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2.78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

作爲教育戰線的一員,我有幸參加20xx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國培計劃”信息技術培訓。其培訓的模式新穎,充分發揮了遠程教育的作用,讓廣大教師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優質的學科培訓資源,共享網絡學習資源,大大提高培訓的質量。在本次河北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培訓中,我們從“觀看視頻、閱讀資料——班級交流討論、集中答疑——交作業”這三個環節來細化學習任務,感覺有點像玩遊戲闖關,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平臺。在本次信息技術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塊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國小中難以開展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爲信息技術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信息技術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信息技術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信息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頻,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裏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信息技術課,沒有一個領導對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爲農村中國小的信息技術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塊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爲在農村中國小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我們農村國小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在線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國小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信息技術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着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信息技術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爲。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件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爲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頻、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截取網頁和視頻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信息技術理論掌握得更爲系統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爲了真正推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爲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纔是根本。本次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信息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爲教學工作服務。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2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培訓,讓年過半百的我又有了一次與現代技術接觸學習的機會。通過培訓,收穫頗多,現將培訓心得總結如下:

一、更新了理念

通過培訓,轉變了以前單純爲培訓而培訓,爲完成任務而學習的理念,明白了一切培訓都是爲了自身的提高,對幼兒保教行爲的真正促進。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解決自己的真問題,解決幼兒園裏實際存在的問題。還明白了,好多知識,不是學得越多越好,像吃東西,關鍵在消化、吸收。任何學習,都要結合自身的實際,不能貪多求全,否則吃得多,消化不良,不但對自身提高無益,還會損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應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地收集、整合、分析、梳理才能恰當運用。這就要求我需要不斷地主動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成長到老。

二、學以致用

任何技術,如果學了不用,只是屠龍之技。這次培訓的內容,貼近教師工作實際,專家們分享瞭如何進行微課設計與製作,如何用多媒體課件設計與製作等內容,他們的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僅教給我們知識技巧,更引導我們需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和家長。專家提出願景驅動和問題驅動兩種提高自己的方式,讓我知道願景務虛,目標務實,長遠和近期需要區別開來。特別是PPT設計藝術一部分,讓我知道製作PPT,必須瞭解受衆是什麼人,爲什麼來聽,什麼使他們焦慮,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你希望他們做什麼,他們可能會怎樣拒絕等,要通過聽、看、觸摸等方式,結合標題“標新立異”吸引受衆,重點用字體、顏色突出,使受衆清晰可見,易於理解。

三、努力方向

通過這次集中培訓,今後我要在以下幾方面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1、不斷解放思想,向網絡,向年輕老師學習新事物、新方法。樹立有解思維理念,不被學習上的困難嚇倒。

2、將本次培訓所學到的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運用於日常保教工作,真正落實學以致用。通過與本園老師們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積極參加園所開展的信息技術校本研修教研活動,整體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3

20xx年10月14日至18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培訓——骨幹教師“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第二批培訓。爲期五天的培訓,深感自己與當今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的差距,也深刻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深切地體會到只有不斷地學習,接受新理念、新技術,學會並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真是受益匪淺。現將參加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理念與理論知識得到提升

1、張秀梅教授給學員們解讀了關於“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理解與實施思路梳理”的方案。在張教授的解讀中,使我理解了1。0工程專項培訓與2。0工程專項培訓的聯繫與區別,並深刻地理解了2。0專項培訓不但要求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還要求教師要學以致用,也就是把所學到的信息技術能力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並領略了能力提升工程2。0的總體目標是“三提升,一全面”和構建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是以校爲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

2、餘紅教授給我們講授了“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與整校推進校研修計劃的制定與落實”。在餘教授的專題講座與案例分析的分享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現代信息時代互聯網+,既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創新與驚喜,任何地方都是互聯互通的,無線連接的'。所以作爲信息時代的教師,爲了適應時代的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應用能力的學生,我們就要不斷地研修、提升信息技術能力。

3、分別在林飛、黎招準、張子石教授的專題講座中,領悟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2。0的五個維度和28個微能力點,並在專家們典型課例的分析中,初步掌握瞭如何在教育教學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體現微能力點;並從中理解了“雙師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路徑,瞭解了什麼是“雙師課堂”,體會到了“雙師課堂”可以推動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有效彌合、推動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同時還了解了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的開通促進了教育公平、優質、均衡的發展。

二、信息技術專業水平有所提升

10月15日上、下午,我們分別參訪了XX市第八國小金城校區和XX市第二十八中學。八小的樑春萍老師和二十八中的劉麗豔老師分別爲我們展示了“多技術融合課堂”和“智慧課堂”的示範課。兩位老師運用了粵教翔雲、希沃白板、班小(二)和易課堂等軟件深度融合在課堂教學中,使課堂內容豐富、生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鬆、快樂、幸福地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中。在觀課和與授課老師的交流過程中,使我初步認識了粵教翔雲、希沃白板、班小(二)和易課堂等軟件,對這些軟件基礎的操作運用方法也略知了一二,並深刻感受到在課堂教學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可以促使課堂生動有趣,學生上課激情高昂,學習效果倍增。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育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與實操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努力學習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儘量做到把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4

爲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打造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經研究,決定組織實施全省中國小教師(含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採取“以點帶面、分類實施、整校推進、學用融合”的推進策略,到20xx年底,完成全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全員培訓,構建以校爲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基本實現校長和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培訓指導團隊信息化指導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1、培訓全體中國小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緊緊圍繞多媒體教學、混合學習、智慧學習3種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4個維度30項信息技術應用微能力(以下簡稱能力點,詳見附件2),分層分類開展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到20xx年底,三年內每人培訓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於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於30學時。

