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演講稿>

端午節演講稿15篇

演講稿 閱讀(2.9W)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演講稿15篇

端午節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有許多豐富的節日習俗:元宵節要吃湯圓、炸癩蝨;中秋節要吃月餅、供月華……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呢?讓我來告訴你,端午節那天我們要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吃鹹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數吃糉子和賽龍舟了。

關於端午節吃糉子,還有一段傳說呢!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積極革新政治,卻受到陳封舊貴族的打擊,最終於五月初五懷着悲憤、絕望的心情投汨羅江。善良的老百姓爲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箬葉包糉子,投入江中。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這一天裹糉子、吃糉子。

糉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餡的種類也有很多。糉子內鹹餡兒有蛋黃、豬肉等等,甜餡兒有紅豆沙、棗子等等。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糉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說完了那香噴噴的`糉子,再來說說精彩紛呈的賽龍舟活動吧。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風發,隨着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划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兩岸上擠滿了觀衆,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震耳欲聾。噼噼啪啪的鞭炮也響起了,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龍舟賽力與美的比拼中,陶醉在聲震雲天的鼓聲中……

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含着豐富民俗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演講稿2

大家好!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相信很多同學都很熟悉這一天,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和傳說大家都很熟悉。在端午節,我們應該回家和家人一起度過美好的一天。這一天大家一般都吃糉子。我很高興在這裏發言。你對我們的傳統節日瞭解多少?

我想每個人都很熟悉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其實是代代相傳的。我們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們都是在課本上學到的。我們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後來,我們有了這個節日。賽龍舟也和端午節有關。是當時楚國人。他捨不得離開屈原,划船去救他。後來賽龍舟的傳統就產生了,我們也很熟悉吃糉子。爲了防止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人們把食物扔進河裏,然後端午節就有吃糉子的活動。

這一天我們可以在家和父母相處,但也要清楚這一天的意義。端午節在我們國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我們的國家歷史悠久,有許多史詩般的故事可以激勵我們。我們應該發揚這種精神。就像屈原,做人要正直,愛國要愛國,古人留給我們的東西是很寶貴的.。這種精神也是我們應該提倡的。很多節日背後都有故事。古人留給我的是精神財富,永遠不會消散,對我們後代影響深遠。我們必須發揚這種傳統的高尚精神。

學生面對這些精神財富,我們作爲中國人的後代應該發揚光大。雖然端午節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簡單的節日,但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仍然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把這個傳統節日發揚光大。有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注意這一點。其實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敬佩。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雖然很多同學都知道我說的話,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精神或者進一步理解它。因此,我們必須永遠記住這些精神。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延續這種精神。有一些關於端午節起源的故事。也許我們都會記住這一天,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種精神。

端午節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提起端午,人們不由想起令人垂涎欲滴的糉子;想起趣味橫生的龍舟。而我則不同,一首流傳千古的《離騷》;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言壯志,已使我無暇可想。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先生懷着一顆赤膽忠心,踏上了一條爲國爲民的不歸路,他以自己淵博的學問,博得了楚懷王的讚賞,受封之時僅二十多歲。初出茅廬的屈原,已對當時政治局勢有了深入的瞭解,他倡導舉賢受能,富國強兵,指點江山,力主聯齊抗秦。他以機制雄辯的說服力,聯合各國,建立六國聯盟,消除秦國威脅,挽救祖國危亡,革除弊政,消除人民疾苦。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那些擔心屈原的改革計劃會使他們失去權勢的—奸臣們,倚仗楚王寵妃的勢力,加害屈原,致使意志薄弱的楚王罷免了屈原的官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先生只好通過寫詩來表述他的希望,記述他的悲痛與不滿。幾部膾炙人口、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相繼而出,獨具風貌、影響深遠。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你直臣冤。

他雖然已無法挽回楚國的命運,卻百般牽掛着自己的祖國,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郢被秦攻破,屈原絕望無比、痛不欲生。於次年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懷沙》,他邁着無力的步伐來到汨羅江邊,秋風蕭瑟,撩起被淚水溼透的衣襟,他憔悴地站在汨羅江邊,用飽含淚水的'眼望了望遠方西下的夕陽,伴隨着一首悲歌,投入江中……

