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演講稿>

【必備】奉獻的演講稿四篇

演講稿 閱讀(2.9W)

演講稿是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奉獻的演講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奉獻的演講稿四篇

奉獻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在座的來賓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青春是春天爭奇奮鬥的花朵,青春是夏天火紅的太陽,青春是秋天絢麗迷人的紅葉,青春是冬天淡雅恬靜的白雪,青春是噴霧的旭日,是竟發的百舸,是搏擊長空的雄鷹,青春是歡樂的音符,是我們新人的象徵。其實無論我們把青春比作什麼,青春都是最絢爛最美麗的,就像那一道彩虹,逝去的無情歲月,留下的是美麗人生。

孩提時老師是我心中的神,年少時老師是我心中的夢,如今,老師是我心中的責任,因爲我就是一名教師。既然我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其實,奉獻對於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樑之才,不妨是一顆小草爲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爲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不當一塊路牌爲迷途的旅人拂去心頭的陰雲;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爲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我們的奉獻應該是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崇高的奉獻,我們的奉獻就像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們的奉獻像一泓清泉是長年不斷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我們的奉獻,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永遠迴盪在廣袤的神州大地。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要把心中的火炬熊熊燃起,只要我的小鳥們能自由飛翔,只要我的雄鷹能鵬程萬里,只要我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始終如一,我情願奉獻我自己,讓我的青春在跳動的火焰中燃燒,在沸騰的血液中奮起,在教育的生涯中搏擊,即使命運從此不發芽,我也不會爲千百次的播種而惋惜,即使花朵結不成果實,我也不會因爲千百次凋零而放棄。

朋友們,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千百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需要我們奉獻。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期盼着你的奉獻,朋友們,憑着歲月賜給我們的年輕臂膊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奉獻的演講稿 篇2

這次市委組織的加強作風建設活動,不是走過場,而是要把轉變作風同每個人的具體工作結合起來,開創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我們每個幹部都要用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進一步強化“爲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爲我市的跨越崛起做出貢獻。

第一,要以人民爲本,做人民羣衆的貼心人。

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核心是要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在工作中,我們要急羣衆所急,想羣衆所想,把爲人民服務作爲第一職責,把爲羣衆辦實事作爲第一追求,把羣衆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羣衆滿意作爲第一標準。切實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要以務實爲重,愛崗敬業的標兵。

市委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在全市大興“五風”,爭做“五型”幹部,我們要進一步激揚敢於爭先、勇挑大樑的雄心壯志,大力倡導“創新、創業、創優”的.寧國精神,真正做到敢於創新,與時俱進不守舊;敢於攻堅,迎難而上不畏縮;敢於負責,直面矛盾不推諉;敢於實踐,緊盯目標不動搖。以心無旁騖的執着精神,奮發有爲的工作狀態,專注幹實事,全力求實效,在埋頭苦幹中創造出更多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實績。

第三,要以清廉爲基,做嚴於律己的表率。

“公生明,廉生威。”我們只有秉公用權、清廉從政,我們的黨和政府纔有威信,纔有號召力和戰鬥力。要堅持把《廉政準則》當作從政的底線,始終保持自警、自省、自律,做到“三省吾身”,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拂心靈之塵。不斷加強自我約束,通過這次作風建設提高和完善自我,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爲而羞愧!回眸過去,我們走過的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展望未來,我們將踏入人生的偉大征途!在此,我們鄭重承諾:不管在未來的道路上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我們決不萎縮和後退,而會乘着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春風,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從我做起,用燦爛的青春譜寫寧國的輝煌!

奉獻的演講稿 篇3

小草是平凡的,沒有絢麗的外衣,有人的芬芳,但是卻有一顆堅韌的心,用綠色裝點山川大地。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如小草一樣平凡,從事着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做出了不平凡的奉獻。教師,就是這樣一羣人的代名詞。

人們都把它比喻爲蠟燭一一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知識和本領,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祖國的花朵,爲國家的強盛、人類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每一位教師的頭頂上,都有一個巨大的光環,它凝聚了智慧的結晶,照亮了祖國的未來。

現如今,對於各行各業,都有一個道德操守的評判標準和尺度。作爲老師,當然也要具備足夠的師德。所謂師德,就是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對老師職業行爲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在從事教育過程中形成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爲規範的總和。教師的師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會責任的重要保證。倘若一個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見學生就心煩的老師,怎麼能教好學生,怎麼能做到爲人師表。所以,加強教師獻身於教育的理想的培養,有助於其正確對待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師德的核心是熱愛學生。在這一點上,我完全具備這樣的素質。作爲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我不但要在學習方面抓住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去引導他們如何最快最好地掌握各項知識,我還要在生活方面細心照料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從而確保他們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暑假的時候,炎炎夏日,我義不容辭地帶着學生們去參加區裏的講故事比賽;與學生們一起在學校揣摩故事中的角色,借演出服裝、道具,排練小舞臺劇等,雖然汗流浹背,但是,在這一派和諧的.氛圍中,我與學生們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也體現了我作爲一名教師的價值,這一切都源於我深深地熱愛着我、的學生們。不止是我,我相信每一個優秀教師,都具備着愛崗敬業、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師德風範。