加強深度貧困縣鄉村教師、民族地區教師、村小(教學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精準幫扶。依託“四川雲教”,通過“三個課堂”等開展線上協同研修、協同教學,探索“雙師教學”模式陪伴式教師培訓改革,提升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助力教育脫貧攻堅與均衡發展。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應用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跨學科、智能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信息化教學創新團隊,開展個性化教學實踐探索,提升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2、培訓校長及管理團隊,提升信息化領導力

組建由校領導擔任首席信息官(CIO),校長領銜、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依據《中國小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標準(試行)》,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以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的制訂與落實爲主線,分級開展面向所有學校管理團隊的專項培訓,提升信息化領導力。

3、培訓指導團隊,提升信息化指導力

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團隊遴選與管理機制,組建三級信息化培訓指導團隊。採用專題研修、分類培訓與學習共同體建設等模式,以縣(市、區)爲重點開展培訓指導團隊專項培訓。推動培訓指導團隊開展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科教育教學研究,探索基於“互聯網+”的教研組織形式,提高指導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以及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培訓設計、管理、評價等的能力。

4、建好培訓資源,保障融合創新發展

依據應用能力標準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實際水平,以信息化教學方法創新、精準指導學生個性化發展爲重點,面向一線名優骨幹教師、優質企業等匯聚精準適用的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教育大資源。依託各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遴選優質培訓資源,探索建立靈活、開放、終身化的教師個性化學習空間,推進資源共建共享和精準推送。

三、推進辦法

(一)省級加強統籌規劃,組織示範引領培訓

省上主要負責統籌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組建省級培訓指導團隊,建設培訓資源,開展示範引領培訓,培育一批“整校推進”試點學校,指導督促各地分層分類開展全員培訓。

1、做好統籌規劃管理。結合國家目標任務、措施要求和四川實際,統籌設計培訓項目、資源建設、應用考覈等工作,研製規劃、方案、指南等。

2、建強培訓指導團隊。制定省級培訓團隊遴選與管理辦法。遴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出的一線校長、骨幹教師,教研、電教等部門專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專家,組建省級培訓指導團隊。

3、建設適用培訓資源。依據30個能力點,通過遴選高質量的國家慕課課程資源、自主研製培訓資源、整合一線教師優秀實踐案例資源、購買服務等,建好省級信息化教育教學培訓課程資源庫,爲全省教師線上不少於20學時研修提供託底保障。

4、開展示範引領培訓。

一是開展管理者領導力提升高級研修。組織培訓各市(州)教育行政、教研培訓、電教部門負責能力提升工程2.0的管理人員,提升組織實施能力。

二是開展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力高級研修。以縣(市、區)培訓團隊骨幹爲重點,兼顧省市級培訓團隊骨幹,開展三期培訓(每期200人),提升培訓團隊規劃設計、組織教研、指導校本研修、開展校本應用考覈等能力。

三是開展學校管理團隊和骨幹教師高級研修。面向信息化基礎較好的中國小校,開展三期(每期200人)學校管理團隊和學科信息化教學骨幹教師培訓,提升跨學科融合教學和實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打造智能化教育領航名師名校長。

四是開展以“四川雲教”爲主的“三個課堂”應用骨幹研修。依託“四川雲教”,遴選“三個課堂”應用骨幹教師,開展三期(每期400人)培訓,提升“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能力。

五是開展整校推進“樣板校”項目培訓。採取“省級統籌,以市爲主”模式,一體化設計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骨幹教師和全體教師培訓,開展“樣板校”整校推進省級試點,爲全面開展能力提升培訓探路子、出經驗。

5、開展考覈認證。根據校本考覈方案,依託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統,開展市(州)培訓情況考覈,併爲全省中國小教師提供培訓結果查詢、學時認證、證書打印等服務。

(二)市州加強區域指導,組織線上研修

各市(州)主要負責做好區域規劃,組建市級培訓指導團隊,開展本級示範引領培訓,承擔省級“樣板校”共建任務,建好地方課程資源,統籌組織各縣(市、區)開展不少於20學時的線上研修,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全員培訓並開展質量抽檢。

1、制定市級實施方案。對照省級實施方案、指南等加強區域統籌規劃,制定符合本地學校應用環境和教師發展水平的區域推進實施方案、縣域考覈實施細則、培訓質量抽檢制度等,並報省上備案。

2、建好市級培訓指導團隊。參照省級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市級培訓指導專家遴選與管理辦法,組建市級培訓指導團隊。

3、建好地方課程資源。結合本地實際,豐富培訓課程資源。鼓勵參照30個能力點,拓展、研製地方特色能力點及資源,爲本地教師培訓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4、實施“打樣”培訓。根據學段、城鄉、信息技術應用環境等推薦5-7所學校,作爲省級“樣板校”。將有省級“樣板校”的一個縣(市、區)作爲“樣板縣”。在省級統籌指導下,組織實施“樣板校”“樣板縣”整校推進試點,並做好經驗總結和推廣。

5、組織線上研修。根據區域教育發展實際,重點做好各級各類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少於20學時的線上全員培訓。

(三)縣(市、區)分批推進,抓好線下實踐

縣(市、區)根據實際需求做好“整校推進”全員培訓。緊盯30學時的實踐應用分批推進。

1、做好落地方案。按照省市實施方案和指南等,建立“縣-片-校”三級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的責任運行機制和責任清單;研製整校推進落地詳案、學校考覈辦法,指導學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等。

2、建強兩支隊伍。要建優縣級培訓指導團隊,打造“素質好、教學優、懂技術、會應用、善指導”的縣級信息化培訓指導團隊。要建強學校管理團隊,指導學校組建由校長領銜的信息化管理團隊。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提升培訓指導團隊信息化指導力和學校管理團隊的.信息化領導力。