古往今來,秋風依舊,汨羅江水泠泠,屈原先生走了,留給我們的只有詩歌和懷念嗎?當然不是,留給我們的是一顆堅定的愛國之心,一種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精神。願這種精神,可以永駐人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節。端午節這天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戴上了香香的香袋,有的划龍舟,有的舞龍獅,而我們是去農村的哥哥家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在道路兩旁到處是麥子,成熟的麥穗在陣陣微風中跳起舞來,真像金色的海洋,到了哥哥家,我看見很多果樹,有杏樹、李子樹、桃樹等,樹上結滿了果子,沉甸甸的果子把樹枝壓彎了,我真想馬 上摘一顆嚐嚐啊!哥哥家還餵養了很多動物,有雞、羊、狗、兔子。參觀完他們家我們就上山了。沿着小路一直走到山溝,我看見幾個山洞很好奇,就跑了進去,裏面全是黑暗什麼也看不見,我很害怕 就跑了出來一直往前走,看見一個很好的洞,它外面有一層裏面也有一層,是這裏XX的山洞。我問媽媽這是幹什麼用的?媽媽說:“這是古時候人住的地方,因爲那裏很窮只有住在山洞裏。”

端午節演講稿5

親愛的同學和老師:

今天在國旗下我演講的內容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同學們,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其中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

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由於他主張反抗秦國的侵略,所以遭到了別人的打擊,並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後來,秦軍佔領了楚國首都。楚國失地千里,屍體遍地。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想看到國破家亡的景象,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他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他當時62歲。

老百姓非常愛戴屈原,聽到他自殺的消息,他們划船到河中央搶救屈原的遺體,卻找不到。他們擔心河裏的魚蝦會咬屈原的遺體,於是把米裝進竹筒,然後扔進水裏,以此來保護屈原的遺體。

從那時起,每年的五月五日,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也會把船劃入洶涌的波濤中,象徵着人們爭相搶救屈原的遺體,表達對屈原的思念。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南方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已成爲紀念屈原的節日。

20xx年以後,談到屈原的愛國主義,我們提倡什麼?我們提倡的是屈原對自由與和平的熱愛,提倡的是對於祖國的高度責任感,提倡的是面對強權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要深切感受對屈原對國家人民的深切情感。我看到了屈原對這片土地的深情,那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闊的土地。

同學們,屈原因爲熱愛祖國,關心人民的苦難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糉子,看龍舟比賽時,別忘了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互相鼓勵,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成爲一個努力爲祖國建設獻計獻策的人,爲自己的未來鋪平道路,回報照顧我們的父母和教師,做一個無愧於祖國的人。

假期期間,請同學們注意安全,特別是最近流感比較嚴重,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最後,祝同學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明天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是春末夏初最大的民間節日。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傳統習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習俗不僅是一種習慣,也代表着文化文明和民族認同。但遺憾的是,現代中國人對西方節日越來越熟悉,同時也在以驚人的.速度遺忘自己的歷史。比如端午節,恐怕大多數人只知道一個吃糉子的習俗!端午節的其他習俗離我們很遠。

第一個,也是關於端午節最受歡迎的一個,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而慶祝端午節的。屈原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夫三閭,眼看國家危在旦夕,卻無藥可救。他日夜悲傷,最終死於汨羅江。楚國的人們得知後非常悲傷,他們努力航行去營救他們。爲了不讓水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他們划着龍舟,在河上敲鑼打鼓,希望把魚蝦趕走。他還用糉子葉包着米做糉子,扔到河裏餵魚蝦,希望屈原的身體不受傷害。這種習俗一年一年流傳下來,這就是端午節划龍舟、包糉子的由來。

第二個比紀念屈原的更古老。慶祝端午節是爲了“除瘟疫,除疾病”。農曆五月端午節期間,天氣越來越熱,各種蚊蟲開始出現,容易引發疾病,所以五月也被稱爲“邪月”。五月,古人以休養生息爲養生之道。有的地方用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山丹等5種植物解毒。因此,“除瘟疫,除疾病”是普通中國人慶祝端午節的一大主題。

還有第三種慶祝端午節的方式,那就是“祈雨”。端午節是水稻長勢旺盛的季節,而此時雨水少,所以人們用糉子來引誘天氣下雨。另外,端午節賽龍舟也是求雨。人們把水倒過來,這樣龍王就藏不到水下,就能把“真龍”抽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端午節包含了非常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端午節的虔誠紀念無疑顯示了我國中華禮儀的高尚傳統。中國傳統節日多姿多彩,文化內涵豐富,保留着人類特有的文化記憶。例如,當春天來臨的時候,人們用美好的祝福表達對未來的希望,這是中國人賦予春節的原始意義,而清明後的播種和中秋節的收穫更集中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的品質......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就要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嗎?讓我來告訴你!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的`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賽龍舟是爲了拯救投河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

