蒸兩樣饃,一種是純山芋面的,有時也有玉米麪的,一種是山芋或玉米麪外面包裹着一層小麥面的,後來條件好了,也會蒸一些純小麥面的,主要用於家裏招待客人的。前一種饃,剛蒸出來的

吃懶做,妻子爲了教育丈夫改邪歸正,想一計策,假裝生病迫使其丈夫爲她擀麪葉。從此以後兩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大路上來了我陳士鐸,一去趕會三天多”,這個出名的唱段村裏的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

年,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過着,我們在企盼中由小孩子長成了大人,年的味道也在年輪中,不知不覺地漸漸淡了。也許是人們現在的日子過好了的緣故吧,對年的那種祈盼、期待、欣喜都被眼下富足安康的生活情趣湮沒了。也正是由於如此,現在每每想起兒時在鄉下過年的生活就感到分外的甜蜜、親切和彌足珍貴。

關於年味的作文9

家鄉的新年有着一股萬象更新的氣味,承載着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故鄉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隨着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剛進臘月,每村每家每戶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須在這段時間裏殺豬。這殺豬啊,是把一頭已經挑選好的豬,一個人拽着它的尾巴,兩個人拽着它的耳朵,往一個專制木板一放,一刀結束了它可憐的生命,只聽見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然後再燒一大盆熱水,把這豬往熱水裏一放,再經過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臘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婦天還沒亮就起來,爲着早上這一碗碗美味的臘八粥做準備工作了。臘八粥就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各種乾果熬製而成的,不過多久,一碗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

在臘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節的前奏。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頓飯,互相說說話,聊聊天,從這以後,全市戒備,大人們開始爲辦年貨而操心了,而小孩子們也開始爲壓歲錢能收多少而擔心了。在過年前家裏必須要經過一次大掃除,意味着除去這一年中不順心的事,還要把家裏的各種東西給擺出來。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團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個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物,什麼牛肉、土豆、青菜、蘿蔔樣樣都有,平時見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這過年期間它卻不怎麼感冒,沒有任食慾,這可能就是大人常說的年飽吧。在團圓飯中最重要的就是魚,它預示着年年有餘。這魚頭一定要對着長者,大人們喝點酒,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愛的飲料,大家互相說着祝福的話語,其樂融融,到處都有濃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剛黑,鞭炮聲便響個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點左右,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禱新的一年自己能紅紅火火。那一夜整城幾乎徹夜未眠,一直響到接近凌晨。

正月七年級也是十分熱鬧。一大早各家各戶都在自己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和一個又大又紅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過年的新衣服給穿了出來,臨近中午,就要開始拜年了,提上年貨便向目的地走去,這小孩想收壓歲錢必須得磕頭,大人則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正月後面幾天也就是到處拜年、吃飯,你有可能在到處拜年的途中收穫很多見識。

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綵,玩花燈的隨處可見。在這一天,廣場上真叫人山人海,廣場上人們專門留出一片燃放煙花的`地方,只聽一聲巨響,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也拉開帷幕,紅的、黃的、綠的什麼顏色都有,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的姿勢,彷彿一顆顆璀璨的小太陽在空中熊熊燃燒,分外漂亮。過元宵必須要吃湯圓啊,那甜美的湯圓吃起來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節正式結束了。因爲學生們在這一天就開學了,大人們也開始正常上班了,雖不捨,可這春節也已離我們漸漸遠去。

關於年味的作文10

一年一年的聚散離合,那埋在心底裏的年味也隨着時間的推移緩緩隱藏,不見蹤影。

——題記

今年的春節有點冷,寒潮襲擊着生活中的平庸。年關又至,卻找不回當初的年味。

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卻人手一個手機,各做各的事。桌上的瓜子花生靜靜的看着周圍的平淡冷清,窗外冰冷的風呼嘯着,屋裏親人們都等待着飯菜的到來。“菜來咯~”一聲響亮的聲音傳來,忙碌好久的親人們把一碗碗冒着熱氣的美味佳餚放在桌上,“佳佳,把碗拿來,哦,對了,還有那個飲料也順帶拿來”大伯指揮着我。“菜齊了,準備開飯吧”外婆說到。終於開飯了,我心想着。全家坐定後,外婆先夾菜,說是什麼新年“大”吉。隨後嘰嘰歪歪的談話聲充滿了整個屋子,卻滿是敷衍。