3、分批整校推進。借鑑省市“樣板校”“校板縣”經驗做法,按照分類指導、傾斜鄉村的原則,遴選不同類型、不同信息技術環境、不同發展水平的學校,打造一批試點校。分批實施、整校推進,形成推進有效機制。

4、指導校本研修。指導學校建立“骨幹引領、教師選學、團隊互助、學校指導”的研修共同體,形成“學校指導有研修方案,教研組互助有專題研修計劃,教師選學有任務清單”的研修機制,確保到20xx年底,全體教師完成不少於30學時的實踐應用。

5、組織考覈評估。要加強對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作的過程督導和質量評價。進行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校本研修方案審覈備案。依據省級校本應用考覈方案和市級校本應用考覈實施細則,分層分類組織實施校本應用考覈及整校推進工作績效評估。

(四)學校整校推進,突出學用融合

學校根據自身信息化應用發展現狀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際,組織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教學實踐和應用研修,總結實踐經驗,推進應用創新。

1、研製校本培訓計劃。根據學校信息化教學條件,確定能力點方向,研製學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修計劃、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選學任務清單等。

2、組建學校管理團隊。組建由校領導擔任學校首席信息官(CIO),校長領銜、學校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指導教師開展校本研修、應用創新和考覈測評。

3、開展校本研修實踐。學校從30個能力點和地方特色能力點中選擇至少2個維度(智慧教育創建學校選擇3個維度)的能力點供教師選學。教師從中選擇至少3個能力點(每個維度不少於1個),開展不少於50學時的專題培訓、校本研修、應用實踐。其中實踐應用30學時建議分配如下:完成3個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

4、實施校本考覈測評。堅持成果導向,依據教師選擇的能力點,組織開展自評、教研組成員互評、學校考覈小組考覈等,全面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

四、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2020年上半年):規劃引領,機制保障。研製規劃、實施方案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建立省級工程辦核心團隊和培訓指導團隊,啓動引領性培訓等工作。

第二階段(2020年下半年):試點先行,形成經驗。研製整校推進指南和考覈方案,開展引領培訓,啓動省級試點學校培訓工作。各市(州)建立本級管理和培訓指導團隊。全省20%的縣啓動能力提升工程。

第三階段(2021年):示範引領,全面推進。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成果,輻射帶動各市(州)學校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全省60%的縣啓動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階段(20xx年):攻堅克難,總結提升。針對存在的問題,開展重點督查和指導幫扶,力爭全省在20xx年底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訓任務,全面總結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成效與經驗。

五、推進保障

(一)組織保障

教育廳負責統籌規劃與管理,執行辦公室(簡稱工程辦)設在省電化教育館,負責組織實施和支持服務的具體工作。各市(州)、各縣(市、區)要明確領導機構、責任分工、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設立工程辦,配備核心團隊人員,確保工程辦核心團隊穩定。要科學遴選試點區(學校)和培訓指導團隊成員,以任務驅動,推動示範引領取得實效。要結合區域發展情況和學校需求,建立激勵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的制度機制,確保教師真培訓真應用。

校(園)長是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一責任人,要組織帶領信息化管理團隊,科學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好教師線上學習,抓實線下校本應用實踐;要爲教師創造良好條件,促進每個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主動應用信息技術。要強化學科教學應用實效,確保校本應用考覈結果客觀公正並納入學校教師績效考覈。

(二)經費保障

教育廳統籌專項經費,重點支持“三州”、民族地區、深度貧困地區、試點區(學校)教師培訓,以及省級培訓資源開發,管理系統建設運維等。各市(州)、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培訓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將培訓經費納入預算,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按進度推進。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社會機構積極參與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

(三)監管評估

按照“一網管理、分網學習”的要求,優化升級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統,實現與各級各類培訓系統無縫對接和數據適時匯聚,探索伴隨式採集教師培訓數據的精準監測評估。採取專家評價、參訓教師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方式,開展培訓項目質量監測,提升培訓實效。

建立省、市(州)、縣三級督導考覈機制,將培訓進度和實施效果納入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內容。要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成效,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和校長任職考覈。研製激勵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實踐的措施和管理辦法,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按有關政策納入教師年度考覈、職稱評聘、教師資格註冊等。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5

隨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爲一名紮根一線的教師,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韓城市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通過學習我感悟到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魅力,不管是技術上還是思維和高度上都帶給我非同一般的震撼。

這次培訓學習,對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這種任務驅動式學習,營造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沒有大而空的理論闡述,老師的講述能與實踐緊密結合,師生平等,更易於理解與接受。

我收穫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忽視了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現代教育是要學生學習變爲學生要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核心,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

通過本次學習,我也認識和學習了一些實用性極強的軟件,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有效的提高了教學備課的效率,同時在運用的過程中對於教學技術的理解更加清晰。使我對於“問題的設計”、“主題的規劃”、“單元學習評價的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

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着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這樣,才能爲我的教學增添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信息技術有新的認識。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爲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我要不斷的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的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才能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貫徹兢兢業業、紮紮實實的工作作風,認真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信息化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6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xxxx〕1號)總體部署,結合我省中國小教師教育信息化發展實際,爲組織實施好我省中國小教師(含幼兒園、普通中國小,下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xxxx年,通過全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網絡研修20學時、校本實踐應用30學時),構建以校爲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一)立足整校推進,形成整校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校本模式。組建校長領銜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制定並落實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制定校本研修主題,指導教師開展基於課堂教學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組織校本應用考覈評價,提升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發展規劃領導力和信息化指導能力。建立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校本研修新機制,整校推進、全員參與,以問題爲導向,立足應用信息技術解決課堂教學實際問題,提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等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聚焦教育扶貧,建立提升“兩區”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精準幫扶體系。以革命老區和深度貧困地區爲重點,開展對口幫扶“兩區”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面向革命老區,通過幫扶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採取一對一的方式開展鄉村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形成常態化信息技術應用課堂的教學模式。面向深度貧困地區,通過建立“雙師工作坊”帶動形成“雙師教學”的有效模式,提高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鄉村教育質量提升。