把糉子投入江,是爲了不讓魚餃蝦蟹吃屈原的遺骨。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

相傳春秋時期,中原地區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小人的讒言,但懷王不但不聽,而且還要聽讒言除掉屈原。

屈原寫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屈原的精神在當時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看着百姓民不聊生,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

楚國百姓聞訊趕來,紛紛划船,到河裏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把糉子放進河裏餵魚喂蝦喂螃蟹,讓他們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兩千多年過去了,但是詩人屈原的形象仍然在人們的心中。今天,在農曆五月初五,人們會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習俗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佩帶香囊、賽龍舟。除此之外,我們還有送綠豆糕和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因爲它能吃糉子和綠豆糕,而且因爲它對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8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我們演講的主題是端午節,一個傳統節日。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什麼節日?

首先,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和愛國人士的節日。因爲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入汨羅江後。人們自發地將盛滿米的竹筒拋入江中,數千只小船齊聲出發,高呼鼓樂嚇跑惡龍,以示對屈原的敬意和懷念。現在已經成爲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息息相關。端午節是中國人傳遞愛國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節前後,春夏交替,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病蟲害逐漸增多,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我們江南地區也將進入高溫多雨潮溼的雨季。爲了避免疾病的發生,人們在端午節前後插入艾葉和菖蒲,驅趕蚊蠅蟲蟻,淨化空氣體。後加石榴花、大蒜、龍船花,合稱“天上五端”。

端午節,大人要喝雄黃酒、菖蒲酒驅蛇蟲,小孩要戴含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樣,端午節就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第三,端午節是一個體育節日,因爲在這一天人們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比賽是一項極具衝勁和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不僅需要體力和耐力,還需要團結協作,機智靈活,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鍊的結果,非一日之功。端午節比賽可以推廣大衆水上運動,強身健體,凝聚人心。現在,龍舟比賽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是對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內在力量的一次強化和洗禮。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用愛和珍惜來看待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讓中華文明在中國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大家都是知道,紀念屈原的日子,關於屈原的故事,我們都聽了很多很多,知道他是愛國的,知道他是偉大的詩人,同時端午這個歷史悠久的日子,也是可以更好的來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

愛國,不但是詩人有,其實我們也是有的,可能平時我們的感受沒有那麼的深刻,但是每當在國旗下,在我們的國歌聲中,我們總是會感覺到祖國在那裏,而且我們也是要去培養我們的愛國之情,小時候或許我們不太懂的,但是當我們長大,我們也是更能理會到祖國強大帶給我們的好處,如果和家中的長輩聊聊天,那麼我們也是知道,這幾十年的發展和變化是多麼的偉大,祖國,時刻都庇護着我們,而我們也是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像屈原一樣,端午之際,不但是吃糉子,賽龍舟,同時也是要去學習,去感受祖國,去愛着我們的祖國,或者可能同學們說,我們現在也是做不了什麼愛國的事情,其實不然,我們努力的`去學習,去把知識學好,其實也是一種愛國,只有此刻把知識學好了,那麼我們以後長大了才能去報效祖國。

端午的歷史很悠久,同樣的我們也是可以好好的去了解我們祖國的歷史,去看看曾經的時代,那些優秀的歷史人物,爲我們的祖國做出了多少的貢獻,越是瞭解,我想我們也是對於我們祖國會愛的更深,我們有着那麼悠久的文化歷史,有着那麼多優秀的先輩爲了祖國的繁榮,爲了祖國的崛起,付出了特別多,同學們歷史是我們要記在心裏的,同時這個節日也是讓我們更加的清楚,國家,不是口頭上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也是要在日常更加的努力,只有學好了,才能以後更好的爲祖國而服務。其實不光是端午,還有很多傳統的節日都是我們先輩流傳下來,歷史悠久有內涵的節日,我們多去了解,多去弘揚,來讓更多的人對我們優秀文化的瞭解,去感受那些節日背後的豐厚內涵。

同學們,在我們欣賞着賽龍舟,吃着美味糉子的時候,也是要多去想想,多去了解這些行動背後的意義,去感受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讓我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去更加努力的學習,去做好自己此刻該做的事情。謝謝!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端午節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每年都要過各種各樣的節日,有些節日的確是可過可不過,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可千萬不能遺忘,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也有它獨特的過程,比如說,清明節就需要祭奠自己以及逝去的親人朋友;中秋節就需要一家團圓,一起吃團圓飯,一起吃月餅,一起賞月;大家知道最近要過哪個傳統節日了嗎?那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會吃糉子,看龍舟等等,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節日,我先在此祝大家端午節安康了!