不知爲什麼,坐在角落的我對這熱鬧的景象有了幾分落寞的情愫。那些談話聲感覺在我的耳邊飄着,欲進不進,傳進心裏,這難道就是“年”,這難道就是我們華夏千年的傳統,這難道就是那深藏的年味嗎?不,這絕不是。想到這,我放下了碗,走進了房,不聞外事的獨自悲傷。

“春晚要開始了,你們別走啊”外婆說到。飯局的結束似乎象徵着一年的句號,因爲隨後便是各奔前程。“不了,媽,我回家還有事,去,老公,把佳佳叫出來。哦,對了,媽,我過幾天再來給你拜年”我媽一邊收拾這行李一邊說道。“哦,那你們小心”微微的聲音卻蘊含着萬千的愛。隨着我媽的打算,親人們也都說等下就要回去了。我從房裏出來,走到門外邊,吹着冷風,“唉,明年見……”我不知對着誰說道,似乎是那門外的風。

不知從哪裏傳來一聲“春晚開始了”,隨後一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響徹雲霄,火光刺的'眼疼,也只有鄉下才有這樣不一樣的風景吧。擡眼望去,每家每戶都是春晚的頻道,熟悉的感覺。“媽,要不別回去了?”我小聲喃喃道,看向媽媽,飽經風霜的臉上有了別樣的感覺。“額……這個……好吧”一番糾結後媽媽竟然同意了。再看向媽媽,那臉上分明就是喜悅。也不知道因什麼喜悅。

推開被關上的門,我說道:“外婆,我們不回去了,明天再走”。“啊……什麼,你們……快點快點坐下啊,春晚都開始了”外婆喜出望外的表情我可能一生不忘。眼見這樣,其他親人們也是不知道爲什麼也不走了,真是戲劇化的一幕。“媽,有牀睡嗎?不然我們可能又要回去了”媽媽打趣的說道。“有,怎麼可能沒有,這房子這麼大,再來一家子人也睡的下”外婆連忙說道。親人們也就這樣談笑起來。“聽說劉謙也上春晚了。”“不會吧,不是被封殺了嗎?”“這歌好聽,誰唱的”……

新年的鐘聲,越來越近,那紛飛的白鴿響徹月夜,就這樣一步一步迎來了新年的鐘聲……

這可能就是年味,哪怕它深藏心底,哪怕它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淡化,但只要一個小小的事物或動作它就會回來,這就是獨屬於我們中華的"年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11

陽年,悄悄地遠了,而年的味道,卻留在我的鼻息。年味,真好!

春節,承載了多少人的希望與祝福,留下了多少幸福而又美好的瞬間。年是多少人日日夜夜期盼了多少次的一天,它是團聚的希望,它又是回家的溫暖。

一輛輛列車飛馳而過,雖然擁擠,卻被年味 所替代了。爲了回家,人們用盡了很多種方法,我真正體會到了家的溫暖。家得懷抱敞開着,多少人想奔去緊緊抱着它,而又會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我想,我是幸運的。當許多人在列車上對着家的方向露出期盼的眼神時,我正在家中露出花兒一般的微笑。

年,是花兒一樣的味道。香,甜 ,每當有花兒開的時候,春天就到了,生活就溫暖了,心也就有了幸福的感覺。

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感覺。各種各樣的菜,卻都是同樣的美味,和着窗外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混合着暖暖的濃濃親情,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隨着一聲“開飯了”,我們就一齊奔上餐桌,看着桌上那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禁不住口水都想往下流呢!按照每一年規定的座位,大家依次坐下來。也許,一年也就只有兩三次這樣的機會吧。看着爺爺奶奶蒼老的容顏,不知不覺感到有些許的後悔。我們應該多陪陪他們的,我心裏想。這時,鞭炮適時響起,金色的火光在淡淡的夜色中格外耀眼。就像年一樣,一年中只有過年這幾天纔會有這樣的熱鬧氣氛,更把平常的日子襯托的平淡無奇。舉起手中盛滿了果汁的杯子,大家相互道着祝福的話語,而這些話雖聽過無數遍,但在過年這一天總會覺得不同。“叮”的一聲清脆的響聲,八隻盛滿五顏六色液體的.杯子碰到一起,那八隻手,有妹妹小巧可愛的手;有爺爺奶奶蒼老而歷經歲月洗禮的手;有媽媽嬸嬸辛勤勞動的手;有爸爸叔叔敲擊鍵盤工作的手;當然還有我寫下篇篇文字的手。各種不同的手,卻都有着相同的心情。只有過年這一天,這八雙手纔會碰面,纔會共同舉杯,奏出一聲聲“叮”“叮”的清脆的樂章。