(三)推進教學創新,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學新模式。以名校長和名師爲培育對象,引導主動應用互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智能化教育教學新模式,提升名校長和名師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領導力和教學創新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助力學校教學創新。

(四)強化校本應用,形成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以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爲引領,中國小校要對照能力標準找準方向,教師要對照能力標準找準問題,整校推進中要以方向爲指引,以問題爲導向,在校本研修中去應用,在校本應用中去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優選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教師選點、選學、應用、測評的工作機制,促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的.形成。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應用指導,打造各級培訓團隊。

由高等學校專家、教師培訓機構專職培訓者、教研員、電教技術人員、一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出的校長及學科骨幹教師等專兼結合,組建省、市、縣三級培訓管理指導團隊。由校長擔任學校首席信息官(CIO),組建由校長領銜、教務主任、信息技術學科骨幹教師等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

整合“國培”、“省培”、“市、縣培”等培訓資源,採用分級負責、分批分層、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對培訓管理指導團隊和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專題培訓,切實提升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市、縣培訓管理指導團隊負責指導學校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指導學校開展基於信息化教學的校本研修,提升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

(二)突出示範帶動,建優建強試點學校。

建立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分批跟進、注重實效的示範帶動體系,省、市、縣分級遴選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校。試點校要涵蓋不同類型、不同技術環境、不同發展水平的城、鄉(鎮)、村學校,以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爲目標,精心打造,生成經驗,保證各級各類學校推進有示範引領,實施有經驗借鑑。

構建“學校有規劃方案、教研組有研修計劃、教師有學習任務”的整校推進機制,建立“應用驅動、成果導向、骨幹引領、教師選學、組內互助、學校推動、整體提升”的混合研修新模式,形成教師應用能力、教研組應用效果、學校應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新經驗。

(三)突出經驗推廣,分批推進全員培訓。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聯合教師培訓機構,指導培訓管理團隊總結試點校經驗,通過舉辦交流會等方式分享成果,形成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全員覆蓋的有效機制。xxxx年試點先行,省教育廳遴選100所試點學校實施整校推進、全員參訓,打造試點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骨幹教師和未來教育引領團隊。xxxx年分批推進,繼續擴大試點範圍,由試點校帶動小規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培訓。xxxx、xxxx年按照試點校帶動與批次間結隊滾動相結合方式,大規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培訓。xxxx年兜底總結,力爭完成全員培訓任務。

(四)突出問題解決,提升校本應用能力。

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爲導向,以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爲目標,學校制定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和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個人自診問題點、自定技術應用點、自主選學課程,學科骨幹指導,教研組同伴互助,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難點問題,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創新融合,推動信息技術校本應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五)突出精準幫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遴選一批優質學校依託研修平臺,採取一對一精準幫扶的方式,對100所革命老區學校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根據老區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幫助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幫扶老區學科骨幹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指導能力,指導老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解決課堂教學問題,推動老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形成常態化信息技術應用課堂的教學模式,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以貧困地區鄉村學校教師需求爲導向,採取鄉村教師模仿名師網絡錄像、名師網絡錄像與當地教師輔導相結合等形式,開展多層次、分類別、全覆蓋名師網絡課堂和遠程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教師培訓。通過市(縣、區)優質學校與貧困地區鄉村學校“結對子”的方式,建立100個“雙師工作坊”,助力深度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及教學點開齊國家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突出教育創新,探索智能教育模式。

面向學校信息化基礎好、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強、教師信息素養高的地區,遴選50位名校長和100位名師,開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領導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的示範培訓。採用項目驅動、深度體驗、行動研究等相結合的方式,應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以及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校長、教師的信息素養,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通過迭代開發、優化升級,形成100個智能化教育管理與教學優秀示範案例,完善研修課程,融入最新技術內容和應用成果,形成“產、學、研、培、用”爲一體的多方協同參與機制,打造智能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名師,引領我省教育信息化發展。

整合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校外科技活動中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組建培訓團隊,開展信息技術支持的跨學科教學培訓。通過實施專項培訓、組織多校協同的跨學科教學研修活動等方式,打造一批基於信息技術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培育100所跨學科教學示範校,建設一批優秀的本地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創新。

(七)突出應用考覈,促進校本應用實效。

省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統籌推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應用考覈工作,制定《河南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校本應用考覈評價指標》,建立“省抽檢市、市抽檢縣、縣普查校、校測評教師”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監測評價體系。

省、市重在抽檢所屬地區各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校本應用研修方案和教研組計劃落實情況,檢查教師信息技術校本應用研修成果。縣區普查重在抓嚴進口、抓實出口,“進口”採取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校本應用方案報備審覈制度,嚴把質量關;“出口”依據《校本應用考覈評價指標》,對教師應用能力、教研組應用效果、學校應用水平進行嚴格考覈。抓實校本應用考覈,以評促學,以評促用,以評促提升,保障整校提升實效。根據抽檢和普查結果,及時調整和干預實施計劃,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全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大幅度提升。

(八)突出過程監測,構建監測評價體系。

建立應用成果導向的能力評估模型,通過測評系統,充分利用教師網絡空間、教育教學案例、教學情境等開展測評。重點考察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及教研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程度、課堂應用效果、自主學習與專業發展等能力,使發展測評成爲促進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構建過程性監測評價體系。