可能有人就會有疑問了,你們可以在中秋節跟朋友說中秋節快樂,但是端午節這天可千萬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啊,因爲端午節是紀念屈原投江的日子,如果大家對端午節的來歷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在此我就不細說了,這個經典的故事還是留給大家自己去探索去揣摩吧。但是我可以簡單的跟大家說一下,愛國詩人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國家被戰爭淹沒,自己卻無能爲力,含恨跳入了江中,爲了紀念屈原這種愛國的精神,所以纔有了端午節。

大家都知道,在端午節絕對會做的兩件事就是賽龍舟、以及吃糉子。這又有什麼說法呢,其實都是有緣由的,因爲當時屈原跳去江中,百姓們當然就不希望這麼一個好人就這麼死了,就爭先恐後的划船去救他,後來不僅沒救到,甚至連遺體都沒打撈到,這就演變成了現在的賽龍舟,而糉子在古時候是叫角黍的,最初的糉子也是不是用葉子包着的,而是竹筒,爲了河中的魚蝦不吃屈原的遺體,就想着用“筒糉”先餵飽他們,後來才慢慢的'演變成用葉子包着的,這點大家都不知道吧?因爲我比較喜歡聽故事,這都是我爸爸告訴我的。

不知道大家都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幹嘛呢,我和家裏人每年都是一樣的安排,上午全家人一起早早的到了江邊去佔好位置,就爲了看賽龍舟,我會在那個時候突然能理解爸爸爲什麼那麼喜歡看足球比賽,因爲真的好刺激,龍舟上的所有人都團結一直,動作一致,在鼓手的打擊節奏下,朝着目標前進,那樣的場景真的非常的壯觀,當然也有很多意見不合,一起練習時間不長的龍舟翻船的現象也有,我也是有幸見過一次。下午的時候我們就能吃到糉子了,香香糯糯的特別好吃,我喜歡端午節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能吃到糉子,在其他時間可吃不到,媽媽只會在這天辛苦下而已,其他時間再怎麼叫她也不會煮。

不管大家喜歡吃甜糉子還是鹹糉子還是肉糉子,我希望大家都能在吃糉子的同時懷念一下愛國詩人屈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糉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隨着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一部分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當我們站在聖誕的霓虹燈下,不要忘記在除夕陪陪家裏的爺爺奶奶。當我們在萬聖節狂歡的時候,不要忘記在中秋節與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團圓。當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當元宵的燈會不再流光溢彩,當端午的龍舟不再激情澎湃,當中秋的月餅再也品不出深摯的內涵,我們似乎失去了什麼?

雖然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已成爲我國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節日是積極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舉措。但同時我也覺得,申遺和立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模式。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一種從內心生髮出來的力量和自信。有了這種內驅力,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能得到延伸與豐富,民衆的心態也會變得健康、美好和開放。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和珍愛之情。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古老的華夏文明煥發新的風采!

還有,隨着端午節來臨,也就意味着整個學期臨近尾聲。希望同學們能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系統複習,也預祝同學們在大學聯考、會考、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1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說“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爲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爲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到了,我們班開展了“話說端午節”的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給大家分配了不同的任務,我負責查找端午節的習俗。通過我與同學們的努力,我們都受益無窮。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知道了許多端午節的知識,我知道了端午節爲什麼要佩戴香囊。原來是因爲那時蚊蟲多,容易被叮咬,而香囊發出的`香味能驅趕蚊蟲。在古代傳說有辟邪的作用。

我還知道了端午的由來,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他人霸佔,最後投江而死。

通過了這次活動,我收穫了不少東西,我知道了查找資料的方法有很多:查看書籍、問老師、網上搜索等等。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網上搜索。

通過這次活動,我也體會深深:生活中的祕密有很多,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發現。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問題,用心去解決。我們一定能體會到探索奧祕的樂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端午節演講稿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糉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爲糉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爲”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

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__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爲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爲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爲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_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端午節演講稿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對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也應該略知一二吧!但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有很多端午習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揩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糉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糉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說,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