餐桌上 大家一起熱鬧地談論着這一年的所見所聞,總會有無數的話要說。爺爺奶奶總是細心地傾聽着他們的孩子談論工作的狀況,孫女談論學習的快樂。或許他們更願意做一對傾聽者,而不是演講家。無論說什麼,他們總是微笑地傾聽,不時還會發出幾聲會心的笑。他們總是這樣做,總是這樣耐心地聽我們講話,不時加幾筷子菜,僅此而已。在他們心裏,這卻是簡簡單單卻滿滿當當的幸福。爺爺奶奶對我們的大多是關心 ,但卻吸收進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抱怨。看着他們 略帶笑意的臉,只得感嘆時間流逝的太快太快。快到才一年就會讓他們花白了頭髮,快到一年就讓他們蒼老的太多太多。

年,或許又是微笑的味道,只有微笑,纔會這樣充滿甜蜜,只有微笑纔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咧開嘴角。

傳說年是一隻怪獸,但我想我應該感謝這隻怪獸,因爲正是它才帶 給我們這樣的幸福和別樣的溫暖。

年味,真好!

關於年味的作文12

除夕前後,是一年中最爲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殺雞宰羊,準備年貨,等待着在外的親人回家團圓。工作在外的遊子們也趕着車急急忙忙回家。商場裏打出各種過年的折扣活動……年味,無處不在。

除夕前,我們這兒的鞭炮店是人滿爲患,店主當然滿是歡喜,笑迎各種顧客,滿懷欣喜的老人;雀躍的孩子;出手闊綽的年輕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臉上洋溢的喜慶的笑容。爲了過年的熱鬧氣氛,鞭炮成了必備品,孩子們在鞭炮的啪啪聲中,得到無盡的'快樂,老人的笑臉也也似禮花般燦爛無比。咦,哪兒傳來清脆的鞭炮聲夾帶豬的叫聲?原來是奶奶隔壁家在殺年豬,主人家看着門板上養了一年的白白胖胖的年豬,想着一家人圍着桌子大塊吃肉的場景,眼裏全是滿足。還有兩天就過年了,奶奶家門前的池塘圍滿了人,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使勁扯着手裏的漁網,生怕漏掉一條魚,池塘裏魚兒歡快地跳着,岸邊拿着桶子、籃子準備分魚的村民們,調皮的孩子拿着棍子追逐着,一會戳戳這條魚的眼睛,一會拉拉那條魚的尾巴,好一副豐收和諧的畫面啊!

終於等到除夕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彤彤的春聯,掛上了大紅燈籠。也許是爲了驅獸,也許是爲了熱鬧,除夕晚上,我們這裏的人們都似約定好了一樣,家家戶戶都徹夜開着門庭的大燈。八點前,孩子也好,大人也罷,都是各戶串門,談談一年的收成,談談外面的工作,談談各自的孩子,或者談談對來年工作生活的暢想,這一天成了全村人曬“成績單”的日子。八點以後,各自回家與家人團聚,看着春晚,磕着瓜子,述述一年來的學習工作情況,家家都是歡天喜地,熱鬧非凡。今年我家的除夕比往年更熱鬧了,因爲家裏多了一個五個多月的弟弟,哭哭鬧鬧,笑笑叫叫,給大家帶來很多歡樂,這個年也因爲有了他而更加熱鬧。春晚是中國春節必不可少的節目,今年的春晚也與以往有着很大不同,雖然依舊是大牌雲集,但是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等高科技產品的出現,無不顯示着我國的科技進步,我國的國力發展,而國際友人的參與,更加體現出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春節這一傳統節日逐步走向世界,成爲國際化的節日。

除夕過後便是大年七年級,年味更濃,除了出門拜年。我們韶山還有一特色活動,那就是上毛主席銅像廣場給毛主席拜年,一來表達人們對毛主席的愛戴之情,二來祈禱毛主席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拜過毛主席後就是回家拜祖宗了。只有拜過祖宗後才正式開始拜年活動,親戚家,朋友家,鄰居家,從七年級到十五,到處都是“拜年”聲。聽,遠處又傳來了鑼鼓聲,吶喊聲,原來是龍燈來鬧春了,從前坪到堂屋,從廚房到客廳,“龍”都留下了它的足跡,人們遠遠地就開始燃放鞭炮接“龍”回家,都期盼着“龍”帶給大家好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鞭炮聲中,鑼鼓聲中,歡笑聲中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如今的年味除了傳統的風俗,更多了現代的味道,微信紅包,智能手機,家家地坪裏停着的小汽車,無不體現着現代氣息,相信明年過年的年味比今年又會有着不一樣的體現。