(九)突出成果導向,實施“十區百校千人萬課”工程。

培育10個示範縣爲同類區域的發展提供參照,引領全省教育信息化提質升級發展。根據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分類打造100所示範校,探索在不同信息化條件下實現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的典型途徑。遴選1000名學科骨幹教師,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信息技術應用與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培育信息化教育教學標杆,引領未來的教育發展。依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成果,遴選10000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示範課,生成萬堂優秀課堂教學案例,充分發揮示範課例的輻射效能,促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總結典型經驗,匯聚優秀成果,出版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案例集,通過開設專欄、召開現場會、舉辦優秀作品展覽等方式進行成果推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負責能力提升工程的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省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負責過程管理和支持服務等工作,組建能力提升工程2.0省級專家指導團隊,爲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的規劃、評審、驗收、評獎等工作提供諮詢和服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能力提升工程2.0列入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整體規劃,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轄區內項目的組織管理。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培訓規劃,做好與中國小教師其他專項培訓的融合與銜接,並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和教師教育績效考覈體系範圍。

(二)明確主體責任。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是能力提升工程組織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規劃、組織、實施、監督和管理。整合培訓、教科研、電教等機構資源,建立縣級能力提升工程2.0專家指導團隊,制定信息化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打造本地骨幹培訓者和項目示範校,構建示範帶動輻射體系,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確保整校推進、全員參與;嚴格落實學校信息化教學規劃和校本應用研修方案備案審覈制度,嚴格普查學校信息技術校本應用實施情況和培訓實效,推動全縣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效提升。

中國小校是提升教師全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關鍵,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建立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制定本校信息化發展目標規劃和信息技術校本應用研修方案,指導教研組制定研修計劃,指導教師自診課堂教學問題、自選技術應用點、自主選學,組織全員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爲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提供支持。要嚴格檢測評價過程,制定“教師自評——教研組互評——學校總評”的工作實施細則和評價量規,確保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實效,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

(三)落實經費保障。省級依託“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重點支持省級試點校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依託省級財政資金保障省級能力測評抽檢和全省高中學校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市、縣要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爲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中國小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爲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

(四)建立制度保障。省教育廳將各地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和教師教育工作績效考覈重要內容,能力提升工程2.0學時納入繼續教育學時範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參訓情況和運用水平納入中國小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通過信息技術應用示範課評選、教學技能競賽、評選信息化教學優質課和命名整校推進示範校等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圍繞廣大教師的實際需求和項目實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確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實施。

(五)做好監管評估。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報教育廳審覈備案,省教育廳採取專家評估、參訓教師網絡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各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測、督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託縣級培訓機構和信息化管理團隊,對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校本應用培訓進行過程性督導和質量評估。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定期通報各承訓單位項目實施進度和效果,各市縣參訓學員選送率、報到率和結業率等情況,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實施效果等作爲教師教育項目計劃分配的重要依據,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7

從趙主任佈置學習2.0開始,就充滿了牴觸心理,因爲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學校又對我們全體教師進行了培訓,聽得糊里糊塗,彷彿一個新生的嬰兒,僅會睜大瞳孔,四處張望,想拼命抓住一些稻草,卻總是空空如也,內心迷茫而又焦灼。開完會回來,硬着頭皮開始了第一階段的工作—網絡研修。一一點開,全是似乎離自己很遙遠的電腦知識,提不起半點興趣。自己最開始選能力點的時候,也是模模糊糊就選了三個能力點:1-1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學情問卷,組織學生作答,有效分析學生已有基礎、學習需求、學習困難。1-2結合學情分析,根據教學需求,從網絡中獲取各類教學資源,有效篩選並修改,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並依據教學設計製作課件。1-4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和方式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繁重的課業任務中,透過縫隙擠出僅有的時間,開始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漸漸的就沒了耐心,那種讓人厭倦的挫敗感重重襲來。恍恍惚惚間就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習,談不上收穫,只有些許的感受,頓時覺得自己被時代拋棄了。

研修開始進入了第二階段--校本研修。這下子整個人都慌了。趙麗陽主任來指導工作,她細細講明工作要點,上交材料,還點到了一些軟件的操作,那層遮擋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迷霧才漸漸消散,終是有了一些頭緒。但,實踐與理論相差實在太大了。每一個能力點要遞交的材料,都涉及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都要求我們會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一連串的軟件應用讓你暈頭轉向,無從下手。此時,學習便是最好的老師。於是,重新登入系統,重新聽課,進行學習。此時的學習是帶有目的性的、操作性。每一個軟件的操作,都是一邊看視頻演示,一邊自己操作,不會的,就重複看,反反覆覆的看。那些日子,熬夜成了家常便飯。熟悉了軟件的操作,開始按照能力點的要求,完成作業。遇到問題,要麼回看視頻,要麼百度,要麼就四處打電話請教別人。下載成功之後卻不會使用,一遍一遍的看視頻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找我們語文組的小美女趙丹怡幫忙,在她的耐心指導下才得以完成工作。

經歷了第一階段的摸索,第二階段的.實踐,到了第三階段纔開始看到了希望。經過反覆的備課、磨課,纔有了教案的成品。再運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開始製作課件。

時間的軌道帶着2.0項目走過了好幾個月。雖然過程真的特別辛苦,但此刻回想起來,更多的卻是甜蜜,以及小小的成就感。忽然覺得,很喜歡那個努力的自己,能夠在一個全新的領域,憑着一顆持之以恆的心,一顆謙虛好學的心,能夠堅持學習下來,並且還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能。所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往後的日子,繼續用力奔跑吧,向着陽光,迎着微風,跑出最美的自己。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8