在教育活動中,如果師生之間沒有融洽的感情,教師沒有把自己的愛全心全意地貫注給學生,那麼整個教育活動就會死氣騰騰,沒有生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調動不起來,教育的質量肯定也不容樂觀。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毫無保留地爲學生奉獻自己的愛心學生在這種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愛的教育氛圍下,就很容易“親其師,信其道”,並且積極展現自己的個性和才華,是教師能夠根據其展現的特點因材施教,從而使教育達到目的。但是,在熱愛學生教育中,也存在着一個誤區一一偏愛好學生。偏愛好學生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應該是嚴慈相濟,偏愛可能導致好學生陷入自高自大、固執、經受不起挫折的怪圈。我們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應該熱愛後進生。把愛留給每一名學生,這就是我對新時代師德的內涵的理解和體會。

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我在教室這條道路上剛剛起步,今後,我一定會揮灑青春,孕育花朵,傾注心血,抒寫輝煌,無私奉獻,弘揚師德。讓教師的光環生生不息,讓祖國的未來光芒四射。

奉獻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下午我演講的題目是《無私奉獻》。

歲月的長河淌過浸透血淚和屈辱的近代史,終於匯入了21世紀的洪流。看着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眼前一片欣欣向榮,我想起了母親,想起了那位養育了我們整整90年的母親,我期待着,期待着七月一日的到來,衷心爲母親獻上一曲頌歌。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仿如一道曙光劃破夜空,在東方閃爍。中國革命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彈指一揮間”90年過去了,舊中國的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已成爲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機勃勃、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昔日的窮鄉僻壤,而今的牛羊成羣、五穀滿倉;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今天的林立高樓所取代……

回顧黨走過九十週年歷史,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偉大成就,正是緣於一代代,一批批優秀共產黨員爲了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富強,勵精圖治,不怕犧牲,艱苦卓絕,無私奉獻。

“爲什麼我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着土地愛得深沉”在這片充滿愛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共產黨人的血水,正是因爲他們的奉獻,才讓這土地變得更加堅強。 “面對山河破碎,國將不國的現實”,多少愛國志士或大聲疾呼以期“上下一心,開創中華”,或表示“一息尚存、猶思報國”。 忘不了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用熱血譜寫了一曲英雄之歌;忘不了碉堡機槍噴吐的火舌,人民的兒子董存瑞,毅然拉響了導火索;忘不了鍘刀的底座已被鮮血染紅,黨的女兒劉胡蘭“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無數的共產黨員,用血肉之軀,把我們多難的祖國拖出了地獄,送上了幸福的大道。無數革命先烈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祖國母親悽苦的眼淚,換來她幸福的笑容。

“任腳下響着沉重的鐵鏈,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毒刑拷打算的了什麼?死忙也無法叫我開口!對着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凌然的正氣,不屈的意志,永遠是指引我前進的燈塔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個偉大的時刻,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中國有了新的前進方向。 滄海桑田,神州鉅變,曾記否,紅旗漫舞亮神洲,光彩普照;人民歡欣樂中華,喜笑顏開。雷鋒精神飛度玉門關,鑄就時代歷史;鐵人氣質傳揚北大荒,恩澤社會國家。“鞍鋼”奔騰鐵水流,沐浴火紅的年代;“一汽”高歌紅旗曲,孕育美好的春天。聯合國前升起鮮紅的五星紅旗,和平共處添異彩;世界各地留下共產黨人的身影,求同存異譜寫新的篇章。這一切成就凝聚着無數中華兒女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更帶給祖國母親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前幾天是紀念汶川地震三週年的日子,在汶川特大地地震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先進事蹟報告會上,來自災區基層、援建省市、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代表,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向人們再現了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過程中一幅幅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感人畫面。在救援人羣中我看到了一批特殊的人羣,他們正值青春年華,他們在這次地震中的名字,是遇難者,是救援者,是志願者;他們的職業,是軍人,是學生,是教師,是醫生和護士,或者沒有職業,或者有,但我們不知道。也正是他們將自己的愛心的全部奉獻給了災區,將他們熾熱的青春無私的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偉大的祖國。他們就是我們熟知的80後、90後。

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僅是緬懷黨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紀,作爲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重塑這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這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鉅啊!青年朋友們,作爲21世紀中國的主人,我們是否感覺到建設祖國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有什麼時間去猶豫,去浪費?我們是成長中的一代,我們是改革中的一代,我們是開創未來的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年一代的創造和奮鬥!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黨,奉獻給我們最親愛的母親!用我們的切實行動,燃燒烈火的青春!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