關於年味的作文13

每當歲末,人們都會匆匆向家的方向趕路,這時我們都知道,又要過年了。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年”,它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時,它便會爬上岸來,禍害百姓。有次,當“年”獸像以往一樣準備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發現家家放着鞭炮,嚇得頭也不敢回,一下子逃回了海里。原來有人無意之中發現了“年”獸怕紅色和劇烈的響聲,所以人們想到了對策。從此古人就把“年”來的這一天定爲過年,漸漸地成爲了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

過年的大事有很多,其中貼春聯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古時,貼春聯是將綵帶掛在桃樹上,寓意是絆鬼,經過不停地演化,現在貼春聯是代表着人們的美好願望和祝福。

過年最開心的事就是吃年夜飯了,因爲能夠吃上許許多多的美味,能見到平常不能見到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再看看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心裏就會冒出一種莫名的興奮。

過年最期待的事當然是飯後的壓歲錢了。吃完了年夜飯,長輩們就會給我包上一個大大的壓歲紅包,當我拿着壓歲錢的時候,心裏那個美啊!想象着該怎麼去使用這些壓歲錢,當然少不了大人們的叮囑,“可別亂花錢哦!”

過年最好玩的事,也是最有年味的事,那一定必屬舞龍燈了。每年的臘月初,村裏就會組建舞龍隊。用木板、竹子、彩紙、蠟燭這些簡單的材料,就能組成一條活靈活現的火龍。當火龍被組建而成的時候,年輕人就會遵從長輩們的教導,從而學會繁雜的舞步。當夜晚來臨的時候,就是火龍出動的時候了。古時官員出門用的大鑼被用在了火龍隊伍的最前列,“噹噹噹”,當你聽到這樣的劇烈響聲的時候,就是火龍來了,你看,遠處一條威武的火龍,伴隨着的是敲鑼打鼓和鞭炮聲。如果你家想要火龍的祝福,只需要在家門口點上一掛鞭炮,這樣火龍就知道你家要接引它,當火龍路過你家的時候,就會停駐在你家門口,來上幾個優美的“身影”,把人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你家,並且會把龍頭對着主人點上三下,請主人點睛,這是接引火龍最重要的`環節,預示着來年財源滾滾,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觀望的人羣露出羨慕和開心的笑容,彷彿大家都是主人家的親戚一樣。舞龍隊裏最熱鬧的是什麼?你要說是鑼鼓和鞭炮聲,那可不是,最熱鬧的要數隊伍裏孩子們的笑聲,不論舞龍隊去哪裏,總不缺一幫天真的孩子,你看他們那跳動的身影和嬉鬧聲彷彿蓋過了所有的聲音,大人們跟在後面,看着孩子們,也露出了滿足的大笑。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老人們感慨着歲月的流逝,孩子們歡呼着:我又長一歲了,可是,究竟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

關於年味的作文14

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陡負冰。此乃立春。而立春之後,則有佳節將到。

人們所期盼的“年”如約而至。

像一個儀式,像一個盛典。遊子們紛紛歸家,壓抑的企圖放縱。車站人山人海,旅者揮舞着手中回鄉的車票。又藉着過年的藉口,卸下一切壓力嬉笑,滿心希望抓住一年的尾巴證明自己不負逝去時光。它也像一個重要節點,催着人們放下什麼,又拾起什麼。春晚每年那麼多人看,節目也許並不是重點,更多人只是貪戀那醉人的團圓。人終究是喜歡溫暖的,年給了人們彼此接近的機會。節日不過是一個契機,而我們用一整年來期盼這個契機。我們創造它,賦予其美好的含義,把對幸福的展望包入其中。

所以人們舞起了龍燈,放起了鞭炮。金色的游龍穿行街巷,喜悅的大紅緊隨其後。北方的天空飄起絨絮,覆在地上,又厚又柔軟,白得聖潔無比,像是純潔的死亡與新生。鮮豔的紅做零星點綴,柔和但又耀眼,分外好看。