通過學習專家們們的精心教學設計和耐心的講解,以及和同學們的網上交流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我切實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技術。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爲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爲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青年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給我帶來了一次與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第一,必須更新觀念

當前,面對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要想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僅僅滿足於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來認真研究,探討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來組織和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同時還要改變對學生的傳統看法,充分注意學生的"差異性","潛在性",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第二,做好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權威,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於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

第三,做一個開放型教師

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發展,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綜合性學習,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課改的實施對於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幾乎很難獨立一人較好的完成,這就要求教師善於瞭解其它學科,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互助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學生。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互助促進。我們應抓住每一天,每一節課,關注課程改革,學習,思考,研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從各方面挑戰自己,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所學到的知識一定會有用武之地。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9

從信息技術在中國小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爲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信息技術的普及。

以我校爲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到網絡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信息技術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裏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裏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二、信息技術在各學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頻融爲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鏈接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學信息的再現性。

第三、信息技術的`實施方式。

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爲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吧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找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信息技術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0

爲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20xx〕1號),從今年起啓動實施我省中國小(含幼兒園、普通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工作,現將《xxxx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實施方案》《xxxx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應用考覈方案》《xxxx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及核心能力點測試方案》(以下分別簡稱《實施方案》《考覈方案》《環境測試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能力提升工程2.0”是落實國家教育信息化戰略的一項新

舉措,對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全面提高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各市(地)、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提高對“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本地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領導和組織工作。

二、做好頂層設計,明確職責任務

各市(地)要圍繞“能力提升工程2.0”總體發展目標,加強協調培訓團隊建設、教師培訓開展、資源建設創新、校本應用考覈等工作。把握“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步驟和關鍵環節,制定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根據教師培訓需求,依據試點先行、示範引領的思路,選點打樣,設立實驗區、示範校等示範引領培訓項目。要注重“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與國培、省培、地方培訓工作的整合與銜接,與學校校本研修計劃、教師常態研修結合起來,通過組織有效的校本研修考覈和本地資源平臺和管理平臺的應用和服務等,真正實現教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

各市(地)要加強對縣(市、區)“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的監管。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協同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統籌制定縣級“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研修計劃及考覈要求,強化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上的主體責任。中國小校長作爲“能力提升工程2.0”的第一責任人,要構建整校推進工作機制,統籌整合多方資源,制訂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和發展規劃,嚴格校本研修考覈管理,爲本校教師全員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完善保障措施、加強考覈評估

各市(地)要設立專項經費,明確市本級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經費數額及用途,加強網絡平臺和課程資源建設。充分整合本地師訓、教研、電教等部門力量,建立和完善運行管理機制。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應用氛圍。積極培養本地“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團隊、指導團隊、骨幹團隊,形成省、市、縣、校四級管理服務支持體系。

各市(地)、縣(市、區)要分別在xxxx年xx月底和xx月底前,召開本地“能力提升工程2.0”啓動會。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培訓項目管理,加強培訓過程監管和質量評估,確保20xx年底前我省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全員培訓任務。

省教育廳將加強對各市(地)“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各市(地)要將本通知及時傳達至所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並按照《實施方案》《考覈方案》《環境測試方案》要求,分級制定本地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細則、考覈辦法、學校環境測試辦法和xxxx年度培訓計劃等,於xxxx年xx月底前,將上述材料(電子稿)報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辦公室。各縣(市、區)要在xxxx年xx月底前,完成上述相關方案的制定工作。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1

作爲一個剛剛來到學校不久的老師,就要成爲班主任,想想內心還是有很大的壓力的。從上學期接到要當班主任的通知到現在培訓結束,我的內心從開始的慌亂緊張,漸漸的有了一些自信。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多多少少的瞭解了我們學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內容,增長了自信。

六月二十八號下午,剛剛來到杭州,就是一場大雨,給緊張的心裏增添了幾分壓抑,加上大多數老師都不認識,當時的心情有些緊張。在簡短的開班儀式後,就開始了第一堂課——《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技術》。這節課由高亞兵老師給我們講解。沒想到上來就是一節心裏課,沒有什麼班主任工作的條條框框。這樣的切入不免讓我緊張的心裏有了一些放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分別有六位專家學者給我們講授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經驗方法。這些專家有的從專業的學科層次講解班主任工作的理論方法,有的則從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自己的切身體會,動情的講解在從事班主任工作時的一些感人故事。當然,除了這些令我深受佩服的專家們的經驗分享,給我留下更加深刻印象的是我們本校的前輩們,他們的一些故事纔是真正觸動心靈的分享,讓我感到,在我身邊的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的前輩們。

在聽過各位前輩們毫無保留的分享之後,不僅在班主任日常工作方法的理論層面上重新認識的班主任工作的內涵,更從我校各位班主任的分享中,在實踐層面給了我啓示。通過本次學習,使我認識到作爲一個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一個有愛的班主任

鄭州信息技術學校作爲一個傳承一百多年的學校,文化底蘊豐富。聽了各位前輩的分享,我深深體會到了,在這樣一個學校,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帶着愛心的老師的重要性。中職類學校學生入學成績低是一個事實,這也讓許多老師輕描淡寫的推卸責任說生源差是學校不出承接的原因。從多少前輩那裏聽說,教育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在中專學校中,更是一個強調育人的過程。班主任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感、使命感。這樣就會有位教育事業無私奉獻,就會甘爲人梯,善爲人梯的精神,在學生面前做好表率。作爲班主任,首先是學生的老師,除了教書以爲,更多的是帶着一份愛心去關愛孩子,要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去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點耐心,用心去指導每一個學生,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知識和心靈上得到真正的教育。