耍龍燈的人們從村的最那頭出發,敲鑼打鼓,一路聲勢浩大的前進。金黃金黃的龍,在土色的路間揚起塵土。一旦看到有開着門的人家,一羣人便魚貫而入,裏裏外外的.將屋子都走一遍,帶去新一年的福氣。末了再道幾聲發財,叫主人給些勞務費。路上碰到了往來的車輛也照辦不誤,龍頭上下飛舞。錢也照要不誤。一羣人舉着大龍站在路中,不給錢是過不去的。這可是象徵着吉祥福氣的龍啊。

夜晚行走於街頭,發現有些人家門口點着兩支蠟燭,以祈求平安富貴。誰家的小孩手中拿着“火樹銀花”,腳下是滿地的紅色碎屑。鞭炮的殘骸層層堆積,堆出通往希望的路。細細的紅蠟燭在寒風裏瑟縮,搖曳不止,但也不曾熄滅。蠟燭將周圍染上金色,黑暗中的金色。往遠處看,光芒連成一線,照亮了紅色的道路。

代表着希冀的煙花騰空而起,奮力照亮一片星雲。燃燒,炸裂,震在腦內,響在心間。就像重新躍起的流星,帶着燃燒的色彩衝上雲天,在身後撒下星輝,用尖嘯證明自己的到來。一邊盛放一邊失去,一邊重生一邊死亡。

在最高點倏燃爆裂,分解散開,化成無數光彩,不及落下就已消失殆盡。隨之而來的煙霧瀰漫擴散,爲這一瞬的帝王造勢加冕。

金碧輝煌,滿目琳琅。剎那輝煌,轉瞬盛典。

凜冬是寒冷的,但春節一定是暖的。張揚的紅色也在散發熱度,濃豔喜人。於是換上新衣,激動非凡的一起倒數,將新的願望許下。人心聚集在一起,熱得發燙。

年之一字,很沉,而所有炎黃子孫,用千年共同將它撐起。

那抹鮮豔的紅,也一直留在我們眼底,盤旋不散。

關於年味的作文15

有人說:飽嘗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樂。在以前我願意經歷寒冬,是因期盼呼吸過年的味道。現在春節一到,四處張燈結綵,炮仗聲聲,人來人往,隨處可見洋溢着幸福的臉。雖然空氣中的年味濃到極致,但是又感覺過年似乎離我很遙遠。

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過年甚至有的時候特別希望天天都過年,但是現在想想當初的我多麼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過年。

記得小時候每年,還沒有到年底,大人們就都積極行動起來,打掃衛生,添置物品;娃娃們呢,有時候也會幫大人幹些家務,但內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構思起一個個過年計劃。還記得那時的我,常常會在想到激動處忍不住地笑將起來。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了過年暖暖的味道。怎麼都想過年,過年時盼望爸爸媽媽買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雞鴨魚肉,每個孩子最盼望的就屬收紅包了一家人圍在桌子前吃着團員飯有說有笑的看着聯歡晚會,在零點鐘聲響起時會和約好的小夥伴出去放鞭炮像我這種不敢點鞭炮的人就會遠遠的站在一邊看着他們,小夥伴們還經常嘲笑我現在想想真那時的我真可笑,和小夥伴們放完鞭炮回到家裏總會有一盤熱乎乎的到這香氣的餃子在哪裏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餃子因爲據媽媽說在餃子裏會吃到硬幣會得到除夕的年味

屋內喧鬧嘈雜,高聲的談笑和孩子的尖叫,將屋外人影蕭條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與往年不同,耳畔獨獨少了那年年都不絕於耳的爆竹聲。古代有位詩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因爲環境污染所迫,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樣的'年貨十分暢銷,包裝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們在除夕的必備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還抱怨着爆竹聲太過喧囂,今時今日,少了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心中總莫名有些惆悵。

回頭看看,圍成一桌的家人們,有的飲酒,有的不停地說着,說着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說着或辛酸或快樂的往事。有人說:“過年人雖到了,可屋子裏總是少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聲掩飾了冷清。”現在發現,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們圍桌談笑着,那股年味總是圍繞着所有人,也瀰漫着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往年我對除夕,無非是在談話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對這個既代表“團圓”也是“所有中國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並沒有太多的體會,或許是爆竹聲掩蓋了它,現在夜空寧靜了,便可細細聆聽散發着“年味”的聲音。

當爆竹聲佔據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話語就聽得並非那麼真切了。當“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詞,“團圓”就顯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捲被端上桌,杯中斟滿了飲料,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雖然窗外少了一些,但這個除夕之夜卻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這股與“年味”相融合的“親情”,在這個夜晚,一定會鐫刻着我們所有人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