二、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

教育必須有愛,教育也需要技術。沒有正確的方法,班主任的工作就會顯得沒有頭緒。在餘國良專家的課程中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教育就是有效的折騰。在處理學生事務上,是很講求方法的,有點時候看似繞了一個大彎,實際對於學生來說是直接的,印象深刻的。因此,教育要起到真的作用,教師要有智慧,獨特的方法雖然看似麻煩,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正需要的。每一個學士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按實際情況,講求方式方法。

三、做一個以身作則的班主任

教室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爲。不光是學生,就連我們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無意識的在模仿別人。因此,班主任作爲一個每天在學生面前出現的“公衆人物”,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因此班主任想讓學生成爲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應該成爲這樣的人。在學生面前人後,要嚴於律己,給學生做好表率。班主任的世界觀、品德、行爲和對某件事情的態度,都影響着學生,所以要深刻理解以身作則的含義。

四、做一個會夸人的班主任

餘國良專家的滿校園都是好孩子的例子讓我深有感觸,翁孝川專家關於一個塑料袋的問題的探討也有共同的問題思考。一箇中職學校的孩子,是否單純的批評就能讓他們認識到錯誤呢?顯然不是的。在這樣一個學校裏,應該更多的'給孩子的是積極的鼓勵,從誇獎中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次培訓中也強調了誇獎的方法。升級誇獎法就是通過驚訝、示弱、暗示等方法來誇獎學生。至於爲什麼要誇獎學生呢?我們都知道,強調正面就是在批評反面。通過誇獎學生,一方面給了受到誇獎同學信心,另一方面有讓做錯的學生認識到錯誤。因此,誇獎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總得來說,一週的培訓讓我得到了很多。我在感慨班主任工作細膩的同時,也發現自己也不再是一個學生。因此這次培訓中學到班主任帶班方法和經驗應及時的應用的將來班級管理之中,融會貫通,好好總結,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作爲一種新的文化載體,正在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教育作爲人類文化傳遞的重要手段,必須在人類社會已全面進入以網絡爲載體的信息社會的形勢下肩負起傳播現代文化和科技的職責。這次有幸參加了信息技術的培訓,使我收穫頗豐,感悟頗深。各位專家和老師的講座使我認識到,要有所發展,就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使自己不斷地在學習中進步,在教學實踐中成長。

專家們精彩的講解,爲一線教師提供了許多技術上的指引,讓我們從理論上有了較大的提高。Flash動畫的製作,讓我們看到了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原來那些看着遙不可及的絢麗動畫,是這樣一幀一幀製作出來的。因爲有了老師詳細的講解,我這個門外漢也可以做一點點動畫出來。雖然做出來的都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但是心中還是那麼的興奮。畢竟,我也開始略知皮毛了。但是通過實踐還是發現,有許多老師講過的內容,在課堂上好像就聽懂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着諸多問題,比如找不着要用的工具,一碰鍵盤也不知哪兒就不聽話了。究其原因,還是練得太少,不熟悉。所以,在今後的學習與工作中,我會加強業務上的學習,多進行一些實際操作,爭取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承擔了學校很多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比如網站管理、攝影照相等相關工作等,經常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打雜的,沒有太多的發展,在本次培訓中,看到名師的講座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他的經歷使我對自身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信息技術教師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只要我們能認識自身的優勢,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投入到教育教學科研中,學會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及時總結和反思,就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促進專業化成長。我感到自身的學習纔剛剛開始。我會把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學習中,通過學習和實踐鞏固學到的知識,利用學到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不斷開拓,爲信息技術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2

20xx年5月4日至11日,我有幸在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參加了爲期8天的"20xx年海南省邊遠農村國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集中培訓。在培訓期間,我認真的聆聽了海南師範大學副教授王紅晨、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邢谷若、海南省教育廳師資管理處副處長、海南中學高級教師等的講座。在爲期八天的培訓中我深深體會到:

一、多媒體教學已成爲當今社會教育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

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中國作爲一個崛起中的大國,教育是國家工作中的重點。而信息技術已作爲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作爲年輕教師應該學習且精通這種教學手段,通過這種教學手段把更多的理念、思想和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培訓期間,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國外用多媒體教學的資料,我們不管是從學生的素質還是教學的手段上都是相差萬里,但是這次培訓的開班儀式上,海南電大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周偉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且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這些都使我更加對我們學校的前途充滿了信心,也堅定了自己紮根於人民教育事業的信心。

二、觀念的改變

經過培訓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一直以來我知道多媒體已成爲一種重要的教育教學手段,但總覺得那些離自己很遠,平時上課也有用到多媒體教學但並不是很重視,覺得像以前的教師一樣用粉筆、黑板上課沒有什麼,一樣可以進行教學。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同樣是教學,但多媒體教學更加先進更加的具體形象,更能讓學生從感觀、思維雙方面的去學習更多的知識。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對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歷史教學組織與管理理念得到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與教學理念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轉變。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也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作爲年輕教師,應當吸取當今先進的教育教學技術,把他們應用於課堂課外教學中。

三、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教授們分別從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信息化環境的運行與維護、數據的統計處理、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演示文稿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絡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找資源和一些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

我們知道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麼單調,黑板加粉筆。由於有些課自身的特點,沒有那麼形象生動。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着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聲音、圖象、動畫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爲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爲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四、前面講到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培訓過程中我感受到想要實現這種普遍的多媒體教學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實現的。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先進的多媒體硬件,就算有也不普及,一個學校就一個多媒體教室根本不夠全校的多媒體教學。

其次,農村的學生接觸到多媒體的機會較少,他們很感興趣,這就使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多媒體應用上而不是教學的內容上,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多媒體教學硬件就像現在的桌子椅子課本一樣的存在的話,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放在學習上,但這是一個需要發展和適應的過程。

再次,就是關於教師,很多學校的老師的年齡都很大,他們接觸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現在一下子讓他們進行多媒體教學無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具有很大難度的挑戰。當然這僅僅是藉口,作爲老師就應當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這也是作爲教師的職責所在。現在很多學校都招一些年輕的教師,可以以年輕教師作爲一個動點來帶動學校的多媒體教學。不管怎樣,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總而言之,在這次的培訓中,我不僅學習到了信息技術應用的知識,更懂得了把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現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大的困難在等着我們,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要加油努力把自身的工作做好,還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這不僅是爲了學生,同時也是爲了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3

5月18日,我參加了在陝西南鄭舉行的全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進會及培訓者高級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舉辦,主要是對提升工程2。0試點實施以來的工作進行總結,交流經驗,明確任務,夯實責任,推進工程順利實施,促進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融合創新發展,爲我省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打下堅實基礎。研修班既是一次業務培訓會,也是對提升工程2.0實施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的工作會。在爲期五天的學習當中,我聆聽了專家講座、案例分享,進行了現場觀摩以及能力點的實境測評。通過學習,我對2。0工程的實施目標、實施路徑、考覈方法、考覈流程、考覈細則及考覈組織實施有了清晰的認識。

2.0工程實施的總體目標是:到20xx年,構建以校爲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通過示範項目帶動各地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三提升一全面”是指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實施的.路徑是:省市統籌、區縣負責、學校自主、全員參與。

學習的方式是: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線上培訓25學時,線下實踐研修25學時,線下實踐研修主要是依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國小教師校本應用考覈規範》進行,校本考覈規範設置了三種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四個考覈維度(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以及30項微能力點。教師在參加完不少於25學時的線上培訓任務後,依據學校制定的研修目標和任務,至少選擇兩個微能力點作爲線下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通過研課磨課,授課評課等環節,最終將線下實踐內容轉化爲成果提交到校本應用考覈系統。

考覈的流程是:先進行校級初評,再進行縣級複覈,然後省級複審。考覈達標後發放證書。

通過試點學校的案例分享、現場觀摩,我對如何推進我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有了明確的思路和方向。我覺得要做好全員參與、整校推進,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於校情制定整校推進計劃

首先要仔細研判學校、教師、學生現狀,在此基礎上,學校根據實際制定《提升工程實施規劃》,在《規劃》中明確學校的發展願景及目標,強化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不斷提升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推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明確信息化發展年度目標,劃好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

二、組建一支強有力的隊伍

1、信息化管理團隊

我校組建由校長領銜,教務、科研、信息化主任、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參與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準確評估學校信息化教學狀況,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校本研修方案,建立健全有利於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各項制度,構建教師信息化發展自覺成長的新機制,確保學校提升工程2。0培訓與應用得到有效落實。

2、信息化培訓團隊

學校精選教學能力強,信息技術優的教師,組建校級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培訓團隊,採用混合研修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以觀課議課、學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爲主要內容,引領學科教師學技術、用技術、用好技術,服務於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

3、信息化研究團隊

組建信息化研修共同體,通過組建“骨幹引領、學科聯動、團隊互助、整體提升”的研修共同體,圍繞學科課程標準、專業教學標準,以問題爲導向,以專題研修爲抓手,推進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軟件應用,通過推門聽課,引領課,示範課,微型課等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打造“技術創新課堂”。

三、基於學的課堂選擇好微能力點與1。0時代的任務驅動、技術學習、個體學習不同,2。0時代我們的任務是整校推進,應用考覈,靶向學習。

全部學習涉及30個微能力點,如何選擇能力點十分重要,選擇能力點低,教師提升空間小,選擇能力點過高,一部分教師難以完成,學校技術設施跟不上,會使學習達不到效果。根據學校教師的年齡結構,建議50歲以上的教師選擇A能力點(基礎能力點)兩個,40————49歲的教師至少選擇一項A和兩項B(提升能力點)能力點,35至40歲的教師選擇兩項B和一項C能力點(發展能力點),35歲以下教師至少選擇一項B和兩項C能力點學習培訓,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和特長教師選擇三項C能力點進行學習培訓。四、出臺激勵機制,實現有效監管評估出臺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激勵措施和管理辦法,明確學校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覈與測評工作辦法,及時記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必修學分。通過各種競賽活動表彰先進個人,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爲骨幹教師認定等條件,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學分管理。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提升工作進行過程監督和質量評價,並將評價結果納入學校量化考覈和評先選優工作。把2。0提升工程工作納入教師業務考覈,在評優樹模方面優先推選。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4

通過參加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工程網絡培訓,使我深刻認識到了融現代信息技術於學科教學的理念,同時對我微能力的提高有了很大幫助,在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中,有了長足的進步。現簡要談談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教育教學觀念得到更新

在培訓期間,通過聆聽專家的視頻講座,我收穫頗豐,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有效的更新,教育理論知識領悟得到了昇華,對於國小科學教學的`理解有了新的感悟。視頻教學中鮮活的案例以及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教育教學專家通過視頻教學,結合具體課例,進行了科學、全面的講解,使我進一步轉變思維,領略了教學創新模式,有利於將日常教學與信息技術應用巧妙、靈活地結合。培訓中出現了不同風格的教育教學專家,爲我們帶來了不同類型的講座,學習的過程真是如沐春風。

二、教育教學方法得到了更新

要想在教學中獲得成就,教師首先必須善於自己更新知識,撅棄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於教師來說,實踐經驗固然寶貴,但如果知識缺乏更新,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效。我體會到,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豐富科學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視野,不斷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不斷積累知識、提高技能。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融現代化信息技術於學科教學模式之中,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國小科學教師應不斷更新信息化教學理念,跟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步子,提高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效性。